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弱颜
“父王的身子刚刚见好,母妃却又这样。母妃就是凡事操心太过的缘故。”一路上,荣成翊主动说起关于苏氏的话题。
“是啊。”柳若姒没有别的话可说,只能点头附和。要真让她说实话,苏氏是该操心的事情不肯操心,不该操心的事情又操了太多的心。
“母妃为人很不错,”荣成翊又轻声地说道,双眼含笑,却又带了点儿惆怅。
苏氏为难过柳若姒,至今仍旧不大待见柳若姒,这是荣成翊心知肚明的事情。荣成翊不方便明着劝说,只是旁敲侧击,却是为苏氏说好话,希望柳若姒能够多体谅苏氏一些,不要记恨苏氏。
“这些年,母妃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我们都让母妃操了太多的心。就是三弟,母妃心里是疼三弟的。母妃人很不错,”荣成翊的声音又低了几分,几乎到了柳若姒听不太真切的地步,“……是个可怜人。”
荣成翊眼中依旧带着笑,不过却没了惆怅,增添了一丝……怜悯的意味。
苏氏如何是个可怜人那?
柳若姒想开口追问,但是看了看荣成翊的脸色,就知道当下并不是这样问的好时机。这个问题可以等以后有了机会再问,但是有一个问题,柳若姒并不需要提问,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即便正如荣成翊所说的,苏氏是个可怜人,那肯定也不是她柳若姒造成的。而且,就算苏氏可怜,这也并不能成为苏氏为难、甚至听风就是雨,想要借机诋毁她、离间她和荣成翰之间的感情的因由。柳若姒不该为苏氏的可怜买账。
“母妃可怜,就要将我也变成可怜人吗?”柳若姒叹息了一声,也低低的声音说了一句。
“当然不是。”荣成翊赶忙否认。“阿姒,我绝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阿姒,你并不是一般的女子,我只喜欢你能多了解、体谅一些。凡事有因果。”
“我明白世子的意思。”柳若姒笑了笑。荣成翊是好意,是希望她不要怨恨苏氏,婆媳之间的关系能够改善。“世子放心吧,我和阿翰,都会孝顺母妃的。”
柳若姒能够向荣成翊保证,她绝不会记恨苏氏,因为她绝不会给苏氏让她记恨的机会。苏氏想要为难她也好,想要算计她也好,她都让苏氏为难不成,算计不成也就是了。
就像她刚进门是苏氏刁难她,最后的结果如何?这次苏氏又掀起风浪,结果又是如何?
第一次,柳家表明了全力支持她的立场,王府中说话最有权威的人,包括老王爷都站在她这一边,她在王府的地位更加稳固。而这一次,更是为她、为他们大家提供了一个契机。
柳家与永靖王府联合起来,长公主失势,关侍郎一派更是灰飞烟灭。
柳若姒现在一点儿也不记恨苏氏。
柳若姒与荣成翊这样说着话,就到了春晖堂。老王爷、荣成翰和荣成翔都不在家,劳氏和苏晴暖却已经在了。苏氏今天去佛堂上香的时候,正好劳氏过来回禀事情,虽没有跟了苏氏进佛堂,苏氏一晕倒,她是第一个就到了。然后,才是苏晴暖。那时苏晴暖并没有陪在苏氏身边,而是在荣源堂陪着世子妃。
劳氏见柳若姒和荣成翊同来,一点儿并不惊讶。倒是苏晴暖的脸色一瞬间变得有些晦暗不明,但是却很快地遮掩了过去。
柳若姒和荣成翊上前给苏氏请安。
如今苏氏早已经被人扶到榻上躺了,也已经明白了过来,看样子是有些憔悴,却不十分严重。荣成翊和柳若姒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母妃这是怎么了?”荣成翊走到苏氏身边,低头关切地问道。
苏氏挣扎着就要起来。
“并没什么事,就是下面的人大惊小怪的。……不过是一时没站稳,也并没有摔着。倒把你们都给吓着了。都且放心吧,我没事的。”苏氏连声说她没事。
“母妃还是躺着妥当些。”荣成翰当然不肯让苏氏起来,旁边柳若姒、劳氏和苏晴暖也都劝苏氏。苏氏叹息一声,只得躺了回去。“不要告诉你父王知道,他的伤还没好全,再为我担心。”
“等太医来看过了,母妃没事就最好。”柳若姒说道。
柳若姒说话的意思,苏氏没事都好说,如果有事,那是一定要告诉老王爷的。
苏氏就瞥了柳若姒一眼。
柳若姒神色自若。
苏氏心虚,想哼又不敢哼,一时之间就有些气闷。柳若姒最近对她的态度,是越来越不如以前了。以前柳若姒刚进门时,还知道要讨好她。但是她趁着老王爷和荣成翰都没在府里,刁难了柳若姒一回,被柳若姒闹的几乎无法收拾。那一次之后,柳若姒对她依旧十分有礼,虽不大讨好她了,但也从不肯当面违逆了她。
可是这一回,柳若姒却变了样。
柳若姒到了她面前,礼数上从来都让人挑不出半点儿的错儿来。可柳若姒对她虽然是恭恭敬敬的,而且也依旧寡言少语。可柳若姒一旦开口,却再也不肯顺着她说。柳若姒的话虽少,可说出一句来,往往就能让她堵半天。更加让人气闷的是,她还挑不出柳若姒的错儿来。
柳若姒说的话都在理!
