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第二百四十章 吹牛是需要有资本的
    何晓认真地考虑了一下:“我认识一个人,他手里有这些东西,但他不一定卖给你。”

    “为什么他弄这玩意儿过来不就是为了卖的吗不卖他弄来干什么”

    “没有实在的关系他不敢卖。”

    万峰想了一下:“你能带我去看看吗,我看他有什么东西”

    “那也得等会儿,中午下班我才能走。”

    万峰点头:“那我等你。”

    这时,江洪国和一个头发已经发白的人走了过来。

    “小万,这就是我二叔。二叔,这就是我向你说过的小万。”

    “二叔好。”

    那老者向万峰点头,显然江洪国是向他谈起过万峰。

    “二叔,小万让我向你学修电器,我一想我都这岁数了就没答应。”

    “你为什么让洪国学修电器”江卓秀进了柜台站在柜台里问。

    “在未来几年,家庭市场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咱们小城百姓没见过的东西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修家电有广阔的市场,像江哥这样的残疾人正适合干这个。”

    “可是现在的家电市场里也没什么产品呀,你看我们这里有什么商品,收音机都是高档的东西,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台。”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家电市场会出现的变化,当晶体管取代电子管后,电器市场的普及就是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马上在日本已经被淘汰的黑白电视机会以惊涛拍岸的事态涌进大陆,随后就是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都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再往后还会出现电脑、电磁炉、电饭锅等无数的电器商品。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东西出现的,我估计今年年底电视机是一定会出现的,随后就是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不超过五年这些东西都会出现在市场上。这些商品在几年后陆续都会出现老化破损的现象,这个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这是我支持江哥学修家电的原因。”

    江卓秀有点愕然,他们已经有内部消息,电视机这东西确实在今年冬天就会出现,但是洗衣机和电冰箱这些玩意就是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在像红崖这样小县城的市场里。

    而这个少年的语气却坚信电视机会在今冬出现,这就有点奇怪了。

    他是如何知道的呢

    “你凭什么相信这些东西会出现在市场上,就是出现有多少人能买些呢”机械、电器类可以说在当时的国内可是最贵的产品。

    这个万峰就不能解释了,告诉他市场马上就要开放,很多人下海经商,国家一天天富强,几十年后城市里人人穿金戴银,很多家庭连汽车都有了,家用电器算屁呀。

    别说他不能说,就是说了对方会信吗

    “二叔,您放心!我相信国家会一天天的富强,人们也会一天天的富裕,这些家电就像是现在的三大件一样会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装饰,相信我,没错的!”

    对于万峰描绘的美好蓝图,江卓秀将信将疑,他在商业口干了一辈子了,国家这些年的发展是什么速度他还是了解的,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满足不了,还能出现那样的盛景

    这些不是他一个快退休的人能预测的,但是江洪国要是学修家电他倒是可以教教,怎么说也是自己侄子。

    “洪国你学吗,你学我就教你。”

    江洪国犹豫了一下:“那我闲着的时候就来学学。”

    话到这里就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兄弟,咱们走吧。”

    “江哥,你先走吧,我要去办点事儿,等我回去再做几副车架子送来。”

    江洪国点点头。

    何晓把身上的白大褂脱掉,和万峰出了商店带着万峰来到了庙岭地区一个叫双推磨的村子。

    在村后头一栋四间的草房前,何晓指着这栋孤零零的房子说:“就是他家,他家的三小子手里就有这些东西,我就是从他手里买的。”



第二百四十一章 侃价
    二十块都瞧不起!

    老子没看到你地面上扔着一毛三的烟盒,你和老子我装鸡毛比呀!

    “咱别吹牛比行不你手里的东西没有低于二十块钱的既然你看不起我,我还就和你较真了,把你的东西拿出来,如果有我二十块钱买不来的,这二十块我白给你,说话不算是王八!如果你有不值二十块钱的白给我怎么样前提是别闭着眼睛瞎几把要,我可是懂行的。”

    张三不言语了。

    “想卖就痛快的拿出来,你赚钱我满足需要大家都乐呵,你若是不想卖我转头就走,我就不信红崖三十多万人的城市就你一个人摆弄这玩意。”

    张三犹豫了一下,起身从那个空置的红薯窖子里拿出一个箱子,开了锁先把两个什么东西揣了起来。

    万峰探头往箱子里一看一撇嘴:“就这点玩意你也敢和我吹牛我以为你有多少东西呢!你刚才鬼鬼祟祟揣起来的东西我要是没猜错是扑克吧”

    箱子里有两个录音机机芯,一个收音机机芯,还有计数器,电池盒以及五本摞在一起的录音带,还有两块电子表一个计数器,在箱子的角落还有一个看样子有点像朗声的打火机。

    就这些东西有三百元一锅就端了。

    张三一脸惊讶:“你怎么知道是扑克”

    “不就是那种光屁股的扑克吗,有什么稀奇的。”老子录像都不知看过多少了,几副扑克算个鸟呀。

    张三的态度终于有了变化:“嘿嘿,看来小兄弟你不是雌儿呀。”

    麻痹的拿老子当雌儿,那你是瞎了狗眼。

    “就这点东西你也想发财这不是做梦吗”

    “不好卖呀,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好卖我能在家睡觉吗”

    “不好卖你还拿出那个熊样,看不起小孩”

    “我还真没看起,大人都买不起你就买的起了。”

    张三说得也有道理,连大人都买不起的东西你个小屁孩跟着凑什么热闹

    “录音带多少钱”

    “三十!”

