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上白雪
南鹰冷笑道:“真是矛盾!杀了唯一的证人,却又不敢如实说出,作茧自缚啊!”
卢植心中生出极不妥当的感觉,他隐约感到黄巾军中似乎正在酝酿一个可怕的yin谋,他焦急道:“第二个消息呢!”
裴元绍继续道:“原定计划是严立为前锋,地公将军紧随其后!十五万大军前后呼应,直取di du!可是我前锋行军多ri,地公将军一方面严令我军继续加快速度,而另一方面,他的十万主力却以粮草不足为由,滞留于巨鹿一带,毫无寸进!”
众将一齐愕然道:“张宝身为全军主将,当然有权进退自如,这又有何不妥之处呢?”
裴元绍长叹道:“请各位听罪将说完第三个消息,这个消息却是来自仍然驻守清河国的旧部,他如今正是严政的副将!”
众人一齐屏息倾听,只听裴元绍淡淡道:“听说被俘的甘陵王刘忠为了保全xing命,已经向张宝献出他多年私藏的多处粮库,最少也有粮食六十万石!”
“什么!”卢植脸se剧变,“你是说甘陵王刘忠竟然变节投敌了?”
“不好!”突然一人跳了起来大呼道,“敌军与我军不谋而合,使的都是这一招暗渡陈仓之计!”
鹰扬三国 卷二 黄巾之殇 第四十三章 军议之争
贾诩大叫着直挺挺的弹起身来,面se有些发白。
最令南鹰惊讶的,并非是他的石破天惊之言,而是他的眼睛。南鹰几乎没从有看到过贾诩流露出这种眼神,惊慌失措的眼神。
卢植等人尚未反应过来,裴元绍却惊呼道:“什么?你怎么会知道的!”
贾诩的额头上汗水渗出,但是惊慌的神se终于渐渐退去。他冷笑道:“你是不是想说,你苦思多ri才推测出来的事情,我却怎么会立即脱口而出?”
裴元绍傻瓜般点了点头。
卢植终于意识到情况的不同寻常,沉声道:“贾大人,请立即说明一切!”
贾诩走到卢植身后,手指悬挂的地图道:“卢将军!事到如今,已经必须公开我军的整体布局了!按照原定计划,我北路大军在朝庭誓师大典之前五ri,便已经昼伏夜行,秘密开赴河北,目的就是要打贼军一个措手不及,弥补我军在军力上与他们的巨大差距!当然,诸位并不知道的是,朝庭仍然派出了三路大军分别征讨各路贼军,以掩人耳目!”
此言一出,不但裴元绍瞪大了双眼,众将也是一阵sao动,一名校尉望着南鹰难以置信道:“也就是说,南司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
卢植盯着贾诩道:“贾大人!告诉本将,你为何一定要公开如此机密之事?”
贾诩叹息道:“因为贼军也抱着和我军同样的想法,如果再不向众将开诚布公,并及时向其他各路大军传递消息。不但我军危如累卵,其他三路大军也很可能全军尽没!”
南鹰和卢植一齐身躯轻颤,他们同时注意到了贾诩的说法:三路大军?应该只有皇甫嵩的南路和强仝的东路牵制部队两路而已。贾诩口说要开诚布公,却仍然留了一手,他到底在顾虑什么?
卢植深深的瞧了一眼贾诩,肃然道:“本将明白了!请贾大人先说出敌军的计划吧!本将倒是很想知道,他们究竟是如何与我军不谋而合的?”
贾诩沉着脸道:“其实很简单,本将只是从裴元绍提供的情报中,感觉到了疑点重重,这才做出了一番分析!首先,第一个疑点,严立五万大军为何临时分兵一万五千至甘陵?且派出的主将是与严立有隙的严政,这个人还是张宝的爱徒!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甘陵王投敌后献出了大批军粮,严政分兵驻守是为了守护军粮!”
卢植点了点头:“这样的分析在情理之中!若我是张宝,骤然获得重多粮草,当然也会如此安排。同时也可以避免严立和严政兄弟在指挥部队时引起的分岐,毕竟做为奇兵突出的前锋主力,他们的职责实在重大,不容有半点失误!”
“末将现在说第二个疑点!”贾诩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的巨鹿,“张宝十万大军本来应是紧随严立身后的,为何在此停滞不前?”
