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李林甫愈发龙钟老迈,这位老人已快走到人生的尽头,像一盏残灯,奋力地燃烧仅剩的那一丝灯油,每一线光亮都是黑暗前的倒数。
“相爷,东宫来报,昨夜太子妃又诞下一位王子,陛下取名为‘佋’,怕是过不了多久会封王。”
李林甫眼皮没睁开,只是微微抬了抬,语气有些虚弱地道:“‘佋’者,绍也,庙宗佋穆,父为佋,南面,子为穆,北面。陛下取此名字,或是提醒东宫牢记君臣父子之伦,勿使僭越。呵,陛下看似纵情嬉乐,对东宫仍不放心啊,只要陛下春秋鼎盛,东宫还得战战兢兢过下去。”
幕宾唯唯称是。
李林甫与当今太子李亨可谓是水火不容,除了政治上的派系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早在开元二十六年,李林甫便数次劝说拥立寿王李瑁为太子,然而李隆基乾纲独断,立了年长的李亨为太子,大抵是担心自己抢了儿子的老婆,做了亏心事,害怕将来被李瑁报复,两人既是父子又是情敌,这关系也是乱得可以了。
李林甫在拥立太子这件事上站错了队,作为当朝宰相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错下去,于是从开元二十六年开始,李林甫便以推翻太子李亨为己任,不遗余力地制造冤案,剪其羽翼,造谣污蔑等等各种手段,为的就是在活着的时候推翻太子,促李隆基另立储君,否则他李林甫满门都会倒霉。
说了一番话后,李林甫有些累了,阖目喘息了一会儿。
幕宾仍站在身边未走,李林甫眼皮未抬,淡淡地道:“还有事么?”
“相爷,卢铉家的孩子又惹事了……”
李林甫皱眉,什么都没说,躺在胡床上仿佛睡着了一般。
幕宾的职责之一便是要向李林甫禀报长安城每天的风吹草动,见李林甫不吱声,他还是继续道:“卢铉的长子卢承平在左卫亲府被一个新上任的录事参军打了,脸上挨了三拳,卢承平晕了过去,很久才醒,后来卢承平寻了左卫长史告状,长史看了卢承平的伤势后马上拿人,将那打人的录事参军下了狱,以卢承平的性子自然不会放过他,但派去狱中杀录事参军的人却被左卫亲府左郎将李光弼的亲卫拦下了,亲卫一直守在牢门外,不准任何人靠近。”
这个平平无奇的消息原本勾不起李林甫任何兴趣,但消息的后半部分倒是令李林甫眉梢抬了抬。
“那名录事参军是李光弼的族中子弟?还是门下幕宾?”
“晚生着人查了一下,都不是,他是从蜀州来的,相爷,此人来头似乎不小……”
李林甫仍阖着眼,道:“说说。”
“此人名叫顾青,今年十八岁,出身蜀州青城县石桥村,本是一农户子弟,后来不知找了什么窍门,建了一座瓷窑,烧出来的瓷器质地比大唐所有的瓷器都要好上几分,故而被甄官署定为贡瓷,去年贵妃娘娘回蜀州省亲,这顾青写了一首夸赞贵妃娘娘的诗,烧印在贡瓷上,以此博得贵妃娘娘的欢心,又因顾青是贵妃娘娘同乡之故,贵妃娘娘似乎特别欣赏他……”
李林甫淡淡笑了笑:“倒是有些小聪明。”
这句不知是贬是褒的评语令幕宾咂摸了许久,然后轻声道:“相爷,此子恐怕不止一点小聪明,年初剑南道平南诏国之乱,此子向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献策数条,又献上一个名叫沙盘的物件,南诏国之乱平定后,剑南道向陛下请功的功劳簿上,顾青的名字列为第一,他也是因此功劳而被陛下亲自封为左卫亲府录事参军,而且刚到长安便被陛下和贵妃娘娘召见,陛下还钦赐了一座官宅和一只银鱼袋。”
李林甫终于抬了抬眼皮,片刻之后,缓缓道:“有才,但不够。陛下此举应是示恩于贵妃。”
毕竟是老谋深算的宰相,一语便道中了李隆基的心思。
幕宾接着道:“至于顾青与左卫左郎将李光弼的关系,晚生还在查,听顾青所居客栈的伙计说,他们相识似乎是因为顾青的父母。”
李林甫已不再关心这件事了,淡淡地道:“此事你继续盯着,看那个顾青下狱后陛下有何反应,贵妃深得帝宠,若她对同乡之情确实真挚,必会为顾青开脱……”
幕宾迟疑了一下,道:“顾青若不死,卢铉之子未达到目的,如果撺掇卢铉向相爷求助,该如何处之?”
