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差役们奉命拿人,哪里理会他们叫屈,套了铁链便牵着走。
石大兴又惊又惧,扭头看着郝东来一脸肥肉,顿时怒从心头起,飞起一脚将郝东来踹得……纹丝不动。
“都怪你!肥得跟猪一样,让人一眼就认出来了,否则石某早就跑了!”
郝东来大怒:“你长得迎人,一脸横肉看着像官府的海捕通缉文书,好意思怪我?呸!”
石大兴懒得理他,朝差役陪笑:“敢问官爷,我们究竟犯了何事,为何要拿我们?”
差役冷冷地看着他们,道:“我等奉命拿人,想知道犯了何事,回县衙说个分明。”
…………
顾青独自坐在屋子里,他在准备第二期的八卦报。
开局一幅画,过程全靠编。八卦的精髓不在于真实与否,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能否充分满足人们窥视他人隐私的欲望。
这一次的头版头条人物是李光弼,至于内容……
嗯,说他惧内,一天挨婆娘三顿打,偶尔加一顿宵夜,标题要吸引眼球,“惊!李郎将为何半夜惨叫?李府为何频请长安大夫?谁翻乐府凄凉曲,夜夜饮泣到天明……”
顾青拟好标题,满意地点头,就冲这么劲爆的标题,这一期的八卦报至少要加印两千份。
至于李光弼看到这一期的八卦报会有何反应,不重要,为了新闻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被他吊起来打一顿也是值得的,谁的成功不曾付出过代价?
下一期的内容顾青也想好了,下一期该夸杨贵妃了,“闭月羞花”的典故可以用上了,将贵妃娘娘拍得花枝乱颤,顾青就算暂时得不到好处,至少在说错话的时候也容易得到原谅。
顾青有时候嘴比脑子反应快,他一直担心有天在杨贵妃面前脱口说出不该说的话,比如“环肥燕瘦”这个成语……
将这期八卦报的内容编排完毕,顾青将写好的内容用镇纸压住,正打算叫郝东来和石大兴两人拿出去刻板印报,接着顾青一愣。
好像从昨日傍晚开始,就没见过两位掌柜了。这两人节操基本等于负数,至于贞操,他们的贞操数值很不稳定,有时候是正数,有时候是负数,变化很快,但峰值很短暂。二人几乎每晚都要去平康坊的青楼,经常大半夜才醉醺醺的回来,可从来没有过夜不归宿的时候,昨晚是怎么了?这俩货嗨大了?
心头隐隐升起一丝不安,顾青心神不定地呆坐半晌,终于还是放弃叹了口气。
长安初来乍到,做人做事都畏手畏脚,顾青缺少消息渠道,缺少人脉关系,什么都缺,有心想做点什么,然而毕竟是天子脚下危机四伏,顾青目前只能选择蛰伏,也不知自己的翅膀何时才能硬。
门口传来轻轻的叩击声,顾青起身打开门,门外赫然站着一位男式劲装打扮的女子,大约二十来岁年纪,头发也扎成男式的挽髻,腰间佩着一柄剑,看起来英姿飒爽,典型的侠女形象。
侠女很有礼貌,见了顾青双手抱拳行了一礼,然后道:“顾公子,我是十二娘府中随从,十二娘遣我来报信,随您一同来长安的两位蜀州商人昨夜在青楼被万年县的差役拿了,如今正在万年县衙大牢里。”
顾青一惊,脸色顿时冷了下来:“怎么回事?他二人所犯何事?”
“万年县突然拿人,原因不知,十二娘说,恐与顾公子最近办的八卦报有关……”
“李姨娘怎知八卦报是我办的?”
“十二娘在长安消息灵通,很多一品大官不知道的事,她全都知道。自从顾公子来了长安,她对您的一举一动都关注得很。十二娘叮嘱顾公子小心,遇事切莫冲动,她正托人问万年县令陈文胜,今日天黑前应有结果。”
顾青脸色铁青,缓缓摇头:“恐怕等不到天黑了,他二人在长安并无靠山,进了大牢差役不会对他们客气,若等到天黑大概只能给他们收尸了。”
女随从一愣,然后急道:“顾公子,您可莫冲动,十二娘正在为此事奔走,很快会有结果的。”
顾青语气坚定地道:“他们是我从蜀州带出来的,我要保他们周全。晚一刻便是生与死的距离,我担不起这个险。”
说着顾青匆匆往外走去,女随从无奈只能跟着他。
顾青边走边道:“你是骑马来的还是坐马车?”
