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鹅城知县
陈绍业早已把钓鱼的工具准备好,鱼塘旁边的环境十分的优雅,在安排这些事情之后,他就走到一边,没有打扰王简和林元平两人钓鱼。
“王部长,你平时喜不喜欢钓鱼?”把鱼线甩入水塘里之后,林元平就笑着对王简说道。
王简微微一笑道:“我看林书记一定是钓中高手,我平时是不大钓鱼的。”
林元平呵呵笑了起来,说道:“王部长的话非常意味深长啊,平时不大钓鱼,但只要钓就能钓条大鱼,我说的对不对?”
王简也呵呵笑了起来,林元平今天约他出来钓鱼,恐怕就是在钓他,而不是鱼,但钓人者也在被人钓,所以便笑道:“如果河里没有大鱼,我就是想钓也钓不出来啊,不知这塘里有没有大鱼?”
林元平哈哈大笑起来道:“只要王部长想钓就一定有大鱼,不过你可是要留给我一点啊,我可不能空着手回去。”
王简微笑道:“那是自然,人不能贪得无厌嘛,我只想钓属于自己的大鱼,不属于自己的就是想钓也钓不上来!”
林元平一拍大腿,说道:“王部长才是钓中高手,考虑的比我深,这塘里的鱼可以任你钓,钓完之后,我可以再往里面放一些鱼,那些就是我的了。”
王简心里微微一动,说道:“不知林书记想放什么样的鱼?”
林元平道:“我看这市南区就是一个适合养鱼的地方,你那里不想要的鱼可以放到这里来,我们后面的那条鱼可以收回去嘛,你看怎么样?”
这话说得就很明显了,看来林元平要放弃陈绍业,但是陈绍业似乎还不知道,李达雄一直想将陈绍业拿下,让赵清波上位,但是现在看来林元平的意思是要与他进行交换。
王简略一沉吟,说道:“林书记,想钓鱼的不只我们两家啊。”
林元平呵呵一笑道:“但我觉得我们配合一起钓就比较好,只要我们能钓得好,还管其他人干什么!”
扶摇直上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人才智库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人才智库
林元平和王简边钓鱼边聊天,陈绍业在远远地看着,也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等了大半天,王简突然钓上来一条大鱼,用力一甩,那条大鱼就被甩了上来,但是在那里活蹦乱跳,搞得王简有些手忙脚乱,林元平看到后哈哈一笑道:“王部长,你今天的运气不错,这条鱼可是不小,不过你一个人恐怕制服不了它,我来帮你。”
林元平便放下鱼杆,帮王简收住那条鱼,陈绍业见状也忙跑了过来,笑道:“王部长钓的鱼可真大。”
王简呵呵一笑道:“这都是托林书记的福,今天我们就把它给炖了。”
三人都笑了起来,两人接着又钓了一会,林元平也钓了一条大鱼,可以说皆大欢喜,但更欢喜的是,两人达成了一些协议,确保王简对组织部的绝对控制,同时也让林元平尝到甜头。
有了林元平的支持,王简在组织部内部搞一些动作就顺利多了,首先王世龙就不会暗中抵.制,而除了他之外,申海建和付永新两人还是支持他这样搞的,打破王世龙在组织部内部的垄断。
不过既然林元平同意搞了,就搞得大一点,整个组织部不但重新进行了调整安排,而且还让一名年龄较大的处长退出位子让给年轻人,杜海波被安排为干部二处的处长,石开宇调到党代表联系处担任处长,干部三处的处长没有动,干部三处相对来说没有多少实权,这样一来,干部一处和干部二处原来的权力格局就被打破,但办公室主任一职还是暂时由王世龙兼任,梁兴宝和陈志立两人都没有上位,这可是急死了他们。
组织部内部经过调整之后,新的权力格局形成,原来分管的部长管的都是不属于自己嫡系的干部,一切还是要听王简的,同时这种人事上的调整,会让人产生畏惧之感,知道只有老实听话才能受到重用,否则就会受到贬谪。
但是这次的人员调整,只是平级之间的调动,并没有提拔一些人,而一些人愿意紧紧跟随王简,目的肯定是想得到提拔,只是现在还没有到时机,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
把组织部的人员调整一番后,王简也松了一口气,从刚来时的组织部内部的铁板一块,到现在人员被打散,所有人都得乖乖听从他的指挥,总共花了两个多月,回到叶凤灵租住的房屋里后,就把部里的事情告诉了她,叶凤灵听了之后笑道:“我看你就适合当一把手,当二把都屈才了,这么短的时间你就搞定了他们,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做?”
