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良田美井 第249章 赶考
第249章 赶考
“这个还得劳烦各位多上心了,我跟我娘不能天天回去。作坊是咱们大家的,少了东西也是大家的损失,这个也得跟村里人说清楚,让大家伙帮咱们盯着点。”冬宝笑道。
林福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一件事,跟李氏和冬宝说道:“说起来,前几天大刘庄的一个媳妇过来找秋霞,说是她是冬宝的表婶,想来作坊上工……秋霞说那媳妇看起来挺干净利落,能说会道的,不过要是宋家亲戚,直接找你们开口不是更好?秋霞留了心眼,就推说人招满了,没应下来。”
“是银生媳妇吧,就是冬宝她姑奶奶家的二媳妇。”李氏叹道。
自从上回宋姑奶奶态度强硬的要李氏过继大毛,两家人翻脸后,就再没来往了,银生媳妇是个精明人,肯定是想挣钱的,但要跟李氏和冬宝开口,拉不下脸不说,也担心被一口回绝了,所以才会直接去找秋霞。
“不用管她。”冬宝摇头道,“作坊要是缺人,先紧着咱村里信得过的人挑。”
就算是拉扯了宋姑奶奶的家人,宋姑奶奶也不见得会感谢她,搁人家眼里,宋老头那一家子才是她真正的亲戚。对于那个惯会做人说话的银生婶子,冬宝对她的印象还不错,但碍着宋姑奶奶那层关系,还是算了吧,省的沾了麻烦甩不掉。
转眼就是八月十五了,今年的中秋算是李氏和严大人成亲后,新家庭过的第一个节日,而且节后林实就要去县城下场考试,两人都想好好的过一下节。
八月十四那天,李氏没去铺子里帮忙,和冬宝在家忙了整整一天,又是蒸又是炸,忙到下午整治出来了两桌席面,酒是严大人从安州买回来的好酒,一两银子一坛。
晚上的时候,皎月挂在夜空,院子里两桌酒席坐满了人,热热闹闹,男客一桌,女客一桌。
临开席前,梁子已经被好几个婶子拉出去训话了,先是柳夫人拉着他出去叮嘱让他看着柳夫子,不让自家老头子喝太多,接着是秋霞婶子拉着他叮嘱,再接着是李氏拉着他叮嘱,最后张秀玉红着脸让他少喝一点,把快二十岁的小青年心里美的没喝酒就已经要醉了。
“婶子放心,都包在我身上!”梁子拍着胸脯对各位大妈大婶答应的很是畅快,至于那几个汉子喝起兴了能不能刹住车,他一个后生小伙子可真管不了。
女客这边也都斟满了酒,只不过大家都不能喝,一人一杯是个意思,也就足够了。
一直到月上中天,男客们那边还在热闹的猜拳行酒令,女客们这边秋霞婶子无奈的看着脸红扑扑的林福,说道:“真是管不住,就爱喝那两口猫尿!”
李红琴呵呵笑了起来,劝道:“他们爷们儿平时都忙的很,难得聚一起喝一顿,你就别管了。”
等到客人们酒足饭饱,便陆陆续续的告辞离开了,秋霞他们还要赶夜路回家,幸好晚上月光明亮,夜路也不难走。
临走的时候,林福涨红着脸,醉的都有些口齿不清了,还在拱手给柳夫子道谢,“柳夫子,没有你,大实今年肯定下不了场,不管他考成啥样,我这个当爹的都替他谢你!你就是他的恩师!是那小子的恩人!”