李林甫哼了一声,道:“卢铉仗着这两年帮老夫甚多,有些恃宠而骄了,两个小娃子打架这种小事,需要老夫操心么?更何况顾青背后说不定还站着贵妃,老夫若因这点小事与贵妃结怨,卢铉倒是解气了,老夫如何自处?卢铉若来求我,就说老夫病重谢客。”
幕宾唯唯应了。
…………
张九章府。
张府位于道政坊,宅子有些老旧,还是张九龄在世时李隆基赏赐的。
顾青入狱的消息传到张府时,张九章正在看书,府内管家进书房禀报了这个消息,张九章神情微动,嘴角露出轻笑:“看不出这小子还是个惹祸精……”
管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迟疑地道:“老爷,您说过此人是张家的恩人,如今他下了左卫的狱,要不要……”
张九章沉吟片刻,道:“先看看再说,不管发生任何事,不要着急跳出来,耐心等待一段时候,你便会发现事态变得不一样了,沉住气吧。”
管家应是,准备悄悄离开,张九章忽然又道:“卢铉之子是左卫的司阶?”
“是。”
张九章缓缓道:“入了左卫的大狱,恐怕卢铉之子不会放过他,去,拿老夫的名帖给左卫大将军郭子仪,就说老夫傍晚时分拜会郭大将军,请大将军拨冗一见。”
“老爷要为顾少郎君求情么?”
“刚刚还说过,遇事不要着急跳出来,沉住气,老夫不求情,只求顾青在狱中的安全,至于其他的,先看看卢家会不会跳出来,后发制人才稳妥。”
…………
常乐坊,李十二娘宅。
侍女送来顾青的消息,李十二娘呆怔许久,随即苦笑喃喃道:“这孩子,脾气倒是跟他父亲一样火爆,就不知有几分本事……”
侍女垂头恭敬地道:“卢家公子在长安城风评颇恶,气量狭小睚眦必报,顾公子入了狱,恐怕卢公子不会放过他。”
李十二娘道:“事情的因果查清了么?”
“查清了,卢公子恶语伤人在先,顾公子动手在先。三拳便将卢公子打晕过去了。”
李十二娘失笑:“不说对与错,顾青这脾气我倒是挺喜欢的,有乃父之风,当年他父亲路遇恶霸,也是二话不说上前就动手,连道理都懒得讲,先放倒再说。”
侍女问道:“姑娘要不要准备车马?”
李十二娘沉吟片刻,道:“给左卫大将军郭子仪府上递名帖,就说李十二娘今日傍晚时分拜会大将军,还有,说我新近得了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此剑名曰‘子归’,李十二娘请郭大将军试剑。”
侍女不舍道:“姑娘,此剑得来不易……”
李十二娘笑道:“无妨,身外之物而已。”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友重逢
出事以后,顾青并未想过打扰别人。然而两位故人长辈还是主动帮忙,甚至搭上了他们的脸面与人情。
傍晚时分,长安的街上仍车水马龙,大唐初期的长安是实行宵禁的,到了傍晚城中一百零八坊的坊门便关闭了,主要是当时李家刚坐上皇位,江山并不稳固,跃跃欲试造反和宫变的人太多,到了高宗后期,社稷渐渐稳固了,长安便慢慢取消了宵禁。
至开元之后,长安已成了大唐的不夜城,每到入夜,长安城的章台柳馆,大街小巷的饭堂酒肆成为人们流连之地,权贵人家的歌舞乐伎传出悠悠丝竹之声,还有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喝醉的诗人力竭声嘶地吼着他新作的听着有些拙劣的诗。
这座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在任何时辰都焕发着它的勃勃生机。
左卫大将军是郭子仪,他住在亲仁坊。
有趣的是,郭子仪与安禄山竟是邻居,两人的宅邸都是李隆基赏赐的,顺手便将二人的宅邸赏在一处,两家一墙之隔。如今的安禄山正在平卢领兵操练,每逢年末安禄山才入长安朝贺天子,两位邻居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夜幕即将降临时,一辆朴实的马车停在郭子仪府门前,李十二娘走下马车,侍女欲上前搀她,被她轻轻推开,随即李十二娘的目光朝旁边的安禄山府邸门口一瞥,目光里露出深深的仇恨之色。
郭府老管家早已等候在门口,李十二娘是长安民间的风云人物,无论权贵还是豪侠,皆对她心慕不已,纵然她已年近三十岁了,仍是长安城里粉丝众多的超级明星。
见李十二娘下了马车,郭府老管家迎上前行礼,笑着将她请进门内。
“大将军早已等候多时,李娘子肯登郭府的门,郭府蓬荜生辉。”老管家笑得满脸褶子。
李十二娘淡淡点头,在外人面前她总是这般淡漠。真正了解她的为人后,才会被她的人品与高超的剑舞技所倾倒。
管家脚步刻意快了些,为了跟上李十二娘的步伐节奏,边走边道:“大将军前堂还有一位客人,也是钦慕李娘子多年的故人……”
李十二娘脚步慢了一拍:“是谁?”
