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在是实力上是大型舰队,目前皇家太平洋舰队有航空母舰六艘,轻型航空母舰四艘,护航航母九艘,飞机修理舰两艘。
战列舰四艘,轻巡洋舰十一艘,布雷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三十五艘,护卫舰十四艘,护航炮舰十八艘,驱潜舰十九艘,潜艇三十一艘。
如果向太平洋舰队求援,一个最基本的后果就是,太平洋舰队司令知道了,就等于伦敦知道了,这是无法保密的。
而且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太平洋舰队过来,哪怕只是过来一些轻型军舰,产生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相反英属马来亚的舰队,虽然并不比皇家印度海军强多少,但胜在距离近,只要参与到封锁当中也算是勉强够用了。
针对目前安达曼群岛的情况,总督府内英属印度的文官和军官进行了商议,确定目前的局势可防可控,虽然安达曼群岛很可能已经被暴动者所控制,但孤岛一座,这些暴动者又跑不了,采取舰队封锁的对应最为恰当。
等到确定了安达曼群岛的真实情况之后,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更加合适。
被日本战俘控制的安达曼群岛,由南北两个大岛构成,南岛的自给率还更高一些,首府布莱尔港也在南岛,而北岛平地很少,仅限于少数谷地如比丹普尔和迪格里普尔。
安达曼群岛诸岛都由第三纪砂岩、石灰岩及页岩构成,切割很深。岩石表面覆被著稠密的森林,北安达曼岛北部有大片红树林沼泽。常年河很少,供水不足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种环境导致动物们却不大乐于在这儿安家。岛上的动物大约只有二十种。
有可以食肉的小野猪,还有长尾麝香猫、蝙蝠和一些鼠类。这些动物占岛上哺乳类动物的百分之八十。
所以在粮食短缺,连饮水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切断唯一可能的食物来源,也就是捕鱼,是目前平息安达曼群岛暴动最为重要的事情。
巴伦爵士和埃尔文将军在这件事上取得了共识,只要封锁行动成功,把事情控制在岛上,根本就不需要向伦敦汇报,等上几天岛上的暴动自然就平息了。
“只要封锁行动持续一个月时间,让附近封锁的军舰一顿炮击,登陆部队就可以上去了。”出于稳妥起见,艾伦威尔逊还是建议把封锁时间延长。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锁行动
从距离上来讲,倒是不用担心安达曼群岛上的暴动者影响到英属印度,近千公里的海洋,不敢说天堑,但也仅仅是不敢说而已,实际上就是。
相反英属马来亚和英属缅甸,才应该担心被日军战俘跑出来。至于哪一个更应该担心,艾伦威尔逊颇有种幸福烦恼的意思。
英属马来亚是目前英国对美国重要的橡胶出口基地,肩负着重要的外汇作用。还是腾笼换鸟计划当中,海外公务员的下一个目的地。
至于英属缅甸的情况更加微妙一些,缅甸境内也有日本战俘在劳动,规模也在万人左右。
这些战俘当然不是在为了未来的缅甸贡献自己的汗水,纯粹是为了艾伦威尔逊的翡翠屋计划做贡献。
所以在公务员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艾伦威尔逊果断抛弃了马来亚,和英属缅甸专员,剑桥五杰成员,现被感化成为一个殖民地专员的伯吉斯联络上了。
希望伯吉斯和马来亚方面一样,密切注意安达曼群岛方向的动静,对于岛上的暴动,经过巴伦爵士的提点,新德里并没有隐瞒。
而是用话术包装之后,告知了伦敦方面,只是强调英国侨民没有损失,安达曼群岛孤悬海外不可能让里面的战俘出来,几天之内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这一番避重就轻,艾伦威尔逊就可以和安达曼群岛附近其他殖民地联络,共同应对这一次的突发事件了。
这就非常考研政治智慧,他又不能直说最希望看见的是,直接把岛上的人都饿死,等到自相残杀的差不多了,登陆部队上岛收尸就行了。
英属缅甸首府仰光,伯吉斯就接到了经过润色的电报,这一任英属缅甸专员在缅甸各界的威信很高,而且非常的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英属印度专员助理给缅甸专员的建议被实行了。
这一条建议是,将若开的罗兴亚人驱除回英属印度,趁着英属印度正受困于旱灾的时候,这一条政策被实行了。
