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艾伦威尔逊并不是直接谈判代表,他现在的职责和之前差不多,是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和包括艾福尔在内的谈判外交官之间的联络官。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传话的人,把首相和外交大臣的意思,传达给直接参加谈判的外交官。
这个机会艾伦威尔逊非常珍惜,心中就如同承蒙三百年大英帝国光辉岁月的感召。
像是选举国家公务员和政客之间的关系,固然是不能过于僵硬。
如果政客要撕破脸的话,也是可以对内阁秘书动手的,只是一般不会这么做。
丘吉尔和杜鲁门并肩而立的照片,将会马上出现在英国各大报纸的版面上。这一点艾伦威尔逊毫不怀疑,马上就要大选了,丘吉尔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其实美国人还是最关心对日作战的问题,就此问题和我们沟通过了,希望我们在此采取共同立场,促成苏联对日作战。”艾伦威尔逊将第一手消息,汇报给了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
“和我想的差不多,这应该是美国对苏联现阶段的主要要求。可以预计,苏联人不会这么容易答应的。”罗伯特·艾登点头道,“爱德华爵士说你对东方问题有着敏锐的认识,你怎么看。”
那要看东方问题具体是什么?东方可大了!心里虽然这么想,艾伦威尔逊却好不停顿的回答道,“好像苏联并没有像样的海上力量,难道游泳去日本么?”
“对啊,就是这个问题。”罗伯特·艾登笑了笑道,“谈判的时候就知道了。”
艾伦威尔逊点头,历史上波茨坦会议关于对日作战的大致走向,其实就是谈判开始美国求苏联,核弹爆炸成功之后,苏联求美国。
在对日作战这个主题上,英国的态度是乐见其成的,但不会特别上心。当然艾伦威尔逊知道,其实还在英属印度的蒙巴顿将军挺上心的,还主张攻入日本本土彻底清算。
丘吉尔和罗伯特·艾登属于另外的主张,对进攻日本本土没有兴趣,但可以从道义上支持美国人,进攻日本本土产生的巨大伤亡,可以让美国人多付出一点代价。
只是想是这么想,不能说出来期望日本和美国死战到底,由美国和苏联一起进攻日本,是大英帝国所期望的未来。
至于美国人的想法,想要日本投降必须在军事上给予日本重大打击,否则日本是不会投降的。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和美国。美国有这个能力反攻,但付出的代价太大,美国也不愿意。
还有就是英国也在远东和日本打过,但失败了。刚结束欧洲战场上的英国就没有能力再到远东和日本打了。所以美国此时只有要求苏联对日本宣战,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压力,尽快让日本投降。
在对日作战这个问题上,英国是希望美国和苏联进攻日本,美国也希望苏联帮助自己分担,至于苏联的态度目前上不明朗。
开往柏林的火车上,斯大林本人的车厢当中,莫洛托夫拿着一叠文件,这些文件也是苏联在波茨坦会议上准备表明的立场。
“莫洛托夫同志,在对待日本作战的问题上,美国刚开始的态度一定非常急切。虽然我们已经决定加入进来,但也不能轻易答应。我们主要强调欧洲的划分,转移杜鲁门的注意力。”斯大林淡漠的开口道,“贝利亚说,以我们目前的商船力量,其实支撑对日作战非常困难,我们不能让美国人把我们的士兵运到日本,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主动权。”
“我看我们可以从德国身上想想办法!”莫洛托夫想了一下道,“要求英美将德国所有剩下的商船作为赔款交付给苏维埃。”
苏联在海洋力量上真的不擅长,战争爆发之前商业运输船只有一百三十万吨,现在战争结束之后变成了一百四十万吨。不要说和英美没法比,就和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各自四五百万的吨位相比,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战争继续了多年,德意日三国的商业运输船也损失的差不多了,说不定战前各有四五百万吨船队的轴心国,还不如现在的苏联。
“好主意,虽然这是我们的目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斯大林认可的点点头道,“这样加上德国的船队,大概对日作战的运力就应该够用了。”
柏林这边英美的第一次沟通已经完毕,不可能知道还在路上的苏联人怎么想。
不过单独就这个船队吨位的问题,艾伦威尔逊还真的一清二楚,德国目前还可以使用的船队还有八十万吨,比起战前接近五百万的规模,是损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就看怎么用了。
日本海军还有没有油加都是一个问题,军舰的油料都供不上,军舰有什么用?