柳夫子也笑的醉眼朦胧,被柳夫人搀着,笑嘻嘻的说道:“你甭谢我,我就是喜欢你家小子才教他的,要是旁人,我还不乐意哩!”说罢,依依不舍的拉着林福的手,还想再喝一轮。
“行了,别说了,都这么晚了,人家还得赶路回家哩!”柳夫人好气又好笑,一把拍开了柳夫子的手,和秋霞婶子道了别,搀着柳夫子回去了。
林实搀着林福,有些哭笑不得,回头在人群中找了下,果然找到了冬宝。月光下小姑娘唇红齿白,目光仿佛一汪澄澈的泉水在盈盈闪动,正笑眯眯的看着她。林实的心一下子就暖了起来,冲冬宝笑了笑,便扶着林福出去了。
等人都走了,院子里立刻冷清了下来,李氏和冬宝忙了一天,看着院子里的两桌残羹冷炙,也懒得收拾了。
“菜剩的多的先端进灶房,等明天再收拾。”李氏说道。
冬宝和小旭上前收拾盘子,把能并到一起的菜先并到一起,一个拨菜,一个收空碟子,姐弟俩配合起来倒也默契。
李氏则是去灶房烧水,准备泡蜂蜜水给严大人喝。
“爹呢?醉的厉害不?”冬宝问道。
李氏笑道:“不打紧,刚说头晕的顶不住,先倒床上睡了。”
这也是严大人让李氏心中欢喜满意的一点,严大人平日里也不是没有应酬,可醉酒后倒头就睡,顶多会醒一两次要水喝,绝不会像宋秀才一样发酒疯。
十四的夜晚,月亮挂在半空,月光照的脚下的小路清清楚楚,林实和全子一人扶着林福的一边胳膊,一家四口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实,我听你秀玉她娘说,进考场得准备个笔套子啥的装笔墨,是不?”秋霞婶子笑着问道,“回去我就给你缝一个。”
谁都没想到林实今年会下场考秀才,都以为他至少得等到明年,毕竟之前只读了一年书,又辍学了那么多年,再捡起来也得一段时间。
秋霞婶子暗地里也嘀咕,觉得儿子这么快就去考太仓促了,要是考不上,肯定孩子受挫折,心里头难受,林福倒是信心满满,说柳夫子支持儿子去考的,准没错!要说林福对林实有信心,倒不如说林福对柳夫子有信心。
“不用了。”林实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有一个了。”
“有一个了?”秋霞婶子惊讶了,追问道:“哪儿弄来的?”
一旁醉的有些上头,一直没吭声的林福开口了,笑道:“你问的这叫啥?!肯定是冬宝丫头给他弄的呗!”
林实的脸刷的就红了,只是在清冷皎白的月光下看不大真切。
秋霞婶子哈的一声笑开了,“回家让娘看看。”
“我也要看!”全子连忙叫道。
林实一向从容大方,这会儿却有些别别扭扭的,“有啥好看的……就是个袋子……”
回到家后,在秋霞婶子的“威逼”和全子的起哄下,林实被迫交出了冬宝给他缝的袋子,普通的青色细棉布袋子,袋子上用墨绿色的粗线缝了几片叶子,收口处用黑色的粗绳,简简单单,却让人觉得干净舒心,就像冬宝给人的感觉一样。
“哎,还是冬宝有心,那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秋霞婶子笑道,把袋子还给了林实。
林实笑着点点头,接过了袋子,准备去灶房打水洗漱的时候,秋霞婶子又叫住了他,对林实说道:“冬宝还有冬宝她爹娘看中的是你这个人,人家一家都厚道,便是你今年考不上,你们俩的亲事也不会有啥变数的,你也别太逼着自个儿了……”
秋霞婶子想了想,也不知道还能叮嘱些啥,儿子这一年多来,读书的刻苦程度她是看在眼里的,也怕儿子太过心急坏了事,只是林实一向稳重老成,很多话她再说一遍,反而显得啰嗦了。
“我知道的,娘。”林实笑着拍了拍秋霞婶子的手,“我心里头都有数,便是今年不成,还有明年,有几个人是一下场就能中的?”
过了八月十五,林实便跟着闻风书院的夫子和学生一起去了县里,林福十分不放心头一次远行的儿子,想要送林实过去,却被林实婉言拒绝了。
“有好几个夫子领我们过去哩!”林实笑道,“我跟着他们,吃住都有夫子安排好的,你们就放心好了。”
林福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在儿子人生这么大的事情上居然使不上力。既然不让送,那林福便让秋霞婶子多准备些盘缠让林实带着。
“哪用的了这么多?”林实哭笑不得,爹是打算把家底都搬空了让他带着啊!
林福把钱袋子塞回到了林实手里,“穷家富路,你不多带点,万一路上有急用怎么办?难不成还要开口找夫子同窗借?家里又不是没有。”
林实笑道:“你和娘不是想另找个地方盖房子么,还是留着吧,我带这么多钱在身上,也不放心。”
林家的房子小,随着他和全子越来越大,地方就显得不够了,而且隔壁的宋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林家早就有换地方的想法了,只是一下子供两个儿子上学,饶是林福和秋霞一天到晚的干,银钱也不够再盖新房子的。
“这个不急。”林福摇头笑道,“你和全子都去镇上了,这房子过两年盖也是一样。”
最后父子两人磨了半天,林实才同意带了一两银子上路,这还是去年李娘子出钱供宋柏去县城考试的标准,实际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今年当然宋柏也去县里考试了,因为他不再是闻风书院的学子,夫子们自然不会发善心带着他去考试,所以他是一个人上路的。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50章 生子秘方
第250章 生子秘方
“嫂子,忙呢?”宋二婶笑道。
李氏抬头看是宋二婶,笑了笑,客气的问道:“来赶集啊?吃早饭了没?进屋喝碗豆花不?”
