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一方

    李靖侃侃而谈,显得很有条理。

    说话慢条斯理,却是透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魏征皱起了眉头,换做是李世民,他仍是要怼回去,令李世民无言以对。可是李靖这里,对方的身份太尊贵了,所以魏征当下只能暂时不管,任由李靖继续往下说。

    李靖沉声道:“第二个方面的功勋,是这一战能取胜,甚至能在短时间内,就覆灭了吐蕃,取得战事的胜利,也是因为有王先生的**等武器。因为有这些武器在,才能取得胜利,不至于没有半点的进展。”

    顿了顿,李靖继续道:“第三个方面的功勋,其实就更简单了。这一次太子在军中染病,也是感染了疫病,情况极为危险。是王先生不辞劳苦,千里奔波,在最短时间内赶赴吐蕃边境,然后救下了太子。如果没有王先生在,此番太子的病情,生死难料,毕竟军中所有的医师,都已经说是束手无策了。”

    “太子是一国储君,是国之继承人。”

    “如果太子受到了影响,那么大唐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单凭这一事情,陛下向王灿敬酒,且第一杯酒敬王先生,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靖郑重道:“魏相,你认为呢?”

    魏征的神情,一变再变。

    因为李靖的三个方面,第一和第二分量不多,其实不算什么。可是涉及到第三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太子是国之储君,是最关键的人。

    太子生死,关系大唐的未来。

    所以李靖的原因一抛出来,魏征根本不敢争辩什么,只能是笑了笑道:“卫国公言之有理,只是我却是不知道,太子竟然也染病,而且太子也是王先生救治的。这一点,是我疏忽了。”

    李靖笑道:“魏相明白,那就没问题了。”

    当下,李靖便揖了一礼,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魏征转而向王灿揖了一礼,以示歉意,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坐席上不再多言。




第2134章 朝廷辩论
    王灿呆在家中,忙碌自己的事情。他如今主要的事儿,就是陪着李悠,让李悠安心养胎。在这样的等待中,时间匆匆流逝,转眼进入新的一年二月。

    这个时候,天气稍稍转暖。

    至少不似寒冬时节那么冰天雪地了,所以这个时候,王灿已经时常陪着李悠转悠,毕竟理由如今怀孕已经有近八个月,这个时候时常走走,以后有利于分娩。

    王灿没有去管朝中的政务,不过已经有消息传回,李靖率领大军已经杀入了吐蕃境内,抵达了吐蕃的国都琼巴城,覆灭了吐蕃。

    自此之后,吐蕃覆灭。

    而吐蕃方面,已经直接归属于大唐,要重新划分区域建立州县。另外一方面,普济、玄照两人已经带着人开始传教,广泛传播佛教的教义,要使得百姓信佛。

    这些消息,是专门有人送入府内的。

    王灿偶尔看一看。

    全当作新闻看了。

    这时代没有专门的新闻,也就是一些邸报,不过却是用处不大。王灿却是没去管,他在府上的日子悠哉悠哉,如今不搀和政务,不搭理政务,一切都挺好,所以懒得去弄新闻的事情。

    而时间进入三月,已有消息传回,说是李靖率领大军凯旋。

    大军已经是回到了长安。

    李世民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往迎接,欢庆李靖的凯旋。

    王灿接到消息时,更有李世民亲自安排宫中的内侍,邀请王灿晚上的时候前往赴宴,这是为李靖、李承乾等众人准备的接风宴。

    王灿答应了下来。

    到傍晚时,和王灿一起入宫的还有李渊。

    今日的李渊,身着华服,衣衫整齐。尤其他面色红润,精气神饱满,丝毫没有因为禅位而造成任何的影响,反倒是一派生活滋润的样子。

    李渊笑道:“王灿小子,今晚上的接风宴,必然是极为热闹。说起来,这也算是我大唐的一大盛事。因为有你的参与,才有今天的盛况。虽说李靖是主角,李承乾是主角,但是,你也是主角之一。如果这一战没有你,那么和吐蕃一战,便尚未可知了。”

    王灿笑道:“我不过是提供了一点帮助而已,不足挂齿。”

    李渊却是摇头轻笑。

    王灿可不是一点点的帮助,而是极大的帮助,甚至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要知道军中的疫病,在这时代是无解的,根本就无法化解,朝廷根本没有解决的方法。

    所以王灿是关键。

    李渊和王灿谈笑着,便往宫中去。

    两人抵达了后,李世民、李渊是坐在同一排的,以示对李靖的尊重。而王灿这里,则是坐在了左侧的首位,即便是李承乾,也是坐在了王灿的下首。除此外,李靖坐在了右侧首位,然后依次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朝中的文武众臣。

