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传说虽不可信,但这个一个代号,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圣剑要塞建成之日,八千突击队员进驻基地,随后,八个天军航空兵师和二十二个空军航空兵师进驻地塞。
除此之外,控制要塞的战舰兵也达到创纪录的两千四百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从海军抽调而来。
没有时间磨合,没有时间熟悉,所有官兵就位之后,圣剑要塞立即出发,提前半年飞向预定拦截轨道。
经过十几波导弹和几十波小行星的持续轰击,骨冢仍然没有改变航向规避袭击的迹象,骨冢肯定拥有移动的能力,但是移动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外骨人定可挨导弹,也不愿意改变骨冢的航向。
就算是个高中生,也能计算出骨冢的运行轨道,拦截骨冢的计划立即提上日程。
伴随要塞的,是以中美俄三国舰队为主,其它国家的战舰为辅的联合舰队,除183艘巨鲸舰外,联合舰队战舰总数破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舰队。
其中不乏以商业飞船改装而来的薄皮饺子。
这支舰队,已经拿出了人类所有的家底。
巨鲸舰队返回时,叶飞看到了要塞几乎有土星基地三分之一大小,但那只是因为视角问题产生的视力错觉。实际上,圣剑要塞大概是土星基地五分之一大小,直径大概十六公里,是巨鲸舰的二十二倍。
这样庞大的要塞,比上百艘巨鲸舰挤在一起还要庞大得多,耗尽了土星基地历年积攒的所有材料储备还不算,甚至不得不拆掉基地一部分不重要的结构,才堪堪满足需要。
由于体积和质量过于庞大,要塞根本无法装备引擎,为了让它运动起来,设计师在要塞表面临时加装了上千台一次性脉冲震爆引擎,引擎阵列将逐步启动,逐渐将巨大的要塞加速至每秒一千公里以上,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飞越五十个天文单位的遥远距离,在冥王星轨道之外迎击骨冢。
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御敌于国门之外,同样适用于星际时代。
建成要塞仅仅只是第一步。
三千要塞兵,将在未来的三个月里熟悉整个要塞的运作——由于赶工的关系,圣剑要塞没有应用过多的电子控制系统,而是以简单易修理的机械结构为主,电子系统为辅,一旦电子系统失效,所有的功能都可以改为手动操作。
同时,伴飞的舰队也要与要塞进行不间断的合成演练,确保战斗力的发挥。
2195年六月十七日,要塞一次性点火成功,在二十台脉冲爆震引擎的冲击下,圣剑要塞缓缓飞离土星。
重装突击 157 大战将起
遥远的繁星点缀着黑暗的天穹,如同死寂般沉静的世界中,大小不一的各种天体无声无息地漂浮,数十亿年从未改变。
突然一颗巨大的球体如同闯进鱼群中的巨鲨般撞碎所有的宁静,特种装甲覆盖的表面反射出一点点暗哑的微光。
数以百计的战舰伴随在巨球的身旁,不停地上下翻飞,前后游曳。
这里是外海王星区,距离太阳五十几个天文单位之外。
更远的空间里,比圣剑大出几十倍的骨冢横冲直撞地冲开沿途所有的天体,坚定地前进,再前进。
数不清的外星飞船仔细地躲在骨冢伟岸的身躯之后,避开致命的小天体。
骨冢与圣剑之间的距离,已经小于一个天文单位,用不了多久,就会正面遭遇。骨冢的速度不曾降低半点,圣剑也毫无减速的迹象。
双方的接触已经进入倒计时,三个月以来,一直在焦灼和忐忑中等待的联合舰队突然间沉寂下来,刚刚从冷冻中恢复不久的战士们默默地坚守岗位,每一条管线都查了又查,每一发炮弹都擦了又擦,每一片反射镜都闪亮如新……
然而一切都不能改变即将到来战争,山雨欲来风满楼,所有人的心上都像压着一座大山,没有人愿意开口说话,空气像凝固了一般沉重。
圣剑要塞,联合舰队指挥中心。
联合舰队总指挥,中国国防部副部长聂剑荣上将军装笔挺,神情严肃,然而眉心紧紧拧住的川字纹和眼中的血丝却出卖了他的疲惫。
中方一力打造圣剑基地,理所当然地取得了联合舰队的指挥权,但所有的决议,都必须得到三国指挥官的一致同意,才能正式发布。
至于其它参战国,出动的战舰数量加在一起不过勉强达到三国的零头,那点数量根本提不上嘴,根本没有他们插嘴的份儿——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际事务话语权的保证,没有强大的实力,就得夹起尾巴闭上嘴!
