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异闻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迷奇梦蝶
甲龙出生于中国綦江,俗称“坦克龙”,是第二个听到棘背龙呼救的,全身披着“铠甲”的坦克龙,一般有五、六米长,也有九米长的,它的头大而扁,身体宽扁,四肢较短,牙齿特别小,有着很小型像树叶的牙齿,像一台割草机那般觅食植物嫩绿的枝叶,适合啮碎植物。
但它很少咀嚼食物,它的后肢比前肢长,但它的骨质、钉状的骨板与锤状的尾巴(又称尾锤)能提供很好保护作用,身体显得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看上去有点像坦克车,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龙。
说实话,甲龙本来是植物为食的动物,根本用不着与异特龙争强斗狠,抢夺肉食,可是长期以来,霸王龙、异特龙们在山林里横行霸道、欺凌小动物们的种种行为,引起了它们的反感,甚至恼怒,弱肉强食、强权社会也让长期沉默、忍辱负重的大伙儿积怨日深,已达到愤怒暴发的地步。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消亡,便在沉默中暴发,所以,听到棘背龙的求救呼声后,甲龙也在短时间内组织队伍,寻着棘背龙呼嚎的方向前进。
即使不是棘背龙遭遇险境,而是其它什么动物遭遇险境,它坦克龙这次也不想袖手旁观,它也要主动出击,为这个不平等的世界出力而伸张正义。
坦克龙一来就从四面八方,分无数个小圈包围了异特龙,而且,坦克兵团后面还畏畏缩缩地跟来一批步兵战士,那就是恐爪龙群,它们像现代的孙猴子一样一蹦一跳,呈梅花状进行队形,在坦克龙后面狐假虎威,给它们自己壮胆。
部队战士们这回还真就有热闹看了,只见一只只全身带刺的坦克龙,横冲直撞地直接开入异特龙阵地。
那异特龙一见这局面,早已感到形势不妙,毫无取胜可言,但迫于威信与面子,还不得不大干战一场,不然的话,一会儿就会威名扫地,成为胆小鬼的代名词。
这一次是异特龙防守,坦克龙进攻,坦克龙以坚硬及圆形的鳞片保护头颅骨的顶部,而四只大型的角则在后方向外伸出,千方百计对异特龙的身体部位进行袭扰。
异特龙不甘示弱,也在拚命地还击,可它的的种种还击,很不凑效。
因为甲龙头部和身体背面的甲胄,身侧长有骨棘,尾巴末端上有骨锤,都是对付异特龙的杀手锏,它的装甲,包含了坚实的结节及甲板,嵌入在皮肤上,使它刀枪不入。
包括现在的鳄鱼、犰狳及一些蜥蜴在内,身上都有类似的装甲骨头上覆盖的坚硬角质,这些皮内成骨是按照大小来排列的,从宽而平的甲板到小而圆的结节,甲板在它的颈部、背部及臀部以横列整齐排列,而小型的结节则保护大型甲板之间的空隙,较小的甲板则在四肢及尾巴,从自卫手段上看,甲龙已经使自己发展到了顶点,全身披着厚重的甲骨,有的还配有利刺。
而作为另一种的回敬,坦克龙甩出它的尾巴来攻击,那就是著名的尾巴棒槌。要知道,它的尾巴是由几块甲板组成,与最末几节脊骨结合的,它是以非常重的最末7节脊骨作支撑的,彼此连结形成一支坚硬的棒子。
通过这些连接脊骨的厚腱,将骨质的力量传至尾巴,在尾巴的两侧又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这简直就是一把带刺的凶器。
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尾巴棒槌就是一个主动的保护和袭击武器,可以对异特龙的骨头造成重击,甚至击伤它。
尤其那甲龙的颈部、痛部和身体两侧部覆盖着骨质甲片,甲片上密布着脊突,皮肤厚实似皮革,极具韧性,臀部上方至尾巴的大部分竖立着尖如匕首的棘刺,身体两侧也各有一排尖刺,如此严密的防范措施,攻破了大部分的异特龙的守势与防御。
还有那恐爪龙,这会儿也发挥出它们的优势来了。
恐爪龙从坦克龙和角鼻龙的身上,纷纷跳到了异特龙的背上,用前肢死劲地抓住或抱住异特龙,以保持身体的稳定,以免被左摇左摆的异特龙甩下地去。
因为它长长的喙骨,证明它有强壮的前肢肌肉,本来它的前肢是有羽毛的,可能会妨碍前肢的活动范围,但当恐爪龙将前肢往前伸直时,掌心会自动翻转朝前,当两个前肢同时伸直时,并不没有影响前肢的抓取能力,而且,当手掌抓取时,可与前肢作90度垂直,这更适合它抱紧异特龙的身躯。
恐爪龙有大型手掌与三根手指,第一指最短,而第二指最长,恐爪龙的后肢第二趾上又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长度约13厘米,二趾上有大的爪、短的蹠骨等,都是为使后肢成为攻击性的武器。
