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妙步生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木源
萧佻直接就去见观主,他这个人一向追求与众不同,不是那些贵族都喜欢马上狂奔么?好啊,他偏偏就爱南朝的儒雅。不是大家都恨不得削尖脑袋往佛寺里钻,给那些和尚送金银珠宝么?他就爱听听三清道义。
观主见到那个富贵少年,就口里发苦。没有别的原因,而是这个太皇太后的侄子太爱谈玄!
魏晋名士好谈玄,只要读过一点书都都知道,其中谈玄中也有不少是道儒两家的思想相结合。
于是萧佻认准了,要是谈玄就得找道士。
萧佻唇边含笑,举手对观主一礼,“多日未见,不知真人安好?”
观主这些日子没了萧佻的骚扰不知道过的有多好,终于可以没有烦心事可以安心入定,谁知道没清净几天,人又来了!
观主对谈玄会是会,但绝不善于此道。毕竟北朝的风气和南朝不一样,可是面前这个少年认准了道士就是会谈玄似的。
“贫道一切安好,多谢郎君。”观主认命了,来就来吧!
“道长觉得这圣人当真有情否?”萧佻坐在席上看着镇在席上的铜镇席,似是无意道。
萧佻扯着观主在那里犯二,要学什么魏晋名士谈玄。萧妙音知道的时候,手里捏着个点心不得不为同情那位道长。
其实……她听说南朝那些人谈玄都是找和尚,萧佻是不是找错了对象?
这句话她很明智的没有说出来。
萧佻让她带着仆妇侍女在道观里看看风景,这所道观位于山腰上,位置正好,站在山门处可见远处山体见云雾缭绕,颇有仙境之感。
萧妙音有些察觉到为什么萧佻喜欢到这里骚扰道士了,这里环境很好,仙气袅袅的,到时候再学南朝士人拿着个塵尾在手里,那简直就是成仙的感觉。
她想起道士还炼丹,萧佻这货没事儿吃个五石散,千万别把那些道士炼出来的东西给吞进肚子里了。
道士的炼丹术可以说是这个时候的化学实验,摸索自然当然值得敬佩,但是把炼出来的东西往肚子里头吞,那简直就是拿命才开玩笑。
五石散的坏处她穿越前听说过,皮肤会变的非常脆弱,而且似乎还有人为了这个背上的肉都烂掉了。
如今萧佻才中二没几年,服用五石散也没多久,坏处还看不太出来,等到时间一长,恐怕身子骨都要完了。
萧妙音有心劝萧佻别吃这个,可是苦于自己和这位阿兄的感情还没到那个地步上。萧佻连萧斌都能气个半死,将自家亲阿爷的话当做耳边风,何况她这么一个庶出的妹妹?
只能日后寻找时机了。
山门前一个小道士手里拿着竹帚在清扫山门前的落叶。
萧妙音两辈子加起来,这还是第一次进道观,道士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未曾见到过活生生的。而且比起现代,她总觉得古代的道士或许更有仙风道骨一点。
道观里的人或许不认得她,但是都认得萧佻。也知道这家子都是太皇太后的亲戚。
出家修行,还是免不了和尘世打交道。道观中稍稍年长的那些道士对这对兄妹总是那么客气些,还会吩咐手下的徒弟,带她来道观里走一走,看一看山川风采。
“小娘子,山门处风大,不如进去吧。”在前头带路的少年道士说道。萧妙音出来走走,后面跟着二十来号人,为了避免意外,里头一半还是块头比男人还大的壮婢,这么一套配下来,除非遇上悍匪,不如一般是没事了。
萧妙音身边的阿昌也觉得这山里头的山风有些大,听到那道士的话也觉得该让萧妙音去躲一躲,山风寒冽,万一三娘子被吹出个好歹怎么办?
“三娘,不如进去吧?婢子让人带了三娘最爱喝的酪浆。”阿昌弯下腰对萧妙音说道。
可是面前的锦衣女童压根就没有应话,一双乌黑的眼睛盯着一处看。
阿昌心下奇怪,也跟着看过去,看到一个十岁的小道士正在那里扫地。道观中没有积蓄奴婢,洁扫之事都是观中的道士自己动手的。
阿昌瞥了一眼那个小道士,愣了愣,那个小道士生的眉清目秀肌肤白皙,模样俊的很。
想不到这道观里竟然还有这么好看的小郎。
阿昌想到这个就想笑,或许三娘子也觉得这个小郎好看?
