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一方
这是机会。
唯有如此,才能突围出去。
松赞干布听到,仔细的大量了一番,也是忙不迭点头,便立刻下了进击的令。随着松赞干布的下令,所有将士自两侧冲出,意图从两侧的山林突围。
虽说往前冲的速度很慢,可只要能冲过去,一切都是值得的。片刻功夫,一个个吐蕃将士开始往两侧官道的道路冲,只是他们靠近了树林边缘时,内中一下有密密麻麻的弩箭射出。
“咻!咻!咻!”
密集的弩箭,如雨般冲出。
尤其弩箭射击不一样,是箭走直线,近距离飞出后,不过是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冲到吐蕃士兵的面前。伴随着扑哧扑哧的声音传出,已经射入吐蕃士兵的身体中。
冲在最前面的人,全部尽数被杀。
一个都不曾活下来。
原本许多往树林中冲的士兵,登时就停下,不敢往前冲。
因为怕了。
只是在这些吐蕃士兵停下来时,树林中忽然间又有一个个手**扔出来。手**飞出来,旋即落在人群中。
“轰!轰!轰!!!”
爆炸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此刻吐蕃士兵是扎堆的往前冲,意图冲入山林绕过去。在爆炸响起的瞬间,一堆一堆的吐蕃士兵被炸得飞上了天,登时被炸死。
这样的爆炸,使得无数的士兵被炸死。那往前冲的士兵不敢往前,全都又退缩了回去。所有吐蕃的士兵,在这一刻又被炸懵了。
还有埋伏!
山林中还有**士兵布下埋伏。
禄东赞、松赞干布两个人走到前方来,看到退回来的士兵,神情严重。因为前方和左右两侧的山林,都被堵住了道路。
往前冲的道路已经被遏制。
松赞干布如今,已经慌了神,因为去路被堵住,而后方还有**士兵追来,一旦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松赞干布看向禄东赞,迫切的问道:“大相,怎么办,我们怎么办啊?”
他慌了神。
眼下的情况,极度的不乐观。
禄东赞道:“赞普啊,如今这情况,我也没有办法解决。”
“报!”
就在此时,有士兵飞马奔来,来到禄东赞、松赞干布的身边,高呼道:“赞普、大相,**追上来了,已经到了我们后面。”
轰!!
松赞干布闻言,脑中轰然炸响。
完了!
他没了往前的道路,而李靖率领大军追来,他根本就躲不过去。松赞干布握紧了拳头,咬着牙道:“大相,快想想办法啊!”
禄东赞道:“赞普,如今的局势下,我们冲不出去。因为两侧山林有**的士兵,显然李靖是早有安排的。在这一情况下,我们根本躲不掉。”
“赞普,我们败了。”
禄东赞叹息一声,一脸无奈的神情。
到了如今,已经别无退路。而且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劝说松赞干布投降。因为眼下,已经是别无他法,要打打不赢,要撤离又没有办法,可谓进退无路。
松赞干布神情无比的后悔。
他满心的后悔。
因为如果不是和大唐为敌,他反而不至于这么的凄惨。
松赞干布往身后看去,看到后方的情况。他的后方烟尘滚滚,已经有浩浩荡荡的大军冲来,那声势令所有的吐蕃士兵,都是颤颤发抖。
松赞干布眼珠子转动,忽然道:“大相,我们先投降。投降了,再考虑回到吐蕃的事情。大唐如今,一贯是对外族极为优待的。我们主动投降,那么大唐皇帝李世民,极可能释放我们。”
禄东赞颔首道:“赞普所言甚是。”
松赞干布当即下了士兵列阵的命令,然后他和禄东赞一起来到后方,静静等待着。不多时,就见李靖率领大军已经来了。
李靖的脸上带着笑容,说道:“松赞干布、禄东赞,你们跑这么快,老夫追之不及啊!没想到,你们还能逃掉。”
松赞干布面颊抽了抽。
李靖这是嘲讽的话。
如果真能逃走,他早就逃走,李靖摆明了是早就知道的。
松赞干布却知道如今,不能和李靖对着干。因为他要投降,要得到大唐皇帝的原谅。松赞干布深吸口气,推金山倒玉柱般,直接就跪在了地上,以头叩地道:“李总管,我们愿意投降。”
禄东赞也跟着跪下,道:“我等愿意投降。”
“我等愿降。”
一个个吐蕃士兵,纷纷跪下来请降。
他们如今,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没有躲掉的可能。在如今的前提下,只能投降,数万的吐蕃士兵投降,呐喊声直冲云霄。
李靖捋着颌下的胡须,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他暂时没有搭理禄东赞和松赞干布,反倒是看向了身边的李承乾,道:“太子,你可知这吐蕃,为什么如此干脆的投降。”
李承乾道:“因为他们走投无路了。”
李靖摇头道:“太子,你的话对了一些,但不全对。”
李承乾闻言仔细的思索着,思考着李靖话里面的用意。片刻后,李承乾眼前一亮,说道:“卫国公,我明白了。他们之所以投降,第一个原因,是他们真的走投无路,只能是投降;第二个原因,是他们认为投降了,父皇可能会释放他们。因为,父皇要彰显大唐的恩德。只要释放他们回去,他们就又有机会卷土重来。”
李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道:“太子英明!”
