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警官之救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洁的雪
当晚,按照陈果祥的要求赵凯先后从弓长村往市区跑了两次,第一次,是按陈果祥的指引给他把六袋“饲料”送到了纺织厂家属院9号楼6楼603房间,也就是陈果祥自己家。因为当时扛着“饲料”上了好几次六楼,他对此事记得尤为清楚。
第二次,赵凯按照陈果祥的指引将五袋“饲料”送到了市职教中心三层一个存放清洁用品的小仓库里,据他回忆当时是陈果祥自己打开的仓库门……
赵凯向专案组反应其帮陈果祥拉“饲料”这一情况没多久,刚走进指挥部大办公室的张海生,正巧遇上了同样负责线索摸排工作的郭玉向路天明汇报另外两个也是因为看到陈果祥的画像而同样提供了重要线索的环卫工人讲述的详细情况。
据这其中一名负责职教中心附近清洁工作的清洁工回忆,6月14日凌晨5点左右,他曾见到过一名身着迷彩军装的男子从职教中心楼上往楼下停放的一辆三轮车上搬运小袋的塑料编织袋。
另一名负责白山路纺织厂家属院附近路段环卫工作的清洁工则回忆道,6月14日凌晨4时许,也曾见过一身着迷彩服的男子骑一辆灰色大三轮从纺织厂家属院出来向白山路东边儿通向市郊的方向骑行。
两名环卫工人对改名身着迷彩服的青年男子的描述,通过公安部画像专家的整理后,成像的男子,与陈果祥的体貌特征基本相符……
不管陈果祥是因为节俭,还是因为他懒的费事,赵凯以及两名环卫工人的出现,再一次为专案组锁定6?14连环爆炸案犯罪嫌疑人的工作缩小了范围。甚至在张海生等人心里,现在基本上已经开始策划针对陈果祥的天网式搜捕计划。
6月17日晚上22点整,距离江川市6?14特大连环爆炸案发生后75个小时,刚刚抵达江川的公安部副部长徐小伟汇合之前在此坐镇的温连生、赵国柱等人,联合江川市市长苏智、市政法委书记张川祥、市公安局局长路天明以及驻江武警总队总队长金延凯等人,在6?14特大连环爆炸案专案指挥部召开了最新一次总结性的案情分析会议。
分析会级别很高,但过程,却十分简单。
苏智代表江川市委、市府简单的通报了6?14特大连环爆炸案最新进展,以及事发后到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的91人死亡、227人受伤的伤亡数字之后,徐小伟接过话筒直接便进入了主题“同志们,6?14特大连环爆炸案发生后,各方对此事都极为关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这起案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说明咱们江川市公安局的战斗力极强,不愧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关键时刻冲的上去的尖刀队伍。我代表靳东部长、部党委、刑侦局对此次参与6?14特大连环爆炸案侦破工作的全体指战员,对江川市委市政府、江川公安局全体参战民警、驻江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和有关部门表示感谢……”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三十一章 铁壁合围(上)
一百减一等于零!
能参加如此之高规格会议的,都是江川政法战线上的老兵,大家都知道徐小伟这位公安部的2号人物风尘仆仆的连夜从燕京赶到江川来,肯定不是送表扬信的,关键还得听最后话音落在什么地方。所以,徐小伟说的越客气,主席台下的张海生等人的腰杆也就挺的越直。
而见他们这样,实干出身的徐小伟更是干脆连剩下的客气话都省了,直接把话头调转道“同时,我也要提出新的要求,希望江川市公安局的同志们,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大局观,继续会同部刑侦局、周边地区公安厅、局以及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继续保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下一步的工作,要立足江川,辐射全国,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方法,加大对目前已知的犯罪嫌疑人陈果祥的搜捕力度,加大摸查、搜寻可能证实陈果祥存在既定犯罪事实的证据的力度。”
“与此同时,部里和江川市政法委要联合组成督导组,对此次搜捕和摸查行动进行督导,并对案件工作情况进行责任倒查。如果发现有因为工作不踏实,责任心不强等因素造成的线索漏查,嫌疑人员露抓等情况,一律严惩!”
