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不到半天功夫,梁子就找好了房子,前一个租房子的是带着小厮来闻风书院念书的书生,院子只有一进,三间瓦房,有灶房和井台,院墙修的高,院门厚实,给宋招娣住很合适。
“挺好的,离铺子近,等吃饭的点了让人来送饭也不耽误多少时间。”冬宝满意的点头,她还特地跟着梁子来看了房子,跟房东签了契约,交了一年的租金。
等房东走了,钥匙交到了冬宝手里,梁子才跟冬宝笑道:“是冬宝妹子你心善,换了别人,肯定不会管她!”
冬宝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不是没办法么,她在我们家又是哭又是叫……”赖皮的人一旦沾上了,很难甩掉,因为他们没有下限,不怕丢脸,什么事都能做,什么事都敢做,横行无忌。
宋招娣没想到冬宝还给她租了房子,那个时候她正坐在宽敞明亮的堂屋里,吃着贺妈妈给她煮的热腾腾的红糖鸡蛋。
“我……我不住这里?”宋招娣吃惊的问道,话一出口,立刻就察觉到不对了,赶快描补道:“我不跟你们住一起?”
这房子多好啊!什么都齐全,而且还有一个下人伺候着,想吃什么不用说就送到手边上了。不过半天功夫,宋招娣已经不想走了。
李氏笑道:“招娣,严大人和小旭都在这里,你住这里不合适,住那里也是一样,冬宝去看了,房子里面什么都齐全,我给你准备好被褥,一日三餐也有人去给你送饭,上午下午都有人去看你,你有啥想吃的说一声成,不用担心。”
那里再好,也比不上这里好啊!宋招娣心里嘀咕着,死活不想挪窝。
“大娘,你是不是嫌我丢人……”宋招娣哭了起来,“你也不心疼我了?大娘,我是拿你当亲娘看待的啊!要是你也不疼我了,我还活着干啥啊……”
冬宝听不下去了,冷着脸喝道:“闭嘴!再哭一声我就送你回塔沟集!”
蹬鼻子上脸啊这是!就是嫌她丢人怎么了?花钱给她租房子,供她吃供她喝,还挑挑拣拣的?有这么极品的么!难道她以为喊李氏一声亲娘,李氏就得把她当祖宗供着了?
宋招娣立刻闭嘴了,她心里门清,在严家她可以依靠的人只有两个,李氏是心软好说话,但当不了家,真正能当家作主决定她命运的是眼前这个冷着脸的小堂妹!要是得罪了李氏,李氏不会跟她计较,但要是得罪了冬宝,那后果会比较惨。
冬宝领路,贺妈妈帮忙,三个人手里都提了不少东西,有被褥,有李氏送给招娣的换洗衣裳,还有一些糕点零嘴,等到了地方,宋招娣四顾了一圈,才悄悄松了口气,这地方虽然比不上严家,可还是不错的,比塔沟集的宋家真是强太多了。
在贺妈妈和宋招娣收拾东西的时候,冬宝对宋招娣嘱咐道:“早中晚都有人来给你送饭,你把院门闩好,就不要出门了,要是有什么事情,隔着院墙往西边喊一声刘婶子,让她去宝记铺子喊人。”
宋招娣点点头,看冬宝吩咐她的样子,心中微微有些不爽快,故意问道:“那我要是买个针头线脑啥的,得出门吧?”
冬宝用眼神盯了宋招娣一眼,半晌才冷笑道:“那你出去后就可以不用回来了!”
宝记铺子的人见天来送饭,镇上有心人肯定能看得出来,要是宋招娣挺着扎眼的大肚子出来了,镇上风言风语得传成什么样子!都寄人篱下了还挂念着出门买东西,冬宝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宋招娣好。
冬宝见收拾的差不多了,便对贺妈妈说道:“我先去铺子里看看。”
贺妈妈笑着点头,“等这边收拾妥当了,我就回去做中饭。”
“劳烦您了!”冬宝客气的道了谢,就先出门去了宝记铺子。
等冬宝走后,宋招娣气恼的一屁股坐到了床上,咬着牙生闷气。在她眼里,那个贺婆子就是严家伺候人的下人,宋冬凝居然在一个下人面前让她这么没脸!太过分了!
贺妈妈扫了下院子,洗了下灶房里的碗和炊具,便回屋准备跟宋招娣道个别后走人,就看到宋招娣坐在床沿上生闷气。贺妈妈本来是不想管宋招娣的,后来想想宋招娣没成亲就怀了身子,又被亲爹折磨,也是个可怜人,便存了开解的意思。
“你别想太多。”贺妈妈慈爱的笑道,“冬宝姑娘是个好心人,就是嘴皮子利了点,心是好的!你怀着身子出去不方便,万一叫人知道你是一个人住,盯上你了咋办?”
