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强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下官
纵然是王黼,也不得不避其锋芒,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王家,没错,就是王家,官家赵佶虽然行事中庸孟浪,可是对于政局的把握也是到了炉火纯青地步。
帝王心术无非就是分权与制衡,臣子当中有内斗,君王才更安心,若是朝中尽是蔡京的一言堂,那个时候,恐怕皇家地位便是堪忧。
历朝历代这样的事情还少了?更何况元佑党碑开启的党争之中,官家赵佶已经尝到了士大夫争斗所带来的君主收权的好处,断然不会让蔡京一人坐大,于是逐渐有些忌惮疏远蔡京。
而这个时候,蔡京的大儿子蔡攸也不满自家老爹对自己的待遇,便是此人贪心不足,没有捞到足够的好处,毅然决然的反出了蔡京家门。
王黼得此良机,迅速的扳倒了蔡京,蔡京甚至来不及反应,便是下野。
王黼坐了相位,蔡攸得了利市,一个位极人臣,一个捞足好处,可谓是天作之合,双宿双飞。
而官家赵佶更是心情好到爆,又去丹房里面研究升天之道了。
虽然如此,可蔡京经营这么多年的朝堂,可谓针插不进,水泼不透,王黼一时也难以清洗,所以这个时候,王黼需要一场大功来稳固自家的相位,正逢官家决意北伐,王黼顿时大喜,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递上枕头。
王黼挂了一个北伐副帅的头衔,随着大军出征了,可是不管怎么说,王黼毕竟是王黼,不是童贯,也不是种师道,这个时代便是如此,科举考试只需要做得一手好文章,便能从寒门之中骤然改变门庭,真是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这样的制度之下纵然能培养出国学大师,要是这个时代有诺贝尔文学奖,古代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随随便便拿出一个来,还有哪里外国人的戏?





铁血强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暗潮生(二)
这样的体制之下,虽说大部分官员对于治理政事之上都是慢慢成长起来,可是这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遗传基因,大环境之下,文人治理都市都是有一手的。
可是要是论到其他方面,就只能从民间特例选拔人才,所以有鉴于此,科举之中开设了两科,一门就是进士科,便是录取学问高的人才,通常所说的科举成功便是如此,另外一门便是明经科,这门科举是选择有独到手艺的人才,例如治理水利颇有心得者也会通过明经科被提拔为官员。
这样一来就是从某一方面弥补了人才上的缺陷,可是军事上的人才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从沙场征战,万千人中以功勋不断的提拔,最后始成大将。
正所谓龙有龙道,鼠有鼠道,西军当中整个团体经年都是在与西夏党项人打仗,整个关西之地,将门之中也只有专门培养自家子弟行武功之事。
在文采和行政上得心应手的王黼,面对军事瞬间就麻了爪,好在他对自己认识十分的深刻,便是前来混功绩,也不需要亲力亲为。
所以大军开拔,王黼总是吊在最后面,绝不轻易临近战场,平日里商议军事也难得参与,反正就是我不懂,别来烦我。
摊上这么一个副帅还有什么好说的,大军惨败之后,童贯逃到了河间府,王黼更是丧胆,没有丝毫担当和义气的跑到了比童贯更远的真定府之中。
而另一面,立刻上书官家,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令得队友童贯也是颇为不齿,童某人要是倒台了,他王黼就能好过了?
本来好好的一场战事,其中参杂了太多的利益纠葛,最后搞得却是大家都不怎么痛快了。
老种相公本来在京中的倚仗便是蔡京,每年份子钱奉上也不在少数,正是因为如此,每年的军饷拨付才没有短缺了半分,可蔡京一倒台,汴梁都门之中便是再也没有了为西军说话的人了。
老种相公受了牵连,也是被童贯欺负得两眼泪汪汪。
王黼在真定府之中,似乎是全然忘记了北伐之事,每日里只是莺歌燕舞,与一众士大夫之辈宴饮寻乐。
军报传到府邸之时,王黼身边犹自坐着两个歌姬,当满头大汗的城防官闯进此间之时,王黼方才警觉到前方战事或许有变。
童贯传来的紧急军情,王黼也不好不重视,急忙摒退左右。
王黼将信纸打开,匆匆忙忙的阅读完事,脸色便是瞬间大变,“那报信的胜捷军军士现在在哪里?”