习惯使然,徐小伟说道严厉之处,不自觉就伸出右手想往桌上拍。他身边的温连生见状,赶忙一阵清咳。
经温连生提醒,忽然想起自己不是在部里大会议室开小会的徐小伟这才连忙收住手势轻轻在桌面上叩了两声“下面,请川祥同志通报目前工作情况,同时部署下一步工作……”
假装没发现刚才身边发生什么的张川祥放下手里的笔,慢慢接过话筒缓声道“刚才小伟部长讲的,是对我们江川市委、市政府、政法系统,驻江部队的表扬,也是对我们的新要求。是动力,也是压力。因此,同志们要继续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争取尽快破获此案。争取早日向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以及同样对此事及其关注的全国人民交上一份完整的答案。多余的话我不多讲了,下面,请连生部长通报上一阶段工作情况,同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因为大家彼此都是穿插作业,所以温连生通报具体案情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所以大家也都清楚,他的讲话关键还是听后面的部署和安排。
但是,温连生通报了情况之后,对于后面的安排,却只说了一句话“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现在基本可以认定陈果祥是6?14特大连环爆炸案的重大嫌疑人之一,下一步的工作,要主要围绕对其的抓捕和调查展开,继续针对陈果祥可能藏身、逃窜的地点,进出江川市的各个路口进行地毯式搜索、排查,要加大宣传力度,放手发动群众,对于之前提供线索的赵凯等人,要予以重奖……”
温连生的语速不快,他停顿的过程中,底下坐着的众人理下意识的全都抬起笔尖,准备要往本子上记录具体些抓捕计划。然而这时候,温连生自己却端起水杯忽然静默了。
等了一会儿,徐小伟才接过话茬道“我同意连生部长的意见,国柱局长、天明局长,说说你们的想法?”
“我建议扩大搜索范围!”坐在主席台下第一排的赵国柱看了看温连生后,继续道“就目前的情况,尽快使陈果祥到案,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也是能否破获6?14特大连环爆炸案的关键。因此,我们的排查工作虽然艰苦,但却也是唯一的捷径。而根据我们目前的工作进度看,陈果祥很有可能已经跳出了我们的包围圈……”
赵国柱说道此处,故意停顿了下。确定没人咳嗽,他才继续道“所以我建议,在立足江川的基础上,由部里牵头,联合京广铁路沿线兄弟单位,在沿途所有火车站逐个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沿途所有火车站的站务人员,火车乘务人员、铁路公安系统的乘警等有可能直接和陈果祥发生接触的工作人员进行逐一走访、排查,尽快确定陈果祥是否外逃,外逃后的方向。”
“另外,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对陈果祥进行a级通缉,并报送铁路、民航燕京公安局、部警卫局等兄弟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夸地域、夸行业对陈果祥的社会关系展开摸查……”
赵国柱说的过瘾,但说完,整个会议室却更加安静了。因为,如果事情真的按照他的想法去进行,这将是自83年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展开搜捕二马行动之后,最大的一次全国性搜捕行动。这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搜捕行动,需要的不仅仅是不计成本的投入,更需有充分的依据做为前提……
一阵沉默过后,最终还是徐小伟第一个站出来打破了寂静的气氛“我认为,国柱的建议值得思考!天明局长,谈谈你的看法?”
路天明没想到徐小伟会问自己看法,连忙说道“我认为,不管陈果祥是否外逃,是否作案后立即外逃,都应判断清楚其逃跑、落脚的大致方向和选择点,而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横向、纵向的全国性摸查。”
路天明晃着大脑袋含糊了几句,的确是两边儿都没得罪,但同样,两边儿也都不满意。
又一阵短暂的沉默,徐小伟干脆站起身踱到了身后的墙上挂着的那副巨大的江川市地图前。他真是的是拿手指在地图上几个点上叩了叩,而后,忽然转身道“海生局长,说说你的看法?”
“是!”没想到会被点名的张海生见徐小伟忽然盯上自己,不但下意识的站了起来,竟还鬼使神差的也往地图前凑了过去。
借着这几部路,张海生飞速的在脑子里思量了一番后来到徐小伟面前道“徐部长,我当年曾经参与过抓捕二马的行动。对类似这种全国性的搜捕行动,有一定的切身感受。我赞同刚刚国柱局长、天明局长的看法,但是,我认为目前的情况,不适合马上对陈果祥进行a通。”
“为什么?”徐小伟问了一句,跟着,温连生也扭头看了过来。
承受住众人的瞩目,张海生悄悄做了个深呼吸道“我觉的现阶段,我们并没有掌握陈果祥制造了6?14特大连环爆炸案的确凿证据。该案件系陈果祥一人所为,还是结伙作案?有没有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是否有利于陈果祥外逃?如果陈果祥不外逃,他现在的落脚点是什么地方,案发之前的落脚点又在什么地方?”
