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有不到三千吨烟叶!都是南印度的烟农所种植的。”阿里姆想了一下给出了答案,“阿里汗大君,对专员的需求非常照顾。后续的收购还在进行当中? 现在印度洋上还有运载烟叶的货轮在海上。”
“短时间内足够了。”艾伦威尔逊想了一下道,短时间内足够用了。他倒是不知道德国的烟草需求在什么水平,但是他知道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 全国烟叶年产量也不过七万吨。
就算不是都抽烟吧? 中国的人口在那摆着呢? 英占区的人口在四国占领区有三分之一强,但也绝对不到三千万人,大半还是女人。只要不出现太大的缺口? 这笔买卖的利润根本是无法计算的。
“顺着莱茵河逆流而上把机器和烟叶送到波恩? 我去找蒂姆布兰德和哈德罗谈谈。”艾伦威尔逊心里面砰砰直跳,决定还是把烟草就业的福利,贡献给未来的联邦德国首都市民。
毕竟现在伦敦方面已经把波恩当成了? 英占区重建恢复的典范。艾伦威尔逊也要为了大英帝国的面子考虑? 做出微不足道的贡献。
让阿里姆去做转运的事情? 艾伦威尔逊直接就开着平民版奔驰前往了英占区贸易委员会总部? 直接找现在贸易委员会的两个实际管理者? 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 躲开了其他人之后,才不慌不忙的进入到了正题。
“我从英属印度运来了一批机器和原材料,准备在德国进行生产。这其中英属印度的巴伦爵士帮了很大的忙。”艾伦威尔逊施施然的坐下,不慌不忙的开口进行叙述。
“然后呢?”蒂姆布兰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置可否的反问道。
“这是一条烟草生产线? 还有两千多吨的烟叶。”艾伦威尔逊好整以暇的开口。
“什么?”两个副秘书长脱口而出? 几乎同一时间站起来? 死死地盯着艾伦威尔逊。
现在的德国? 什么东西是紧俏货,已经负责英占区贸易委员的两个副秘书长会不知道?
两人太知道了,现在的香烟几乎就是黄金? 在英占区甚至整个德国横行无阻的硬通货。也可以自信一点,欧洲范围内也只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
有了香烟,几乎就有了一切,油画、文物、黄金珠宝,这一切都不在话下。根本不是什么夸张的想象,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现在艾伦威尔逊却说,有一条烟草生产线连带着烟叶已经到了港口,这个消息就像是在两个副秘书长面前放了一颗高爆炸弹,让两人的耳朵嗡嗡作响,一时间脑袋都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
“艾伦!”哈罗德舔了舔发干的嘴角刚刚开口,蒂姆布兰德却伸手拦住了自己的同事,面带微笑道,“相信这件事巴伦爵士,一定是耗费了不少的苦心,才让这次运输成行。当然作为英属印度和欧洲的联络官,艾伦你肯定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是的,副秘书长。”顷刻之间攻守异位,艾伦威尔逊却也没有乘胜追击,还保持着刚刚进来时候的礼貌和尊重,“主要是英属印度的同事们付出了辛苦,而我本人只是恰逢其会,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其实从接待威尔逊议员的时候,我和哈罗德一眼就看出来,你是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蒂姆布兰德慢吞吞的开口道,“我无意于对你的工作进行什么干涉,从我们一起在贸易委员会到现在,我和哈罗德并没有对你的工作指手画脚,现在细细想来,我们的相处应该算是合作愉快。”
“对于和两位副秘书长的合作,我心中十分的感激,从两位副秘书长的身边,我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艾伦威尔逊顺着两个副秘书长的话,表示赞同。
“这就好。”蒂姆布兰德微微停顿了一下道,“额,艾伦,实话实说吧,你希望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或者说是促进英占区德国民众的重新就业问题上,你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烟草这种东西,骤然投入到了市场当中,可能会造成英占区的物价波动,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哈罗德在一旁补充道。
“而且现在的英占区损毁严重,道路铁路还都没有完 全恢复,如何运输也是一个难点。”蒂姆布兰德紧接着一唱一和的补充道。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两位副秘书长认为,现在的英占区贸易委员会可以在这件事上提供一定程度上,并不过分的帮助。
“尊敬的两位副秘书长,我是我们的人。”艾伦威尔逊把我们这个词咬的特别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个回应让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眼前一亮,慢吞吞的吐出一个词,“很好。”
“恢复英占区的市场和保证就业,是整个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事情。”艾伦威尔逊到说到这话锋一转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巴伦爵士以及万里之外的英属印度公务员,在这件事上提供的巨大帮助。”
“当然不能否认。”蒂姆布兰德干脆的表态道,现在他已经心里认定,艾伦威尔逊是代表英属印度那边的公务员集团和自己沟通。
这件事涉及到了两个地方的公务员团体,在更大的公务员集体之下的团结。
“其实我们付出了辛劳,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其他国家工作,有一些额外的收入并不过分,只是两位副秘书长,我们毕竟是大英帝国的公职人员,不能至少表面上不能和烟草工厂有关系,我有一个建议,我们找一个德国人作为这家烟草工厂的所有人,而在贸易委员会层面给与便利支持。”
既然已经表达出来了合作的愿望,艾伦威尔逊就开始吧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蒂姆布兰德和哈德罗不住的点头,虽然当中的收益足以让两人不做这个副秘书长了。可如果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不是更好么?
