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威廉先生,我想要提出一个要求,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费雯丽皱着绣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首先我想知道,帮助你们了解英属印度会不会对大英帝国不利,你知道的,伦敦有些人对美国现在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没有埋怨。”
那是当然的!威廉赫斯口心不一的像一个拨浪鼓摇着脑袋,“当然不会,大英帝国和合众国血浓于水,我们都是一个祖先的后代,这一次的纪录片只是增进美国公民对世界的了解,并没有其他目的,纪录片的制作费我们全部承担。”
不会背后有国家的影子吧?费雯丽眼中闪过一丝狐疑,换做以前的她是绝对想不到这一点的,但现在不同了,费雯丽的心思已经比从前长进了太多。
“威廉先生,我可能要和家人商量一下。”费雯丽礼貌的笑着道,“有结果我马上就会联系你,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没问题,薇薇安小姐。”威廉赫斯笑着起身,在费雯丽和凯瑟琳赫本的欢送中离开了。
送走客人,费雯丽马上就准备发电报,这一切都在凯瑟琳赫本的眼中,这一次凯瑟琳赫本展现着影后的演技,掩饰住了心中的八卦之心,她现在就想知道一个问题,费雯丽口中的那个家人……到底是谁?
“薇薇安,那可是甘乃特报业托拉斯和美国广播公司,多少演员求都求不来他们的帮助。”忽视了费雯丽的心不在焉,凯瑟琳赫本转移着话题,分散着大英国宝的注意力。
“我知道,只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需要时间想一想。”费雯丽一边穿戴一边准备出门,要发送的电报这么一会已经写好了,到达电信局发送出去就可以了。
一直悄悄跟着费雯丽出门的凯瑟琳赫本,在费雯丽到达一处电信局之后,便在一边咖啡屋等待,等到费雯丽从电信局出来,凯瑟琳赫本才悄悄溜了进去,对着做事的电报员问道,“先生,请问刚刚的女士电报是发送到哪里的?”
今天怎么小小的一个电报局,竟然出现了两个如此漂亮的女人?
电报员抬头看着凯瑟琳赫本,不由觉得眼前一亮,一前一后两个女人都带着墨镜,但都能看出来她们其实都非常漂亮,不知道又会便宜哪个富豪。
楞了一下,电报员才回答了凯瑟琳赫本的问题,“是发往亚洲的电报。似乎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
害怕凯瑟琳赫本听不明白,电报员还解释了一下,可惜没有得到凯瑟琳赫本的回应,这个搭讪终究是没有作用。
“我就知道。”凯瑟琳赫本墨镜后的双眼闪过一丝确定,他可以确定费雯丽口中的家人,并不是奥利弗。
英属印度首府新德里,艾伦威尔逊不得不再次进入电报室,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为大英国宝的问题进行解答。
此番操作,对美国乃至以后的美国有着充分了解的艾伦威尔逊,一眼就断定这是不怀好意,所谓增进美国对当地的了解,就是这春那春、这革命那革命的前兆……
这不得不让艾伦威尔逊,暂时忘却工作,想想应对之策。英属印度的工作很简单,他也做了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殖民地官员,他的方法很简单。
即使面对再多的贿赂,他也决不放弃对事务的决定权,因为他很清楚,具有倾向性的殖民地官员是会留下把柄的。
他的手法则安全得多,那就是双方的贿赂他都收,而后严格地按照客观事实来处理。这为他赢得了秉公执法的美誉,而名誉对他来说极为重要。
有了上司的带头作用,艾伦威尔逊的部下自然便有样学样,爱丽莎明显比安迪在艾伦威尔逊更受信任,自然也更加的被言传身教。
不过土邦和英属印度的直属行省还有所不同,尤其是土邦大君和治下子民信仰不一样的土邦,敛财在环境上还是比行省宽松了许多。
除了来自阿里汗的收入之外,海得拉巴的专员还对治下的所有村庄征收过路税,这纯属私自征税。
倘若有哪个村子没有上贡,爱丽莎便会采取惩罚措施——成群的土匪袭击村子,以捏造的罪名逮捕领头村民,等等……于是过不了多久,款额便会补齐。
地区内发生的所有大规模抢劫,她也从中分赃。当然,这些事情除了爱丽莎的上司正牌海得拉巴专员,也就是艾伦威尔逊之外,可谓尽人皆知,可谁要是妄图揭发她,总是以失败收场;由于分赃而忠实于她的支持者实在数不胜数。
但凡有人举报他,爱丽莎只主要收买一串证人,举报便无人相信了,她很快还会反控对方,使自己的地位愈加坚固。
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上司,一般都会选择维护部下,不管这个部下是不是真的犯错了都会维护,爱丽莎明白这一点,将在海得拉巴的所得,源源不断的送到新德里,当然也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爱丽莎希望有一天离开英属印度的时候,可以带着沉甸甸满载荣誉的行李箱一起离开。
同时爱丽莎对安迪的追求不假辞色,有传言自己是艾伦威尔逊的情妇,她当然知道这不是事实,但没有对传言做出回应,上司现在不需要,但万一以后需要呢?