在行走时,第二趾经常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遇到猎物时才会用其镰刀爪来刺戳,号称“二指禅”功夫。
不信你看吧,那些骑在异特龙身上的恐爪龙,手脚并用,抽打异特龙。
异特龙想甩开它们都甩不掉,这时,恐爪龙开始用它那镰刀一般的弯钩爪,向异特龙背上及腹下面猛戳猛刺…
异特龙的肱骨上,顿时就留下很多恐爪龙留下齿痕,而且就像农夫犁田那般一道一道的深痕,甚至瞬间还看得见白骨,血流如注,疼痛难忍。
然后,恐爪龙再来个向后及向下割破及撕开,异特龙的一块块肉就被活生生剥了下来,那异特龙疼得右右乱摆,上窜下跳,鲜血汪汪地流淌下来。
虽说成年的恐爪龙身长也有3.4米,臀部高度为0.87米,但它的体重却只有25公斤左右,要对付体重为40吨的成年异特龙,无异于蚍蜉撼树、以卵击石。
但恐爪龙也有它的优势之处,它比异特龙更凶猛更残忍,对于异特龙这么庞大的凶猛物件,单个儿硬拼是不行的,它们恐爪龙完全可以抱团匹敌呀。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它们也懂,于是,就组成无数小分组,每组八到十只成员,以集体形式出征,以每一组围攻一只异特龙,终于以小博大,战胜了气势凶凶的几只异特龙。
而且,为了震摄异特龙群,恐爪龙还当即对异特龙进行了开膛破肚,先用似镰刀的第二趾爪刺戳异特龙的肚子,然后再用那镰刀爪割开异特腹部肌肉,一点一点地拉,一块一块地切……,就像厨师切水煮鱼片一般。
场面血腥、恐怖、惶骇不安,真是残忍极了。
其它博异中的特龙见了大为震骇:“说我们凶残、恐怖,缺乏兽道,它们恐爪龙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操它大爷的,它们要结群攻击起来,咱们还真是无法抵挡!”
渐渐地,异特龙有些自乱阵脚,无法组织起集体有效的抵抗,便发疯似地拼命乱撞,哪怕是浑身被撞得血肉淋淋也在所不惜。
要说的话,坦克兵团在个体或撞击力量上是无法与异特龙们相匹敌的,因为它们平常所要对付的,都是一般中小型食肉龙,而与大型食肉恐龙的遭遇战,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过,它还真有点儿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概,壮着胆子霸王硬上弓。
那异特龙已无退路可言,也下定决心不惜背水一战,是死,也要死得壮烈英勇,所以,它们又恢复了那种天生勇猛无畏、视死如归的原始野性来了。
只见它们左冲左突的,很快将坦克龙部队打散,然后还践踏在受伤倒地的坦克龙身上挑衅:
“来吧,来吧,老子今天也不想活了,让咱们来个你死我活、同归于尽。”
结果,战到最后,山林里尸横遍野,血流漫地,腥味冲天,招来了无数的天上飞禽来树梢上盘旋。
色拉翼龙,真双型齿龙,嘴口龙,毛鬼龙,中国鸟龙、小盗龙们纷纷出巢,从天空中不同地方飞来。
顿时,空中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只等它们全部战死,或者战败者落荒而逃之后,这些空中兵团籍此好好美餐一顿。
异特龙最终败给了棘背龙、角鼻龙、坦克龙、恐爪龙组成的作战联盟,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只,因体力不支,择机逃出森林,来到林边山坡上喘息。
人民解放军战斗部队看得眼花瞭乱、心惊肉跳,心想:这动物世界果真是弱肉强食、强者生存啊。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罓
蜀山异闻录 第八十七章 强者生存法则
那因撕杀败逃的异特龙们,好不容易逃出了角鼻龙、甲龙、恐爪龙等的重重包围圈,正在山坡上喘气歇息,心有余悸地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一块块紫红色的洪荒石堆垒叠起,突兀耸立。砂岩层上一片片野生桫椤林蓬勃生长,毛肋桫椤和黑桫椤,株干高达2米多,叶如凤尾,长约3米,它们或独自成株,或四、五十株成片生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景观十分壮美。
林中不远处,一群恐鹤不声不响、不哼不哈地寻食着小型哺乳动物和大型动物们吃剩下的腐尸,一片宁静、和谐、安祥。
异特龙有些恼怒:“老子们遍地撕杀尚不能填饱肚子,你们倒好,在这里安安心心地过起了小康日子。妈的,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吧?我们费这么大力气狩猎劳动,才能生存生活下去,它们凭什么不劳而获或者轻松获取食物,过起了小资的生活呢?”