英占区贸易委员会会议室当中,三个人窃窃私语,艾伦威尔逊则有种五亿探长雷洛的感觉,一条一条的计算应该得到收益份额的团体,进行收费规范工作。
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其实就是艾伦威尔逊本人,因为提供的原材料,加上名义上人数众多,理所当然的应该获得最大的一份。
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理所当然应该有自己的一份,还要考虑到英国占领区,尤其是波恩驻军的态度。
马尔科姆上校是波恩驻军的指挥官,那一份是肯定少不了的,最后艾伦威尔逊本人劳心劳力的操办这件事,也不能少了自己的一份。
利益分配问题。分赃不均导致火拼的自古都不在少数。那么利益分配要才用什么方式呢?首先小弟们的利益分配,其实传销组织里面有个五级三阶制。
金字塔形状的利益分配模式,辅以分配比率。有些论资排辈加能力的结合体。既不会让老人心寒,也不会让新人没有机会。
贪污也不是这么简单得事情,艾伦威尔逊并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和两个副秘书长商量着来,把利益分配确定下来,不管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更改。
把收费规划做完 了,艾伦威尔逊则表示已经找好了负责烟草工厂运营的所有人。
“是那个波恩妇女工作劳动局的女人?”两个副秘书长一听,都是人精,当然猜得出来,伊莎贝拉波金娜应该没有表面上这么清白。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
艾伦威尔逊准备和一个德国人结婚?两人倒不会这么认为,不过就算不是妻子,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地位的女士。
这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以现在德国的大环境来说,这在英占区贸易委员会也是一个正常现象,只不过公务员群体保持着初衷,不会互相泄露这种东西。
艾伦威尔逊体会了一把五亿探长的待遇,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他现在做的事情就和电影当中的雷洛差不多,结成一张足够巨大结实的保护网,用来保护自己。
事情虽然做的是一样的,但艾伦威尔逊相信,自己还是比一个电影人物具有优势的,至少他是真正的帝国公务员,而不是一个殖民地的本土精英。
那么接下来鲁尔区首家全面复工的工厂就要诞生了,就处在伦敦政府要立为标杆的波恩市,考虑到德国的面积,其实波恩距离美占区也并不是太远,交通上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边英占区在进行着促进德国人口就业的规划,而对于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来说,日本投降仪式显然是一个更加重要的新闻,尤其是对美国人来说更加重要,要知道美国参战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在珍珠港事件过后,日本帝国海军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把美国太平洋舰队弄的灰头土脸,这显然不能让昭昭天命美利坚这么快就释怀,苏联怎么对待德国,美国就怎么对待日本,该来的羞辱绝对不能少。
在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上,“密苏里号”舰桥下面放置了一面旧美国国旗,是三十一颗星的美国国旗,这面国旗是有来历的它就是马修.佩里将军当年率领“黑船舰队”指挥舰上面的那面美国国旗,当时美国是三十一个州…这面国旗是哈尔西将军从美国海军学院博物馆借来的,以此来证明美国海军再次洞开日本的大门。
投降仪式上最为扬眉吐气的,当然就是五星上将麦天皇了,虽然在菲律宾战役当中,麦克阿瑟灰头土脸的离开,但这不耽误麦天皇又回来了,把当初给自己难堪的对手踩在脚下。
只是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的陆海军国体之争? 自然是不可能被吃瓜群众所知晓的,现在也没人关心世界另外一端的事情,至少艾伦威尔逊不关心。
