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深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弱颜
“王妃以礼相待,府里最近倒是顺心的很。”柳若姒如实说道。
“那就好。”柳老太太笑着点头,柳若姒这么快就怀上了身孕,在王府只稳稳地站住了脚。
“若是一直这样就好了。”柳二太太就道,“苏七姑娘那里,还没说成婚事。”
苏晴暖以照顾母亲为由被接回了苏家,柳家众人都想着这回苏晴暖该定亲了。但是几个月过去,苏家那边却依旧没什么动静。苏晴暖后来还以为母亲祈福为由,住进了苏家的家庙里。
“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家,她母亲也不是得的什么要紧的大病,实在是没有这个道理。”柳老太太对此摇了摇头。
难道苏晴暖这是看破红尘了?
“只怕未必。”柳三太太突然想到了什么,就有些神秘兮兮地告诉柳若姒,“哎呦,我还差点忘了一件事没有说。苏家的家庙和王府的家庙不是离着很近的吗,有人看见,苏晴暖从苏家家庙的后门出来,往王府的家庙里去了。”
柳家关心柳若姒,对苏晴暖的一举一动也就颇多关注。
“王府的家庙……”柳若姒不由得沉吟起来,“她去那里做什么?”
柳三太太就摇头,这个她却没打探出来。不论是苏家的家庙还是王府的家庙,都不容外人进入,因此极难探听消息。
“说是还不只去了一次,而且遮遮掩掩的,像是很怕人知道。”柳三太太就又告诉柳若姒道。
柳若姒微微皱了皱眉,疑窦顿生。
屋中正说着话,外面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说是柳大太太带着柳若媛求见。柳若姒就看了看柳老太太,又看了看柳二太太。
“大丫头已经养好了身子,就见见吧。”柳老太太就道。
柳二太太也轻轻地向柳若姒点了点头。柳若姒自然没有别的话说。小丫头出去,就领了柳大太太和柳若媛进来。
两个人显然都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柳大太太瘦了许多,柳若媛却是微微有些发福,面色倒是不错,看来是被照顾的很好。柳若姒的目光就往柳若媛的腿上扫了一眼,她听柳二太太说过,柳若媛虽经过精心的治疗,但是一双/腿却不能如同过去一般了。但是柳若媛慢慢地走来,倒也不能明显地看出什么。
两人过来跟柳若姒见礼,之后就被安排坐在了柳老太太的下手。一番寒暄过后,柳大太太就指着柳若媛让柳若姒看。
“……都已经好了,这阵子修身养性的,性子也越发平和。三姑娘应该能够看得出来。大丫头她时常想念夫人。”
柳若姒没说什么,直觉柳大太太这般说话,必定是有事要求她帮忙了。
“姐妹们出嫁的出嫁,定亲的定亲,只有大丫头,因为这一番事情耽搁了下来。家里边一时并没有合适的人,想着夫人那边……好歹帮着寻一户人家。……也是手足情义,且是行善积德的事。”
“哦……”柳若姒端着茶盅微微有些吃惊,她没有想到,柳大太太是要她给柳若媛做媒。
柳大太太絮絮地说完,就满怀期待地看着柳若姒,似乎是柳若姒一下子就能给柳若媛变出一个好夫婿来似的。
柳若姒却并不想应承这件事,但是她也不好直接拒绝。柳大太太挑的正是机会。柳若姒怀有身孕,一切都要求个好兆头。况且与人成就姻缘,确实是善事,柳若姒这个时候不好拒绝。
“……我毕竟年纪小,能认得几个人。依着我的意思,还是好好在亲朋中寻一寻,知根知底,最为相宜了。”柳若姒就缓缓地道。
“就是一时寻不到,才求夫人帮忙。”柳大太太就道。柳若媛在姐妹中年纪最长,而最小的柳若姗都定了亲要出嫁,柳若媛却还没说定婆家。柳大太太是真急了。她不仅想尽快给柳若媛定亲,还想尽可能为柳若媛定门好亲。rs





深闺 第二九二章 未雨绸缪
“大太太来求我,却是舍近求远了。”柳若姒见柳大太太如此,略一思忖就笑着道,“这件事,大太太谁也不用找,只要跟二姐姐说一声就行了。要说人脉广,谁能比得上长公主。二姐姐又是那般得长公主看重,二姐姐跟长公主提一提,定能为大姐姐寻个如意的人家。”
“她……二丫头她……”柳大太太的脸上就露出为难的表情来。
“求她能中用才怪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柳若媛突然开口道,“别说她没这样的好心,就算是她有,她也没这个本事。”
“你少说两句。”柳大太太忙就瞪了柳若媛一眼,声音压的低低的说道。