想到这里,异特龙有些忿忿不平,继而又有些发怒,后来干脆吆喝着异特龙群冲了过去,欲将恐鹤们全部消灭,可怜那恐鹤是一种不会飞的大型的肉食性鸟类,立时高有2.5米,体重达130公斤,头部和马一样大,真是让异特龙群垂涎欲滴啊。
那恐鹤被突然窜出的这群巨型不速客吓坏了,恐鹤不会飞,但奔跑速度很快。
恐鹤以其原始的翼爪仓促迎敌,又以巨大的鸟喙来刺杀异特龙,本来是想利用其强有力的爪子按住猎物并用长嘴将其撕碎。
可是,异特龙不是小型动物那么好按,它太强大,恐鹤与它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即或是恐鹤的爪子和长嘴,偶尔能够得着异特龙魁伟的身体,也只当是小爪挠痒痒,长嘴搞亲吻似的,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成了异特龙们的腹中之物。
饱餐了一顿的异特龙,终于也带着一点点胜利捕猎的喜悦,走出了山林,来到了坡顶。
异特龙想到今天的狩猎相当窝囊,堂堂恐龙家族首领似的动物,居然还败于棘背龙、角鼻龙、恐爪龙这些鼠辈之下,要不是碰上恐鹤这群菜鸟扳回点面子,恐怕今晚就得唱空城计(指腹中无食)、睡卧(饿)龙岗了。哼,想起来就来气!……
不过,异特龙很快就发现了新的情况,位于凉山州昭觉半山坡上一条条犀牛艰难地爬行着,在石上踩出了一个个深深的牛脚印……
每个脚印宽约20厘米,长约32厘米,这些脚印左右交错排列,构成一条清晰的行迹路线,步间跨距为1.1至1.3米之间,其中还有一道道明显滑动的痕迹。
这些犀牛大概是生了病,欲上山找草药疗伤治病,山坡上密林中生长着流光溢彩的千年灵芝,犀牛顽强地爬了上去。
最后在一层很厚的暗红色或紫红色泥岩和黄绿色或黄紫色石英砂岩不等的泥质粉砂岩层面上,距离山顶约50米的地方,艰难地留下了数百个奇特组合的深浅不一凹坑脚印足迹,才采到了灵芝。
正在犀牛们庆幸找到治病药物,重新燃起生命希望之际,坡上的密林深处突然冲出一群凶恶的异特龙来,犀牛们慌慌张张地迅速起身欲往山下逃。
不料,异特龙们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力地势,张着血盆大口,口中露出满是尖锐的、带有锯齿的牙齿,同时还伸出弯曲的爪子,扫动有力的尾巴,以横扫千军万马之势,向半坡上仰望的犀牛群扑下来。
那犀牛群见来势汹汹,就加快了逃跑的速度,那沉重的四蹄在红色页岩上留下了大小不等的数千条凹坑,这些凹坑大小不一,深浅不等,深的地方,如果是我们人类脚踩下去的话,其高度也齐到小腿肚的位置。
每个足迹都由三道长长的、平行的爪痕组成,是通过后肢的交替运动,双腿像桨一样提供俯冲推力,有点儿类似于现生的靠双足行走的动物,沿着岩壁一路往下急驰。
那异特龙是个比暴龙粗大、凶猛的捕食者,平常最拿手的是猎杀草食恐龙的强壮手臂(前肢),大多数时间捕食的是剑龙,迷惑龙和禽龙,它捕猎时最喜欢成群出击。
这厮块头很高大,假如有两位个儿高的人,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肩上,上边的人刚好可以看到异特龙的嘴巴。
异特龙属于兽脚类,有个3英尺长的大脑袋,它挺聪明,在它的眼睛上有个鼓起的大肉团,眼睛上有两块角质的突出物,前臂有三指,下颚是咬合的,有些像蛇类,它吞食大块的肉类。
最先追上犀牛的异特龙,在距离两、三米的地方,急不可奈地伸出长长的大脑袋,想去钩住或者说试着触碰及犀牛的身体部位,它那血盆大口也已张开。
有70枚边缘带锯齿非常大而坚固的牙齿也暴露无遗,每颗牙有4英寸那么长,所有的牙齿都向后弯曲,正好用于咬开猎物的肉,而且还能防止咀嚼的过程中肉往外掉,这会儿正像一把把尖锐的匕首,等待刺进犀牛的屁股尾部。
越来越靠近犀牛群了,异特龙在那小而短的前臂突然扬起,试图想扒在犀牛身上,它的强劲的后腿呈60度角度斜撑之势,相当用力,与此同时,它那健壮粗长的尾巴也在不停地左右两边来回扫射,以保持身体平衡。
很快,一刹那间,异特龙那嘴里的70把匕首似的牙齿,像利剑一般刺进了最尾一头犀牛的殿部上,顿时,犀牛屁股血流如注,四散飞溅。
可能是由于异特龙居高临下的用力过猛,或者是犀牛疼痛难忍,受伤的犀牛身体一下子向下倾轧,向山坡下滚去。
它一滚不要紧,还连带将牙齿陷入它肉里深深未拔出异特龙,也牵扯向前扑倒地下去,与犀牛一前一后向山坡下飞滚。
