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幽灵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苍海荒岛
刘国栋鬼使神差地骑着大象又返了回来,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高兴地冲向大象。刘国栋抱起她走到民柬的哨卡,哨兵披着蓑衣不让她返回,“别回来,会饿死你们的,去难民营……”说着,还将她身上的雨衣抢过来穿到自己身上……
“啪!”
哨兵被一拳击倒在地,在泥水里翻了几个大跟斗,才挣扎了一下,爬起来用枪指着刘国栋。大象身上的海岛卫队士兵,也用枪指着哨兵。而哨卡内四五名民柬士兵,都漠然地看着外面的一切,一动未动。
“把雨衣还给她!”刘国栋抱着女孩,居高临下逼视着哨兵。对峙了仅一会,哨兵泄气了,将雨衣脱下还给妇女……
所有人心情都很压抑,安南和中南半岛各国一样,只要一**,华侨都首当其冲,受尽**。华侨一向勤奋,积累多年的财富也被抢劫一空……没有人再怪刘国栋,因为换了谁做后卫,也都会收留这母女俩。
在暹罗境内时,白天气温高,只要停了雨,一会便尘土飞扬。路上不时能看到**的人或动物的尸体,虫叮蚊咬苍蝇飞,骑在大象上的众人早成了泥人。尤其是让雨水、汗水交替不停地浸泡,所有人浑身都臭不可闻。
此时风声呼啸,电闪雷鸣。暴雨再至,又如瓢泼一般。
“这他妈什么鬼天气!”
不知谁骂了一声,所有人都仅穿着小裤衩,站在木屋二楼门前的平台上,在大雨里痛痛快快地洗澡,汗臭、臊臭和脚臭随流水而去。刘国栋看得眼馋,站起身也要去雨浴,小女孩惊慌地站起,歪歪扭扭地也要跟过去。
小钮儿将香月的小身子抱在怀里,亲了一口安慰说,“不怕,他不会走的……”小不点这才安静下来。
“你们不冷?都滚进来,防范雷击……听命令穿上暖和衣服,可不准感冒!”灵玉从室内出来,见他们在疯狂雨浴,慌忙制止。
钮娆看着雨中几条强壮的躯体,脸上笑嘻嘻的,嘴上却羡慕地说,“真是一群野兽啊,比牛还壮,老天!灵玉姐,他们这么壮,不要紧的,妈妈已经熬了野姜汤……”见钮娆痴痴地盯着雨中的队员们,小钮儿故意问道。
“啪啪!”
钮娆似乎是心事被人窥破了一般,悄悄给了妹妹两巴掌。其余都没在意,虞松远看清了这一幕。姐姐打妹妹天经地义,土著人真野蛮啊!见小钮儿司空见惯的样子,他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
洛亚一家虽然也面黄饥瘦,但却比那些难民强多了。
她们一家都是替灵玉工作的。等小队收拾停当,灵玉才顾得上拿出两套绿军装,让姐妹俩到里间换上。洛亚的这两个女儿,虽然赤着脚,穿着破烂的衣衫,但却掩饰不住一丝青春少女的本色。此刻换上新军装,穿上胶鞋,姐妹俩快乐得象两只小燕子。
灵玉将钮娆和小钮儿介绍给大家,原来这个青春勃发的大姑娘,是洛亚的二女儿,负责照顾小队的日常起居,说白了就是管家。娇小玲珑的小钮儿是洛亚的三女儿,负责照顾灵玉的生活,其实就是通讯员、服务兵的角色。
果然,小队换下的脏衣服,钮绕和小钮儿收集起来,交给楼外的两名妇女拿去洗了。
不一会儿,洛亚带着一个女孩,冒雨提了两个小罐姜汤、一锅稀饭进来。灵玉带着众人,一人饮了一大碗。“卫队的战士们,大熊逼着一人也喝了一大碗,不会伤风……”洛亚对灵玉汇报。
喝完姜汤,再一人喝了一大碗稀粥,就算午餐了。特别是那母女俩,喝了一大碗稀饭,脸上开始有了点精神。
伊万诺夫身长近两米,体重二百五十多斤。缺少男人的洛亚和妇女们,羡慕、贪婪地看着这个铁塔一般的男人,对这个高大的“大熊”既渴望又畏惧。
村边的山上密林内,不时响起一两声沉闷的枪响。洛亚和村民们对枪声毫不在意,这里是游击区。帕格所在的山间盆地,仅是一个小山冲。山那边十几公里外的桃叻镇,就是安南的据点。
灵玉、李海潮、虞松远等人,此刻已经愁上心头。因为,刚安顿下来的小队,已经陷入了生存危机。这危机不是山上的枪声,而是断粮和肮脏的村庄卫生问题。
在来时的路上,小队把糯米团全部分给了难民。进入帕格后,村民们家家户户早已经断炊,只好将带来的大米大部分允给了21户人家。为了给小队开创一个实施“顺水推舟”战略的立足点,灵玉多次进入位于松戈山腹地的这个小山村。如果不是她和杨明涛,帕格村的多数人家,也早就逃到暹罗做难民去了……
当然洛亚一家不会去做难民,她的女婿是商人,还是安南“堡垒镇”桃叻镇的镇长。小钮儿的大姐蓬缇是个女强人,与驻明叻的319b师的722团“关系紧密”。蓬缇是孝子,不时接济娘家这一窝女人,虽然吃不饱肚子,但不至于饿死人。
