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蜀山异闻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迷奇梦蝶
5月22日,第一支挺进汶川的武警8740部队在高店村郑重举行升国旗仪式,解放军部队首长沈雁枫亲率官兵与武警8740部队共同宣誓,这誓言声,升腾着亿万人民必胜的信心,这国旗,源源不断地释放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能量,这种信心和能量将穿越时空,若干年后还将成为我们审视党心、军心、民心,领悟民族精神的历史参照!
地震发生的消息传来,即将到龄停飞的成都军区飞行团副团长邱光华主动找到团领导要求到救灾一线去,即使在5天之后,他得知家中房屋被毁,也仍然没有丝毫影响他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连续6次飞赴茂县执行任务,每次都从家乡上空飞过,有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5月31日下午,邱光华驾驶一架米-171运输机直升飞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局部气候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直升飞机于14时56分失事,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群众10人及当地民警3人,全部遇难。苍天垂泪,下着绵绵细雨,为机组人员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琳和二级士官张鹏等一干人默默送行,愿英灵长存于天地之间,佑我灾区、佑我中华……
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来都只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的欧美媒体,一时间火力全开,矛头直指中国抗震救灾一线,而且,观点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纽约时报》: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反应迅速,温总理对灾区群众高度关切的形象和他亲临第一线的鲜明姿态,一次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与其他一些国家发生灾害后政府的迟缓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领导人的努力,证明了在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反应迅速。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次四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式总理”难以复制,中国政府展现了高度的自信心,中国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国家管理能力,无论是多军种的调遣,还是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抑或国家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都实现了快速、有序和高效,救人、防疫、物资调配、伤员分流,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有条不紊、步步为营。
新加坡《联合早报》连续报道:谣言止于真相,电视台播“原汁原味”新闻。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难》。
美联社: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团结和爱国浪潮席卷中国,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心,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紧紧联合在一起。
俄新社:中国,挺住!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西班牙《世界报》:一篇题为《一个摧不垮的民族》,正是这些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这个已经无数次遭受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
《日本经济新闻》:在**广场,人们列队高呼“中国加油!”等口号,显示出爱国主义高涨。
加拿大cbc电视台:中**队的反应速度和人员、装备、物资投放能力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葡萄牙《快报》:地震检验了中国领导层的能力。
德国《世界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行动”只为救灾。德国《时代》周刊发表《所有中国人都站在了党的身边》文章说:“如果把政治领导人的身体力行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北京的反应速度要比东京和华盛顿迄今为止所发生类似灾难时反应速度要快得多。”
前不久还在“西藏”问题上污蔑谩骂中国的美国cnn主播,此次不得不称赞“中国人的坚毅和顽强、团结和互助”。他们的记者甚至感叹:“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热情高涨、顽强拚搏的13亿中国人!”
甚至在后来的5月19日在中国举国默哀3分钟后,cnn发表了题为《情感在中国举国默哀中流淌》的报道,文章说,在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数千百姓的情感在哀悼活动得到了宣泄,在180秒的哀悼活动结束后,他们高喊着支持灾区的口号。
甚至,cnn记者在现场口述说道:“在静默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些人哭泣着……他们对于如此多人的遇难,感到难以置信和震惊。”
《澳大利亚人报》:中国人正敞开胸怀,慷慨解囊,踊跃献血。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国似乎对这种救灾行动准备充分,他们非常善于迅速制定救灾计划,美联社同时承认,与2004年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时美**队相比,中**队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简直称得上神速!
美国《洛杉矶时报》:“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网站还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北川有位名叫唐雄的医生,在被埋139个小时获救后,提出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我想入党…”。
奥地利《新闻报》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队这样表现出色!
更多的外军军事观察家评价,中**队在此次大规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作战能力!
泰国前总理差瓦利·荣知育上将说:“与历史上历次发生的自然灾害中的表现一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地震救灾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其军队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路透社从四川平通镇发回报道说,从四川省城市的抗震帐篷中到北京**广场上,警报悲鸣、亿万中国人静立三分钟,为数万名在四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
英国艾伯塔大学政治学家蒋文然评价说:“毫不夸张地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对大型自然灾害作出的最迅速而最有效的反应……”
本文来自看书罓小说
!!