罗兴亚人主要是十九世纪英国控制缅甸之后,作为英国殖民政府“以夷制夷”的帮手移居到缅甸的南亚人与当地部分土著融合后形成的混血民族,此后又融入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后逃入缅甸的孟加拉国难民。
缅人对罗兴亚人的认识就是这样,所以对于上任专员之后伯吉斯拨乱反正的举动,十分的受欢迎,只是忙坏了孟加拉行政长官安德鲁,安德鲁在对抗旱灾的时候,还要抽出时间安置这些罗兴亚人。
这件事不管是伯吉斯还是安德鲁,都没有艾伦威尔逊本人有成就感。伯吉斯拨乱反正也就图一乐,真正拨乱反正的人是自己。
这一场驱除对大家都好,尤其是对罗兴亚人而言。
罗兴亚人面对的缅甸佛教徒,可不是被三武一宗驯服过的佛教,缅甸佛教的性质和和平教差不多,如果不是都现代社会了,罗兴亚人被集体消灭都是可能的。
一旦缅甸独立,留在缅甸罗兴亚人肯定还是被驱逐,剩下的注定也是生不如死。
既然如此艾伦威尔逊本着人道主义的考虑,趁着英属印度还在的时候,把这个问题解决,对各方都是好事。
光是这一个建议就不知道拯救了多少条生命,现在的罗兴亚人不理解没关系,以后他们会理解的。
给伯吉斯的第二个建议是,和很多殖民地的本土民族相比,华人都不算太穷,英属缅甸要承担为大英帝国输血的责任,就必须要善于运用华人这个群体。
所以帮助伯吉斯站稳脚跟的建议核心,就是识别缅甸境内的民族。对一些民族收为己用。
说实话缅甸并没有收到本年度旱灾的影响,粮食产量维持平常年份的产量。
不过英属缅甸的事情和英属印度无关,而且英属印度已经确定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英属缅甸的粮食自然是运送到更加需要的本土。
为伯吉斯在英属缅甸站稳脚跟做出重要贡献的艾伦威尔逊,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伯吉斯的帮忙,在沿海密切监视,防止漏网之鱼的出现,这个请求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在电报当中艾伦威尔逊还提及,如果不是自己在英属印度活动,驱逐一百万罗兴亚人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么?那可占据了目前缅甸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缅甸也不过一千二百万人,加上罗兴亚人的各种印度裔就接近一百万。
如果没有他在英属印度这边接盘,能够有伯吉斯这个缅甸专员建立威信,展现魄力的机会?缅甸山区多是封建的世袭少数民族上层土司统治,若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
英国在此地大量开发荒地,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吉大港地区的孟加拉人随即作为季节性短工迁入缅甸若开邦。“孟加拉十二市镇”人多地少,加之英国殖民当局在若开地区实施授地制度,大量的孟加拉人随之迁入并在该地定居。
罗兴亚人虽然讨厌,但这个年代若开地区可是非常富裕的,这才是缅人十分推崇伯吉斯的原因,若开空出来的田地和房子,不都是他们的了?
虽然本质原因,是艾伦威尔逊觉得英属印度的族群不平衡,让这些和平教徒回到英属印度,加强一下恒河三角洲的和平教徒力量,为未来的分治做准备。
这些被驱逐过一次的罗兴亚人,因为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等到分治的时候,一定会成为抵抗印度教徒的先锋力量。
多占一块地,也是为未来的次大陆平衡做贡献,在说他们本来就是孟加拉人,回到自己祖先的土地没什么不对。
虽然伤害了一些人,但艾伦威尔逊给出的建议是非常管用的,伯吉斯在缅甸受到的称赞不是假的,所以接到艾伦威尔逊的电报,经过考虑之后回电表示愿意注意这个问题。
马来亚舰队此时也出发,前往安达曼群岛执行封锁任务,同时当地英军也下达命令,防止海岸线出现不明身份的人员出现。
沿海社区就接到了英国驻军的警告,命令他们见到可疑人员一定要马上上报。
“出现了什么事情了?”殖民地官员刚走,社区的人马上开始交头接耳。
“说不定是日本人被流放的那个岛出事了。”
一个中年男人抽了一口烟,如果艾伦威尔逊在这的话,一定会大为惊喜,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英属马来亚竟然也有键政高手,真是失敬了。
可惜他正在发电报,感谢伯吉斯的帮助,并且表示有空闲的时候一定去仰光看望对方。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东西,剑桥五杰又怎么样,只要在适当的地方发挥作用,一样可以为大英帝国贡献力量,全看怎么用?
