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弱颜
冯府来人话说的极体面周到,但是后来直到柳若娟成亲,冯夫人那边只是托了一个进京的小商人送了一份极平常的贺礼过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冯府的来人并没有在柳府多做停留,又见过了柳大老爷,就急匆匆地走了。自然,一同走的还有冯建璋。
直到冯建璋一行人离开了柳府,柳大太太那边才打听明白。原来,冯建璋虽然心软、糊涂,但是跟随他来服侍的人中却有明白的,早就看着事情不好了,因此捎了信儿回去给冯夫人。冯夫人知道厉害,立刻就打发了人来,将冯建璋接走了。
柳大太太的一场算计,先是在柳若媛那里受挫,接着又被冯家的这一举动给彻底击碎了。冯建璋回到冯府时状态很是不好,之后也是过了很长的时间才慢慢恢复的。而冯夫人在了解了全部的事情之后,深恨柳大太太、柳若娟等人算计冯建璋,并将冯建璋未能中榜一事也怪在了柳大太太头上。是柳大太太害了冯建璋。
柳大太太从此算是失去了娘家的支持,她以后在柳府的日子更加可想而知。不过,柳大太太心里还是存着希望,这希望自然就是在柳若娟的身上。因此柳大太太更加尽心地为柳若娟办起了嫁妆。
转眼,就到了一年除旧迎新的时候,柳府一家人齐聚在柳老太太屋内,一起辞旧迎新。这样的日子,就是柳大太太也被允许过来给柳老太太磕头。只不过柳大太太磕了头,就被柳老太太给打发走了。柳老太太让柳大太太回去好生照料柳若媛。柳若媛的伤还没有好,不能出门,这个时候身边很需要有人陪着。
柳若娟留了下来,柳老太太并没有撵她。只不过,众人都说说笑笑的,并没有人搭理柳若娟。虽然就要嫁进贞定侯府,以后也是一品的诰命夫人,但是柳若娟在柳家,依旧是那个最不被待见的人。
“这人怎么能不老那,好像就是眨眼的工夫,你们就长大了,这就要出门子做人家的媳妇去了。”柳老太太让柳若姒坐在身边,就有些感慨地道。
过这个年,马上就是柳若姒的婚期,接着还有柳若娟,之前又出族了柳玉江一家,柳老太太是上了年纪的人,最喜欢人多热闹,今年看着屋子里的人比往年少,再想想过一些日子人还会更少,难免就有些伤感起来。
大家见柳老太太伤感,赶忙好言劝慰。
“老太太怎么只看到要出门子,却没想到咱们也添了人口那。”柳若姒就拉过柳玉汶来,“老太太瞧瞧,汶弟是不是越来越出息了。父亲昨天还考校了汶弟,说汶弟的学问也更进益了。”
“咱们家以后定会再出一位年轻的翰林。”柳大老爷和柳三老爷都笑着道,这说的自然是柳玉汶了。柳玉汶年纪虽然还小,但是已经能渐渐地看出来,柳家这一代的子弟中,就属柳玉汶的天份最好,而且他还一点儿纨绔的习气都没有,很肯在学业上头下功夫。
“好,好。”柳老太太被众人说的就有些欢喜起来,摩挲着柳玉汶的头顶。
金姨娘在旁边和众丫头们一起服侍着,她极有眼色,这个时候就悄悄地推了柳若婵上前去。柳若婵可不也是今年柳家新进的人口吗。柳老太太看见柳若婵在身边,就忙让人抓了果子给刘玉婵。
“等过了年,只怕还有别的好事那。老太太只管准备好赏封,等着家里添人进口。”柳二太太突然笑道,一面就去看柳三太太。
“正要请老太太的示下。”柳三太太接过话茬来,就笑着对柳老太太道。
柳三太太这次回京城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儿女们都到了年纪,除了要给柳若姗找合适的人家,她还在为柳玉湘寻亲事。柳三太太就告诉柳老太太,如今已经有了人选,只等过完了年,忙完了柳若姒的亲事,就要请柳老太太做主,将柳玉湘的亲事定下来。