蜀山异闻录 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川毁胜迹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是地球上的灾害濒发纬度地带,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以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北川县境有一江(湔江)五河(白草河、青片河、都坝河、苏宝河、平通河)四大沟(小寨子沟、太白沟、后园沟、白坭沟)之分布,植被呈带状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黄壤和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和常绿落叶混交林、暗棕壤和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以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小寨子沟、千佛山、片口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开发区,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
而以禹里为中心,方圆数公里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以猿王洞险山自然风景区为代表的川西北最大溶洞群,集奇、险、秀于一身。此外,还有明代所建的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具有浓郁羌族文化旅游资源,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景区,上千株百年辛夷树上,硕大的花朵,嫣然绽放,暗香远袭,其花色由白到粉、由粉到紫,满山遍野,如诗如画。
就是这样一个集山水、人文为一体的美丽县城,在地震面前不堪一击!天灾的无情,让人感慨人类的渺小,四面环绕高山的北川县城瞬间被夷为平地,八成建筑物倒塌,北川县地震瞬间死亡15645人,平武县死亡1546人,逾万人受伤,数万人下落不明。
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将整个县城夷为一片废墟,伴随着炸雷和倾盆大雨,从远处的高山上,被地震严重破坏的龙门山,前山、后山立刻对北川等地进行“封城”,地皮仅仅摇晃了两分钟,但山体却足足垮了20多分钟,先是传来劈里啪啦的巨大响声,一片一片的房子接二连三地往下倒,接着,县城周围的几处山体开始垮塌,小到数百公斤大到数吨的石头从天而降滚了下来,周围的山地泥土全部崩塌往下滑……仅仅20余分钟,地势低洼的袖珍县城北川就消失了。
历经滑坡、崩塌、泥石流、余震和强雷暴雨袭击,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退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也不时传来巨石滚落和石头相撞的轰隆声……
地震还在山崖上,刻画了数千张精美绝伦的颇为恐怖怪异的壁画图案,有点鬼斧神工,这些壁画位于映秀到萝卜寨的沿路上,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传说中的鬼怪意象等类型,其中以各式各样的人物造型居多,像人猿泰山、断臂维纳斯、大禹治水、羌族老人、芭蕾舞者、提琴女、战神等等,惟妙惟肖,地震壁画的另一大主题是纷繁多样的动物造型:长臂猿、金鸡报晓、猛虎上山等等,个个栩栩如生,更增加了灾区百姓的迷信和恐慌情绪。
县城新堆积成一座土石山,那里原来是城中心,现在被大面积滑坡的山石掩埋了,县城的房屋十去**,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县城周围20公里内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这一切都在一瞬之间,北川老县城80%以上建筑垮塌,县城周边山体滑坡,将县城基本填平。县城上游两座山体“合掌”形成的围堰湖泊,对县城的抢险救援和下游地区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县城所属曲山镇二万余人死伤惨重,其中城区内一万余人仅四千多人脱险,其余人员下落不明。
北川是大禹故里,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涎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1991年落成于禹里的仿古建筑大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凭吊大禹功绩、缅怀大禹精神的重要场所。
夏、商时期,北川县境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冉駹部落境域,冉駹隶蜀国,前300年(周赧王十五年),以蜀国境域设置蜀郡,北川属蜀郡冉駹部落境域,前111年(西汉武帝元鼎六年),以冉駹部落之地置汶山郡,辖广柔等五县,前67年(西汉宣帝地节三年),撤销汶山郡,辖县改隶蜀郡,124年(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复设汶山郡,仍辖广柔等县,蜀汉、西普、成汉、东晋因之。
刘宋迁汶山郡治于都安县(今灌县城),广柔县废。南齐在汉汶山县地设置北部都尉,北川属其境域。522年(梁武帝普通三年),置绳州,辖汶山郡和新由北部都尉改置的北部郡,北部郡辖复置的广阳一县,北川属广阳县境域。西魏改汶山郡隶益州,绳州仅辖北部郡一郡。564年(北周武帝保定四年),改绳州名汶州,仍辖汶山郡和北部郡。566年(天和元年),于北部郡新置北川县,此为北川建县之始。
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以汶州、扶州合并设置蜀州,以州辖县,北川县隶蜀州。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汶山郡复称会州,北川县隶会州。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改隶绵州。1264年(元世祖中统五年,即至元元年)隶安州,安州隶成都府路(后改成都路)。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隶成都府。1566年改隶龙安府,清代因之 。
也就在地震到来的那一瞬之间,北川羌族自治县内的羌族人死亡与失踪人口达19000多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97%以上的羌族民居倒塌。而羌族许多富有特色的少数物质文化,如羌族雕镂、羌族村寨、羌族民族刺绣等,也都惨遭毁灭性打击。
一瞬之间,地震后的农业发展银行北川县支行的行政与住宿大楼倒塌……
一瞬之间,位于山底的北川茅坝初中,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一下将未来得及逃生的500初中学生集体掩埋,茅坝初中惨遭灭顶之灾。
…………
82 岁的退休干部李厚德和69岁的老伴范文芳,正在距离县城半里路的一杨姓亲戚家串门,事发当时,正在午休的李厚德突然感到地面重重地颠簸了几下,接著就发狠地左右打摆子,站立不稳的他一跟头栽倒在地,他意识到地震了……枯瘦的双手一个劲地在胸前摇摆……
接着,就听见对面山坳里景家村村民李秀琼,突然她大声喊道:“乡亲们快逃呀!山要垮了!山要垮了!…”,李秀琼出门在阶沿上水缸里舀了一瓢水,一喝水一边洗脸,又随意地望了一下远处的高山,结果就发现山体在往沟下滑动。?