管家还没来得及答话,一行人已经来到郭府前堂,李十二娘也看清了端坐前堂的那位客人。
客人见了她不由一愣,随即哈哈笑出声,李十二娘脸上蒙着白纱,看不清表情,但眉眼也悄然弯了起来。
除履入堂,李十二娘首先朝主位上一位五十来岁的老者行了一礼:“十二娘拜见郭大将军。”
郭子仪已是知天命之年,精神却依然矍铄,他的头发胡子已有些花白,可体格健壮,每日饭量如牛,此刻大马金刀坐在主位,仿佛一位端坐帅帐发号施令的大元帅,有虎踞之姿。
见李十二娘行礼,郭子仪大笑道:“免礼免礼,老夫与李娘子怕是五年多未见了吧?同在长安城,能见面的机会却不多,上次见你还是在五年前的千秋节上,当时君臣共贺,天子召你入宫剑舞,李娘子剑舞之英姿老夫毕生难忘。”
李十二娘笑应了,然后才朝郭子仪的客人行礼:“十二娘拜见张寺卿。”
张九章也笑道:“李娘子风采依旧,老夫也是多年未见了。”
李十二娘忽然伤感地道:“故人已逝,心无所依。再见当年的朋友凭多感怀,争如不见。”
张九章知道她在说什么,黯然叹息捋须不语。
郭子仪目光闪动,捋了捋他那把打理得很周正的花白胡须,笑道:“今日倒是巧了,张寺卿和李娘子同一日来访老夫,莫非你们是为了同一件事?”
张九章与李十二娘目光迅速接触了一下,眼神交会的瞬间,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来意,然后两人眼中同时露出了笑意。
最后二人同时向郭子仪行礼,张九章道:“我与李娘子皆为故人之子而来,求郭大将军的一道军令。”
郭子仪眉目不动,抚着花白的胡须缓缓道:“如果你们是为了我左卫亲府一位名叫顾青的录事参军而来,那可是巧上加巧了,今日下午,左卫左郎将李光弼也向老夫求了一道军令,也说是为了故人之子,那个名叫顾青的孩子在左卫府里打了人,入了狱,李光弼求老夫秉公而断,莫被人害死在狱中,你们也是为了他吧?”
张九章和李十二娘都愣了,互视一眼,忽然都笑了起来。
张九章笑叹道:“那孩子闯了个祸,倒是把我们当年这些故人都聚集起来了,难不成是天意?”
李十二娘的笑意不明显,但从眉眼看得出在笑,笑过之后忽然黯然叹道:“当年的长安城比如今更美,我还记得那一年他们夫妻与我在渭水边的垂柳下舞剑,李光弼躺在地上灌酒,张寺卿您已大醉,赤着双足倒在地上仍喃喃念着诗句,阳光下的柳絮纷飞,人与景,美得像一幅画……”
张九章伤感地道:“故人不在,美景难复,逝者如斯……”
众人黯然沉默许久,郭子仪缓缓道:“二位若是为了那个名叫顾青的孩子,老夫今日已下了军令,不准任何人在狱中害他。但是,军法无情,顾青先动手打了人,还是要按军法处置的,大抵要蹲几日大狱,二位与老夫是多年朋友,但老夫治军从不讲私情,不可能下令放了他,抱歉了。”
李十二娘欣然道:“有郭大将军这句话足够了,那孩子犯了错自然要受惩罚的,十二娘不敢求老将军徇私。”
…………
顾青入狱三日后。
兴庆宫,花萼楼。
高力士凑在李隆基耳边,正低声禀奏着什么。
“陛下上次吩咐要查那个左卫亲府录事参军顾青的底细,老奴已派人去蜀州了,人还在路上,但有件事陛下恐怕还不知道……”
“何事?”李隆基不大感兴趣地问道。
“这个顾青刚入职左卫亲府便闯了祸,如今人已被关在左卫大狱里,已关了三天了。”
李隆基一愣,愕然侧过头看着高力士。
高力士垂头。
“他闯了什么祸?”
