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第254章 宋柏的选择
宋柏是在外面磨蹭到天擦黑的时候,才趁着夜色溜进家里的,为的就是不想碰见村里的乡亲们。
谁料到他进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宋招娣端着宋二婶的洗脚盆子出来倒水,撇见一个黑影蹿了进来,吓的她尖叫了起来,一盆子洗脚的脏水就扣到了她脚上。
“别叫了!”宋柏本来心里就紧张,听到侄女叫的跟杀猪一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的低声加了一句,“是我。”
宋招娣听出了宋柏的声音,才松了口气,不满的撇了撇嘴,朝身后的西屋喊了一声,“娘,三叔回来了!”
宋柏刚想拦住宋招娣,已经晚了,宋二婶和宋二叔已经掀开了帘子出来了,抄着手靠在门框上,宋榆嘲讽的笑道:“哎呀,大秀才回来啦!咋报喜的人还没来,你先回来了哩?”
“爹,娘,咱家的大秀才回来啦!您二老赶紧出来看看吧!”宋二婶叫的更是夸张。
就连大毛二毛也都学着父母的模样,嘲笑着看着宋柏,更让宋柏没脸。
宋柏又气又恨,满脸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去,简直无地自容,这会儿上,他分不清是该去恨嘲笑他的二房几口人,还是该去恨隔壁那个考上了秀才衬得他愈发没用的林实。
黄氏和宋老头年纪大了,睡的早,这会儿上听到响声赶紧起来了。听到宋二婶那么挤兑自己的小儿子,黄氏虎着脸掀开了堂屋的帘子,不客气的叉腰骂道:“叫啥叫?野猫叫春都没你声音响亮!滚回屋里睡你的去!把孩子都带屋里去,大半夜的吵吵不像样子!”
宋二婶撇撇嘴,招呼大毛和招娣几个孩子进屋,临放下帘子时还对黄氏刻意大声说道:“娘,老三也回来了,这个家该分了吧!”
“分你亲娘的腿!”黄氏愤怒的骂了一句,拉着宋柏进了屋。
宋老头早就在屋里点起了油灯,看着儿子有些消瘦的脸,宋老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黄氏拉着宋柏坐下了,心疼的摸了摸宋柏的脸,说道:“瘦了,比走的时候瘦的多!”
宋柏没吭声,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垂着眼皮看着那盏跳动的昏黄的油灯,三个人静静沉默了半晌,黄氏最后下定了决心般,说道:“三儿,你先回屋歇着吧,我去给你烧水,咱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爹娘还供你念书,你又不笨,就是缺个机遇,早晚是个秀才跑不掉的。”
见黄氏表了态,宋老头也赶紧说道:“是啊,听你娘的,别多想,也别听你二哥二嫂瞎胡说,那俩人嘴里的话没一句能听的。专心念你的书,准备明年的考试才是你的正经事。”
宋柏头一回觉得在父母面前压力这么大,见黄氏和宋老头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宋柏巴不得赶紧回屋,连忙站起来说道:“哎,我先回去了,几天都没睡好了。”说罢,逃也似的回了自己的西屋。
第二天上午,宋柏睡的饱饱的起床,刚出门,就听到院子里的宋二婶笑道:“哎哟,秀才公起床了?啧啧,到底是读书人有福啊,我们这泥腿子都起来干大半天的活了,秀才公才刚起来!”
因为宋柏回来了,一大早上宋二婶就开始和黄氏闹腾了,只说自己身上不舒坦,昨天干活累着了,今天不能下地了,黄氏心里气的要命,然而却也没办法,宋二婶现在骂不怕了,还有个宋柏是黄氏的软肋,黄氏只得下了地,让宋二婶和宋招娣在家做饭。
几个人临下地时,宋柏还在呼呼大睡,黄氏没办法,把偷偷给宋柏做的小灶放到了堂屋,等着宋柏起来后吃。
宋柏觉得自己的日子苦不堪言,宋二婶称呼他不是秀才公,就是状元公,讥讽的一塌糊涂,还动不动就拿隔壁的林实,还有镇上的张谦说事。虽然宋二婶也十分讨厌林实,连带着对没怎么见过面的张谦也没好感,她也不希望林实能中秀才。可问题恰恰是,林实这样的都中了,宋柏你凭什么还不中?你凭什么还享受一家人的供奉?在连二毛都早起下地的时候,你这个年轻力壮的男子怎么还有脸睡到太阳晒屁股?