柳若媛哼了一声,竟立刻就不吭声了。柳若姒在旁边看着就有些纳罕,柳若媛的脾气,若是搁在往常,哪里有这么容易听话。
“二丫头如何与夫人比那,只求夫人费心,好歹成全吧。”柳大太太极力地陪着小心。
即便是如此,柳若姒也并不会贸然答应下来。但是这件事,却又不仅仅是柳若媛或是柳大太太自己的事,因此柳若姒当下并不好说什么,只悄悄向柳二太太使了个眼色。
柳二太太就干咳了两声。
“大太太……”
“你们先下去歇着吧。”不等柳二太太说出什么来,柳老太太突然就发话道。
柳大太太和柳若媛都朝柳老太太看了看,两人随即起身行了礼就告辞出去了。
“……这些天我也时常说她,大丫头懂事了许多,性子也磨平了许多。你如今在王府里头,不比从前在家里,许多话也都不用我跟你说,你心里怕是比我这老太婆还明白的。”等打发走了柳大太太和柳若媛,柳老太太就跟柳若姒说话。“……已经有些不好看相,家里也在想法子……”
“我明白了。”柳老太太这样说,柳若姒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不敢保证什么,只请老太太放心,我一会回去就想办法。”
“哎。”柳老太太见柳若姒不再推辞,且答应的十分痛快,顿时心中一松。柳若姒确实是个很明白道理,而且还重情义、重视娘家的好孩子。“这件事情,你尽管自己斟酌,不要去理会她们自己那些小心思。”
“是,孙女记下了。”柳若姒点头答应。柳老太太的意思,是要亲事门当户对,于柳家的面子上要过得去。至于柳大太太和柳若媛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小心思,却是不用去考虑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母女两个人的心思和看法已经完全无足轻重了。
因为柳若姒身子不便,招待柳若姒的酒席就摆设在柳老太太的屋子里。等饭菜流水似的摆上来,一点儿腥膻之物也没有,这自然是为了照顾柳若姒的缘故。即便如此,柳若姒在桌边坐下的时候,还是留了苏氏打发来的老嬷嬷在身边服侍。吃过了饭,柳若姒依旧往柳二太太的屋子里来。
荣成翰那边也吃过酒席和柳二老爷、柳玉汶一起过来,柳若姒与柳二太太坐在榻上,柳二老爷带着荣成翰、柳玉汶围桌而坐。大家一边喝茶,一边闲话些家常。主要的话题,还是柳若姒的身体情况。
柳玉汶的年纪还小,柳若姒肚子里这个孩子,将会是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的第一个孙儿辈。两个人的格外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她们女人家这个时候最不容易,成翰你要多多体谅。”柳二老爷那边就笑呵呵地跟荣成翰道。
荣成翰自然没有别的话说,只笑着点头。屋里刚说了一会的话,被安排出去喝茶的两个老嬷嬷就回来服侍了,言语中的意思,是催促柳若姒和荣成翰该回王府了。
柳若姒就有些不大愿意,反倒是柳二太太劝着她快回去。
“你出来了半天,你婆婆担心也是人之常情。”柳二太太就对柳若姒道,“等闲了你再来,还是我过去看你罢。我现在也没什么事。”
两个老嬷嬷态度都十分的小心,柳若姒恰巧又想起来柳三太太说的话以及柳老太太的嘱托,她想了想,也就点了头。又略坐了一会,柳若姒就和荣成翰起身出来。
回到王府,依旧先见过苏氏。苏氏略问了柳若姒两句,也就让柳若姒回房休息了。
“老三,你等等。”荣成翰也跟柳若姒出来,却突然被苏氏叫住了。
“母妃有什么吩咐?”荣成翰站住,一边示意柳若姒不用回避,就在旁边等他。
苏氏看了看荣成翰,又看了看柳若姒,心中知道小夫妻俩感情甚笃,她虽心中略有些不自在,但是在荣成翰面前却不愿意表露出来。
“你父王最近忙的很,你得闲了,也该多留心些。能帮上你父王的,你该多帮着些。你父王他……毕竟上了些年岁。”苏氏就嘱咐荣成翰。
老王爷最近很忙,这件事柳若姒也知道。她是听荣成翰说的,皇帝如今在调整四边布防,林林总总的事情不知凡几。而老王爷熟知军事、地理,且在北边、西边、南边都曾经驻防过,皇帝就时常找老王爷过去说话,很多事情也都分摊在了老王爷的身上。
荣成翰也被皇帝叫去过,但是荣成翰毕竟年纪还轻,虽对北疆极熟,但是其他地方却并没有去过。比起老王爷来,荣成翰自然轻松许多,且他年纪轻,也不将这些当做负担。