宋招娣低着头撇嘴,那就让她回严家和冬宝一起住不就行了!她可是听塔沟集来过严家吃酒席的人说了,冬宝丫头一个人就占了三间房子,她怎么就不能住了?
可这话不能说,说出来这个贺婆子肯定要给冬宝学嘴的。
“你想要啥就跟来送饭的人说,冬宝姑娘肯定给你买,安心在这住着,好好养身子,想吃啥也尽管说,夫人和冬宝姑娘都是善心人!”贺妈妈说了半天,也不见宋招娣回应一句,只得叹口气走了。
回到家里,贺妈妈还跟李氏絮叨,“这姑娘气性大的很,我看不像是个善茬!她自己亲爹娘都不管她了,她还想让别人咋对她好啊?多好是个头啊?”按说一般人得了这么大的帮助,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提了过分的要求,还气恼人家不够重视她,说话不够客气,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恐怕也没这么不识相的。
李氏笑了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她只能帮到这里了,以后的路怎么走就看宋招娣自己的造化了。
这边冬宝刚到铺子没多久,春雷媳妇就进屋跟她说道:“外头宋老二来了,说来找他闺女招娣!”
冬宝心里一惊,随即便笑了笑稳了下神色,还没等她出来,宋榆就已经进了铺子。
这会儿上已经快中午了,集市已经渐渐散去,过了铺子里人最多的时候。宋榆进来后就大咧咧的捡了张桌子坐了下来,嘴里朝春雷媳妇嚷嚷道:“哎,一路走过来都没歇脚,赶快的,给我盛碗豆花端过来,多放点香油,再拿几个包子!”
春雷媳妇看了冬宝一眼,冬宝笑了笑,小声说道:“给他盛碗豆花。”至于包子么,就算了,白吃也得有个限度。
“二叔,你怎么过来了?”冬宝问道。
宋榆嘿嘿笑了笑,“我正想问你哩,招娣是不是来找你们了?”
“招娣?她来找我们干什么?”冬宝皱了皱眉头,奇怪的问道,“是不是家里出啥事了?”那嫌恶的神色明白的告诉宋榆,即便是宋招娣来了也讨不了什么好果子吃。
“真没来?”宋榆不太相信。
冬宝一摊手,不屑的撇撇嘴,“我骗你干什么?你要不信问铺子里的人,铺子天不亮就开门了,你问问他们有没有见过招娣。”
宋榆是怎么也没想到宋招娣有胆子直接找上严家的,在他想象中,宋招娣要来找李氏,就应该和他一样,是到宝记铺子来找,而不是大着胆子去严家,再说了,宋招娣和他都不知道严家在哪。
看冬宝的神色不似作伪,宋榆也没继续追问,反正他也不大相信宋招娣来找李氏和冬宝了,他也懒得去找宋招娣,早巴不得那闺女离家自生自灭了。他来镇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到宝记铺子吃豆花和肉包子。家里的饭菜没有油水,他身上又没什么钱,只能靠来这里吃喝打打牙祭。
这会儿上春雷媳妇的豆花也端上来了,没好气的往宋榆面前一放就走了。
宋榆嘟囔了几句难听的,便拿起勺子吃了起来,没一会儿一碗豆花就哧溜哧溜的下了肚,宋榆抹了把油乎乎的嘴,抬起头问道:“包子呢?咋还没上来,这都多大会儿了!”
“二叔,你还没跟我说家里出啥事了哩!”冬宝笑道,截住了宋榆的话。
宋榆不太想跟冬宝说宋招娣离家出走了,本来冬宝过的日子就比他好,宋家出丑就是让冬宝看笑话,便含含糊糊的说道:“没啥事,你招娣姐出来赶集,我就问问她是不是来这里了。”
“哎呀!”冬宝突然拍手叫了一声,紧张的看向了宋榆,“二叔,是不是招娣姐又不见了?”
宋榆瞪了眼冬宝,“小孩子胡说啥?嘴上没个把门的!”
