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李氏擀的饺子皮和冬宝在前世见过的都不一样,她一手捏着面团,快速的转着圈,另一只手擀着擀面杖,几秒钟的时间,一张饺子皮就擀好了,这样的方法擀的饺子皮,中间会有一个厚厚的小圆包。
沅水这附近的人家都是这么擀饺子皮的,和冬宝认知中双手一起擀,最后的擀成的饺子皮一样厚度是不一样的,据李氏说,这样中间厚的饺子皮可以放多点馅,不容易被撑破。
李氏的饺子皮擀好一张后就扔到了高粱秆子编成的盖屉上,严大人这边也快速的把饺子皮摊在手里,包好后双手一捏,一个花形的胖墩墩的饺子就成型了,立在盖屉上。
李氏擀皮的速度很快,冬宝和严大人两个人包都赶不上她一个人擀的速度,不一会儿,盖屉上就堆了高高的一叠饺子皮,李氏便放下了擀面杖,开始一起包饺子。
“今儿把东西给各家都送过去了?”李氏问道。
冬宝点点头,“都送了。”
“你爷奶那儿……说啥了没?”李氏问道。
冬宝笑了笑,黄氏那些话可不能在严大人跟前讲,便说道:“还能说啥啊,你好心给宋招娣添妆,人家上来就骂咱们不安好心,是来嘲笑她的。”
“这孩子……”李氏听了之后一滞,忍不住摇头叹气,“她这个脾气,出门子后可有她受的。”
趁严大人出门接小旭回家的功夫,冬宝慢悠悠的说道:“我给我爷奶送年礼的时候,刚开始俩人咋都不出来,后来我喊了二婶出来接年礼,我奶才坐不住出来了。我临走时,还一个劲的说严大人的坏话,说严大人看上的是咱们的作坊铺子,将来要谋夺了去,不如请我三叔来给咱们管事啥的,我没搭理她就走了。”
李氏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有些气上火了,“你爷奶……那就从来不盼着咱们娘俩好过,几辈子的仇人也没她这号的!平时没短她吃没短她喝,对他们仁至义尽的,他们没个老人的慈爱样子……她就是恨咱们!”
冬宝笑了笑,“你生啥气,我都不生气,当没听见就是了。”她挺清楚黄氏一家人的想法的,一是因为冬宝是个闺女,李氏没能耐给宋家延续香火,所以这两个人是弥天大罪,要两个人付出所有都不够还欠宋家的账的,而俩人有钱后居然不认罪还债,简直是太坏了,这仇比海深啊!二是因为宋家已经习惯了宋杨和李氏两个人的奉献了,宋杨去世后,奉献的责任就落到了李氏和冬宝肩上,他们理所当然的要求,李氏和冬宝要像宋杨一样,为了宋家而付出全部。
当这些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要求不能被满足时,可想而知会是多么的愤怒。
“哎,你奶不是说你三叔在安州给人当大掌柜吗?还来咱们这乡下小作坊当啥管事儿的啊?”李氏撇了撇嘴,眉宇间多有不屑。
冬宝嘿嘿笑了笑,自从他们从安州回来后,大家都知道了宋柏其实只是在一个小粮油铺子当打杂的小伙计,真是亏死供他读这么多年书了。听秋霞婶子说,宋柏托人捎信,说今年过年铺子忙,他走不开,就不回来了。
一个小伙计有什么忙的走不开的?无非是怕过年回去宋二婶几个朝他要钱,他拿不出来丢人,当初夸口当大掌柜的牛皮不就吹破了?
冬宝想起了宋家人,便有些不满的说道:“你给宋招娣那种人添妆干啥?好心给她撑门面,她还不领情,不是嫌少就是说咱们不安好心。”
“咋不安好心?”李氏诧异不已,“咱好心给她添妆,咋就成不安好心了?她亲爹娘也不见得给她添银首饰吧!”