松戈山山高林密,但却是一座穷山、空山。能吃的动植物,包括能吃的树叶、嫩树皮,以及能找到的蚯蚓等肉虫、昆虫,一切能吃的,几乎都被吃光了。几十公里外的中心根据地埃坎,则完全是靠中国、暹罗等国家的外援维持着,一点不能指望。
十一头大象,来时驼着军火、装备、人员和少许粮食,村里几十口人,海岛卫队和兄弟小队加起来二十一人,路上又救了华侨母女,断粮的危机可不是小事。





铁血幽灵 第五十五章 万恶之源
进驻帕格村后的第一周,小队就是和饥饿和疾病抗争,虞松远和李海潮不得不让小队将找食物摆在第一位。
比饥饿更可怕的,是村子里太脏了,脏到你难以想象。帕格村的人都是印度半岛移民的后裔,村子里连茅厕都没有。每一丛毛竹、灌木后面,每一条沟坎,只要是无人处,村里村外,泥泞不堪,粪便随处可见。
松戈山内雨水多,下雨时,大人孩子甚至直接在高脚木屋地板上排泄。粪便落下木屋的底下,使木屋内外,气味难闻,污秽不堪。所有人都赤着脚,饥饿加上肝炎、痢疾、虐疾等疾病肆虐,几乎每天村里都有孩子病死、饿死。
这是最落后、贫穷的土著村民,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是饥饿,而不是卫生。人饿得奄奄一息,没有人再会关心卫生问题。
兄弟小队惯于野外生存,可要维持这么多人生存,刘国栋和庄玉书还是感到技穷了。他们带着海岛卫队士兵挖地三尺,把所有的虫子都搜罗一空。张五常和刘卫民甚至在北山溪边袭击了一个木蚁巢,逮了二三斤木蚁。
木蚁也是松戈山区特有的一种食木蚁,它们以南洋老榆树的汁胶为食。北山溪边生长着大片的南洋榆,又叫苦榆。木蚁咬破树皮,榆树便会渗出大团大团白色的树胶。木蚁则会将树胶一点一点运进巢穴,作为食物储备。
为规避洪水,木蚁穴建在石壁中间的小山洞内,有两个出口。张五常在一头用烟熏,刘卫民则用细尼龙网布做成袋子罩在另一个出口,逮了整整一大口袋。
众人还是饥肠碌碌,灵玉也早就给杨明涛发了告急电报,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到第三天,众人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但也是第三天傍晚,高棉国民军、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和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三支游击队的军官,先后冒雨来访。
灵玉到另一座木屋内,按外交礼节友好地接待了他们。
他们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国际佣兵小队”,能加入他们的队伍。灵玉拿出联合国难民署的“公文”向他们展示后,打着精神说,“我们只是联合国的一个工作小组,不是什么什么‘佣兵小队’。我们的责任只是来现场了解战争对民众的破坏情况,不会参加实际战斗……”
俄国人伊万诺夫象一尊铁塔,虽然饿得腰弯了一点,但仍威风凛凛地立在灵玉身后,很好地诠释了他们“联合国小组”的身份。使女小钮儿乖巧地陪伴在她的身边,让外交活动充满温情。
豆蔻山脉连接暹罗境内,是国际上援柬的重要通道。高棉国民军、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和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谁都想得到更多的国际援助,都在这里驻有一个办事处,并都有一支队伍警卫。灵玉婉转地拒绝了他们后,三支游击队的负责人才恹恹离去。
或许三支游击队都知道帕格村已经陷入断粮的窘境,或许杨明涛已经通报了民柬,他们受命带来的礼物是三袋大米,救了全村的急。这三袋大米,和着树叶熬稀饭,帮助小队渡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这三个粮袋中间的圆圈内,都写着两个中文大字“中粮”。
多少年后,虞松远等人还对高棉***心有余悸。
在帕格村集体断粮的危急时刻,俄国人伊万诺夫甚至建议宰杀大象度过难关。但灵玉训斥了他,大象是我们的队员,谁也不准打大象的主意。灵玉对所有队员宣布说。
对这场中南半岛史上空前的***,现在的“史学家”们多有不同的解读。“史学家”三字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有的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国内某些学者)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是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在解读真实的历史。