柳老太太连连点头说好,已经完全高兴起来。柳老太太虽然高兴,但是因为上了年纪,很快就困倦下来,众人就都纷纷从屋子里退了出来。柳二老爷、柳二太太带着柳若姒和柳玉汶往自己的院子里来,经过柳大太太的院子旁边,远远地又听见了哭声。
哭的,正是柳若媛。
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不由得都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日子,不该如此,也晦气了。”柳二老爷就跟柳二太太说,让她打发人去劝劝,“要是让老太太听见,刚才高兴起来的,又该伤心了。”
柳二太太就点头,就吩咐了身边一个极会说话的婆子过去。那婆子去了一会就回来,果然就听不见柳若媛的哭声了。
“只要好好养好了伤势,心态能平和下来,不眼高于顶,大丫头今后虽……却也不是就没了出路了。”柳二太太小声道。毕竟是柳家的女儿,而家是翰林传家、世代清贵,如今还有上升的势头。
四人回到柳二太太屋中,柳若姒早就吩咐人准备了火锅,还烫了一壶好酒。四人围炉而坐,慢慢吃酒说话。今年是柳玉汶过继后,大家一起过的第一个春节。同时也是柳若姒在娘家与家人一起过的最后的一个春节。因此,大家谁都不提散,就这样一直谈谈说说,直到天亮。
“娘,我以后会常回来的。”柳若姒知道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的心思,因此低声对柳二太太道。
“好。”柳二太太点头。
看着一家爱人围炉而坐的笑脸,柳若姒心中无比的欣慰。能够成功地赢得今天这番团圆温暖的画面,她的一切努力就都有了报偿。柳若姒下定决心,这个画面,她一定会好好地保护,再没有人能够伤害她的家人,再没有人能够剥夺她此刻的幸福。
除夕之夜,京城中处处灯火通明,永靖王府内自然不会例外。老王爷因为身体有些不适,一家子散的比较早。荣成翰跟荣成翊和荣成翔又吃了一回酒,回到云水居的时候,已经接近黎明。这个时候的荣成翰也没了睡意,只随便脱了大衣裳就仰面躺在chuang上。再过些天,他在这个王府里头就不再是一个人了。荣成翰希望,日子能过的快一些。
整个正月里,柳府上下都极为忙碌。这回,连着柳若姒也忙了起来,光是试衣服和首饰就要花去她很多的时间。柳二太太还送了许多的产业在柳若姒的名下,这些天都将管事的门叫上来给柳若姒请安,好方便以后柳若姒接手。就是荣成翰,也减少了到柳府来的次数和时间。倒不是临近婚期他突然想起来要避嫌了,而是临近婚期,作为新郎官的荣成翰也有许多事情要安排。
出了正月,风中寒意日减暖意渐浓,柳若姒的婚期到了。rs
深闺 第二五一章 十里红妆
柳若姒出嫁这天,正是春和景明。抬嫁妆的队伍刚出了门,就引得无数人围观。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只有柳若姒这么一个女儿,嫁妆自然准备的丰厚无比。这边第一抬嫁妆已经进了永靖王府的大门,最后一抬嫁妆却还没出柳府的大门。柳若姒的十里红妆,不仅震动了竟成上下,就是在多年之后,也依旧被人所津津乐道。
柳家为柳若姒准备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走在最前面的九枱嫁妆,俱都是彩纸包裹的大块土坯,紧跟其后的九枱,则都是贴着大红双喜字的屋瓦。就是这十八抬嫁妆,已经让围观的人目瞪口呆。土坯代表的是陪嫁的田产,屋瓦则是代表了陪嫁的房产。不同尺寸的土坯,还代表了不同数目的田产。就有懂得规矩的人盯着这几抬嫁妆,掰着手指头数数。
