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花开农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香辣凤爪
他们一路走来不过半个时辰,刚刚才走上没有铺设青条石的土路,并没有抵达途中第一个歇脚的亭楼处,仅道路来看,也没有什么值得改动的。倒是道路两边的山林维护,让竹枝隐隐觉得有些地方似乎不妥,可到底是哪里,一时却也说不出来。
随行的侍女牡丹也就是刚开始入山的时候啰嗦了两句,随后也就自觉地闭了嘴,落后竹枝半步,把空间留给了竹枝和那两个工部的小吏。
竹枝领的差事听起来很大,实际上也很笼统。若她偷懒,只需要盯住了李记那头,指导匠人们好生伺候花木,挑选合适的花木送到工地上也就行了。可偏偏有个吴大师在中间搅局,迫使竹枝非往工地上来细看,工部负责的小吏心里不快,却把帐都记到了吴大师身上,看着竹枝也有些怜悯,倒是相谈甚欢。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哥俩管着营造花木这块儿,也有近十年了,在部里不是那数一数二的,也不会落了下乘。只是到了这青阳县,却有些两眼一抹黑,要不是大人解惑,我们倒真忘了跟这山间气候也有关系呢!”腆着大肚子的小吏笑得满脸谄媚,另一个高个也跟着连连点头。
他们正说起这山里的花草问题,几个小吏之前准备的花木单子都是比照往年其他园林建造的来的,可是这今天一进山就有些傻眼。按照他们单子上列的花草,只怕有一半在这山里都得冻死。瞧瞧这山里的草木,灌木并不多,都是高大的乔木,明明是三月仲春,可花草都没有一丝开放的迹象,倒像刚刚开春似得,嫩芽也不过一寸来长。
竹枝笑了笑:“两位大人哪里话,您二位都是行家里手,不过是对这青牛山不熟悉,一时未曾察觉罢了。小女子也是多嘴了两句,何曾谈得上解惑了。”
瞧人家这多会说话,半点不居功的。两个小吏听着,心里就更舒坦了。瞧了眼坐在前头歇息的吴大师,高个就低声对竹枝道:“罗大人有所不知,这营造司里,我们花木这块儿格外有多大的份量?不过就是按照司里给的图纸,算出所需的花木数量,让商户准备好了送上山去。这具体种什么,种在哪里,我们也说不上话,尤其这青阳观,都是那位说了才算呢!”
这话半是告诫,半是挑拨,大肚子小吏瞪了他一眼,高个小吏回了个眼色,那人也明白了,跟着补充道:“大人是圣上钦点的负责这花木事宜,往后有什么事情,只管让我们两人说差遣就是。”
好歹也是混过几年办公室的,竹枝心下了然,不由一笑:“不敢说什么差遣,都是办差,两位又是行家,倒是往后请教的多了,两位别嫌我烦就是。”
这两人哈哈一笑,也知道竹枝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点了点头,觉得这位探花郎大人倒真是个妙人,难怪能得圣上青眼。
只有牡丹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却觉得一句也没听明白。待众人歇够了再次起身,便悄声问竹枝:“夫人,他们俩是什么意思啊?别是让您跟吴大师对着打擂台吧?”
竹枝撇了她一眼:“操心那么多干什么?你好好走路,小心别摔了。”
牡丹觉得有些委屈,觉得自己是真不如迎春了,心里思忖回去要跟迎春好好请教才是。
小路泥泞崎岖,路上又歇息了两次,总算在巳时末到了青阳观的工地上。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工地上倒是一派繁忙景象,众多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热火朝天。
工地上负责的小吏在场边一块干净的地上支了一把大伞,正翘着二郎腿品茶,远远见吴大师等人来了,吓了一跳,忙起身来迎接,笑着问候道:“给诸位大人请安了,工地上脏乱,大家先在旁边坐了歇息一会儿。”说罢便将众人迎到了旁边,取了小马扎让众人坐下,奈何这小马扎也是不够的,小吏和小厮们就只能在旁边的石块上坐了。
大家都走得累了,也没多说什么,先歇下了。只是见来的众人间有两个女子,把工地上这小吏吓了一跳,偷偷问相熟的:“那女人怎么也跟着一块儿?什么来头?”
给问到的小吏瞪了他一眼,低声道:“什么女人不女人的,那是今年御赐的探花郎大人,总领青阳观的花木事宜,你说她来不来得?!”
