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弱颜
柳若姒这样想,心中并没有任何不平,等听到老王爷说到最后,柳若姒却不能够平静了。
老王爷这样说,她管家这件事,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要让她长长久久地管下去。
这件事,柳若姒可不愿意,而且,她还想着要跟荣成翰一起带着小猪儿搬出去住那。
“母妃治家有方,世子妃聪慧能干,都不是媳妇所能比的。能母妃和世子妃身子好转,自然要掌理家事。”柳若姒斟酌着说道。
世子妃这些天的举动,老王爷都是知道的,柳若姒话中的意思,老王爷哪里会听不明白。
“一大家子,自然应该携手并力。我极看好你和老三。这个家,不能没有你们。……这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母亲。你们母妃,你们要有些耐心,给她时间。……世子妃本来极贤淑,这些年病痛的折磨,她的本心是好的。”
“你这些天管家的行/事,我也知道一二。正大光明,心无嫌隙。你做的很好,正该如此。我也你父亲也说了,王府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是我王府的幸事。你父母亲都是极好的人,他们的教导,你要听从。”
柳若姒听老王爷这般说,老王爷的心思,她自然也都懂得。
但是,柳若姒并不想敷衍老王爷。
“父王,”柳若姒抬起头,缓慢却又清晰地说道,“父王为王府,为儿孙,自然想着要处处周全。不过,父王应该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柳若姒说道,“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但如果放开怀抱,也不是不能够殊途同归。媳妇的一点儿小见识,父王自然能够看的更高、更远。”
“父王还应该善加保养身子,其余事情不必过分操心。王府上下诸人诸事,父王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父王应该相信大家。”
如果说柳若姒前面所说的还是通俗的道理,后面说的话却颇有些意味深长了。
老王爷摸了摸胡须,看向柳若姒的目光就有些深沉。
“哎呀,小猪儿你在做什么?”柳若姒跟老王爷说话,眼角的余光就扫到了小猪儿的手上。
小猪儿手里拿着扇子还有些拿不稳,不过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将折扇完全打开了,正一只手抓/住折扇的一面,用力地撕扯。
就听得清脆的纸张撕裂声,老王爷的折扇就这样被小猪儿给撕坏了一个口子。
老王爷也低下头,看见小孙子撕了他的折扇。
似乎是纸张的撕裂声取/悦了小猪儿,又或者是这种做了什么事的感觉是如此喜悦,小猪儿丝毫不觉得他做了什么坏事,又抓/住折扇用力撕扯。
又是一道口子。
眼看着老王爷的一柄折扇就这样毁了。
“这可是王爷最心爱的一柄扇子。”旁边伺候的一个老嬷嬷就陪笑道。
不用老嬷嬷说,柳若姒自己也是个识货的。那是一柄象牙骨的泥金折扇,从柳若姒所站的位置,能看见折扇上的水墨山水。虽然看不清楚落款,但是却能看出,那必定不是出于普通人之手。
“不过是一柄扇子,身外之物,毁了就毁了。能够逗得我们小猪儿开心,也就值了。”老王爷乐呵呵地道,对于扇子的损毁竟丝毫不以为意。
就算是屋子里这些见惯了老王爷疼宠小猪儿的心腹们,都难免有些诧异。
那柄扇子不仅出自名家之手,且是老王爷多年心爱之物,就这样损坏了,就算是不责怪小猪儿,也该有些心疼的。但是老王爷明显是并不心疼的。
自打小猪儿出生,还有老王爷的这次病,老王爷的性情似乎是改变了不少。
看着时辰不早,柳若姒就让奶娘将小猪儿抱起来,她拿了老王爷的折扇。柳若姒看了折扇上的落款,却是前代一位极有名的画家的墨宝。柳若姒想了想,柳二老爷的藏品中似乎就有这位老先生画的扇面。r1152
深闺 第三四一章 恃宠不骄
虽然老王爷对小猪儿很是宠溺,但是小猪儿撕坏了老王爷心爱的扇子,柳若姒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父王,这扇子只怕不能用了。”柳若姒就对老王爷说道,“侯爷箱子里好像有个相似的扇面,我找工匠给父王换上吧。”柳若姒没说扇面是柳二老爷的,担心老王爷不好意思要亲家的东西。