柳若姒这是记恨了她,在想法子给她难看,让她不好受!
这么想着,苏氏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母妃不想让父王操心,也该好好保重身体才是。”荣成翊就劝说苏氏,“如今天气渐凉,小佛堂那边阴冷,母妃要在佛前烧香,尽管打发人去就行,多在寺庙里做功德,也是一样的。母妃不必总是亲去……”
荣成翊这么说着,还怕苏氏不肯听劝。
“母妃有什么心愿要还,就告诉我,我替母妃去香。佛爷看见我孝顺、心诚,兴许就都应允了。”
荣成翊这么说,苏氏的眼圈就有些发红,显然是被荣成翊给感动了。
“并没有什么心愿,就是闲着过去上一炷香。……你既担心,母妃以后少去就是了。你有这个心思,比什么都强。母妃……”苏氏的声音都有些哽咽起来。
“姑母,大哥哥孝顺,姑母更该高兴才是。”苏晴暖在一边就拿出帕子来,轻轻地替苏氏拭泪,“姑母这样,更加伤了身子,大哥哥如何能够心安。姑母多想想大哥哥,还有什么不能好的。”
“是的,是的。”苏氏连连点头,还笑了笑。
苏氏跟前,出了荣成翊,就是苏晴暖的话最管用了。老实不引人注意地后退了一步,跟柳若姒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心照不宣。
很快,太医就被请了来给苏氏诊脉。苏氏确实并没什么大事,依着太医的说法,就是思虑过度,心血不足,要多休息,少思虑,一面又开了个方子,给苏氏补心血。
这么折腾了半晌,老王爷、荣成翰和荣成翔已经相继回来了。
苏氏想要瞒着老王爷也是瞒不成。而且,这样的事情,大家也不敢瞒着不说。老王爷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又将太医叫到跟前仔细询问了一番,确定苏氏没有大碍。
当夜,春晖堂中,老王爷将服侍的人都打发了出去,只和苏氏两人对坐说话。
“事情已经过去,你不要多想了。”老王爷突然对苏氏道。
这句话有些没头没脑,但是苏氏却立刻明白了。
“我没有多想。”苏氏立刻就回道。
老王爷瞧了一眼苏氏,随即就收回了目光。
“长公主这些年,也是多行不义。陛下虽一直不曾过问,其实早就看在了眼里,这一天,是迟早的事。”
老王爷这样一说,苏氏竟不再否认。
“……如果我没有……”毕竟是夫妻,在老王爷面前,苏氏并不像在其他人面前那样强撑,说着话,依旧有些惴惴不安,失魂落魄的。
“迟早有这么一天,你不要多想。”老王爷又说道,“你这样,被有心的人看到,反而会节外生枝。”
“我知道了。”苏氏就点头,“……我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们都当我是担心王爷。”
“嗯。”老王爷点了点头,就不再跟苏氏说话。半晌之后,他才向苏氏摆了摆手,“你先歇息去吧,我还要看一会文书。”
“王爷也早些歇息,身子要紧。”苏氏忙就起身,一面也劝老王爷道。
“嗯,我有分寸。”老王爷就点了点头。
看着苏氏慢慢从屋中/出去,老王爷舒了一口气。他并没有去看文书,而是慢慢地闭上眼睛。
苏氏,就是这样的性子,一直没有变过。当时荣成翊的母妃过世,荣成翊年纪还小,王府不能没有女主人。从苏家娶一位继妃,是他和苏家达成的共识。当时苏家适龄的女子不止一个,不论相貌、性格、才气,苏氏都不出挑。然而他并没有什么犹豫,就选择了苏氏。
他第一次注意到苏氏的场景,至今都还记得很清楚。
那是在苏家的园中,苏氏几个姐妹正在亭子里玩着什么游戏,也不知为什么突然就起了争执。别的女子或事不关己,或争吵不休,或执扇暗笑,只有苏氏却是最着急的。别的姐妹都不管,只有苏氏去劝那两个争吵的姐妹。可是很快,那两姐妹是不争吵了,却都将矛头转向了苏氏。
“都是我的错,大家不要争了,我认罚。”
争吵顿时平息,一众女孩子们又嘻嘻哈哈地玩到了一起。可不知怎地,苏氏却被挤了出来。坐在人群之外的苏氏有些落寂,却格外安静平和。
那是老王爷第一次注意到这个苏氏姐妹中最不起眼的女子。