那城防官此时此刻还跪在地上,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声,这等出将入相的大人物,平日里就是远远的望上一眼都觉得沾了文曲星的仙气儿,如今让此人如何不紧张,“回相爷的话,那胜捷军军士摔下马之后昏迷不醒,小人已经遣了人将他送到医馆救治。”
“速速将其寻来,某有要事询问。”王黼说完之后捋了捋胡须,“此事你做得不错,去寻某的管家,你的差遣应该换一换了。”
一个小人物的升迁自然消不得王黼亲自出马,这些事情,有下人办理,王黼能够说两句话,自以为是优渥赏拔。
“多谢大人!”这城防官磕了一个响头,便是急急忙忙的跑出了府外。
奇怪的是,此人并没有去寻管家,出门之后便是狠狠的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俅囊的,俺好心帮忙就是为了个图个利市好处?直娘贼的当官的忒看不起人了些,这等人物也没甚了不起的。”
此人心中还有些着恼,那胜捷军甲士此时此刻已经是重伤在身,若是事态紧急,真的就懒得走上那两步路?
还是觉得自己折了什么劳什子的风骨?这人性情薄凉如此,城防官虽然位卑,却也不屑得那利市。
此人将话传到医馆之后,顿时医馆就炸开了窝,立马将刚刚醒来的胜捷军军士送到王黼的府中。
这天夜里,王黼府门当中也是没有人睡得着觉,王黼都没睡,其余人等又有谁敢睡,不过就是老老实实侯着,等着随时传话。
不时茶汤引子便是不断的往里面送将进去。
一直到了天明时分,王黼才盯着熊猫眼出来了,北伐战事有变,战局扭转本来是好事,可是偏偏立下这场大功之人,竟然被争取到了老种相公一边,等到这份捷报到了京师当中,手段老辣的蔡京老公相安能不抓住机会,将自家一党彻底打压,从此以后,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蔡京会给他们留下后路吗,不会,此人的手腕众所周知,王黼与一众幕僚商议了一晚上,依然是找不出丝毫的对策来。
“大事休矣!”王黼仰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身边的幕僚这个时候大多坐立不安,王黼一但倒台,他们也就是树倒猢狲散的模样,今后的出路可谓是极其的艰难。
“大人,这真定府留不得,下官认为,相爷应当立即回转都门汴梁,主持一应事宜,即便大事有变,也可即时应对,这北伐功劳,咱们不要也罢,总归要先把自家阵脚稳住才是。”一个属官终于是上前劝谏道。
王黼点了点头,“不错,此言有理,当初俺也是被猪油蒙了心,贪图这场北伐功劳,没想到,最终却是变成了这般模样,若是无那好高骛远之心,稳稳当当的在朝中布置也不至于到如今这步田地。”
……
童贯一封书信,本来是向让王黼争气一些,与之共患难,在一同上前线争功,官家看在他们为国事辛劳的面子上,总能够给他们留一条退路的,这就是王黼的不足之处,对于当今官家的了解,除了禁中的梁师成和蔡京老公相以外,没有比得上童贯,官家仁厚,必然不会让蔡京把事情做绝。
未曾想到,王黼得到奏报之后,竟然想出了这般浑招,直欲回转汴梁,王黼骤然得了相位,却是如此的不争气,想必童贯知晓,便是会气跳脚。




铁血强宋 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潮生(三)
“愚不可及,简直是愚不可及。”宣帅节堂之上,童贯气急败坏的将一堆公文掀翻在地。
蔡京老公相是何等的老辣,众人都是看得到的,更不用说童贯这等官家身边的老臣,和蔡京也是同殿为臣数十载,哪能不了解蔡京的秉性。
当初自家童某人,加上内宦梁师成,蔡攸小公相,王黼,还有官家明里暗里的支持,才彻彻底底的将蔡京弄下台去,如今在家养老。
可是王黼如今却是弃军而走,直欲回转汴梁,以应对接下来的朝局变换。
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当今官家乃是除却开国太祖太宗以外,君权最盛之主,要想官场不倒,永坐垂堂就得死死的抱住官家的大腿。
蔡京纵然权倾朝野又如何?还不是得看官家的脸色行事。
所以童贯不慌,一点也不慌,即便是种师道将大功争取到手,只要圣眷不衰,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
可是王黼竟然回都门了,官家此生最重清誉,是个极其富有艺术气息的人,王黼作为北伐副帅,有始无终,这等人,安能为陛下所喜?