萧妙音回过头来就对带路的那个小道长说,“儿能和那个小道长说几句话么?”
带路的少年道士见着萧妙音那张圆滚滚的小脸上满是认真,不见半点开玩笑的意思,只得将那个小师弟招来,“清则,过来一下。”
小道士呼哧呼哧的扫地,刚刚扫好就见到前头师兄叫他过去。
清则将手里的扫帚放在一边,小跑了过来。
“小娘子,清则已经来了。”
萧妙音身量号不是很高,哪怕男孩子发育的比女孩子晚,站在她面前都有身高优势。
“……”那个道号为清则的小道士突然被师兄叫过来,有些莫名其妙,见到面前站着一个小娘子,他学着师父的模样,手中掐诀口上道无量天尊。
他模样生的好,故意拿出这幅架势,看得人想笑。
“小娘子有事么?”道观中也不是没有过女客,时风对女子的束缚并不强,贵族女眷们更是经常性的出去游玩,到了山中见到有寺庙道观也经常进来休憩。
清则算是见多了。不过这和女客说话还是不多。
“……”萧妙音总觉得面前的小道士有丁点儿面熟,但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小道长可还知道玄理?”萧妙音这一张口就让身边跟着的少年道士忍不住头疼。这兄妹俩果然都是一个毛病么,怎么见着道士就觉得道士都能玄谈?
清则听到萧妙音这话微微睁大眼,他站在那里露出惊讶的神情,不过很快就将表情给调整回来。
“贫道会一点。”
后面听到这两个人的对话的少年道士差点脚下一滑,甚么时候这个师弟会谈玄了,他怎么不知道?!
萧妙音原本不过是想起那边萧佻在骚扰观主随口一问,谁知道这个小道士竟然还真的反将她一军。
要不要装逼和他谈上几句?萧妙音看着小道士那张认真的脸想道。
她在肚子里搜了一下,发现她对谈玄还真的是不怎么懂!
这会她还在打基础,学的最多的是各家经典和练字。至于谈玄,那些道家典籍啥的她都还没碰的,光知道一个‘道可道,非常道’了。
估计拿出来能让这一观的道士笑掉大牙。
萧妙音正想着怎么找话说,这时不远处传来人声。
众人听见声响转过头去一看,是几个家仆模样的人过来。
“我家娘子乃是阜阳侯家中娘子,路经此地,不知道贵观是否能行个方便,让娘子们进观休憩一二?”这些家人说话还算客气,如果能忽略掉恨不得两只鼻孔都朝天的话。
“请稍等一下,贫道这就将事告知观主。”说完,一大一小两个道士飞快就朝里头走。
而阿昌也不喜那些家人的嘴脸,借口山风太大抱着萧妙音就往里头走。
萧妙音被阿昌抱在怀里,想了想,突然发现,阜阳侯那不是何太后她娘家人么?!那么来的人都是阜阳侯家的家眷咯?
她两次进宫,都见到何太后在太皇太后面前伺候,她耳朵里听到的是皇太后对婆母孝顺有加。可是瞧着太皇太后的样子,分明就没有将太后当回事。
而且这婆媳自古以来,相处和睦的少,掐架的多。到了皇宫里,女主人只能有一个,没有皇后的话,不是太皇太后就是皇太后。如今何太后被压制的这么厉害,谁知心里怎么想,反正她是不信何太后真心孝顺的。
观中平常就有女客稍作歇息,而且都是些显贵人家的女眷,也得罪不起,观主就让人安排屋舍,让那些女客休息。
萧佻坐在那里,一只手搁在膝盖上,他看着去传话的小道士不过才十岁,但长得俊秀,年幼时候尚且如此,等到大了还不知道会引来多少贵女的窥视。
“真人这个小徒弟,某看着不错。”萧佻开口道。
“郎君过奖了,不过只是一个小儿,还当不得郎君如此称赞。”观主知道面前这郎君的臭脾气,能说这话的,八层还是觉得自己小徒弟长得好看,所以才说这么一句,要是换个长得不好的,哪怕悟性再高,也得不了一句赞叹。
“相由心生。某的话,错不了。”萧佻笑道。
观主哭笑不得,“那么贫道就替小徒多谢郎君了。”
观外,骑奴牵着女眷们的车进了道观,今日阜阳侯夫人豆卢氏带着女儿何惠出来游玩,到了中途要找个地方休息。
到了观内安排的屋舍后,豆卢氏洁面净手后,才让侍女将女儿抱了过来。
“这山中也只有这点好。”豆卢氏是鲜卑人,不太能习惯汉人本土的道家,她更喜欢去的是佛寺,可惜这山腰上哪里有佛寺?能有个道观就不错了,不过这道观内风景十分好,空气清晰,让人人清气爽。
“娘子所言甚是。这山野之处,能够有多少好地方。”一旁的仆妇奉承道。
正说着,外头走进来一个侍儿,“娘子,萧家也有人在这观中。”
豆卢氏一听,原本还低头要逗逗怀中的女儿,听到侍儿说出“萧家”二字,立刻就抬起头,“萧家?难道是太皇太后家里人?”