六月二十八日当天,搭载着苏联代表团的火车到达柏林,随即斯大林以及莫洛托夫率领苏联代表团前往波茨坦,到达塞西琳霍夫宫,就此,三巨头当中的斯大林到达波茨坦会议现场。
塞西琳霍夫宫的草坪上,同盟国三巨头,斯大林、丘吉尔和杜鲁门,并肩站在一起,面带微笑让周围的记者们拍照。
“各民族慈祥的父亲!”不远处的艾伦威尔逊,嘴角抽动说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话。
就在三国领袖接受合照,表现同盟国团结的同时,美英苏三国的谈判代表也走进会场。波茨坦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轮的会谈开始,简单来说就是各说各的,因为提出问题的不同,阵营划分也随时发生变化,美国也不是所有问题都站在英国人这边。之前的英美特殊关系,在会议开始之后荡然无存。
英美反对苏联,美苏反对英国,英国反对美苏,第一天的会议基本上是毫无进展。
大英公务员 第八十六章 美国的要求
很难想象,在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对着照相机摆造型的时候,三国会议厅当中,竟然是这样一幅场景,不过基本的数学逻辑和三国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在各自自说自话的时候,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的外交官和美苏两国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各国也都拿出来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保持着双手抱胸夹着文件袋的姿势,对着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道,“我们第一个被美国和苏联反对的提议,是关于用占据苏占区面积要挟苏联人的建议。”
“苏联人其实反对也不奇怪。”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苦笑一声,他对首相丘吉尔那种明目张胆的要挟,心里也不是很同意,但丘吉尔是首相,两人都在保守党,只能听之任之。
“额!确切的说,反对的是美国人。美国人表示尊重雅尔塔会议的划分方案,反对大英帝国片面的,缺乏理智的,破坏团结精神的单方面要求。”艾伦威尔逊一边回忆美国人说的措辞,一边原封不动的重复道。
“我就知道,美国人是不可信的,他们简直在羞辱我们。”罗伯特·艾登一听,忍不住吐槽,他本以为第一个反对建议肯定会来自于苏联,却没想到来自于美国,就在昨天,到达柏林的杜鲁门总统还和首相丘吉尔相谈甚欢。
艾伦威尔逊默不作声,美国和苏联两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偷袭了大英帝国这个统治世界三百多年的老同志。不过出于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的角度上,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对于眼前外交大臣的吐槽,艾伦威尔逊也就是听听,罗伯特·艾登肯定只是说说而已,因为苏伊士运河战争证明了,一个人是可以掉同一个坑两次的。
“大臣,美国人提及最多的话题,还是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艾伦威尔逊看来,占了一块苏占区不过是小问题,根本就不应该成为波茨坦会议的谈论重点,提醒道,“听说刚刚结束的冲绳战役,美国人损失很大,冲绳严格来说还不是日本本土,惨烈的伤亡已经令美国人心有余悸,如果进攻日本本土的话,美军的伤亡无法估计,从今天的第一轮会议来看,是美国有求于苏联。所以坚持对苏联首先发难,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冲绳战役其实刚刚结束没几天,这场登陆战历时八十二天,攻方为美军,守方为日军。虽然最后美军全歼守岛的十万日军,但自己也伤亡了近八万人。
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要知道,之前的瓜岛战役和硫磺岛战役,虽然同样激烈,但美军一共阵亡了不到两万人。
最令美军感到震撼的,其实是冲绳战役前后,日军发起的菊水作战,先后动员十次敢死队,成了和平教的先驱者。以同归于尽的自杀式进攻方式,让冲绳战役前后的美军大为震惊!
这场战役虽然最后获胜了,但美国人对日本兵那种丧失理智的疯狂和同归于尽的做法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走遍全世界,美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一个小小的冲绳已经这样了,万一真的登陆日本本土,一直在世界大战当中没受到大损伤的美国,要损失多少士兵?