聂剑荣上将的左右两边分别是美俄两国及其它参战国的指挥官,所有人坐于会议桌两侧,会议桌正中是立体显示的星图,正上方的电子时钟闪烁着血红色的数字。
数百位舰长将会议桌团团围住,数千参谋人员散布于指挥中心四处,无声而匆忙。
“各位!”聂剑荣上将指了指倒计时,血丝满满的双眸中精光闪闪,“再有三十多个小时,咱们就要和敌人接触了,作战计划就这么定了,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他如剑的目光扫视全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人种,身穿不同军装,军装上缀满了不同装饰的将军们屏气凝神,腰身笔直,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同样的果决与刚毅。
“好!”聂将军一拳捶在桌上,“该说的早就说完了,咱们都是军人,这一仗九死一生,在坐的各位不知道谁还有机会再坐在这儿。为防万一,大家留下几句话吧……所有的士兵,一个也不能落下,有一个算一个,趁还有一点时间,用军用频段发回去……马上开始准备,散会。”
所有的将军同时站起来,用各国不同的立正方式庄严肃立,聂剑荣举臂敬礼,目送将军和舰长们离开,久久不肯放下。
每一位与聂将军擦肩而过的军人,都会用标准不同的动作回敬军礼,随后毅然而决然地大步离开,指挥中心里弥漫着压抑的悲壮。
不知道,最后能有几个活下来。
聂剑荣放下酸胀颤抖的胳膊,默默地想。
巨鲸级战舰玄光号。
叶飞一脸苦涩地冥思苦想,太阳穴一阵阵地闷痛,就是想不出写什么。
他所在的311大队刚刚从圣剑基地分派至战舰,还没安顿下来,队员们就接到了写遗书的命令,而且不写还不行。
这样蛋疼的命令让所有突击队员怨声载道,虽然大伙都不信什么命运,可是马上就要打起来了,写遗书,这不是咒人么?
叶飞气得猛挠头皮,头皮屑像三九天的大雪一样纷纷扬扬:“妈的!”一歪头看到奋笔疾书的姜宇飞,马上涎着脸凑过去,“老姜,给我瞅瞅,参谋参谋。”
姜宇飞一把捂住:“一边去,参谋个屁,你想写啥就写啥。”他一脸地不耐烦,眼圈里水光闪动。
叶飞一愣,想调侃几句,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嘿嘿,头儿,我的给你参谋参谋吧。”黑熊还是那么没心没肺,晃着遗书一脸地得意洋洋。
“一边呆着去,你那是天书,鬼才看得懂!”叶飞一点情面也不留。
这年头,只有需要生效的法律文件才需要用笔亲手书写,很不幸,遗书就是其中的一种。
黑熊的字简直不堪入目,叶飞已经领教过好几回了。
“不是,我说头儿,遗书哪有参考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剪刀小心地折好自己那份儿,郑重其事地装进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封袋。
叶飞长叹:“写给谁啊?”
剪刀一愣,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黑熊豪气干云:“给最亲近的人呗,这有啥好问的。”
叶飞沉默不语,苦涩地笑笑:“我爸死得早,我连他的面都没见过,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也不在了……”
所有人都震惊地望着叶飞,姜宇飞的笔缓缓地飞离指掌,若是有重力,肯定会掉在地上。
黑熊眨眨眼睛:“你就没有亲近点儿的亲朋好友吗?那种会为你伤心的。”
叶飞想了想,轻轻地点点头。
他第一个想到了白烨,可白烨是天军的飞行员,这一场大战肯定跑不了,剩下的……他的脑中突然闪过白羽鹏的脸。
如今他早已不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混了,从前发生的许多事再次回忆起来,已经有了不一样的体悟。
有多长时间没和家里联系了?