这事儿大家都听说过,可没曾想到过人家真往工地上来啊。那小吏一惊,悄悄喊了声天爷,不敢再多问什么了,乖乖低头过去,等着吴大师他们歇息够了问话。
虽然吴大师圣眷隆宠,可到底也明白自己的斤两,并没出头。自有主事询问观中的建造事宜。
石头取用几何,从何处取,用了多少人工,进度到了哪里,一条条,一桩桩,条理分明。竹枝在旁边听着,也忍不住跟着点头。工部不愧是专司营造的,自有一套规范,比之前世她见过的那些工程项目部也不差哪里。
这边正说着话,里头乱糟糟的工地上走出来两个道人,一个年老一个年幼,年幼的搀扶着年老的那个,嘴里似乎正在唠叨。两人都是一头一身的灰,虽然看起来挺狼狈的,可那年老的道人却一脸地笑,配上花白的头发,倒是很慈祥的样子。
竹枝只远远看了一眼,就只想到了慈祥这个形容词,待走近了,更觉得这是个睿智的老人。
他远远看见众人便行了个拱手礼,吴大师一下子便跳起来避开了,其他不明就里的人也赶紧站起来还礼,嘴里小声嘀咕:“怎么工地上突然冒出个道士来?”
“闭嘴!”吴大师扭头低声喝斥:“这是青玄大师,别乱说话。”
众人顿时肃然起来,又郑重向大师行礼,上前迎了道人上座。
唯有竹枝不明白,低声问身边的牡丹:“青玄大师是谁?很有名么?”
牡丹满脸惊讶,也压低了声音回答:“夫人不知道么?这位青玄大师可是青阳一派的得道真人,听说京里的元通大师还要管他叫师叔呢!”
圆通?竹枝忍不住发噱,忙拿帕子掩了嘴角的笑,不知道这还有没有申通大师,顺丰大师?(未完待续。)





花开农家 141 道士
倒不是竹枝孤陋寡闻,而是青玄大师的确是当代的奇人异士。
青玄大师的名声,从先帝起就非常响亮。据说青玄大师还只是小道士的时候,遇见前任国师,两人偶然碰面,竟然引得前任国师正事不干,与小道士坐而论道。俩人辩了三天两夜,传说是打了个平手,但是从那以后,原本势如水火的青阳派与天一派就改冷战了,谁也不搭理谁。所以到底是谁输谁赢,众说纷纭。
小道士由此被青阳派掌门收入门墙,当作关门弟子培养,将一身绝学尽数传授给他。又怕红尘俗事干扰了他的修炼,正当壮年便将衣钵传给了大徒弟,自己专心带着小弟子游历四方,增长见识。
所以青玄道士虽然不是青阳派如今的掌门,却是青阳道派中辈分最高,生平最为传奇的。哪怕是如今天一派的国师可以见皇帝不拜,车马直入中宫,可见了青玄道士,也要停车下马执晚辈礼的。
这位在如今的国内,那就是活着的传奇。
但是真正见过青阳子的人没有多少,好在吴大师便是其中一人,要不然对青阳子不恭敬,这事儿可就大发了。
众人互相见过了礼,吴大师才道:“多年没有见到您老人家了,您还是跟以往一样,一点变化都没有呢!”
青阳子笑着掸了掸沾满尘土的衣襟道:“吴公子多礼了,老道头发都快掉光了,哪儿没有变化?倒是吴公子,前些日子在陛下那里看到你新作的青山日出图,功力又上层楼啊!”
吴大师笑着摇头:“当年若不是您老人家点拨,我哪能有什么长进?不过随手画几笔罢了,不敢当您的夸赞。”
青阳子摇头指着他笑:“你看你,年纪轻轻地,倒跟老道我一样老气横秋起来……”
旁边工部的众人见他们言语间十分熟稔,羡慕得眼都红了,可又不敢上前打搅,只吩咐那个守在工地上的小吏去准备茶水点心等物。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大人物,就是以后出门跟别人说一声,自己见过青玄子,那也是莫大的荣耀啊!
唯有竹枝不明就里,见众人殷勤便自觉地退了一步,把空间让了出来。她倒没什么,只是牡丹自小在京郊听着青玄子的传说长大,掂着脚往人堆里头望个不停,兴奋得快把手里的帕子都给绞碎了。
竹枝觉得大家都有些夸张,不过也能理解。前世她还见过有同事为了看喜欢的明星一眼,特意排几十个小时的队去抢演唱会的门票,说起来,那些追星族可比这些人激动多了,眼前的大家还算挺克制的了。
可是青玄子跟众人寒暄了几句,却一眼就看到了她。
没别的原因,这工地上全是男子,唯有她一个女人带着侍女,实在是太过显眼了。
青玄子本来只是眼角余光瞟到一眼,可随即又转过头,认真打量了她几眼,走到她跟前拱手道:“这位,就是朝廷新赐的探花郎大人了吧?”
