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痞子相公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瓜子和茶
见状,那几个官员立即附议,并自告奋勇请旨清丈土地。
皇上脸色愈加和煦,对百官说,“清丈土地的章程需要仔细商议,这事交给内阁,一个月内拿出条陈。这一个月,你们都去查查自家的田地,有问题自行申报,该补补,该退退,朕不追究你们的责任。”
当官的都不会太蠢,皇上的言下之意他们自然听懂了:若是过了期限被查出来,只怕项上人头不保!
是以,虽各自有所不满,但明面上,好歹没人提出异议。
凭着一封奏折,揭开清丈土地帷幕的李诫,不出意外,再次成为京城的风云人物。
当然也招了更多的怨恨,那些权贵、世家没几个不咬牙的,都盼着他死于乱军之中!
但偏偏事与愿违,李诫屡战屡胜,乱民是节节败退,夏季刚刚过去,便收服了整个河南。
至此,局势逐渐步入稳定。
立秋时节,吹来的风不像盛夏的风那般灼人,京城的闷热也散去许多,早晚间都有了凉意。
这天张妲登门,带来了皇上要去秋狩的消息。
赵瑀不禁大吃一惊,“民乱尚未平息,先前不是说不去了吗,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张妲悄声说:“是武阳公主建议的,说什么彰显帝王风范,震慑那帮乱民,也让臣民们放心,这场乱子不足为题。”
这算什么理由!赵瑀摇摇头,无奈道:“太牵强……京中不能无人坐镇,皇上去秋狩,京中谁人主持大局,秦王……留下吗?”
“我听秦王妃说,秦王伴驾,魏大学士留守京中。”张妲声音越发的轻,“瑀儿,这几天我眉毛眼睛一个劲儿地跳,总觉得要出事。”
赵瑀安慰道:“外头的事咱们管不了,只能管好内宅,你把偏院的那位看住了,别让她上蹿下跳惹事。反正齐王不在,齐王府你说了算!”
张妲苦着脸笑道:“我真是小看了殷芸洁,不知什么时候她竟和武阳攀上了关系,如今两人特别要好,经常往来。她打着武阳的旗号,我就是想看,也看不住她啊。”
赵瑀的眉头也皱起来,说道:“那便找个理由圈住她……拿个错处禁足。”
“这法子我也想过,可她学乖了,处处行事小心,我根本拿不出她的错处。唉,这个人,心思太深,咱们和她交往那么多年,愣是没看出来!”
想起陈年往事,赵瑀也感慨颇多,暗暗思索半晌,忽一笑,“有了,你就说给齐王祈福保平安,让她去庙里长住,她总不可能邀请武阳公主去寺庙吧?”
张妲想想,也觉得不错,“我这就请示母后去,不单她,我也去,一直住到王爷回京。”
“你……”
“瑀儿,你别那么惊讶,我是个蠢人,眼界忒窄,与其在京城莫名其妙被人利用,还不如躲到庙里避风头,正好也看着她。”张妲越想越合适,不由笑起来,“我这是学王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赵瑀也没有其他的好主意,只好叮嘱道:“多带些人,切记注意安全。”
“放心!”张妲满不在乎道,“我去清远寺,那是皇家寺院,先皇就曾在里面清修过,最是安全不过。我再带上两队侍卫,绝对不会出问题。”
她性子急,说干就要马上干,当即起身告辞,“我马上进宫,最好后日就能走,唉,可算离开这个是非地儿喽!”
赵瑀莞尔一笑,指着她说:“你和齐王真不愧是夫妻,脾性一样一样的,别人看重的权势,你们只觉得是麻烦。”
张妲一怔,缓缓道:“权势并不是麻烦,只是被有权势的人操控,才是麻烦。瑀儿,我不愿成为家族的棋子,他也不愿成为别人手中的木偶。这一点,我们俩倒是真的像。”
赵瑀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起身挽着她的胳膊送她出去。
秋空澄净如洗,几缕薄云轻飘而过,柳叶已渐渐发黄,枫叶也开始染红,甬道两旁的灌木丛依旧绿幽幽的,四周很静,只能听到二人的脚步声,偶有几声草间秋虫的鸣叫。
“别送了,”张妲指着前头垂花门笑道,“我都看到马车的影子了,就这一小段,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吧。”
赵瑀点点头,松开手。
飒飒秋风卷地而起,拂动张妲的衣袖,翩翩欲飞。
赵瑀看着她的背影,心头没有来的一沉,忍不住扬声叫道:“妲姐姐,保重呐!”