“艾伦,美国代表希望我们一起参加一个酒会。”就在这时,一名英国外交官推门而入开口邀请道,“美国人应该是要和我们做一些沟通。”
“额!”艾伦威尔逊看向罗伯特·艾登,得到了后者的首肯,转身回答道,“我们当然不能拒绝我们亲密的盟友。”
等到房门被重新关上,罗伯特·艾登才道,“应该是希望我们在对日作战给与支持。”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这样的。”艾伦威尔逊含笑点头道,“今天苏联主要提及了欧洲权益的问题,似乎对远东没有什么兴趣。从强调什么就越缺少什么的心理上来说,似乎苏联现在对欧洲更加注意。”
“你就先去看看,美国人有什么想法,回来告诉我。”罗伯特·艾登叹了一口气,作为外交大臣其实现在罗伯特·艾登的位置非常尴尬。
这倒不是英国本身的问题,问题来自于美国,现在的美国其实是没有国务卿的。本来是有,但是最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恰好出现了国务卿的空缺。
首相丘吉尔和美国的杜鲁门,苏联的斯大林一起展现团结,罗伯特·艾登只能和莫洛托夫对等,展开一对一的较量,如果美国现在有国务卿而且来到德国的话,他现在面对的局面一定会好上很多。
毕竟现在还是同盟国的蜜月期,波茨坦并不缺少象征着庆祝的酒会,三国的立场虽然并不完全一致,大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只是和属于政治人物的楼下大厅相比,各国代表在二楼的小厅中,气氛就有些逊色。这没有办法,德国几乎已经找不到完好的宫殿了,采茨利恩霍夫宫虽然不够气派,也只能凑合着用,小也有小的好处,可以进行一些信息交流。
砰!和美国助力国务卿幕僚碰了一杯,艾伦威尔逊问道,“詹姆斯,为什么你们美国的国务卿没有来到德国?这在谈判的时候,会让我们英国少了一个额外的助力,增加一些本来不必要的阻碍。”
“艾伦,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六月二十七号的时候,国务卿爱德华·斯退丁纽斯,被总统解职了。”詹姆斯琼斯无奈的耸耸肩道,“现在只有一个代理政务官约瑟夫·克鲁,其实我听说詹姆斯·伯恩斯作为国务卿的呼声很高,但是杜鲁门总统没有等待国务卿被任命,就直接来到了德国。”
艾伦威尔逊了然的点点头,他不知道这种事是不是以前出现过,但出现在这个时候也太巧了,不过是比历史上早召开了十天,就碰上这么一件事。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英国支持美国的立场,尤其是对日作战的问题上,其他问题我们可以稍后解决,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束世界大战,艾伦,你觉得呢?”詹姆斯琼斯很有诚意的开口道。
“嗯!”艾伦威尔逊拿着酒杯喝了一口,心里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美国对对日作战的问题,比想象当中的要急切。
大英公务员 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国情在此
会议上自说自话并非完全没用,这都是一个必要试探的过程。目前来说,美国把注意力放在对日作战的问题上,苏联是谈欧洲问题,自然也包括刚刚出现的难民越境问题。
可能是罗斯福总统病逝,引起的美国内部变动,反正这一次的会谈当中,美国过于强调对日作战问题,已经给了苏联口实。
至于大英帝国的立场嘛!艾伦威尔逊说实话,立场还是挺多的,但任何一项单独的立场上,表达的主题都不算明确。英国认为很多问题都很重要,但有些问题美国强调了,有些问题苏联强调了,大英帝国在波茨坦会议的角色,还真的像是老本行搅屎棍。
艾伦威尔逊端着酒杯,边想边道,“其实以美国的能力,完全可以独立作战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想要诓骗苏联牺牲,确实是不容易。”
虽然冲绳战役日军垂死挣扎的反击,把美军吓了一跳。但就艾伦威尔逊看来,日本人的抵抗意志就真的很强?其实也是不一定的事情。
说不定美军真的攻进日本本土的时候,会发现日本军队的抵抗反而没有在冲绳强,以冲绳战役的损失,来推算进攻日本所需要的代价,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只是美国不敢赌!