60年代和平时期,高棉勉强能够粮食自给。1966年,高棉全国粮食总产量250万吨,人口600万左右。到1970年,全国人口达570万。当时中国、苏联、法国及国际社会对高棉有大量的援助,金边当时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1970年,在cia操纵下,追随m国的朗若及施里玛达右翼势力发动政变。西哈努克流亡北京,从此高棉陷入内战。从此,和平的高棉人民一下子陷入战火和长期的苦难之中。
高棉国土面积小,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战乱迅速摧毁了羸弱的国民经济。到1972年,全国粮食产量降为80万吨左右,1974年又下降至64万吨,***迅速蔓延至全国。
朗若政权期间,m国累计提供的援助总额约16亿美元,但朗若政权实际控制的区域,仅占高棉全境10%。于是,为了填饱肚子,大批饥民涌入首都金边及其他大城市,使得金边市人口迅速膨胀。
促使金边人口膨胀的另一个原因,是m国对高棉的大轰炸。
1973年1月,巴黎和会正式签订了美越停战协定。为了支持朗诺政权,m国便开始对高棉轰炸升级。最初的企图是,用大轰炸在金边周围制造一个安全区。
m国动员了驻亚洲的全部空军力量,所有的b-52轰炸机从关岛出发,由m国在金边的大使馆在地图上划方块给出目标进行轰炸。m国空军从高空2-3万英尺投弹,根本看不清目标。有的空军机组从关岛出发时,连要轰炸的目标都不知道!
地毯式的大轰炸,使高棉全国有近70%的土地上,农田与生产设施被摧毁一空。重磅炸弹炸出的大坑有十米深,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坑并没有被平复,变成了一个个小池塘。
在6个月的时间内,m国空军共在高棉农村投下25万吨的炸弹,是二战中m国用于日本的3.5倍。持续6个月的大轰炸,高棉全国有40-50万人被炸死。
m国的狂轰滥炸,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高棉人不是气愤地参加抵抗力量,就是逃到城市去。1955年时,金边仅是一个人口5万人的小城市。60-70年代,也仅有50-60万人。而大轰炸后,金边市人口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迅速膨胀到1975年的200多万人。
60年代末,高棉粮食产量最高达到325万吨,人均接近500公斤。但是由于当时高棉农村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50%以上农民居然吃不饱。尽管如此,m国连这样一个中立的高棉政府也容忍不了。
而m国空军的大轰炸后,高棉全国各地有1/3以上的人口涌入金边,已经完全超过了金边的承受能力。当时高棉全国粮食产量仅有87万吨,只有历史最高峰的26.8%,人均产量120公斤,仅相当于中国1960年的60%,根本养不活全国700万人……
只要我们稍微了解一些真实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当年蔓延近二十余年的高棉***,完全是由m国人引起的。就象今天,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样,m国人或它的西方盟友,用不对称战争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灾难。
了解了这一段历史,我们就对红色高棉执政后,将金边200万人口遣送农村,会有一些的与西方社会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开始了近4年的执政。遣散主要由农村涌进城市的人口,一个重要原因,是红色高棉为恢复高棉全国的粮食生产,而作出的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而且,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有效的。