对于李承乾的回答和反应,李靖也是颇为赞许的。李承乾作为大唐的太子,为人很是仁义,而且李承乾心思聪明,目光也极为锐利。
这样的李承乾,是李靖所赞许的。
大唐有这样的太子,是大唐之幸,是国之幸运。
李承乾眼眸眯了起来,道:“卫国公,既如此我们如今,该怎么处置他们呢?”
李靖微笑道:“太子,我们眼下先收降他们。把所有人收降,羁押起来。毕竟这一情况,是最为合适的安排。至于后续安排,再作考虑便是。”
李承乾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他明白了李靖的心思。
第2134章 朝廷辩论
王灿呆在家中,忙碌自己的事情。他如今主要的事儿,就是陪着李悠,让李悠安心养胎。在这样的等待中,时间匆匆流逝,转眼进入新的一年二月。
这个时候,天气稍稍转暖。
至少不似寒冬时节那么冰天雪地了,所以这个时候,王灿已经时常陪着李悠转悠,毕竟理由如今怀孕已经有近八个月,这个时候时常走走,以后有利于分娩。
王灿没有去管朝中的政务,不过已经有消息传回,李靖率领大军已经杀入了吐蕃境内,抵达了吐蕃的国都琼巴城,覆灭了吐蕃。
自此之后,吐蕃覆灭。
而吐蕃方面,已经直接归属于大唐,要重新划分区域建立州县。另外一方面,普济、玄照两人已经带着人开始传教,广泛传播佛教的教义,要使得百姓信佛。
这些消息,是专门有人送入府内的。
王灿偶尔看一看。
全当作新闻看了。
这时代没有专门的新闻,也就是一些邸报,不过却是用处不大。王灿却是没去管,他在府上的日子悠哉悠哉,如今不搀和政务,不搭理政务,一切都挺好,所以懒得去弄新闻的事情。
而时间进入三月,已有消息传回,说是李靖率领大军凯旋。
大军已经是回到了长安。
李世民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往迎接,欢庆李靖的凯旋。
王灿接到消息时,更有李世民亲自安排宫中的内侍,邀请王灿晚上的时候前往赴宴,这是为李靖、李承乾等众人准备的接风宴。
王灿答应了下来。
到傍晚时,和王灿一起入宫的还有李渊。
今日的李渊,身着华服,衣衫整齐。尤其他面色红润,精气神饱满,丝毫没有因为禅位而造成任何的影响,反倒是一派生活滋润的样子。
李渊笑道:“王灿小子,今晚上的接风宴,必然是极为热闹。说起来,这也算是我大唐的一大盛事。因为有你的参与,才有今天的盛况。虽说李靖是主角,李承乾是主角,但是,你也是主角之一。如果这一战没有你,那么和吐蕃一战,便尚未可知了。”
王灿笑道:“我不过是提供了一点帮助而已,不足挂齿。”
李渊却是摇头轻笑。
王灿可不是一点点的帮助,而是极大的帮助,甚至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要知道军中的疫病,在这时代是无解的,根本就无法化解,朝廷根本没有解决的方法。
所以王灿是关键。
李渊和王灿谈笑着,便往宫中去。
两人抵达了后,李世民、李渊是坐在同一排的,以示对李靖的尊重。而王灿这里,则是坐在了左侧的首位,即便是李承乾,也是坐在了王灿的下首。除此外,李靖坐在了右侧首位,然后依次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朝中的文武众臣。
文官武将齐聚。
堪称是人才济济。
李世民端起了手中的酒樽,说道:“讨伐吐蕃一战,覆灭了吐蕃,且在吐蕃设立州县,使得吐蕃纳入了我大唐掌握的区域。”
“这一战能取胜,仰赖诸多将士的付出。”
“更仰赖众人群策群力。”
“不过这一战能取胜,朕首先要感激的便是王灿王先生。因为有王先生在,所以才能力挽狂澜,所以才能取得这一战的胜利。”