之后,他又明察暗访,最终确定了继妃的人选,就是苏氏。比起她的姐妹们,她不聪明,不漂亮,但是却最贤淑心善,最肯为他人着想。
这样的女子,必定不会亏待了荣成翊。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完全按着他最初的设想那么发展。苏氏嫁进王府之后,发生了许多事,好在,最终他还是稳住了局面,事情并没有脱出他的掌握。
这么多年的岁月,有些东西终究没有改变,但是有些东西,却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
这天,柳二太太来王府看柳若姒。
“老太太这几天高兴,精神头正好,说要摆个小宴席。并不请外头的人,都是咱们自家人。你看你和阿翰能不能来。”柳二太太跟柳若姒聊了半晌家常,就说到正题。
柳若姒问清了时间,略想了想,就替荣成翰答应了下来。
“那天他休沐,说了要陪我。我正想着要不要回家看看,这样正好。”
“那就好。”柳二太太笑,“定下这个日子,就是想着是休沐,大家都松泛松泛。”
这么说定了,柳二太太就离开了。等荣成翰回来,柳若姒跟荣成翰一说,荣成翰自然不会拒绝。两人就到春晖堂来,向老王爷和苏氏说明了情况。
“……并不想去,父王身子还没大好,母妃的精神也有些不济。”
老王爷却大手一挥,让荣成翰和柳若姒尽管去。
“我已经好了九成,难不成都让你们闷在府里陪我,亲戚朋友都不顾了不成?你们母妃也没什么事,不过是老病根,只能慢慢调养。”
老王爷这么说,还额外嘱咐了荣成翰一番。
“我受伤这些时日,劳你岳丈一家挂念,我深感其情,本该上门道谢的。你在你岳丈跟前,替我多多答谢吧。”
荣成翰忙答应了。
老王爷都答应了,苏氏不能再有别的话说。
“……你身子如今也重了,该更加小心,早去早回。”
“多谢母妃,我记下了。”柳若姒也应了。
……
回到柳府,柳若姒在二门下了车,就看见旁边还停了一辆马车,看样子并不是柳家的。柳若姒就猜今天是有什么客人,柳二太太分明说只是家宴的。柳若姒正要向小丫头询问,柳二太太已经带着人接了出来。
并不用柳若姒开口询问,柳二太太一边领着柳若姒往院子里走,一边就告诉了柳若姒。
“是二丫头回来了。”柳若娟突然回到了柳府,而且还带来了厚礼。
柳老太太屋中,大大小小的箱子和锦匣摆了一地,盖子都被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金玉尺头,整个屋子都被映的几乎有些金碧辉煌的错觉。柳若娟没有再浓妆艳抹,穿戴也低调了许多,但却仍然不失华丽。
“……这都是孙女孝敬老太太的。”柳若娟站在柳老太太跟前,满脸堆笑地说道。r1152
深闺 第三一三章 转折
贞定侯府如今很是落魄,贞定侯和长公主两人被勒令不得随便出府,而韩青还躺在病榻上,但是如今回到柳家的柳若娟却似乎并没有被这些所影响。或者更准确些说,柳若娟并没有因为贞定侯府倒霉而跟着更加倒霉,她似乎反而翻过身来了。
看摆在地上的那些个箱子,再看看柳若娟如今是脸色和神态,柳若娟已经今非昔比。
众人看见柳若姒进来,就都停住了方才的话茬。柳若娟更是满脸堆笑,急忙忙地上来迎接柳若姒。
“这么巧,三妹妹也来了。”柳若娟就要搀扶柳若姒。
柳若姒还没怎样反应,柳二太太已经不动声色地拦在了她和柳若娟之间。
“三丫头,到我身边来坐。”榻上的柳老太太招手叫柳若姒,“那椅子上坐着不舒服,让她们在我这榻上再多铺一层锦褥,你坐着也稳妥些。”
一旁的柳三太太、柳若姗和湘大/奶奶这个时候也早都过来,大家簇拥着柳若姒在柳老太太身边坐了。她们这边热热闹闹、亲/亲热热地说话,有意无意地,就将柳若娟给冷落在了一边。
柳若娟的脸色变了变,却极力忍了下来,虽众人并不搭理她,她还是在一边陪笑,千方百计地寻机会说话。
总是这样晾着柳若娟终究也不是了局,最后大家还是将目光转向了柳若娟。
