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步生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木源
“……”李七娘蹙眉,“何人?”
“某奉郎君之名,送一样物什与女郎。”那人长相端正,一开口是纯正的洛阳音,和那些见惯了满口鲜卑话的鲜卑人,见到这么一个人,难免说话都要客气上几分。
“你家郎君是……”李七娘出了勾*引已婚郎君的事,但她也不认得许多郎君。
“我家郎君吩咐过了,不让小人明言道出。”说着,来人将一只木匣恭谨双手奉上。
“……”一个男子送一个女子东西,而且是在不是亲族的情况下,这里头的用心哪怕稍微想一下也能明白。
李七娘是个青春少女,情窦初开,瞧着来人的体面模样也能知晓其侍奉的郎君是个什么样子。
萧佻和高季明坐在一处食肆的楼上,食肆为两层,包了一处上好的房间。此时的平城已经有些冷,衣物中已经开始添加丝絮。萧佻令家人将垂下的竹帘卷起,看着下面往来的人群。当见到那个少女满脸欣喜的骑马走过时,面上的笑容越发浓厚。
他看向高季明,“这样可好?”
高季明轻哼了一声,“你这真的有用?别到时候,你自己惹得一身腥。我听叔父说,你家阿爷私底下和同僚说想要给你娶个士族小娘子。到时候如果缠上你,那么就真的不好办了。”
他家叔父高渊和萧斌同朝为官,同僚之间,自然会说起各家的子弟。知道些什么也不足为奇。
除非是被迷得晕头转向的,不然哪个正常郎君想要娶个私德有瑕疵的新妇?尤其这新妇年纪小小就和已婚男人搞在一块。虽然年纪小,但也能看出日后的为人。
“方才派去的那人,连我姓甚名甚都不知晓,李七娘拿甚么去知晓我的身份?”萧佻撇了撇嘴,他双手拢在袖中,懒洋洋的。“那人也不过是收钱办事,他那一家子还靠着那点钱过好日子,放心好了。”
萧佻是半点都不担心,他看着下面的人,端起酒杯,广袖一扬,一道银光便从杯中抛出。
“上好的酒啊,你倒也舍得。”高季明笑道。
“一杯酒罢了,你舍不得?”萧佻斜睨着他。
换了个人早就对着萧佻一巴掌拍下去,再骂上一声竖子,偏偏对面坐的是同时中二的高季明。两个凑成一对,谁也别嫌弃谁。
“我说最近这几年你小心点。”高季明端起一杯温酒,看着街上来去的人,“听说太皇太后有意萧家继续和天家结亲。”
“……”萧佻看着面前已经空了的酒杯,沉默不语。
高季明知道萧家里头的那些事,他顿了顿,还是劝道,“东宫毕竟掌权,你若是真的……恐怕也不能如何。”
如今萧家明面上族长是太傅,实际上却是东宫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若是真心让萧佻尚主,那么他再反抗也是没用,不是每个男人都有为了不娶公主把自己双脚烧坏的勇气。
“放心,此事成不了。”萧佻嘴角挑起一抹笑道,“就算要尚主,东宫的意思也是和陛下关系亲近的公主,可惜宫中的公主最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年纪看着合适,但真的尚公主我并不合适,先不说我这名头,就是长公主那边,也不见乐意见着我爬在她儿子头上。”
长公主的脾性平城无人不知,如果萧佻真的抢在她亲生子萧拓面前尚主,还不知道心中有多不痛快。萧佻平常就爱和这位继母过不去,也没少气的长公主进宫告状。长公主有权责罚这个继子,奈何有燕王拦着,她也只有进宫找东宫哭诉了。
可惜哭诉了这么多次,东宫从来没有一次因为此事责罚自己的侄子过。
明眼人已经能看出长公主在东宫的心里是个甚么位置了。
若是外人欺负到长公主头上,例如皇太后的娘家,那么东宫是一定会出手维护,但关系到自家子侄,那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了。
“那也说不定。”高季明抱着宁可小心的心思说道,他想起宫中陈留公主的年纪只比萧佻小上几岁,“说不定会是陈留公主。”
“……这份福气还是给我那个好弟弟享吧。”萧佻对拓跋氏的公主没有多少好感,他从团蒲上起来,盘腿胡坐久了,还是觉得臀部有些疼,他跳了三下,好歹将那股难受劲给舒缓些许。
“……”高季明也不觉得尚公主是个甚么大好事,士族变通不死板,若是寒门和胡人强大,也会和其联姻,不过一般都是将家中小娘子嫁出去,娶进来的有,但不太多。
尤其尚公主之后,公主是君自己是臣,这日子基本上就别想过好了。自己好友家里就是个铁证。
萧佻从外面回到家里,才从犊车上下来,家人便满脸堆笑上前来,“大郎君,郎主让您过去。”
萧佻知道最近阿爷经常找自己,听到家人这么说,他点点头,“嗯。”
萧斌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在鲜卑习性厚重的六镇,回到平城里还保留这一些鲜卑人的习惯,他手里端着羊酪。
“郎主,大郎君来了。”家人跪伏道。
“嗯。”萧斌抿了一口杯中的酪浆应道。
过了一会脚步踏在地衣上的细细声响传来,萧斌放下手里的杯子,转过头去,“你回来了?”