刹那间,县城四周高度五百至一千米的山体都在向低处的城区崩塌,许多人刚从建筑物逃出来,随即又被山上的滑坡掩埋了,北川县城废墟中行走的街道,已经多半被泥石流掩埋,许多倒塌的建筑要么不见踪影,要么只露出小半个头。伴随着余震的不断发生,四周的山体不停地向城区塌下巨石,县城地处低洼处,唯一的出路也被塌下的山体堵断了,简直是无路可逃。
中国的地质构造分属三个大地构造域:西部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为濒太平洋构造域,北部是古亚洲构造域,绵阳市境大地构造位置正处于三大构造域的结合部位,东南部属扬子准地台,西北部属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主要地质构造类型有摩天岭东西向褶皱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和旋扭构造三类,在摩天岭东西向褶皱带上主要有青溪大断裂、营坪断裂和虎牙断裂三个断裂构造,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即发生在虎牙断裂上,而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全长450公里,在龙门山北东向大断层中,区域性大断层有江油——灌县大断层、北川——映秀深断裂带、青溪大断层。
其中北川——映秀深断裂带,北起广元茶坝以南,南达泸定县一带,其间穿过彭灌——九里岗复式背斜东南侧,宝兴复式背斜西北侧,长达400余公里,总体作北东40度延伸,这一断裂可分为南北两段,绵阳市境的北段称北川大断裂,南段称为映秀断裂或中雎铺断裂带,发生于龙门山台缘褶皱带内。北川断裂带走向北东40度左右,倾向北西,倾角50度-70度,在北川县显示最清楚,由北川向东北延伸,在曲山至邓家渡一段的湔江东南岸可见到断层三角面,它再向北东延伸入平武南坝一带,即称南坝大断层。
75岁的村民姚功明也同样看到了山体的滑坡情形,他家的果树全部毁坏,房屋也被夷为平地,他看见住在对岸半山腰上的赵福秀家及渔子溪全村的房屋瞬间倒塌,渔子溪村建在了一个巨大的沟前堆积体上,村后山头已发生大面积崩塌,村民全部被埋,即便没有地震,在雨季来临时,也随时都有滑坡和崩塌的危险。一切皆被泥石流掩埋,擂鼓镇、陈家坝等乡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严重,多处道路受阻,民房被冲毁,百花乡蔡家扛村,在陡峭、湿滑的山道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便是巨大的开裂口。
李厚德、范文芳等三人被掩埋后,随即开始自救,他们一直在不断扒土,三人聚到一起,扒著扒著便摸到饮用水瓶,谢天谢地,总算有水可以喝了,生命暂时得以延续,他们在纯净水喝完之后,他们就喝尿,并且还在不间断地扒土,有一天,他们在废墟底下听见有人走过,于是就拚命地呼喊,终于,他们被救出来了。
刚刚恢复意识的李厚德、范文芳两位老人,想到自己的孙女李紫菡、孙子李奇文还在北川小学上学,这么强烈的地震,恐怕那儿也凶多吉少,便起身告别乡亲们,从路旁捡了根木棍当拐杖,一瘸一拐、颤颤巍巍地向北川小学走去。
!!




