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梦溪石
就连跟着尹骐一道来的同伴,也从兴致勃勃变得退却,甚至伸手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袍,小声道:“尹兄,要不我们走罢?”
尹骐气坏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唐泛的气势压迫下其实已经开始有些气虚了,只觉得这些人都是胆小鬼。
“要走你们走罢,反正我不走!”
尹大公子反倒被他们激起好胜心,人往那里一杵,微微扬起下巴,挑衅似地瞅着唐泛,大有“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架势。
“谁不走?”冷冷的声音自楼梯口传来。
伴随着“锦衣卫办事,统统不许走”的喝斥,众人的表情从看热闹变为胆怯。
个别人想要悄悄溜走的,只可惜先前他们不走,现在已经错失机会了,仙客楼的前后门都被持刀而立的锦衣卫堵住,后者像打量死人一样地打量着每一个人,足以令他们胆寒。
能到仙客楼消费的,一般家境都不会穷困到哪里去,但别说他们了,就算是彭逸春等人,在听到锦衣卫三个字时,心头也禁不住微微一颤,实在是因为阴影太深的缘故。
隶属天子亲军的锦衣卫,向来都有先抓人后奏闻的特权,更不必说那人人闻风丧胆的诏狱,虽然以唐泛的了解,无论哪一个衙门都会良莠不齐,真实的锦衣卫,像隋州薛凌,同样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甚至有时候还要比一般人更讲情义,不过这并不能抵消大部分人对他们的畏惧。
当然,他们也没有向别人澄清名声的兴趣。
人生在世,无愧于心即可,要是样样都想追求完好,那就太累了。
隋州越众而出,目光先是落在被唐泛抓着发髻的女子身上,然后从唐泛脸上身上不着痕迹地扫过,最后精准地停驻在尹骐那里,冰冷而带着杀气。
“是你报的案?这里有白莲教余孽?”
“没,没有白莲教余孽!这里没有白莲教!”尹骐虽然勉强而努力地想要振作起气势,但他那点气势在隋州面前实在不足挂齿,反倒更显得气短心虚。
此时若有人仔细观察,说不定还能发现他的腿已经开始微微打颤了。
“隋镇抚使,是我报的案子,这女子受人指使,意图行不轨之事,我疑心她与白莲教徒有关。”唐泛表情沉稳。
说这话的时候,他顺带松开手,那女子身体虚软地跌坐下来,崩溃大哭:“我没有!我不是白莲教!是尹公子吩咐我守在那里,等你路过就撞在你身上,假作与你有染,他想要借此污你名声罢了!与我无关啊!大人明鉴!”
不明真相的人听了这话自然恍然大悟,明眼人却不需要他说,早已看出其中蹊跷。
“尹公子乃尹阁老之子,如何会干这种事情,你莫要血口喷人,还是尽早坦白从宽的好,免得继续受罪。”
唐泛似笑非笑地看向尹骐,“尹公子,我说得对么?”
尹骐一个激灵,忙道:“对对对!唐世叔,这女人的确与白莲教有关,她不单意欲行刺你,现在还想往我身上泼脏水,还是快将她抓起来罢!”
方才还是疾言厉色地喊唐泛,现在又变成唐世叔了。
那女子没想到自己转眼就成了被遗弃的棋子,惊呆之余,便想像方才那样去抓住身边的救命稻草——唐泛。
不过这次还没等她扑上去,后面衣领就被人牢牢抓住,直接往后拖。
隋州将其一把甩给自己身旁的下属。
继唐泛之后,又一个并不怜香惜玉的。
但谁也没敢张口帮她说话,因为谁也不想被扣上乱党反贼的帽子。
锦衣卫的凶名的确好用,在场人再多,却个个噤若寒蝉,不敢二声。
尹骐见势不妙,就想掉头偷偷溜走。
不过他的动作在别人看来实在是太明显了,所以马上就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两名锦衣卫拦住。
隋州问:“你叫尹骐?”
尹骐努力在对方冰冷的审视中挺起腰显得更有气势一些:“不错,家父便是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尹直。”
隋州仿佛听不懂他的暗示,直接就对左右道:“一并带走!”
“且慢!”尹骐脸色大变:“不知我犯了哪一条王法,你没权抓我!”