这来势汹汹的飞滚,在犀牛群中引起了恐慌,它们为躲闪而四处逃散,没来得及避让的,就被它们给击倒了。
于是,一撞十、十撞百,紧接着便是成群地滚落,远远望去,犹如山上悬石滚下一般,蹦蹦跳跳的,速度极快。
随着滚动的画面由坡上逐渐移到山坡下,原来在这群山坡脚下,是一个东西两边稍长,南北两边略短,方园几百公里的菱形盆地,盆地周围有着碧波荡样的开阔滨湖,盆地中河湖密布,河畔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大树参天,很普遍地生长着针叶树。
还有一些长着扇形绿叶,在秋天叶片会变成金黄色的银杏,银杏类是一种落叶乔木,高达30-40米,直径达3米左右,松柏类植物是裸子植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植物,裸子植物在侏罗纪时进入极盛期,苏铁、银杏和松柏类占重要地位.
裸子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更加完善,进行有性生-殖时,不再产生游动精子,可借助花粉传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从而完全摆脱了繁殖过程中对水的依赖。
生-殖-器官的进化,使它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而更加繁茂起来,松柏类的羽杉、苏铁类的侧羽叶、古银杏等生长更加繁茂,它们逐渐取代了蕨类植物的地位,组成了茂密的森林,统治了植物界。
松柏一类的针叶林,树蕨、棕榈状拟苏铁类和苏铁类,组成的大而密的原始森林,那里气候炎热,水草丰茂,是无数恐龙栖息、觅食、嬉戏的生活场所……
尤其是靠近盆地边缘相时平坦的地面上,长满了蕨类和木贼所构成的浓密植被,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极其繁盛,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真蕨类和密集的松、柏与银杏和乔木羊齿类共同组成盆地靠山一处最外围的茂盛森林。
这会儿,梁龙正在撕扯枝条上的叶子和针叶片,将它放嘴里咀嚼,它的牙齿长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细小,它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
梁龙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长的动物之一,全长26米,是恐龙世界中的体长冠军,比雷龙、腕龙都要长,梁龙的鼻孔跟腕龙、雷龙一样,都是长在头顶上的。
由于梁龙头尾很长,身体很短,背部骨骼较轻,身躯瘦小,所以只有十几吨,并不算重,梁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它的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但它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而且,梁龙在吃食的时候,尾巴还要不断抽打。
在比较干燥的地带,生长着苏铁类和羊齿类,形成广阔常绿的原野,还有一群腕龙正在食用树枝顶梢的嫩叶,那腕龙有相当长时期是生活在水中的,靠食用水生植物为生,后来渐渐爬到岸上,逐步也适应了陆上生活,它长长的脖子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掠食高大树梢上的嫩叶。
草本羊齿类和其它草类植物,则在盆地或湖边低洼处遍布覆盖,便于蜥脚类恐龙的勺形齿或钉状齿剪断茎和叶吞食植物,蜥脚类动物主要吃苏铁类和蕨类植物,这些地方真蕨类繁荣生长。
裸蕨植物物体矮小,无论草本或木本的,大多高不到1米,少数可高至2米。
还有那顶囊蕨,不过是50厘米高的一种矮小草本植物体,更有那瑞尼蕨,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也不能全面适应更为干旱环境生活,其表皮内的皮层很厚,木质部和韧皮部厚度不到整个茎的1/5,瑞尼蕨大多时候,需要生活在很湿润的环境,或者半旱半水生中生活,植物体的假根部泡在水中,上部的茎露出水面。