麦克林作为锡兰专员伸张正义,拉开了锡兰清算印度教的导火索。但现在非常受到锡兰佛教徒的欢迎,伯吉斯深感缅甸本土族群敌视印度裔,便下令趁着旱灾让英属印度手忙脚乱的时候驱逐,同样得到了缅人的感激。
谁说剑桥五杰就不能成为大英帝国的基石?问题是他们还非常受到本地民族的欢迎,可谓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在安达曼群岛暴动事件发生之后,新德里总督府迅速反应,拼凑出来了一支印度和马来亚的驱逐舰,缅甸的炮艇,数一下数量也过得去,吨位就非常寒酸的舰队,将安达曼群岛封锁起来,实行期限为一个月。
任何从安达曼群岛出海的漂浮物,不管是什么简易木筏还是一根原木,只要是飘着,这支杂牌当中的杂牌舰队,便可以直接射击。
这道军令是为了安达曼群岛的事情不影响到周边英属殖民地的安定,必须要严格执行。
舰队出发的电报相继传来,总督府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这一场危机看来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安达曼群岛暴动的消息,目前仅限于英属印度高层的一小部分人知道。
至于印度人完全被蒙在鼓里,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相当完美了,目前关于英属印度的未来,印度人还不适合知道。
安达曼的海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岛上的风波也没有影响到其他地方。对于涉及到的英属印度公务员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爵士,我们什么时候告知一下尼赫鲁那些人呢?”埃德尔也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的道,“毕竟上面有不少印度士兵。”
“现在上面大概已经没有印度士兵了。”艾伦威尔逊把话接了过来道,“我个人认为,尼赫鲁那些人还没有必要知道这件事,还是把精力放在旱灾上面比较好。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粮食紧缩的问题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个意思就是说,因为饥荒死亡的高峰期应该是过去了,但不代表饥荒就会停止,只能说真正的无产者已经被消灭了,赤贫群体还在苦苦挣扎要活下去。
未来一段时间,饿死的人还会有,只是没有近几个月的数量这么多,逼着大家要捂盖子。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
“这一次还要感谢一下英属缅甸和马来亚的帮忙。”巴伦爵士衷心的感叹道,“我们这些在殖民地工作的公务员,关键时刻还是要团结在一起的。”
“不知道缅甸是什么样的,我还没有去过。”埃德尔秘书同样好奇的道,“听说今年缅甸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
“那能什么样,当然是和这里一样,都是殖民地。”艾伦威尔逊轻笑了一声,就连财政状况都差不多,缅甸现在的财政也几乎到极限了。
归根究底,两翼齐飞的计划是用德国的工业基础和英属印度的市场,让英国居中定价带动英国本土脱离战争后遗症。
这个英属印度指的是大英属印度,也就是包括目前亚洲的几乎所有殖民地。尼泊尔、缅甸、锡兰甚至亚丁湾的英国殖民地。
其中次大陆当然是大头,但不代表缅甸、尼泊尔之类的就不重要,实际上缅甸在一些领域做出的贡献并不比英属印度少,只是总量不能和英属印度相提并论。
对英属缅甸的吸血,其实在之前一直有被驱逐的罗兴亚人一份,因为英国毕竟人口不多,管理殖民地一直需要一支力量配合,英属印度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当中就是那个倚重的力量。
而现在英属印度独立已经成为共识,加上本土需要迫切的恢复,艾伦威尔逊经过考虑之后,一方面要化解缅甸人的敌意,一方面也是为了剥削的更有效率。
就直接让罗兴亚人滚蛋了,亲自上阵把属于印度裔的那一份拿过来。
这样剥削的更加有效率,对本土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缅甸人也会高兴,唯一倒霉的就是作为英帝国主义帮手的罗兴亚人。
这不能怪艾伦威尔逊,罗兴亚人应该怪国大党和穆盟,是国大党和穆盟要独立,而且本土需要加大输血,才迫使艾伦威尔逊先把绅士面具扔掉。
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罗兴亚人倒霉之后,英属缅甸的财富分配更加的合理了。
刚刚得到财富的缅甸人也表现出来了干劲,粮食产量没有降低,购买力却提高了。输入英国本土的利润反而出现了增长。
这种情况当然不可持续,但现在需要的也不是可持续发展,而是激发出来所有殖民地的力量,只要本土一扫颓势,大英帝国还是那个大英帝国。
听说目前本土的公务员,就在英占区推销缅甸大米,只需要再把成本降低一些,工业品可以换到缅甸大米缓解德国的粮荒,至于大米不符合德国人的口味?