隋州冷冷道:“既然这女子与白莲教余孽有关,她又是你带来的,谁能证明你跟白莲教没有关系?”
说罢懒得多废话,他直接挥挥手,左右锦衣卫上前,无视尹骐的挣扎,将他牢牢抓住。
连同尹骐的同伴,一个也没放过。
“隋广川,你这条走狗,你敢私自抓人!我要告诉我爹,你等着,我要让你吃不完兜着走!”尹骐大喊大叫起来。
万党让尹骐来做这件事,一开始不能说是个错误。
因为如果唐泛稍稍差点急智,又或者一时没反应过来,很可能这盆污水现在就已经泼在他头上了,等到明天,全京城的人都会知道唐泛在饭庄跟尹直的儿子为了抢个女人争风吃醋的事情,尹直充其量就是落个教子不严,唐泛却要背上有辱斯文,表里不一之类的骂名。
不过现在事情发展出乎意料,谁也没想到唐泛的反击会来得如此之快。
“大哥,要不要将他的嘴堵上?”薛凌低声问。
“不用,让他继续喊,反正丢脸的是他老子。”隋州如是道。
“那敢情好,我让他多叫两声!”薛凌嘿嘿一笑,语气里满是幸灾乐祸。
他上前冲着尹骐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叫什么叫!尹阁老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儿子,不会连身份也是假冒的罢,先跟我们到诏狱里走一遭再说罢,带走!”
尹骐一听诏狱,直接吓得魂飞魄散,连叫声都尖利起来:“我真的是尹直的儿子,不信你们去尹府上问啊!”
刑部一干人等在旁边站着,却完全插不上手,只能从头旁观到尾,眼看着尹骐等人被带走,一个原本很有可能是针对唐泛的陷阱,已经变成一场活生生的闹剧,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必要了。
彭逸春总算松了口气,他歉然道:“大人,今晚的事都是因我而起,若非我邀请您过来,也就不会……”
唐泛摆摆手:“没有今晚,也会是别晚。我刚刚落了他们的面子,他们如何肯罢休?”
一股怒火忽然涌上彭逸春的心头,连他这样的老好人都忍不住怒声道:“万党实在是太……”
唐泛制止了对方接下去要说的话:“丹臣,这件事与你无关,你不要掺合。”
彭逸春年将耳顺,唐泛不过而立,两人之间年龄相差巨大,但现在聆听唐泛教训,被唐泛指点的,却反倒成了彭逸春,不过他对此并没有任何不满。
彭逸春知道,唐泛有这个资格。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彭逸春才更为唐泛感到不平。
“大人,”他稍稍冷静了一下心情,道:“若是有人指使言官上疏弹劾您,我愿以自己的清白和头上这顶乌纱帽作保,出面为您作证。”
“大人,下官也愿以性命和清白作证。”说话的是陆同光,当年唐泛在刑部时,与他交情就不错,不过陆同光为人素来平庸怯懦,不肯担当,这次能主动站出来说这句话,却是难能可贵。
“大人,下官与彭部堂一样!”贺轩道。
“大人,下官也是!”
“大人,下官也……”
刑部一众官员纷纷出声,也许这里头不乏跟风之人,但唐泛依旧很感动。
万党虽然嚣张,可他们也没法一手遮天,而这世道,终归是心怀正义的人占了大部分。
他拱手道:“多谢诸位,不过此事还没有糟到这等地步,如需帮助的话,唐某一定会主动开口的,多谢诸位了!”
众人连忙回礼:“大人勿须客气,这本来就是我等应该做的!”
送走了彭逸春等人,唐泛与隋州一道出了仙客楼。
“那女子应该是无辜的,回头审一审,便将人放了罢,诏狱的事我是吓唬尹骐的。”唐泛道。
隋州点点头:“我知道,不过今夜之事,会不会对你有影响?”