在家里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宋二婶尖利的嘲讽,宋柏坐也坐不住,翻开自己的书,没翻两页就烦躁的扔到了一边,想出去走走就更别提了,每个人都知道林实考中了他却没考中,他可不想出去被人拿来和林实那小子比较。
他怎么就能考中了呢!宋柏烦躁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过才到镇上读了一年多书的臭小子,之前怕是连字都认不全吧,咋就中了呢?
是给县老爷送礼了?还是真的走了狗屎运?宋柏怎么也想不明白,心里一股子气,又不知道该往哪里发,悲凉之下,只觉得自己像话本里的那些落难公子一样,虎落平阳被犬欺,连宋二婶那样的乡村野妇都敢出言嘲讽,等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看他怎么收拾这些人出气!宋柏恨恨的想着。
然而没等宋柏飞黄腾达,他就忍受不了了。没过多久,繁忙的秋收就结束了,因为宋柏不去书院念书了,所以今年的粮食也不用卖了,一家人总算能吃上几口饱饭,宋二婶的脸色也就难得晴了几天,没对宋柏冷嘲热讽。
只是宋柏自己坚持不住了,原因之一是林实回来了,新秀才就住在他的隔壁,整日去林家贺喜,想跟秀才公说话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林实有多热闹得意,他就有多凄凉气短。
“有什么了不起的!”宋柏愤愤然,“他也就是四十八名而已,乡下人就是没见识,这秀才跟秀才能一样吗?”
宋二婶哼了一声,撇嘴道:“我们都是不认字的粗人,不知道秀才跟秀才有啥不一样的,我们就知道考上秀才的人跟没考上秀才的人有啥不一样的!”
原因之二,宋柏自己不想读书了,他现在拿起书本就烦,之前老老实实在家看书复习,是因为有冬宝那件事为把柄,他惊慌害怕,只得窝在家里,也存了想蛰伏两天然后通过考试一飞冲天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心思,只可惜这回又没中,彻底打击坏了他。
本来宋柏就不是什么爱学习的人,之前一直在书院念书,就是想住在镇上,接受家里人的供养,有的吃有的穿有的花,读书不过是他过舒坦日子的借口,现在住在乡下,吃的差不说,还不能出门,他才回来几天,就觉得憋屈的不行,实在过不下去这样闭门读书的日子了。
也许我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宋柏心中郁闷的想着。如今他是别想着再去书院念书了,闻风书院不会收他的,而别的书院更没戏,离家远花钱更多,家中的二哥二嫂是绝不会同意再出钱供他念书的。
林实在家里帮着父母爷爷秋收,下地拉棒子,耕地点种,所有的活记一样不落,要是别人不知道,根本分不出这个穿着粗布衣裳,扎着裤脚裤腰,带着草帽的农家少年是个秀才!
人人看了都在夸林实,羡慕林福夫妻有这么懂事这么有本事的儿子,相比之下,宋柏一个比林实还大上几岁的汉子整天窝在家里不出来,更让人提起来就想撇嘴。
等秋收完了,宋柏终于是忍不住了,跟宋老头和黄氏支支吾吾的说道:“爹,娘,我,我不想念书了……。我,我考不上秀才……我也不想考了!”
黄氏俨然挨了一道晴天霹雳,回过神来后抓着宋柏瞪着眼叫道:“咋不想念了?是不是你二哥二嫂又说啥混话了?我,我打死那两个畜生去!”
“哎,哎!”宋柏连忙拉住了黄氏,也不说是自己不想念了,只含含糊糊的说道:“娘,我也不能不考虑二哥二嫂的意思……。天天听那些酸话,我也静不下心来念书,一年一年也就浪费了,还是没用。”
黄氏难受的直抹眼泪,觉得天塌下来一般,为了供宋柏,一家老小花了多少钱,多少心血?指望着宋柏能比大儿子宋杨更有出息,没想到最后,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听你二哥二嫂的,他们还当不了这个家,娘叫你在家念书,我看他们俩日后谁敢说什么酸话,谁敢说,我就撵谁光着身子从这个家滚出去!”黄氏拉着宋柏的手说道。
宋柏急了,他在这个破破烂烂的乡下实在是呆不下去了,出又出不得门,看书又看不进去,实在憋闷死他了,情急之下,说了实话,“娘,我,我不想读了,我不喜欢念书!再说了,林实都中了,人家都咋看我?我,我丢不起这个人,不念了!”宋老头长叹了一声,说道:“三儿啊,你都念了恁些年了……养的细皮嫩肉的,除了念书,你还会啥?地里的活你不会干,也干不来啊!”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55章 出门
第255章 出门
黄氏也忧心忡忡,宋老头说的话糙理不糙,宋柏除了念书,还能做什么,念书考功名就是宋柏唯一的出路。
“三儿,别尽想傻事,你大哥不也考了好几年才考上的?你又不比他笨,今年再好好念一年,明年一定能考得上。”黄氏柔声细语的劝道,也只有在宋柏面前,她才是温柔可亲的慈母。
不管宋老头和黄氏怎么劝,宋柏都打定了主意,他不想再念那些乏味的书了,更不想憋屈在这个充满了猪粪和鸡屎味道的小院里,一出门就得踩上一脚烂泥,再窝憋在这里,他非得疯了不可。
“我,我不想念了,又不是非得念书才有出息。”宋柏低着头搓着自己的手指,语气坚定,却不敢去看黄氏和宋老头,“我也不想在家里了,林实中了秀才,村里人咋说我啊?还有二哥二嫂天天说那话,我受不了,我念了恁多年书,我也是有脸面的……不念了,我不念了。”
宋老头有些急躁了,重重的拍了下桌子,痛心疾首,“你,你不念书,你咋养活自己?你,你会下地做活计?你也知道你二哥二嫂说话难听,你要是不念书了,他们还能愿意继续供着你吃饭?”