都出现粮荒了,这个时候德国人还好意思挑?
能吃上饭就不错了,不是我们大英帝国,现在的德国一根烟就能换一个女人的服务,烟草价格下降难道不是大英帝国的功劳?
总的来说,计划推进的顺利,大英帝国的恢复速度还是很快的,反正艾伦威尔逊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缅甸独立之前,大英帝国就终结配给制了。
当然最高兴的是安达曼群岛的事态没有恶化,总督府快速的反应在其中功不可没。
“有点孤单!”从总督府下班的艾伦威尔逊,在脱离工作状态后感受到了一阵空虚。
回到公寓,艾伦威尔逊翻来覆去地,却毫无倦意,现在特别想要体会一下筋疲力竭的感觉,哪怕是一个印度车也好啊。
在弦月的映照下,屋外倒也光亮。于是他起身把身子靠在阳台的围栏上,决定在安全的社区转转,睡觉是睡不着了。
艾伦威尔逊穿上夹克,带上几根烟,开始在花园小径上、幽灵般的从花丛中徘徊。
脑子里面甚至在想,身在印度是不是入乡随俗一下,为印度的强奸案例贡献一份力量。
转了一圈的艾伦威尔逊猛然抬头,看着昏沉的夜色,鼻子不是鼻子的诅咒道,“下雨了?”
但随即脸上又出现后悔之色,这叫什么话,下雨是好事,可以缓解一下次大陆的旱灾。
次大陆的天气就是这样,旱季来的时候,太阳就像个暴怒的神灵,在天上发出炫目的光芒,而后,季风突然间向西刮去,刚开始是狂风吹袭,而后便大雨倾盆、下个不停,一切都湿透了,直到连你的衣服、床铺,甚至食物都没有干的。
天依然很热,蒸汽弥漫、闷热难当。沉郁的丛林小路成了沼泽,而稻田则成了大片的微澜死水,散发出一股陈腐的臭味儿。
只是不知道这一场雨,是不是预示着干旱的过去,每次雨季到来,雨几乎就没有停歇过。随后的某一天,雨量开始减少,最终完全停止,这就表示雨季过去了,次大陆的季节交替开启了下一轮。
艾伦威尔逊在北印度多愁善感之时,威尔金斯带领的商务精英已经到达了南印度的海得拉巴,海得拉巴这一次几乎没有被旱灾影响到。
同样和新德里一样的是,当地刚刚迎来了一场降雨,降雨过后,涌动而出的白色薄雾就像巨大的水壶沸腾出的蒸汽。
人们出来捕猎鸭和野鸡。野鸡多得数也数不清,还有成群的大雁从浅滩上飞起,叫声仿似拉货的列车驶过铁桥。
正在成熟的稻谷有齐胸高,黄澄澄的好像麦浪。裹着头巾的印度人赶去干活儿,他们环抱双臂、脸色黝黑。
清晨,威尔金斯穿过薄雾笼罩、纷繁杂乱的荒野,空旷地面上的草湿淋淋的,很像美国国内的草丛,树木光秃秃的,上方的枝干上蹲着等待阳光出现的猴子。
晚上当他们穿过小路返回的时候,会碰见小孩赶着水牛回家,水牛那巨大的犄角像月牙一般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不远处还能看见一些烟火,是本地人在生火,佣人和苦力蹲坐在光影的边际,不好意思打扰自己的白人主子,只是像狗儿一样慢慢地向火焰靠拢。
总体而言,威尔金斯带领的商务精英仍然认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旅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异域风情,南印度的女人在肤色上也确实暗了一些。
到了海德巴拉这种心态才好了一些,虽然比不上一些成员所在的魔都、或者马尼拉,但比起一路而来的印度城市,海得拉巴的硬件确实颇为不错了。
英属印度的英国官员并不怎么需要特别的称职能干。
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像英国地方小镇的邮政局长那样工作勤奋或机敏。
真正的行政工作主要都是由土著下属们完成的;而专制政府真正意义上的骨干并非官员,而是军队。
有了军队,官员与商人就可以相安无事,哪怕他们是傻瓜也无妨,而实际上,大多数人也确实是傻瓜。这是一个乏味而体面的族群,在驻印英军的刺刀后面坚守和捍卫着这份乏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安迪已经出师了,像是一个普通的英属印度官员那样,进行着枯燥而且乏味的工作,在对爱丽莎追求无果之后,他已经彻底放飞了自我,体会着南印度的异域风情,倒是没有在作出不给钱的丑事。
也可能就像是一些同事说的那样,爱丽莎其实是艾伦威尔逊的情妇,自己注定得不到。
如果在新德里的艾伦威尔逊要是知道部下编排上司,说不定立刻就会提拔他……去安达曼群岛做专员。
虽说他确实在给爱丽莎的电报当中,说不要和美国人接触,可这完全是因为对部下的爱护,并没有动什么歪心眼,这都能引来编排?你要不是找娼妓不给钱,会落到今天的下场?