“嗯。”面对萧斌,萧佻除了出口气他之外,再无别的话好说,他在萧斌面前的茵蓐上坐下。
“回来不知道给阿爷行礼,你书读到哪里去了?”萧斌挑眼问道。
萧佻不堪萧佻,只是看着面前的矮案,听到萧斌这么说,立刻就从茵蓐上站起,走到下首位置,还没等家人将茵蓐摆上,他撩开下摆噗通就跪在地上,对着上面的阿爷磕头。
萧斌原本只是想稍微的教训儿子那么一下,谁知道他还真的搞出那么大的动静。
“你这又是做甚?”萧斌差点没将手里的杯子朝着萧佻丢过去,想起自己把萧佻叫过来不是为吵架的,而是有事说。
“罢了,你坐到这里来。”萧佻指了指一个位置,家人这下子激灵了,赶紧的将茵蓐摆好,免得萧佻继续坐在那里。
“你这几日都到哪里去了?”萧斌没有监视儿子的喜好,基本上也不会过问儿子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他看着萧佻长得都要比他高了,不禁觉得这时光飞逝,心里也决定了赶紧给萧佻谋个位置。
“和高郎出去了。”萧佻面上一派的坦荡荡。
“……是高渊家的?”萧斌将朝堂上姓高的人在脑子中过了一个来回,终于想起那么一个秘书监来。
秘书监,掌禁中书籍,隶于太常。
“正是。高郎是高公的侄子。”对于此,萧佻没有多少好隐瞒的。
萧斌惊异的瞥了一眼儿子,“高公性情高洁,和他家子侄交往倒是不错。”
“……”萧佻扯了扯嘴角,不说话。
萧佻看了一眼形貌已经很出众的儿子,叹口气道,“你也大了,再这么下去也不像个事,尤其你也要娶妇。我有心给你从士族女郎中求娶一新妇,可是就算女家看着东宫和我的面子上,愿意将女郎嫁过来,那也要你争气。”萧斌这次是真的推心置腹的和儿子谈了。
“我知道,因为当年你阿娘的事,你心里很不痛快,是不是?”
萧佻眼神霎时冷冽起来,他双手放在膝上,手背上青筋暴露。
“阿爷……还有心提起此事?”他抬头冷笑问道。那时他虽然年幼,但是那一桩桩的事却事记得清清楚楚。
阿娘死的不明不白,明明一个侯夫人,后事却办的那么寒酸,阿爷身为一家之主,对此事一声不吭。那会他年幼想不明白,只知道哭,后来身边的乳母私底下悄悄告诉他,阿娘是从宫里回来之后突然没了的。
当时年小,还不得他去问父亲,皇后和那位天子姑父已经促成了父亲和长公主的婚事。
这些事日后想起来,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男子,阿爷实在是无用!
“……”萧斌呼出一口浊气,“我知道你心中不痛快,不过你也没必要拿着自己的前程来博,你如今让我不痛快,可是你将来呢?”他说着长叹一口气,靠在凭几上。
“将来你拿甚么过生活?难道你要去学你那个二叔?”
