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明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我爱吃醋
吴氏捂着脸痛哭,只不住点头。
老夫人跟吴氏把话说开,了了心结,显得更加安逸了。能下床走动的时候还让沈明嫣扶着出去走走。外面天气冷,但是谁也不敢违背她的意思。
这天老夫人兴致颇好,还让沈明嫣折了一支梅花回来。
“以前驸马每到梅花开放的时候,都会记得给我折一枝回来呢,他说我就跟这梅花一样,又美又傲。”手里拿着梅花,老夫人又陷入了回忆,脸上浮现甜蜜的笑容,叹息道,“那时候想起来仿佛还是昨天一样,转眼驸马就走了有二十三年了。”
“祖母,”沈明嫣但心地拉着老夫人的衣袖。
“别担心,我不伤心。”老夫人微笑,“只是感叹快乐的日子太过短暂罢了。”
老夫人今天的精神显得特别好,脸上还有了红润的光泽。沈明嫣隐隐觉得不好,悄悄打发了人去叫大家过来。
“我想要睡一会,阿嫣你出去吧。”老夫人让人把梅花插在床头,打发沈明嫣出去。
沈明嫣退到外间,屋里只留下了李妈妈。
渐渐屋里没了声息,大概是睡着了吧,沈明嫣如此安慰自己。
等到沈家人都来齐了,屋里依旧是安安静静的,沈琳进去一看,老夫人仰躺着似是睡着了,李妈妈卧在脚踏上。沈琳颤抖着手,把手放到老夫人鼻子前,没有呼吸,再摸摸老夫人的手已经冰凉了。霎时,沈琳哭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感冒加上大姨妈,我就偷懒了,真是对不住。
写到现在,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觉得写得不好,不会讲故事。
不过我会坚持写完的,希望接下来能够进步些。
锦绣明嫣 38第三十五章 扶灵返乡
天禧元年,正月二十三,安阳大长公主去世。皇帝闻训甚为悲痛,辍朝三日,亲自为安阳大长公主拟定了庄懿二字为谥号。
阴雨绵绵的初春,天气仍是寒冷,灵堂之中却还是摆了许多冰盆,寒气入骨。昏暗的灵堂里,摆着华丽厚重的棺柩,老夫人面容安详地躺在那里。而檀香的烟雾萦萦,层层白幡披垂,静穆之中却也显得鬼气森森。
沈明嫣同兄姐们一样,穿着厚厚的白色麻布棉袍,外罩粗麻布齐衰,跪在灵前。膝下垫的是厚厚的蒲团,然跪得久了,却还是感到丝丝凉气侵袭上来。
“阿嫣你还是后头去,跟你嫂子一起歇歇吧。”沈明远注意到沈明嫣发白的脸色,开口劝道。小一辈的就他们几个在这守着。吴玉仪正怀着四个月的身孕,沈泽瑞又小,灵堂阴冷实在不是适合孕妇小孩常待的地方,这母子两个磕过头,就到后头歇着去了。
沈明嫣摇摇头,声音沙哑带着重重的鼻音:“不要,六姐也没歇着呢。”昨晚一夜没睡,她是很疲惫了,现在又觉得很冷,却还是不舍得离开。
“我身子好着呢,受得住,妹妹你脸色都白了,别逞能了。”沈芸闻言说道。
“你这样要是祖母知道了也不会高兴的。”沈明远继续劝说。老夫人的去世对沈明嫣的打击很大,沈明远就怕她伤心过度,伤了身子。
跪在沈明嫣左边的沈明达也附和道:“祖母最疼你了,你要是病了,祖母该心疼了。”
想到老夫人对她的疼爱,沈明嫣忍不住又哭出来。从老夫人去世到现在,沈明嫣已经哭得眼睛都肿了,像两个熟透的桃子似的,勉强能睁开一条缝儿。
看着妹妹哭得惨兮兮的样子,沈明远怜惜之心大起,伸手握住了沈明嫣的右手。沈明达也有样学样,握住沈明嫣的右手,还伸手摸摸她的头。
有了亲人的抚慰,又加了一件大衣,沈明嫣稍稍觉得好些,祭拜的人也陆续的来了,几个规规矩矩跪好,向来客答谢。
皇帝同这个年岁相差不太大的姑姑感情很是深厚,第一天就亲自到了沈家祭拜。许是连失两个亲人的打击太大,一向精神矍铄的皇帝也显出憔悴来,同沈琳说话的时候还忍不住咳嗽。反倒要沈琳劝皇帝保重龙体,不要太过伤心了。