柳若姒嫁妆里用的土坯,一块代表有一百倾的田地,九枱嫁妆,一共抬了十八块土坯,这就是良田一千八百顷。这个时候,一顷地等于十垧,一垧等于十亩,柳若姒的嫁妆里光是良田就有十八万亩。柳二太太几乎将她嫁妆里田地最为肥沃的庄子都给了柳若姒。
至于房产,田庄所附带的庄院,自然也都给了柳若姒,另外,柳二太太还将京城中两处别院,一座小园子都给了柳若姒。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的铺面。林林总总也有几千间房舍了,抬出来给人看的嫁妆里头,不过只到了一半之数而已。
田产和房产之后,则是一应的木器家具。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早就被柳若姒准备下的黄花梨千工g,以及包括几案、琴桌、琴凳、箱柜、立柜、多宝格、衣架、盆架、炕桌等整套的黄花梨和紫檀木器家具。
家具后面,就是柳若姒日常起居所需之物,包括锦被、锦褥、各式chuang帐、珠帘、绣帘等,都将箱子堆的满满的。更有四季衣裳,还有各色的尺头。其中光是预备冬天穿的大毛衣裳就不下二十件,箱子里的尺头更是丰足,有绣五彩缎蟒袍料二十匹,绣五彩纱蟒袍料二十匹,蟒缎二十匹,大小卷闪缎各二十匹,洋绒二十匹,妆缎三十五匹,上用金寿字锻三十五匹,另外还有大卷纱、宫纱、绫、潞绸、大红焦布等各若干。
这些个东西,可算是柳若姒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其中有些她也用不到。但是今后礼上送人,或者打赏却是极用的到的。柳二太太为柳若姒设想的十分周到。
后来自然还有金银玉器、各色古董字画,柳若姒的首饰头面,直看的人眼花缭乱。不懂行的,只顾着瞧那些金光耀眼的,懂行的却知道,比起这些来,那些个样子古朴的摆件和字画,才是更加贵重,可遇不可求的宝贝。
这十里红妆看呆了众人,却是柳若姒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说起来,嫁妆的一应物件是早就定了下来的,但是在最后商定要安排多少抬的问题上,还曾经出现过一点儿小小的分歧。在给柳若姒安排嫁妆之前,柳二太太就仔细打听好了。柳若姒的婆婆苏氏在嫁给永靖王爷的时候,是一百抬的嫁妆。世子妃进门的时候则是一百二十八抬。永靖王府二爷荣成翔是庶出,但是永靖王,尤其是苏氏为他说亲也一点不肯马虎。二夫人劳氏进门的时候,是九十六抬的嫁妆。
现在柳若姒要嫁进永靖王府,在嫁妆的抬数上,就要参考这些数据。
柳二太太为柳若姒准备的东西不少,但是在抬数上面却想着要低调一些。
“不好越过了你婆婆去。”这是柳二太太的原话。据柳二太太打听得知,当时苏氏的嫁妆也很丰厚,足够一百二十八抬的,但是苏氏却自谦的紧,不肯僭了她的堂姐也就是永靖王爷的原配王妃,因此特意压缩了嫁妆,只抬了一百抬进门。
柳二太太为了柳若姒以后的婆媳关系考虑,就说柳若姒的嫁妆不好超过一百抬,也不能和苏氏平齐了。可是,柳若姒的嫁妆实在又多,想要压缩到一百抬以下,却是艰难的很。就算是满满的一百二十八抬,还是有许多东西不能摆到明面上去。
少于一百抬,那就跟劳氏的一样,只抬九十六抬?柳二太太却又不大愿意了。荣成翔是庶出,只承了永靖王的荫庇,在朝中任个闲职。荣成翰却是嫡出,且又封了侯爵,还官居高位。柳若姒的嫁妆跟劳氏一样,又显得过于谦逊了。
柳二太太为了这件事,可是发了愁。最后还是柳若姒发了话,一百二十八抬,一抬也不用减。柳家的资财,柳二老爷的官俸,自然都支撑不起这样的十里红妆,其中大部分,是柳二太太的陪嫁,也就是柳若姒的外祖父祁大学士一生,甚至祖辈几代人的积聚。柳若姒摆出这样的十里红妆,不仅不担心言官弹劾,也不惧怕人说闲话。
