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国大党和穆盟到达伦敦的意义主要在于,彻底让完整保留英属印度独立,和保留英属印度殖民统治的声音小了不少,虽然丘吉尔还在下议员,孜孜不倦的对艾德礼政府展开抨击。
但不得不说,丘吉尔也只是想要摆出一个强硬的态度,而不是真的想要把英属印度怎么样,不过是求一个报纸头版头条的位置而已。
和国会的议员们不同,对于大多数的伦敦公民来说,心路历程就简单了许多。
过去一年来英属印度这个名词,在伦敦公民的眼中水涨船高,得益于庞大的负面新闻,所以在国大党和穆盟两大代表团到达伦敦之后,自然也引起了伦敦公民的注意,毕竟黑红也是红嘛,伦敦公民对粪坑里出来的政客,也是有好奇之心的。
因此在第一轮的辩论就引起了伦敦公民的关注,当然这个热潮也不怀好意。
第二轮的对英属印度未来的答辩,在伦敦公民的眼中就乏善可陈了一些,简单来说就是丧失了新鲜感,因为国大党和穆盟在第二轮答辩,就落入了俗套。
可能是第一轮答辩有所克制的原因,到了第二轮答辩,国大党和穆盟被问及怎么看待对方,就有点火力全开了。
要知道帕特尔本身就是国大党内保守派的首领,在涉及次大陆未来的话题上,必须要展现强硬声音,说话是不可能没有火药味的。
这就让伦敦公民大失所望,两党互相喷粪还用的着你们从英属印度过来?保守党和工党每天都在表演类似的节目,新节目瞬间令人期待感降低,原来还是新瓶装旧酒。
不管国大党和穆盟的表现如何,至少吸引了部分注意力,让艾德礼首相不用在费劲解释,现在大部分英国人都知道,国大党和穆盟的共同点是追求独立,也只有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
这就不用他这个首相解释如何对待英属印度了,少了此类的问题,减少了艾德礼很大的麻烦,现在看来他最终经过考虑,同意国大党和穆盟派出代表团来伦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最为直观的后果,就是让保守党一直指责艾德礼放弃英属印度的声音,减小了不少。
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也算非常不错,英国的政治环境也不能让反对派的声音完全消失。
公民只是吃瓜群众,反对党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然没有存在感。艾德礼首相现在的心情非常不错,被人关心英属印度的问题,他就有空关心自己的施政主张了。
艾德礼击败丘吉尔,可不是为了上来走一个过场,而是真的有自己的施政计划。就是要建立英国的国民保健制度,虽然确实是没钱,但这个目标却没有改变。
哪怕是从国家竞争的角度来说,这一项制度也是有必要的,国家保荐制度本来就存在,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军事实力迅猛发展,也开始积极的海外扩张活动,成为英国当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一九零八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就是后来巴黎和会上的三巨头之一。
亲自访问了实行健康保险多年的德国,目睹了德国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劳合·乔治对此状况感到十分不安,这促使他下定决心要在英国实行一个内涵更加广泛的健康保险法案。
新的《国民健康服务法》已经制定完毕,艾德礼已经准备着手推行新的国民保健法案,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
要不说英雄所见略同,艾伦威尔逊也在以一八四八年英国卫生法案为蓝本,为了全体英属印度人的健康,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甚至于,他还主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尼赫鲁,让这个在英属印度焦头烂额时期,还在苦心思考对策的国大党领袖不要着急上火。
总督府还是干事的,虽然这一次的旱灾已经造成了损失,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大家可以从现在开始,就为下一次的旱灾做好对抗的准备。