“嗯?”唐泛歪了歪头,一时没听明白对方说的影响是指什么。
但他迷惑的神色却令隋州忍不住去捉他的手,冲着他的下唇咬了一下。
唐大人吃痛地哎哟一声,身体往后退了两步。
或明或灭的烛火映出一张似嗔非嗔,又有几分羞恼的脸。
“隋广川!”他微微扬起语调,带了警告之意。
“正如你见到吃的就克制不住,我看到你也无法克制。”隋州低声笑道。
唐大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却没有再使力去挣开对方的手,任由他牵着自己往前走。
“你要小心。”隋州道,身影几乎有一半隐没在黑暗中,灯笼微光则将两人的影子拉出老长,名副其实的形影不离。“今夜的事如此结局,万党不会善罢甘休的。”
唐泛叹道:“其实我只是顺带罢了,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废太子,只因上回我当众让万通下不来台,所以他才会指使尹骐来算计我,太子一日还在东宫,他们一日就分不出什么心神在我身上,真正要小心的是太子才对。”
隋州嗯了一声,握住他的手紧了紧:“总而言之,我不希望你有事,有时候……”
唐泛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忍不住竖起耳朵:“什么?”
隋州:“有时候,我恨不得能将你拴在裤腰带上。”
唐泛大笑:“那样你裤子岂不要掉下来了?”
隋州:“就跟那女人今晚抱着你大腿一样,你裤子不也没掉下来么?”
唐泛:“你看见了?”
隋州:“没有,听旁边的人议论的,可惜来晚一步。”
唐泛嘴角噙笑,慢条斯理道:“那真是可惜了,要说那女子姿色其实还不错,若非与尹骐纠缠不清,我说不定就真的顺水推舟,与她来段露水姻缘了!”
隋州嗯了一声,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回去之后脱了裤子让我检查检查,看上面有没有那女人留下来的印记。”
唐泛嘴角微抽,现在说自己跟对方压根就没有身体接触还来得及么?
第二日唐泛去内阁的时候,一切看起来与往常没什么区别。
虽然尹直看见他的时候直接就撇开头,一副不想说话的样子,不过也仅止于此,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
按照唐泛的猜想,他的儿子到现在还在锦衣卫指挥司那里没被放出去,虽然不会有性命之危,但肯定不会少受折腾,尤其是那帮锦衣卫,更不会将尹直放在眼里,巴不得多作弄作弄尹骐那种纨绔子弟。
但尹直这种反应,未免也过于平静了。
出于试探的心理,唐泛主动找尹直说话:“尹兄,昨夜我与令公子在仙客楼偶遇的事,尹兄可知晓?”
尹直冷冷道:“他如今人不是还在锦衣卫那里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孽子向来顽劣,做下什么荒唐事也不稀奇,我反该多谢你帮我管教呢。”
他几句话将自己撇了个一干二净,唐泛反倒不好说什么了。
此时人已陆续到齐,唯独首辅万安,在大家等了将近一刻钟之后,才姗姗来迟。
“方才陛下召见,故而来迟。”万安道,“今日会议暂且往后推一推,诸位先随我一道去见陛下罢。”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皇帝要召见,怎么之前也没个通知?
不过既然皇帝有命,大家自然没有二话,便都陆续步出文渊阁,朝乾清宫走去。
刘健特意落后几步,拉住唐泛小声问:“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何召见我们?”
唐泛摇摇头,小声道:“没听说什么风声啊!”
徐溥也凑过来悄然道:“我倒是听说了一点谣言。”
唐泛刘健便都住了嘴,等他的下文。
徐溥却不再说话,而是伸出自己的手,在掌心上写了个“太”字。
与太子有关?
难道陛下这回要动真格了?
唐刘二人悚然相望,都有些忐忑起来。
成化十四年 第143章
到了乾清宫,所有人都被带到偏殿。
皇帝跟前的小黄门道:“各位大人且稍坐片刻,陛下想请次辅入内说话。”
即使明代宰相权力分散,再无唐宋宰相的威风,但对唐泛他们,皇帝依旧需要保持基本的礼仪,若换了普通官员前来,让他们在外头站着等就是了,几位宰辅来了,却是有位可坐,有茶可吃的。
不过眼下大家显然顾不上这些细节,心里各自转着念头,无非都是皇帝到底要说什么,万一问到了太子之事,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照理说,内阁一体,本不该出现这种单独叫某个阁臣进去说话的情况,但如今,皇帝还真就这么做了,很可能是因为知道某件事上大家意见不合,所以打算分而理之,逐个击破。
堂堂九五之尊,对臣下用上这种办法,未免令人有好笑又好气。
但如果真的与太子有关,皇帝这样做,就可以理解了。
再看看万安等人安之若素的模样,唐泛隐隐有些不安起来。
一炷香之后,刘吉出来了。
他的脸色很奇怪,令人无法形容,不过有万安等人在场,唐泛他们也没法上前询问。
刘吉坐下之后也不看任何人,就跟老僧入定似的,眉眼微垂,一动不动。
刘吉之后,又是彭华与尹直相继入内。
他们进去的时间不长,起码没有刘吉长,约莫片刻就出来了,面色虽然平静,却有透着一股志得意满。
小黄门上前:“陛下请刘阁老叙话。”
刘健起身整整衣裳,向唐泛他们递了个眼神,便跟着小黄门走了。
此时万安却开口了:“润青,听说你昨夜抓到了白莲教余孽?”