王简笑道:“我有那么厉害吗?下一步工作我想了,除了做好基本的干部调配换届选举外,我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作为组织部长,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仅仅是考察一下干部,然后下发个任命文件,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我们得学会争夺人才,发达国家为什么发达,还不是因为他们在人才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我们现在还处于落后的位置,自己培养的一些人才都跑到国外去了。”
叶凤灵点点头道:“你说的何尝不是,现在一些有钱的人都喜欢把孩子送往国外学习,难道国外的月亮一定就是亮的吗?只不过人家的教育发达,师资力量雄厚,不像我们,大学里面都留不住人,还是我们吸引人才的力度不够,组织部门也不能只管干部,也得给党管一管人才,如果人才都为我们所用了,还怕发展不起来吗?”
王简道:“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我想在粤州市成立一个人才智库,结合我们的人才引进计划,把粤州市的人才工作搞活起来,你觉得怎么样?”
“成立人才智库?”叶凤灵心里一动说道:“怎么个成立法?”
王简道:“半民间机构,有组织部的参与,但是不列入编制,聘请社会贤达加入,如果你想参与的话,就帮帮我成立这个组织,怎么样?”
叶凤灵惊讶道:“让我来参与,怎么参与啊?”
王简道:“你的人脉关系广,各个行业的顶尖人才都要吸引进来,一方面可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建议,定期召开一定的会议,由一个召集人来做这件事,而这个召集人最好由你来选定。”
王简的话让叶凤灵有些听不明白了,想了一下,便问道:“王简,我们成立这个人才智库关键是怎么吸引人呢?别人也不一定会参加啊。”
王简道:“它是半官方机构,另外我的想法是通过这个人才智库从全世界把人才吸引过来,名义上他是为我们提供建议的,实际上它的目的其实是专门作猎头的工作,你明白了吧?”
王简这么一提醒,叶凤灵突然恍然大悟道:“王简,原来你的意思是让我到全世界进行猎头,这跟我的工作性质也没有什么区别啊!”
王简呵呵一笑道:“其实真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你们主要是搞情报,我这是搞人才,而只要有了人才,其他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叶凤灵终于明白了道:“那好,和我工作的性质差不多,我帮着你来搞这个事情,反正我现在回去上班也在粤州市政府,到时候你有什么要求直接让我过去就是。”
王简呵呵一笑道:“我怎么能指挥得动你啊,我和你没有隶属关系!”
叶凤灵撅起小嘴掐了王简一下道:“谁说没有隶属关系的,我们现在不是有了吗!”
说完就扑进了王简的怀里,王简呵呵一笑把她搂在了怀里,然后灯一灭,开始活动去了。
等活动完了之后,王简就点燃一颗烟独自抽了起来,原来的时候他还没有多少危机感,但是现在他突然有了一种危机感了,他在官场上一直特立独行,做事风格强势,势必要得罪一些人,现在还有叶明军在台上对他多有照顾,但是叶明军退下之后,恐怕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了,因此他现在必须提前进行布局,增加自己的实力,而他想成立一个人才智库,除了为吸引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他的人才圈子,这些人分布在各个行业,必要的时候就可以为他摇旗呐喊,提供帮助,这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就由叶凤灵来掌握,对他进行全力的支持,必竟叶凤灵有着自身的优势,再加上这个人才智库的力量,他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
此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体现出他重视人才的思想,而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当然是用人,而用人的前提必须是对人才的重视,虽然他做出了很多的政绩,但是如果不会用人,就不可能走向高层,把人研究透了,才能把握大局,走向高位。
第二天,王简回到单位之后,就开始想这个事情,便把申海建叫了过来,问道:“老申,人才引进计划你搞得怎么样了?有没有进展?”
