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警官之救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洁的雪
“听见没,你们都沾我光了!”张海生又笑着跟会议室里或坐或站的那些人开了句玩笑,而后冲众人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道“都别紧张,我刚才和王所长开玩笑呢,几盒烟而已,没人来查咱们的腐败问题!都坐下……”
说罢,张海生又专门朝躲在人堆儿里的苏凝喊道“久峰跟苏凝坐过来点儿,有任务安排给你们。”
江川公安局各个分县局大部分人都知道苏凝的背景以及苏凝跟张海生之间的关系,听见张海生点名叫她,桑正、李根生以及江川县公安局几个原本坐在张海生附近的副局长,通通往后挪了一个位置。
苏凝走过来,只是站在张海生侧后方道“张局,您说。”
“听说消息是你摸排上来的?”
“星星……”苏凝故意含糊了一声。
自己的猜测得到印证,张海生原本还悬着一点儿的心,这才终于放下。
扫视了一圈儿屋子里同样竖着耳朵聆听的其他人,张海生随即命令道“我刚才说给胡志海十分钟时间让他思考。从他的反应看得出,他应该是因为我的出现而正在做思想斗争。所以基本可以肯定,他这条线索肯定是要有所斩获。”
“接下来的工作,我们分两步走。第一,这次抽上来的刑侦局的几位同志,以及最先发现情况的苏凝所长、久峰等同志,由桑副局长带队。你们几个留在派出所继续对胡志海进行讯问,务必弄清楚他和陈果祥之间的接头过程、交易过程以及陈果祥购买炸药之后的细节。如果有可能,还要通过胡志海和陈果祥之前的关系,深挖关于陈果祥的其他线索……”
“同时,为了防止胡志海这条线索就此中断,根生政委负责调度,立即组织江川县局的参战民警,以小锁头营村为中心,就地展开对另一嫌疑人司金华住宅以及其可能藏匿、落脚、路过的所有社会关系的蹲守,务必提高警惕……”
张海生以防万一的吩咐说道一半,会议室原本虚掩着的门被人从外面,忽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众目睽睽之下,一个戴眼镜的小协警哆哆嗦嗦的从门口探进来半个脑袋冲张海生说道“报告张局长、桑局长、李政委、刘局长、付局长、张大队、胡大队、李主任、王所长,胡志海说他想见张局长……”
可能是因为小协警的称谓序列太长,也可能是因为胡志海,小协警话音一落,整间会议室的氛围,迅速为之一松。
张海生站起身,还是第一个带头笑道“根生政委,你马上落实对司金华的抓捕任务,桑正局长、苏凝、久峰跟我去看看……”
“我看王所长留下吧,弟兄们都在这里忙,让他负责搞好后勤接待?”李根生趁着张海生心情好,言语间故意随性了一些。
这种套近乎的方式,的确符合张海生的胃口,他当即点头道“王所长,听说你们全江川的东台寺拉面数你们王爷庄东台寺村东河边儿的那老两口做的最正宗?”
“是,是!我去安排。”原本在角落里的王明抓住机会,赶紧又往张海生身边凑了几步。
张海生却又冲他摆了摆手“王所长,你去安排一下,把同志们这几天的伙食定下来,钱你先垫付。随后找我……”
“不用,不用……”王明站在原地刚想也跟张海生摆手,张海生却已经快步走过了他身边。
到了门外,张海生才又想起什么似的扭过头道“同志们,非常时期,无论是换班睡觉休息还是换班吃饭,首先都要保证蹲守的警力。大家都坚持一下、克服一下,毕竟,现在在各个路口设卡的同志们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
张海生说的恳切。马上,李根生带头,会议室里立刻稀稀拉拉的响起一片保证声“张局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不是我放心!是咱们得让江川一千万老百姓放心,得让自己的良心过的去……”张海生再次跟李根生握了握手,快步下楼走进了审讯室。
这次,胡志海一见张海生进来,主动就先抬起了脑袋“张局长,我想清楚了,我说……”
“希望你能有个好的态度!”张海生冲胡志海点点头,随即给跟在身后的桑正等人使了个眼色。
众人依次坐下,桑正和张久峰负责讯问,苏凝负责记录。
态度已经转变的胡志海等苏凝将纸笔都准备好了,缓缓道“你们问吧,我说。”
桑正点了支烟,首先问道“你认识陈果祥吗?江川人,以前在江川纺织厂上班,后来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刑过?”