宋二婶等的就是李氏这句话,连忙笑道:“哎,今儿起的早,还没来及吃早饭哩。”
李氏便不再吭声,给宋二婶盛了碗豆花,递给了宋二婶。
宋二婶接过豆花后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端进屋坐那吃,而是靠在墙上,一边翘着兰花指舀着豆花吃,一边跟李氏絮叨:“嫂子,冬宝她三叔也要去县里考试了。”
李氏点点头,宋柏在家就是为了考秀才,怎么可能不去考试,只不过今年她和冬宝是不会给宋柏出盘缠了,上回宝记小队的人去宋家闹的时候,不还从宋柏那里搜出来银钱过么,宋家人都是精明人,想来不用她和冬宝出钱,人家也能顺顺利利的到县城去考试。
见李氏不怎么搭理她,宋二婶也不觉得尴尬,舀着豆花,继续慢条斯理的说道:“嫂子,你说老三这回能考上不?”
“学问上的事我不懂。”李氏笑着摇头,“别问我。”
宋二婶轻轻撇嘴哼了一声,叹气道:“嫂子,要说咱俩才是宋家最亏的人,嫁到他们家做牛当马恁多年,啥好的吃不到嘴里,也穿不到身上,老宋家就不把媳妇当人看,就不把媳妇当自家人!为了供个不成器的老三,老婆子黑心烂肺的,连孙女儿都舍得卖,哎,我看老三再考不上,接下来就该卖我家招娣了!”
这话戳到了李氏心里的痛处,李氏脸色有些沉默,没有接话,宋招娣已经定亲了,怎么可能被卖掉。而冬宝差点被卖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是她没用护不住自己的孩子,她对不住冬宝。
“哎,嫂子。”宋二婶笑嘻嘻的凑近了李氏,轻声问道:“你这跟严大人成亲恁长时间了,身上……有信儿了没?”
李氏脸有些红,推开了宋二婶,抿了抿鬓角的头发,说道:“啥信不信儿的,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早没那想法了。”
她和宋秀才成亲十几年,盼儿子都盼疯了也只有冬宝一个闺女,明显是自己不能生,现在严大人有小旭,她也不指望自己能给严大人添个一儿半女,早绝了那心思了。
“嫂子,这可不行。”宋二婶煞有介事的说道,“严大人那是啥身份啊,多少大闺女都想嫁给他!你带个冬宝过去就够扎眼的了,再不生个儿子,那哪行啊?”
“这生儿生女的事归观音娘娘管,是天注定的,有没有都强求不得。”李氏皱眉说道,本来她还想说严大人不是那样的人,后来觉得没必要跟宋二婶多话,省的宋二婶管不住自己的嘴,传的到处都是。
宋二婶一拍大腿,笑道:“嫂子你这话可说对了!我娘家嫂子那边有个庙,庙里的神仙水可灵验了,不少妇人都去求,喝了保准能生儿子,我让我娘家嫂子给你弄来点……我大哥跟住持熟,保证给你弄最好最灵的!”
见她越扯越没个边,李氏再好的脾气也不管用了,直接对她说道:“天不早了,你还不赶紧回去?耽误了午饭冬宝她奶可不好说话。”
宋二婶讪讪然的放下了碗,嘀咕道:“这不还早着哩啊!”又看到铺子里有人在吃肉包子和肉粽,便厚着脸皮说道:“嫂子,二毛好吃你包的包子粽子,这好几天都没尝到了,孩子老是念叨,说大娘家做的东西好吃……”
她没敢提大毛的事,怕提起来李氏再说道她不好好管教孩子。
李氏不想听宋二婶啰嗦,直接进屋拿了个包子放到了宋二婶挎着的篮子里,摆手道:“赶紧回家去吧,晚了耽误孩子吃饭。”
好不容易打发宋二婶走了,李红琴过来,长出了口气说道:“可算是走了!有这么厚脸皮的娘,也难怪大毛长的歪成那样!她刚絮絮叨叨在你耳朵边说啥呢?还瞄了我好几眼,生怕我看到似的!”
李氏有些红了脸,摇头道:“说啥她娘家嫂子那的庙里有生子的神仙水……她嘴里的话,十句里头有一句是真的就了不得了,肯定是想骗钱的,我要是信了她那套,一碗水还不可着劲的跟我要钱?”