张妲回身看过来,扬起手挥了挥,满脸的笑,无比的轻松,“我走啦!”
她的身影,终是消失在垂花门外。
赵瑀有些茫然地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一阵淡淡的哀愁渐渐袭上心头,许久,才拖着发麻的脚步回去了。
过了三日,张妲果然带着殷芸洁,以祈福的名义住进了京郊的清远寺。
赵瑀更觉得心里不太好受,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地让人喘不过气来。
好在这种情绪并未持续太久,金秋九月,李诫派人给她送来一份大礼。
他竟把山东巡抚衙门的那棵梧桐树移了过来!
千里迢迢,数十人一路小心翼翼护送,花费几百两银子,只为把一棵梧桐树栽到赵瑀窗前。
别说惊呆了旁人,就是王氏也不理解。
她提醒女儿,“一棵树而已,哪儿没有,为什么非要从济南移植?你看这一路兴师动众的,不太好吧,会不会有人说闲话?会不会有人参姑爷一本?”
赵瑀半是解释,半是安慰,“这棵树是我们自己买的,一路的花销也是我们自己承担,就算有人想弹劾,他用什么理由弹劾?顶多说李诫几句行事嚣张罢了,对一个总督而言,这不算什么。”
王氏这才算放下心,因笑道:“我记得在赵家,你窗前就有棵梧桐树,夏天一开花,满院飘香,你从小就喜欢在树下玩。唉,也不知道那棵树现在怎么样了……”
赵瑀没言语,只盯着窗外的梧桐发呆,好像想到了什么人,噗嗤一笑,“是啊,赵家,我唯一惦念的就是那棵树,如果可以,我想把那棵树移过来。”
王氏连忙摆手,“千万不要,你父亲不来找咱们,我就谢天谢地了,咱们可千万别主动招惹他们……万一粘上甩不掉可怎么办?”
“我就随口一说,看把您吓的,好好,我不去找他们,您且放心就是。”
此时京城风云莫辨,赵瑀确实不想节外生枝,便把这事放下了。
秋季多雨,过了重阳节,京城阴雨连绵,大半个月竟没有一日晴好,秋狩一拖再拖,终是在九月下旬,皇上的御驾踏上了北去的路途。
皇后没有随行,武阳公主、秦王妃跟着去了。
半数京官伴驾,温钧竹也是其中之一。
大部分的宗亲权贵,也呼啦啦跟着凑热闹。
京城一下子显得平静不少,可赵瑀知道,眼下就像结了冰的护城河,表面平静,下面暗流涌动。
但愿秋狩不要出岔子才好,至少皇上不要有事,他可是李诫最大的靠山!
正忧心忡忡之时,赵玫找她去逛银楼,“姐,祥喜楼出了新样子,咱们去看看可好?”
说罢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赵瑀就往外走,还喋喋不休道:“姐,嫁了人也不能忘记打扮自己,你看你,头上的金钗还是去年的样式,你可是一品夫人,也不怕人笑话。走走,妹妹今天帮你打扮打扮。”
赵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拖上了马车,无奈笑笑,随她去了。
马车经过翰林街的时候,赵玫惹出点儿小乱子。
不过这个乱子,赵瑀却没有责怪赵玫,反而事后夸了她。
无他,赵玫是路见不平,狠狠地替某人出了口气,这个人,就是曹无离!





痞子相公 122
122
本来去银楼不必经过翰林街,但赵玫嚷嚷着那里有家店,卖的蜜饯果子特别好吃,说什么也要去买。
这不是什么大事,赵瑀便吩咐马车绕一圈。
刚走到翰林街,就听外面吵吵闹闹的,其中一个略显暴躁的声音非常熟悉,“这不是奇技淫巧,这是实打实的河工要术,为什么不能在国子监教授学生?”
曹无离?!姐妹二人对视一眼,皆面露疑惑。
马车靠路边停下,赵玫抢到窗前,扒头往外看。
曹无离那张黄瘦的马脸在人群中十分醒目,只见他神色激动,呲着大板牙跳脚喊道:“当前风气重文士,轻技工,可四书五经能种粮食吗?能修河筑坝吗?一个个只死扣诗书,就能保国泰民安吗?”