萧佻嘴唇几乎抿成一条线,二叔就是博阳侯萧协,如今萧协过着什么日子,他也看着。自身才能几乎没有,放眼平城也几乎没几个权贵将这位君侯当回事。
“……”萧佻正坐在那里只是不说话。
“你不认博陵为母,这也……”萧斌摇了摇头,长公主当年所作所为,可谓心肠歹毒。她心里不痛快,也不必拿着个才几岁的小儿来撒气。到了如今大郎不肯认她为母,那也是有原由的。
“阿爷认为儿不孝不义?”萧佻冷笑。
“如今这家里如何,你也知道。”萧斌听着这话,心下火气又差点窜上来。好歹是压住了。
“这萧家,若是不能再出皇后,日后如何难说。”萧佻一挑嘴角,“而且就算出了皇后,也不可能和如今太皇太后这般了。”
“你……!”萧斌听到儿子开口说话没个遮掩,抓起手边的玉珏就丢过去。
萧佻坐在那里丝毫不躲,任由玉珏在额角砸出一块大包出来。
“那你想如何?难道要到了娶妇上头还白身?”萧斌已经想请家法把萧佻给打上一顿了。
“阿爷想如何?”萧佻不答反问。
“你给我去做羽林郎。”萧斌气道。
羽林郎中几乎都是从鲜卑贵族中挑选出佼佼者,进去了起点高,而且人脉也好。
“太皇太后重用汉臣,日后鲜卑人恐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当着自家阿爷的面,萧佻说话很不客气。
“你这个孽子!”萧斌被气得抓起手杖对着萧佻背上重重杖打几下,“那么就尚公主!”
尚公主之人会被授予驸马都尉的官职,也算是个入仕的途径。
“靠着妇人入仕,儿成甚么了?”萧佻原本咬牙受着萧斌的杖打,突然听到这么一句,抬起头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要你去入羽林郎你不愿意,尚公主你也不肯,那你要怎么样?你日后成个废物,拿甚么连去见你阿娘?”
“儿入中书学。”萧佻咬牙答道。
萧斌顿时愣住。中书学相当太学,中书学生学业结束之后,可入仕为官。如今的李平当年就是中书学生。
不过中书省重要是否,几乎是看上面人的喜好。如今汉臣得到重用,中书省渐渐超过其他省,但将来怎么到底不好说。并不是全部的鲜卑勋贵都支持汉化,这中书省悬的很。
“你要入中书学?”萧斌满脸古怪,他自己没有多少读书的天分,但是萧佻却是在这方面十分出众,若是有心也可能读出个名堂出来。
“是。”萧佻点头。
“……”萧斌丢下手杖,大步就向屋内走去,至于儿子说的要进中书学,他肯还是不肯,到没有明说。
**
萧妙音觉得最近宫中怪怪的,她人在西昭阳殿,日日都和小皇帝混在一块,或许是离皇帝比较近的缘故,就算她没有用心去打听什么,都能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
例如太皇太后在两仪殿里问天子朝政了,而且事非要让天子说出个一二三来。
萧妙音和东宫没有多少相处,但在宫里,哪里能完全不知道。这作风和以往是完全不一样啊。
事出反常,必为妖。
她坐在床上呆呆的想道。
“三娘?”拓跋演放下手里的书卷,抬头就见着萧妙音坐在那里发呆。
萧妙音听到小皇帝的声音反应过来,“陛下?”
“怎么了,最近常常见着你自个坐在那里不知道想甚么。”拓跋演问道。
“没甚么。”萧妙音低下头,手指从衣裳上的绣纹上轻轻拂过。
“……”拓跋演瞧着她垂着头不说话,当她想家了。拓跋演在这宫廷中长大,但不代表他不通人情。
想起萧妙音入宫这么久,除了重阳节那次回了燕王府之外,就再也没有回去了。多少都会有些想念家中。
可惜她和嫡母不亲近,而那位姑祖母也不会想和一个庶女亲近,生母身份又过低,别说进宫,连获得门籍的资格都没有。
之前拓跋演让毛奇打听萧妙音在宫外的事,他想起一件来。
“博阳侯夫人最近会进宫。”拓跋演说道。
“嗯?”萧妙音满脸奇怪的看着他,博阳侯夫人进宫和她有甚么关系?