冬宝小声说道:“我猜她是看不上王小宝,嫌人家有毛病,我一说来添妆的,她就恼的要哭似的。”还有一句,冬宝没藏在心里没说,宋招娣再这么下去,迟早出事不可,被婆家嫌弃退亲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没见大荣的妹子杨小红,现在还没说到一个可心意的婆家,要是女孩被退了亲,那就只有低嫁了,嫁的能有多低,一看运气,二看爹娘的狠心程度。
李氏叹口气,“成亲找对象哪有十全十美的……招娣以前也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你二婶刚生了大毛,一家子人把大毛当宝贝,你二叔二婶都顾不上管招娣了,她就跟着我一起睡了几个月,那时候你还小,不记得事,当时你们俩,一个睡我左边,一个睡我右边,就跟我有俩闺女似的,那时候招娣又乖又听话。哎,跟着你二叔二婶那样的人,再好的孩子也学歪了……”
冬宝包着手里的饺子,没有吭声,李氏属于那种心太良善的人,前有单良,后有宋招娣,凡是她带过的孩子,她都默默付出过母爱,并且尽力想照顾他们。至于那些人领不领情,李氏也不计较太多,反正自己心意尽到了就行了。
等到腊月二十八的时候,王聪派了豆腐坊的大掌柜跟着来拿豆腐的伙计过来了,给冬宝送来了八百两银子的分红。
银子装在一个木头箱子里,沉甸甸的,此刻太阳还未升起,烛光照耀下,银子在箱子里闪耀着漂亮的光泽。
冬宝高兴开心之余也不免惊讶,谢过大掌柜后,问道:“这个月怎么这么多?”
大掌柜笑道:“宋姑娘有所不知,年年都是腊月里生意最好,各大铺子的东家宴请掌柜伙计,还有运河上跑船的漕帮也要请船老大们吃饭,咱们豆腐坊又打出了名气,这个月生意很是不错。”
冬宝点了点头,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的,就是在现代,各个企业年终的时候也要请员工们去吃喝一次的,再搞个抽奖啥的,拉拢激励员工明年继续努力。
这八百两银子连同前几个月的总共有一千七百两,这些都是豆腐坊给冬宝的分红,并不包括作坊和铺子的盈利。作坊和铺子的盈利这半年多下来,分到冬宝这里的大约有个三百两左右,冬宝将这三百两分成了三份,她一份,李氏一份,小旭一份。
不管怎么说,严大人坚决不肯要小旭的那份红利,说男子汉大丈夫理当自己挣钱,但冬宝坚持把她分给小旭的那份红利交给李氏存了起来。小旭是真心把她当姐姐看的,既然是一家人亲姐弟,分给小旭一份红利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至于她手上的一千八百两,冬宝决定拿出五百两来买地,剩下的一千三百两她想在省城里买一所宅子。
“到省城买宅子干啥?”李氏诧异的问道,“咱在省城又不认识啥人,买了也不过去住。”
冬宝笑道:“大实哥和谦哥不是得去省城考举人么,还有小旭,早晚得去考,到时候去了他们也有个住的地方,再说了,咱们这豆腐生意,看着是好,可卖的地方有限,要是把作坊开到省城,不就卖的更好?”
李氏盯着冬宝看了半天,摇头叹气道:“你这孩子是个心眼活络的,心想的也大,娘是不如你……”她一直觉得把生意做到安州青州,已经是极致的大生意大买卖了,搁以前她和冬宝还在宋家的时候,是怎么都不敢想的,可在她满足于这个现状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把目光瞄准省城了。
冬宝还在耐心的给李氏解释,“咱们作坊里的管事只签了十年,十年后他们学会了做豆腐,肯定有人要自立门户,如果咱们不趁着这十年功夫把咱们宝记的牌子打成全国第一,到时候就被人家抢了!”李氏还在一个劲的摇头嘟囔,“幸好早就把你许给大实那孩子了,不然搁别人家,怕是容不下你这么心大的儿媳妇!还好,还好……。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60章 过年
第260章 过年
而在冬宝不知道的情况下,李氏和秋霞婶子已经秘密的商量好了两家定亲的日子。
“就定在二月二了!”李氏回家后笑着跟冬宝说道,“这是个好日子,你秋霞婶子请庙里的大师算过的。”
冬宝笑着点点头,反正只是定亲,离真正成亲还早的很,“你跟秋霞婶子决定就行了。”