直到接到确切消息的时候,童贯才勃然大怒,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王黼这个孙子是玩真的……
童贯那几根出众的胡须开始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起来,其实要说种师道和蔡京相互勾结是不可能的,只是种师道每年为了西军上下在京运转都是走了蔡京的门路,官场之中最重的便是派系,种师道如此而为之,纵然是双方文武殊途也是深深的打上了老公相的烙印。
种师道抢下杨凌如此大功,蔡京虽然是已经下野,可是门庭依旧宛若集市一般,其在朝堂之上根深蒂固,经营多年,岂能没有一批庞大的党羽,所以蔡京藉此机会,还没有扳倒童贯,王黼一党的机会?
“还有机会的,一定还有机会的,纵然大事不可为,可是最先死的出头鸟一定是王黼!”毕竟是摸爬滚打数十年光阴的河北河东两路宣抚使,西军明面上的三军统帅,童贯经过最初的愤怒,心中也开始缓缓的淡定起来。
这个时候,他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一点,王黼那稚嫩的城府毕竟比不过老谋深算的蔡京,即便是回到京都坐镇又如何,还不是会被拉下马来,如果没有意外,蔡京重新上位已经不是虚谈。
童贯,王黼,蔡攸结成的短暂联盟就此将要宣告分崩,王黼被或被贬官,或被流放,结局一定是不好的,而蔡攸是蔡京的长子,纵然前番反出了家门,背地里阴了蔡京一手,可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蔡京这老狐狸编排的另一出好戏?其目的只不过是为蔡家多谋一条生路,毕竟当时的情况之下,蔡京的的确确引起了官家忌惮,蔡京心中深知此事。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不是蔡京有意安排,可是细细一想,老公相已经快到八十岁的高龄的了,难道就真的忍心将蔡京逐出门墙,父子至死不想见?用膝盖想都知道,这事不可能的,所谓虎毒不食子,最后的结局料想也不过就是蔡京略微的训斥一番,蔡京低头认错,父子情深义重,重归于好。
这两人的结局基本上已经料定了,可是自己呢,童贯一时间思绪万千,最后料定,蔡京是断断不敢对自家下手的,自家圣眷正隆,且是内宦,所以才能掌握如此兵权,且征战西贼多年,镇边有功,蔡京所能拿住把柄最多也是北伐战事打得不怎么顺利,最多稍降官位,且韬光养晦一段时日罢,日后未尝没有东山再起之日。
……
杨可世麾下兵马虽然说行得慢了一些,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已经到了杨凌的营中,侧目望去,营寨已经是立下了不少,杨凌所部,这些日子也不是闲的,将营寨扩充了一倍不止。
白梃军至此,便可直接入住,虽然说还是拥挤了一些,可是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大的能力了,白梃军至此,也不是闲来的,立马就将营寨继续扩展,连绵出去就是方圆数里,这般规模的营寨若是完善起来,地方若是想要攻陷,丝毫不比扑城来得简单。
杨凌和杨可世已经是见面,不知道商议些什么军情,就在傍晚时分,中军之中传来了将令,明日涿州城下叫阵。
凌晨,天色刚刚一亮,整个宋军大营便是动了起来,牛皮战鼓不断的擂起,震耳欲聋,不断有飞骑在各营奔走,旗号翻滚,甲士如云。
罗延庆麾下数百轻骑早早的便是出了营中,将大营遮护得周周全全,而且还不断的哨探出去,最后已经停在了涿州城下的一箭之地,开始了警戒,正在这个时候,更多的哨探骑兵还在不断的从各处涌来,保持着对涿州城头的警戒。
他们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要在自己大军出营之前,保证城中兵马不会发兵袭扰,往往大军未曾列阵之时,就是最为脆弱的时候,若是再有一部兵马来袭,造成的后果毋庸置疑是很严重的。
涿州城头,郭药师,萧余庆早已经是在城头观望了起来,昨夜刚刚轮换下去的常胜军士卒也是强自打起了精神,将各处遮护得严严实实,大量的民夫也是用上了城头,烧起了大锅大锅的滚油,箭矢擂石已经是准备妥当,弓箭手拉开了弓箭,枕戈以待。
就连一直没有丝毫动作的奚人兵马这个时候也是骑在了战马之上,静静的候在城门之处,只待到了宋军攻城不利的局面之下,便是挥军而出,趁乱给予沉重的伤亡代价。
昨日宋军兵马骤增,一直在城楼观望的常胜军如何能不得知动向,已经是有了防备,虽然这个时候宋军动得也太快了,可是他们的守备工作做得也是极为的充足!