“认识,我们是战友,81年一起从江川走的兵,下连队之后分在一个团。因为我是农村兵,在部队上受欺负,当时他挺照顾我。84年我们一起复原之后也经常联络,包括他住监狱期间,我们也经常写信。”
“你最后一次见陈果祥,是什么时候?”
“大概就是四、五天以前,具体我记不清是9号还是10号了,那是一个早起。我出来家往厂子里走,到村边儿公路上的时候,有人喊我。我扭头一看,是陈果祥蹲在村边的苹果园里。”
“你们当时谈了什么?”
“当时我问他怎么突然来找我了?他说他有个朋友在龙山那边儿买了个铁矿,需要炸药,就来找我了。”
胡志海说到这里,始终神情冷峻的张久峰,忽然插嘴问道“当时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
“你继续说!”张久峰和桑正对视一眼,随即,又坐回了椅子里。
“后来,我就问他要多少。我知道开矿的需要的炸药量都大,但是我手里没那么多。他问我有多少,我说我有200多公斤,他拿着树枝在地上划了了一阵儿,说够用。然后就掏出一千块钱塞在了我手上。”
“后来呢?”
“后来我问他什么时间去厂子里拉炸药,怎么拉?他说他得回去给那个矿主朋友商量,然后在过来找我。后来他就走了。”
“他先给的你钱?”
“对。我们两个关系比较好,他很信任我。后来过了一天,他就又找到了我家。当时是个晚上,大概就后半夜了,他说他带了车来,要去我的厂子里拉炸药。”
“我们私自买卖炸药本身就是见不得光的买卖,我也没怀疑,就跟他一起上了他带来的一辆三轮摩的,一起去厂子把我准备好的那200多公斤炸药帮他抬上了车。当时我一共给他装了11袋,其中十袋是二十公斤装的编织袋,另外一袋不满。后来他让摩的把我送回家之后就走了。再后来,直到你们找到我,我也没再见过他。”
“这个开摩的的人,你认识吗?”
“不认识。不过这个摩的,应该是我们江川县的。因为那天晚上,我看见摩的上印着‘荣华出租’这几个字。荣华出租车公司,是我们县首富高荣华的买卖……”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未亮
荣华出租!
听到这几个字,张海生不动声色的给自己点了支烟,然后,心里立刻翻江倒海似的泛起好一阵波澜。
任桑正又问了几个问题,张海生好似不经意似的忽然插嘴道“胡志海,你平时跟陈果祥怎么联系?”
“以前陈果祥在监狱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写信。后来他出来了,我就经常去他家里看他。他家没有电话,他本人也没有手机。有时候他想找我,就直接来我们村,或者是他用公用电话打到我手机上……”
“最近他有没有用电话联系过你?”
“没……有……”胡志海因为确实记不清,稍稍犹豫了下。
趁此机会,张海生站起身道“胡志海,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基本上可信。但电话的事情,你得再认真想想,这对你立功赎罪有很大的帮助。”
“行,让我想想……”
“那这次暂时就先问到这里,先吃饭。你在吃饭这段时间里正好能好好想想,一会儿继续跟我们好好说?”
“行!”饿了一天的胡志海听说开饭,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安排了胡志海的饭局,张海生却没闲着。走出审讯室,他立刻开机拨通了路天明的电话“路局,我是海生,我这边儿出活儿了!”
“什么情况?”路天明紧紧的关心了一句,声音,明显与平时不同。
“胡志海撂了。承认四天前陈果祥从他这里买过炸药,时间和数量与咱们之前掌握的情况基本吻合。另外,他还提供了一条线索,四天前陈果祥不是一个人来小锁头营村取得炸药,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辆摩的。这辆摩的现在可以确定是江川县荣华出租车公司的。”
“好,好,好!”路天明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而后才继续道“海生,你那里下一步什么打算?”
“我的意思,马上请指挥部派画像专家过来,同时安排相应警力对荣华出租车公司的摩的司机进行摸排。两条腿走路,争取尽快找到当晚和陈果祥一起出现的那个人!”