柳若姒需要的并不是低调,自打决定要答应荣成翰的求亲,柳若姒就想好了这一点儿。比如现在坐在花轿上,耳边听着外面的鼓乐夹杂着热闹的人声,柳若姒的心却是平静的。
她突然记起小时候柳二老爷教她念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柳若姒低声吟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中景色如此,世间的人情也是一样。就拿柳家,柳二太太和她自身的事情来说。在世人眼中,柳家的几个媳妇,柳大太太是最有贤名,被人们认为是最贤淑的媳妇。柳三太太的排名自然要在柳大太太之后,但却又在柳二太太之前。
柳二太太虽然与柳二老爷感情甚笃、伉俪情深,对待柳二太太也恭顺孝敬,但是在大众的眼睛里,她却是最不贤良的媳妇。
丰厚的嫁妆不仅没有给她加分,她反而因此在柳老太太跟前,在妯娌们跟前受了不少的排挤,被人冠上了清高自诩,目无下尘的罪名。而与柳二老爷成亲多年,只生下柳若姒这一个女儿,却并没有为柳二老爷纳妾,这更加坐定了柳二太太的不贤之名。
虽然,在柳若姒的眼睛里,柳二太太是这天下最温柔善良的女人,最好的母亲,最逆来顺受的媳妇,在柳二老爷心目中,柳二太太也是最完美的妻子。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柳二太太的不贤之名。
柳二太太的不贤之名已久,但是柳若姒认识到这一点,却还是最近的事情,所以……
“贤名!”柳若姒笑了,“贤名能代表什么那。谁知道贤名这面具背后的那张面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上轿之前,柳老太太、柳二太太都嘱咐了她许多,宗旨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柳若姒能做个贤惠人。柳若姒当时十分乖巧,都一一的答应了。但是真的要做个贤惠人吗,像柳大太太那样的贤惠人?
当然不,而且,她也不要做柳二太太那样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多年媳妇熬出来,等到柳若姒出嫁了,才能博得婆婆一点儿好感的另一种贤惠人。上一辈子,她曾经尝试着这么做,结果却是怎样?这辈子,她当然不会再重蹈覆辙。
嫁进永靖王府,嫁给荣成翰,柳若姒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贤惠”,而且,她也不介意别人说她不贤惠,比如这高调的嫁妆,就代表了她的态度。
在荣成翰面前,她从来也不是什么贤良淑德的女子,就这样,荣成翰还是求亲,并且态度坚决非她不娶。那么成亲之后,她也完全没有必要改变自己,故意假装,毕竟,对于自己的性子,她从来就没有骗过荣成翰,荣成翰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
就算他期待又怎么样?柳若姒想到这里,忍不住又笑了笑。刚刚上轿之前,她曾经偷偷地看了荣成翰一眼。今天的荣成翰与以往颇有些不同,并不是说他今天的穿戴打扮,而是他脸上的表情。
荣成翰很高兴,很期许,而且似乎还有些高兴傻了。
是的,没错,柳若姒刚才在荣成翰身上看到了那么一点点儿傻气。这可是她从来就没有想过的事情,荣成翰竟然会有这样的时候。但是这个样子的荣成翰,却出乎她意料的,并不违和。
荣成翰一定不知道,他高高兴兴娶进门的,将会是一个立定心意要向他讨债的人!