他正在和巴伦爵士联络? 实际上就烟草工厂而言? 他并没有通过巴伦爵士以行政手段拆除金奈的烟草工厂? 严格来说他不需要为英属印度争取份额。
理论是理论,可实际上艾伦威尔逊必须考虑到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利益,因为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还准备回去呢?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一个人是赚不完 世界上所有钱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英属印度的公务员捆绑进来,也更加的安全。
有了设备和原材料? 现在就是启动的时刻了? 波恩虽然不是特别重要的工业城市? 却也不缺少可以作为厂房的地方? 相反? 还比其他城市更加具有优势。
因为波恩是一个沿岸城市? 莱茵河的便利让波恩,在道路不畅的条件下,可以借用莱茵河辐射英占区。
那么烟草工厂启动,是偷偷摸摸的做,还是用另外的办法让人知道? 这就是一件考验所有人的事情? 经过商议之后? 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认为? 烟草工厂既然是德国人自己的产业,明面上和英占区贸易委员会无关。
那么就没有什么可避讳的,不但不用偷偷摸摸? 甚至还应该广而告之,让本土的记者记录下来这一幕,用工厂复工来表示英占区走向正轨,从侧面来凸显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贡献。
又要钱又要名?艾伦威尔逊一听,大概两个副秘书长的意思就是这样,既然两人都认为这样最好,自己也表示同意。
归根究底,这个年代对烟草的害处并不了解,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没有危害。
研究烟草对健康危害并不是没有,但并不被大众所熟知。那么这就只是一个工厂重新复工,人们只会关注到创造就业,而不是什么是不是有害。
在波恩烟草工厂的开幕式上,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两个副秘书长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为此两人甚至找到了英国占领军威斯特伐利亚军区,第一集团军的副参谋长来出席仪式,并且发表了讲话。
波恩英军指挥官马尔科姆上校,也见到了这一幕,对这些贸易委员会的公务员的手段,表达了震惊。
这是自然的,烟草工厂的出现,可是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两个地方的公务员,通力协作的结果,一切荣耀归功于大英帝国的基石,在关键时刻彼此团结。
就这样,一个名义上的德国烟草企业,实际上被英占区贸易委员会和英国占领区相关利益者,掌控在手中的摇钱树,就这么在未来的联邦德国首都诞生了。
伦敦各大报纸也紧接着进行了跟进,对英占区出现企业复工的消息表达赞赏,并认为这都是英占区所有英国人努力运作的结果,让处在困顿当中的德国人有了工作。
名为海尔曼烟草工厂的企业,在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支持下,就在波恩成立了。并且当天就开始招募工人,被附近云集而来的德国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而在波恩英国驻军指挥部当中,第一集团军的副参谋长离开后,艾伦威尔逊、蒂姆布兰德、哈罗德、以及波恩英军指挥官马尔科姆上校,正在热烈碰杯,庆祝德国人重新找到了工作,伊莎贝拉波金娜也在一旁作陪,见证着英国占领军的私相授受。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烟草生产线,而是一个印钞机生产线,每一天都不知道生产出来多少钱。”艾伦威尔逊掩饰不住笑容的道,“当然,我们都了解,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甚至远在新德里的鼎力支持。”