卢植沉吟道:“刚刚裴元绍说过,张宝的理由是粮草不足,巨鹿距离甘陵不过百里,应该是等待甘陵方向运来的补给吧?”
贾诩轻轻一笑道:“将军果然是一针见血啊!不错,末将就是在担心这一点,因为巨鹿和甘陵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南鹰愕然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再来说说第三个疑点!”贾诩没有回答,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裴元绍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竟然发现了幽州广阳的黄巾军已经秘密潜入了冀州境内!这么说,诸位难道还不明白吗?”
众将一齐茫然,这三个疑点有共通之处吗?
只有卢植脸se剧变,他扑至地图前,细细观察之下,身躯开始颤抖起来,失声道:“你方才说贼军亦和我军一样是暗渡陈仓,难道,难道他们想从甘陵绕道兖州?”
贾诩面se沉重的点头道:“恐怕也只有这一种解释了!”
“绕道兖州?”众将一齐惊得目瞪口呆,有人脱口道:“贼军不是要直逼di du吗?怎么会越绕越远?”
只有裴元绍惊恐的瞧着贾诩,满面尽是不能相信的神se。
“末将也明白了!”高顺突然开口道,“严立的前锋主力快速逼近di du的用意,将会迫使各路汉军纷纷回援,这就已经完全中了敌军的诡计!”
“这是为何?”一名校尉皱眉道,“为什么说只要攻击严立就已经中计了呢?”
“如果与严立交战不胜,各路汉军当然会陆续增兵,若战而胜之,我们便会从降将口中得知,严立身后仍有张宝的十万主力,那么只能继续进攻或是建立防线与其对峙!不管哪一种结果,都会牵制我军大量兵力!这样便正中敌军圈套!
高顺重重道:“因为,所谓的前锋主力不过是一个已经放弃了的诱饵罢了!”
他上前几步,遥指地图道:“张宝的真正用意,应该是趁着汉军北聚的机会,与广阳黄巾会合,然后移师甘陵,利用甘陵这么一个取之不尽的粮仓,与波才、彭脱等部上下夹攻占领兖州全境!”
众将一齐听得呆了,大帐内蓦然静了下来。
贾诩点头道:“如果他们的计划成功,便成功切断了汉军的南北联系,不但di du不保,南路大军也可能全军尽没!”
董卓缓缓道:“黄巾贼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真的有这么高明吗?”
贾诩苦恼道:“我几乎可以肯定,敌军的计划应该是中途才做出如此改变的!否则,广阳的贼军早已和张宝会师,他们的斥候更不可能被裴元绍发现!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的计划虽然极其秘密和巧妙,但是在部署上却有些混乱!”
他望着面如土se的裴元绍,怔怔道:“难道是临时得到了什么高人的指点?”
“砰!”卢植重重拍了一记案几,喝道:“闲话休提!我军如今将要如何应对!一个处置不好,便是玉石俱焚之局!”
贾诩展颜一笑道:“将军放心!任何计谋最怕的就是无迹可寻,只要明白对方的布局,便有针锋相对之策!”
卢植喜道:“贾大人不愧是参谋之才!刚刚知道敌军的计划,便已经想到了对策吗?”
贾诩傲然一笑道:“虽然敌军的计划极其巧妙,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已经露出了两处破绽!第一是严立大军仅仅几ri间,便已灰飞烟灭,这是张宝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的,这便为我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第二是广阳汉军仍然在前来会合的路上,拖住了张宝的脚步。因为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他绝不敢移师甘陵,这只能使我军提前猜出他的动向!”
卢植眼睛一亮道:“你的意思是要主动出击!”
“不错!”贾诩闪过一丝犹豫,“最好的办法是三路出击!一路牵制张宝十万主力,一路寻找广阳汉军踪迹,将其歼灭,另一路则是!”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道:“攻下甘陵!”
“什么!”众将一齐失se。
伍环惊叫道:“张宝军十万,广阳贼军五万,而甘陵得到了严政的一万五千援军,至少也有守军两万!这,这便是十七万大军了!而我军不足四万,怎能三路迎击?”
众将也一齐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都给本将闭嘴!”卢植喝道,“贾大人的方略虽然冒险,但确是最妥当的一种办法!”
他低头深思道:“张宝有大军十万,那么我军无论如何也至少要有jing兵两万方可应敌!广阳汉军虽有五万,但是劳师远征,战力也弱,恩!只要有一万五千兵马应该可以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一举将其击溃!”