“二叔,你就别瞒着我了!”冬宝一脸的担心,“你说你从家里走到这里没歇气,这会儿上集市早就散了,你肯定是来找招娣姐的。二叔你别慌,我去找严大人贴个找招娣姐的告示,你等着我啊!”宋榆脑抽了才会求着严大人把宋招娣的告示贴的满大街都是,眼看着冬宝跑远了,他追赶不及,这会儿上也顾不上包子了,赶紧撒腿回家去了。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93章 严承栋
第293章 严承栋
严大人欢喜不已,给新生儿起了名字叫严承栋,意思是希望他将来长大后能为栋梁之才。
小旭原本是不高兴李氏生了新弟弟的,可等孩子出生后,他反倒成了最疼孩子的那个,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了手去抱弟弟玩,去上学之前也要跟一脸正经的跟弟弟道别,不管那小奶娃是在呼呼大睡还是自顾自的吃奶。
冬宝也很喜欢这个小奶娃,刚出生时小栋浑身通红,皮肤皱巴巴的,紧闭着双眼包在厚实的襁褓里,眉毛极稀极淡,简直就是一只红色的小青蛙。然而不过半个月功夫,小青蛙已经长成了白胖的娃娃,能吃又能睡,哭起来折腾的一屋子人都手忙脚乱的。
她还记得小栋在李氏肚子里的时候就不老实,每天都动来动去的,她把手掌贴在李氏的肚皮上,就能感觉到小栋的手脚缓慢的划过李氏的肚皮,那种奇妙的欣喜的感觉让她至今难忘。
沅水这边不兴办满月酒,而是在女孩出生八天,男孩出生十天的时候请亲朋好友吃喜酒,叫“吃面条”,在乡下来客都会送布料和鸡蛋贺喜,而主家会用煮熟的染红的鸡蛋作为回礼,酒席上招待客人的饭菜中,必有一样是面条。
因为李氏在坐月子,家里没个人主事,严大人不打算大办,只请了相熟的亲戚朋友,然而来的人还是不少,但大多数人也只是来贺喜送礼,在礼单上登记了名字,道喜完后就回去了,是以那天人虽然多,却并不慌乱,而小栋也很给面子的一天都没怎么哭。
吃面条那天,作坊里的管事都在林福的带领下去了镇上给东家贺喜,作坊里的帮工每个人也发了二十个钱和两个红鸡蛋,二十个钱相当于两天的工钱,一时间塔沟集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黄氏气的心肝肺一起疼,那天下午天色逐渐阴沉起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黄氏坐在堂屋门口看着外面的雨天,撇着嘴骂道:“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骂着骂着,黄氏悲从中来,昏黄的眼睛逐渐红了起来,用袖子抹了把眼泪,又用力的擤了把鼻涕,“老天不长眼啊!娶了个败家媳妇,生了个克父的虎女……可怜我大儿三儿啊!”黄氏喃喃说道,一肚子的委屈怨恨,无从说起。
宋老头坐在一旁,沉默的看着外头阴沉的天色,心里空落落的,他还记得大儿宋杨在的时候,过年的时候一家老小加起来十来口子,热闹喜庆,那时候一家人过的多好,大儿有功名,会挣钱,大儿媳妇能干,里外都是一把好手,老二一家给他生了两个孙子,虽然老二夫妇有些滑头,可还算听话,老三念书,前途光明……那时候,一家人过的很好,什么都不用他和黄氏操心,唯一遗憾的是宋杨没个亲生儿子,可那不是大问题,老二家的是个能生的,将来过继一个就是了,就是不再生了,大毛二毛随便老大挑
现在呢?老大一家没的没,走的走,老三也走了,别说过年回家了,很长时间都没接到老三的信了,也不知道人现在哪里,老二一家越来越不听话,还有现在招娣也走了,不知道是死是活。
一大家子就这么散了啊!宋老头心中悲戚不已,双手捂住了脸上痛苦的神色。
吃面条第二天,李红琴中午抽了个空去给宋招娣送饭,因为李氏生子的喜事,饭盒里多了两个红鸡蛋。
宋招娣当然知道只有妇人生了孩子,才会对外发红鸡蛋,要是生的是男孩,鸡蛋会更抢手,很多妇人都想沾沾喜气,也生个男孩。
“我大娘生了?”宋招娣试探的问道。
李红琴是不太愿意跟宋招娣说话的,然而宋招娣既然开口了,她也只能笑道:“生了。”
“是个……男孩?”宋招娣又问道。
提起孩子,李红琴脸上满是喜气,点头道:“是啊,整整六斤重,哭的可大声了。”
宋招娣也笑了起来,只不过这笑容没几分是出自内心,她和宋二婶最瞧不起李氏的一点,就是李氏不能生儿子,是不下蛋的鸡,在她和宋二婶看来,一个女人不能生儿子,就是最大的失败和耻辱,简直不配活在这个世上,如今李氏居然生了个儿子……
“真好!”宋招娣笑的很虚伪,“我大娘如今算是熬出头了。”
听这话还算顺耳,李红琴多少对宋招娣的态度也软和了起来,临走时还多嘱咐了两句,“安心养身子,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就说一声,能给你弄来的就尽量给你弄。”
晚上的时候,李红琴带着张秀玉去看望李氏,小栋已经睡着了,烛光下小脸嫩的能掐出水来。
张秀玉看过孩子后,就去找冬宝玩了,剩下李红琴跟李氏说姐妹贴心话。
“如今可算是好了。”李红琴满脸的喜气,“女人啊,有个儿子就有个傍身的依靠了!塔沟集的那几个货见天跟人说你不能生,这下可打他们的嘴了!”