“你跟孩子嚷嚷啥!”黄氏不满的瞪了宋老头一眼,转而对宋柏和颜悦色的说道:“三儿啊,再忍忍,管他村里人咋说,等明年你中了秀才,还有谁说你?他林实不过是运气好,走了狗屎运,你跟他比个啥!”
宋柏抬头看了黄氏和宋老头一眼,说道:“我想过了,我识文断字的,我去给人家代写家信,写状子,写对联,我都行,我这一身的本事,到哪都有我的一口饭吃,还能养活的了爹娘,不看二哥二嫂脸色吃饭!我恁些年的书,也不是白念的!”
说到最后,宋柏的脸上又浮现出了以往那种骄傲和自信。
“给人写信写状子能挣几个钱?你将来要是娶妻生子,养的活一家人?”宋老头又急又气,他不是没见过集市上摆摊卖字的读书人,都是考不上秀才的落魄书生,摆一天的摊,风里来雨里去,日头晒的,挣不了几个钱,宋柏放着光明大道不走,偏走下道,着实让他生气。
不管宋柏怎么说,这回黄氏和宋老头站了统一战线,坚决不同意宋柏去摆摊卖字,理由一是丢人,二是不挣钱,耽误正经考试。宋柏又急又无奈,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半宿,突然想到了他以前在书院认识的一个人,那人在闻风书院念了两年,自觉不是考功名的那块料,也受不了学院的管束,就回家了,当时两人关系不错,一起逃课一起吃喝玩乐一起结交镇上的狐朋狗友,颇是过了一段逍遥的日子。
也许他能帮的了自己,宋柏暗自祈祷着。
等忙完了秋收,林实和张谦又回到了镇上念书,像林实和张谦这样中了秀才还在书院念书的人并不多,如果是家中穷的就直接寻馆教书了,如果是家中有门路的,像周平山那样的,就去了更好的地方继续学习,方便自己考举人进士。
“既然已经考上秀才了,就收收心,别那么急躁了。”柳夫子笑着对林实说道,“比起张谦,你基础太差,这几年也别想着去考举人了,好好的把字练好,把基本功打实了,去省城考举人可跟县城里考秀才不一样!”