“最令人烦恼的是!”卢植的眉头蹙了起来,“甘陵有守军两万,我军怎么可能只用五千不到的兵马将其拿下呢!”
一将开口道:“将军!既然如此,那么我军可以放弃攻取甘陵啊!”
“不可!”卢植摇头道,“如果张宝突然移师甘陵,我军仅凭两万人马未必挡得住,一旦两处合兵,十几万贼军便有了充足的粮草。那么我军必败!”
董卓突然立起道:“子干兄!如果给本将一万五千人马,定能在最快时间内攻下甘陵!”
南鹰见他一副旁若无人的神气,心中一阵不舒服,不由接口道:“中郎将大人,你引兵一万五千取甘陵,便只余五千兵马迎战广阳贼军,这么做似有不妥吧!”
董卓微笑道:“并无不妥,相信五千兵马只要运用得宜,虽然无法歼灭五万广阳贼军,但拖住他们应无问题!”
南鹰脱口道:“五千战五万?中郎将大人不是在说笑吧!”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南司马此言差矣!你不是便以三千五百兵马大胜严立的三万五千大军吗?所以说,关键不在于兵力,而是在于领兵之将的能力如何!”
南鹰冷笑道:“听中郎将大人的口气,似乎想让末将来完成这个任务!”
董卓语气恳切道:“南司马误会本将了!你苦战多ri可说是劳苦功高,本将怎能如此不顾人情呢?当然是另选善战之将了!”
南鹰心中不豫稍减,随口道:“哦?不知中郎将大人想令哪位将军出战呢?”
董卓的眼光扫过诸将,目光所及之处,五名校尉无不噤若寒蝉的低下头去,同时心中一齐大骂,开什么玩笑?南司马以一敌十,是有内黄城可以固守,如今以一敌十,却是寻找敌军主动进攻,这与寻死何异?
董卓的目光终于落定在一将身上,他欣然道:“高司马文武双全,适才一战又当场斩杀敌军主将,正可胁大胜之势前去迎敌!”
高顺木无表情的抬起头来,没有说话。五名校尉也一齐松了一口气。
“什么!”只有南鹰和贾诩浑身一震,眼中喷出无法掩饰的怒火。
卢植颇有些为难的瞧向高顺,虽然他也很欣赏高顺,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董卓之言有一定的道理,在场诸将中有能力完成此项任务的,除了南鹰便只有高顺。可是如此一来,便等于将高顺送入了虎口,内黄之战虽然凶险,却仍有很大的生机,远远比不上这次形势的恶劣。
卢植心中交战,艰难道:“不知道高司马意下如何?如果认为没有把握可以直说!”
董卓却微笑道:“高司马应该没有问题吧!如今可正是你辈后起之秀的建功立业之时呢!”
南鹰听得怒气上涌,紧紧握住了拳头。好你个董贼,一定之前对自己立下大功而心生不忿,又瞧出了高顺和自己的关系,才想出这个办法借机公报私仇吧!
他目光一转,突然瞧见了正在一旁呆呆伫立的裴元绍,蓦的一个极其疯狂的想法油然而生。
高顺尚未开口,只听南鹰仰天大笑道:“这有何难?高将军怕是连兴致也提不起来吧!”
董卓面se不变,微笑道:“难道南司马想奋起余勇,再建新功吗?”
南鹰眼光如刀,丝毫不让的与他对视道:“不错!末将正是这个意思!”
高顺面上失se,上前一步道:“南司马,请不要与本将争功!”
卢植也急忙道:“南司马,你如今的身体怎能再次出战广阳贼军?不如待本将从长计议如何?”
南鹰施了一礼道:“将军大人误会了!末将并不是想出战广阳贼军,而是想接下攻取甘陵的任务!”
此言一出,帐中又静了下来。任谁也能听得出,南鹰这是针对董卓的建议而立即发起的反击。
董卓宽方的面孔上轻轻一抽,眼睛慢慢眯了起来,半晌才缓缓道:“南司马毕竟年轻气盛,怎可如此不知轻重?不要以为你先前立下大功,便可目无人了!”
南鹰哈哈一笑道:“中郎将大人刚刚不是还说,如今正是我们这些后起之秀的建功立业之时吗?怎么现在就要与年轻人抢功了呢!”
董卓的脸seyin沉了下去:“南司马,你真的认为,凭你领着一万五千人马就可以攻下甘陵吗?”