牡丹激动得都喘不上气了,竹枝蹲身行了个晚辈礼,恭敬有礼地问候道:“给大师见礼了,皇上厚爱,小女子愧不敢当。”
青玄子点点头,又笑道:“听说大人曾得青阳爷爷托梦,也与我派有缘,若是大人没事,不知可否一同逛逛这新建的青阳观?”
竹枝还没答话,旁边跟随而来的魏主事忙抢着回答:“没事没事,老爷只管随意逛便是,我让工人们都歇息片刻,回避一下。”
青玄子笑着微微躬身:“那倒不用了,别惊扰了其他人,就是跟探花郎大人闲聊几句罢了。”
听见这话,竹枝只好拉了快喘不过气来的牡丹走了出来,跟在青玄子身后沿着杂乱的工地边缘慢慢散起步来。
青阳观开工许久,如今也只进行到场地平整和地宫的挖掘,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从青牛山更深处取来,堆积在场地中间。工人们依着山势平整地面,挖掘巨大的坑洞预备修建成地宫,工地上不时响起号子声,繁忙中又生出勃勃生机来。
沿着工地边缘前行不过一刻钟,人声便逐渐淡了下来。
青阳观选址之处是山坳,其他的建筑将依着山势逐渐往上,所以这会儿从竹枝他们站着的地方回望,整个工地尽入眼底,可他们却已经身在绿荫环绕的山间,犹如两个世界。
青玄子停了下来,竹枝自然也就站住了脚,微微垂着头,不知道青玄子预备跟她说些什么。
欣赏了一会儿下面工地上的景色,青玄子问竹枝:“大人看下面,看到了什么?”
竹枝不明白,想了想谨慎地回答:“工地。”
青玄子道:“是红尘,是俗世。”
哟,这是跟我谈禅?竹枝有点郁闷,不是说只有老和尚才喜欢打机锋说禅语么?怎么道士也玩这招?
青玄子看着竹枝,一双眼睛并不像普通老人一般浑浊不堪,反倒黑得渗人。竹枝被他看着,总觉得自己被看透了一般,在他的眼下毫无秘密,无所遁形,不由别开了脸只盯着脚下。
他叹了口气说:“大人,你看这红尘万丈,谁不是在其中挣扎,谁又能逃脱得开?就是老道士,修的也是入世的道法,做不到跟青阳爷爷一般避世独行。尘土也罢,珠玉也罢,都不过是从来处来,往去处去,谁又能真正超脱得了这大道三千?”
不知怎么,竹枝便联想到了自己同冯家、罗家的牵扯之上。
说来好笑,她醒来就变成了罗竹枝,却没有丝毫罗竹枝的记忆,也不知道这身体的本尊到底是身死魂灭了,还是隐藏了起来。说是身死魂灭,可是为什么她会在看见这身体的母亲陈氏那疯癫模样的时候,又是心痛,又是心烦?
若是隐藏了起来,那这身体原本的主人到底是想怎么样?由得她翻天覆地地闹,再也不管不顾么?
于是竹枝也有些茫然了:“大道三千,可哪一条才是我的道?”哪一条才是回家的道?她的家到底在哪里?会不会某天一梦醒来,她又回到曾经熟悉的世界里头去?
青玄子又叹气:“大人,你看看你的脚下,这不就是你的道么?”
竹枝闻言低头,脚下是夹杂着落叶的黑色泥土,并没有道路,她忽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她要走的路,只有她自己披荆斩棘走过去,哪里还有别人帮她趟上一趟呢?
青玄子回头不知跟身后一直沉默的道童说了什么,道童从怀中摸出一物,他拿过来递给竹枝道:“大人,你的事情老道也听说了不少,说起来,你倒与弊派颇有缘分,老道也就忍不住多唠叨了几句。所谓大道三千,听着十分玄奥,可让老道说,不过是莫忘本心罢了。此物赠与大人,若是有事,到我青阳派任何一个道观,都能帮上大人一点忙去。”
竹枝忙双手接过一看,是一张黑色的名帖,打开来,里头是用朱砂画的鬼画符一般的图案,下头落着指甲盖大小的金色印章,想来是青玄子的名帖。忙揣进怀里藏了,谢过老道士不提。
只是再后来一路上,竹枝总记挂着青玄子说的话,有些提不起精神来。
晚间回到镇里,连吃饭也没有什么胃口,草草扒了两口饭,竹枝便洗漱了去歇息下来。可又睡不着,瞪着昏暗的帐顶发呆。
门外传来牡丹和迎春的说话声。
迎春问:“夫人今儿是怎么了?怎么回来就一直不高兴的样子,是不是今天你们去村里,又出什么事了?”