“你回来看看我,就是你的心思了。这些东西却不必,你都原样拿了回去吧。”柳老太太就对柳若娟道,“如今你那府里怕是也忙,你该好好待在那府里,做你该做的事,不用来看我。……皇帝陛下有旨意下来,老老实实待在你那府里才是你的本分。”
柳老太太这是不收柳若娟送来的礼物,同时还向柳若娟下了逐客令。不仅如此,柳老太太还告诉柳若娟,以后不要往柳府中来了。
贞定侯和长公主现在等同于被圈禁了,旨意中没有提到韩青,多半是因为韩青伤的根本起不来,也说不上出府不出府的。至于柳若娟,那更是没什么要紧的人,无可无不可。
这种情况下,柳若娟本该更加谨慎,并不能出府来走动的。但是柳若娟此刻柳家女儿的身份却起了作用。所以柳若娟敢出门来,但是也仅限于柳府而已。
柳若娟这回来,看着气色就与以往不同,她送的厚礼,当然也不是什么孙女孝顺老太太的。不管怎样,贞定侯府说话算数的还是长公主。这份过于丰厚的礼物,自然是出于长公主和贞定侯的授意。
长公主这个时候送了厚礼过来,自然有所求,希望能够拉近与柳家的关系,柳家能够对贞定侯府施以援手。如果柳家肯认这门亲戚,肯帮忙,即便是短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贞定侯府的颓势,但是却可以缓解贞定侯府的窘境。长此以往,对贞定侯府的助益更是不可限量。
柳若娟如今这得了势的样子,自然也是因为她是柳家的女儿,水涨船高。
贞定侯和长公主的这个心思,柳家人如何能猜不出来。
柳老太太不肯收礼,就是摆明了柳家的态度。柳家是不会帮忙,蹚这浑水的。
柳若娟自知身负重要责任,柳老太太虽拒绝的十分坚决,她却不会就此轻易放弃。
“老太太,”柳若娟干脆就在柳老太太身边跪了下来,一面拿着帕子擦拭眼角,说出话来也不是方才那样意气风发了,而是哀哀凄凄地,“老太太别多想,这真的只是孙女自己的一点儿孝心。孙女知道从前事情做的错了,一直没有颜面来见老太太。孙女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够改过从新。孙女对不起老太太,对不起柳家,可孙女毕竟是柳家的骨肉。”
“养了我这么大,老太太总有几分疼我的心。就不要我了,也是柳家白养了我。留着我,拉扯我一把,我好了,以后必定改过从新,一心一意地报答老太太、柳家对我的养育之恩。”
柳若姒在一边听着,不由得多看了柳若娟两眼。听柳若娟说话就知道,柳若娟这次回来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柳若娟对柳老太太,可以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利。
就算亲情已经被柳若娟自己给作的十分淡薄了,但是柳家这么大的家族,总是要理智地考虑利益的问题的。
“公公婆婆已经说了,以往的事情都一笔勾销,如今也只有咱们这一门可靠的亲戚。只要咱们还肯念着些亲戚情分,一家上下都感激不尽。老太太但凡有什么说的,没有不肯依从的。而且,从此世代交好。”
“你公婆说话太生分了,我老了,竟有些听不懂。亲戚自然是亲戚,这些东西大可不必。你听我的教导,回去好生尽孝吧。”柳若娟一番说辞,柳老太太却不为所动。
这种情形,早已经在柳家兄弟的意料之中,自然也早就商量好了对策。
“你事忙,我也不多留你了,你就回去吧。”柳老太太挥了挥手,再次下了逐客令。
“老太太,”柳若娟见就有人过来拉她,立刻从假哭变成了真哭,“老太太就不肯念一点儿情分……”
柳老太太皱眉,干脆扭头根本不去看柳若娟。
“那么好处也思量思量吗。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柳家家大人多,可却坐吃山空……”
柳老太太这回不能当没听见柳若娟说了什么,她立刻沉下脸来。
“你说的是些什么,白让你生养在这书香之门。这真是,随了你那一身铜臭的娘了。这般不顾脸面,还不来人快赶了她出去。”柳老太太一边吩咐,一边最后斥了柳若娟一句,“出去了,再不要说你是柳家的女儿!”