“一万五千人马?”南鹰愕然道,“不不不!末将当然不会领着一万五千人马去攻甘陵!”
众将一齐呼了口气,还以为你小子有多牛呢?
卢植也闪过复杂的神se,不错,一万五千人去攻两万人驻守的城池,难度当然是太大了!
董卓露出得意之se道:“可是!本将领一万五千人马却已经………”
“五百!”南鹰慢条斯理的声音传了过来,董卓的微笑立时凝固在脸上,“末将只领五百人马便足以攻下甘陵!”
南鹰转过身来,向着呆若木鸡的董卓傲然道:“当然,如果中郎将大人也认为只凭五百人马便可攻下甘陵,末将就不敢相争了!”
“毕竟!”他微笑道,“末将一向都很尊老爱幼的!
ps:唉!懒得再杜撰一些黄巾将领了,直接从演义中拎过裴元绍和严政两位仁兄得了!
鹰扬三国 卷二 黄巾之殇 第四十四章 强势震慑
轰隆隆的马蹄声象闷雷一般由远而近。
数百名汉军骑兵旋风般狂奔而来。虽然他们的脸上都有一丝难掩的倦意,但绷紧的面孔上却充满着昂扬的斗志。
“大人!”高风大叫道,“前方发现一处密林,是否要在林中扎营过夜?”
“裴元绍!”南鹰停下马来,“现在我们到了哪里?”
“大人!根据末将判断,此处应该是清渊和陶馆两县交接之处,距离甘陵仍有百里左右!”裴元绍打马从身后追了上来。
“你说判断是什么意思?”南鹰皱起眉头道,“你不是几ri前才途经此处吗?怎么还要用猜的!”
裴元绍苦笑道:“末将几ri前走的是官道!而大人为了隐蔽行军根本没有走那条路,末将只好根据山形地貌来判断了!”
“原来如此!”南鹰恍然道,“本将错怪你了!高风,命令兄弟们放缓马速,进入密林内过夜!”
五百骑兵们发出一阵欢呼,chao水般向数里外的密林涌去。他们都是内黄之战的幸存者,有鹰巢旧部,也有北军五校和少量郡兵,经过内黄之战的洗礼,他们无论是在战斗意志还是搏击技能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忠诚方面绝无问题。
那一ri,南鹰在大帐之中夸下海口,只用五百兵马便可攻下甘陵,震惊全场。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便是要高顺和裴元绍随军行动。
卢植犹豫再三,终于答应了这个疯狂的请求,事实上,捉襟见肘的兵力令他别无选择,而董卓和南鹰的明争暗斗也令他骑虎难下。董卓虽然是他的副将,却是沙场宿将,资格并不比他卢植差到哪里。如果不同意南鹰貌似寻死的请战,董卓的颜面将更加荡然无存。至少现在,董卓可以大度的挥挥手,说一句:年轻人果然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去吧!老夫看好你!
南鹰出帐之后没有做任何的停留,他从内黄之战后幸存的近千名属下中,挑出了五百名身体状态较好的战士,配备上三百越骑的座骑和二百鹰巢旧部自备的战马,正好是五百骑兵,只随身带上了三ri粮草,便立即踏上了征途。
这令所有人都矫舌难下,究竟这是真的胸有成竹呢?还是赶着去投胎啊!
“当然是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南鹰面对高顺提出的问题,坦然道:“贾诩那老小子说话时总是遮遮掩掩,这令我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如果大军之中有张宝的内应,那么我们只带五百人去攻甘陵,一旦消息泄露,便真的是一场送死行动了!”
“你带上裴元绍我可以理解,毕竟他是降将,有他带路将会事半功倍!可是为何一定带我同行?”高顺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
南鹰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因为我同董卓那老东西已经算是撕破了脸皮,我担心大哥继续留在军中会中了那老小子的yin招!”
“是这样啊!”高顺点了点头,“可是,那董卓应该也能看出文和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吧?你为什么不担心文和的安全呢?”
“他?”南鹰哑然失笑道,“你可以将心放回肚子里去。凭那个妖怪一样的男人,应该只有他yin人的份,怎么会吃别人的亏?”
“何况!”南鹰微笑道,“我仍然挑选了十名身手不错的鹰巢兄弟暗中保护他,并且还留下了一头鹞鹰作为通信之用,不会有问题的!”