终归是一片好意,尼赫鲁也知道艾伦威尔逊确实是对英属印度一片真心,从旱灾开始之后就不断忙前忙后,督促各地的人手救灾,又是呼吁又是号召,表面上绝对没有问题。
这种对印度独立之后的好事,尼赫鲁当然是不会拒绝,立刻组建了一支可以说是人才的队伍,和总督府一起推进事情的进展,当然,穆盟也派人来了。
“我不知道未来的英属印度会是什么样,但是这是涉及到次大陆几亿人口健康的法案,大家一定要尽心尽力。”
不同于伦敦的国大党和穆盟,在总督府面对两党的艾伦威尔逊,饱含深情说出了一番,令两个党派都深受感动的话。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等到建立起来健全的法律体系,我们可能就没有作用了。但这种让欧洲进入现代社会的法制,比如要毫无保留的留给你们。这是我们的责任……”
艾伦威尔逊的目光深邃,口气就像是一个望子成龙的老父亲。
但是潜台词是,在事关未来的法案没有全部出台之前,他是不会走的,并且会以此为借口拖时间。
本土和英属印度不约而同的推进卫生法案,这件事和蒙巴顿将军本人毫无关系。
有关系的是国大党和穆盟,如同动物园进来一个新动物的答辩,让他不想去英属印度上任的心更加的迫切了,可已经答应了木已成舟。
甚至在女儿大婚之后提出旱灾过后再去,内阁都一概批准,他实在是没有什么话再用来搪塞了。
恰恰相反,在国大党和穆盟到达伦敦,内阁知道英属印度两大势力的不和表面化之后。
工党内阁对蒙巴顿将军上任的心比原来更加迫切,不管蒙巴顿还找不找借口,找什么样的借口,英属印度总督的位置,已经不会换人,一定是蒙巴顿的。
对此内阁已经对媒体重复了几次,蒙巴顿作为英属印度总督的决定绝对不会改变,英属印度的旱灾减退一些,蒙巴顿将军就会启程。
蒙巴顿将军本人的抵触和内阁当仁不让的任命,也通过电报传达到了新德里。
“我们的总督似乎对英属印度颇为不上心,这太令我们伤心了。”巴伦爵士用微笑来掩饰悲伤道,“不知道总督能拖延多长时间?”
“那当然是越晚越好。”艾伦威尔逊一脸赞同的道,“等我们把事情都办完了最好。”
“他可是帕梅拉的父亲呐。”巴伦爵士面带深意的开口道,“你这样帕梅拉会伤心的。”
“我是公务员!”艾伦威尔逊表明自己的立场强调道,“我是我们的人。”
“非常好。”巴伦爵士紧绷的表情终于松弛下来,对这个回答非常的满意。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章 安达曼暴动
其实作为英属印度的专员,对于即将上任的总督,巴伦爵士本来是没有什么成见的。
但是他这个专员的助理嘛,又和总督的女儿有些不清不楚、不可名状、不能深究的神秘关系,这未免让巴伦爵士有了担心。
等到蒙巴顿将军到任的那一天,他还是英属印度的权威么?
不过好在,艾伦威尔逊的表忠心还是很有效果的,直接表示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巴伦爵士在事业的起步时期,帮了自己一把。
这个回答让巴伦爵士颇为欣慰,年轻官员还是可靠的,“其实对于目前的局势,艾伦你是知道的,我们要尽可能的等到最后期限。但是你也知道,蒙巴顿将军是一个性格比较奔放的人,就怕到任之后不会配合我们工作。”
什么叫先见之明?这就叫先见之明!艾伦威尔逊是真的佩服,历史上蒙巴顿将军到达英属印度,一见到乱象已经丛生,打着尽早脱身的主意,直接来了一手快刀斩乱麻。
比本来内阁定下的时间,足足提早了一年就让英属印度独立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这甚至让本土的工党内阁和首相都措手不及。
几乎就是一觉醒来,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明珠就没了!连艾德礼首相都无法接受,更别提普通的帝国公民。
蒙巴顿将军是做过东南亚盟军司令的,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英属锡兰度假,但对于巴伦爵士而言,这个新总督绝对不陌生。
就怕到时候会出现在工作上的分歧,对于一个英属印度公务员首领来讲,和总督起冲突总是不明智的,但利益就在那摆着,巴伦爵士也不能听之任之。
于是在内阁三番两次表态,英属印度总督不会换人之后,巴伦爵士便把自己的助理叫过来,试探一下看好的年轻官员是否可靠。
“我明白爵士的意思,蒙巴顿总督可能会有一些一厢情愿的想法,这需要有一个人在这种时候给予善意的劝告。”艾伦威尔逊斟酌着词汇道,“来维护英属印度的和平和稳定。”