李氏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着点了下冬宝的额头,“你这闺女,一点儿都不害臊!”旁人家的女儿听到自己定亲的消息,哪有不羞涩怀春的,只有她闺女不像个姑娘样子,淡定的跟啥似的。
“有什么好害臊的?”冬宝笑道,“我们都这么熟了。”
李氏又伸手点了下冬宝的额头,絮絮叨叨的说道:“我跟你说,定亲了就不一样了,以后你跟大实不能跟以前一样天天腻歪一起了,人家看见了说你闲话,还有,手上的针线也得好好学了……”看冬宝还想说话,李氏瞪圆了眼,“别拿你缝的那什么乱七八糟的睡衣来糊弄我!就你做出来那衣裳,谁穿的出去?做人媳妇的针线拿不出手,男人在外头也脸上没光。”
“知道了,知道了!”冬宝笑着推了推李氏。她也知道李氏说的是实情,沅水这种小地方是没有成衣铺子的,所有人做衣服都是自己买布回家裁了自己缝,作为一个家的女主人,要负责家里人的衣服和鞋子,针线手艺还是得能拿得出手的,否则就会像宋二婶那样,自己打扮的还算光鲜,家里的老公孩子就邋遢的一塌糊涂,叫人笑话。
今年是李氏和严大人组成新家庭后的头一个春节,李氏这边亲戚不多,而严大人那边就更没什么亲戚了,然而大年初一来拜年的客人还是不少,都是沅水镇上做生意的人,趁着过年的时机,来所官这里拉拉人情,卖个好。
初二那天,严大人赶着驴车,带着自家人和李红琴一家三口,七口人挤的热热闹闹的去了大舅李长风家里。
冬宝不知道是不是托了严大人的福,今年高氏给准备的两桌席面特别的丰盛,笑容也格外的和蔼可亲,女客这边还准备了价钱不便宜的果子酒。男客那桌在前面铺子里,女客这桌则是放在了后院的堂屋里。
女客这边酒席吃到一半的时候,李氏喝的就有些上头了,大冬天的脸红的要滴血,起身说自己去上茅房解手,旁边的高氏立刻站了起来,笑道:“我也一起去。”
冬宝也没在意,然而等了好久菜都凉了也不见两个人回来,这会儿上天正下着雪,李红琴便有些担心两个人是不是半路上滑,摔跤了,刚要起身去看,两个人就一前一后的进了堂屋。
“我还当你们俩摔跤起不来了!”李红琴笑道,又坐了回去。
李氏和高氏两人身上干干净净的,并没有泥土印子,然而两个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尤其是高氏,嘴巴抿的紧紧的。
一般这个情况下,主人得接话捧场的,高氏不吭声,李氏只好笑道:“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哪那么容易就摔了!”
李红琴也察觉到两人间气氛不对,便笑了笑没再说话。
“唉,小妹你这日子是过出来了。”高氏笼着手坐在凳子上,似笑非笑的说道,“又是铺子又是作坊,拔根汗毛都比你哥的腰粗!安州城里的地主老财过的都不胜你!”
没等李氏接口,李红琴便大声笑道:“嫂子你看你说的,红珍过啥样的日子咱们自家人能不清楚?人家城里的地主老财有后半夜起来做豆花的?人家城里的地主老财有自己动手干家务活的?我跟红珍都是乡下媳妇劳碌命,比不上嫂子你,清闲又衣食不愁,我们才羡慕你的日子哩!”
李红琴的嗓门大,说话也不客气,一下子就把高氏酸溜溜的话给堵在了嗓子里,高氏心里越发的不高兴,连应酬客人都没那个心思了,只坐在那不吭声。
李氏也不想坐下去了,打发小旭去前头看严大人他们喝酒喝完了没,“跟你爹说,天上的雪下的大,路不好走,咱们早点回去。”
其实沅水镇就这么大,从李长风的铺子到他们家距离不远,就是走路也只是两刻钟的功夫,然而李氏看高氏这副要跟自己怄气的模样,心里也老大不痛快,不想再留下来了。
很快,小旭就从前面铺子里跑回来了,说他们已经喝完了,正坐那说话,随时都能走。
李氏连忙站起来,对高氏笑道:“嫂子,今儿不凑巧,雪下的太大,我们先走了,改日我们兄弟姊妹们再聚。”
高氏抄着手站了起来,象征性的说道:“再坐会儿吧,等吃了晚饭再走也不耽误。”
“不了,时间也不早了,小旭还得回去练字儿。”李氏推辞道。
高氏也没再开口挽留,脸上勉强的挂了笑,把李氏一行人送到了门口。
严大人和张谦因为喝了酒,坐在驴车外面驾车并散酒气,车里面除了小旭就只有女眷了。冬宝抱着小旭坐在她腿上,问李氏道:“是不是我大妗子跟你要什么了?”
李红琴和张秀玉也看向了李氏,张秀玉还皱着鼻子哼道:“你看她后来那样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好像咱们欠了她多少钱,不就吃她一顿饭,咱们给她送的年礼,能办多少酒席了?”