“不过一把扇子,坏了就坏了。我这里还有别的,不用那么麻烦。”老王爷却说道。
“父王虽这么说,我心里还是不安。”柳若姒就说道,执意要陪老王爷的折扇。
“何须如此。”老王爷就摆了摆手,“我这些东西,以后也都是你们的。哄小猪儿高兴,就比什么都值得了。你不必如此。”
“父王这样,会惯坏了小猪儿。”柳若姒就道。
“他才多大,哪里就能惯坏了他。有他陪着我,我只觉得精神头都好了许多。不过一把扇子,你和老三也不许吓唬他。”老王爷又嘱咐了柳若姒一句,他是担心一会柳若姒抱了小猪儿回去会数落小猪儿。
小猪儿虽还听不懂人说话,但是说话人的态度他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的。
“我们哪里敢吓唬他,他可有父王这座大靠山。”柳若姒忍不住笑道。
小猪儿虽听不懂老王爷和柳若姒说话,这个时候趴在奶娘怀里,却也高兴的手舞足蹈,显然是感觉到了屋子内融洽的气氛。小猪儿这一开心,逗的老王爷也笑了起来。
柳若姒带着小猪儿从春晖堂离开,老王爷脸上还带着笑意。
对于老王爷来说,这是他多年以来,少有的既轻松又开怀的时刻。想到这里,老王爷不禁暗自摇头叹气。如今他身体欠佳,这段本来应该十分难熬的养病时期,因为有了小猪儿,却成就了对他来说十分难得的天伦之乐。
世事往往不能够尽如人意,但是峰回路转,或许真的能够殊途同归?!
想起方才柳若姒说的话,老王爷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荣成翰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就看见柳若姒抱着小猪儿,一只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正虎着脸在数落小猪儿。但是小猪儿的脸上不仅没有丝毫害怕或者悔过的神色,反而笑眼弯弯地,仿佛柳若姒只是在跟她玩似的。
“这是怎么了?”满身的疲惫,在看见柳若姒和小猪儿母子的那一刹那就消失了。荣成翰笑着上前问道。
“怎么了,问问你儿子吧。”柳若姒见荣成翰来了,竟有些迁怒荣成翰的意思。
荣成翰却不以为意,上前就将小猪儿抱进自己怀里。小猪儿见了父亲,更加欢快起来,一双小胖手都呼上荣成翰的脸,抱着荣成翰满是胡茬的下巴,咯咯地笑出声来。
“换了衣裳没有啊,一回来就抱他……”柳若姒忙就说道。
“今天只在衙门里,并没去别的地方。刚才路过书房,大哥在书房里,留我说了一会话。在书房洗过了……”荣成翰就对柳若姒解释,然后低头看着儿子,“乖儿子,你不嫌弃爹爹是不是?”
“哦……哦……”小猪儿欢快地说道。
“我就知道,我的儿子,怎么会嫌我。”荣成翰似乎是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得意地笑道。
柳若姒给了这对父子一个不知道该拿你们怎么办的眼神,也就不再继续数落了。
“为什么数落小猪儿?”荣成翰这才又继续问道。
“你瞧瞧……”柳若姒就将折扇打开了给荣成翰看,“父王最心爱的一把扇子,还是前朝的鹤翁老先生的墨宝,给他拿着玩了一会,就被他给撕成这个模样,就是最好的修画匠人,只怕也修不好了。”
荣成翰向柳若姒的手里看了一眼,认出确实是老王爷心爱的折扇。
“闯祸了,这可怎么办?”荣成翰道,这句话却是小猪儿说的,语气中一点儿紧张的意思都没有。
小猪儿自然当荣成翰哄他玩,越发地高兴,糊了荣成翰一下巴的口水。
“我跟父王说你有鹤翁的扇面,想要给父王换个扇面,父王却不肯。”柳若姒就说道。
“我什么时候有鹤翁的扇面?”荣成翰不解。
“你没有,小猪儿外公那里有。我正打算写个帖子,打发人去要了来。”柳若姒对荣成翰实言相告。
“这却不必。”荣成翰听了,就摇了摇头。“父王说不在意,那必定是不在意。他怎么宠小猪儿的,咱们都看在眼里。”
“父王不在意,可这府里并不止咱们跟父王。”柳若姒却说道,“如今父王这样疼宠小猪儿,总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正是用扇子的时候,父王这把扇子也总随身携带。被人看见没了,问上一句……”
柳若姒看了荣成翰一眼。
“所以我说,还是赶紧换个差不多的扇面,最是省心省事了。”