“好,我马上向温部长汇报,马上安排!”路天明应诺一声刚要挂电话,忽然又想起道“海生,国柱局长和李支队现在正在志海化工组织现场勘验,必要的话,你可以把这些情况向他们通报一下……”
“我马上往化工厂赶……”
有目的的侦查与无目标的摸排,完全是两个概念下截然不同的两种过程。
张海生赶往志海化工厂的路上,因为受不了东台寺拉面的香味,就让司机把车停在东台寺村边儿跟蹲守换班的民警们一起吃了碗面条。而就是这一顿饭的功夫,负责重点摸排荣华出租车公司的民警们,就在公安部专家的画像刚刚完成的当口找到了四天前帮助陈果祥运送炸药的那个人。
不敢耽搁,张海生放下饭碗,马上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江川县公安局。此刻等在那里的,除了江川县公安局局长周革生和江川县局部分参展民警外,还有同样是刚刚从化工厂实地勘验的赵国柱和李昌国。
江川县局局长办公室,张海生进门之后什么都不用说,几个人互相拿眼睛一扫量,彼此内心中藏不住的喜悦与解脱,一目了然。
原本站着的周革生,甚至走到张海生跟前儿挺着军姿敬了个礼“报告张局长,我局抓获市局协查嫌疑人周木森,请指示。”
“先给我来杯水!刚才面条辣椒放多了,赶着看你本家,可把我渴坏了……”张海生白了周革生一眼,绕过他分别跟赵国柱和李昌国握了握手后解释道“两位领导别笑啊!我带出来的兵……”
“要不怎么说一样雷厉风行呢!”赵国柱不太娴熟的捧了张海生一句,问道“海生局长,我和昌国从志海化工收集上来的情况,基本可以认定该厂私自制售的土炸药与6?14爆炸案中四处爆炸现场的爆炸残留物成分一致,但不具备唯一性。所以,关键还得看你这边的情况……”
“胡志海倒是撂了!”张海生把之前的情况重新跟赵国柱和李昌国通报了一遍,随即,大家不约而同的又都关心起了“周木森”这个目前足以决定专案组下一步工作走向的重点人物。
说到关键,一直端茶倒水的周革生一点儿不含糊道“国柱局长,李支队长,张局,目前我所掌握的情况是这样的:周木森,江川县菜户营村人,1937年2月13号生人……”
“等等,哪年生的?”张海生刚听周革生汇报了一句,眉头就皱了起来。
周革生知道张局长什么脾气,声音一下子小了好多“37年啊?”
“37年今年就60了?你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
“是他,没错!”周革生随即又是一个立正“张局,找到周木森之后,除了调查他本人外,我们还分别走访了那天晚上和他呆在一起等着拉活儿的另外两个司机。”
“这两个司机一个叫李元,一个叫梅金玉。”
“据他们两个回忆,6月10日晚上9点到11点这段时间,他们和周木森一直凑在江川县政府东街县招待所门口的路灯下一边儿斗地主一边儿等活儿,大约到了晚上11点10分左右,周木森才因为有人叫车而离开。”
“我们拿着陈果祥的协查通报也给这两个人辨认过,两个人一致认出了当晚叫车的那个人,就是陈果祥……”
“而且,他们两人的指认是比较确切的。因为事发当晚,是他们两个看在周木森年纪较大的情况下,主动将客人让给他的。而那天晚上因为后来起了大风,他们两个后来一个客人也没等到……”
“国柱局长怎么看?”张海生听了周革生的话之后没搭理他,扭头,将包袱扔给了赵国柱。
果然,赵国柱立刻回答道“刚才我已经把这一情况向指挥部汇报过,温副部长和川祥书记的意见基本一致,同意我们和周木森正面接触,但要注意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讯问方面,还是由你具体负责……”
“好吧!”张海生点点头思索了一会儿,而后首先起身道“走,先看看这位老爷子去,希望他耳朵不背……”
60岁出来跑三轮,不是奇闻但也算是个稀罕事儿。尤其,这稀罕事儿现在还让6?14专案组摊上。
因为不能使用解具,周木森被带来江川县公安局后,临时安置在了巡警大队的留滞室。张海生等人进去的时候,周老爷子正浑然不知的跟讯问他的民警侃大山。
张海生一进去,正问笔录的民警马上就是一番鸡飞狗跳的哆嗦。而后他什么都不用说,周木森自己就先找着他问起了问题“张局长,你是他们领导吧?你们不是说让我帮着破案吗?怎么这半天光唠嗑,不给我派活儿啊?”