外面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提醒柳若姒已经到了永靖王府了。从今以后,除了要面对荣成翰,还要面对其他许多人,首当其中的自然就是苏氏。
苏氏若待她慈,她将报之以孝。可若是苏氏待她不慈,她一定会以牙还牙。rs
深闺 第二五二章 大婚
夜色降临,永靖王府云水居新房内掌了灯,龙凤红烛的烛光将屋内的一切都晕染上了温暖的红色。按照规矩,柳若姒此刻正穿着大红吉服端端正正地“坐帐”,常嬷嬷带着六月和腊月两个大丫头也都是喜庆的穿着,正在旁边服侍着。
“这个时辰,姑爷应该快来了。”常嬷嬷看了一眼墙角的自鸣钟,低低的说了一句。
常嬷嬷的话音才落,柳若姒就听见院子里传来清晰的靴子声,紧接着就听见外边伺候的小丫头禀报,“侯爷回来了。”这是荣成翰来了,即便是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心中也将未来的事情都思虑周全了,但是此刻听到说荣成翰来了,柳若姒还是不由得有一点儿紧张。常嬷嬷在旁边,虽然柳若姒蒙着盖头,她看不见柳若姒的脸,但毕竟是奶大了柳若姒的人,就察觉到了柳若姒的情绪。
“姑娘别紧张,”常嬷嬷更加压低声音,一边深过手来,捏了捏柳若姒的手以作安慰,“一切都会好的。记住临出门太太嘱咐的话。”
柳若姒轻轻地嗯了一声。
门边伺候的小丫头将门帘打起,荣成翰迈步进了新房。常嬷嬷带着六月和腊月忙都俯下/身给荣成翰见礼。
“都起来吧。”荣成翰抬手,示意几个人起身。
柳若姒蒙着盖头,就听见荣成翰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在她面前停住了。接着,柳若姒就觉得眼前一片光亮,自然是荣成翰拿着常嬷嬷递过去的撑杆,将她的盖头给掀了起来。柳若姒抬起头,就和荣成翰四目相对。
荣成翰似乎是喝了些酒,虽是有一脸的络腮胡须掩盖,但还是能看出他脸色比平时红了些。烛光下,荣成翰的眼睛似乎越发的亮了。柳若姒炸了眨眼,不由自主地微微垂了头。
今天荣成翰成亲,柳若姒坐帐,王府自然还安排了几个颇有体面的婆子在这新房里伺候着,这个时候,就听见有婆子发出善意的低笑声。
新娘子害羞了那。
荣成翰见柳若姒粉/腮微垂,一张俏/脸白里透红,可谓是艳若桃李。荣成翰面上就露出些许得意之色,不仅嘴角微微的翘了起来,就连眼睛中都带上了笑意。
就有人端了龙凤填漆的小茶盘上来,茶盘上一只精巧的双耳鎏金镶宝银壶,两只石榴百子鎏金镶宝小酒杯。荣成翰亲自拿起酒壶,在两只酒杯里都斟了酒,自己拿起一杯,又拿了一杯递给柳若姒。
这件事,本该是屋子里服侍的丫头婆子们做的,但是荣成翰做的却极为顺手。荣成翰这样,就算是有人觉得不大合适,但却也没什么大碍。这样大喜的日子,自然没有人来触霉头。只是有那心里明白的,都难免暗中思量,都听说柳家的三姑娘是侯爷自己看上,坚持要娶进门的。这么看来,侯爷对这位柳三姑娘还真是爱意甚浓。
柳若姒见荣成翰递了酒杯来,也就伸手接了过来,一边服侍的婆子们凑趣,荣成翰和柳若姒喝了交杯酒。服侍的人收了杯盘,荣成翰极自然地在柳若姒身边坐了。感觉到身边的热度,柳若姒本能地想往旁边挪挪,荣成翰坐的太靠近了些,明明这chuang帐宽大的很。但是,想到今天是什么日子,屋子里还有这么多人看着,柳若姒终究控制住了自己。
“时辰不早了,侯爷和夫人早点歇息了吧。”就有婆子道。
众服侍的婆子和丫头们纷纷行礼退了出去,常嬷嬷带着两个丫头留在了最后,但是她们也是不能留下来的。
“姑爷,还请姑爷万事……体贴着姑娘些。”常嬷嬷一面行礼,一面就对荣成翰道。
“自然。”荣成翰沉声答道。
常嬷嬷这才领了六月和腊月退了出去,并将其他的灯都熄灭了,只留下两只红烛,出门后,还随手将房门也关上了。众人都走了,屋子里突然间安静下来,只有荣成翰和柳若姒肩挨肩地坐着,两个人几乎都能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心跳声。
柳若姒偷偷地掐了掐自己的手,这有什么好/紧张的,人还是那个人,屋子还是那个屋子。自幼陪着自己的嬷嬷和丫头们虽然没有同在屋内,却在临近的屋内伺候着,她要是像叫人,只要出声,立刻就会有人来。
可她要叫人做什么那?