李世民继续道:“这第一杯酒,朕不是敬卫国公,也不是敬太子,而是敬王灿王先生。”
“陛下,臣有异议。”
就在此时,却是魏征提出了异议。
魏征正色道:“陛下,根据眼下传出的消息,王灿虽说有大功,可实际上也就是救治了军中的将士,使得将士免于疫病。实际上来说,就是一个医者所做的事情。所以臣认为,虽说王灿有功勋,但实际上,也是功勋有限,当不得这第一杯酒。”
作为朝中的第一大喷子,魏征在李世民面前,那是极有话语权的,因为他每每上奏,都让李世民无言以对,都让李世民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这是魏征的厉害之处。
李世民眼眸眯了起来,看了王灿一眼,旋即李世民道:“魏征,之所以说王灿王先生当居首功,原因很简单,就是救治了军中的士兵。当时的情况,是疫病的传染,已经是进一步加重,每日死伤的人越来越多,俨然是燎原之势,无法压制。继续下去,那么必然是死伤无数。”
魏征道:“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是首功吧。”
李世民说道:“这还不算首功?”
“不算!”
魏征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军中的医师,恐怕已经有了无数的人加官进爵。所以医师治病,本就很简单也很正常,虽说有功,不至于如此大功,不至于是要第一个敬酒,这就是臣的观点。”
李世民心头不喜。
正当李世民要强行呵斥魏征时,却是李承乾已然是双手摁在腿上准备起身了。只是李承乾要起身时,又被李靖以眼神制止。
李靖和李承乾在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李承乾的感官很好。所以在这一前提下,李靖愿意站出来,帮助李承乾化解王灿的尴尬局面。
魏征一看到李靖出面,面色微变。
李靖可不是皇帝。
李世民是要做圣君的人,所以魏征这个大喷子喷李世民,只要是站得住脚,那么李世民近乎就难以反驳,否则李世民就有失贤德了,会是无道君王。这样的事情,是李世民不愿意去做的,所以魏征的大喷子之名,就是李世民成就的。
李靖不一样。
很多能套在李世民身上的规矩,在李世民这里却派不上用场,甚至于没有用武之地。所以魏征的内心,颇为谨慎。
李靖捋着颌下的胡须,微微一笑,道:“魏相!”
魏征郑重道:“卫国公。”
李靖说道:“说起来,这一次能覆灭吐蕃,能取得这一战的胜利。虽说有老夫、太子,以及军中将士的绸缪,可实际上,王先生有三方面的功勋。”
魏征道:“卫国公请说。”
如果是李世民开口,魏征直接就怼了回去,足以令李世民不好说话。但李靖这里,却是不一样,李靖是大**神,更是代表了军方。李靖主动开口说话,且抛出了话头,魏征这里根本不能直接怼,只能是先让李靖说,然后再逐一的反驳。
这是魏征取胜的唯一办法。
除此外,再无他法。
李靖笑了笑,便又继续道:“第一方面的功勋,便是王先生施展大手段,救治了军中的将士,使得将士不受到疫病的影响。若非如此,所有的将士身受重伤,尤其疫病传染,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简直是无法承担的代价。”
“尤其因为王先生救治了所有人,才有了后续的谋划。老夫对付吐蕃的计策,也是按照士兵恢复了疫病绸缪的,隐藏了士兵已经病愈的消息,然后顺势安排。”
“当然,魏相说这不算是功勋,只是一个医者的本职。问题是,王先生并非是医者,职责也不是照拂军中的将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