“没有错,这个人最好关系并不疏远。”巴伦爵士摆出高姿态道,“最为合适的人选就是你,只有你和蒙巴顿将军的关系,适合在那种时候让总督听从专业的建议,有时候也可以是意见。”
“为了我们的主张能够得以成功,我一定会竭尽全力。”艾伦威尔逊故意强调了我们这个词,表示一定会坚守本心,最大程度上保障公务员的利益。
“艾伦的表态,一定会让很多很多的公务员欣慰的,其实大家一直都非常看好你。觉得你是年轻公务员的典范,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巴伦爵士不住得点头道,“帝国的秩序需要我们来维护,当然,这都是相互的,如果你能够维护大家,大家也会维护你,在一些事情上,大家也愿意给予你支持。”
蒙巴顿将军终归要上任,巴伦爵士也为此做了准备,把艾伦威尔逊叫来并不仅仅是为了敲打,在得到满意答复之后,也表达了正面的回应。
比如在一些事务可以多让艾伦威尔逊提出宝贵意见,而其他人则给予坚决的支持。
出了巴伦爵士的办公室,艾伦威尔逊神清气爽,在新总督到来之前,本次谈话已经表明了,专员想要给专员助理加加担子的期望。
当然这也代表,整个英属印度的公务员紧密团结在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决心。
最重要的是巴伦爵士的支持,专员助理的职位说实话,是很容易被专员当成摆设的。艾伦威尔逊非常幸运,还没有遭到这种待遇。
现在巴伦爵士用这一次的谈话表明,他在接下来的时间绝对不会遭受这种待遇了,只是必须和他本人一起,维护英属印度公务员的整体利益。
就在此时,专员秘书埃德尔急匆匆而来,和刚从专员办公室出来的艾伦威尔逊,来了一个迎面而来,“发生什么事情了?”
“助理,安达曼群岛出事了。”埃德尔焦急的开口,脚步不停走到的专员办公室的门口,推门而入。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随后刚刚离开的艾伦威尔逊又跟了进来,心中已经有了猜测,进来只是确定一下。
“专员,安达曼群岛出现日本战俘暴动。岛上的英国人已经撤离,不过上面的印度驻军只有两个营,而且缺少重武器,能不能平息这一场暴动还不知道。”埃德尔拿出来电报,急急忙忙的报道,“目前的消息,是英国侨民撤离之前发出来的,我们还不知道现在的情况。”
“竟然出现了这种事?”艾伦威尔逊面色凝重的开口道,“没想到在一个孤悬海外,极其容易被封锁消息的小岛上,日本战俘都敢暴动,他们有脑子么?”
重点是孤悬海外,极其容易被封锁消息的小岛上!艾伦威尔逊此时说话本身就很有恶意了,巴伦爵士不是没有听出来,相反他一下子就明确了艾伦威尔逊的用意。
“给埃尔文将军打电话,我们谈谈关于安达曼群岛的事情。”巴伦爵士当机立断,这种事一旦出现,绝对是要依靠驻军的,总不能十万公务员十万军,上岛平息暴动吧?
此时的安达曼群岛,正处在一片杀戮当中,曾经跟随山下奉文横扫东南亚的日本士兵,时隔近一年之后,再次显示出来了凶性。
这些日本战俘身体瘦弱,身体显然在长期的饥饿状态当中消耗了不少元气,但每个人的双眼都释放着杀气,将在岛上受到的虐待一股脑的都发泄出来。
事情的原因是,一封要清洗日本战俘的电报泄露,导致了这一次的暴动发生。
电报只是一个导火索,真实性根本就不用考究,归根究底是近一年来,无休止的繁重劳动和伙食克扣,最终磨灭了心理素质过硬的日本战俘。
只要不是在睡觉,日本战俘就在不断的劳动,建设几乎超出使用需求的军事基地,而伙食上的克扣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更不要提英国人怂恿印度士兵,对日本战俘进行花样翻新的虐待。
终于造成了这一次的暴动,而始作俑者却已经乘坐军舰逃离,将印度人扔在了岛上。
超过两万的日本战俘,虽然没有武器,但是人数是印度士兵的二十倍,一旦决定反抗,不到一千的印度士兵,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可想而知了。
到达安达曼群岛的日本战俘本来还更多,已经因为当地的环境死了四千多人,成了岛屿的一部分,这其中就有印度士兵的很大功劳。暴动之后,印度驻军面对的情况可想而知。
英国人都居住在安达曼群岛最大的港口上,那里有停靠的军舰,得到消息马上就上船逃离,把印度士兵仍在了岛上。
现在,一切后果都要印度士兵来承担了,从暴动开始,就有很多落单的印度士兵直接被杀,日本战俘用抢夺的武器完成武装,继续攻击印度军队,同时寻找一切可以果腹是食物,最近两个月,很多战俘都因为没有食物饿死,不少暴动的日本士兵,全凭着一口气对抗饥肠辘辘。