    文官武将齐聚。

    堪称是人才济济。

    李世民端起了手中的酒樽,说道:“讨伐吐蕃一战,覆灭了吐蕃,且在吐蕃设立州县,使得吐蕃纳入了我大唐掌握的区域。”

    “这一战能取胜,仰赖诸多将士的付出。”

    “更仰赖众人群策群力。”

    “不过这一战能取胜,朕首先要感激的便是王灿王先生。因为有王先生在,所以才能力挽狂澜,所以才能取得这一战的胜利。”

    李世民继续道:“这第一杯酒,朕不是敬卫国公,也不是敬太子,而是敬王灿王先生。”

    “陛下,臣有异议。”

    就在此时,却是魏征提出了异议。

    魏征正色道:“陛下,根据眼下传出的消息,王灿虽说有大功,可实际上也就是救治了军中的将士,使得将士免于疫病。实际上来说,就是一个医者所做的事情。所以臣认为,虽说王灿有功勋,但实际上,也是功勋有限,当不得这第一杯酒。”

    作为朝中的第一大喷子,魏征在李世民面前,那是极有话语权的,因为他每每上奏,都让李世民无言以对,都让李世民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这是魏征的厉害之处。

    李世民眼眸眯了起来,看了王灿一眼,旋即李世民道:“魏征,之所以说王灿王先生当居首功,原因很简单,就是救治了军中的士兵。当时的情况,是疫病的传染,已经是进一步加重,每日死伤的人越来越多,俨然是燎原之势,无法压制。继续下去,那么必然是死伤无数。”

    魏征道:“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是首功吧。”

    李世民说道:“这还不算首功?”

    “不算!”

    魏征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军中的医师,恐怕已经有了无数的人加官进爵。所以医师治病,本就很简单也很正常,虽说有功,不至于如此大功,不至于是要第一个敬酒,这就是臣的观点。”

    李世民心头不喜。

    正当李世民要强行呵斥魏征时,却是李承乾已然是双手摁在腿上准备起身了。只是李承乾要起身时,又被李靖以眼神制止。

    李靖和李承乾在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李承乾的感官很好。所以在这一前提下,李靖愿意站出来,帮助李承乾化解王灿的尴尬局面。

    魏征一看到李靖出面,面色微变。

    李靖可不是皇帝。

    李世民是要做圣君的人,所以魏征这个大喷子喷李世民,只要是站得住脚,那么李世民近乎就难以反驳,否则李世民就有失贤德了,会是无道君王。这样的事情,是李世民不愿意去做的,所以魏征的大喷子之名,就是李世民成就的。

    李靖不一样。

    很多能套在李世民身上的规矩,在李世民这里却派不上用场,甚至于没有用武之地。所以魏征的内心,颇为谨慎。

    李靖捋着颌下的胡须,微微一笑,道:“魏相!”

    魏征郑重道:“卫国公。”

    李靖说道:“说起来,这一次能覆灭吐蕃,能取得这一战的胜利。虽说有老夫、太子,以及军中将士的绸缪,可实际上,王先生有三方面的功勋。”

    魏征道:“卫国公请说。”

    如果是李世民开口,魏征直接就怼了回去,足以令李世民不好说话。但李靖这里,却是不一样,李靖是大**神,更是代表了军方。李靖主动开口说话,且抛出了话头,魏征这里根本不能直接怼,只能是先让李靖说,然后再逐一的反驳。

    这是魏征取胜的唯一办法。

    除此外,再无他法。

    李靖笑了笑,便又继续道:“第一方面的功勋,便是王先生施展大手段,救治了军中的将士,使得将士不受到疫病的影响。若非如此,所有的将士身受重伤,尤其疫病传染,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简直是无法承担的代价。”

    “尤其因为王先生救治了所有人,才有了后续的谋划。老夫对付吐蕃的计策,也是按照士兵恢复了疫病绸缪的,隐藏了士兵已经病愈的消息,然后顺势安排。”

    “当然,魏相说这不算是功勋,只是一个医者的本职。问题是,王先生并非是医者,职责也不是照拂军中的将士。”

    李靖侃侃而谈,显得很有条理。

    说话慢条斯理,却是透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魏征皱起了眉头,换做是李世民,他仍是要怼回去,令李世民无言以对。可是李靖这里,对方的身份太尊贵了,所以魏征当下只能暂时不管,任由李靖继续往下说。