“老爷子?您这身子骨硬朗?”张海生瞪了憋着没敢笑的周革生一眼,坐在了周木森对面。
“硬朗?你可别小看我,头几天晚上,我一个人就卸了十几袋化肥呢!”
“是吗?”张海生和赵国柱对视一眼,马上道“大爷,这大晚上的,你卸化肥干什么?”
“你真不懂假不懂?这才进县城几年,连什么节气干什么都忘了?晚上卸化肥,当然是为了赶第二天早起施肥。你愿意顶个大日头的抓着化肥往外撒?手上的汗和上尿素,蛰的谁也受不了啊!”
“大爷,我不是不懂,我是真不信您一个人能卸十几袋化肥。”
“不信?怎么着爷们儿?要不咱俩轮开腕子,掰扯掰扯?”周木森绝对是典型的江川坐地户,听说张海生怀疑自己,当中捋开袖子就要跟张海生比划。
不理会周围人诧异的神色,张海生笑笑问道“大爷,我猜,您肯定是没说实话。您卸的那些个化肥,小袋的吧?”
“咋?小袋的就不是化肥?小袋也四五十斤呢!”
“一共十一袋?”
“对啊,一共十一袋!”周木森应了一声,随即又摇头道“不对!你咋知道的?”
“那天晚上,让你卸化肥的是这个人不?”张海生给了周木森一张陈果祥的画像,不用猜,也知道下一步周木森该是什么反应。
果然,周木森拿着画像看了一会儿,又对着灯比划了一番后,忽然站起来道“公安同志,我想起来了,就是这个人让我卸化肥的!怎么着?就是他犯案了?那些化肥是偷的?”
“老爷子,你别激动。坐下,好好帮我们想想,那天晚上你把那些化肥都卸到什么地方了?”张海生既没承认也不否认,伸手,同样给周木森点了只烟。
不知道是烟太好,还是偷化肥的事情太严重。周木森坐在张海生对面严肃了好一会儿,才忽然低沉着声音道“公安同志,我想好了。”
“那天晚上,我是在咱们县招待所等活儿的时候遇上的这个人。一开始我没注意他是哪儿来的,还以为他住县招待所。后来他说让我拉他去小锁头营。到那之后,他让我在村外头等。我在村外头等了一会儿,他从村里出来了,还领了个人。俩人后来坐着我让我往西开,一直走到了一个场子,从厂子里,他们俩人搬了十一袋化肥出来。然后一开始雇我车的人自己上了车,让我把化肥拉到了市边儿的弓长村村东一个房基地,我连拉带卸,他一共给我了一百五十块钱……”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三十章 扑朔
十一袋化肥,60岁的年纪,一百五十块钱。
按照周木森的交代,陈果祥11号凌晨并没有把炸药直接运到6?14连环爆炸案的四个现场,而是先在弓长村藏了起来。别管周木森是否真的不知道自己搬运的是炸药,也别管他的话是否与胡志海对的上口,这条线索,到这里算是断了。
张海生应付了几句忽然开始害怕成为从犯的周木森,留下周革生自己给自己擦屁股,起身从留滞室走了出来。而后在走廊里来回踱了几步之后,一脸决绝的他忽然像下了多大决心似的,竟当着赵国柱的面拨了苏醒的电话。
张海生做好了被敲竹杠的心里准备,但是听筒里几声嘟响过后,那头却并未出现他想听却又不希望听到的声音。
赵国柱还以为张海生是要给路天明打电话汇报情况,见他放下电话之后忽然发愣,走上来道“海生,我的直觉,现在基本上可以对陈果祥采取措施了!咱们先往弓长村去吧,路上如果能联系上温副部长和天明局长的话,简单跟他们先电话汇报下,请他们同时安排下一步的摸查吧?”