下午,爱丽莎便收到了新德里发来的电报,直接转发给洛杉矶的英国领事官,告知领事馆要费雯丽去取,这就是海得拉巴居中的中转站作用。
新德里和洛杉矶的电报的联系是一个单线联系,从海得拉巴发的电报到达洛杉矶,要费雯丽去取,而发回来的电报,就不同通过领事馆了。
在费雯丽最近收到的电报当中,艾伦威尔逊就隐晦说明了美国人的不怀好意,美国对英属印度的关注,就是打着从大英帝国身上占便宜的想法。
不过随后话锋一转表示大可以答应对方的要求,毕竟殖民政府还在,他是不怕美国人明着来的,而且还建议费雯丽开出一些条件,并且留意最近几天的包裹。
包裹当中有芭比娃娃的草图,并且说明希望以费雯丽的朋友圈为原型制造,希望可以成为美国小朋友们的心爱之物。
里面还有关于黄道十二宫的设定以及衍生品的想法,这一封电报让费雯丽心中有了底气,看看能不能让迪士尼答应帮助自己进步。
电报中虽然满是笃定的口吻,可实际上费雯丽并不知道,芭比娃娃的草图八字还没一撇,至于黄道十二宫的设定和故事结构,同样如此。
英属印度专员助理的办公室灯火通明,艾伦威尔逊加班加点的奋笔疾书,第二天早上满满的烟灰缸,证明了他是多么的任劳任怨。
如果大英帝国的公务员就像是他现在这样工作,什么美国苏联也就图一乐,领导世界还得看大英帝国的。
时间在安达曼群岛战俘越发冒绿光的眼睛中流逝,这一份包裹终于在十天之后到达了洛杉矶,被送到了大英国宝的手中。
映入眼帘的就是,就是芭比娃娃的草图比例,旁边的说明就是以费雯丽的闺蜜团为原型进行量产,至于能不能说服其他女明星,能不能让迪士尼帮忙,艾伦威尔逊没有建议,他又不在美国,这些具体的事情都要费雯丽自己忙前忙后。
“为什么叫芭比娃娃呢?”听着费雯丽承受醍醐灌顶后的想法,凯瑟琳赫本发出了迷惑之音。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馈赠
“不知道,可能是宝贝的意思吧?”费雯丽笑着摇头,神色之间满是漫不经心。
不知道,你也按照家人的意思去做了!凯瑟琳赫本嘴角抽动,这是什么样的信任才能做出这种蠢事?就算是知道费雯丽是一个为了爱不顾一切的人,可这也太过分了吧。
费雯丽要是知道凯瑟琳赫本的想法,一定会理直气壮的大声反驳,不懂就不要乱说,这是她见到最尊重女性,最为女性着想的男人。
黄道十二宫的芭比娃娃,这件事还需要费雯丽自己办,生产基地不同于原本历史上的日本代工,在一九四六年这个时间,最好的生产基地理所当然的,就是在世界大战中幸存的美利坚合众国。
原本的时空当中,第一批芭比娃娃是在日本制造的,参展的名目是“芭比——少女的榜样”。
但出乎意料的是,芭比并没有被抢购一空,而是遭到了玩具经销商的冷遇。毕竟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一种冒险,经销商不愿意这样做,只是勉为其难地进了寥寥几个。
这只是一个开始,芭比娃娃最终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美,成了美国孩子最心怡的玩具。初期的冷遇之后,芭比娃娃成了经销商最为宠爱的玩具,真赚钱呐。
艾伦威尔逊觉得,凭借费雯丽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噱头,此时这些在好莱坞女明星的名气,根本不会像是原本的创业者那样开局不利,完全具备一炮而红的潜质。
至于版权方面,作为最资本主义的国家,美国的各种版权保护堪称流氓。更何况主动来找费雯丽要求她拍纪录片的两家公司,其中一家大股东迪士尼本就是一个版权流氓的存在。
关于迪士尼,有一个著名的段子:假如有一天你落到一个孤岛,想要获救最好办法,就是在岛上画一个巨大的米老鼠,迪士尼的法务部门将以最快的速度赶来,起诉你。
迪士尼新闻发言人曾经留下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是,“我们总是在打官司……”
迪士尼法务部总共有三百五十名律师就职,绝对有时间应付此起彼伏的官司,一年才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每天一个官司也能应付。
在电报当中艾伦威尔逊提及,虽然形象上是以好莱坞女星为模板,但是不要过于暴露,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年龄。
该做的艾伦威尔逊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费雯丽自己的事了。
这个年代的美国找工厂并不是稀罕事,能代工的工厂到处都有,费雯丽首先要搞定闺蜜团。
这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有些女明星的个人形象并不是自己说的算,当然芭比娃娃这种玩具也可以打擦边球,所有人都知道芭比娃娃是以费雯丽等十二个女明星为模板制造的,但费雯丽就坚决否认。
这倒也可以,就好像美国职业篮球的标志是杰里韦斯特运球,但总裁坚决否认。只要承认了就要给杰里韦斯特肖像费。