因为小猪儿受宠,世子妃那边已经有了危机感,这件事荣成翰并不是不知道的。因此,听柳若姒这样说,荣成翰一时就沉默了下来。
柳若姒也不再跟荣成翰商量,立刻就提笔写了个帖子,然后叫了心腹的小厮过来嘱咐一番,就打发人去了柳府。
很快那小厮就回来,并带回了一只锦匣。
柳若姒打开锦匣,见里面是两幅鹤翁的扇面,正是柳二老爷珍藏之物。
“……二老爷和二太太都在家,看了夫人的帖子,二老爷立刻开了小书房。二老爷说见过老王爷那柄折扇,这两幅扇面应该最为接近,让夫人斟酌着自己选用。”那小厮一面递了锦匣上来,一面就向柳若姒回禀道。
“老爷和太太还说了什么没有?”柳若姒见了扇面十分满意,就又向小厮询问。
“除此之外,只问逖少爷好不好,让夫人不可吓唬逖少爷,逖少爷还小那。”小厮忙就答道。
柳若姒笑着摇头,她挑了一副扇面,就让小厮一并拿了撕毁的折扇去找匠人更换。
“给他一倍的工钱,尽快换好了回来。”柳若姒又嘱咐道。
小厮忙答应着出去了。
小猪儿此刻还趴在荣成翰的怀里,方才玩了半晌,此刻小家伙似乎有些倦了。虽然倦了,小家伙却还不舍得睡。
柳若姒看的直摇头。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柳若姒是真的担心,在祖父和外祖父这些人的宠溺下,小猪儿实在是太有可能被娇惯坏了。
“现在是无妨的。”荣成翰却道,“等他略懂事了,咱们再好好教导他。”
柳若姒挑眉,荣成翰看小猪儿的目光,让她对荣成翰的话有些存疑。这又是一件她没有想到的事,荣成翰骨子里,竟然是这样一个疼宠儿子的男人。
“怕你到时候舍不得。”柳若姒哼了一声,心里面慢慢地打定了主意。如果荣成翰要做一位慈父,那么就只有她做一位严母了。不过到时候来自双方父母的压力,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就是了。
“今天他可得意了,”柳若姒看着强撑着不肯睡的小猪儿,“父王宠着他,他外公那边也给他撑腰。这以后他还了得了,谁还敢管他,谁能管得了他。”
小猪儿似乎知道柳若姒是在说他,小/嘴立刻上/翘出一个可爱的弧度。
柳若姒无奈,只得将小猪儿从荣成翰的怀里接过来。趴在柳若姒的怀里,小猪儿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柳若姒轻轻拍着小猪儿的背,一会的工夫,小猪儿就睡着了。
见小猪儿睡熟了,柳若姒才让奶娘将小猪儿抱了出去。
“父王今天跟我说了许多话……”柳若姒与荣成翰在榻上相对而坐,慢慢地说道。
“你是这样说的?”荣成翰听完,轻轻点了点头。“也好。”
“咱们的心思,父王早就知道。总归咱们的心思不会变,与其现在哄着老人家,不如实言相告。”柳若姒叹了一口气,“府里头的事,父王其实都是知道的。”
荣成翰和柳若姒要带着小猪儿搬出去住,表面上看是荣成翰的主意,但是老王爷却清楚,主要决定这件事的人还是柳若姒。只要让柳若姒改了主意,荣成翰那边就好说了。正是因为这样,老王爷才会力主让柳若姒管家,才会今天跟柳若姒说那么多的话。
当时柳若姒的心是软了下来。但是她还是保持了清醒。
柳若姒希望,老王爷在知道他们的心意有多坚定之后,能够如她所劝说的那样放手。
“今天我从外面回来,大哥是特意去前院迎我,留我在书房说话。”荣成翰顿了顿,也对柳若姒说道。
“世子跟你说了什么?”柳若姒忙问。
“他替世子妃向咱们道歉。”荣成翰答道。荣成翊特意找荣成翰说话,希望柳若姒和荣成翰不要将世子妃的一些言行放在心上。谁都知道世子妃是久病的人,因为病痛的折磨而心性也慢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子妃多疑而且极难相处。
但是,荣成翊保证,世子妃本心还是个极善良的女人。
“父王今天也是这么说。”柳若姒就道。这父子两人就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柳若姒不由得想。
“大哥说很对不住咱们。他也已经说过世子妃了。”荣成翰又道。
世子妃不太能够听得进别人的劝说,但是荣成翊的话似乎还是起了些作用。自那天在老王爷跟前闹了一场之后,世子妃就在荣源堂里头养病,再也没有出门来,也没有找过柳若姒的麻烦。
至于打发婆子到议事厅,倒是一件寻常的事了。
世子妃只是道歉,一句都没有提让荣成翰和柳若姒留下来,但似乎又是句句都在挽留他们。虽然荣成翊已经答应了,会在这件事情上帮助他们劝说老王爷。