王简突然问起这个问题,申海建就有些措手不及,因为这段时间挺忙的,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做这事,所以王简问到这个事情,他就有些支吾地道:“人才处那边正在做,也有了一些进展。”
王简并没有在意他的回答,而是说道:“人才引进计划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办好,另外我们要成立一个半官机构的人才智库,就挂靠在我们组织部下面,不过没有编制,也没有经费,有民间的性质,是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建议的,到时候我让她过来找你,你做好这方面的辅助工作。”
申海建不懂王简是什么意思,但是王简这样要求,他照办就是,反正按王简的意思,没有编制没有经费,那就简单的多了。
见到申海建答应了,王简便说道:“组织部刚刚调整完人员,各方面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那个石开宇调到党代表联系处,现在有什么情绪没有?”
一听到王简问到这个事情,申海建说道:“看样子他不大乐意,不过请王部长放心,如果他不好好工作,我一定会批评他的。”
王简想了一下道:“这次调整的人员当中只有他抵触情绪比较大,你要注意处理好,有什么事情及时向我汇报,如果实在不行,你提出新的调整意见,将他调出组织部得了。”
申海建一听要将石开宇调出组织部,心里便是一动说道:“王部长,我看不如将他调到其他部门得了,如果他心里不满会影响工作。”
王简点了点头道:“这个我知道,你再注意观察一下,我会考虑的。”
向申海建吩咐了一阵,然后申海建就走了,组织部实际上还并没有太理顺,下一步必须得将王世龙调出去才行,林元平的意思想让王世龙去当市南区的区委书记,但是不知道李达雄会不会同意?
扶摇直上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人员调整方案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人员调整方案
王简拿出了一揽子的换届选举人员调整方案,其中陈绍业被调整到市工信局当局长,原工信局长退居二线,王世龙被调整到市南区担任区委书记,赵清波被调整到市中区担任区委书记,原区委书记尤子玉被调整到市科技局担任局长,组织部农村组织处处长赵海被建议提拔为组织部副部长,付永新被建议提拔为副厅级副部长,成为常务副部长,申海建依然担任组织部长,不过被建议提拔为副厅级级别,石开宇被建议调整到市中区担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离开组织部,其他的人员调整也一并提出一揽子计划,先交到李达雄手中进行审核。
看着王简交到自己手里的名单,李达雄半天沉默不语,陈绍业是按他的意思被调整走了,但是市南区的区委书记没有让赵清波干,而是让王世龙干了,对他控制市南区很有不利,而市南区在市里位置十分重要,这个名单有些不利于他啊。
想了一想,李达雄便看向王简,轻轻地说道:“王简同志,王世龙没有在县区工作过的经验,让他直接担任区委书记一职是否合适?”
听到李达雄的质疑,王简答道:“王世龙长期从事组织工作,对党务工作非常熟悉,并且担任副厅级干部很多年,让他担任区委书记一职可以胜任,如果李书记觉得他不适合在市南区任职,可以调整到其他县区去。”
李达雄想了想说道:“那让他担任市中区委书记吧,赵清波担任市南区委书记。”
市中区一直不为李达雄所重视,而市南区的发展现在是蒸蒸日上,需要一个他信任的干部过去,原来尤子玉即是赵铭顺的人,而市南区也为赵铭顺控制,现在将市南区拿下来,市中区还是给赵铭顺好了,而对于赵铭顺和林元平来说,丢掉一个市南区但是能获得王简的支持,因为这样就不会让王简为难,从此两边相互照应,对他们有好处,而且市南区本来他们就控制得不怎么样,因为有赵清波在那,陈绍业也不是说的算了,现在陈绍业闹出了事端,硬保也是不可行,况且把陈绍业调到工信局也是不错的。
对于组织部的调整方案,李达雄也注意到了,看来王简对组织部的调整是非常重视的,不但调整了中层干部,这次还建议提拔两个副部长,调出一个处长,石开宇调到下面去其实也是提拔了,王简主要考虑到石开宇资历较深,与其留在组织部工作不力,不如提拔一下到下面担任职务去,这样石开宇也是高兴。
“名单基本这样定了吧,你们组织部先去考核一下,然后提交常委会研究。”李达雄便吩咐道。