李红琴最气愤的就是妹子在宋家被一群人欺负,到现在仍然气难平。
“姐你还气啥?”李氏笑道,慈爱的看着旁边睡的香甜的儿子,“我早就不气了,他们过的好不好,也不关我啥事,他们咋说我也不在乎了。别说小栋是个儿子,就是个闺女,我们也一样疼他!”
李红琴笑了起来,凑近了李氏小声问道:“小旭咋样?对小栋喜欢不喜欢?”
“喜欢的很!恨不得天天抱着不撒手,刚还缠着小栋教他喊哥哥,这么小的小孩哪会开口啊!”李氏笑道,“以前没生的时候,还有点不高兴,现在生出来了,比谁都亲!冬宝也是,等孩子的名字起了,就去打了长命锁回来。”
跟普通的长命锁不同,冬宝给新弟弟打的长命锁是金镶玉的,足足用了三两黄金,锁下面缀着精巧的白玉小挂件,锁上刻了“严承栋长命百岁”的字样,因为实在太重,只能等小栋长大了再戴了。
跟李氏这边有丈夫儿女陪伴,每天都有亲朋嘘寒问暖不同,宋招娣在租来的宅子里养胎的日子简直无聊到要发霉了。
在乡下可不是这样的!
镇上的院子每天都是锁着门的,邻居之间来往的也很少,不像在乡下,谁家大白天的锁大门啊?像宋家只用柴火门的,连锁都没有,夜里都没锁过门。白天串门聊天的多了去,洗个衣裳都能结伴搭伙去河边洗。
现在她只能坐在门口看着院子里的四角天空发呆,刚来前几天,她还有点新鲜感,宅子里什么都比宋家好,有人送饭,饭菜也很好,她住着很舒心,可等她住习惯了,就受不了寂寞了,她想出门找人说说话,聊聊天,她想去看看李氏,李氏过的那么好……
可她不敢出门,要是她出去了,冬宝就会撵她滚蛋,而且要是让宋榆看到了,她还得从哪来回哪去,宋榆对她可不像冬宝这么客气。最重要的是,院门外面是锁着的,她就是想出也出不去,据说这是冬宝特意交代的,要是有事找人她就喊西边宅子的刘婶子,她试着跟刘婶子搭话,可那妇人听她没事,就没再搭理过她了。
烦透了!宋招娣闲的要发霉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幻想,占了她身子的王郎并不是安州落网的那个贼人,而是真的王家公子,很快就会带着人和聘礼,骑着高头大马,风光的迎接她和孩子进门,到时候她也能扬眉吐气,也能光明正大的走在人前,也能生孩子摆酒席发红鸡蛋……
然而这也只是想想,现实却是她只能窝在这个小院子里,等着人一日送三顿饭,还要感激冬宝和李氏的施舍,否则来送饭的人对她就没个好脸色!
九月中旬的时候,从省城里传来了消息,整个沅水都很是轰动,原来两年前中了秀才周平山考上了举人!
沅水这附近已经很多年都没出一个举人了,周平山的这次中举就像是给所有埋头苦读的学子打了一剂强心针,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九月底的时候,铺子里来了个五十上下的妇人,穿着素净的蓝布衣裳,张口就说要订宝记的豆腐。
“您要多少?”冬宝问道。
妇人满脸的喜色,说道:“我知道豆腐,豆干,腐竹,豆芽什么的都是你家产的,还有那稀罕的黄豆腐,嫩豆腐,各样都来二十斤,明天晚上送到我们家,这是定钱。”说着,妇人把五串大钱放到了冬宝面前的桌子上。
“您是?”冬宝笑着问道。妇人开口自我介绍的时候,腰杆似乎都挺了起来,脸上也散发着骄傲的光芒,“我们家少爷就是周举人!”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94章 送货上门
第294章 送货上门
看到周平山中了举,李红琴也信心满满,迟早有一天,她儿子张谦也能给她挣来一个举人。
妇人笑了笑,“多亏了你们照顾,一直听少爷说你们铺子里的饭菜好吃!”