张海生一连四五个问题,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前段时间,专案组的工作并没有做透!此言一出,会议室立刻泛起一阵小小的涟漪。
然而,就在有人为张海生捏汗的时候,主持前段时间工作的温连生,忽然开口道“海生局长,工作可以再做,如果陈果祥真的外逃了呢?”
刚才的情况,谁都看的出来温连生是不赞同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陈果祥的,现在他忽然又这么问,一瞬间,除了徐小伟、张海生等少数几个人之外,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傻了。
“大家谈谈看法吧!”徐小伟从自己身上掏出烟分给了张海生一支,等张海生帮他点燃后,扭头又冲着地图沉默了起来。
张海生有点儿尴尬的瞅了瞅正微微冲着水杯点头的温连生,不知道该坐回去,还是该继续陪徐小伟站着。
徐小伟让大家集思广益,但这个时候,谁又敢主动站出来说些什么。他对着地图发了会儿呆,只好自己又扭过头道“刚才海生局长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没弄清楚这些事情之前,的确不适宜在全国范围内对陈果祥进行搜捕。我建议,接下来二十四小时之内,我们重点落实上述几个问题,同时,国柱局长组织技术处的同志和江川技术处的同志,马上进行现场模拟,如果现场条件不好,请武警部队的同志们尽量协调,务必于明晚之前,确定6?14特大连环爆炸案是否为陈果祥一人所为!”
“苏市长、川祥书记,今天,不如就先到这里,让同志们继续展开摸排工作?”
苏智和张川祥都是外行,虽然看得出现在会议上有分歧,但却也不好掺和。互相客气了几句,勉励了几句,会议戛然而止……
浑浑噩噩的从指挥部出来,张海生并没有马上离开,他躲在会议室外拐角处抽了两只烟后,刚拿定主意回去跟路天明解释,一转身,却发现路天明早等在了他身后不远处。
“路局,刚才的情况,迫不得已啊……”张海生苦笑一声,走过去想详细跟路天明解释下。
然而,路天明却打断他道“海生,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何况,现在这种情形?我不是来兴师问罪的,我也想知道,这个决心到底能不能下?”
“说不好,真说不好!其实刚才我不是怕咱们担扎不紧口袋的责任,如果陈果祥案发后就逃出江川了,这个责任咱们根本不用担。如果是这两天刚走的,也不用怕。大不了我顶上去。可是,如果他走了另一个极端,一直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呢?”
“你是说,他也在失踪人口当中?”路天明根本就没想过6?14特大连环爆炸案是自杀式的,愕然中,连跟要顶缸的张海生说句客气话都没顾上……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三十二章 铁壁合围(下)
如果陈果祥就在江川,别管他死活,徐小伟那场全国性的a级通缉之后,江川肯定要有人站出来为前期摸排工作不力导致误导指挥部做出错误判断,造成在全国范围内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的后果承担责任。
而这个第一责任者,则非路天明莫属。甚至搞不好,温连生的仕途都可能因为刚才徐小伟差一点儿就成型的决定而断送。因此路天明听到张海生的真实想法后,原本就纠结的心里,再次多出了一片阴霾。
两人对着沉默了一阵儿,路天明才想起不甘道“海生,人,就真的找不到?”
“找不到!只要他还活着!”张海生不带一丝迟疑的摇了摇头。
张海生是否有在三天之内从江川任何一个角落里找个人出来的能力,有过切身体会的路天明清清楚楚。现在他都说不确定,那这件事,就是真的不确定。
路天明认命似的叹了口气,张海生刚要因为同情安慰他几级,路天明忽然又道“海生,胡志海那条线索,是苏凝摸上来的?”
“是!”张海生口中说是,但却摇了摇头。
路天明会意道“这么说,真是他?你接触过他?他怎么说?”