“大人!大人!”一阵呼唤将南鹰从沉思中惊醒,“请下马!”
南鹰蓦然发现,已经来到了林边,数百部下集体下马,正在等待自己的指示。
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大吼道:“怎么样?战士们,一天之内狂奔一百五十里地的感觉如何?你们不会累得脚都软得象个女人了吧!”
侯成上前一步,大笑道:“大人放心,你给我们那个用来踏脚的绳圈,可是派了大用场了!我们根本没有感觉到一点疲倦!”
他得意的晃了晃头:“就是再跑上一百五十里,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南鹰大笑道:“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是的!大人!”所有人一齐呐喊道,附近的树木上立时惊起一些鸟雀。
“靠!你们不能小声一点?”南鹰吓了一跳,“我们是在秘密行军呢!”
“记好了!”他得意道,“这个踏脚的东西叫马蹬,这可是本将军的独门装备,所以绝对要严守秘密!”
“一旦走漏了消息,敌人就可能会利用这个装备反过来对付我们自己!”南鹰重重的哼了一声,“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小心老子踢爆你们的屁股!”
众骑兵一齐轰然大笑。
“现在,立即休息!”南鹰又露出了笑容,“明天,就让我们先去踢爆严政的屁股吧!”
“是的!大人!”
五月的夜间已经没有了刺骨的寒气,骑兵们在分派出巡值的人手后,很快都陷入了深深的睡梦中。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身负着皮肉之伤,虽然经过了严格的清理和细心的包扎,但是一天疾驰百余里的强行军仍然令战士们伤困交加。如果不是有着一位值得效死的将军,可能他们早已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意志!
南鹰巡视了一圈,掖紧了战士们身上没有盖好的行军毯。之前因为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下达了不得夜间生火的命令,而一些战士的身体依然有些虚弱,所以他有义务照顾好他们。
南鹰望着远处漆黑的山峦,轻轻一叹,明天,明天过后这些战士们又有多少可以存活下来呢?
一个身影从林间的暗影中缓缓走来,南鹰jing觉的握住了刀柄,却没有出声喝问。
那人在淡淡的星光下终于现出了形貌,是裴元绍。
他施了一礼,轻轻道:“大人!末将可以和您谈一谈吗?”
南鹰点了点头,这小子虽然对黄巾军已经彻底失望,确是真心归顺。但是若说他肯心甘情愿陪着自己去甘陵赴死,连南鹰自己都不相信。此时的裴元绍,心中一定充满着恐慌和疑惑吧?
果然,裴元绍犹豫了一下,开口便问道:“大人!你真的有把握攻下甘陵吗?而且是只用五百兵马!”
南鹰似笑非笑的瞧着他道:“怎么?裴将军是对本将没有信心吗?”
裴元绍急忙道:“大人误会了!经过内黄一战,末将对于大人的本事确是心服口服,甚至起了畏惧之心!可是!”
他一咬牙道:“请恕末将直言,做为一个曾经被当成弃子的败军之将来说,末将不希望再有第二次的同样遭遇!所以末将想知道大人的真实意思!”
“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啊!”南鹰欣然道,“好!本将最喜欢的就是你这种人。那么本将也实话实说吧!说要取甘陵,完全是临时起意,而以五百人攻取嘛!是本将经过内黄一战,也只余五百可战之士!”
“什么!”裴元绍浑身剧震,月光映照下的面庞更显惨白,他失魂落魄道:“真的是来送死的吗?可是以将军的才能怎会如此草率!”
“怎么?你瞧不起本将手下的五百儿郎吗”南鹰冷笑道,“不要说本将仍有妙计在胸,就是硬撼甘陵又如何?你认为一只老虎,即使面对一千只绵羊又岂会失败?“
裴元绍瞪大了双眼道:“可那毕竟是两万兵马啊,大人竟会将他们视为绵羊吗?末将斗胆提醒大人,莫要以为内黄一战大获全胜,便当太平道中再无人才………”
“你认为本将并不了解太平道吗?”南鹰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告诉你一个秘密吧!那便是本将其实和太平道很多人都是熟人!所以绝对不会犯上轻敌的错误!”
裴元绍禁不住愕然道:“你?大人竟然认识太平道中的人物?”
“这个嘛!”南鹰抬头望了望星空,做出一副努力回忆的神se:“从时间顺序上说吗?应该是太平道三大护法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