“伯璋,逝者已逝。”皇帝拍拍沈琳的肩,略为疲惫的说道。
“圣上也要保重龙体。”沈琳含泪道。
“唉,我们都老喽,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先是丧母,现在自小亲厚的姑姑也去世了,皇帝不由悲叹。
沈琳沉默,此时他不想拿那些什么皇上万寿无疆的话来搪塞。
不提这表兄弟两个在那里互相安慰,这边魏王赵熙瞅着空隙,过来同沈明嫣说话。“阿嫣你少哭一点啊,眼睛都肿了。”魏王的亲祖母也刚去世很能感同身受,看着沈明嫣肿如新桃的眼睛,心疼不已,又不知道如何安慰。
“我没事。”沈明嫣谢过赵熙,摇头道。
听到沈明嫣的声音,赵熙越发心疼,直想上前揽她入怀。可惜却有左右两个门神,炯炯地盯着他,让他不敢做出逾越的举动。最后只得一步三回头地跟着皇帝回去了。
停灵七天,燕京的大小官员都来过了,卫源也找机会安慰了沈明嫣,说是老夫人兴许穿越去了,没准现在是个小姑娘呢。听了这个说法,沈明嫣稍感安慰,这样想来,的确要容易接受得多了。
一个月之间,两场隆重的葬礼,燕京城处处黯淡,不闻欢声,沉浸在一片静默里。在这静默的表象之下,朝堂之上却是愈发的暗潮汹涌,有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安阳大长公主的墓建在在离沈家祖坟不远的山上,沈怀仁已经早一步埋进去了。所以停灵过后,将要扶灵回老家去同沈驸马合葬。
老夫人去世,从情感上对沈家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从政治上却是一次全身而退的机会。凭着一个孝字,沈琳就带着沈明远轻轻松松从朝堂上退了下来。借着扶灵回乡,正好全家搬回老家去,远离这越发诡谲的燕京城。相信三年之后,立储之事应该尘埃落定了吧。
——————————————————————————————————————————————————————
沈家离开燕京的时候,二月的春风正软。船队顺着运河而下,越往南去,两岸的风光渐好。江岸春色醉人,而沈家众人却无心欣赏,满船的缟素,与这花红柳绿格格不入。
沈明嫣一上了船就病了,强撑了这些天,她一松懈下来就病倒了。昏昏沉沉的病了好些天,才是有些起色,船上条件又有限,养了一路还是虚弱着。
这天见天气晴好,沈明嫣便忍不住想要出去走走。
“姑娘还是别出去了罢,免得吹了风,病情又反复起来。”
“船上风浪大,在船舱里还好些,出去了摇晃着呢。”几个丫鬟担心不已,纷纷劝道。
“我躺了这些天躺得骨头痛,再不出去走走更养不好了。”沈明嫣一心想要出去,也不听劝。
丫鬟们拗不过她,只得给她穿得厚厚的,还找了件白狐裘,只把沈明嫣包成了一个毛球,才放了她出去。
也不用走远,只出了门,几步就站到了甲板上。倚靠着船舷,沈明嫣难得有兴致地打量着水乡的风光。青山绿水如画,两岸杨柳依依,还能见到桃杏花里掩映着的粉墙黛瓦的小桥流水人家。
阳光暖暖,和软的春风轻柔地抚过她的发梢,面颊,吹得一身绒绒的毛毛漾起了波纹。这样的抚慰,太过舒适,沈明嫣仍不住闭上眼,深吸一口带着水汽花香的清凉空气。
沈明嫣兀自赏景赏得入迷,殊不知,她在别人眼里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庄懿公主(以后就叫谥号了,别不认得了呀)的送葬队伍庞大,大大小小的船只延绵数里。皇帝还特意拨了一队千人的羽林军来保驾护航。此次承担护送责任的就是升任了从四品中郎将的李昊。
李昊今日正好轮休,闲来无事到楼船上逛逛,一眼就看到了对面船上,正陶醉在春光里的沈明嫣。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沈明嫣本就是个明珠美玉般的美人,肤白如雪,衬着一身白毛毛,浑似白玉雕琢,分外好看。