荣成翊是真心想要留下他们的,这一点无需置疑。
但是这依旧不能改变荣成翰和柳若姒的决定。两人都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搬出去,才是对大家都有益的决定。
当天傍晚,小厮就拿回了换好扇面的折扇。柳若姒和荣成翰看着还算满意,就送去了春晖堂。
老王爷看着送到手中的折扇,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收下了。从那以后,这把扇子就成了老王爷随身携带的最多的一柄。如果不是十分细心,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老王爷换了新的扇面。
关于折扇的事情,王府上下并没有任何的言语流传出来,柳若姒这才放了心。
苏氏从苏府回来,闷闷不乐,然后就叫了人开了库房拿出许多东西来。
“说是要给七姑娘预备添妆……”r1152
深闺 第三四二章 戒备
听说苏氏找东西是要给苏晴暖准备添妆,柳若姒就想,莫非是苏晴暖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似乎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依着苏氏的脾气,今天应该是要带苏晴暖回来的。可苏氏却一个人回来了,苏晴暖的婚事,究竟怎样了。
柳若姒并不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但是她敏感地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因此略想了想,就来找劳氏。
劳氏也不知道细情。妯娌俩略商量了两句,就都往春晖堂来。
春晖堂上房,苏氏坐在榻上,她身边的榻上和脚边的地上都摆了好几个箱子。箱子盖都打开着,有小丫头一件件地从里面拿出东西来给苏氏挑选。
柳若姒和劳氏就上前给苏氏行礼。
“母妃回来了,给母妃请安。”
苏氏这才抬起头来看着两个儿媳妇。
“有事吗,没事你们自去忙吧,我这里不用你们伺候。”苏氏意兴阑珊的,对两个儿媳妇就有些不爱搭理。
柳若姒和劳氏却只当看不出苏氏的不耐烦,只说有些家事要向苏氏禀报请示。苏氏虽然不耐烦,但却不好对家事不理不睬,因此只得听两个儿媳妇禀报。
柳若姒和劳氏来之前就已经商量了,就拿出两件家事来跟苏氏说了。
“不过是寻常的事,你们依照着旧例处置就是了。”苏氏摆了摆手,说道。她虽然没有下逐客令,但是催柳若姒和劳氏离开的意思却是明显不过了。
但是柳若姒和劳氏却并不想这样就走。
以她们亲眼看到的景象,方才得到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但是两个人还想知道的更多一些。
“母妃这是要做什么……”柳若姒看了一眼那些箱子,就对苏氏说道,“母妃要找什么,只管吩咐给二嫂和媳妇。母妃的身子还没大好,何必如此劳神。如果母妃再劳累坏了身子,这府中上下谁能够安心。”
苏氏这才认真地看了柳若姒一眼。
柳若姒的话说的很动听,但是这并不能缓解苏氏此刻心中的郁气。但是今时今日,苏氏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也不得不向这样一个事实妥协。柳若姒并不是她可以随意轻慢或者拿捏的人。
对待柳若姒,苏氏不管心中怎样,面子上总是能够过得去。
“不用你们。我自己慢慢地看,也没什么劳累的。”苏氏就说道,语气有气无力。“是给你们七妹妹挑几件东西做添妆。这些年,多亏她时常陪着我。如今她要嫁人走了,我这心里实在舍不得。我亏欠了七丫头,好歹挑几样东西给她,也能做个念想。”
“……都是我的妆奁……”
最后这一句,可以说是苏氏的多心之语。
柳若姒心中丝毫没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想跟苏氏在这件事情上做毫无意义的辩白,因此只装作听不明白。
“原来是给七妹妹挑添妆。”柳若姒就笑道,“母妃,七妹妹的婚期定在什么时候,我和二嫂也要给七妹妹准备些添妆。”
“……具体是哪一户人家。母妃说是南面的人,怕不知道根底。不瞒母妃说,我父亲有许多南边的门生,不如母妃说说是哪一户人家,让我父亲写几封信帮着打探打探,也好让母妃放心。”