叶飞没由来地一阵心虚,他提笔写下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亲爱的白叔……我就要上战场了,以前,没有任何一次任务这么危险,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真遗憾,老叶家就剩下我这一根独苗了,连个种都没留下……
同一时间,同是巨鲸舰的碧光号上,被军方重新召回军队的白羽鹏郑重地写下两个字:遗书。
重装突击 158 远击
距离双方接触的时限越来越近,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样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所有官兵都被强制命令休息,直到大战将至。
聂剑荣根本睡不着,强迫自己躺了八个小时,可两眼中的血丝却丝毫不见减少。
无论期盼还是抗拒,时光的脚步始终不曾停止。
倒计时三小时,三级战斗警报,所有参战人员全部就位,各部门进行最后一次系统自检。
倒计时两小时,指挥系统正式连线,庞大无比的数据流从安置于圣剑要塞的超级计算机中流出,将所有战斗单位联结成一个整体。
倒计时一小时,二级战斗警报,双方的距离近到肉眼可以看见骨冢,联合舰队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伴飞战舰以圣剑基地为中心,呈护卫阵势。
倒计时三十分钟,联合舰队正式进入战斗状态,聂剑荣一声令下,所有舰载机起飞。
战机一架接一架地从战舰上起飞,密密麻麻如同过境飞蝗,或呈一字形斜掠编队,或呈人字形编队,一片一片如花瓣一般散开,圣剑要塞仿佛变做一枚花蕊。
此战中国天军投入全部八个航空歼击师,另有空军二十二个空军歼击师,海航十四个歼击师,f-440战机总数超过三千七百架;另有轰炸师八个,强击师十二个。
除此之外,还有超过四十个航空预备师,其飞行员为退役及突击训练的民航飞行员,其中退役飞行员只占三分之一强,大多数退役飞行员驾驶新下线的f-440;其余人员只能驾驶退出现役后封存的上一代歼击机f-411。
仅中国方面投入的战机总数直逼一万大关,除去不能进行太空作战的直升机,可谓倾巢而出。
美俄两国投入的战机总数相差仿佛,加上其它国家派遣的战斗机,联合舰队的战机总数超过四万!
这样一支强大的航空兵,足够反复毁灭地球几十次,然而航空兵的任务,却是尽可能的牵制外骨人飞船……没有任何人敢把胜利的希望放在战斗机身上,参战的全体飞行员都清楚,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并自嘲地戏称为国际航空敢死队。
尚未开战,这个名字就为航空兵染上一抹悲壮的色彩。
倒计时二十分,所有突击队员就位,登陆艇随时能够脱离战舰。
到底用不用得上突击队还很难说,连聂剑荣心里都没底,这样做,仅仅是为防万一。
倒计时十五分,航空兵就位,以圣剑要塞为中心,分布于五万公里外的广阔空间,弹仓里狰狞的核弹是所有飞行员的底气。
倒计时十分钟,一级战斗警报,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战斗打响。
聂剑荣上将紧紧地盯住倒计时,仅仅十分钟的时间,换作以往不过是一晃而过,可是现在,却像是十个世纪那样漫长。
倒计时一分钟,军容严整的聂将军猛地扯开领口,受伤的野兽一般沉沉地喘了几口粗气:“激光炮准备,重接炮充能,火控系统分配目标!”
命令下达,圣剑要塞表面立即绽开无数舱口,如同收束起来的雨伞般的激光炮从内部升起,从外面看,就像光秃秃的装甲板上突然长出一片金属的丛林,随后直径十二米的激光炮展开,刹那间就像绽放了一片金属的花海。
伴飞的战舰纷纷展开各自的武器,最惹眼的就是巨鲸舰编队,每艘战舰两门十二米激光炮。
十二米激光炮,是目前技术最先进,火力最强,射程最远的激光武器。为了应对与外骨人的大战,中方无偿地将全部技术公开,提供给所有参战盟国,然而战舰不是想改装就能改装的,大多数战舰根本不具备改装的条件,不得不将激光炮安装在战舰背部。
所有的战舰都分到了一个攻击目标,然而平均算下来,一百门激光炮才能分到一个目标!
倒计时三十秒,所有战舰瞄准目标,极少数改装的小型战舰由于动力不足,为节省电力,不得不关闭一些次要系统。
五、四、三、二、一……
聂剑荣一拳砸在桌上:“满功率集火射击,发射!”