    李靖沉声道:“第二个方面的功勋,是这一战能取胜,甚至能在短时间内,就覆灭了吐蕃,取得战事的胜利,也是因为有王先生的**等武器。因为有这些武器在,才能取得胜利,不至于没有半点的进展。”

    顿了顿,李靖继续道:“第三个方面的功勋,其实就更简单了。这一次太子在军中染病,也是感染了疫病,情况极为危险。是王先生不辞劳苦,千里奔波,在最短时间内赶赴吐蕃边境,然后救下了太子。如果没有王先生在,此番太子的病情,生死难料,毕竟军中所有的医师,都已经说是束手无策了。”

    “太子是一国储君,是国之继承人。”

    “如果太子受到了影响,那么大唐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单凭这一事情,陛下向王灿敬酒,且第一杯酒敬王先生,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靖郑重道:“魏相,你认为呢?”

    魏征的神情,一变再变。

    因为李靖的三个方面,第一和第二分量不多,其实不算什么。可是涉及到第三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太子是国之储君,是最关键的人。

    太子生死,关系大唐的未来。

    所以李靖的原因一抛出来,魏征根本不敢争辩什么,只能是笑了笑道:“卫国公言之有理,只是我却是不知道,太子竟然也染病,而且太子也是王先生救治的。这一点,是我疏忽了。”

    李靖笑道:“魏相明白,那就没问题了。”

    当下,李靖便揖了一礼,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魏征转而向王灿揖了一礼,以示歉意,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坐席上不再多言。



第2135章 立威
    王灿看着回到坐席上的魏征,虽说魏征道歉了,不过王灿看了看周围大殿上,许多的文官武将都在,尤其看向他的眼神中更有一丝的轻蔑。

    或许王灿有种种的功勋,或许王灿给了大唐很大的帮助,可是绝大部分的官员不清楚王灿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知道王灿到底怎么和李渊、李世民有关系的。

    更有甚者,认为王灿是巴结了李渊。

    然后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事实上恰恰是王灿平日里很低调,所以即便是王灿在皇帝面前有影响力,甚至于在长孙无忌、李渊等人的面前都有影响力,但很多人不知道。

    这一事情,王灿原本也不怎么在意。

    毕竟王灿和这些人没有交集。

    只是如今魏征来一番话恶心一下,开了这个先例后,后续就可能时不时有人来踩王灿一脚,要证明自己。这样的情况,是王灿决不允许发生的,所以王灿决定拿魏征立威。

    说起来,魏征挺冤枉的。

    因为惹到了王灿。

    可是魏征也不冤枉,既然是做官,就应该清楚官场上,不是谁都可以随意得罪的。不能因为自己是大喷子,可以随意喷皇帝,就可以肆无忌惮。

    这是王灿决不允许的。

    所以如今这情况,只能是说魏征倒霉,要撞到王灿的枪口上来。

    王灿却是站起身了。

    李靖见王灿起身,心头咯噔一下。他刚才帮助王灿说话,是因为一方面王灿是李承乾的先生,另一方面这一战多亏了有王灿,否则情况很不好处理。可是李靖看人的眼光很准,王灿或许看上去颇为平和,可实际上,王灿却是极为骄傲的一个人。

    是极为有傲骨的。

    魏征如今要指摘王灿,极可能是什么都难以讨好。

    李靖却是没有开口。

    事实上王灿站起身的瞬间,李世民心头也一样是咯噔一下。别人不知道王灿如何,李世民却是知悉的,李世民笑道:“王先生,坐下说话便是,不必站起来。”

    王灿道:“陛下,有些话却是要站着说的。”

    说完后,王灿转而就看向魏征,说道:“魏相,按理说,你是指责陛下,我不该站出来的。可是你不应该说我如何,我王灿行事,我王灿的事情,还轮不到你置喙。”

    魏征皱起了眉头,他也一下就站起身,说道:“王先生,我刚才已经向你揖了一礼道歉了,这已经是道歉,你还要如何?”

    王灿说道:“魏相这话说得,就让人有些气愤了。你明明已经捅了别人一刀,然后道个歉,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说我已经道歉,你痛就痛,但不管我的事情了。我道歉了,我就是老大,我就是正确的,就没有责任了。这操作,我却是有些不认可,这太霸道了。”

    顿了顿,王灿继续道:“即便魏相要谏言,可是在我看来,所谓的谏言,并非什么事儿都上纲上线的谏言,而是要有的放矢。似你刚才对陛下的谏言,你了解过情况吗?”
1...804805806807808...8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