当然艾伦威尔逊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口吻谈论这件事,很快引起了詹姆斯琼斯的不满,“艾伦先生,英国口口声声要和美国采取共同立场,在对日作战上采取的帮助却有限,这并不是亲密盟友的态度。”
“英国这么做,是想要把战胜日本的荣誉和喜悦,留给美国,这也不能说是错误吧。”艾伦威尔逊矢口否认,眼见着对方不信,只能又加了一句,“在说英国在远东没有利益,我们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
虽然日本海军可以算是荡然无存,处在东南亚的日军都处在孤立无援状态。可英印联军确实距离日本本土还很远。
美国不也没有解决东南亚的日军么,现在菲律宾的日军还处在团团包围中,美军也没有把这些拒不投降的日军剿灭,艾伦威尔逊用这件事反驳詹姆斯琼斯的说话,他甚至想要告诉对方,一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军也没把菲律宾的日军清缴干净。
“在结束战争的问题上,难道只有利益?”詹姆斯琼斯不满的质问道。
“啊,我大英自有国情在此。”艾伦威尔逊放下了酒杯无奈的摊手道,“而且你也知道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并不以陆军见长。登陆战方面还是美国的长处,不信阁下可以回忆一下霸王行动,是美国坚定的主张。”
“艾伦,我们的总统刚刚上任,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现在国内的公民需要的是好消息,从这一次参加会议的三方来说,我们美国和英国的关系,至少明显好于和苏联的关系吧?”詹姆斯琼斯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口气道,“现在美国需要英国的帮助,尤其是在对日作战这个问题上,苏联又拿南斯拉夫的事情对美国施压,难道英国就在一旁看着?”
“这是美国人的问题,是巴顿将军收留了那些铁托的反对者。”艾伦威尔逊听到这个问题,口气转而强硬,这件事是他本人惹出来的,所以心里就对这个话题有抵触。
但只要艾伦威尔逊不承认,谁也不会怀疑到他,过了这么多天,他已经想明白了为何****变成润物细无声,一定是牵扯到了艾森豪威尔和巴顿两人的斗争。
只能说时机巧合,一方面欧洲这边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对战后的态度不一致,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内部杜鲁门总统刚上台,很多事情还不是很熟悉。眼前恰好出现国务卿的空缺,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了,我会把美国人的态度,毫无保留的告知外交大臣。”大立场上,英国和美国必须保持一致,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表示还是会尽量维护这一份特殊的团结。
既然美国人这么迫切的需要苏联参战,并且愿意做出让步,艾伦威尔逊是没有理由的拒绝的,这可是美国人自找的。
“还是那个问题,美国人非常迫切的需要苏联加入到对日战争当中。”回到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这里,报告道,“口气算是非常的急切,可见就目前而言,这是美国最关心的问题,希望我们协助对苏联施压。”
“可是首相对欧洲的问题更加的重视,认为应该首先在欧洲问题上让苏联接受现状。”罗伯特·艾登皱着眉头道,“美国人的次序和我们的主张相反。”
“尊敬的外交大臣,其实对日作战的问题解决好了,一样可以解决欧洲这边的问题。”既然有伟大盟友在刚刚表示需要帮助,艾伦威尔逊怎么敢破坏英美特殊关系,侃侃而谈道,“其实我们曾经对德国人抱有过类似的希望,让德国人成为苏联人的问题。”
“你是说?”祸水东引!罗伯特·艾登一听就明白了,他三十八岁就已经是外交大臣了,这个让德国找苏联麻烦的决策者,就是他本人。
“是我说的,大臣。我们都知道苏联是一个陆军强国,现在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欧洲这片大平原上,最容易发挥出来苏联的强项。而日本是一个岛国!”艾伦威尔逊不卑不亢,完全以中立的角度道,“如果对日作战能够马上开始,苏联就会被从欧洲转移注意力,况且苏联海上力量薄弱,同样是驻军,在岛国上就处在没有后援的境地。”
罗伯特·艾登认可的点点头,一听到艾伦威尔逊提及祸水东引,曾经主导过类似决策的他一下子就不困了,面露认可的道,“美国盟友的需求,确实比首相的需求更有道理。”
“是,大臣。”艾伦威尔逊心领神会的笑着道,“其实首相,肯定也被杜鲁门总统提及了对日作战的事情,出于这个……”
“出于维护和美国盟友的珍贵关系!”罗伯特·艾登把话接了过来,“绅士从来不回避自己的错误,不是么?”