“马车。”
“走,带我一程。”
“顾公子欲往何处?”
“太府寺,找杨国忠。”
“此事与杨国忠有关?”
顾青没回答,沉默地坐进停在家门前的马车,女随从倒也不拘小节,很痛快地跟着钻进了马车,车夫一扬鞭,马车在石板路上不疾不徐地走起来。
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朱雀大道边的太府寺,杨国忠虽然当了十五个官儿,但最重要的是太府卿,太府卿掌管朝廷钱粮库藏,盐铁仓廪,属于九卿之一。
顾青急匆匆下了马车,向门口的军士递上腰牌,军士懒洋洋地瞥了一眼,没搭理他。
顾青苦笑,长安城里别的不多,官儿特别多,区区一个正八品录事参军,哪有资格见太府卿。
无奈之下,顾青只好告诉军士,自己是杨太府的同族弟弟,曾经在景阳冈打死过一头猛虎。
军士上下打量,满脸不信,然而这年头的人对乡土宗族之情特别重视,“同族弟弟”这个身份比录事参军重要多了,军士害怕顾青说的是真话,不敢担责任,只好不情愿地进去通禀,没多久便有差役出来相请。
顾青匆匆进了太府寺,顾不上观察太府寺的环境,差役将顾青领到后院东边的一间厢房后,顾青连门都没敲便径自闯了进去。
杨国忠正坐在桌案边提笔写字,见有人不告而入,不由大怒,见来人是顾青,杨国忠的脸色顿时由阴转晴。
顾青进门便匆匆拱手:“杨太府,来不及解释了,借您名头一用,顺便再借您几位亲卫。”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四十二章 劫牢救人
相识不久,交情不深,顾青开口便借杨国忠的名头和亲卫,这个要求未免有点过分了。
杨国忠是不是谷道热肠不可考,但他肯定不是古道热肠之人,事实上他并不是什么好人,借名头和借亲卫的要求有点严重,杨国忠下意识便待拒绝。
脸上笑容未减,杨国忠脑子里迅速组织措辞,结果他还没开口,顾青便抢先道:“有人盯上了咱们的八卦报,万年县令不知奉了什么人的令,拿了我手下两个办事的人,杨太府,此事可轻可重,您看着办。”
杨国忠两眼顿时瞪大了,昨日还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八卦报在他和顾青手下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结果才隔了一天就被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谁,谁敢动我的八卦报?”杨国忠怒了。
顾青深深注视着他,语气诚恳地道:“杨太府,下官不是挑事的人啊,八卦报是咱们合伙办的,下官刚来长安,除了得罪卢家父子,再也没得罪过别的人了,反倒是杨太府位高权重,政敌一定不少,前几日不是还有人背后踹您落水吗?下官以为,指使万年县令拿人的人是冲着您来的。”
杨国忠怒视顾青:“万年县拿下的那两个是什么人?”
“八卦报编撰之后,由他们二人负责刻板印刷,雇人将八卦报散布长安城也由他们负责,昨夜二人在青楼饮酒作乐时同时被万年县的差役拿下。”
杨国忠缓缓点头:“那就确实是冲着八卦报来的没错了。”
顾青严肃地点头。
杨国忠是坏人,但坏人不一定是聪明人。杨国忠靠堂妹发迹,从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般的角色,一蹴而就成为当朝国戚,没有经历过官场的历练,没有挨过官场的毒打,如今的风生水起全靠李隆基的宠信,平日里侵占田产欺男霸女也没见收敛,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这么不知分寸。
所以顾青的话他立马就信了,不但信了,还马上答应了顾青,让顾青借用他的名头和亲卫。
昨日顾青的忽悠起了作用,当杨国忠知道八卦报对付政敌很有用之后,他对八卦报可谓非常上心,已经将它当成了自己事业的一部分,尤其是昨日还拉了杨贵妃入伙,更在李隆基面前保证过一定办好它,八卦报俨然已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杨国忠绝不允许任何人动它。
而身为当朝国戚,皇帝的大舅子,不谦虚的说,长安城里让他害怕的人还没几个,横行霸道不正是皇帝大舅子出场就应该具备的人设吗?