郭药师就站在城头,死死的看着宋军大营,如此阵势,涿州又没有天然屏障,必然难守,而自己的身边就萧余庆监视,纵然有别样心思,也是难以动作啊。




铁血强宋 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潮生(四)
涿州城前,旌旗翻卷,铁骑呼啸,来往之间就是一股人潮涌动,杨可世大军方至,便是要迫不及待的替杨凌找回前番袭营的场子来了,大军至此,千千万万就是不能弱了那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杨可世如此,也算不得打乱牌,只不过动作委实太快了一些。
昨日短短的时间之内,要说望楼箭楼什么的,是难以搭建好的,可是一座简易的高台还是有的,在攻守城防之战中,进攻一方必须有一处制高点,能够看清楚城楼之上的布防情,这样将领也是能够更好的在进攻的策略之上稍加调整,找准对方防守的薄弱点,避免更加惨重的伤亡。
元朝初立,大宋仅仅只剩下重庆钓鱼城一座孤城之时,蒙哥大汗就是因为钓鱼城地势险要,久攻不下,便亲自登上了瞭望台瞻看宋军军事布防,可是竟然被守将抓住了机会,一炮轰中了瞭望台,蒙哥身死,到了这个地步,蒙古征战天下各地的铁骑才纷纷收兵回转,各大世子争夺汗位,又为钓鱼城争夺到了一丝喘息之机,而蒙古远征欧洲的大军也因为如此放弃了征伐,否则元朝的版图还要继续扩展。
钓鱼城的那一炮,看起来是一小步,却是历史转折的一大步,杨凌身前便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钓鱼城所在,他亲自去游览过不止一次,整座城池与地势完美的结合起来,易守难攻到了极致。
也正是有鉴于此,杨凌是打死也不上高台去看上一眼,如果童贯他老人家在这里,他不介意让宣帅上去吹吹风,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南宋灭亡时期那般牛气冲天的震天雷,可是杨凌心里有阴影啊。
杨凌和杨可世并骑而出,带着滚滚大军便是出营,营中的马小英虽然去不得远处,可是这个时候也是穿着戎甲在营帐外头看了看,这般阵势也是让她微微有些心惊,许是不习惯此时此刻的杀伐气,只是看了一眼便回到营中,就是这般匆匆忙忙的现了身,便是惹得将士纷纷侧目。
杨凌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还能稍稍镇静一些,可是如今离了杨凌,却是始终少女心性,穆桂英,花木兰终究还是几千年才出的妖孽。
大军阵列基本上已经初见雏形,这个时候每个人才深深的感觉得到,整个大宋,敢于将这场北伐战事打下去的就是他们而已。
而涿州城头,望着满满当当排出去的宋军甲士,常胜军上下都是忍不住微微有些变色,城头之上,也是有一处城楼,就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周围便是站满了常胜军的将佐校尉级别的人物,萧余庆自然也是侧身其间。
这般阵仗又值得什么?萧余庆跟随萧干和大石林牙在白沟河大败南人的时候,便是见过铺天盖地的二十万北伐大军,可是这般大军,败起来还不是犹如沸水淋雪一般,消逝得极快,莫要说辽军追亡逐北所杀的宋人,就算是他们自相践踏死伤的人马也不在少数。
非是大辽契丹奚人子弟无用,实在是大辽到了这般气数,难以回天啊!