“好了!都要出门子的姑娘了,可不能这么议论长辈!”李红琴笑着骂了她一句,张秀玉在外人面前老实又温顺,只有自家人才知道,这姑娘骨子里和李红琴一个样,都是直爽,有话就说的性子。
李氏叹口气,苦笑道:“还是以前那事,说常亮不想在安州当学徒了,嫌没啥前途,要跟着他姑父当衙役,去年我说这孩子年纪小啥的,今年她就说孩子又大了一岁,不小了,非得要我给她个肯定答复才行。哪有这样的?就是我愿意,这事也得跟小旭他爹说一声,看能不能成才行啊?我说回去问问,她就气上了,说我不顾及亲戚脸面,还刺儿我,说我连这点家都当不了,我一个大字不识的妇人能当啥家啊?还能当小旭他爹的家?这不是笑话么!”
“常亮也愿意?”李红琴问道,“这事大哥知不知道?大哥不是不同意常亮当衙役么!我看当衙役也没太大好处,不过是看着风光,见天巡街,风里来雨里去,要是常亮学好了手艺,自己开个铺子,有严大人照看着,风吹不着日头晒不到的,不比当衙役强?”
这是李红琴的心里话,虽然准女婿梁子是衙役,但她心里还是认为有门手艺在手,比当衙役强。
李氏摇头,“我看她说话那口气,像是跟大哥通过气的,他们跟咱想法不一样吧!”
“你没一口应下她就给你甩脸子?”冬宝皱眉冷笑,“咱要是不顾及亲戚情面,批发给她的腐竹豆干就不是那个价了,还要咋顾及亲戚情面?别以为我不知道,大舅那个铺子,位置差,卖不了多少货,大妗子每个月从咱们作坊拿的货,一大半都转手给她娘家兄弟卖了,她还当她瞒着咱们,我看以后给别人什么价就给她什么价吧。”
冬宝给腐竹豆干什么都有统一定价,不管谁来买都是这个价钱,大舅的铺子也想卖这些豆制品,冬宝给大舅的价钱比别人的每斤都低两文钱,这是唯一的让价。不要小瞧了这两文钱,几百上千斤的货累加起来,节省下来的成本那是相当可观的。
李长风和高氏每个月从塔沟集的作坊直接拉货,每次都有上千斤的进货,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高氏分给她的两个娘家兄弟走街串巷去卖的,赚的钱自然是归她娘家兄弟,这点冬宝早就知道,不过是看在李长风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己娘家兄弟和大嫂整出这样的事,不说破还好,一说破李氏脸上也没光。无奈之下,李氏跟冬宝说道:“你大舅……也是没办法,两个大舅子都没啥本事,能帮衬就帮衬下,不然还不是要到他那里打秋风,如今也算是有个正当营生……”
回到家里后,李氏和严大人通了个气,哪知严大人却说道:“大舅兄在吃饭的时候跟我提了,常亮那孩子也说他想当衙役,我也应下了,等开了春就能让他来。”
李氏十分不好意思,迟疑的说道:“好办不好办?要是得罪人的话就算了,让他安下心来学门手艺就挺好。”严大人笑着拉了李氏坐下,“你也别老怕给我添麻烦,咱们夫妻间还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侄子不就是我侄子?他这个事不难办,我还在这个位置上,安排个人的权力还是有的。只是……”严大人说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我看常亮不如他大哥常新性子老成稳重,又不像是能吃苦的样子,估计啊,这个衙役他也做不长。”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61章 消失的优惠价
第261章 消失的优惠价
“亲戚不就讲个帮衬么!”高氏笑道,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当初我跟你大哥帮衬你们,现在你帮衬你侄子……年初二的事你可别放心上,那是我心里头绕弯了,尽瞎想些不着边际的,你哥后来把我骂的可厉害了!说我尽惹他两个妹子生气,我说别人生我的气,大妹和小妹不能生嫂子的气啊!俩妹子都是明白人,实诚人,好心人!是不是?哈哈哈哈!”
冬宝在一旁,装作没听到高氏那畅快刺耳的笑声。
等正月初十的时候,冬宝就回了塔沟集一趟,亲自跟和所有管事都嘱咐了一遍,以后李长风和高氏来拿货,一律按照统一定价,不再优惠了。
大荣是个直性子的人,当即就拍着腿说道:“早该这样了,李老板那个媳妇,见天跟人炫耀她进货便宜,搞的好多来拿货的掌柜都不满意,软磨硬泡的也要按这个价拿货,尽耽误事儿。”
冬宝尴尬的笑了笑,心里却是在咬牙切齿,炫耀这事可真像高氏的风格,“给各位添麻烦了……以后就统一定价,谁家的亲戚也不能例外!”
正月十二作坊就开工了,过了正月十五,李长风和高氏去作坊拿货,意料之外的自己原有的优惠价格取消了,成了跟别人一样的价。得意了一个春节的高氏当场就要和管事翻脸,被李长风板着脸死活拉住了。
“你拉我干啥?”高氏余怒未消,“那人肯定是新来的,不知道我是谁!”