牡丹道:“进山前冯家人是去撒了回泼,可也有如何,我看夫人也是一副没有放在心上的模样。可后来在山里的工地上碰见了青玄子大师,大师还单独跟咱们夫人聊了几句呢!可后来夫人就一直恹恹地,有些不得劲的模样……”
“什么?你们今天碰见青玄子大师了?还跟夫人单独说过话?真的假的?”迎春的声音一下子拔高了些,显然也是激动得不行。
牡丹得意洋洋:“当然是真的,这种事情我怎么敢随便乱说?”
迎春急切道:“快说说,青玄子大师长什么样啊?是不是拿着拂尘,仙风道骨的?我瞧我娘买的那些画上,道长们都是那样的,青玄子大师也是么?”
听到这里,竹枝才恍然想起来,自己倒是一直听他们说青玄子大师如何有名,可这位大师到底是怎么个有名法,还真是不知道。对于这个世界,自己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她暗自苦笑了一下,披了衣裳坐起身来喊道:“迎春,牡丹!进来说话!”
两个小婢的谈话声戛然而止,神色不安地走了进来,见竹枝斜倚在床头,忙行礼歉然道:“是不是婢子们说话声音太大,打搅了夫人休息了?”
看她两人不安的模样,竹枝笑着指了指床头的凳子道:“没事,坐下说话就是。是我自己睡不着,听见你们聊天,知道你们也还没睡,叫你们进来,咱们一起聊会儿天就是。”
两个小婢这才放松地笑了笑,端了淡茶点心进来,真真摆出一副要聊天的姿势。
竹枝问道:“那位青玄子大师很有名么?我都没怎么听说过。”
迎春笑着回答:“并不奇怪,青玄子大师确实有名不假,可到底他老人家是方外之人,又淡泊名利,并不像国师或者元通大师一般常在世俗走动,除了咱们京城附近的,其余地界儿听说过大师名号的,应该是不多。”
提起这位,两个婢子显然是十分有兴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将青玄子形容得天上有,地下无地,似乎明日青玄子就飞升了也是理所应当,毫不稀奇一般。
竹枝也只当是解闷,对于这个世界,她了解得实在是太少,最初懵懂冲动的劲头过去,竟有些畏首畏尾的情绪出来。若是可以,她恨不得就窝在这个宅子里头隐世度日才好。
尤其今天青玄子一席话,粗听似乎并没有说什么,可细想又似乎每一个字都意有所指。竹枝一边听着两个女婢说话,思绪便渐渐飘远了,什么时候入睡的也不知道。
次日早上朦胧醒来,便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侧过头一看,枕边放着一枝艳红如火的杜鹃花。花瓣上还带着露水,断枝处痕迹平整新鲜,显然是用利器刚刚从树上折下来的。
这个季节虽是仲春,可这明显是一本高山杜鹃,只怕那深山之中也刚刚开放而已。是谁带来的这枝花,自然不用多说。
竹枝捏着花便笑了起来,可惜昨日自己有些累了,跟两个丫头聊天又睡得晚了些,竟然连他半夜过来也不晓得。不知道他进来瞧见自己睡得那般熟,有没有失望?
昨日的沉闷似乎都在花香中一扫而光。
竹枝起来梳洗了,让迎春帮着挽了个发髻,将那火红的杜鹃簪上,又特意寻了一袭颜色相近的火红长裙穿上,不用胭脂就映得两颊通红,整个人看起来喜气洋洋地。
倒是牡丹看见了奇道:“昨儿看夫人还有些不太高兴的模样,今天瞧着却又十分高兴,莫不是夜里做了个好梦?”
竹枝笑道:“昨儿见到了青玄子大师,晚上自然做了个好梦,可若说梦见了什么,却又忘了,终归挺高兴就是。”
迎春牡丹都是靠着她生活的,闻言齐齐拍着手笑道:“那是自然,夫人高兴了就是最好的。”
只有小福进来瞧见,瘪了瘪嘴,有些不太高兴的模样。
竹枝知道他大约是为了大刚的事情,也不说他,只当是孩子还小,这些事情说给他听了他也不懂,便装作没有瞧见一般对小福道:“今日无事,我打算去县里一趟,小福跟我一起去吧?”
小福应了一声,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低声问竹枝:“夫人,你真的不打算再见见大刚哥吗?”