春日的阳光嫩嫩的,亮却不刺眼,柔和地撒在沈明嫣身上,晕染开来,越发显得她如美玉般玲珑剔透。亏得李昊眼神极好,清楚地看到她微阖上了水灵灵的大眼睛,而那因为生病而气血不足的淡粉色的唇,微翘着,噙着一朵微笑,极享受的样子。
看到这样的沈明嫣,李昊心头一动。病了一场,她看来瘦了很多,原本他看了就有想捏捏的*的脸蛋,瘦出了尖尖的下巴,包在茸茸的白狐裘里,小小的惹人怜惜。沈明达这个妹控,老是喜欢念叨他家妹子怎么怎么好,念得他都对沈明嫣上心起来了,下意识地留意沈明嫣的一举一动。
陶醉够了,沈明嫣也觉得有些累了,便睁开眼睛。几个丫鬟的簇拥上来,扶着她回房。走了两步,沈明嫣忽有所感,回头一看,就对上了李昊来不及收回去的目光。沈明嫣脸上一红,觉得自己的样子被人看去了有些羞涩,礼貌的颔首一笑,加紧几步回了房。徒留下有些怔怔的李昊,吹着风站在船头上。
不知不觉间,当初的那个小女孩也长大了呢,出落得这么好看。李昊脑子里一直回放着沈明嫣那个如花绽放的微笑,思绪混乱地想。忽地,李昊面色一沉,甩甩头,想要把沈明嫣的模样从脑子甩出去,他隐隐觉得自己这样太不对劲了。
——————————————————————————————————————————————————
沈明嫣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她有了精神就起来为老夫人抄抄经书。等到一本金刚经抄完的时候,船队也到目的地了。
沈家的老家在建康,秦淮河的边上。这个时空的建康虽然不是六朝古都,却也当过四朝的都城,自然也是繁华风流之处。
水路走了一个多月,到建康的时候,已是满城杨花飞絮的时节。建康这里的官员全体出动,满城缟素,前来迎接庄懿公主灵柩。
略一寒暄,沈琳带着送葬队伍也不停歇,直接奔去了公主墓地。他们行船的时间掐得刚刚好,到建康的时候天色方破晓,正好是钦天监选定的吉日。
沈明嫣本就没有痊愈,再哭一场,又把她折腾病了。不说看看建康城了,连老宅都没来得及参观,就被拘在屋里当起了宅女。她这一病,倒是得了个至孝的名声,当然私下里也得了个沈家嫡女是病美人的名号。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是转折,想得太多卡文了。
求评论呀,看到有留言,偶就打鸡血了咩。亲们冒个泡呀。
问问,我要是把书名改回《燕子飞时花在否》怎么样捏?我觉得这个比较有意境啊。
给点意见嘛,有好名也跟我说说,参考参考。
锦绣明嫣 39第三十六章 风雨欲来
沈明嫣院子里那红艳艳的石榴花,熙熙攘攘开了满树。有风吹来,精巧的檐角下垂着的一串铃兰花似的铜铃,就叮叮咚咚地乱响起来。
倚在菱花窗前的美人榻上,沈明嫣穿着件月牙白的轻罗衫子,素色的裙上,只用浅浅的绿色丝线绣了支缠枝莲。病了这些时日,沈明嫣清瘦了不少,却越发显得清雅出尘。
她微垂着头,如瀑的青丝披垂下来,有着盈盈如水的光泽。那两扇密密的长睫,在光影里如蝶翼般轻盈动人。此时她正细细地绣着一只肥嘟嘟的粉色小猪,打算为她还未出世的小侄子或小侄女做一双小鞋子。
“姑娘歇会吧,都做了一早上了,您身子刚好,可别再累着了。”半夏端着一碟点心进来,身后跟着端着茶水的月见。
“有很久了吗?”沈明嫣放下手中的针线,抬起头左右晃动脖子。紫苏见了,贴心地给她揉揉有些僵硬的肩颈。“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沈明嫣不由舒服地闭上眼睛。
“快到未时了呢。”半夏把手上的点心碟子一一放在桌子上,“这里有红豆饼和金丝红枣糕,姑娘可要用些?”