周围不少外地来的掌柜都在探头探脑的看,宝记作坊开业这么长时间来,一直都是以和为贵,人家东西好吃又不贵,特别好卖,大家都是求着他们多卖点给自己,哪可能跟宝记的人吵架啊,稀罕,真是稀罕!
李长风羞的老脸通红,反问道:“你是谁?你跟我说说你是谁?你是天皇老子还是皇宫里的公主啊?”
高氏理直气壮的说道:“我是李红珍她嫂子,你是她亲大哥!咱能跟别人一个价吗?”
在众目睽睽之下,李长风顾及面子,不可能跟李氏翻脸吵闹,只低声说道:“算了,赶紧拿完货回去吧。”
他不傻,这事肯定是李氏或者冬宝吩咐过了,以后不给他们价格优惠了,想来是过年的时候高氏的态度得罪了她们。
“那不行。”高氏急了,“我兄弟他们又没铺子,走街串巷到处挑着卖,多累啊,进价跟人家一样,他们也就挣个辛苦钱……”
李长风也不跟她多话,直接把货搬上了车,套上了驴子就走,高氏看李长风的脸色,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登时也不敢多话了,不满的嘟囔着跟在了后面。
走出塔沟集好远了,高氏还在嘟嘟囔囔的絮叨两个娘家兄弟多辛苦,这下赚的又少了那么多之类的,李长风再也忍不住了,回头吼道:“别人也有挑担子卖的,人家赚多少他们咋就不能赚那么多?”
“那不一样……”见李长风怒了,高氏也有些心虚,“这不是有这层亲戚情分在么,咱能跟人家一样?”
李长风气的不行,跺脚道:“红珍愿意给我让价,那是看在我是她大哥的份上,我这个当大哥的够受妹子照顾的了,难不成,我妹子照顾了我不够,还得照顾嫂子的娘家兄弟?有这个道理吗?以前看到红珍和冬宝我就心虚,人家的钱也是辛苦挣来的,我拿我妹子我外甥女的辛苦钱给你兄弟做人情,我这个当大哥,当大舅的,脸上没光!”
高氏涨红了脸辩解道:“她们要是没有这个钱,我能强问她们要?现在她们有,每天卖恁多货,那些安州青州来的都买不够……挣的多,人家不缺这点钱,她们手指缝里漏点,就够咱们吃喝不尽的。”
李长风也懒得大冷天的站在路上跟高氏多说,扬起鞭子催着毛驴快走,回头跟高氏说道:“你以后还是别去红珍那里了,你那张嘴,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旁人念在我面子上不跟你翻脸,未必心里不计较,看这回不给我们便宜了,就知道红珍和冬宝心里头咋想我这个大舅了。即便是亲戚,人家不照顾你又能咋?人家为啥就得照顾你?你又能照顾人家啥了?”
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到冬宝心坎里头去了。
前世的时候,冬宝的父母把豆腐生意做到了县城,在县城里开了第一家豆腐铺子,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得了的事情。在村子里传开后,不少亲戚都找上门了,要求给孩子赞助学费什么的都是小事,更多的是找他们帮忙走后门的,什么孩子上学分数不够要走后门的、条件不够想进部队当兵的、对分配的工作不满意的,甚至连计划生育超生户都来找他们帮忙,看能不能走后门少交罚款……
冬宝从小就对这些亲戚烦不胜烦,那些人摆出一副我是你亲戚,现在你发达了,有能耐了,你就得给我帮忙的架势,实在让人讨厌。
现在高氏也成了这些人当中的一员,只是她自己却没意识到罢了。
高氏不来铺子了,李氏也乐得不用应付她,常亮已经跟着梁子在巡街了,刚开始几天还行,小伙子工作热情挺高涨的,然而没两天就开始嫌外头太冷,当衙役见天在外头跑啥的。
李红琴和李氏听梁子汇报完,李红琴便摆手:“让他抱怨,别搭理他!吃哪行饭都不容易!让他吃点苦头也好,将来他要是不愿意干了,回头还让他去安州学手艺。”
李氏也不大愿意操心侄子的事了,该她办的都办到了,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操心,那就是冬宝定亲的事。
定亲那天要请人来吃饭,她和秋霞婶子商量过了,宴席就在镇上办,一是镇上就有集市,买什么都方便,二是林家隔壁就是宋家,谁知道会出现啥事?她面子上受损无所谓,关键是两个孩子这辈子就这么一次定亲礼,要讲究一个好兆头,万事顺心如意的,可不能受到啥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