“博阳侯夫人入宫,会带着萧二娘拜见东宫,那时你去和她说几句话也好。”拓跋演道。
那位萧二娘他见过,才见面就见着她眼里带着一股算计。宫中这样的人太多,他身边也多,见得太多反而觉得此女平平无奇了。
“陛下,三娘子在宫中未免有些孤寂,不然让三娘子多和公主们玩耍?”毛奇瞧着拓跋演不到点子上,俯下*身在他耳边轻声出主意道。
小娘子自然也和小娘子玩的来,日后三娘子要留在宫中,和公主们就是嫂子和小姑的关系,此时相处好了日后也有好处。
“公主?”拓跋演想到宫中的确公主不少,先帝有皇子七人,皇女自然也不比皇子少,不过如今皇女中封了公主的也就是陈留公主和兰陵公主两个人。这两个还是因为得东宫喜欢,所以才能封为公主。其他的皇女或许要等到出嫁的时候才能得封了。
**
万寿宫中,太皇太后面无表情看着面前的文卷,手里的朱笔迟迟没有落下。中常侍在一旁已经看了许久,也没见着这位有落笔的意思。中常侍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日久,知道这位在朝政上杀伐果决,从未出现这种情况。
“陛下?”中常侍出声。
“你说,大郎是不是和先帝越来越像了?”太皇太后突然蹙眉道。这个月来,朝政之事她拿来问天子,天子小小年纪,竟然能够说的头头是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那么一个虚岁才十二的小儿,竟然能够想的那么多。这让她不能不想起他的父亲。当年先帝去世,她掌权的时候,先帝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到了十四岁,她归政。那会她毕竟已经垂帘听政那么多年,朝堂也形成她的一系。
若是真的从朝堂上下手,先帝恐怕是处处制肘,没想到啊,他竟然从八部大人入手,差点就将她轰了下去。若不是那一杯毒酒,如今会是个甚么样的局面,还不知道。
“这……”中常侍顿时卡壳,太皇太后问话,他不能不答,但是这……叫他怎么回话?
“大郎和先帝真是越来越像了。”太皇太后不等中常侍答话,她自顾自的说道,“那张脸长得像他的亲祖母,连说话的语气都和先帝一模一样……”
话语说到后面,那双凤眼微微眯起来,透着一股冷冽。
中常侍垂下头,不敢多说一句话。
“果然,这孩子不管怎么养……都不是亲生的啊。”太皇太后闭上眼,嘴角绷紧。
“陛下?”中常侍不能让太皇太后这么自说自话的下去,“天子是陛下养大,常言道生恩不如养恩大,天子也不是很孝顺陛下么?”
这话说的是真的,拓跋演对太皇太后明面上恭顺,多余的话一句都不会说,就连朝堂上的事,除非太皇太后再三相问,他才肯说出自己的看法来。
“孝顺?的确很孝顺。”太皇太后靠在手旁的隐囊上。她勾唇一笑。
过了这么一个来月,拓跋演在朝堂上也算是越发自在了,他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还能得到太皇太后的几句称赞。
他回到昭阳殿,毛奇和小黄门说几句,满脸古怪的走过来在拓跋演耳畔低语一句,“东宫将三娘子遣回去了。”
拓跋演目光一凝。
妙步生莲 第42章 归来
萧妙音到了燕王府的时候,还有些许怔忪。她是清晨被叫醒,然后收拾收拾就被送到宫门那里,甚至朝食都没给她用。
早没睡清醒,她还有些想不明白,等到到了家门口,被仆妇抱进门了,她才觉得,是不是太皇太后和小皇帝出什么事了?
萧妙音有那个自信,在宫中她是真的没有闯祸,而且对东宫也没说什么不好的话。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哪里会对着玩伴说姑姑的不是?
她咬着指甲想来想去,只有小皇帝和太皇太后有什么了。
这一个多月来太皇太后让小皇帝自己处置朝政,而小皇帝又处理的十分好,已经显现出在这上面的资质出来。说不定就是为了这个?
萧妙音趴在仆妇的背上想到,肚子咕噜噜的一阵响,她捂住肚子,泪流满面:好饿……
常氏清晨就听到女儿被送回来,吓了一大跳,她让婢女去接,自己在屋子里坐立不安。等到婢女把人抱回来,常氏亲自接过女儿仔细查看一下,发现比回家的时候重了不少,小脸蛋圆溜溜的,脸色白里透红,这才放下心来。
萧妙音闷声闷气的“阿姨,儿饿!”她被送出来的时候还没吃早饭呢!想起东宫,萧妙音就悲催的在心里挥舞一下拳头,好歹她在宫里给东宫陪了那么久的小皇帝啊,把人送出来,好歹先给吃个饱饭啊!
“好好好!”见着女儿无事,常氏的心算是落到肚子里头了,听到女儿要吃东西,她立刻看向阿苏,“去给女郎将朝食拿来。”
八岁的女孩胃口不大不小,萧妙音肚子饿了对着一碗加了肉的馎饦吃的很快。
常氏坐在那里看着女儿哪怕吃的快,但进食姿态优雅,心中感叹在宫中住过就是不一样。等到女儿吃完,她才问道,“三娘,你怎么回来了?”