“回陛下,顾青入职办差的第一日便打了一个名叫卢承平的司阶,卢承平是殿中侍御史卢铉之长子。”
李隆基皱眉:“入职第一日便打人,这顾青好大的脾气,看来非经科考正途而当官的人委实有些粗鄙。”
高力士从来不会反对李隆基的任何话,于是笑着附和。
片刻后,李隆基又问道:“顾青为何打人?”
“因顾青是太真妃的同乡,太真妃甚喜之,老奴故而特意打听了一下,说来倒不能全怪顾青,是那卢承平恶语伤人在先,顾青的脾气如陛下所言,确实不大好,三拳便将卢承平打晕过去了……”
李隆基失笑:“拳头倒是跟他的脾气一样硬。”
高力士附和着李隆基笑。
“这种小事莫来烦朕,打了人自然要受处罚,左卫大将军郭子仪治军极严,按军法处置便是,少年郎多摔几跤约莫便明白世情险恶了。”李隆基淡淡地道。
高力士不敢多说什么,唯唯应下。
李隆基忽然想起了什么,目光飞快闪烁了一下,又问道:“此事若论对错,应是卢承平恶语伤人在先,顾青动了手固然要入狱受军法,那卢承平呢?恶语伤人也算犯了错吧?”
高力士一滞,垂头道:“卢承平未受军法。”
李隆基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高力士见李隆基面色阴沉,顿时噤若寒蝉。
“卢承平之父卢铉,听说李相欲擢其为御史中丞?”
“是,三省朝臣有过朝议了,因无定论,故而未奏报陛下。”
李隆基面无表情地道:“天宝八载,卢铉在兴庆正殿朝会时弄了一出袖藏谶书的把戏,扳倒了杨慎矜,朕以为他是个知进退之人。”
高力士有些惊愕,他不知李隆基为何没头没脑忽然提起天宝八年的那桩旧案,圣心难测,李隆基的心思他纵然跟随多年亦难揣度,只好闷不出声。
李隆基说完这句话后便没再继续说下去,挥了挥手,道:“传太真妃过来,再传大明宫梨园乐工,朕与她同赏《霓裳羽衣》。”
这是殿外有宦官禀道:“陛下,左卫左郎将李光弼求见。”
李隆基一愣,忽然若有深意地笑道:“又是左卫的人,哈哈,朕倒真有些好奇了,宣见。”
李光弼入殿时双手捧着一坛酒,在宫门外时宦官试过毒后才允许李光弼将酒带入宫。
入殿后,李光弼先将酒坛交给一旁的宦官,然后躬身行礼。
李隆基的目光首先注意到的是宦官手里的酒,笑道:“朕从未见李郎将这般多礼,竟还亲自带了酒入宫,莫非李郎将觉得宫里的酒不够香醇么?”
李光弼惶恐状道:“陛下恕罪,此酒是左卫亲府录事参军顾青托臣入宫献给陛下的。”
李隆基目光闪烁:“又是顾青,朕为何最近总能听到他的名字?”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术
当一个小人物还不是那么重要时,要记得不停在大人物面前刷存在感,各种方式的刷,刷到大人物想忘记你都难,做梦都能梦到你在对他笑,真正的“魂萦梦牵”。
彻底成为大人物的梦魇后,小人物离成功或离死亡就近了一步,大人物不是提拔你就是弄死你。
这就是“富贵险中求”的含义。
顾青托李光弼入宫送酒,就是为了刷存在感。
只是他没想到李隆基比他想象中的更精明,无论英明还是昏庸的帝王,只要他有强烈的权力欲望,那么他对国都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国都内每天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只要他想知道,就一定能知道。
所以在李光弼送酒入宫之前,李隆基便听高力士提起了顾青,甚至从顾青的这件事联想到朝堂上的一些人和事,对顾青这个人的印象可谓很深刻了。
看着宦官双手捧着的这坛酒,李隆基笑得很玩味。
该如何评价顾青这个人呢?在李隆基的眼里,顾青大致是个懂得规矩的人,有才情,也有谋略,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本事,比如造出了个沙盘。这样一位少年郎,按说应该很傲气的,世上恃才傲物者多矣,有那么一点才华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少年郎的通病,这些年李隆基见过无数这样的人。
然而顾青有才华却偏偏还懂得拍马屁,拍得还十分高明,用一本正经的方式和最文雅的用辞说出最谄媚的马屁,什么“孤品梅瓶”,什么“天生丽质难自弃”,什么“闭月羞花”,拍得那么的义正严辞,仿佛用最严肃的口吻述说圣贤真理一般。