苏氏疼爱苏晴暖,跟疼爱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按照常理,柳若姒说出这些话来,苏氏是应该高兴的。但是实际上,苏氏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反而皱紧了眉头,一双眼睛看着苏晴暖,带着明显的戒备神色。
“母妃,三夫人也是替母妃分忧,是为了七妹妹好。母妃不妨跟我们说说,七妹妹的事情,大家都很关心。”劳氏也忙说道。
“哦……”苏氏又扫了劳氏一眼,脸上戒备的神色却并没有缓解。
苏氏今天去了苏府,见过了苏晴暖。在她回来之前,苏晴暖曾经屏退身边服侍的人,悄悄地告诉了她一番话。苏晴暖告诉苏氏,苏氏一旦回到家中,柳若姒必定会来找苏氏打探。
柳若姒要打探的自然是苏晴暖的亲事。
苏晴暖当时对苏氏说话的时候,脸上满满都是掩饰不住的哀伤。她就要嫁去南边,这一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到京城,但是柳若姒对她的敌意和防备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削减。
苏晴暖还嘱咐了苏氏,如果柳若姒真的询问起来,让苏氏千万不要赌气,也不要跟柳若姒生气。
“……看现如今姑母府里头的情形,以后难保不是三嫂当家,三哥哥又那样听信三嫂的话。以后没有我在姑母身边,姑母还要多加小心。少不得就在三嫂跟前放低些身段,也免得姑母以后……”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晴暖忍不住在苏氏面前落了泪。
苏晴暖嘱咐苏氏,为了苏氏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是为了打消柳若姒对苏晴暖的猜疑,如果柳若姒询问,苏氏应该将苏晴暖的婚事说的确实一些,急迫一些。
苏氏当时听苏晴暖这样说,心中难免百感交集。一方面心疼苏晴暖,一方面厌恨柳若姒,一方面还为自己心伤。
她是堂堂的永靖王府的王妃,可却连一个儿媳妇都调理不好,只能看着这个儿媳妇给最亲的侄女委屈受。不仅如此,就是她自己,竟然也要看这个儿媳妇的脸色。
真是岂有此理!
回到王府,苏氏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给苏晴暖挑选添妆。她疼爱苏晴暖,还自觉亏欠了苏晴暖。目前看来,她已经没有法子在别的上头弥补苏晴暖了,也只能多给苏晴暖一些添妆,这样她的心里才能够好过些。
然而,她正在专心挑东西,柳若姒和劳氏就来了。
柳若姒虽然待她在礼数上从来挑不出丝毫的错处来,但是跟她却并不亲密,也不会无故主动来找她。
事情竟然真的如苏晴暖的预料,柳若姒这是来打探苏晴暖的亲事了。
柳若姒竟然这样霸道、容不得人。眼看着苏晴暖就要远嫁,柳若姒的样子却恨不得苏晴暖嫁的再快一些,再远一些。
苏氏戒备之外,不觉更是暗自咬牙。
苏晴暖匆忙决定要出嫁,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柳若姒的逼/迫。不,说是很大一部分原因还不准确,应该说,苏晴暖要远嫁,完全就是因为柳若姒明里暗里的步步逼/迫。
在荣成翰和柳若姒定亲之后,柳若姒还没进永靖王府的大门之前,柳家就几次三番地催促苏晴暖出嫁了。
等柳若姒进了王府的大门,那做的就更加霸道绝情,不仅一次逼的苏晴暖从王府中离开。不仅让苏晴暖伤透了心,还大大的损害的苏晴暖的闺誉。
这么多年,王府与苏家都暗中保持着某种默契,苏家和苏晴暖这么多年,都从来没有动过这样的心思,现在匆忙就要定下人家,仔细地想一想,背后的原因,就是柳若姒。
她千辛万苦生的儿子跟她并不亲近,娶进门的儿媳妇更是她的克星、太岁!
“母妃……”劳氏见苏氏面色有异,且半晌不语,身子还隐约有些发抖,忙就叫了一声。
劳氏的叫声,终于叫醒了苏氏。
这个时候的苏氏,简直不能够忍受看到柳若姒。但是,苏晴暖的反复叮咛还是起了作用。
不管苏氏如何厌恨柳若姒,柳若姒的话却不能不答。如果她选择不作答,让柳若姒生出什么疑心来,再去用些什么手段害了苏晴暖,那可怎么了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