“嗯。”沈明嫣嗅到新出炉点心的甜香,心情愉悦,不由露出笑容。
“姑娘这几天总算是开颜了,这下子夫人也不用担心了。”半夏喜道。自老夫人去世,姑娘伤心之下大病一场,勉勉强强养好了,但旅途劳顿,回到建康就又病了,不说夫人,就是她们这些伺候的人也担心不已。
“前些日子让大家担心了,我这些天已经好多了了。”沈明嫣微笑,祖母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这是她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世,比之当初离开现代的父母哥哥的那种伤痛更加的清晰,毕竟她可以安慰自己,家人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
说说了会话,沈明嫣便觉得有些疲惫,毕竟大病初愈,身体还是虚弱。等她沉沉地睡了个午觉醒来,已经是晚饭时分了,落日的余光染得室内一片昏黄。
撩开连珠帐,慵懒起身,只把一头青丝松松绾个侧偏髻,插一只碧玉钗,一身清清爽爽的。因见脸色有些苍白,又匀匀地抹了一层胭脂。沈明嫣便带着紫苏半夏往吴氏那里去。
“你怎么过来了,不在房里好好歇歇。”见到女儿进来,吴氏高兴之余又埋怨道。吴氏怕沈明嫣再病了,让她窝在房里好生养着,都不怎么让她出来。
“我闲在屋里都要生锈了,出来给娘请安,顺便走走嘛,我好很多了。”沈明嫣靠在吴氏膝头撒娇。
吴氏闻言心喜,拉着女儿的手仔细打量,伸手摸摸女儿消瘦的小脸,“今天气色是好多了。”向来健康的女儿这一生病可把吴氏急坏了,又要操心老夫人的丧事,她也憔悴了不少。
“娘,我让你担心了。”沈明嫣望着略显憔悴的吴氏,歉疚道。
“知道我担心就好好吃饭,都瘦了。”吴氏看着颇具弱柳扶风之态的女儿,无比怀念原先被她嫌弃的肉肉,至少手感好啊,现在摸起来都没肉了,一把骨头。
“瘦点不是正好看么。”沈明嫣自己是很满意现在的身材的,好纤细苗条啊,可以放心的大吃好久,不用担心减肥的问题了。
“那里好看了,”吴氏暗暗决定要给女儿好好补补,把肉补回来。
说着话,沈琳也来了,见沈明嫣面色红润,高兴道,“阿嫣今天气色好多了呢。”
“爹爹气色也好多了。”沈明嫣回道。老夫人去世,沈琳也瘦了很多。
“你们爷俩都好了我也少操点心。”吴氏说着,一面让人准备晚饭,特意交代把顿了几个时辰的乌鸡甲鱼大补汤先端来。
父女俩相视一笑,坐到一边说起闲话来。
“喏,这是卫六郎的信。”沈琳清清淡淡摸出一封信来。
“给我的啊。”沈明嫣惊喜道,话说几个月不见还是有点想念呀。
沈琳摸摸胡子,看着沈明嫣那兴奋的样子,心里郁闷,果然是闺女大了养不住了么。沈明嫣却没注意她老爹的心思,当下就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
“六郎说他也要去游学了,四月份的时候就动身了,现在应该是在路上了。”信很短,通篇白话文,沈明嫣三两下就看完了。怕老爹误会他们私相授受,沈明嫣大大方方的把信摊开来看。
“哦,是得历练历练才好。”沈琳装作不在意,实则松了一口气,目前来看,女儿还是能多留两年滴,木有早恋,欣慰啊。
“据说圣上有意下旨立魏王为太子了呢,”卫源信里提到魏王,说目前魏王情势一片大好。