唐泛道:“不过是怀疑而已,我已报知锦衣卫知晓,此事尚待他们查证。”
尹直哂笑:“唐泛,你身为阁老,却与锦衣卫这等天子亲军过从甚密,难不成是奉了谁的命令,别有所图?”
唐泛面色不变:“尹兄言重了,锦衣卫负责侦缉捉拿朝廷钦犯,莫说是我,便是尹兄你,发现了白莲教余孽的痕迹,难道还要隐匿不报吗?”
尹直冷笑:“只怕是有人急于公报私仇罢?”
唐泛:“这私仇不知从何说起,还请尹兄解惑。”
两人唇枪舌剑往来一回合,便见刘健跟着小黄门回来了。
如果说刘吉回来时,表情只是古怪而已,那刘健的脸色就称得上难看了。
陛下和他说了什么?
唐泛与徐溥对望一样,都有些奇怪。
但刘健并没有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他甚至没有看其他人一眼,径自坐下来,胸膛微微起伏,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精疲力尽的争吵。
看到这种情形,徐溥有些不安起来,但他只能跟着前来传话的内侍一并去见皇帝。
到了这种时候,唐泛反而冷静下来,他也不再试图与任何人进行言语或眼神上的交流,开始闭目养神。
尹直原本还想刺他几句的,见状只好闭上嘴巴。
很快,徐溥也回来了。
他的脸色比刘健还要难看,脸色甚至微微发白,脚步也有点踉跄。
唐泛睁开眼睛,看见他这副不太妙的样子,不由上前搀扶了他一把。
谁知徐溥抓住他的袖子就嚎啕大哭起来:“润青,你一定要劝住陛下啊!”
所有人都被徐溥这一下惊得有点反应不过来,连原本想请唐泛去见皇帝的内侍都懵住了。
在大家的印象里,徐溥向来是个拙于言辞的老好人,他也许是维护太子的,但他不善与人争辩,而且很容易心软,平日一直是在默默做事,比唐泛这个排行末尾的老幺还没有存在感,这也是当初万党同意他入阁的原因——这样的人,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威胁。
但谁也没想到,老好人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是会爆发的。
面对徐溥的情绪失控,唐泛不知道说什么好:“谦斋公……”
刘健扶过徐溥,对唐泛道:“润青,你去罢,这里有我。”
唐泛朝他点了点头,便匆匆跟着前来递话的内侍走了。
皇帝距离上次见到的时候,也就是几天前,好像又瘦了一点。
虽然如今每天都有常朝,但他最近生病,以身体为由不上朝会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借口了。
“臣见过陛下,陛下龙体圣安。”唐泛拱手躬身行礼。
除非大朝会或典礼,一般这种召见,阁臣是不需要跪拜的。
“唐卿免礼,坐。”皇帝道,声音有些嘶哑,伴随着一两声咳嗽。
“谢陛下。”唐泛道。
其实在众多阁臣里边,皇帝与唐泛的关系并不算特别亲近,只不过唐泛入阁是经过廷推,也就是六部九卿投票,皇帝没有阻拦而已,入阁之后唐泛能单独见到皇帝的机会也不多,大多时候也是与其他阁员一道觐见。
皇帝对唐泛的印象谈不上好与不好,他觉得这人或许很能干,但不太懂得为人臣子之道,若不是今日需要单独与他们一一对话,皇帝都不会想到要单独召见唐泛。
难得的,皇帝面容和蔼,跟唐泛聊了半天无关痛痒的话题,又关心他入阁之后习惯与否,不知内情的,估计会为皇帝的体贴而感激涕零。
但唐泛表情严肃,回答中规中矩,完全没有年轻臣子的朝气,令皇帝颇感无趣。
这样枯燥乏味的对话,对君臣二人来说都是折磨。
“今日异象频现,想必唐卿也听说了?”