萧妙音漱口洗手,听到常氏这么一句,知道这是肯定要被问到的,“儿也不知,不过……”她俯身在常氏耳边轻轻道,“应当是两位陛下有不快之事。”
常氏不知道宫中事,听到女儿这么说冷汗都出来了,连忙双手合十道了一声佛号,“三娘这出来还真是好事!”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东宫和西宫的事早就有好事者猜测到底什么时候会打起来,毕竟太皇太后能够临朝称制,借着的是天子年幼的由头。可是等到天子长大之后呢?尤其鲜卑人男孩特别早熟,当年先帝的大皇女出生的时候,先帝也不过才十三四岁。
到时候太皇太后再垂帘听政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有先帝的例子在,天子和东西想要和平相处,怎么都看都难。
阿昌在一旁听得的稀里糊涂,“三娘这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常娘子的笑话呢。”
常氏之女入宫,其他多少也有女的妾侍看得眼都红了,偏偏自家女儿不是年幼就是容貌还未长的多如花似玉。这次萧妙音回家,还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常氏的笑话。
“看就看吧。”常氏提起那些妾侍,面上淡淡的,没有半点将她们看做一回事的意思。女儿能回来,别被两宫牵扯到,已经是要谢天谢地了,至于那些妾侍,除了嘴上两句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敢做。如此又有什么呢?
“阿姨。”萧妙音见着常氏无所谓的态度,也放心许多。她是没怎么见过常氏争宠,但萧斌也没少来这里。
“就怕说三娘子的不是。”阿昌真正担心的是在这里,常氏个妾侍,哪怕被骂成什么样了,都是无关痛痒。但是就怕里头有几个坏心的说小娘子的不是。
“……这又甚么?”萧妙音两条腿晃啊晃的,若是真的当着她的面被听到了,就别怪她大巴掌的扇回去了,在宫里学了这么久,感触最深的就是说话自己要站在制高点,然后把对方按在地上一顿死揍。然后就胜利了。
“三娘子……”阿昌见到萧妙音这幅毫不在意的模样,不禁有些担心。
萧妙音摆摆手,“忘记那会的阜阳侯夫人了么?”
阿昌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精彩起来,阜阳侯夫人那事,就算想要忘记都很难,哪怕事情过了这么久,阿昌还是对那会那位夫人的脸色记忆犹新。
说真的站在道德制高点吵架,萧妙音还真的是一把好手。
常氏也听说过当年的事,甚至这事一出来,自家女儿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戒,何太后那里还送来不少东西。
“放心好了,儿才不会被欺负呢。”萧妙音抬起脸对常氏说道。
常氏柔美的面上露出笑容,她点点头,“嗯。”
萧妙音整理一番之后,就往大哥萧佻那里去。她进宫之前就在抱这条大腿,如今回家之后,当然要继续抱。
阿昌悄悄告诉她,大郎君再过段日子,或许是开春之后就要去中书学了。
在宫中呆了那么久,读了那么多书,萧妙音自然知道中书学是什么,那地方和太学是一样的,读了出来能够入仕。不过有萧斌在,萧佻也不必去走中书学生这条路,而且一开始进中书学的都是十二三的天才少年儿童,萧佻这年纪都多大了?有十六了吧?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毕竟想要靠自己读书入仕,还是要比靠父荫来的有出息的多。虽然萧妙音私下猜测是自家大哥中二病又犯了。
萧佻今日没有出去胡闹,他帮自己好友出气整治李七娘和郭三,但不会把自己也给搭进去。只要保证勾的那位小娘子春心萌动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他只需看戏便可。
“郎君,三娘子来了。”外面的家人禀告道。
“三娘?”萧佻对这位上进的妹妹观感还是不错的,他听到她竟然回家之后,觉得此事还算不错。
一味的靠向宫中送小娘子成了什么了?就算是联姻,瞧瞧世家内的,都是两家做正经的亲戚。还没见过恨不得倒豆子似的把家中小娘子一股脑的往人家家里塞,从正室到妾侍全占满了。
天家的那些所谓的妃嫔到了平常人家那就是妾,萧家好歹祖上还曾经显贵过,家中小娘子一股脑的全部给做媵妾去了,哪里会觉得面上有光?正经世家士族都看不上宫里的那几个位置。
瞧着太皇太后那样子,说不定家里的小娘子日后都要被拓跋家给包了。萧佻对这位姑母可谓的感情复杂,萧家能从罪臣到如今这权势赫赫,全都靠了她,太皇太后也的确做出了不少事。可是怎么在让自家长久富贵下去上面,就是和拓跋家联姻?他家小娘子再多,也要看王妃的位置有没有那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