刹那间,无数肉眼不可辨认的光柱飞向十光秒外的敌军,部分光柱被冰质小行星挡住,巨大的能量瞬间将小行星汽化,真空中迅速弥散大量的气体分子,将无数并行的光柱显现出来。
重接炮紧随其后,密密麻麻的炮弹冲出炮口,飞向遥远的敌军。
五秒后,激光炮第二次满功率发射……激光炮连续四次齐射后,第一次射击的光束才击中目标,由于采用统一的火控系统精确地计算提前量,百分之二十的激光成功命中目标——距离实在太远了,这样的命中率已经十分地难得。
一**的火力不断地向敌军倾泄,可是效果却只能通过光学系统来统计,外骨人的飞船不是钢铁结构,即使被摧毁,也不会爆炸,看起来,就像所有的打击全无效果。
一分钟后,巨大的骨冢表面突然爆出明亮的火光,所有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官兵无不为之精神一振。
那是重接炮发射的炮弹命中了骨冢!
虽然炮弹只有七点四克,但出膛的速度却高达每秒六万公里,光学系统清清楚楚地捕捉到命中后的影像,骨冢被击中的地方恰好是一处小型三角气闸的顶角,气闸直接被爆炸掀飞。
伴飞在骨冢附近的外星战舰原本井然有序,然而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所有的战舰乱成一团。
那一点损失对庞大的外星舰队来说只能算九牛一毛,令外骨人混乱的是人类武器的打击距离!
甭说十光秒,就算一光秒,外星战舰的武器也够不着。
聂剑荣的眉头深深地拧住,双方的速度都不慢,联合舰队的速度大约每秒一千公里,骨冢的速度大概在每秒一千五百公里,十光秒的距离,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遭遇,一旦进入敌军的火力范围,联合舰队的数量短板就会暴露无遗,必须在距离拉近之前,尽可能地消灭敌人。
他的眼中闪过坚毅的光芒:“y字头导弹预备——”
如果说骨冢是个西瓜,那么圣剑顶多是个桔子,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然而
重装突击 159 外星舰队
“放!”聂剑荣胳膊狠狠下斩,数百枚粗长的导弹同时弹出圣剑要塞表面,飞离要塞表面十多米后,才点燃引擎,争先恐后地冲向骨冢。
导弹的发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冷发射,也就是将导弹弹出后再点燃引擎;另一种是热发射,是点燃引擎后依靠引擎的推力将导弹推出发射管。
热发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但是需要构建专门的排气通道,发射体积庞大;冷发射的缺点在于结构复杂,但占用的体积较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装载导弹。
中国人不缺技术,但要塞的空间有限。
圣剑要塞的武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y字头导弹都是六联装的弹箱。第一批导弹完成发射后,要塞内部的备用导弹箱直接将打空的导弹箱顶出要塞之外。
与重接炮和激光相比,导弹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自动捕捉目标,改变航向。可是导弹的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速度太慢,直到十分钟后,y字头的远程导弹才进入最后的攻击阶段。
此前人类的远程导弹已经袭击了骨冢几十次,威力巨大的核弹给外星舰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为了保护骨冢,外星舰队也借此机会锻炼出一整套对付导弹袭击的战术。
外星战舰没有反导系统,它们仍然采用简单的弃子战术,远了用凝固光束打,打不中,就用战舰堵,宁肯牺牲战舰,也不让导弹击中骨冢。
联合舰队的导弹飞近,外星舰队中顿时分出几百艘飞船,加速脱离编队,几艘飞船组成一个队迎向一枚导弹——直接挡在导弹的飞行员轨道上。
外星舰队前出的距离很远,远到导弹没能进入攻击阶段的蛇形机动。
空无一物的虚空中顿时炸开一连串耀眼的闪光。
外骨人的战舰数量极多,伴飞在骨冢附近的战舰密度极高,若是被导弹击中密集的舰群,一枚导弹至少能干掉几十艘外星战舰。
主动迎击则不然,最多也就是损失堵枪眼的几艘战舰,相差十几倍的损失,外星人岂能不知如何选择?