不用竹枝说什么,迎春就已经变了脸色,推着小福往外走,嘴里低声念叨着:“好端端的,又提他干什么?难得夫人这么高兴,不提那些人就不行么?!”(未完待续。)




花开农家 142 嫉妒
小福一听便不高兴起来:“怎么就不能提了,我大纲哥可好呢!”
他神情忿忿,满是为大纲打抱不平,眼却瞅着竹枝,想看看她是什么反应。
可惜倒叫他失望了。
竹枝听见大纲的名字,神色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是扭头嘱咐牡丹:“昨儿你也累了一天,今天就在家好好歇息着。我带迎春去县里,你关好门户,可别乱跑。”
小福顿时有些气馁。待到了县里,竹枝和迎春要去街上闲逛,小福便去了吉祥客栈,望着胡来俊抱怨:“也不知道竹枝嫂子怎么想的,我大纲哥哪儿不好了?他们本就是两口子,好好地一处过日子不行么?”
胡来俊正咬着笔头盘账,抬头瞧见小福不高兴的模样,失笑道:“你个小屁孩儿,知道什么两口子不两口子的,人家的事儿,跟你个孩子说得清什么?你可少参合!”
小福见店里也没多少人,索性钻进柜台里头自己拖了板凳坐下,仰着头低声道:“我怎么不知道了,前几天晚上我还去找了大纲哥的,他虽没说话,可我也看得出来,他伤心哩!”
“哦?”胡掌柜似笑非笑地一斜眼:“你又知道了!他昨天刚在我这儿接了活路做活去了,你倒是说说,什么时候看出来他伤心了?”
小福想也不想地便道:“就是大纲哥的娘跟竹枝嫂子的姑妈打架那天啊!”
一听这个,胡来俊倒是有了兴致,也不理帐本子了,挨着小福坐下,细细问他打架的事儿。有客人吃完了结账,胡来俊也心不在焉地,新有客人进来坐下,他也懒得招呼。后厨老李见半晌没有活儿来,掀了帘子一看,店里人也没有一个,杯盘散乱也没人收拾,他们俩正挨着头坐在柜里扯闲篇。
李大厨摇头,走近一听,正好小福说到婚书的事儿,也站在柜台边听起闲话来。
乱糟糟的事情扯完,小福说得口都干了,胡来俊把自己的茶递给他,问他道:“那后来,你竹枝嫂子就没说什么?”
小福瘪了嘴:“没说什么,晚间大纲哥跟他爹过去,她也爱理不理的。”
胡来俊耸了耸肩,却是望着李大厨道:“这都叫什么事儿!”
李大厨也说:“大纲的爹娘也太离谱了些……”
话音未落,竹枝便带着迎春走了进来,手里大包小包的,见他们仨都在柜台那儿窝着,不由奇道:“咦,今天没生意么?你们都这样闲呢?”
李大厨嘴里嘀咕了一句“白天莫说人”就赶紧转身溜了,小福也觉得脸上有些发烧,正说着人家的闲话,正主就进了门,也不知道被她听见没有。
唯独胡来俊坦荡,站起来趴在柜台上望着竹枝笑:“正说起你呢,你就来了。”
竹枝随口答道:“说我什么了?”又叫迎春将东西放在角落的桌子上,让小福去拿碟子,她买了些点心,要分与众人吃。
小福红着脸就跑了,胡来俊就望着他的背影嘻嘻笑:“小福刚在说,大纲娘还撵到镇上去寻你了?”
竹枝手中动作一顿,想了想又觉得没什么,那天镇上那么多人都瞧见了,没人知道也不可能,便叹着气道:“可不是么?又撕扯了一番。”
“那你如今是怎么想的?”胡来俊挺感兴趣地,端着茶就过来了,坐到桌边顺手拈了块桂花糕便往嘴里塞。
竹枝笑了一声:“有什么好想的,左右连婚书都没有,可不是正好么?倒是省了我不少功夫。”
“啧啧……”胡来俊摇着头道:“可你跟大纲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夫妻,婚书么,去衙门补一张不就完了么?多大个事儿……”
竹枝不想说这个,瞪了他一眼嗔道:“点心也堵不住你的嘴不成?!”
旁边迎春一直就垮着脸,听见竹枝这么说,忍不住就望着胡来俊哼了一声,倒惹的胡来俊一阵笑。
小福取了碟子来,将点心装了,又叫了李大厨也出来一块儿吃,众人反倒没什么话好说,一时沉默起来。
等到吃完点心,收拾了残局,人都散开了,迎春才贴着竹枝的耳朵低声问道:“夫人,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1...53545556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