几万日军裹挟着岛上被流放的日奸,对安达曼岛进行了大扫荡。
安达曼群岛上丛林的恶劣环境,和东南亚的环境是一样,好几万人在没有道路,没有获得给养的可能的情况下,一头扎入几乎荒无人烟,野兽丛生蚊虫肆虐的莽林之中,那将是一场悲剧。
而且深知自己在战俘眼中是什么形象的印度士兵,此时也没有束手就擒,仍然在岛上和暴动的战俘进行战斗,希望岛上的情况已经被传递出去,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两个正在大门朝屋里射击的日本战俘一下就被掀翻在了地上,连那挺刚刚哑火的轻机枪也被炸的飞了起来,总算是暂时压住了暴动日本战俘。
这时候防守的印度士兵才爬起来,就又看到几个战俘从大门冲了进来,步枪这个时候已经不好使了,于是他立即从腰间拔出了腰间的手枪,拔枪的瞬间就瞄准了来袭的战俘,甩手就打出了一梭子子弹。
二十发子弹呈扇面扫射了出去,三个战俘当即身上喷着血惨叫着就倒在了地上,剩下的两个战俘也吓得赶紧趴下,不等他们举枪射击,旁边不远处冲出来两个人影,手持手枪呯呯呯就打了起来。
但是这名士兵防守的房子,是扛不住暴动者的冲击的,因为防御和武器的原因,两个勇敢的印度士兵多活了十五分钟时间,十五分钟之后,一缕炊烟腾空而起,饥肠辘辘的战俘们必须要吃点东西了,吃什么都行……
安达曼群岛的战俘生活,让这些战俘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饥饿,他们要吃东西……
新德里总督府,驻印英军的埃尔文将军已经到达,他和总督府得到消息的时间差不多,现在正赶过来商量对策,现在安达曼群岛的情况大家都不了解。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全之策
“埃尔文将军,相信你也了解到安达曼群岛的情况了。”总督府内,巴伦爵士迎上来主要伸出了手,和目前驻印英军的军事长官握手。
埃尔文将军伸手和巴伦爵士握了一下,同时道,“倒也不是全部了解,现在只知道岛上的侨民已经全部撤离,至于群岛上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并不是十分清楚,实际上岛上有多少人参加暴动,我都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巴伦爵士知道么?”
巴伦爵士看了一眼艾伦威尔逊,后者会意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引领埃尔文将军走到了桌上安达曼群岛地图的一侧,解释道,“安达曼群岛的日本战俘刚开始有两万六千人,是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的嫡系部队,流放到安达曼群岛,同时也有修建军事基地的作用,将军是军人,应该了解安达曼群岛堵住马六甲海峡,这在军事上代表着什么。”
埃尔文将军点头认可,艾伦威尔逊则继续介绍道,“安达曼群岛长期是一处流放地,因为孤悬海外的位置最适合的就是这种工作,我们将日本战俘放进去,也是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基地,毕竟本土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英属印度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使用这些免费劳动力,不会有人追究,都是为了节省费用考虑。”
“岛上连同刚开始的战俘,还有缅甸、马来亚、泰国、以及部分法国殖民地的亲日份子,在岛上流放,人数大概在七万人左右。”
“七万人?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呢。”埃尔文将军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参谋,参谋点头上前一步开口道,“岛上的军事力量有印度两个营,配备了一百零五毫米步兵炮,不过艾伦助理所说的七万人,全部参加暴动的话,可能两个营的驻军应该已经消失了。布莱尔港有两艘部族级驱逐舰,我们收到的电报就是军舰撤离的时候发出的。”