外星战舰以身挡导弹的画面传到指挥中心,聂剑荣立即下令激光炮瞄准前出的敌舰,尽可能地为导弹打开通道。
外骨人迫不及防,第二批导弹成功突破防线,伴飞的敌舰立即飞出一大片,硬是把突破防御的导弹死死挡住,竟然没有一枚能够击中骨冢。
然而如此一来,外骨人的战舰损失量急剧上升。
双方你来我往,围绕着导弹进行了一系列你争我夺地战斗,天生胳膊短的外星战舰很是损失了一批战舰。
联合舰队的所有战舰都憋足了劲儿,用最快的射速射击,尽可能地赶在短兵相接之前消灭更多的敌人,导弹不要钱一样地打出去,核爆的闪光一片接一片,闪得苍凉冷寂的外太阳系空间亮如白昼。
所有人都清楚,论结构强度,人类的战舰远远比不上外星战舰,一旦进入短兵相接的状态,薄皮大馅的人类战舰根本占不到优势。
很多战舰根本就是抱着被击毁前尽可能杀伤敌人的目的,以不管不顾的姿态发起决死进攻。
开战前的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开战后的时间却过得飞快,二十分钟的时间,联合舰队硬是打废了五分之一的激光炮,发射的导弹超过八千枚。
若每一枚导弹都能炸掉五艘敌舰,仅导弹就消灭全部的十万敌舰,可事实上,八千枚导弹的作战效果仅仅能达到一比一点二,加上激光和重接炮击毁的敌舰,短短二十分钟的时间,外骨人的损失接近两万。
还没正式交战,就干掉了敌军五分这一的战舰,按这样的战损率,只要多打几轮导弹,干掉敌军的所有战舰毫无问题!
消灭所有的敌舰,只剩下一颗小行星,用核弹一层层地炸,也能崩碎了骨冢。
这个事实给所有参战官兵打了一针超级强心剂,联合舰队似乎已经掀开了胜利女神的裙角。
然而敌军仍然拥有八万艘战舰,仍然不是联合舰队能够正面匹敌的庞大。
联合舰队仍然拥有足够的导弹库存,但是一旦失去距离优势,人类战舰根本不可能是外星舰队的对手。
不过聂剑荣岂会笨到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两个天文单位,聂将军一声令下,联合舰队一边进攻一边向外散开,向敌军的侧翼迂回,避免正面作战。
只有圣剑要塞毫不犹豫地冲向骨冢。
双方的距离拉近,敌军舰队一窝蜂地飞离骨冢,迎向分散的联合舰队,电子系统不断地计算敌军的数量,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敌军的战舰数量很快超过了八万艘,而且仍然在不断地上涨。
这是怎么回事?聂剑荣大吃一惊,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他立即下达自由攻击的命令。
然而远离要塞的战舰很快发回了一段视频,视频由战舰的角度拍摄,画面上,西瓜一般的骨冢和桔子一般的圣剑清晰可辨,但圣剑孤孤单单,四周空空荡荡;骨冢身边则伴飞大批的飞船,更可怕的是伴飞的敌舰仅仅是极少数,骨冢的身后,跟随着密密麻麻的战舰,统计数据上升到二十几万,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一时之间,竟然连计算机都没能算清究竟有多少敌舰。
聂剑荣一颗心凉到了脚底板。
不知道多少刚刚升起一丝希望的战士彻底地失望了,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仅仅千把艘战舰的联合舰队,根本就是送死的货。
“全力进攻!”聂剑荣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就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他很想接通全舰队的通讯,说几句豪言壮语,可是这个时候,无论说什么,都是那么的苍白。
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以身赴死也许才是军人最好的归宿。
刹那间,联合舰队爆发开战以来最大密度的攻击,所有的战舰几乎将炮门开到最大,无数导弹飞离战舰,至少三分之一的战舰打空了导弹。
战场陷入极其短暂的安静,可是核爆的闪光马上打破了一切,密集的爆炸令战舰的显示屏上一片白光,根本看不清敌人的位置。
————
疯了,孩子闹了半夜,本来状态就不大好,起点的系统还出问题,半个小时没进了作者专区,崩溃。
重装突击 160 胶着
160胶着
不过人类还有雷达。
第二波,第三波,越来越多的战舰打空了导弹,激光炮成为这些战舰最后的进攻手段。
此战各个国家作了充分的准备,联合舰队携带的导弹总数超过十五万枚,这还不算战机携带的小型导弹,即使一枚导弹干掉一艘敌舰,消灭十万外星战舰也绰绰有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