    这个价钱吓了万峰一跳,就算那个时候正版的磁带贵,也不会贵到三十吧。

    有二十顶天了,这不是瞎几把要吗。

    “三十我建议你买一把刀。”

    张三懵比:“我买刀干啥”

    “去抢银行呀,一下就发财了。”

    “不敢!”张三大实话。

    “抢银行你不敢,一盘盗录的磁带你却敢要三十”

    不对!好像哪里出问题了。

    万峰开始拧着眉头回忆,记忆里盗版出现的时候应该是八十年代末的事情呀,怎么现在就出现盗版了这不科学!

    “盗版什么叫盗版”张三也懵比。

    “盗版就是不是正宗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东西,就是自己用录音机录的磁带,这玩意比正版便宜了很多倍,你看这包装就能看出来,模模糊糊,这人和字体都是双层的你说它是不是盗版”

    张三挠头,他还真不清楚盗版。

    “你这电子表卖多少钱”

    “五十。”

    “计算器呢”

    “也五十。”

    “电池呢”

    “十块!”

    “收音机机芯”

    “三十。”

    “录音机机芯”

    “七十!”

    至于计数器和电池盒的价钱万峰没问。

    这个价钱不行呀,贵得有点离谱。

    “你这货是自己去南方进的还是从别人手里倒来的”

    张三没回答。

    这说明他是从别人手里倒来的,如果他是自己从南方进的他早吹牛笔了。

    那时去过广周的人可是很牛笔的,说话脸上都带着红光。至于出国的人就更了不起了,如果把脚上的鞋扔了估计就会飞了。

    “何哥,你饿不饿”

    万峰突然转头问何晓。

    何晓点头。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今天没唱歌
    只要是八十年代过来的人,电子表和喇叭裤是两个坚决绕不开的话题,那个时代的人那怕住在最偏远的农村也是见到甚至戴过电子表的穿过喇叭裤。

    当然年老的人除外,他们一定没穿过喇叭裤但是不一定没戴过电子表。

    不过当电子表出现在农村人的手腕上的时候,它已经从最高百八十块跌落到了十块八块甚至五块钱一只。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到底卖了多少只电子表万峰也无法估计,但他知道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

    红崖县从城市到农村近八十万人,若是有百分之一的人戴电子表,这就是一个几十万规模的市场。

    张三眼睛转了好几圈:“你要这么多表干什么”

    “卖呗,你问得多新鲜,好看一只就够了。”

    “我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一只,你能卖出去这么多”

    “那是你卖,我卖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像你这样天天在家睡觉能卖出去才是出鬼了呢。

    “如果我打开了市场你以后的货我就包了,你进回来全部给我就可以了,那时你就真的是躺在家里数钞票了。”

    “你能卖出去我怎么就不相信呢”

    “我有足够的人帮着我撒货,也许到年底就可以铺开市场,干不干一句话”

    “那你要是铺不开我岂不是白跑腿了吗”

    “呵!干什么都是要冒险的,你不会连这点险都不敢冒不敢赌吧,赌赢了就是海阔天空,赌输了你也没什么损失,顶多就是浪费了些时光没赚到钱,而对你这样的人来说,好像时光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对张三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了。

    张三低着头吸烟,直到烟屁股烧手才惊觉。

    “好,赌了!就算你铺不开市场,第一批五十只表我也能赚七十八十的。但是丑话说在前头,一把一搂不赊欠,你不拿现金来我是肯定不会铺货的。”

    “这个要求不过分,但是我也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我铺开了市场,你要是把货再给别人让我知道我对你也不会客气。”

    “这个没问题,但是我不保证红崖别的人不会去拿货,毕竟渤海离红崖也不过四百多里。”

    这也算是个问题了。

    “等我把市场铺开有了走量,你就有资格去和渤海的批货商提条件了,条件就是红崖的货只给你一个人,你就是红崖的总代理,这不就好办了吗。”

    张三眼睛一亮:“这个办法不错,但前提是你的有出货量。”

    “电子表的事情就这么滴了,咱们再来研究研究别的。”

    下午两点,万峰在县医院外坐上了回家的拖拉机,张三能掏弄来的所有商品都有了对他而言合理的价钱。

    张三也没白费口舌,万峰怎么都买了点东西,他也算是看到钱了。

    “喂喂!你这些东西我才赚了五块钱。”张三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

    “五块还少你去问问红崖县长一天挣多少钱不过也才五块,你都赶上县长的收入了还抱屈”

    他的包里多了一个录音机机芯一个变压器和两盘磁带,一本刘正的一本邓君的。”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他七十五元。

    机芯的成本价是四十七,录音带是八块,变压器成本价五块,这些东西张三刨除路费饭钱什么的确实只赚到五块钱。

    万峰还买了一张胶合板。

    他和张三商定了第一批电子表的上货时间,下个星期天交货时间和地点。

    第一批上货数是五十只。

    让万峰哭笑不得的是张三还规定了暗号,弄得像特务接头。

    不过这样做也没什么坏处,尽管国务院在年初就下发了关于城镇个体工商业户登记管理若干规定,但实施细则营业执照样本等却迟迟没有下达。就全国而言,大家都在等待,毕竟当时左的思潮仍有较强影响力,个体经济被视为禁区,管理者不敢插手,经营者也心有余悸,怕被秋后算账。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第二百四十三章 就是恶心你(五更)
    大队木匠是主要工作就是修理制作马车车棚,耕田犁杖什么的,当然闲着的时候他们也接一些打箱柜的活儿。

    “我买了一张纤维板,要做这么大一个小匣子,你们做一个要多少手工”

    万峰比量了一下大小。

    王氏父子中的儿子王河走了过来:“多大规格的纤维板,要做什么样的匣子”

    “就是那种纤维板,做一尺长,十公分厚,二十公分高的小匣子,具体的样式今晚才能设计好。”

1...7576777879...9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