顾青当即道谢,带了杨国忠派给他的十余名亲卫,匆匆朝万年县衙赶去。
众人一路跑得飞快,顾青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必须争分夺秒,没有靠山的人进了大牢是什么下场,他很清楚,尤其是别人还打算从两位商人口中掏出点秘密。
顾青不指望郝东来和石大兴能够宁死不屈,话说得容易,事实上在残酷的刑具面前,很少有人能做到宁死不屈,顾青反倒希望他俩痛痛快快招了,毕竟他已打通宫里的环节,八卦报已获得了天子的同意,还有杨贵妃的入伙,合理合法了。
可惜俩货从昨日一直未归,大概不知道这个消息,若是以为自己在干违法的事,不愿出卖顾青,于是死咬着牙硬扛,那可就糟了。
想到这里顾青愈发焦虑,脚程愈发快了。
一行人赶到万年县衙,门口的差役愣了,一群披甲军士簇拥着一位少年郎,一看就是那种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来砸场子的架势,来者不善呀。
一名差役急忙朝县衙内跑去,另一名差役反应慢了点,朝那名率先跑去报信的差役投去幽怨的一瞥,然后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这群人,脸色苍白如临大敌。
上门砸场子还是要先礼后兵,顾青客气地朝差役笑了笑,道:“昨夜万年县令是否拿了两名从蜀州来的商人?他们关在大牢吗?”
差役心中惧怕,但还是硬生生地道:“不知道。”
顾青仍和颜悦色地道:“那么敢问,万年县令可在县衙内?”
“不知道。”
顾青笑了。
万年县令无缘无故突然拿人,瞎子都看得出,分明是背后有人指使。指使万年县令的人是谁,顾青不清楚,大抵是朝堂上手握重权的某位朝臣。
没关系,今日便冲着浮出水面的人去,既然借用了杨国忠的名头,不干点飞扬跋扈的事情如何对得起杨太府的殷殷期望?
扭头看了看自己带来的十来名亲卫,他们面色冷峻一言不发,但无声中透出一股杀气,应该是李隆基直接从金吾卫或羽林卫中调拨出来给杨国忠当亲卫的。
顾青转身看着他们,含笑拱手道:“不知哪位是为首的?”
其中一名二十多岁体格壮硕的人出列,抱拳道:“末将是队正,以我为首。”
“敢跟我打进县衙吗?”
“杨太府有过吩咐,一切听少郎君的。”
“敢帮我砸县衙吗?”
“杨太府有过吩咐,一切听少郎君的。”
“敢帮我暴捶县令吗?”
“杨太府有过……”
顾青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的底线了。”
差役在旁边听到顾青和亲卫一问一答,吓得心惊胆战,果然来者不善,今日万年县衙要糟!
顾青笑容渐敛,深吸口气,道:“先救人,再暴捶县令,走你。”
问清了大牢位置,顾青领着人马朝大牢赶去。
大牢门前,五六名差役按刀把守,见顾青一行人神色不善走来,差役们大惊失色,纷纷拔刀,一名差役厉声道:“尔等何人?牢狱重地,你们敢劫狱吗?”
顾青的回答很简洁:“敢。”
随即下令将守门的差役放倒,亲卫们一拥而上,几个回合间,差役们倒了一地。
顾青看了一眼,见差役们受的都是皮外伤,心中暗暗赞许,这群亲卫还是很有分寸的。
从差役身上搜出钥匙,顾青把牢门打开,率先冲了进去,忍住大牢内的恶臭,一间间牢房找了起来。
在大牢里找人并不容易,里面的囚犯都穿着囚衣,披散着头发,面孔脏得分不清五官,一间间找下来,顾青不耐烦了,索性大喊起来:“郝东来,石大兴,你们在哪儿?”
话音刚落,大牢深处忽然传来一声哭嚎,然后一道虚弱的声音:“少,少郎君?”
顾青赶紧领着人往里面走。
走到一间牢门前,隔着铁栏看到里面郝东来和石大兴的模样,顾青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双手攥拳直发抖。
郝东来和石大兴躺在一堆发臭的稻草上动弹不得,他们浑身布满了血迹,还有一条条带血的鞭痕,石大兴的一只手臂软耷耷的搭在胸前,手腕与胳膊肘形成一个怪异的角度,显然是骨折了。郝东来赤着膀子,胸前曾经白白净净的肥肉上一片血肉模糊,大腿上一块血糊糊的,连皮带肉被剜下来一块,皮与肉未彻底与大腿分离,藕断丝连地耷拉在稻草上。
触目惊心的一幕,顾青愤怒了。
深呼吸,命令自己冷静下来,让亲卫打开牢门,顾青快步走进去,蹲在石大兴和郝东来面前,眼眶渐红。
“对不住你们,我来迟了。”
两人被折磨得没个人样了,郝东来处于昏迷中,石大兴看着顾青,豆大的眼泪扑簌往下落,咧嘴努力地笑了笑:“不迟,少郎君,至少我们还活着……”
瞥了一眼昏迷着郝东来,石大兴这时候了还不忘贬低他,虚弱地笑道:“郝胖子不大行了,天亮时才受完刑,扔进牢房便昏了,我比他强。”
“他们问你们什么?”