“……三更还未睡,无更就起来了,废寝忘食的,这么下去怎么得了。”苏氏露出满面的愁容来,又对荣成翰说道,“我劝劝他,他哪里肯听,只说那是家国大事,是皇帝的信重。哎,你劝劝你父王,好歹身子要紧。”
“是,母妃。”荣成翰点头应了。
苏氏似乎还有许多话说,但是看看荣成翰,却欲言又止,最后只叹气冲荣成翰摆了摆手。
“就是这件事,你务必要放在心上。你们去吧。”
苏氏说完,就测过身子微微垂下头,神色之间颇为郁郁。
回到云水居,柳若姒和荣成翰换了家常的衣裳,就往后面的水阁中来。如今夏日炎炎,水阁临水,周围花木葱郁,凉风习习,正是纳凉的好所在。常嬷嬷早带着人在水阁四周放下幔帐,水阁内摆了卧榻和小桌,柳若姒就和荣成翰在卧榻上歇息乘凉。
轻轻摇着宫扇,柳若姒就问荣成翰对苏氏的嘱咐怎么看。
“父王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这样的大事,他必定鞠躬尽瘁。劝是劝不住的。”荣成翰就道。
“那怎么办。母妃说的话,其他暂且不论,父王身子要紧,这却是无疑的。”柳若姒就道,一面推开引枕,干脆就靠在荣成翰的身上,压低声音跟荣成翰说悄悄话。
“阿翰,你是响当当的男子汉。有你在,咱们出府自己过也好,怎样也好,我是完全都不担心的。但是这王府内,父王却是顶梁柱。有父王在,一切都好,就是有些乱象,也都被压制住了,不敢也不会太离了谱。可如果父王的身子万一有什么,那可就……”
如果到时候他们能分府出去过那还好,如果依旧分不出去,就要陷入混乱之中,想独善其身都不可能。
柳若姒这还是说的比较委婉。荣成翰对王府的状况自然不会比柳若姒知道的少,对柳若姒的话深以为然。王府的问题,只要有老王爷在一天,就都不成问题。
但是老王爷已经花甲之年,谁又能长生不老那。
如果老王爷没了,王府要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首先一个,就是后继乏人。几代永靖王府的荣光,都是马上拼杀出来的。但是现在王府的继承人荣成翊沉溺梨园,承继了王位也多半是做个闲散王爷。而以荣进现在的身体情况,以后是决不能上马带兵打仗的,太医早就下了论断。
后继乏人这个问题,除非老王爷再活上二十年,等荣进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将希望寄托在重孙身上。
如果说这还是可以以后考虑的事情,但如果老王爷出事,王府还有许多即刻就要面对的问题。
这些事情,荣成翰不会想不到,只是他暂时还不会去想。因为老王爷现在看着还很康健,老王爷的身后事,那还是很久以后的,完全不需要现在去考虑的事情。
柳若姒这样闲话家常一般地跟荣成翰说这些话,是为了不让荣成翰感觉突然,生出什么疑心来,同时也能起到提醒荣成翰的作用。
有些事,提前想着些,做些准备和防范,是聪明人会做的事情,也就是常言说的有备无患。
“我会去劝劝父王。”荣成翰慢慢地说道,不仅如此,如果有什么他能替老王爷做的,他都会去做。
“父王就是太认真了些,有些事他喜欢亲力亲为。不过,我会尽力。”
“嗯。”柳若姒就点了点头。
说到老王爷的正事,如今这府里头能够帮的上手的,也就只有荣成翰了。苏氏想必是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特意跟荣成翰说了那些话。
“咱们府里有座家庙?”柳若姒状似无意地问道。
“是有的,就在城北。”荣成翰点头,“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想去家庙进香?”
“我听人说,七妹妹住进了苏家的家庙里。苏家的家庙,离着王府的家庙很近。……还有人看见七妹妹往王府的家庙里去了几回,躲躲闪闪,似乎是避人耳目。”柳若姒略一思忖,就将从柳三太太那里听到的消息都告诉了荣成翰。
如今,柳若姒已经决定,这些事情不再瞒着荣成翰。所谓一人智短,两人智长。她和荣成翰联起手来,才能够所向睥睨。这是在王府中生活了这段日子柳若姒所得出的经验,她如今的日子这般好多,大多仰赖于此。
“阿姒……”荣成翰低下头,直看进柳若姒的眼睛里。
“好吧,并不是我要瞒着你。”柳若姒笑了笑,“我是嘱咐了人,多关注七妹妹一些。原因也不瞒着你……”柳若姒就告诉荣成翰,她这么做,就是觉得苏晴暖是不安定因素。
“并不是我吃醋……”柳若姒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家庙里,住了什么人吗?”