阜阳侯能在主母娘子身边服侍的人就没有几个是耳不聪目不明的,“回禀娘子,正是。”
“这真的是!”豆卢氏一听说真的是太皇太后家里的人,立刻就觉得心烦意燥,她好不容易带着女儿出来游玩,谁知道路上竟然遇上这么扫兴的事。
“是燕王家的还是博阳侯家的?”豆卢氏心中烦躁,还是问了这么一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两个兄弟不是王就是侯,反观何家,同样是外戚,却只有直系的兄长封了个侯,不过……那些庶孽没有跟着嫡亲的姊姊获得好处,心里也十分满意。
太皇太后的那个娘家,也有燕王还有点本事,能够做点事,至于博阳侯,那简直就是靠着姊姊吃饭的了。豆卢氏在心里瞧不起。
“娘子,听说是萧家的大郎君和三娘子在。”侍儿说道。
“萧大和萧三?”豆卢氏一听,画的弯弯细长的眉毛立即竖起来。
这两个,一个是平城里出了名的浪荡子,气死人不偿命,另外一个正好是太皇太后着重的小娘子。
从自家小姑子那里知道的消息,说是太皇太后有意让这个娘家侄女入宫陪伴陛下。
有眼睛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太皇太后打的是什么主意了,不过是想要娘家侄女走自己当年的路,好保萧家几代富贵罢了。
豆卢氏瞧了瞧自己怀中的女儿,她的女儿可是真正的嫡女。心中得意之余,又对东宫的行为觉得有些不屑,太皇太后一个劲的将庶出的侄女往陛下身边推,都什么德行!小妇生养的能在陛下身边伺候么!
阜阳侯并不只有豆卢氏一个,家中也有好几个庶出的子女,豆卢氏有自己亲身的女儿儿子,怎么会真的花心思去关心教导?面上过的去就算了,甚至很不喜欢那些夫君和姬妾生的子女,哪怕他们都叫她一声阿娘。
豆卢氏看着自家女儿可爱的小脸,有点想要看看这个被姑母抬举的小庶女了。





妙步生莲 第27章 门籍
对于何太后的娘家,萧妙音也听过,这家子其实和萧家差不多,都不是什么士族,都是暴发户。当年五胡乱华,中原的士族一部分去了长江以南,另外一部分就在胡人手下讨生活。
讨生活归讨生活,北朝的士族们也不拘泥于胡汉之别,若是有必要也会将女儿嫁给鲜卑人之类的胡虏。不过这里头并不包括做外戚们。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并不是靠着女儿进宫来的。
宫中鲜卑妃嫔一代比一代少,但后宫中的士族女子也没见着。如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娘家都是寒门。
虽然萧妙音心里觉得那些士族架子拿的高高的,但不得不说家教之类还是士族的好。
何家是个什么德行,她从那个来说话的家奴身上就能知道个大概了。连主人都不必见。
阿昌把萧妙音抱到早已经准备好的屋舍内,让侍女将带来的糕点摆上,此时出家修道还没有那么太多的规矩,甚至和尚都还能吃荤呢,所以阿昌还特意让人准备了羊肉馅的麦饼。
萧妙音坐在席上一边吃一边等何家女眷走人,萧佻在观主那边谈玄装逼过了一个多时辰都还没见着人,她低下头算了算时间,觉得何家那些人睡一觉的时间都有了之后,就叫人过来给她洁面洗手,她又可以出去溜达了。
“对了,待会叫上那个叫清则的小道士吧,让他陪着我走走。”萧妙音说道。
观主派来的少年道士老气横秋,老觉得不太舒服,换个小的反而浑身都轻松许多。
阿昌应了。三娘子提的这个要求都不算是什么要求,而且那个小道士长得俊秀,白齿红唇的,人都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就算是小娘子也不例外。
萧妙音准备收拾好在到外面去,见着清则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汉人孩童在十五六岁之前都是梳总角,面前的小道士却已经早早的将头发给拢在头顶梳成道髻,用一根木簪固定住。