处在同一个地球,怎么国家和国家就不一样呢,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
洛杉矶凯瑟琳赫本的家中,今天迎来了一位客人,凯瑟琳赫本家的客人从前都是一些明星朋友,但是最近的客人成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冒昧打扰,尊敬的凯瑟琳小姐,我是代表甘乃特报业托拉斯来的,我叫威廉赫斯。”威廉赫斯自我介绍,随后便亮出来牌子。
甘乃特报业托拉斯由法兰克·甘乃特创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控制的是纽约、康涅狄格、新泽西等地,以及十几家中、小城市报纸。
甘乃特报业托拉斯主要的影响力在纽约,和华尔街的关系非常不错。在自我介绍之后,等着费雯丽出现,威廉赫斯便说出了目的,“我们集团想要和美国广播公司一起,制作一部关于英属印度的纪录片,让美国公民更加了解到那个令人着迷的地方。”
“这对于薇薇安小姐的好处也是巨大的,凭借我们两家在传媒领域的实力,可以极大的提升你的名气,一个女明星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名气了。当然薇薇安小姐是英国人,可能认为得到的帮助还不够多。”
“那么另外一些地方我们也可以提供帮助,我们两家公司的很多股东,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米老鼠、白雪公主、三只小猪,薇薇安小姐可不要认为,迪士尼公司只能做动画片。”
“威廉先生,为什么找我呢?”费雯丽听着对方的话,也在思考,不过思考的事情和纪录片无关,而是艾伦威尔逊所说的衍生品,好像迪士尼公司就是这种衍生品的行家。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
在费雯丽收到的电报当中,提及了黄道十二宫的捆绑操作,抄袭可耻那是对别人,圣斗士星矢这种轴心国的产品,战胜者要抄袭的理直气壮。
连德国的火箭专家都被同盟国给分了,一个小小的动漫作品抄袭一下有什么不可以?
而在美国,迪士尼虽然并不完全是一个动漫公司,却也是动漫的行家。初步有了衍生品概念的费雯丽,一听到是迪士尼上门,本就追求进步的她自然就有了想法。
至于威廉赫斯的要求,到底是什么?先听听看,知道对方的目的才能想对策,如果是互惠互利固然好,如果自己付出的要更多,在找新德里的好弟弟想办法。
“我们当然是对英属印度现在面临的困难有着同情之心,这一点相信薇薇安小姐已经通过报纸和媒体看到了。印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美国从来对古老的文明报以尊重,比如说中国,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就很好。”威廉赫斯满脸的善良,只是口气当中那种居高临下态度,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一点费雯丽倒是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因为艾伦威尔逊也是一样的,在私下一样对英属印度鄙夷,只是公开场合从来就不这么做。
这个问题费雯丽还问过,认为口心不一的生活很累。
艾伦威尔逊的回答她现在还记得,“我们所谓的尊重古老文明,尊重的是古老而不是文明,我们巴不得他们永远在古代,不要惊讶,美国人也是这样的,范围再大一点,这是强国的通病,不是哪个种族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