这个问题,荣成翰一时也回答不出来。
“我安排人去查问。”荣成翰就道。
“若是让人去查问,记得一定要小心些,不要……打草惊蛇。”柳若姒意味深长地道。苏晴暖是个说话做事目的性都很强的女人,柳若姒不相信苏晴暖会费工夫去做没有用的事。
苏晴暖的策划着什么吗?
柳若姒想要查出来,却不想就惊动了苏晴暖。
“我知道,阿姒你放心吧。”
柳若姒点头,荣成翰做事她确实没什么不放心的。
荣成翰安排人去探查家庙以及苏晴暖暗中究竟在做什么事,柳若姒这边想了想,就叫常嬷嬷叫了两个能干的管事媳妇过来。柳若姒告诉管事媳妇们,她如今闲着无聊,要找几个熟知掌故王府老人聊聊天。管事媳妇们都是精明的,听了柳若姒的话各自下去安排,很快,就找了四个老嬷嬷。
这四个老嬷嬷都是王府的老人儿,如今年纪大了,才回家荣养的。
柳若姒就让人端上茶果来,慢慢地与这几个老嬷嬷闲聊,渐渐地将话题引到家庙上头去。
“除了咱们府里养的那些僧道,庙里如今可还住着别的人?”柳若姒似乎无意地问了一句。
“……并没有别的人。”
“出去的久了,这个却是不知道。”
几个老嬷嬷答案各异,柳若姒在几个人面上扫了一眼,当下也不再追问,又闲聊了一会,柳若姒就让人拿出几个尺头来赏了这几个老嬷嬷,随后打发人将几个老嬷嬷都送了出去,只说往后有空再叫她们来说话。
等到临近傍晚,柳若姒却又叫了一个管事媳妇来。
“白天听老嬷嬷们说些掌故,觉得十分有趣。尤其是那个姓李的老嬷嬷,我看她最会说故事。你去把人再请过来……”柳若姒悄悄地吩咐管事媳妇,“从后角门进来。天有些晚了,路上小心,别惊动了人。”
这管事媳妇已经被柳若姒收为心腹,且比别人还更机灵一些,听了柳若姒的吩咐,心中已经会意,忙不迭地答应着出去了。
“夫人这是……”常嬷嬷在一边就向柳若姒询问道。
“白天大家伙说话,我问到家庙里还住着什么别的人。她们都说不知道,可我看她们的脸色,有一个大概是真的不知道,另外三个就未必了。尤其是这姓李的老嬷嬷。”柳若姒就告诉常嬷嬷道,“她家男人原先就管着往家庙那边送银米的事情,她又自小就在王府内院走动。我想,她知道的肯定不少。而且,我问完了那句话,她还偷偷地看了我好几眼。”
四个老嬷嬷里面,有三个可能知道些什么,但是以其中另两个的表现来看,恐怕都不如这李嬷嬷更容易开口。所以,柳若姒当时并不追问,只等晚间才安排人去单独叫李嬷嬷过来再行询问。
“如果我猜的不错,苏晴暖往王府的家庙里去,并不是为了什么事,而是为了家庙里的什么人。”柳若姒用铜箸轻轻拨了拨手炉中的炭,低声地说道。
王府的家庙里到底住着什么人,竟然连荣成翰都不知道。看王府上下对此事讳莫如深,又是有怎样的不能触及的旧事恩怨纠缠其中那。
柳若姒很想知道。rs




深闺 第二九三章 说出旧事惊煞人
很快,管事媳妇就回来复命。
“……领了她进来,就在外头等着。一路上奴婢加着万分的小心,并没有碰到人。”管事媳妇向柳若姒禀报道。
柳若姒满意地点了点头,就叫管事媳妇将李嬷嬷叫进来说话。李嬷嬷被带了进来,屋中服侍的人也被打发了出去,只留下常嬷嬷一个人在柳若姒身边服侍,六月和腊月两个大丫头出去守在门口。
“嬷嬷请坐下说话。”柳若姒上下打量了李嬷嬷两眼,含笑说道。
李嬷嬷谦让了一番,才敢斜着身子在脚踏上坐了。
“白天嬷嬷讲了些掌故,我听着十分有趣,所以才叫了嬷嬷来。嬷嬷但凡有什么有趣的掌故,尽管说给我听。”柳若姒并没有跟李嬷嬷饶太大的弯子,说了这些话,就朝常嬷嬷使了个眼色。
常嬷嬷早又准备,往旁边去拿了一个木匣回来,就将木匣在李嬷嬷的面前打开。