“我们对英属印度同事的工作一直都非常赞赏,当地社会不友好,公务员的工作环境艰辛。能够做到这一步令人十分感动。”哈罗德把威士忌喝掉,话锋一转道,“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艾伦你的作用是更加不会令人忘记的。”
“如果没有艾伦的话,这种两地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可能没有这么容易实现。”蒂姆布兰德紧接着和艾伦威尔逊碰了一杯。
两人对未来的生活都充满了期待,几个人都没有喝太多,大家还要留下漫长的夜晚,来进行平行游泳训练,喝了几杯之后都不在贪杯。
“黑夜可能不会太安全,相信大家也都很忙。那么我就走一趟,送伊莎贝拉小姐回家。送到地方我就回来。”艾伦威尔逊带着微微的酒气开口道。
“真实太辛苦了!”几个人都心照不宣的回应着,对艾伦威尔逊会不会回来心知肚明。
海尔曼家族当中,艾伦威尔逊早已经轻车熟路,也不能怪他没有自制力,他毕竟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在年龄上还有很多可以犯错的空间。
而且这个宽容的社会,相信也不会过于为难一个追求进步的年轻人。抓着一手难以掌握的饱满,俯视着窗外的夜色,艾伦威尔逊一个哆嗦。
纠缠在一起的两具身体僵直片刻,才算把这一轮的英德亲善工作完 成。
“亲爱的,你和安娜说了么?”艾伦威尔逊才刚刚结束,就忍不住询问伊莎贝拉波金娜,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得偿所愿,肩负起来照顾两个姐妹的职责。
白了艾伦威尔逊一眼,虽然已经心里有了准备,但她现在还是对所谓的大英帝国绅士底线之底感到震惊,落后的、堕落的、腐败的英国官僚,就是她对艾伦威尔逊的评价。
不过另外一个方面,眼前的成长期贪官,确实舍得下血本,对自己和安娜太舍得下本了,她从一个苏占区的难民,摇身一变变成了波恩妇女工作劳动局的局长,海尔曼烟草工厂的所有人,这一切仔细回想也不过短短时间内出现的。
现在回忆起来,伊莎贝拉波金娜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如果不是心志坚定,她都觉得艾伦威尔逊就是自己一辈子依靠的不二人选。
“我还没和安娜说呢,他比我还小两岁,还不到十八岁呢。”伊莎贝拉波金娜说话的时候没有发觉,自己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的。
“其实我的年龄也不大。”有感觉到膨胀少许的艾伦威尔逊贴上来,“亲爱的,我对你们姐妹怎么样,你是最知道的,什么好东西都分享给你们。我们一起生活不是更好么?”
因为具有占领军得思维,艾伦威尔逊并不觉得自己说话哪里不对,自己是英占区的管理人,这么想有什么错?本来就是去城里下馆子都不花钱的角色,还真心实意对待两姐妹,两个德国女人应该知足,要求一点战胜国待遇怎么了?
清楚感受到胸口的手力道越来越大,伊莎贝拉波金娜无奈的答应道,“我最近就和安娜说,别捏了,弄疼我了,就这样还说对我好?”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装待发
“不能让我流血又流泪吧!”艾伦威尔逊凑到伊莎贝拉波金娜耳边喃喃道,“亲爱的,今天晚上我好好伺候伺候你。”
为了实现一箭双雕的野心,艾伦威尔逊觉得现在不是吝啬体力的时候,年龄给了艾伦威尔逊膨胀的资本,身为英国占领区的成员,则给了他精神上的满足。
这才是战胜国的待遇么,就如同美军在占领日本一样,拼死拼活为国而战多年,难道登陆之后就是为了表明一下,人类灯塔对尔等秋毫无犯?
就算是处在巅峰的身体,也不能一晚上都进行体力劳动,可能是因为从伊莎贝拉波金娜这里得到了首肯,今天的艾伦威尔逊非常的有精神。
闲暇之余和伊莎贝拉波金娜谈到了日本投降的问题,“估计现在美国人核弹在手,对剩下的日本领土,是不会让这些领土落入苏联人手中的。苏联的海上力量还是薄弱了一点,不考虑核弹的话,苏联的陆军加上大英帝国的海军,才有资格和美国人谈条件,不过这样也好。”
“苏联人有这么强大么?我们德国差一点就攻占了莫斯科。”伊莎贝拉波金娜指尖在艾伦威尔逊的胸口画圈圈,不着痕迹的问道。
“你们德国可差远了,那根本不是一个莫斯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艾伦威尔逊还以为龙骑兵不服气,不过也对,要是德国变成战胜国,今天两个年轻的龙骑兵,还用被自己占便宜?