“那您定这么多豆腐,是为了摆酒席用的吧?”李红琴问道。
妇人点点头,难掩脸上期盼的喜色,“少爷明日下午就到家了,我家夫人说了,等后日就摆流水席,给少爷接风,镇上的人都能去吃,到时候你们也去吃席啊!”
“哎,哎!”李红琴笑着应了。
冬宝不知道别人去不去,反正她是不会去吃免费的流水席的,谁都能去吃,等轮到她时,那桌子上的菜盘子都不知道沾过多少人的口水了,本质上就是“口水席”。
直到中午林实和张谦来吃饭时,李红琴还在激动的絮絮叨叨着周平山中举的事情。
“看不出来啊,不过两年功夫,人家又中了举人!”李红琴止不住的赞叹,举人老爷在她们店里吃了这么长时间的饭,李红琴也深感荣幸,人家书读的好,说不定有宝记的饭好吃的缘故呢。
张谦忍不住说道:“娘,人跟人情况不一样,周平山家里从小就给他请了先生,他爹也是进士出身,还当过县令……”
“他爹还当过县令?”冬宝好奇的问道。
林实点头道:“是啊,只不过周伯父英年早逝,周平山跟着母亲回了老家落户,要不然也不会在沅水。”
李红琴恍然大悟,摇头叹道:“怪不得,人家有这条件啊!”书香人家出来的孩子当然跟泥腿子家里出来的孩子不一样,她看着孩子在打麦场上你追我赶的嬉戏玩闹时,人家早就督促着孩子跟专门的先生念书了,从这方面说,农家出身的读书人不容易,能考出功名的都是既勤奋又聪明的人。
“上回听王聪说,周平山的母亲是王家的远房小姐,是以周平山中了秀才后才能进王家的族学。”冬宝说道,想起上回见周平山,他对林实的态度实在恶劣,便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了。
林实想了想,“明天我跟柳夫子请半天假,陪你去周家送豆腐吧。”他又不傻,怎么看不出来周平山的心思。
“请什么假啊?干嘛为了他耽误你念书?”冬宝微微一笑,“明天让大姨赶着车送豆腐过去,我也不去。”
上回她为了林实,把周平山呛了个没脸,再见面也没什么意思,还是让李红琴跑一趟吧。
李红琴也想见识见识举人老爷的风采,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中午的时候大伟把货拉过来,走了没一会儿,张家庄就来人了,说张秀玉的三太爷爷没了,要李红琴带着秀才老爷赶紧回家奔丧去。
张家庄住的都是张氏族人,族中乱七八糟的规矩森严,一个长辈的丧事往往是一整个村子的大事,更何况张谦是秀才,是有功名的人,更不能在孝道上出错。
送豆腐和这件事比起来,显然是回张家庄更重要,李红琴先去书院叫了张谦回来,带着张秀玉和张谦赶紧换了素净衣裳回张家庄去了。
“冬宝,要不我回去叫你秋霞婶子来送豆腐?”李红琴很是歉意。
“不用了,又不远,我去送就行。”冬宝笑道,反正去了就是在门口把豆腐卸下了,也不一定就碰到周平山了。要是大伟晚走一会儿就好了,让他去送豆腐再合适不过。
等张秀玉一家走后,冬宝慢慢驾着大灰拉的车,按昨天那妇人说的地方走了过去,没走多久,便到了周平山家。
周平山家地方幽静,两扇对开的朱漆大门,门口还散落着放鞭炮的红色碎纸屑,显然是欢迎举人老爷回家时燃放的。
“有人在吗?我是来送豆腐的!”冬宝跳下马车,在门口敲了敲门。
门里头有婆子应了一声,很快就来开了门,正是昨天来定豆腐的妇人。
冬宝把板车上的东西一样样的卸到了地上,帮着妇人抬进了门里头。
“姑娘,辛苦你了,不进来坐坐喝杯茶再走?”妇人客气的笑道。
冬宝知道这不过是客套话,像周平山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出身,大概最瞧不起的就是她这种小商户了,怎么可能请她一个小丫头喝茶,只甜甜的笑道:“不了,多谢的大娘,我还得回去干活哩!”
“哎,冬宝?!”刚从堂屋出来的周平山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冬宝,惊喜的招呼了一声。
将近一年不见,冬宝好像长高了不少,比以前更好看了,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像朵含苞待放的兰花一样。
“周……举人老爷。”冬宝想了半天,想出来了个对周平山的称呼。周平山穿着一身宝蓝色的绸缎长袍,满脸的喜色,一看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