“咳咳,”柳若姒正在胡思乱想着,荣成翰干咳了两声,压低了声音开口道,“这一天,辛苦了。饿不饿?”
“还好。”柳若姒听荣成翰问她,也就答道。这一天虽然辛苦,但是有常嬷嬷等人贴身服侍,她也吃过东西。“你那?”说完了自己还好,柳若姒又很是礼尚往来地问荣成翰。
虽然她立意是要来向荣成翰讨债的,但是她要在王府内站住脚,首先还必须笼络住荣成翰才行。荣成翰欠她的债,不同于别人,也不同于别的债,要荣成翰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偿还她才行。所以对待荣成翰,决不能硬取。柳若姒提醒自己道。
“他们有没有灌你酒?”柳若姒又问了一句。
荣成翰低笑了一声。作为新郎,被人灌酒自然是难免的,好在有刘程这个过来人事事为他铺排,而且……
“喝倒了几个,”荣成翰就告诉柳若姒,“我没事。”
荣成翰的酒量柳若姒是知道的,想想被荣成翰喝趴下的人,柳若姒忍不住也笑了笑。
荣成翰瞧见柳若姒嘴角含笑,目光不由得就呆了一呆,伸手过去想要抱住柳若姒。柳若姒见荣成翰靠过来,还张开了手臂,本能地拦了一拦。她的力气自然拦不住荣成翰,但是荣成翰却顿住了。
荣成翰的手捏着柳若姒的衣袖,就感觉到柳若姒的袖内有一块硬硬的东西。
“阿姒,这是什么?”荣成翰疑惑地问,就算他不了解女人,他也知道女人的袖子里不该有这样的东西,何况是新婚之夜。
柳若姒嗤笑一声,甩开荣成翰的手。
“正好要拿给你看。”柳若姒说着,就从袖子里取出一块黄灿灿的东西来递给了荣成翰。
荣成翰接过,却见是一份赤金的小册子。这册子不过一寸宽三寸长,做工极为精致。打开来看,却是用上好的赤金制成的册页,册页极薄,上面雕有文字,荣成翰扫了一眼,不由得细细看去,看完了,不由得又看向柳若姒。
原来这金册子上却是柳若姒跟他的约法三章,不仅内容一字不漏,就是两人的画押也清晰地印在了上面。
“这是……”荣成翰没想到会在柳若姒身上看到这样的东西。
“白纸黑字,虽是好,不过怕长久保存不易。”柳若姒就告诉荣成翰,“所以干脆找人刻在金册子上了。”这还是不久之前柳若姒想出来的主意。两人的约法三章,成亲之后,谁知道荣成翰还记不记得那,很可能需要时常拿出来提醒提醒荣成翰。可是那么一张纸,也并不是很方便,轻易就损毁了,但是这金册子就不一样,可以说是既结实,又用途广泛。比如说她不高兴了,可以拿这金册子砸荣成翰,可不是比纸笺更方便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