林实自然是乖乖的应了,他之所以那么心急的想考个功名,就是想有求取冬宝的资本,如今既然已经是秀才了,他甚至想过放弃读书回家干活,减轻父母负担,被林福和秋霞婶子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林福和秋霞都是实在人,他们觉得既然儿子能继续往上走,他们自然要全力支持到底,不能因为家里人手少,就断了儿子的上进路。
“继续念呗,反正现在有铺子有作坊,供你还不是问题。”冬宝笑道,举人可比秀才高出好几个等级,不能同日而语,林实能考上举人更好,即便是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林实还是那个厚道温润的林实。
林实被小未婚妻鼓励了,脸上有些微红,笑道:“我也想继续念的,去县里考试后,我见了不少别的地方来的秀才,真感觉到自己念的少,比不上别人有能耐。这回我考了四十九名,都不好意思跟你说,怕你嫌丢人。”
冬宝嘻嘻笑了起来,秀才一共取五十名,林实第四十九名,就是吊车尾的名次了。
“这有什么好丢人的?考上就够了。”冬宝笑道,林实若是经历过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应该就知道一句名言,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林实也笑了起来,慢慢的说道:“我想柳夫子说的很对,我要是念下去的话就好好念几年再去考举人,我想考个好名次。”他自己的实力自己清楚的很,也没有在周围一片恭维贺喜声中迷失掉自己,作为一个上进的农家少年,他也有自己的雄心和骄傲。
“还有……。”林实笑着看着冬宝说道,“我爹娘和李大娘商量了,等明年过了年,你满十二了,咱俩家就把定亲的事给办了。”
冬宝微笑着点点头,其实就算林实今年没考上秀才,等她满了十二岁两家还是要办定亲酒的,林实中秀才对两人的婚事是锦上添花。对于和林实定亲,冬宝没有什么羞涩兴奋,大约这些年和林实混的太熟悉了,一切都像是水到渠成般的顺利。不管前世她看过多少爱恨情仇的爱情故事,冬宝觉得,什么样的男子都没有她的大实哥那样让人觉得信任,安心。
她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样一个靠得住的男子。
等到十月的时候,秋霞婶子给冬宝母女俩带了一个消息,宋柏不念书了,听说经人介绍去安州一个大老爷家里当大掌柜了。
“冬宝她奶说是那大老爷是当官的,家里多有钱多有钱的……”秋霞婶子说道,神色之间满是不信。
李氏也是一脸的疑惑,“咱们这小作坊小铺子的大管事都还得是自己人哩,外头那些读书人想进来咱们都不愿意,她三叔……人家官老爷就乐意让他一个生人来当大掌柜?”
秋霞婶子手一摊,“这话都是冬宝她奶一个人说的,一个劲的在大实他爷跟前说,说她家三儿有本事,在朋友跟前有面子,看的起他,非得举荐他当那啥大管事,推都推不掉。”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送行那天,我听大实他爷说,宋婶子又是杀鸡割肉,又是买酒,给宋柏送行,还请了不少人作陪,喝到最后,宋大叔也醉了,抱着宋柏哭的跟啥似的,宋柏也抹眼泪,在那拍着胸脯赌咒发誓,说不混出个人样子就不回来。”秋霞婶子说道。
李氏叹了口气,想起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的前小叔子,摇头道:“背井离乡讨日子……哪是那么容易混的啊!他在塔沟集还显眼,是个读书人,安州那是什么地方,恐怕秀才都不值钱。还不胜在村里开个私塾,给孩子们开蒙啥的,挣的就算少些,也够他吃用的,他住家里啥都不用他操心,还能顺便温书准备考试。”
“娘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三叔啥不行就说大话行,前两年不还动不动就说等他考上了就把咱们怎么怎么着的么!”冬宝忍不住笑了起来,就算宋柏真的混不开,苦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他自然就灰溜溜的跑回塔沟集了,这种自私又娇气的人,说出去的誓言能相信才有鬼。
李氏笑着拿手指顶了下冬宝的额头,“别人能说他你可不能说他,他再不好也是你三叔,是你长辈。我听了也吓一跳,他咋就不念书了?你爷奶跟魔怔了一样,非得供出来个官老爷,咋就愿意?”
说到这里,秋霞婶子撇起了嘴,“他不念了就不念了,非得扯上大实,一个劲说大实走运考上了,他没面子啥的,要我说都是借口,我看他就不像读书那块料!”