所以谢天谢地,皇帝终于忍耐不住,进入正题。
来了!
唐泛不由挺直了背脊。
“是,臣听说了,也看过陛下命内阁传阅的那份手札了。”
皇帝的身体微微往前倾,这是迫不及待的表现:“那你有何看法?”
唐泛抿了抿唇:“恕臣鲁钝,臣不知陛下所指何意。”
皇帝:“钦天监告诉朕,这些天象都应在东宫。”
唐泛:“陛下的意思是,东宫……?”
皇帝懒得再与他兜圈子了:“上天示警,必有所昭,朕欲下罪己诏,重立东宫,卿以为如何?”
话已至此,唐泛不能继续装傻了,他敛容起身,肃然拱手:“敢问陛下,太子有何失德之处?”
皇帝有些不耐烦,这个问题,在唐泛之前,其实刘健与徐溥,都已经跟皇帝提过了,这种车轱辘似的对话令皇帝心生厌烦,但他为了争取阁臣们不在废太子的事情上拖后腿,又不能不耐着性子企图一个个去说服他们。
本朝大臣在嫡长的正统维护上,远远超过了以前所有朝代,要知道当年朱棣何等强势,最终也没能废掉太子,改立他所喜欢的汉王,现在即便万党权势远超当年永乐时期,但同样皇帝也没有永乐天子的强势,他甚至需要先征询内阁的意见。
“太子立为东宫至今已有十余载,未尝有过任何建树,也从未传出仁德名声,这难道不是失德之处?如今天象示警,正是要让朕及时改过的缘故。”皇帝道。
唐泛道:“太子虽为储君,但说到底还是陛下的臣子,既为臣子,便当安分守己,不得逾越君臣之别。正因如此,太子未有建树,才恰恰是储君本分,陛下何以不乐?”
他的意思是:太子没有什么作为,那才是对的,否则要是太子处处高调张扬,外面的人只知道有太子,不知道有皇帝,难道你就高兴了?
这句话毫不留情地直指皇帝内心,而且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是反对废太子。
皇帝有些恼怒:“唐泛,你既知本分二字,就该知道君为臣纲,你处处为太子说话,难道这反是为人臣的本分吗!”
唐泛丝毫不惧,起身拜倒道:“陛下恕罪,臣自幼读圣贤书,虽谈不上学富五车,但天地君亲师的道理还是懂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正是因为至圣先师认为以凡人之力无法窥透天意鬼神,不如直接不说。天象频现固然有示警之意,可难道单凭钦天监的只言片语就能作准么,只怕其中另有因由。天下人皆知太子并无过错,臣恳请陛下三思!”
皇帝闭了闭眼。
唐泛说的这些话,何尝不是他之前再三犹豫的来源,只是他如今已经下定决心,所以对方的恳求也无法令他动摇了。
中殿寂静无声,连旁边的小黄门也竭力放轻自己的呼吸,恨不得将身形隐入后面的帷幕之中。
皇帝如今身体不好,所以需要有人时时刻刻从旁服侍,小黄门自幼便被选入宫,忠心毋庸置疑,但却并不代表他愿意听到这些话,宫中代代相传,知道得越多,就越没有好下场。
先前的怀恩公公,不也是因为插手朝政过深,才被陛下放逐到南京去的?
过了一会儿,他听见皇帝慢慢道:“朕意欲另立东宫,你可愿代朕草拟诏书?”
小黄门的心不由高高悬起。
他在想,唐阁老要如何回答。
他在想,如果自己是唐阁老,又要如何回答。
如果唐阁老的回答激怒了帝王——即使这是一位比起历代先帝脾气更好一些的帝王,结果也许不会坏到哪里去,但很可能他却无法继续待在内阁了,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入阁。
小黄门想,如果他是唐阁老的话,他可能会选择退而求其次,不帮陛下草拟诏书,但是也不会再反对陛下废太子吧?
胡思乱想之际,他听见唐泛道:“陛下恕罪,请陛下三思。”
不好,陛下肯定要生气了!
小黄门很紧张,他听说唐阁老素来圆滑,不是刘阁老那样的急性子,怎么就选择了最糟糕的回答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