他人相貌生得好,年纪小小,但站在那里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小道长安好。”萧妙音道。
“小娘子,观主派我来带小娘子在观中走一走。”清则说着已经微微侧开身,给她让路来。
“郑氏麻烦道长了,”萧妙音手里攥着一把饴糖,打算待会在路上给这个小道士吃,小孩子就没有不爱吃甜的。
道观中今日没有道场要做,山中原本就寂静,若是没有人经过,听见的只有雨打芭蕉的声音了。
路上的落叶已经被清扫干净,两旁道路的大树参天。
“观中有三清殿……”清则走在她身边,开始给她介绍观里的一些风景来。
说起来这道观还是建造在太武帝的时候,太武帝和其他的鲜卑贵族崇尚佛教不同,太武帝信道,信到什么程度?连年号都改成真君之类的。
那十几年里头,道教大盛,而佛教在朝廷的压制下,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了一段时间。
萧妙音听着,偶尔还问一问清则该怎么去。倒也不是她真的想去看看,毕竟那些地方都是人家拜神的,贸贸然去,反而显得自己根本不敬重这些神灵。她只是摆出个态度,她很尊敬这位小道长来着。
人家放下功课带她逛道观,而且师父都在被她的兄长骚扰,这么点姿态总要摆足。
道观并不是很大,也没太多可去的地方,说了几个殿,就是林子,其他的地方例如观中道士清修的地方,就不适合说给小娘子听了。
见着清则说完这些地方之后就无话可说,她干脆就扯着人说起道德经来。
“道德经虽然说只有那么薄薄的一本,但是总觉得道理很深。”萧妙音一边走一边说。
“大道至简。”清则想了想回了这么一句,“师父常说道不必长篇累牍来叙说。”
萧妙音对这些佛或者是道自认是没有多少慧根的,尤其是佛教,她见过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心里很是不喜欢。
不过瞧着面前这漂亮小道士说话一板一眼的样子,她突然想和他多说几句话来。
“小道长觉得什么是道呢?”
既然师父都陪着她大哥在谈玄了,那么徒弟陪她装一下也没事?
“太上老君曰:道可道,非常道。”人家一句话就把她给打发了。
身后的那些仆妇离得近的听到两个人的对话,都有些怪小道士没有颜色。不过萧妙音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她面上一笑,正要开口说什么,对面传来人声,她定睛一看,见着一个身着鲜卑袍子的女人在仆妇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今日来这家道观里头的人还挺多的啊?
“这是……?”萧妙音不得不看向清则。没办法,对面的人她没见过。平城里的鲜卑勋贵多的如同过江之鲫,她又没有跟着长公主到处去走动,哪里会认得?
豆卢氏带着一种仆妇从道上缓缓走过来,何家是汉人,但豆卢氏是鲜卑人,鲜卑人这几十年来都在被汉人潜移默化,有些鲜卑人也喜欢汉人的作风。豆卢氏今日出来穿着汉人女子的襦裙,好看是好看,但终究不利于行动。
她见着那边站着一个着襦裙梳总角的小娘子,襦裙是碧色的,上面绣纹精致秀气,眉眼也长得好。尤其那么一双眼睛活泛的很,生气勃勃。
豆卢氏今日在山中玩耍,到了道观中觉得身体疲乏睡了一觉才起来。才醒来也不急着立刻走,干脆就到处散散步。
刚到道观的时候,她听身边的侍儿说了,燕王的大郎君和三娘子在道观中,想来面前的这个小丫头就是萧三娘了。
想着豆卢氏又将萧妙音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次,这打量和刚开始不同,要探究挑剔的多。似乎要将这个小娘子身上到底有哪点好给瞅出来。
萧妙音被豆卢氏这么一看就浑身上下开始冒鸡皮疙瘩。清则倒是反应快,身边的小娘子是观中贵客,可不是这么能够让人看的。
阿昌也过来赶紧牵着萧妙音往别的地方去,方才那名小道长说过的地方她可都记着,让三娘子去那里看看也好。
豆卢氏瞧着这幅见着她就绕道走的架势,心里很大不满,她道,“面前的可是萧家三娘?”