听了李达雄的话,王简便立刻答应了,对于李达雄这个人,他还是不怎么喜欢与他亲近,总觉得他站得太高,离地面很远,就是他接触到的高层都没有他这种傲慢,或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有别的原因,总之他一个省委常委兼任的市委书记,似乎在俯视其他的领导班子成员,但是除了他们,赵铭顺也是中管干部,他是动不了人家的,结果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导致其他的领导班子成员渐渐跟赵铭顺走到了一起,否则哪能出现现在这种对立的情况,有了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支持,赵铭顺也渐渐生出将李达雄赶下来,然后取而代之的想法,要知道他和李达雄年龄差不多大,如果他成了市委书记,下一步就有可能接任省长的职务,但是如果李达雄上位了,那么他当省长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这是他唯一的一次机会。
从李达雄那里出来,王简便安排组织部的人员进行干部考核,王世龙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到下面担任区委书记,付永新知道自己将要成为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而申海建也知道自己要成为副厅级副部长,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就连石开宇也是很高兴,到下面就提拔为正处了,原来遭受贬谪的阴影一下子驱散了,顿时让他对王简产生一种感激之情出来,真是让他难以相信。
只是卓子林不大高兴,他的级别没动,但申海建却要把位置挪到了他的前面,除要提拔的赵海还排在他之后外,其他人都提拔了,就他没有提拔,心里就是很失落,这主要是因为他紧跟在王世龙的后面,不注意观察形势的结果,现在他终于付永新几次表态的涵义了,他这是在紧跟王简啊,他既不是倒向王世龙一方,也不是倒向申海建一方,而是倒向了王简!这才是人家的高明之处,跟谁也不如跟部长啊,只因为自己当初陷得太深,没有办法回头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人生如此,官场上也是如此,王简安排人员下去考核,等考核结果出来以后,再提交常委会,这里面的人员名单并不是不变的,也有可能在考核时被考核下去,也有可能在常委会上被否决掉,反正是不一定的事情,但大部分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否则他们组织部就是吃干饭的了,提的建议没有个准确性。
忙完一天,王简又回到叶凤灵的住处,就把人才智库的事情又和她说了一遍,让她去组织部找申海建来筹措这个事情。
叶凤灵想了想道:“我直接出面不大好,我找一个人出面去联络这事,我在幕后指挥吧。”
王简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你在这方面比我有经验,你可以提出来我听听。”
叶凤灵道:“我认识一个猎头公司的人,能力非常不错,我先把他吸纳到我们组织来,然后让他来做这个事情,当然他正常的工作我们是不干涉他的,这个相当于他的兼职,你看怎么样?”
王简想了一下,如果让人家专职做这事,必须得开薪水给人家,而组织部是不给这个人才智库一分钱的经费的,不过是一个民间组织,这个组织的吸引力在于存在的意义,为政府机构提供建议和决策,可以影响到政府的行政行为,这就是吸引一些人前来参加的因素,兼职是必然的,所以他便点头道:“可以,让他兼职做这件事情,你在幕后做一些指挥。”
叶凤灵就连连答应了,然后王简又和她说了一些近期要调整干部的事情,听到有这个事情,叶凤灵就让他详细地说说,必竟她也在市政府办公,看一看哪些人调整了。王简想想告诉她也无妨,便和她说了一遍,说完以后,叶凤灵就说道:“那个陈绍业和赵清波你们不准备处理吗,化工厂爆炸的事情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你们现在还提拔他们,恐怕会受到批评的。”
叶凤灵说的这个事情,王简一时还不清楚,他主要考虑到李达雄的意见和双方之间的平衡去了,但对这一外力因素考虑得不够周到,所以叶凤灵一提起来,他就有些警觉了,便说道:“你听到什么情况了?”