大英公务员 第八十八章 再卖波兰一次
绅士从来不回避自己的错误?艾伦威尔逊一脸的佩服,为什么对方能做保守党的二号人物,为什么三十八岁就能做外交大臣,这就是原因。
“那么在对日作战的问题上,我们就必须要明白苏联人需要什么,采取极限施压的办法。”艾伦威尔逊说到极限施压,脸上出现奇怪之色,怎么有种懂王附体的感觉,“我现在就找艾福尔去说明这件事。”
罗伯特·艾登和艾伦威尔逊所说的丘吉尔受到杜鲁门的吹风不是假的,从丘吉尔首相和杜鲁门总统见面开始,确实不断听到杜鲁门总统,期望英国在苏联对日参战上给与支持。
希望整个波茨坦会议能够拿出的第一个共识,就是苏联正式在结束欧洲战场后,加入到对日作战当中,心情简直是不加掩饰的急迫。
按照正常的发展来说,苏联确实是可以利用这一点,和美国讨价还价获得更加有利的条件,不过这是按照正常的发展来说。
艾伦威尔逊其实知道事情稍纵即逝,因为曼哈顿计划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就在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因为时间太过于巧合,所以曼哈顿计划也成了阴谋论者口中,美国不地道的证据。
艾伦威尔逊不管阴谋论是怎么样,但他知道对大英帝国来说,欧洲方向苏联强大的陆地力量哪怕减少一分也是好的。
欧洲作为冷战美国和苏联的主战场,大英帝国也需要一个减压的地方分担欧洲的压力。还在抵抗的日本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日本人最后的命运,艾伦威尔逊作为一个大英帝国的公民,暂时考虑不到。
就如同是德国人把希特勒选上去领导德国发动战争,日本人能喊出来一亿玉碎的口号,就应该付出一定的代价。
一旦美国和苏联分别占据日本一部分,就一定会分担现在欧洲的压力,而且不同于欧洲这么多的国家被迫选边站,美国和苏联完全可以在日本,完全凭借自己的国力真刀真枪的对抗。
首相丘吉尔稍晚时间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和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谈话,也提及了杜鲁门希望苏联参战的愿望,还不忘记强调道,“我还是觉得应该首先把欧洲问题谈明白。”
“温斯顿,其实这和当初面对德国的问题一样。”罗伯特·艾登毕竟是丘吉尔多年的战友,深知这位首相的脾气,丘吉尔虽然脾气暴躁,但并不是一个无法交流的人、
“我们引开苏联人的注意力,总比在这里喋喋不休要好,美国人通过冲绳战役已经知道日本不好惹,苏联人还不知道,战争是无法控制走向的,只要苏联和日本的第一战开始,想要结束就没这么容易了,现在摆在东欧的庞大军队,就会源源不断的开往远东,我们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苏联不加入对日作战,可能杜鲁门就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英国身上了,不要这样看着我,这都是有可能的。那我们到底是不是要不远万里,陪同美军前往远东作战呢?国内的情况你是清楚的。”
罗伯特·艾登在丘吉尔面前,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已经隐隐有后来保守党首相的风范。把外交大臣任上修炼出来的话术,全部用在了丘吉尔身上。
“可斯大林说,苏联没有足够的海面力量把陆军运到日本。”丘吉尔双手一摊道,“说的也是事实,苏联的海面力量确实不值一提。”
“可我记得,苏联的萨哈林岛距离日本不过三十公里。”罗伯特·艾登眉毛一挑,就连一战时期的德国重炮都有这个射程。北海道和本州岛的甚至比这个距离还要短。
这是什么概念呢,敦刻尔克撤退的时候,无数英国公民驾驶渔船出海,加入到了敦刻尔克撤退当中。罗伯特·艾登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苏联这是在讹诈我们,其实以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海面力量,完全可以把苏联士兵运到日本。”
大英帝国当然有这个力量,目前国内保有商业运输船队的吨位,是一千七百万吨。是美国三千万吨商业船队的三分之二,在亚洲的海军力量虽然和欧洲的大舰队无法相比,但收拾已经趴窝的日本海军却是轻而易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