他对面的七八个翰林书生立即变了脸色,打头的小胡子厉声喝道:“住口!大胆狂徒,竟敢辱骂圣贤,你有何面目再入国子监?”
“翰林院乃修书撰史之处,国子监乃传授儒学之所,你所言之物皆不可登大雅之堂,还是速速自请离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乃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读的是圣贤书,学什么修堤筑坝?难道要我们与河工混为一谈?简直不可理喻。”
“就是就是,有失身份,有辱斯文。”
双拳难敌四手,曹无离一张嘴根本说不过七八张嘴,很快他的声音就被淹没在冷嘲热讽当中。
越急越说不出话,他一张脸憋得通红,黄豆大的汗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口鼻都有些歪斜,本来就丑的脸更显怪异,惹得旁人哄笑连连。
小胡子目露鄙夷,不屑道:“所谓相由心生,看您那副尊荣,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就是要扰乱我翰林院国子监罢了!也不知你是怎么溜须拍马,才让李总督举荐你。”
曹无离极力分辩道:“总督大人不举荐无能之辈,我是凭本事做的官。”
又是一阵轰然大笑,李诫风头正旺,自然无人敢说总督大人的不是,但看向曹无离的眼神,却透着居高临下的讥讽和鄙视。
那眼神,刺得赵玫一痛,眼圈慢慢红了。
她也和曹无离一样,无论怎么做,总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从小到大,一直笼罩在姐姐的光环下,而自己能得到的,始终是母亲敷衍的夸赞。
就算是现在,人们提起她,也只会说“李夫人的妹妹”,只有这个人,他称呼自己为“赵姑娘”。
不是什么二姑娘三姑娘,就是赵姑娘。
细微的差别,她懂,他也懂。
她的手,攥得紧紧的。
赵瑀察觉到妹妹的变化,再看她的手,竟隐隐流出血丝来,捧着她的手急急道:“玫儿,快松开!”
“凭什么?”赵玫咬牙道,“他们凭什么瞧不起人?”
赵瑀怔楞了下,望望窗外,回过头若有所思看着妹妹,“玫儿,你是替曹先生不平?”
外面的吵闹声更大了,曹无离急赤白脸的,大声说着什么,可人人都笑,像看耍猴一般。
一种莫名的悲愤涌入心头,赵玫再也忍不住了,掀开车帘就要跳下马车。
“玫儿!”赵瑀一把拉住她,异常严肃道,“你若替他出头,可知会有什么后果?”
赵玫身子一僵,呆呆地望着外面,许久才收回目光,盯着姐姐说:“你会替我做主的,对不对?无论我以后怎么样,你都会护着我的,对不对?”
赵瑀鼻子微微发酸,轻轻抱了抱妹妹,放开手,“我会的。”
赵玫立即冲了出去。
帘子不停地晃荡,就像此刻赵瑀的心。
她敲敲车壁,“带两个婆子跟上去,暗中护着。”
乔兰隔着车帘应了一声,脚步声渐远。
赵瑀透过车窗,只见妹妹站在曹无离前头,拧着眉头喝道:“你们这么多人欺负一个人,还说什么圣人君子,羞也不羞?”
乍然冒出个妙龄少女护在丑八怪身前,声音好似珠落玉盘,脆生生,响亮亮,瞬时惊得一圈人目瞪口呆,不知所以。
赵玫鼻子里哼了一声,指着对面的小胡子骂道:“好个眼高于顶的书呆子,读几本破书有什么了不起?长得倒是人五人六的,可我看你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小胡子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板着脸喝道:“我是堂堂二甲进士,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肚子里有的是真才实学!倒是你,谁家的姑娘,真是好没规矩,大街上抛头露面辱骂别人,你爹娘没教你廉耻?”
赵玫气急,高声道:“我用得着你管?好个进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吧?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圣人的话你都忘了?还敢说自己读的是圣贤书,哼,我看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番话又狠又准,单刀直入,直取贼首,赵瑀听了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小胡子被噎得一口气没上来,翻着白眼,指着赵玫结结巴巴道:“泼、泼妇……”
他的同伴也七嘴八舌道:“抛头露面,不守妇道,一个小人,一个泼妇,当真是绝配!”