蜀山异闻录 第一百七十二章 姐弟勇救人
北川小学两幢三层高的教学楼,紧靠背后的大山,地震发生后,滚落的山石将楼房压成了两层,一楼直接沉入地底,其中,还有一幢楼房的顶被揭开,斜斜地靠在楼前,地震来临时,全班学生被掩埋,教室里哭喊声一片。
废墟中,孩子们幼小的遗体,压在变形的水泥钢筋之中,废墟下,微弱地传来孩子幼嫩的呼救声……李紫菡没有慌乱,她大声喊道:“男生要坚强,女生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
大约一小时后,李紫菡通过墙壁上排气扇留下的洞喊话,知道老师和同学都在用手扒墙,她和一位叫周弘毅的男生用力把墙壁弄出一人宽的缝隙爬出,然后又重新钻入变形的楼房中,循着声音从一些缝隙找寻,有孩子因腿被压着直着上身坐在废墟中,有孩子斜靠在死去了的同学身旁…
李紫菡为孩子们那一阵阵稚嫩的揪心呼救声而落泪,可她没有因一己力量之单薄而停下救入的脚步,而是坚强地将班里33名同学带出,剩下的同学们则需要工具才能救出了,她就在校外拼命地呼喊着救援人们到来,后来,救援部队及时到来了,并展开了艰苦的救援。
而她便跑向旁边另一栋教学楼里,因为她的弟弟在那里,九岁半的李奇文被突然降临的地震灾难吓蒙了!当时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还未来得及与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呢,就与班上数十名同学一道,被垮塌的教学楼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的李奇文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
他不时地扭动着幼小的身躯,在废墟下面钻来爬去,使劲钻,使劲爬,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李奇文终于爬出了废墟,9岁半的李奇文并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女同学的妈妈背起走了。后来李奇文又爬回去,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而李奇文在救同学时,头部和上身多处受伤,流血不止,在耗尽最后一点力气救人后,也昏迷倒下了,幸亏她姐姐及时出现,过来找他,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李紫菡与李奇文姐弟俩的沉着与勇敢精神,鼓舞了在场的很多人,也包括刚刚赶到学校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与李紫菡、李奇文相拥而泣,他们抹了抹泪,相约去绵阳等父母从上海回来,因为他们的家在地震中毁了,现在已是无家可归。
自地震发生以来,连续暴雨的袭击更加重救灾难度,并且已停水停电,北川县城核心现场,到处都从背后深山逃出来的人流,13岁的李紫菡就在这支人流中,她拉着9岁半的弟弟李奇文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李厚德、奶奶范文芳已经苍老不堪、步履维艰了。李紫菡的父母在上海打工,小紫菡就勇敢地担负起孝敬爷爷奶奶、照顾弟弟的责任,牵着他心爱的弟弟从早上五点出发,已经走了十二个小时的路程。
沿途没有进食也没有水喝,小紫菡冒险在瓦砾中找寻食物,县内超市食物被抢购一空,小紫菡和无数灾民一样,不想坐以待毙,在瓦砾中收拾细软后纷纷冲到马路,希望尽快乘搭“顺风车”逃离灾区,于是,许多人冲出公路以身体截停正高速行驶的车辆,欲往安县、绵阳等较安全地方逃亡,每当有巴士慢驶下来,就见大批灾民涌上,争相从车窗挤入车厢,险象环生。
然而,北川县城地处四面环山的低洼山沟,主要靠一条翻越山岭的公路与外界联系,地震过后,公路断裂成多截,到处有山泥倾泻,更有数米高的大石从山上滚下来,时不时压住行驶中的车辆,部分路段被巨型石块堵塞了,简直无路可逃。
县城内,更是哀鸿遍野,到处是喊声、哭声、呼救声,啜泣、悲鸣、痛不欲生的抽搐声,学校改做了临时停尸间,后因死伤人数众多,学校也无法完全堆放尸体了,一具具尸体被迫放在马路边。
数千人被压在瓦砾下,先遣进来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在颓垣败瓦中找寻生还者,经过一轮搜索,救出数百名重伤者,一名男灾民亲眼目睹80多岁的父亲被瓦砾压死,欲救无从,发出绝望与痛苦的哀号,而他自己的脚部受重伤而无法前去救父,他在焦焦地等候包扎、治疗。
公安民警李瀚林在正在擂鼓镇召开辖区企业稳定工作会议,突然有一条狮子狗冲进会议室,朝着大家狂吠,还咬住李瀚林的裤管朝门外拖。突然,大楼晃了两晃,李瀚林明白了:有地震!他大声呼喊,与会的八个人意识到地震来临,全部涌向大门边的厕所。顷刻间,整幢大楼在一阵剧烈的抖动中全部倒塌,将李瀚林等人埋在钢筋水泥的废墟当中……
在二炮当过兵的李瀚林,拥有丰富的自救经验,他双手护住头部,躲在厕所的东南角,除了额头、背部、双耳、双手被砸、划伤外,并无大碍,很快,他和同事们奋力钻出废墟。
李瀚林是震后第一个走进北川中学的擂鼓派出所民警,他一名头部扎着绷带、右手鲜血直流,尽管头部鲜血直流,李瀚林来不及包扎赶往擂鼓派出所,那条救命的狮子狗,一直跟随在李瀚林身边,此时,三层楼的派出所办公楼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四名留所值班的民警只找到了三个,全部受伤严重,他马上组织人员将伤员送镇医院抢救。
1...787980818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