“电话关机,人找不到。”
“又一个找不到?”路天明疑惑的看了看张海生“今天没再试试看?”
“试也没用,他这是待价而沽!”张海生摇着头说出路天明心中所想后,干脆磊落道“路局,6?14案发当晚,五岔路口的程伟、老棍他们都在职教中心,案发后,五岔路口的堂口扫了个干净……”
“你是说……”路天明考虑到张海生的想法,声音拖的很长。
“说不好!”其实并不太愿意怀疑苏醒的张海生依旧摇着脑袋道“他手底下的郭为也在,还有杨书记的孙子杨佳琪,他应该没理由这么干……”
“巧合?”路天明又问了一句,这次不用张海生摇头,他自己就先晃了起来。
晃了一阵子,路天明还真晃出了主意似的,忽然又叹了口气“这孩子,胃口太大,一不留神,他现在都把手伸到五岔路口了。这件事,不能完全指望他。你马上回去部署下一步的摸排工作吧!我就不信,三万多人民警察,不如街边儿的那些混混?”
“我尽力而为……”张海生不想跟路天明抬杠,确定他没什么说的了,起身直接往门口走去。
而张海生打开们,路天明忽然又犹豫道“海生,等等。”
“什么?”
“苏凝现在在什么地方?实在不行,挑个最重的活儿给她……”
“我知道了!”张海生笑着冲路天明点了点头,一扭脸,差点儿没忍住要骂娘。
当然,张海生骂娘不是为了苏凝,而是为了他自己。他很清楚,他刚才和路天明谈论的那位,同样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什么时候能要到的人,越是这么逼他,越是适得其反。
按照路天明的意思,张海生接下来给原本正在团结里派出所辖区摸查的苏凝下的新任务,是让她带领慈安分局机动大队摸查陈果祥大小以来在江川的活动轨迹。时间,一天。
张海生以为苏凝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可是,第二天中午苏凝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对苏醒的种种理解,可能已经迟滞了。
苏凝带来的是一张薄薄的纸片,上面,自1963年4月1日起一直到6月14号晚上,详细的记录了陈果祥这些年所呆过的每一个可以称之为落脚点的地方,空间范围,横跨东北、华北、新疆、川藏乃至琼州等多个区域,时间跨度近15年……
但是,对于6月14日晚上18点以后的事情,这张纸片上,却只字未提。
拿着这张纸片掂量了半天,张海生故意虎着脸问苏凝以及她身边另外几位来汇报工作的中层道“这就是你们查的结果?”
“这查的是个蛋啊?!”
“时间跨度、空间跨度这么大,重点都没搂出来?你们是想后半辈子也把全国走一圈儿是不是?”
“你们知道自己是干什么吃的吗?我交代任务的时候怎么跟你们说的?关键是6月14号以后陈果祥的落脚点,和移动轨迹,你们查得6月14号以后的情况呢?”
“你们的表慢了?还是我的表快了……”
苏凝就坐在张海生办公桌紧挨着的沙发上,被唾沫星子溅到,原本想一会儿单独汇报情况的她因为想起了来之前苏醒说过的一番话,于是再也忍不住插嘴道“张局,我有情况!6月14号晚20点07分,新格出租车公司一名名叫刘满的司机,曾经在6?14特大连环爆炸案最后一个起爆的开甸小区附近,载过一个身穿迷彩服的青年男人,据辨认,这个男人很像公安部画像专家画得那张陈果祥近期照片……”
“你说什么?”听说苏凝那边儿真有情况,张海生竟蹭的一声从桌子后面窜了出来。
一片愕然中,只有苏凝继续淡然道“你不是想知道6月14号之后陈果祥的活动轨迹吗?当晚20点左右,他沿107国道,乘一辆前往郑州方向的客车,向南逃窜……”
“还有吗?”张海生紧跟着又跟了一句,直到发现屋子里其他人都盯着他看,才觉得不妥道“苏凝,这不是开玩笑,消息可靠吗?”
“不知道……”苏凝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在张海生看来,苏凝说不知道要比知道强。因此这次,他踏实了。
收起刚才训人的模样,张海生连撵苏凝他们这拨人走都没顾上,拿着刚才那张纸片,几乎跑着就上了指挥部三楼路天明的办公室。
他敲门进去,正赶上赵国柱跟路天明沟通现场模拟的结果,见他一脸兴奋,路天明下意识的就往好的方向猜测道“海生,有情况了?”