说不定就是德国人在英国耀武扬威了,只是考虑女人的民族情感,艾伦威尔逊倒是没有把心里话说出口,只是表示德国距离胜利,没有一些人想象的这么近。
扯开了这个话题,艾伦威尔逊谈了一下对北海道地位的想法,表示那里是日本的农业产区,落入苏联手中,日本这个国家的短板就更加明显了。本州岛被美军占领,以后的日本注定艰难。
其实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没有日本这么明显,从面积上丢了北海道的日本,和后来英美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的联邦德国一样,都是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本时空的日德两国就已经成功瘦身了,而且和联邦德国不同的是,德国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地都在一个地方? 日本本土少的可怜的资源,还有很大的份额在北海道。
这样到了美国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日本人就必须比历史上更加的埋头苦干才行? 额外付出很多隐性成本。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才能达到历史上的崛起效果。
北海道矿藏丰富? 岛上有日本最大煤矿储藏,煤炭储量与产量均占日本全国一半以上。本就稀少的石油资源,也在北海道? 北海道还是日本硫磺的重要产地。
有了北海道? 日本理论上还有一些资源,没了北海道连理论上都没了。粮食、煤炭、硫磺等等很多资源,进口的份额只会进一步的加重。
日本的短板会更加严重? 随之而来的结果? 就是美国人觉得已经养肥要杀猪的时候? 会更加的轻松? 就算是日本想要崛起? 都要更加的努力才行。
不过这对大英帝国来说倒不一定是坏事? 英属印度备案之后的英属马来亚,说不定可以拉回来一点竞争优势,分一点产业转移的红利。
现在英属印度的军政长官就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眼高于顶的蒙巴顿将军,在日本投降的问题上? 怎么也抢不过麦天皇的主角光环。
但在巴伦爵士和建议下? 很快就找到了可以威胁的对象? 和日本暧昧不清的泰国。英属印度已经派出了谈判团队抵达曼谷? 决定为泰国在战争期间的不光彩角色,进行一番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在英属印度看来,泰国是完 全的日本仆从国? 就算不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关系。也是芬兰和德国的关系,就连芬兰都要给苏联割地,泰国想要全身而退太说不过去了。
仅仅将战争时期,从英法是殖民地获得的土地归还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没有丝毫的惩戒作用,出发的时候英国代表团已经明确了,必须要把克拉地峡拿到手。
泰国陆地南段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最窄处仅十多公里。向南即是被称作“海上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如今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自由贸易都要经过该海峡,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
泰国这个国家之所以独立,完 全是英国和法国手下留情的结果,泰国却不但不心怀感激,反而在战争当中支持日本,对大英帝国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在美国已经把日本视为禁脔的情况下,大英帝国果断改变了目标,把接下来的目标放在了泰国身上,并且已经准备了一系列的苛刻条件,最终的目标则是克拉地峡。
到达曼谷的英国代表团,还没有开始进行讹诈,就得到了巴伦爵士的关切电报。
收到了艾伦威尔逊电报的巴伦爵士,已经得知了英属印度杰出的公务员,为自己准备的烟草收益份额,然后在同样得到烟草收益份额的英属印度十七个行省行政长官的支持下,表达了对泰国政府在二战中角色的关切。
在这件事上,还可以从重返亚洲的法国身上借力,在战争期间,趁着法国在欧洲自顾不暇的时机,泰国向法国提出归还泰国的原有领土的要求,并在随后向法国递交的备忘录中声明,如果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解体,泰国可以吞并老挝与柬埔寨。
但这些要求都遭到了法国的拒绝。双方部队在边境不断挑衅摩擦,最终大打出手。
相信憋着一股劲的法国人,还没有忘记战争期间,被泰国羞辱的一幕。连泰国都敢在法国面前表现武德充沛了?
除了法国之外,英国还可以从亚洲某大国借力,战争期间泰国军队也进攻过北方邻居。
到达曼谷的英国代表团,见到泰国政府的代表之后直接表示,以印度人为主力的帝国大军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惩戒泰国在战争期间,对英法中三国的挑衅和冲突。
1...3839404142...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