萧余庆心中叹息了一声,想当初大辽铁骑雄兵数十万,威服四海,纵横天下,谁敢掠其锋芒,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被他们欺压了数百年的女真小部落,短短数年的时日便是屠杀得大辽精锐为之一空,世事难料,莫过于此。
萧余庆眼睛死死的盯住城楼下面的宋军军阵,这一刻,他几乎可以料定,当面宋军,已经算得上十几万人当中的精锐,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般架势,恐怕郭药师是有逆天的本事,也难以在此守上半月,若是再给宋人将攻城器械造得充足一些,恐怕涿州城数日便可拔下。
这一刻萧余庆心中只是有些担忧,郭药师能不能死守涿州,更或者冒险将他们这数百奚军吞了下去,然后开城向宋人投诚。
而郭药师的面色阴晴不定,谁也不能把握此人这一时间心中究竟是如何作想,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杨可世麾下,各处将佐旗号已经立了起来,身边一大堆亲兵传令兵随时听候他的号令,麾下各个指挥使都是忙碌起来,应对得妥妥当当,将命令执行得很是彻底,一点也不见慌乱的模样。
见到整个大军都是徐徐的动了起来,而且阵列也是颇有章法的时候,杨可世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中总算是有了一点底子,西军征战多年的本色在这一刻尽皆的显露出了其峥嵘的一面,虎狼之师莫过于此。
郭药师所部,城头之处也是人潮拥挤,远远地望过去,无数的小黑点在来来往往的忙活着,一声声杂役呼喝做工的号子也响了起来,不管如何,宋军若是要扑城,第一波攻势绝对是作为强大的,只要挨过了第一冲击,剩下的便是人力物力还有涿州城的耐久度了。
这个时候郭药师双目忽然一凝,低喝了一声,“宋人不是要攻城,没有撞城木,没有云梯,任何的攻城器械都没有,他们是想做什么,难道就是简简单单的在某郭药师的面前夸耀兵威?”
“恐怕就是如此了,宋人最爱做的便是虚张声势,做此行事不够就是劳动一些军汉的气力,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这宋人当面的兵力倒的的确确是一股精锐,轻易碰不得!”萧余庆也是回应了一声,宋人此行的目的他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难不成还想诱惑他们出城野战?宋人的脑袋莫不是被驴给踢了?
“且看下去吧,该做的俺们都已经做了,不过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俺们涿州数千兵马,也不是轻易能够啃得下来的。”郭药师双拳紧握,这一刻,他心中念头如电般飞快的闪动,宋人的战力还不算弱,这般看来,还是有一些倚靠之处的,郭药师看向萧余庆的眼中突然闪过了一丝杀机,如此,这大辽还有什么盼头……




铁血强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潮生(五)
杨凌领兵时日也不短了,麾下士卒也算是打过硬仗的铁军,可是毕竟格局有限,上万人阵列两军对垒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没有其他的感觉,就只是单纯的震撼。
一排排的宋军甲士步卒已经不知道排了多远,各种兵器琳琅满目,映衬着日光,直耀得人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来,一般来说,宋军结寨而守就是他们的强项,可是如此大摇大摆的出寨布阵,即便是白梃军的老卒也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时日未曾亲眼见到。
在步卒之后,更是有数千白梃军重骑死死的压在后面,虽然说这里毫无声息,可是一旦情势不对,这一支部队便是抵顶胜局的王牌,大宋兵马就是如此,骑兵太少,于是贵在精而不在多,以这个时代最为富饶的国力养出的数千精锐,可以说即便是天下之间任何一支等量兵马与之硬战都是难以捋其锋芒。
杨凌虽然说看得有些迷糊,可是这些时日以来也不是白白混过来的,杨可世所部近两万兵马,陆陆续续的开拔到涿州城下面的空旷地带,先是小股的兵马结成小阵,再是组合成数千人的大阵,最后阵阵相连,要想破开此阵的防御,其难处,无异于登天。
待到某一时刻,嘶喊之声渐渐的停息了下来,数万人的大阵竟然就这般如铁塔一般伫立在涿州城前,让人直有一种窒息之感,杨凌所部,便是立在最前头,五个指挥,分阵而列,虽然比之杨可世麾下是稍显单薄了一些,可是这个时候也是不容小觑。
城头之上的常胜军虽然说已经明显的看出来宋军没有攻城的念头,可是这个时候,也赶到一阵内心的悸动,煌煌大宋,有如此兵马,怎敢小觑?
就正在这个时候,杨凌和杨可世两骑并肩而出,整个阵列便是很自然的为其让开了一条通道,随着两人顺着空道出阵,整个阵列之中便是爆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万胜!”
“万胜!”
……
看到如此,杨凌心中也是忍不住有些意气风发,豪气顿生,二人走到了阵列最前之处,终于是勒马停了下来,杨凌冲着城头大喊了一声,“前日冲营大将乃是何人?可敢出城一晤?”
杨凌身后的数十亲兵便是跟随着一齐呐喊了一声:“前日冲营大将乃是何人?可敢出城一晤?”
城头之上,郭药师脸上看不出喜怒,或许这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身边的甄五臣适时的道:“都管,城下数万兵马,还是小心些为好,若是宋人耗子架弹弓,起了打猫心肠,可就大大的不妙了,末将以为还是不要理他就好。”
1...3031323334...2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