此话一出,看热闹的人纷纷起哄,吹口哨,拍巴掌,搅得一锅粥似的乱。
大庭广众之下与男子争执,赵玫是头一遭,又听到周围的怪叫,当下脸红得几欲滴血,小腿也微微发颤,恨不得捂脸就跑,但想想身后无助的曹无离,到底忍住了。
自她冲出来,曹无离就惊得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好像被雷劈了一般僵立原地。
周围的哄笑惊醒了他,看着面前的赵玫,娇小的身子不住颤抖,却仍倔强地护在自己面前,他内心一下子波折起伏,激动得不能自已。
曹无离什么也顾不得了,大踏步上前,狠狠啐了一口,破口大骂道:“你们才是小人,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却对一个女孩子口出污言,什么正人君子,我呸!我曹某人就是拼着官职不要,也要参你们一本!”
小胡子也冷声道:“有本事你就参,我等翰林或侍读,或侍讲,再不济也是五经博士,都是有品阶的朝廷命官,却遭你身后女子无故辱骂,哼,她是什么人?仗的谁的势?不知道辱骂朝廷命官是要治罪的吗?”
有看热闹的妇人叫道:“我认得她,她是赵家的三小姐,就是七座贞节牌坊的赵家,我以前给赵家做活,见过她!”
赵家,难道是李总督的岳家?李总督固然不能惹,可听说他和他岳家关系并不怎么好……
小胡子眼珠一转,目光投向远处,忽然露出个似笑非笑的模样,高声叫喊:“赵老爷,原来是仗了您的势!”
人们的脑袋齐刷刷扭向一个方向。
人群最外围,赵老爷张口结舌,茫然四顾。
他本是找故交走门路的,想进翰林院修书,归来途中看热闹,不料却这热闹却落在自己头上。
沐浴在众人嘲讽的目光下,赵老爷又羞又恼,再一想,这次的差事定然不成了,登时一腔怒火全发在赵玫身上。
他脸色阴沉,盯着赵玫,一字一板喝道:“没脸没皮的东西,还不快滚!”
许久未见的父亲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深藏在心底的恐惧蓦地迸发出来,赵玫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再也擎不住,身子晃晃,眼看就要站立不住。
曹无离大惊,扶住她的胳膊,“赵姑娘,咱们去旁边歇歇。”
赵老爷更加怒不可遏,抬手朝赵玫脸上扇去,“竟与男子拉拉扯扯,赵家的脸面全被你丢尽了!”
曹无离眼疾手快,将赵玫拉到自己身后,却不好对她爹动手,索性闭着眼睛准备硬挨一巴掌。
“啊呀!”一声惨叫,却不是曹无离发出来的。
他睁开眼睛——乔兰正抓着赵老爷的手腕。
乔兰很有一把蛮力,疼得赵老爷五官都扭曲了。
此时外围过来五六个护卫,大声呵斥着驱赶人群,空出一条道。
赵瑀在两个丫鬟的簇拥下缓步过来,“乔兰,放手吧。”
乔兰一甩手,赵老爷的胳膊差点撅断了。
赵瑀并未多看赵老爷一眼,她径直走到小胡子跟前,“你说错了,我妹妹,仗的是我的势!”
“你是……”小胡子瞠目看着赵瑀,忽然就没了底气。
乔兰瓮声瓮气顺口接下来,“当朝一品蓟辽总督夫人。”
一众翰林面面相觑,他们当中最高也就六品官,若论品阶,赵瑀甩他们两条街。
外命妇没有官职俸禄,当然也可以各论各的,但常年在官场上混的人都知道,得罪上峰太太,往往比得罪上峰更要命!
小胡子干巴巴笑了几声,作揖道:“久闻夫人知书达理,端庄谦和,却没料到这位是夫人的妹妹,得罪,得罪。”
赵瑀淡淡说道:“说话夹枪带棍,指桑骂槐……你们也就这点本事了。我不知你们为何与曹大人起争执,但你们没有资格瞧不起他。”
“因他治河之功,去岁春汛到今年秋汛,山东无一处溃堤,上万亩良田得以保全,数万人免遭天灾,不用流离失所,家家户户得以安居乐业,这是多么大的功绩?你们,有谁比得上他?”
姐姐一来,赵玫有了撑腰的,逐渐不那么怕了,是以挺起腰杆说道:“我姐姐说得对!他在山东可是被奉为‘河神’的,黄河沿岸,家家户户都给他立了长生牌。你们几个,拍马也赶不上他。”
赵瑀笑道:“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功名,更是为了明事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若是没有曹大人这样的人才,年年黄河泛滥,民不聊生,你们的书,还读得安稳吗?”