“行!”张海生牙疼似的嘬了嘬牙,想再试探着拨一遍,但想想之后却又把手机放回了口袋里。
其实张海生刚才不是没想到赵国柱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想跟温连生和路天明汇报就贪功冒进。关键,是周木森刚才说的弓长村实在是离江川市区太近。
如果陈果祥只是把这里当做其存放炸药的中转站,这些炸药的去向则又有太多不确定性。
想要知道陈果祥到底跟6?14连环爆炸案有没有直接关系,或是想要确定是否就是陈果祥或是陈果祥伙同他人策划、制造了6?14连环爆炸案,目前就必须以弓长村为,首先摸排陈果祥将炸药存放在这里之后又将这些东西转移到了什么地方,看这个最终的地方是否和6?14连环爆炸案四个现场有联系,或是就是这四个现场的各个炸点。
而要找到这些地方,则必须先找到帮助陈果祥转移这些炸药的人。如果帮助陈果祥转移炸药的仍旧是一个人还好说,要是陈果祥找了几个人分不同的批次将炸药运送到了不同的地点,那么找到“这些”帮陈果祥云炸药的人,无形中就等于构筑起了一副发散性的树状关系图。由这棵树的发散关系摸排下去,最后即便真证实了陈果祥最终将这些炸药分散放置到了6?14连环爆炸案四个现场的那些炸点,在此期间因为摸排而浪费掉的时间,将足以滋生任何一种意外。
而且即便没有意外发生,张海生他们也浪费不起时间。因为,事情极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另外一种大家都想到却又都不愿相信的拐点。
针对犯罪嫌疑人陈果祥的抓捕工作,到目前为止都还任何进展。抓捕组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陈果祥在江川境内有藏匿或是逃跑的迹象。换句话讲,陈果祥很有可能已经在案发后极短的时间从自己事先选择好的路径逃出了时候才扎紧的包围圈。
如果陈果祥案发后已经出逃,那么即便6?14连环爆炸案以他为注脚被破获,下一步的抓捕工作,则很有可能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前在江川扎口袋的工作,已经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再将抓捕这个“短时间内必须抓获归案的嫌疑人”的行动扩大到全国范围,即便是温连生,也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心!
因此,张海生刚才才没忍住想走捷径,跟苏醒联系。他以为苏醒一定在等自己电话,却没想到,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竟还没达到苏醒预期的底线……
往弓长村赶的路上,和张海生同乘一辆车的赵国柱通过电话简短的将他们这路人马目前收集到的情况向温连生和专案指挥部做了汇报。听说6?14连环爆炸案第二个指向陈果祥的结点被找到,彻底兴奋起来的温连生的确如张海生之前估计的那样,经过与指挥部其他主要领导短暂沟通后,下达了在弓长村马上就地展开摸排工作的命令。
在路天明重新调兵遣将的过程中,张海生几经考虑,最后,还是没忍住将在王爷庄派出所刚吃上拉面的苏凝也调到了目前专案的最前线。
张海生以为苏凝知道他想知道的东西,可等苏凝赶到弓长村,她的表现却和早已再次展开摸排工作的其他民警一样,根本无从下手。
两眼抹黑的情况下,张海生、周革生等人只好选择了最笨办法,领着专案组调配的五百多警力先后分区域将弓长村乃至弓长村外围三公里范围内犁了两遍。可这一天一连续工作的结果,却是他们除摸清了陈果祥藏匿炸药的那个房基地属于弓长村一名名叫张先的村民外,根本就连陈果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与其毫无关联的村子存放炸药的初衷都没搞懂,更别提确定陈果祥究竟是什么时候将炸药转移走的。
直至17日傍晚,指挥部里传来的一条消息,才忽然为正因为原地打转而恼火不已的张海生带来了新的思路。
“12日夜晚帮助陈果祥向市区运送炸药的卡车司机主动联系专案组反映情况……”
从路天明口中得到这一消息,张海生将弓长村的工作丢给桑正和周革生,当即离开现场又往专案指挥部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路上,他才从始终坐镇指挥部负责协调工作的关大尚嘴里明白了前因后果。
主动联系专案组反映情况的,是江川市章岩区一私营小货车车主赵凯。他是根据专案组发出的画像认出陈果祥的。
据赵凯回忆,他是12号下午在章岩区东大屯劳务市场门口等活儿的时候见到的陈果祥。当时找车拉货的陈果祥一连问了好几个司机,最后只有他愿意晚上到弓长村帮陈果祥拉饲料。因此,他对这件事印象很深,看到陈果祥的画像之后马上就认出了此人就是当天晚上让他拉货的人。
1...5960616263...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