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80多万吨,恢复到180万吨,每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286公斤。1977年,粮食单产量却下降到1200公斤,只是,耕种面积扩大总产量才与上年持平,仍维持在约180万吨左右。即使是到了1978年,即红色高棉被推翻前的最后一年,高棉全国粮食总产量也维持在150万吨左右。
红色高棉接管高棉时,国内面临严重饥荒,迫切需要发动全民提高粮食产量。因此,执政后迅速动员全国力量从事农业生产,包括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仅1977年上半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就恢复常年水浇地40万公顷。到1977年底,全国灌溉面积已接近70万公顷,即使这样,粮食产量才恢复到150-180万吨。
由此可见,内战和m国的大轰炸,对高棉的摧残是何等惨重。红色高棉在执政的3年时间里,基本在清理战争废墟,恢复农业生产。
1979年1月,安南军队占领金边,红色高棉倒台,战火再一次迅速蔓延到高棉全国。刚刚开始恢复的农业生产,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在整个安南占领的十年时间内,高棉境内粮食总产量都仅维持在百万吨以内。大量民众逃离家园,成为世界难民。***,再一次象瘟疫一样,蔓延至高棉全境。
……
兄弟小队进入帕格营地苦熬了一周后,杨明涛派出海岛卫队,通过暹罗边防警察的帮助,用五十头大象运来了粮食、副食品和装备,断粮危机才解决了。
此后,在整个任务期间,托马斯的海岛卫队,就承担起了繁重的后勤运输任务,保证了小队任务的完成。




铁血幽灵 第五十六章 改造帕格
村长洛亚四十出头,不足一米六,是八个孩子的母亲。与这里的所有土著人一样,她的皮肤呈棕黑色,脸庞黝黑,始终赤着脚,腿肚子上沾满肮脏的黑色淤泥,性格风风火火。但在村里却很有威信,妇女和儿童对她都格外尊敬。
“有什么事跟我说……”虽然饥饿让她脸呈菜黄色,但你总能听到她的笑声。小队进入帕格营地后,她办完村务,就喜欢到兄弟小队居住的木屋聊天。她手里永远挟着用树叶卷成的烟卷,非常健谈,一说话脸就带着笑容。
她打火石点烟的动作极其娴熟、干练,深吸上一口,就按照灵玉的要求,和大家唠起了家常,介绍松戈山的情况。
战争前,为多打粮食,全村人都被集中到一山之隔的埃坎镇的集体农庄里劳动,男女分开居住。孩子从七八岁以上,就必须参加集体劳动。劳动虽然艰苦,但那时能吃饱肚子。可战争摧毁了一切,安南军队对松戈山区的几次扫荡,摧毁了集体农庄,也摧毁了和平的生活。
男人们都去打仗了,一些女人便带着孩子和老人,躲进了这个山涧内。现在,帕格村十四五岁以上的男人,必须全部参军。村里只有妇女和孩子,村子里的老人,在安南军队的一次扫荡中,炸塌了躲藏的山洞,全部被杀尽。
“是误伤!”洛亚将烟头扔进火塘,搓搓手,又用树叶卷另一支烟,“咔嚓”一声打着火点上,才郑重其事地强调说,“安南人对老百姓不坏,真的不坏。几名游击队员躲藏进山洞,安南人并不知道里面还有全村的老人……”
断粮的几天,洛亚走村串户安抚,村子里相对安静。海岛卫队从尖竹汶运来粮食和装备后,妇女儿童们能吃饱肚皮了,村民们又出情况了。
这天晚上,雨突然停了,但风呼呼地刮了一夜。伊万诺夫的海岛卫队负责值勤。虞松远起来查岗时,先后看到山上下来的十几名游击队员,“咕哕咕叽”地踩着泥污,偷偷摸摸地溜进一座座木屋内。不一会儿,呼啸的风声中,就夹杂着此起彼伏、隐隐约约的**声、竹床摇晃声和男女打着号子的交媾声……
“不是禁止男女交合么?怪不得每户都养这么多孩子……”
伊万诺夫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给虞松远一支烟,两人一起点着。“别听信谣言,红色高棉从来没有禁止过人们的夫妻生活……”虞松远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战乱期间,这些土著人就剩下女人孩子,没有山上人的帮助,她们根本活不下来。
第二早晨,晴空万里,空气清新,是难得的睛天。伊万诺夫派出两名队员,伺候灵玉骑上大象,并保护她离去。海岛卫队十名队员和八头大象,被留下建筑营地,并负责营地警戒。
灵玉一走,小钮儿便和姐姐钮娆一起,负责照顾兄弟小队和海岛卫队的生活起居。瑾秀和小香月面色逐渐好起来,人一有了精神,便闲不住了。黄瑾秀负责做饭,还教钮娆和小钮儿做中餐。战火纷飞的年月,盆地没有人种蔬菜。黄瑾秀带着十几个妇女,到山里采嫩树叶。
“你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不要累着。”李海潮见瑾秀面上逐渐有了血色,心情很好,便不住地叮咛着。