赵玫冷笑道:“他们当然安稳,他们只顾着嘲笑别人的长相,眼里根本看不到别的。还做什么科举选官,直接比美得了,谁长得好,谁的官就大!”
姐妹俩一唱一和,说得那几个翰林面红耳赤,也不敢还嘴。他们心知不可硬碰硬,倒也识相,一个个在人群的哄笑声中,掩面灰溜溜而去。
一场热闹散去,街面上渐渐恢复平静。
曹无离感激地看着赵玫,嘴唇嚅动半天,一个字也说不来。
赵玫瞪他一眼,呵斥道:“没出息,他们骂你,你不会骂他们啊,真是个傻子!”
曹无离憨笑几声,低下头,暗暗用手背抹抹眼睛。
赵玫索性背过身去不看他。
秋风飒飒,落叶被风推着,划过地面,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
这声响惊得赵老爷浑身一颤,方醒过神来,看赵瑀姐妹要走,心下发急,喝道:“你们是不认父亲了么?”




痞子相公 123
123
西风飒然而至,秋叶萧萧落下,天边薄云遮日,太阳泛着死鱼肚子一样的灰白,没有半点暖意。
这个秋天,终是到了最冷的时候。
赵瑀嘴角弯了弯,转过身来,屈膝微蹲,给赵老爷行了个福礼。
虽然没有听到她叫父亲,但这副姿态,足以让赵老爷满意,他捋着胡子道:“还算你懂事,没有忘记纲常伦理。你是赵氏女,这一点不要忘了,什么时候回家看一看?”
赵瑀面上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情绪,只说:“我家是李府。”
赵老爷面皮一抽,恰一阵冷风刮过,把他呛得连连咳嗽,好半天才气喘吁吁道:“好,出嫁从夫,算你说得没错。可赵家是你娘家,我是你父亲,你不认,就是忤……”
他猛地咬住话头,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顿了顿叹道:“为父知道你怨恨赵家,这怪不得你,当初老太太那般对你,为父劝阻不得,眼睁睁看着你遭难,心里是又难过又羞愧,只恨自己没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说话间,他已是潸然泪下,俨然是一副悔恨交加的老父亲模样。
赵瑀盯着他,目光熠然闪动,似有笑意。
赵老爷心下大喜,以为感动了她,却见赵瑀抬头望天,好像在查看什么。
他也抬头望望——上空连只鸟都没有!
“你在看什么?”
赵瑀一本正经说道:“我看看今天的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一句话说得众人忍俊不禁,曹无离捧着肚子大笑几声,被赵玫偷偷一扯袖子,方想起赵老爷的身份,赶紧低头遮掩过去。
“瑀儿你……”赵老爷脸皮再厚,此刻也挂不住了,额上青筋暴起,一张老脸憋得通红,嘴唇哆嗦了半天,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赵瑀以为他要发火,然而他的脸色渐渐缓和,长长吁了口气,叹道:“你和父母赌气,做爹娘的却不能和孩子赌气。瑀儿,赵家养育你至今,不求你回报什么,只望你有空的时候回家看看,让我们知道你过得不错,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加上他眼中泪光点点,不知情的人见了,定会为之所感动。
赵瑀也大为诧异,不知他为何一让再让,这完全不符父亲的做派!
随着李诫的官越做越大,赵瑀便知道,父亲早晚有一天会找上门来。
上次回京,李诫是戴罪之身,父亲自不会惹祸上身。
这次,她是风风光光的归京,想必他不会再放过这次机会。
可让赵瑀疑惑的是,她到京城也小半年了,父亲竟然一直没登门,若不是这次偶遇,没准儿他还会一直沉默下去。
难道他在等什么?
赵瑀如是想着,试探道:“回去做什么?还让老太太把我送到家庙?”
赵老爷听她口气似有松动,心中十分高兴,脸上更加和颜悦色,“你可真会说笑,老太太欢喜你还来不及呢!前些日子还说,你给赵家增了光,要把你的名字刻在宗祠石碑上,以供赵氏后人敬仰。”
赵瑀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你母亲……在你那里休养的时日不短了,她毕竟是赵家妇,该回来了!”赵老爷目光幽幽上下打量着小女儿,笑道,“还有玫儿,没出嫁的大姑娘,不能总在姐夫家里住着,没的让人笑话。”
1...5455565758...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