叶凤灵道:“市南区的化工厂发生爆炸,主要原因虽然是安全工作不到位,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招商引资工作有问题,也就是急于求成,项目上马太快,导致安全工作不到位,这些问题是受到很多人的批评的,这次出了事,如果你们依然保护区委书记和区长两人,恐怕会招致媒体的批评,你是组织部长,最好要注意一下,不要上了别人的当。”
叶凤灵的话引起了王简的高度重视,王简想了想便道:“你说的有道理,在这件事上我是组织部长,如果我考核通过了他们,那就是我的失职,我得立刻改变这一情况才是。”
叶凤灵道:“还是注意一下好,免得将来被动。”
由于突然得知这一情况,王简上班之后,便将专门考核陈绍业和赵清波两人的考察组人员叫了过来,让他们在考察当中注意听取上次纪委调查人员的意见,确保考核工作客观公正。
考察组的人员不知道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从王简的话语中似乎听到了他的用意,一定是陈绍业的调整出现问题了,说完了这个事情之后,王简又对他们说道:“上次化工厂爆炸的事情,赵清波是区长,你们考察的时候也要注意。”
他们又是一愣,看来赵清波似乎也存在变数了,王简安排完他们之后,又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如果陈绍业和赵清波都不能顺利上任,恐怕李达雄不大满意,在处理化工厂爆炸的事情上,他的顾虑似乎很多,必竟都是很能干的干部,爆炸的事情并不归咎于他们身上,但是有的时候舆论才不管这一套,搞得一些人很被动。
但是如果他这样提出建议了,到时候舆论搞起来,他这个组织部长恐怕难逃责任,至少会认为他存在失察之处,虽然最终任命决定是常委会研究作出的,但是他这个组织部长是建议者,李达雄他们到时候才不管自己的死活呢!
扶摇直上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常委会上的争议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常委会上的争议
形势就产生了一些变化,当王简再次向李达雄汇报人选名单的时候,陈绍业和赵清波两人的位子就发生了变化,建议对两人不能予以重用,陈绍业不能到工信局去当局长,然后赵清波不能提拔为市南区委书记,建议将二人分别调到市林业局和市行政执法局担任局长。
李达雄一听王简改变原来的建议意见,心里就有些恼火,说道:“人员的名单怎么能乱变?上次不是和你商量过了吗,你就按原来的意见提交常委会。”
王简道:“上次还没有考察,现在考察过了,我们认为陈绍业和赵清波两人在化工厂爆炸事件中都有责任,如果我们再对他们进行重用舆论上会过不去。”
一听到王简把赵清波也卷入了爆炸事件当中,李达雄就感觉到王简是不是与赵铭顺他们搞到一起了,自己一上来就吩咐他去市南区调查这件事,他还推脱不去,现在又提到这个事情,他是不是故意的?
李达雄的脸一沉,说道:“化工厂爆炸是有各种原因的,陈绍业与此事有些牵连,但考虑到他在市南区的工作还是不错的,所以就没有处分他,赵清波当时并不在现场,不能把责任推到他的头上,我们对干部还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化工厂爆炸偶然性的因素居多,我们不能听凭舆论的操纵,他们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舆论有时候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要说李达雄还是一个有担当的领导,在舆论面前能保持冷静,不计个人得失,还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如果一味置舆论监督于不顾,搞权力任性,恐怕也不是那么适合,但是他现在坚持这种认识,王简也没有办法,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只好按照他的意见提交常委会,但同时他也做了记录,考察情况也进入了档案,如果将来出现什么问题,他好作一辩白。
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市委常委会就正式召开了,李达雄主持常委会议,研究人事上的调整问题。
这些人员调整名单王简事先也和林元平汇报过了,可以说是得到了双方的认可,这样可以避免常委会产生过多的争论,有助于班子之间的团结,所以常委会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大的争论。但是当提到任命陈绍业为工信局长,赵清波为市南区委书记时,王简主动提出问题道:“陈绍业和赵清波两人在化工厂爆炸事件当中存在着一定的责任,这次我们组织部门也进行了考核,我个人认为对他们的任命最好是暂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果大家认为他们任命是合适的,我没有意见。”
王简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存在着一条高压线,因为叶凤灵向他提供的情报证明,化工厂爆炸一事引起的反响很是强烈,大家都在等待着对陈绍业和赵清波两人的处理决定,但是最终等来的却是提拔任命,肯定会受到舆论攻击的,作为组织部门肯定有着摆不脱的责任,现在如果他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到时候真出了事,那就不好辩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