正当李隆基认为少年太过老成并非好事时,顾青在适当的时候闯了一个适当的祸,三拳把人揍晕了,揍的还是一位朝堂上颇为微妙的殿中侍御史的儿子,少年人冲动的心性一览无遗,从这件事上李隆基又觉得顾青这个人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守规矩。
对高权位者毕恭毕敬,对中层权位者却并无敬畏,闯了祸却马上托人进宫送礼,心机城府表现得似乎很深却又不那么深,很有意思的少年郎。
每个帝王都有各自不同的用人才的方式,有的只看治国之才,有的偏爱谄媚的马屁之臣,还有的首先看的不是才华,而是能不能被自己掌控,能掌控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李隆基喜欢的便是容易被自己掌控的臣子,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对权力的欲望是非常恐怖的,他要掌控一切,不仅掌控江山和朝堂,还要掌控人心。
那种四平八稳一辈子都不犯错,对一切物质诱惑无欲无求的臣子对李隆基来说反而需要提防。“无求”代表他其实有更大的欲望,只是被隐藏得很深。
从顾青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似乎是个很容易被掌控的臣子,有才华,能拍马屁,大致懂规矩,又控制不住脾气偶尔犯点无伤大雅的小错,犯错之后马上做出托人送礼给皇帝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幼稚举动。
容易掌控吗?似乎挺容易的。
“顾青刚入职左卫,李卿似乎对他很熟悉?”李隆基含笑注视着李光弼。
李光弼垂头道:“不敢瞒陛下,顾青的父母是臣早年的故人,他父母十年前逝世,臣只想为故人之后尽点心力。”
李隆基颇觉意外地道:“顾青不是从蜀州一个山村出来的吗?你竟认识他父母?”
“多年前的一段交情,他父母曾在长安待过几年。”
李隆基笑着点头,没继续问下去,他不是不想知道顾青的父母与李光弼究竟什么关系,而是不相信任何人的话,他身边唯一能信的只有高力士,他在等高力士对顾青的调查结果。
目光转移到那坛酒上,李隆基指了指酒坛,笑道:“这是顾青送朕的酒?”
“是,顾青说是他在蜀州亲手酿的,此酒颇为劲烈,饮之易醉。”
李隆基大笑:“朕倒要见识一下蜀州的酒究竟多烈,既是蜀州所酿,饮酒怎能少了朕的娘子,高将军,快去传太真妃。”
高力士在一旁陪笑道:“已派人去传,太真妃马上就到。”
话音刚落,杨贵妃在一群宫女宦官的簇拥下翩翩而来,众星拱月般走入殿内。
李光弼急忙向杨贵妃行礼。
李隆基招手笑道:“娘子快来,你的小同乡又献了一物,他亲手酿的烈酒,娘子来试一试。”
杨贵妃欣然道:“真是个灵巧孩子,好像什么都会,连酿酒都会,妾可要好好尝尝。”
说着杨贵妃落座,高力士从宦官手中接过酒坛,正要给李隆基和杨贵妃斟酒,忽然发现酒坛的北面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一句诗。
高力士一愣,然后笑道:“陛下,娘娘,顾青送的酒居然还附了一句诗呢……”
李隆基挑眉:“哦?朕看看。”
杨贵妃也好奇地凑了过来。李隆基缓缓念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纸上的字迹很工整,并非顾青的字,而是李光弼帮顾青重新抄了一遍,没办法,顾青那手臭字李光弼实在不敢给李隆基看,怕落个辱君之罪。
杨贵妃将这句诗念了两遍,疑惑道:“顾青为何写这句诗?没头没脑的……”
李隆基露出深思之色,随即恍然笑了。
“娘子,你的这位小同乡啊,约莫是受了委屈,心里不舒坦了。”
杨贵妃身在后宫,甚少听闻宫外事,不解地道:“顾青受了什么委屈?”
李隆基笑着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会意,将顾青打了卢承平然后被拿入左卫大狱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杨贵妃听完顿时不高兴了,秀美的黛眉微微蹙起,娇媚的红唇抿得紧紧的,李隆基饶是与她夫妻多年,此刻竟也不由心动。
1...4041424344...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