“这货跑了,案发后当时就跑了……”张海生将纸往路天明手里一递,不给人家高兴的时间,扭头就又问嘴巴张得老大的赵国柱道“国柱局长,我这儿现在能定了,就是陈果祥!你那儿怎么样,几个人?”
“一个人完全可以!”赵国柱合上嘴巴,忽然又咧开笑道“海生局长,恭喜你啊,又立功了!看来这陈果祥跟二马的命运一样,都逃不过你的手掌心。”
“为时尚早!现在,问题的关键虽然变了,但一点儿不轻松啊,最后还是要看能否在短时间内让陈果祥归案!”张海生谦虚一声,逐渐冷静下来问路天明道“路局,是不是向徐部长和温部长、川祥书记汇报?可以下决心了。”
“是啊,可以下决心了!”路天明挥着纸片冲赵国柱和张海生笑了笑,手一指指挥部的方向,刚要走,忽然又停下来脚步。
“怎么了,路局?”跟在路天明身后的张海生差点儿没踩到他。
路天明扭头道“海生,忘了问你了,这条线索,落实过吗?”
“没有!”张海生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才发现,自己对于苏凝提供的线索,是过于相信了。
抹了把冷汗,他连忙道“路局,对不起,我太兴奋了。我马上亲自去落实。下午调度之前,一定把情况摸准。”
“去吧!”路天明点点头,当着赵国柱的面儿没多说什么。
其实,路天明也知道这条线索根本就不用确定其真实性!做样子而已……
四十分钟后,路天明领着张海生、赵国柱等一线的指挥员再次出现在指挥部里。此时,恰逢徐小伟和温连生正好凑在指挥部里正研究下一步工作。听到路天明的汇报,两人几乎同时喊了四个好字。相视一笑,温连生这次也不犹豫道“小伟部长,下决心吧?!”
“好!”徐小伟从座位上站起来,根本连召集会议都顾不上就直接命令道“天明局长,马上起草关于认定6?14特大连环爆炸案犯罪嫌疑人陈果祥的情况报告,上报公安部,抄送江川市委市政府、国务院办公厅等有关部门。”
“同时联系五局,请他们帮忙联系国内各主要新闻媒体,公开发布关于陈果祥的a级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对陈果祥展开搜捕。”
“同时,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举报线索,对于举报者,一律重奖、保密。”
“另外,建议公安部组织展开针对陈果祥的全国集中搜捕行动,时间自6月19日凌晨0时起,至22日凌晨0时结束,为其三天……”
昨天就想发布a通的徐小伟显然有所准备,不到一分钟,一个针对性极强的全国范围搜捕行动,跃然纸上。
一口气说完,徐小伟才想起问温连生道“连生部长,你看呢?”
“我建议补充两点,一,是我根据海生局长摸排上来的情况分析,陈果祥南下后经陇海线向西逃窜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他之前无论是当兵还是服刑,都此生活过较长时间,对该地人缘、地缘比较适应。应当加大对此地区的排查;二:继续对江川市进行拉网式的不间断排查,陈果祥当过兵,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他最想报复的邹丽颖又尚安然无恙,因此他极有可能给我们制造一个向南逃窜的假象后,继续潜伏回江川……”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三十三章 无用
对于温连生所担心的,张海生在心里一连说了好几遍不可能。除非陈果祥想死,否则,他绝不可能也绝不敢秘密潜回江川。
因为,这场针对陈果祥的全国性搜捕行动的规模,自战斗打响开始,就已经超过了之前围剿二马的那次全国性最大的搜捕行动。
自6月19日凌晨0时0分,随着指挥部内徐小伟一声令下,自江川市公安局、公安部刑侦局、五局三处等单位开始,横向向冀州省公安厅、辽阳省公安厅、燕京市公安局波及,全国近百万警力,10万余辆警用制式警车,190000多个临时、固定卡点儿同时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诸如歌厅、舞厅、夜总会、宾馆、饭店、出租屋、发廊等固定建筑以及铁路、公路沿线,市郊废弃工厂、矿井、涵洞、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同样密集的流动区域,展开了第一波拉网式的排查。
1...6061626364...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