“立储之事怎可妄议,女孩子家家的不要管这些。”沈琳向来不喜欢女儿谈论政事,他觉得搞政治这么阴暗的事还是不要拿来污染女儿的好,有他在女儿只要安安心心的过日子就好了嘛。沈琳其实挺大男子主义的,坚持奉行男主外女主内。
“哦。”沈明嫣悻悻然,随便说说而已嘛。
稍后沈明远夫妻领着儿子先来一步,随后沈明达也过来了。接着逗小朋友的,互相问候的,一顿忙乱,把沈琳同沈明嫣的话题岔开了。
——————————————————————————————————————————————————
夜幕降临,沈家老宅渐渐悄无声息,静静地偶有几声夜鸟清啼。
“你说魏王真的能当上太子吗?”沈琳吴氏夫妻俩个并排躺在床上开始例行的卧谈会。吴氏晚饭的时候也听到沈明嫣说的话了,不由好奇道。沈琳不跟女儿说政事,倒是肯跟吴氏说说。
“我看难,魏王就是当上太子也有得斗的,毕竟秦王已经经营了二十来年,势力不小,不是魏王那初出茅庐的可比的。”沈琳对这两个王谁当太子也不是很关心,只要不牵扯进去,他沈家就稳稳的。夺嫡大战这种事情还是少参与的好,现在沈家还用不着冒险。
“那还是秦王当太子好了,免得斗来斗去的劳民伤财。”吴氏嘟嘟红唇,她想得简单,反正秦王都掌握权力了,还不如立秦王算了,免得麻烦。
“真要这么简单就好喽。”沈琳笑了,手臂一紧,搂住妻子细腰,怎么这么可爱呢。立储之事关键还得看皇帝怎么想的,皇帝未必不知道立秦王省事,于国有利。但是皇帝一来偏心宠妾小儿子;一来唯我独尊的心事作祟,怕秦王势大夺权,不如魏王年轻势弱,可以掌控。要是皇帝想通了,他可能就会立秦王了。
“等卫家那孩子游学归来,阿嫣也及笄了,可以考虑下他们的婚事了。”吴氏对政事不感兴趣,很快就转移话题,说起了儿女婚事。孙子女为祖母守孝只需一年,这已经快过去半年了,出了孝就可以考虑了。
“我看阿嫣不是很中意卫家那小子,你还是先别忙活了,免得到时候不好看。”沈琳女控情绪发作,凉凉道。康宁侯倒是乖觉,他在军中极有势力,先前秦王就想要跟自家妹子抢女婿,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卫源,借此来拉拢康宁候,而魏王那边也有来提亲拉拢的,康宁候是两边不得罪,现在他就干脆把自己儿子打发出去游学了,再有来提亲的只推说儿子不在不好做主,倒也便宜。
“青梅竹马不正好做一对,我看行。再说阿嫣也没有中意的啊。”吴氏很乐观,她可是观察卫源好几年了,当女婿绝对过关,不会亏待阿嫣的。
“阿嫣这个不用操心,你还担心她嫁不出去么。”沈琳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吴氏光滑冰凉的长发,有些睡意朦胧,却忽地记起沈芸,模模糊糊道,“老六你再劝劝她吧,这像什么话。”
“哼,我可劝不来,你又不是没见过她倔的那样子,动不动就绞头发的,你自己去劝罢。”吴氏听了,一扭身,背对着沈琳,她才不管呢。
“你别生气嘛,”沈琳省过神来,赶忙哄老婆,“我不是担心阿嫣有样学样么,要是阿嫣也闹这么一出,你还不得伤心。”
“别拿阿嫣作伐子,你担心老六就直接说,我又不是不讲理。”吴氏巴拉开沈琳缠在她腰上的手。
“嘿嘿,”沈琳继续缠上去,“我最担心的还是阿嫣啊。”
“睡觉。”吴氏再扯,扯不开,便放弃挣扎,蒙上被子睡觉。
沈琳自知理亏,也不闹了,老老实实睡觉。