“婶子别气,大家谁不知道是咋回事啊,肯定是他自己不想念了。”冬宝笑着劝道,她是真的觉得宋柏该去找个活计养活自己了,如果宋家上下齐心协力愿意供他读书还罢了,偏偏宋二叔一家坚决不愿意,那他只能想办法养活自己了,毕竟宋柏都快二十了,这个年岁在乡下早就是成人支撑门户了。冬宝还记得自己前世里读过的故事里,其中就有一个讲的是落魄书生砍柴卖钱度日,上山砍柴的时候还不往拿一本书在山上大声背诵。宋柏要是有这艰苦学习的劲头,估计早就考上举人了。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56章 干锅
第256章 干锅
“如果不方便查就算了。”冬宝笑道,“不是很要紧的人,就是他从前犯过事,又不是能记得住教训的人,他一个人在安州,又没我爷奶在旁边约束着,我怕他被人教唆走歪路。”
来拿豆腐的管事笑着应下了,“宋姑娘客气了,查个人而已,不用劳烦我们公子,小的就能给姑娘办了。”只是管事看冬宝如同谈论自家不争气的后辈一样的态度来谈论亲叔叔,就忍不住感叹,宋冬凝自己还是个不到十二岁的小姑娘的吧,看人家这稳重的做派,家里那几个小子没一个能比的上的。
“那有劳大叔了。”冬宝笑道,也没跟管事客气,宋柏要是老老实实在安州找个营生挣钱糊口,那就算了,要是跟在镇上一样,结交狐朋狗友,以他那种自私又一肚子坏水的心性,早晚给她们带来祸事。
管事笑着摆手,又问道:“宋姑娘,您什么时候有空再去趟安州啊,豆腐坊里的厨子可都想念着您哩,这段时间他们琢磨出来几个新菜,等您去尝尝。”
冬宝想了想,算了算林实和张谦的沐休时间,便道:“初十那天我就过去。”
管事应了,盘算着回去交代一声,初十那天得多派辆马车来沅水镇接人。
虽然说冬宝常常去安州,可跟她住一起的小旭跟着她往外跑的机会并不多,严大人对小旭的课业管的很严,即便是沐休的时间,也常常拘着他在家复习温书。而这个机会显然是开春前最后一次出门的机会了,不然再等等天就冷了,出门不是观光,而是挨冻了。
小旭先是向李氏和冬宝撒娇卖萌了半天,征得了两人的同意,让李氏和冬宝跟严大人说带他出去走走。严大人心里清楚小儿子的心思,也觉得这段时间拘的小旭有点紧,见李氏和冬宝都开了口,便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所以那天去安州的人中,除了林实和张谦,又多了小旭一个小拖油瓶。
十月的安州已经开始冷了,运河的码头上却是依然热闹,从船上扛货的工人们甚至有光着膀子的,晒的黝黑的脸上还淌着汗冒着热气。
冬宝此行带了上百斤自己在家摸索了大半年时间才做出来的千叶豆腐,好在现在是冬天,豆腐放上两天也不会坏掉。
给豆腐坊的厨子介绍了千叶豆腐的几种做法后,冬宝便让厨子自己动手做两道菜试试。等菜做出来,几个尝过的人都啧啧称奇,纷纷说没想到还有这种奇妙口感的豆腐。
“我这里还有个东西。”冬宝笑道,展开了手里的纸张,上面是她用毛笔画的一张图,是现代餐饮业常常使用的干锅,“在这个托座里点火,既能让菜更香,又能保温,很适合冬天吃。”
安州这一带冬天很冷,菜里面多是大鱼大肉的,端上来没多久就冷掉了,荤油凝结成块,看着就叫人没食欲,之前豆腐坊的厨子们设计了个大的铁盘,铁盘里面倒上热水,把菜盘子放热水里,然而水凉的也快,保温效果并不好,撤换的话也很麻烦。
“这个东西好!”当即有厨子喜滋滋的叫了起来。
冬宝呵呵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个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关键问题还是托座里面用什么烧火好一些,我在家试过用小炭块,可惜烟有点大,熏的人眼睛不大舒服。”
这年头可没有方便好用的固体酒精。
豆腐坊的大厨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胖子,听了冬宝的话后笑道:“宋姑娘用的是什么样的炭块?有没有用过银丝炭,这种炭块烧起来是不会起烟的,不如等会我们用银丝炭试试。”
王聪在一旁点头,两眼兴奋的有些放光,他是清楚如果这种干锅推广的效果的,豆腐坊临近码头,不少体面的生意人都在豆腐坊设宴招待客人,席间难免喝酒谈生意,时间一长,菜都凉了,那些吃惯了好东西的人也没胃口再尝那些冷菜了。有干锅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无非是多加两块炭的问题。
“还好,不算太贵。”王聪稳稳的说道,“十斤品质差些的银丝炭也不过一两银子,足够用上百个……这个什么锅了。”
一两银子分配到一百道菜里,成本也不过是每道菜多了十文钱而已。
冬宝听的表面镇定内里在暗自咋舌,庄户人家一年能有个三四两银子的进账就算是富户了,而富户一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只能买三四十斤不起烟的银丝炭,在王聪眼里一两银子十斤的银丝炭只是不贵。看来还是她在乡下呆久了,挣了点钱就把自己当财主了。
王聪拿到图纸后,立刻找工匠细细的重新画了一张更精确,比例更完美的,吩咐管事尽快打造出一百个出来,不光豆腐坊用,八角楼也要用。
等王聪忙完,离午饭时间还早,便请了冬宝几个人去包间喝茶。
“宋姑娘,前些天你托我们查的那个宋柏,现在有结果了。”王聪笑道,“我的人观察了他几天,又打听了好几个人,宋柏这人在安州还算是老实,在一个小粮油铺子里当伙计,好像也不怎么认识人,倒是不用担心他闯什么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