木匣里头,是两锭足色金元宝。屋内已经掌起了灯,灯光下两锭金子闪着诱人的暖光。李嬷嬷在看到木匣中的金元宝时一双眼睛就睁大了,眼睛也亮了起来。这老嬷嬷在王府里当了多半辈子的差,银子自然也见了不少,但是这样整锭整锭的金子,却也十分少见。
常嬷嬷看见李嬷嬷的眼神有些呆住了,却又啪嗒一声将木匣的盖子合上了,然后就将木匣放在了旁边的矮几上。
李嬷嬷离着矮几极近,木匣中的金子对于她可以说是触手可及。
“咱们夫人从来不会亏待人。”常嬷嬷笑的意味深长,“嬷嬷说的故事要是有趣,咱们夫人听的高兴,这两锭金子,就是嬷嬷的了。”
这李嬷嬷当了这么多年的差,而且还能混到荣养的地步,显然也是个知晓世故的明白人。柳若姒就算再有钱、再大方,也不会白白地拿出这么两锭金子来打赏她一个出府荣养的老婆子。
真的是故事讲的“有趣”,就能让柳若姒高兴的这样打赏她吗?她真得是糊涂了才会这么认为。
李嬷嬷当然不糊涂。
她当了这么多年的差,自然懂得如何看人。这王府中每一位主子都不是白给的。柳若姒突然说闷了要听些掌故解闷,管事的媳妇找到她,说这是一个讨好侯爷和侯爷夫人的好机会。侯爷夫人身家豪富且出手大方,且不会亏待她。因此她就高高兴兴地来了。大家伙陪着侯爷夫人说了半天的话,似乎侯爷夫人真的是为了解闷的。但是李嬷嬷却不会真的单纯这样想。她隐隐地嗅出了一点儿什么。
等到晚间,侯爷夫人又打发了心腹管事去叫她,李嬷嬷就已经猜到了八/九分。这个时候常嬷嬷又拿出金子来,李嬷嬷已经是再无疑虑了。
黄金动人心,李嬷嬷知道,想要拿到这两锭黄金,她要说的“故事”得有这个价值才行。柳若姒虽没有明显的表露,但是柳若姒喜欢听什么,这李嬷嬷陪着柳若姒说了半天的话,心里却隐隐有些底。
“……已经得了夫人的赏赐,不过是平白说些闲话给夫人解解闷,哪里敢要夫人这么厚重的赏赐。”李嬷嬷陪笑说道。
柳若姒又打量了李嬷嬷一眼,虽然李嬷嬷这样说话,但是从李嬷嬷的神情上可以看的出来,李嬷嬷已经被金子打动。她果然没有看错,李嬷嬷是最容易开口的。在请几个老嬷嬷进来说话之前,柳若姒已经安排人将她们的底细都查探清楚了。这李嬷嬷当差的时候在王府极有体面,但是出府荣养之后,因为子孙不肖,如今的日子过的很有些拮据。
李嬷嬷最需要什么,柳若姒就可以给她什么,前提是李嬷嬷能告诉她所想知道的东西。
“嬷嬷不要有什么负担。”柳若姒呵呵笑了两声,“只要我认为值得,这赏赐嬷嬷就拿得。”
“你尽管说,这屋子里也并没有别人。你在这屋子里说的话,绝不会传出去。再与你没什么干系的。”常嬷嬷也低声告诉李嬷嬷道。
李嬷嬷咽了口吐沫,觉得嗓子眼有些发干。她过来的时候喝过茶,这个时候也一点儿都不渴。她是紧张,同时还有对那两锭金子的渴望。李嬷嬷低头磨蹭了一会,终于下定决心,抬起头来开了口。
“夫人要听掌故,那老奴就试着说说。”
“你说。”柳若姒见李嬷嬷终于要说了,就示意常嬷嬷端了杯茶过去给李嬷嬷。
李嬷嬷捧了茶碗,却并没有喝。
“老奴是王府的家生子,五六岁上就在府里当差了。”这李嬷嬷是从上一代永靖王在世的时候,就在王府当差。只是那个时候她年纪小,也还上不得台面,对于那个时候的事情并不能说出什么来。
但是永靖王这一代的事情,李嬷嬷却都是熟知的。
“老王爷成年就娶了苏家的大姑娘进门,哎呦,那个时候也是十里红妆,看花了人们的眼。就如同夫人进门时一样,老奴的见识,前王妃的嫁妆丰厚,比起夫人来,还是有些不如。”
1...127128129130131...1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