“啥神仙水啊!”李红琴撇撇嘴,“要真有恁灵验的神仙水,她自己咋不喝?她自己不还生了俩闺女么!不过……你这也恁长时间了,咋还没个动静啊?”
李氏脸更热了,哭笑不得,不过毕竟是亲姐妹,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我跟他有小旭和冬宝就够了,都没想别的。再说,我跟秀才十几年才只有一个冬宝,看来我就不是个好生养的……”
“得空了我陪你去找个大夫瞧瞧……”李红琴小声说道,“冬宝和小旭都是好孩子,不过这夫妻俩过日子啊,还是得有个你们俩的孩子好,要是能生,还是赶快怀一个,趁现在年轻,身子骨好。”李红琴劝道,再等两年,李氏年纪就大了,就不适合要孩子了。
李氏笑了笑,点点头没接话,冬宝出生后两年她还没怀上孩子,宋秀才就带她去看过大夫了,都说没事,可就是怀不上,她整天在婆婆和丈夫失望的目光下活的战战兢兢的,直到秀才死了,她才松了口气。现在的日子她已经很知足了,有没有孩子,那就看天意了。
“你也别操心完这个接着操心那个了。”李氏笑道,“小谦读了这么多年,人又懂事上进,我看这回一个秀才稳当的很。”
李红琴长出了口气,叹道:“我是盼着他能考中,可毕竟才到镇上读了几天,比不得那些从小就读书的人,像小旭,从三岁就开始认字念书了,咱们到底是乡下孩子,比人家都晚了一步。退一步说,就是他今年考不上,也没啥,我也没想着他能一次就考上。”
“你能想的开就行。”李氏说道。
去县里考试的学子不在少数,光是沅水附近就有十几个学生去考试,家家都是翘首以盼,等着家里的孩子带着好消息回来。
从九月初开始,乡下就进了秋收的农忙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大毛前段时间被几个汉子轮流“教育”了一番,如今乖的不行,不像以前那样,皮的跟七八岁孩子一样,整日追鸡打狗的。这回秋收,宋老头也发话了,大毛也得下地,至少当半个壮劳力使唤。
而宋招娣作为已经定亲了的姑娘,自然不能再下地干粗活了,她和黄氏一道在家里给下地秋收的人做饭。
宋柏去考试也有七八天了,黄氏每天得了空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就是择个菜掰个苞谷棒子,也要到门口去干,生怕错过了儿子的身影,她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头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心头肉宋柏早日回来。
一直等到初六那天,艳阳高照,黄氏刚坐到门口洗了几把豆角,就遥遥的听到有吹唢呐打鼓的声音从村口过来了,她坐直了身子眯起有些老花的眼睛看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看热闹的小孩儿跑了过来,激动的拍手叫道:“是县城里来的报喜的人!”
黄氏噌的站了起来,手里的豆角都掉到了地上也没注意,一颗心随着那越来越近的唢呐鼓声而跳动的愈发厉害,不一会儿,来报喜的队伍便渐渐的映入了她的眼帘。
“招娣,招娣!”黄氏嘶哑着声音喊了好几声,激动的抖的不成样子,“赶快出来,赶快出来……”
宋招娣正在灶房和面,此刻跑出来的时候两手上还沾满了黄黄的高粱面,“奶,咋啦?我正和面哩!”
听到外头的唢呐声响,宋招娣撇了撇嘴,“谁家这时候娶媳妇啊?忙都忙死了!有啥好看的?”她还以为黄氏是看到有人娶媳妇,喊她出来看热闹的。
黄氏此刻心情激动,自然不会计较宋招娣的态度,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从远处过来的吹吹打打的报喜队伍,对身后的宋招娣招手,颤抖的说道:“老三中了,中了!”
“啥?”宋招娣也惊喜激动了起来,“奶,真的是我三叔中了?!”
黄氏眼圈都红了,伸手抹着眼睛,忍不住低泣了几声,“就是三儿中了!先前儿你大伯中的时候,也是好些人吹吹打打的过来报喜的,跟现在这排场一模一样!”
正说着话,报喜的人已经走到了黄氏跟前,朝黄氏客气的拱了拱手,说道:“大娘。”黄氏本来是想从从容容的应对,好不至于丢了三儿的脸面的,可她难捺激动,还没张嘴应下就哭了起来,一边呜呜的哭着,一边激动的说道:“我……我家三儿……是我儿子……好儿子!”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51章 报喜
第251章 报喜
不等他开口说完,宋招娣就激动的抖着声音说道:“各位官老爷赶快屋里头请,我这就去叫我爷还有我爹娘回来!”又扯了扯黄氏的衣襟,低声说道:“奶,别哭了,尽给我三叔丢人!我三叔现在可是秀才老爷哩!”