“八卦报的事,长安城似乎有几批人在追查我们,源头查到我和郝胖子便查不下去,于是把我们拿来讯问……”
身体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石大兴倒吸口凉气,抬眼注视着顾青,缓缓地道:“少郎君,我和郝胖子没招,你相信我们吗?”
顾青含泪笑道:“相信,你们是好汉。你们若招了,身上便不会有这么多伤。”
“好汉倒不算,我们是商人,圣贤说,商人逐利忘义,生来就被世人看不起的。但我和郝胖子不想被你看低了,我们希望你眼中的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
顾青笑道:“你们在我心里,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从今以后是我可以性命相托的朋友,兄弟。”
石大兴满足地笑了,眼睛缓缓阖上,刚才的话已经耗尽了他的精神,此时已昏昏欲睡了。
顾青拍了拍他,道:“先别睡,是谁把你们折磨成这样的?”
石大兴努力睁着眼皮,道:“不认识,应该是牢头吧……”
顾青的笑容露出一抹残酷的味道:“老石,打起精神,好好看着,我帮你报仇。”
起身看着亲卫,顾青道:“会用刑吗?”
为首的亲卫道:“没用过刑,但可以试试。”
“那就麻烦各位将牢头带来此处,照着这两位的伤势,原封不动地用在牢头身上,能办到吗?”
亲卫犹豫了一下,道:“能。”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四十三章 手足之义
习惯冷静的人,在冲动的时候其实并不比那些鲁莽的人好多少,无论后果多严重,当时当地已顾不上考虑,心里只想着四个字,“快意恩仇”。
顾青前世的年龄已有三十多岁了,三十多岁正是慢慢沉淀的年纪,心理上早已磨去了少年的棱角,对人对事渐渐变得圆润,他已学会用微笑来回应世界的恶意,用智慧报复世界带给他的痛。
可是这一次,顾青不得不承认,他并没有考虑太多后果。
他已被愤怒左右了情绪和理智,闯县衙,劫大牢,按大唐律法来说,这是杀头的大罪。
不过无所谓了,先办事。
牢头被亲卫们带到面前,看到顾青那张带着微笑的脸,牢头抖如筛糠,扑通一下跪倒在顾青面前。
顾青懒得跟他废话,朝亲卫们示意动手。
亲卫们执行命令可谓一丝不苟,先仔细看了看两位掌柜的伤势部位,然后掏出匕首便朝牢头的大腿上扎了一刀,牢头痛得凄厉惨叫,另一名亲卫用布巾堵住了他的嘴,行刑的亲卫用脚狠狠一踹,牢头的一只胳膊断了。
接下来的刑罚连顾青都看不下去,他从来不知道只靠一柄匕首能在人体上造出那么多花样百出的伤口,牢头晕过去又被水泼醒,然后再次晕过去,周而复始。
最后连石大兴都接受不了了,叹息着道:“少郎君,够了,此仇已报,莫再行暴了。”
顾青笑道:“解气了吗?”
“解气了……”石大兴苦笑:“可是少郎君,为了我和郝胖子,你的麻烦怕是不小。”
“那是我的事,你们莫操心。”
牢头已被折磨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顾青吩咐亲卫给他上药。
报复归报复,不能弄出人命,出了人命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顾青让亲卫将两位掌柜小心抬出大牢,找门口那个佩剑的女随从,让她将两位掌柜接上马车,长安城里多兜几圈后秘密送到十二娘那里养伤。
然后顾青领着亲卫走出大牢,眯眼看了看刺眼的阳光,顾青沉默片刻,忽然笑道:“走,我们去找万年县令。”
为首的亲卫迟疑了,脚步一顿,低声道:“少郎君难道要像对付牢头一样对付县令?”