清则弯下腰手中掐诀,“这位小娘子是燕王府中中人。”
平城里但凡有点身份的人都知道燕王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就算有什么不满,脸上也不好发作出来。
可惜面前这位鲜卑贵妇人听到清则的这话就笑了,“那正好,我夫家是阜阳侯,是皇太后的兄长,今日在道观中相见,也算是有缘。怎么见着人就躲呢?”
清则听到豆卢氏的话,蹙了蹙眉头。有缘无缘是佛家的说法,道佛相争是世人皆知的事。在道家的地方说佛家的话,总有那么一点打脸的味道。
豆卢氏对那个小道士完全不在意,甚至连个眼神都给施舍过去。她就想瞧瞧这个被太皇太后看中的小丫头。萧家如今和陛下年纪相近的小娘子有三个,大娘已经定下来了就等长大和高凉王成昏,二娘是博阳侯的嫡女,按道理出身是够了,但博阳侯被太皇太后厌弃,他的女儿自然也进不了太皇太后的法眼,可是三娘……
豆卢氏再看了看萧妙音,肌肤白皙,模样秀丽的让人心喜,小小年纪已经是这样,长大了恐怕出落得更加昳丽。
模样长得好是好,可惜是庶女。
“三娘子躲我作甚么?”豆卢氏笑道,她带着仆妇们走到萧妙音面前,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得不说这个萧三娘的容貌的确是在自家女儿之上,也难怪太皇太后会让长公主着重这个庶女。
可是明明她的女儿出身要更好,凭什么就要眼睁睁的瞧着那个位置被太皇太后定了去?
“在此地相见,三娘见长者不拜见反而躲开是何道理?”豆卢氏对着面前的小姑娘,口吻也不善起来。
皇太后被太皇太后一压就是十几年,到了如今也不见着有半点翻身的希望,朝中大事皆有太皇太后定夺,就连后宫事,没有东宫的发话,皇太后也不敢擅自做主。
到了如今瞧着萧家还打算继续霸着位置下去,不让后来的人分杯羹,这如何让她不恼?
打算带着萧妙音离开的阿昌听到豆卢氏这话,面色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自家三娘子出个门竟然还能遇到无理取闹的人?
若不是对方肆无忌惮打量人,她们又何必让三娘子躲开?
“有礼不躲,无礼则躲。”萧妙音瞧着豆卢氏面上贴的花黄,和嘴上艳红的口脂,抬起头就答道。
鲜卑女子不似汉族女子有那么多可以装扮的东西,基本上头发梳成一条大辫子,头上盘几圈,妆容的话面上着白粉,额角嘴角贴花黄。
说实话,这妆容真心考验人的原本长相。
她瞧着豆卢氏那一脸,腿肚子都有点小颤,被那一脸的又白又黄给吓的。
萧妙音这话一出,清则都忍不住要笑。后面的那些仆妇没读过书,不过听着自家三娘子的话,似乎是占在上峰?
豆卢氏愣了一愣才明白过来这小娘子到底是在说什么东西,没办法,汉人的东西她并没有怎么接触,如今被人用礼仪这么一套,她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萧三娘是说她没礼貌了?
豆卢氏厚厚白粉下的脸顿时涨红起来,她是阜阳侯夫人,是当家主母,基本上过的是好日子,就算进宫面对皇太后,也是自在居多。如今被一个才几岁的小娘子这么当众挑面皮,这让她如何能够忍得住?
“礼?身为小辈竟然来和长辈说甚么礼?真不愧是小妇生养的,你家阿姨是没教过你恭谨么?”
她这话一出,萧妙音身后的那一群仆妇就变了脸色。
萧妙音站在那里,一张小脸几乎快要抽成一团。
这女人的脑子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明晃晃的把柄送到她的手上来?
“阜阳侯夫人。”萧妙音挥开阿昌的手,向前走了几步,她的背脊挺得很直,“若真论长辈晚辈,恐怕夫人还得叫儿一声‘妹妹’。”
此言一出,清则是真的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破功。萧妙音身后的那些仆妇们不适合跟着清则一起笑,但面上都流露出‘是这样没错’的神情。
豆卢氏一愣刚想骂萧妙音,结果想起来,太皇太后的辈分压在皇太后之上,而萧三娘则是太皇太后的侄女!真的要论辈分,萧三娘其实和她是同辈的!
辈分和年纪从来就没有什么一定的关系。
1...1213141516...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