得知宋柏中了秀才,宋招娣说话的嗓门都大了几分,底气十足,电光火石间,她想到了很多,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她有了个当秀才的亲叔叔,她身价也高了,就不用嫁小王庄那个流口水的王小宝了!
报喜的人笑了起来,回头对身后的人笑道:“还真是这家,真是巧了!”如今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没什么人,他们一路从村口进来,只见了一个小孩,问新秀才家在哪儿,那小孩指了这个路,可这个路上人家不少,也不知道是哪家,如今凑巧问了一家,还真对上了。
对于黄氏激动的只会哭,报喜人早就见怪不怪了,他们年年都要去几家报喜,多的是像黄氏这样激动的嚎啕大哭的,更有甚者,直接欢喜的晕厥过去的,也不在少数。
“林老太太,林姑娘,我们哥几个给你们一家子道喜了!”报喜人笑嘻嘻的说着吉利话,就要往院子里去。
黄氏还在一个劲的激动的哭,宋招娣皱眉说道:“你说啥哩?我们不姓林,我们姓宋!”
“哎?你们,你们不是林实林秀才的家里人?”报喜人惊讶的问道,还从怀里掏出一张红纸打开看了几眼,跟身后的人嘀咕道:“没错啊,就是姓林,叫林实!”
黄氏这会儿上也回过味来了,惊惶之下,一把抓住了报喜人,叫道:“啥林实?中秀才的不是我家三儿……宋柏么?你们弄错了吧!肯定是我们家三儿,你们别瞎胡搞!”说到最后,黄氏愤怒的嚷嚷了起来。
这会儿上不少人听说有县上来的报喜人过来了,一个个都激动的连地里的活都不顾了,纷纷跑过来看热闹了。
跑在最前头的人惊讶的叫了起来,“哎,这咋还吵上了?”谁家来了报喜的,不得好酒好菜的招待啊,临走还得封红包谢谢人家跑腿。
“哎,你这老太太,你抓我干啥?宋柏……没考上吧,反正我是没听说过,报喜的名单上也没姓宋的童生。这秀才是县老爷选出来的,哪可能弄错了,你个乡下老婆子莫要胡说八道!”报喜人不耐烦的从黄氏手里抽回了衣袖,又问宋招娣,“姑娘,请问林实家在哪儿啊?”
宋招娣呆呆愣愣的,下意识的指了隔壁的方向。
早有别的报喜人从看热闹的乡亲们那问到了林实家在哪儿,五六个报喜人组成的队伍便往隔壁走了过去,报喜人之间也在小声嘀咕,“看来这家今年也有考生去考秀才哩!”
“看那痴老婆子的疯样……”
乡亲们之间也都沸腾了起来,惊喜和议论声几乎盖过了报喜的唢呐和鼓声,谁也没想到林实才去镇上念了一年,就能给林福和秋霞考个秀才回来,看看隔壁的老宋家,宋柏读了这么多年也没考中,宋杨倒是考中了,可宋杨考中的时候都已经二十好几了,哪能跟才十五岁的林实比,人家林实才是真真正正的少年天才!
“老林家这回可抖起来了!有这么好的儿子,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林福和秋霞是有福气的啊!俩儿子肯定一个比一个强!”
“人家是咋教孩子的,咋就教恁好啊?回头得好好问问他们两口子!”
然而众人议论的再热闹,老林家也是一把大铁锁把门,家里居然连个人也没有。
“老乡,这家的人呢?”报喜的人问道。
其中一个汉子抢先说道:“我知道,林秀才他爹去作坊了,他娘去镇上了,家里就剩个爷爷,这会儿上肯定在地里收苞谷哩!”
林老头年纪大了,耳朵不如以前灵光,再加上今年林福和秋霞都忙,他便想多干些地里的活,儿子媳妇就能轻松点,以至于他只顾钻在苞谷地里掰苞谷棒子,全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啥事。
“我去喊林大叔!”
“我去作坊叫老林哥过来,他得欢喜坏了!”
去作坊叫林福的人当然也吃了个闭门羹,作坊在开工的时候是锁着门的。因为激动,那人在门口就嚷嚷开了,林福在作坊里听的清清楚楚,激动之下,起身差点摔了个跟头,大荣眼疾手快的扶了林福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