顾青严肃地普及法律知识:“朝廷命官怎可虐杀?那是犯法的。”
亲卫刚松了口气,谁知顾青补充道:“不过这种昏官打断他一条腿应该不打紧的。”
亲卫神情紧张起来:“少郎君,容末将劝一句,杨太府虽说一切听命少郎君,但若对京县县令动手,其罪恐怕不是我们几个亲卫能担待得下的,杨太府可能……可能也担待不了。”
话说得很含蓄了,意思是杨国忠最后肯定会甩锅给顾青,毕竟是他带人动的手。
顾青想了想,道:“先报仇,再说其他的,大丈夫行事不可窝囊,否则会成为我一生的魔障。”
亲卫有些惊愕,犹豫片刻,道:“为了两个商人……值得吗?”
“值得。他们不仅是商人,还是我的手足。”顾青一字一字缓缓道。
亲卫深深注视顾青许久,忽然躬身拜道:“末将姓付,名宗,长安人士,再次见过少郎君。”
顾青哈哈一笑:“既然通了姓名,以后就是朋友了,今日我若不死,改日你请我饮酒。”
付宗也笑:“为何是我请你,不是你请我?”
“谁丑谁就输了。”
顾青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快点去县衙后院,过不了多久恐怕金吾卫就要来人了。”
付宗当即毫不迟疑领着亲卫跟顾青进了县衙后院。
后院内,丫鬟杂役们惊惶奔逃,院子内散落一地的衣裳细软,凌乱得如同官兵抄家一般。
顾青进了后院便听到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早在顾青领着人劫大牢开始,万年县令陈文胜情知不妙,竟带着妻妾儿女跑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付宗长松了口气,神情无比庆幸。
虽说眼下闯了祸,但至少没打断县令的腿,罪责轻了许多,劫牢同样是死罪,但杨太府和杨贵妃若愿保下顾青的话,应该还是能保住的。
付宗不知道自己为何对刚认识的顾青如此担心,或许是刚刚他为了两个商人义无反顾地劫牢并当面报复牢头的举动,令付宗不解的同时却又非常钦佩。
这样的人,若能交为朋友,应该很不错吧?
“少郎君,既然县令跑了,咱们也救出了人,不如……走吧?”付宗试探问道。
顾青颇觉遗憾地环视后院四周,付宗心头一紧,似乎预料到顾青要说什么,抢在顾青开口之前,付宗赶紧道:“您看这后院已乱成这般模样了,再砸了它也无甚必要,反而要多担一份罪责,少郎君,算了吧,日后少郎君升了官,便能轻易将陈文胜拿捏在手,要生要死全在少郎君一念之间。”
顾青叹了口气,无奈地道:“只好如此了,还能如何……跑得真快,啧!”
这种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语气令付宗胆战心惊,他不由为那位逃跑的县令感到庆幸,真若落在顾青的手里,今日怕是要丢半条命。
县衙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顾青叹道:“约莫是金吾卫的人来了,我准备蹲大牢了……回去转告杨太府,让他快点捞我出去,牢房太臭了,我住得不习惯。”
付宗好奇看着他:“你一点都不怕?”
“动手劫大牢以前有点怕,现在不怕了。”
付宗迟疑了一下,道:“杨太府……会帮你脱困吗?”
虽是杨国忠的亲卫,但付宗原本属于金吾卫麾下,是李隆基几年前调拨给杨国忠当亲卫的,以杨国忠的为人,显然这几年并未将身边的人归心,所以付宗话里话外总有一种胳膊肘往外拐的意思。
顾青笑道:“帮我劫牢的你们是杨太府的亲卫,也是他下的令,这是有目共睹的,此事他脱不了干系,要想撇清此事,他必须要帮我脱罪,其中利害,杨太府懂的。”
付宗点头,深深地道:“少郎君保重。”
顾青若有所思:“有朝一日我若腾达了,你来给我当亲卫如何?不给你任何承诺,信我的为人便跟随我。”
付宗微微一笑,没出声。
顾青不死心又问了一遍,付宗笑道:“我等武夫,只听上命差遣,少郎君若要我来当亲卫,或许要先问问杨太府的意思。”
顾青眨眼,秒懂了。
意思是让顾青直接找杨国忠挖墙角,跟他们说没用。
拍了拍屁股,顾青洒脱地笑道:“好,我走了,蹲大牢去也!”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向县衙前堂。
1...4748495051...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