裸子植物经过长期的演化,由低等的种子植物向高等的种子植物进化,对于禽龙、气龙、剑龙们来说,裸蕨植物比银杏更加受到这些食植性恐龙们的青睐。
就在犀牛和异特龙即将要滚落下的那山脚下,一些矮灌木丛中,生活着成群结队的禽龙、华阳龙、畸齿龙等食植食草动物。
本文来自看书惘小说
蜀山异闻录 第八十八章 从中渔利
正在啃噬蕨树和苏铁这类植物的叶子与蕨类混合杂生的马尾草的禽龙,体重与一头大象差不多,长有喙,禽龙无齿的角质啄,似乎是用来撕碎叶子,而剑龙吃的蕨类苏铁类的嫩叶,就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矮小得像棕榈一样的植物。
禽龙嘴的侧部有一些细小的牙齿,但上下颚的前部没有牙齿,它只能用骨质的喙嘴咬下树叶,所以,它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寻找食物和咀嚼食物上。
禽龙似乎听见山坡上有轰隆隆的声音,而且周围有小动物们慌乱逃窜的声音,它抬起头来往山坡上一看,我的妈呀!有数不清的黑乎乎的东西正在滚落而下,前面一群犀牛紧急向下奔逃,在它们身后的远远半坡上,还追撵着一群凶猛的异特龙……
不好,自己的天敌异特龙来了,即将要成为其口中食、腹中餐,屠杀即将发生,危险就在眼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于是,禽龙撒开后面两腿,飞也似地快速奔逃,它那僵直而侧扁的尾巴,时刻都在帮助其身体保持平衡。
那姿式就像是驼鸟或者说袋鼠被食肉动物追捕时一样,变成了飞腾的鸟儿状,以每小时达35公里的速度,像急风飘落叶一样地奔驰而去,即刻,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群畸齿龙四肢着地,正在站立吃食,用喙将树叶或茎一片一片啄下,集中在口的两边,然后一起咀嚼,咀嚼时,下颌轻微向后挫动,样子颇像现代牛羊进食的样子。
畸齿龙一见禽龙群慌慌张张撤退的那个阵势,又听见山坡上轰隆隆的声音愈来愈近,仿佛就已到眼前而迫在眉睫。
那畸齿龙带便领群体伙伴也不甘落后,撒丫地跟随禽龙屁股后面奔跑,它们的尾巴在屁股后面甩来甩去,让它们的身体在奔跑中始终保持平衡。
而在一旁同时吃蕨类植物的华阳龙(剑龙),甚觉可笑,不免哧之以鼻:
“瞧这一群群的胆小鬼,敌人还未到来,就早已吓破胆了,逃起来比飞还快,真没有一点‘雄起’的概念,一帮怂种!老子身材如此矮小,还没那么惊慌失措过,面对即将来临的威胁、危险,老子们也全然不会放在眼里。”
华阳龙们依然镇静地不慌不忙地咬噬蕨草,真不愧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呵。华阳龙有一个方形的头,口鼻部很短,它上颚的前部长着一些小牙,用来咬断蕨类和其它多汁的植物,它的牙齿不大,适合于咀嚼,它们是将整个植物整个的吞下去,它们行动迟缓步履沉重,即使是跑也跑不到多远。
但是,它们想到异特龙不也是行动迟缓吗?运动速度也只有每小时8公里,它异特龙如果像大鸟一样用两条后腿大踏步行进时,才刚好相当于自己慢跑的速度。而且最糟糕的是,如果它异特龙摔倒了,它不但会受伤,而且连爬起来都很难,所以,我华阳龙何必怕它呢?
再者,一旦遇上异特龙,如果真干起仗来,谁也占不到便宜,它华阳龙还有致命的绝招对付异特龙,它的背上长有两排直立的骨质剑板,在尾部的末端还长有四个尖锐的尾刺,就是用来防御其它恐龙的,而且在它的肩上还各有一个多余的棘刺,这可以对来犯的敌人构成很大的威胁。
大家知道那震龙吧,它可是恐龙王国中身材最大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让人晕菜的130吨,够牛屁的吧?
可是,身长4米,体重1到4吨的我,小小的华阳龙,虽然有前肢短小,颈项低垂,头颅几乎触地以觅食植物的缺陷,但天生两排窄而高耸、又极奇尖锐的骨板排列在背脊上,就是我致胜法宝,打败敌人的致命武器。
曾几何时,遭遇到牛屁轰轰的震龙来进攻,结果,华阳龙将尖锐的尾刺戳入那凶悍的四川龙(震龙)腹部,让它死在我眼前。
说实在的,凶猛的气龙我都不放在眼里,别看气龙奋力追捕灵龙,而敏捷的灵龙拼命逃窜,到头来,它们双双都死在我这个不怎么会奔跑的华阳龙手里,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