————————————————————————————————————————————————
沈家历经百年繁衍,是建康大族,虽然沈家族人多是在外谋官任职,但是大本营还是在建康老家。沈家族人聚居在风光秀丽的秦淮河岸,因为沈家老祖宗是军队出身,建国后受封镇国将军,所以他们家住的地方被人称为将军巷(架空历史地名,查无此地),是建康高门大户聚集之处。
左右邻居远近都是亲戚,难免有人上门串个门子。要是单纯的走动还好,就是有的是来拉人上贼船,这就不大好打发了。亲戚多了,立场不同的也就多了,有的就是魏王党的,有的就是秦王党的,两边的人有事没事就来游说沈琳投入他们的阵营,谁让沈琳这支是嫡系,权位最高呢。
沈琳带着全家退回建康,本就是为避开党争来的,哪里想掺和这些事,开始还好声好气推脱,后来干脆闭门谢客,专心守孝,哪家亲戚来了都不见,这才消停下来。
他宅在家里闲得发霉,每日无事,只得研究诗书,誓要整理本文集出来。谢玄之也不在京城里待着了,他本就是建康人士,家住乌衣巷(虽然这里历史错乱了,谢家却还是当世大族),离沈家近得很,跑来找沈琳很方便。他听了沈琳的远大志向,极有兴趣地表示他也要参一脚,不若两人出个合集。
于是在沈家可以时常见到这两个中年美大叔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时候还大被同眠。看得沈明嫣狼血沸腾,真的是让人不想歪都不太容易。兴许谢先生就是为了老爹才单身的,可怜他一直守身如玉,奈何老爹娇妻在怀。见到谢玄之对着沈琳娇羞一笑(脑补的),沈明嫣同情地想。
罪过,如此yy实在是太对不起老娘了。
这些日子来沈明嫣除了继续跟着谢玄之上课,她还跟着吴氏管管家。大嫂怀着身孕累不得,只好由她这个小姑子上任了。除此之外,沈明嫣还得时不时的去开导一下她家六姐。
说起沈芸的事沈明嫣就觉得莫名其妙,她是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好好的就闹着要出家了呢?
事情的导火线是要给沈芸说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沈芸及笄后来提亲的人不少,吴氏挑挑拣拣选出了一张名单给沈芸挑,然后沈芸就开始闹不婚主义了。吴氏可以发誓绝对没有亏待了她,那都是可供挑选的范围内最好的人家了。哪知沈芸死活不乐意,居然还以死相逼,最后为了表决心干脆要绞了头发当姑子去,就是不肯嫁人。问她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沈芸一口咬定没有,只是不想嫁人而已。
那时候老夫人还康健,做主给辟了个小佛堂,让她在家修行,这才消停了。现在沈芸更是日日待在小佛堂里,吃斋念佛,浑然方外人士,一副清心寡欲的样子。
沈明嫣一直坚信沈芸是有心上人了,而这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娶到沈芸的,马夫厨子之类的身份,沈芸于是为爱不肯嫁人。所以每次去看沈芸,她都拐弯抹角地打探沈芸的心上人是谁,可惜一直没有打探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