情况还是非常严峻的,就算现在岛上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已经没有七万敌对者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可仍然比较麻烦,要知道在战后,驻印英军规模削减,很大部分力量前往英属马来亚,那部分前往英属马来亚英军接近五万。
现在的驻印英军也就只剩下五万人,数量上还比不上岛上的暴动者数量。
“那是一个孤立的岛屿,上面粮食自给率也很低,加上原本的土著,就算是日本战俘暴动了,他们吃什么?”艾伦威尔逊倒是没有这么悲观,总督府的人当中,他可能是最安达曼群岛最了解的人了。
不但知道岛上有多少人,驻军有多少力量,配备多少武器,甚至知道储备了多少粮食。
暴动的日本人就算把岛上翻个遍,也绝对找不到足够吃的粮食。
当然了,既然是一个海岛,当然可以打鱼,不过想要依靠打鱼养活七万多人,还不算岛上的原住民等等的人口,也是一个颇有挑战性的工作。
“就算印度驻军已经全军覆没,两个营的武器能做什么?”艾伦威尔逊轻描淡写的道,“一个没有后援的、被遗弃的群体、没有补给没有武器、能做的也颇为有限,虽然闹出来的动静是挺大的,群岛的环境导致了,目前仍然是可控的局面。”
“不错,调集舰队马上就能平息这一场暴动。”埃尔文将军身后的参谋点头赞成道。
“倒也不用操之过急!”艾伦威尔逊摇头道,“我并不是反对强硬的政策,而是事情虽然是可控的,但我们毕竟还不知道岛上的情况,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以舰队封锁,确保岛上的轴心国残余,不要流散出去。安达曼群岛距离最近的英属缅甸也有两百英里,但一旦所有战俘都想要逃离的话,利用简易的木筏,还是有可能逃出去的。”
“就算最后逃出去的人不多,可一旦岛上的人流散到周边,进入大陆,这件事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我们也无法把事态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了。”
艾伦威尔逊完全没有私心,全都是从大局考虑,只是安达曼群岛暴动,事情是可控的。一旦事情扩散到岛外,那就变成大事了。
从目前英属印度的环境考虑,以及安达曼群岛的不明情况考虑,还是不要马上出兵比较稳妥,而是应该以舰队封锁为主,先阻止岛上的日本战俘和日奸逃离群岛,随后才是如何平息事端。
“艾伦说的没错,我们还是先观望几天比较合适。”巴伦爵士点头道,“目前英属印度没有一个一锤定音的人,总督出现空缺,所以采取过于激进的办法,后面可能就不好解释。”
“那可能需要香江的太平洋舰队,抽调一些驱逐舰帮忙,马来亚的舰队更近一些。”埃尔文将军思考了一下说道,“如果够用的话,就不需要动用太平洋舰队了。”
“应该不至于动用太平洋舰队,如果我们面对一群只有冷兵器……如果不是拿着木棍的战俘,还需要动用太平洋舰队,有些过于小题大做了。”艾伦威尔逊笑着赞同埃尔文将军的意见“印度舰队加上马来亚的力量,应该是绰绰有余。”
印度目前也是有海军力量的,皇家印度海军起源于东印度公司舰队,设有东部和西部分舰队,基地分别在加尔各答和孟买。
随着二战的临近,皇家印度海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战前,皇家印度海军拥有两千人人,装备五艘护卫艇、以艘调查船等。
而到了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时,海军达到了三万人,拥有了四艘护卫舰、四艘小型护卫舰、七艘护卫艇、十四艘扫雷舰艇、一百五十艘登陆艇、十六艘拖船、辅助船只三十二艘、各类小艇与汽艇二百四十五艘。
当时,和平教徒主要在舰艇甲板工作,而军官阶层则以印度教徒为主。这意味着英属印度要是独立,新组建的巴基斯坦海军缺少军官,而印度海军则缺少训练有素且有特长的甲板人员。
如果动用皇家印度海军,不提本来在孟买的舰队本来就更大一些,所辖的两艘护卫舰要绕次大陆一圈才能到达安达曼群岛,就算是四艘护卫舰都在,想要封锁安达曼群岛也不太可能。
至于让香江的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过来,一方面也是因为距离远,另外一个方面就过于小题大做了,太平洋舰队可不是皇家印度舰队这点规模,虽然舰队指挥官都是叫司令,可司令和司令不同,舰队和舰队也是不同的。
1...8788899091...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