“这里什么都没有,不吃饭菜不行啊。我发现山头上有一种小黄杏树,叶子苦,当地人不敢吃。但用开水烫过晾干,很可口……”黄瑾秀总觉得母女俩拖累了众人,唯唯诺诺地想做好一切。
李海潮很感诧异,松戈山属于热带,也有银杏。心里不踏实,便让庄玉书专门做了化验。结果证明这种小黄杏树,确实是银杏的一种。树叶处理后完全可食用,开火烫后晾干,口感还不错,有点中国豆角干的味道。
这天早餐后,庄玉书指挥海岛卫队战士们抬着小柴油机和电锯进山伐木、伐竹。刘国栋和庄玉书选择离村子约七八百米处的平坦高地,伊万诺夫组织卫队士兵们清除了灌木丛,决定在这里建筑新的营地。
这里光滑平整,地势比村子高出约一米,远离小溪,且全是石头地面,村民们是无力在这里建筑木屋的。林涛、张五常等人,则指挥海岛卫队士兵,按刘国栋和庄玉书设计的“图纸”,伐竹子建水道。帕格村原来饮用的是盆地中间小溪内的水,已经被污染,根本就不能饮用。
虞松远、李海潮、刘国栋三人,则踏着泥泞、湿滑的丛林大地,向松戈山主峰走去。
在这潮湿的森林里,吸血的蚂蟥无处不在。小队的作战服都被药浸泡过,他们还是走得提心吊胆的。虽然是战争期间,双方或许都打累了,整个冬季安南人并没有越过松戈山清剿。游击队也没有袭扰桃叻据点,双方隔山形成了对峙状态。
丛林内光线晦暗,地面长满苔藓,湿滑难行。虽然是战争期间,整个高棉都被饥饿笼罩着,但这里却是植物的天堂。高大的松柏、红酸枝、紫檀木、椿木等名贵树种,随处可见。除了豆蔻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树木,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蕨类植物。
丛林内除了林涛声,一片死寂,听不到澜沧雨林内动物吵闹和鸟儿呢喃的热闹声音。因为,所有能吃的东西,几乎都已经被人们吃光了。
他们从暗无天日的丛林内向山巅攀去,一直到快中午时分,才登上海拔七八百米高的一个小山头的山巅之上。衣服早已经湿透,湿漉漉地裹在身上。从这里已经能观察山的哪一面,刘国栋爬上一棵有几人粗的大椿树,建立了观察阵地。确认安全后,李海潮和虞松远也都登上树冠。
白色的云雾索绕着丛林,隐约能看清遥远的松戈山东边连绵的大山丛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小镇掩映在丛林中。而小镇的后面的一座山崖上,则有一群白色建筑。根据情报,这个白色建筑就是安南陆军在松戈山前线的要塞-明叻!
松戈山主峰下,是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山峰。这些山峰的峰巅,就隐藏着敌我双方的无数观察哨。这座大山是敌我游击地带,真可谓犬牙交错。标志完目标,三人双悄悄滑下树。又从丛林内隐秘地返回帕格村,已经是傍晚了。
建造营地的工程进展很快。肚子不饿了,新营地很快就有了新气象。
仅仅几天功夫,伊万诺夫的小队就从竹林后面的丛林边,伐下来一百多棵大树,在大象的帮助下,都从村边运到了盆地中的高地内。庄玉书则用打通隔节的大毛竹,神奇地建起了空中水渠,将山上的泉水直接引到了新营地里。当“哗哗”的泉水从大竹子内无穷无尽地喷涌而出时,真是乐坏了全村的妇女和儿童们。
整整半个月时间,刘国栋、庄玉书指挥众人大兴土木。伊万诺夫和洛亚则将妇女们、儿童们都组织起来,热火朝天地参与营地建设。由于有大象帮助,有从暹罗运来的工具,工程进展很快。
当灵玉和杨明涛二周后携带大量装备、物资再次到来时,帕格村已经焕然一新。高大的栅栏建起来了,辕门高大威武,上有二块大木牌上,分别用英语和高棉语写着“联合国工作小组营地”几个大字。营地内还建起了一座哨塔,海岛卫队的战士们,在大门和哨塔上持枪站岗。
这里已经成为军事禁区,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雨仍不时地下着,每隔两三天就会一场,或暴雨倾盆,或细雨绵绵。但暴雨已经淋不着队员们和村民,新营地分村庄、小队驻地两部分,相隔约百十米。村民们原来破旧的木屋全部拆掉了,每一户都在新寨子里分到了一幢崭新的简易高脚木屋,既挡风又遮雨。
最大的变化是卫生大为改观。村后小溪边建起四座公用厕所,严格规定所有人都必须在厕所内排泄,且不得用手擦屁股。排泄物被溪水及时冲走,到处是粪便的肮脏景象没有了。据说,为改变村民用手擦屁股的习惯,洛亚还颇费了一番脑精。
1...245246247248249...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