柳若娟不甘不愿的,但是架不住丫头婆子上来拉她。柳三太太见柳老太太生气了,就使眼色给湘大/奶奶。湘大/奶奶亲自带了丫头婆子拉了柳若娟出去。
“这些东西也快些抬出去,看着就让人气不顺。”柳老太太又指着地下那些箱子道,“真当我柳家是能用银钱买动的。”
柳三太太一边陪笑,一边忙指挥着人将箱子都搬了出去。
“你去看着些,一丝一毫不少,都让她带回去。咱们柳家不留这样的东西。”柳老太太又嘱咐了柳三太太一句。
“知道了,老太太。这些东西,留在这,还脏了咱们家的地皮儿。”柳三太太陪笑道。
“你知道就好。”被柳三太太插科打诨的,柳老太太的脸色就转了过来,不似方才那般生气了。
“偏就这么不巧,闹了你一场,可还安稳?”柳老太太见屋子里清静了,就笑着对柳若姒道。
“这有什么,老太太不用担心,我安稳的很。姜还是老的辣,我们要跟老太太学的东西还多着。”柳若姒就笑道。
柳老太太被柳若姒这样一说,心里更加高兴。
“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虽是心里高兴,柳老太太嘴上却还是这么说着,u突然又叹了一口气,“早些年,还看错了人。委屈了你们母女。”
柳若姒和柳二太太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笑了。
“有什么委屈的,现在大家都是好好的。”柳二太太就笑道。
她们母女是受了许多的委屈,但是好在都熬了过来。柳老太太如今的态度也和缓下来,不仅认了错,还在积极的补救,现在再去计较旧账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么说的高兴,柳三太太和湘大/奶奶已经处理好了柳若娟的事情走了回来。
“大太太在那门口眼巴眼望的,是我让人拦着她,不让她上前。谁知道她现在还打些什么主意,不能不防着她。”柳三太太就向柳老太太道。
“今天虽送走了,看着是还没有死心,怕会再来。”湘大/奶奶也道。
如今长公主那边能求助的人屈指可数,是不会轻易放过柳家这颗救命的稻草的。柳若娟为了她自己,也会再上门来求柳老太太。
“而且……”柳三太太突然脸色一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就凑到柳老太太的耳边,低低的声音说了几句。
柳老太太的脸色也变了变。
“先不说她,今天三丫头夫妻俩来,难得咱们人口齐全,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柳老太太就道。
“老太太说的是。”柳三太太立刻附和。
正如柳老太太所说,今天柳家的人几乎都聚齐了,就在花园里办了个小宴席,还搭了个小小的戏台,是柳若姒出面请的荣成翊的戏班子来唱新戏。女眷们这边都很开心,男人们那边更乐呵了。
柳二太太陪着柳若姒从席上下来的时候,柳二老爷已经有些醉了,荣成翰也就从酒席上退下来,与柳玉汶一起扶着柳二老爷回来了。
“这可是没少喝吧。”柳若姒正和柳二太太在榻上说话,见他们进来,一面起身,同时忍不住笑着说道。
“并没喝多。”荣成翰忙道。
“姐夫并不想喝,是大伯父和三叔他们强劝着才喝了几杯,还帮着父亲挡了几杯。父亲是喝了点儿。”柳玉汶忙就笑道,话里的意思却是十分包庇荣成翰。
“我没有醉,是装的,不然你大伯父他们还要让我喝。”柳二老爷这个时候也笑呵呵地道,看他的样子也不知道是真话还是假话。不过这个时候看到柳若姒,柳二老爷有一件事情倒是记得很清楚。“阿姒身子要紧,我去那边屋里漱漱,换身衣服再过来。”
这句话也正是荣成翰想要说的,就和柳玉汶一起扶着柳二老爷先往旁边的屋子里去了。
一会的工夫,三人回来,都换了新衣裳,也没什么酒气了。大家就都高高兴兴地坐下说了会闲话,柳若姒和荣成翰看着时辰不早,就起身告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