再后来中国乔丹硬说自己的标志和乔丹无关,而是运动员拿着乒乓球拍就说的过去了,完全是跟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学的。
因为肖像权的问题,费雯丽要做的努力还很多,当然首先还是要搞定这些女明星,让她们知道这件事,凯瑟琳赫本的家中,几乎成了闺蜜团的大本营,黄道十二宫的老家。
英格丽褒曼等人还以为,是已经不局限于明星身份的费雯丽,又把她们找来谈人设的,但不是,今天的费雯丽谈的是迪士尼,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然后道,“不信你们问凯瑟琳,对方来的时候,凯瑟琳也在场。”
瞬间,房间的气氛就被引爆了,一群女明星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房间显得乱哄哄的,让费雯丽一定要答应下来,迪士尼公司的力量可非常大。
并不比好莱坞的八大电影公司弱,只不过是专注的领域不同。迪士尼公司同样有电影部门,这是一个好事,所以竭力让费雯丽赞同。
就连挂靠在目前声势最强米高梅公司当中的几个女明星,也羡慕费雯丽被天上掉馅饼。
看看现在米高梅所拥有的明星阵容吧,葛丽泰·嘉宝、克拉克·盖博、珍·哈露、斯宾塞·屈赛、罗伯特·泰勒、琼·克劳馥、瑙玛·希拉等等。
当然其他电影公司也对米高梅展开抨击,认为米高梅只是拍摄平庸之作的公司,依靠着网罗的明星让观众交智商税。
“贝蒂、英格丽、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费雯丽开口说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是女明星,在电影待遇上是不如男性的,只能从衍生品上面多下功夫,其实我有了一个想法,只是可能需要你们拿出一定的肖像权。”
在场的女明星都点头,费雯丽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乱世佳人当中男主演的片酬是她的几十倍,这种情况现在也是存在的,在场的女明星不少人都没有拿过十万美元的片酬。
这就不怪她们苦心的钻营,见到热点就往上靠了,贝蒂戴维斯和琼克劳馥分别坐在一众女明星的两端,此时却不约而同的点点头,但随即就发现了对方的举动,小脸一瞥,脸上的不屑一闪而过。
无法和男演员在片酬上相提并论,不仅仅是费雯丽自己的问题,而是他们这些好莱坞当家花旦的全体问题,听到费雯丽谈及这件事,不由得都点头认同。
就连贝蒂戴维斯和琼克劳馥,和对方在一个房间都不舒服的女明星,都认可这一点。
在场的女明星大部分肖像权都在自己的手中,有几个表示愿意就此事和公司谈谈,相信也不是大问题,这让费雯丽松了一口气,第一关是过了。
随后就是和威廉赫斯谈条件了,希望能在迪士尼这个维护版权不遗余力的公司身上得到一些帮助,费雯丽透漏这个想法之后,所有女明星都十分赞同,有版权流氓在旁边助威,她们和公司谈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归根究底在凯瑟琳赫本家中的女明星,最差都是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演员,好几个都是影后傍身,这才可以和公司好好谈谈,要是一个只能做红沙发的小透明,那还谈什么?乖乖在红沙发玉体横陈,求给一次机会比这件事成功率还大一些。
有了大家的支持,费雯丽非常高兴,她现在觉得自己是改变女演员恶劣的就业环境,心中有种成就感。
虽然高兴,费雯丽也没有一件事,艾伦威尔逊电报当中说的事,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保密必要,但也有一件事让费雯丽注意保密。
在闺蜜团的大部分成员兴致勃勃的离开之后,费雯丽把海蒂·拉玛留下来,带着渴求的神色问道,“海蒂,你曾经说过的专利,归给本人所有么?”
“当然了,那种不被重视的专利,当然归我所有。”海蒂·拉玛一听是这件事,神色有些黯然,但还是爽快的给予解答。
她甚至能记住专利简短的说明,专利技术拥有者:海蒂·拉玛、乔治·安太尔;保密通信系统:跳频技术和一系列无线信号技术的全新概念;专利技术申请时间:一九四一年六月十日。
海蒂·拉玛一直到战争结束,都因为在奥地利的婚姻被联邦调查局怀疑,专利的事情自然也被淡忘了,目前来说海蒂·拉玛有种,我爱美国,但美国不爱我的感觉。
专利被忽视,影视发展和很多人相比也不尽如人意,她都非常羡慕费雯丽,几乎不用做什么,就能得到很多声音的赞誉,现在连美国广播公司和甘乃特报业托拉斯都找上门,以主动的姿态求合作,这让海蒂·拉玛非常低落。
费雯丽倒是没有继续追问,她要先把确认的消息,发往新德里。
套取有价值的消息,费雯丽也是第一次干,还需要家人的指导。
南亚次大陆加尔各答,关于印度女神费雯丽在美国募捐的第一批物资到达,这个消息让加尔各答工业区的的人们,发挥了传统技能载歌载舞起来,用实际行动证明印度歌舞片不是浪得虚名。
因为安达曼群岛附近海域被封锁的消息,这一船货物已经比预计晚到了两天。
但这都没有关系,这是出生于英属印度的大英国宝,为家乡所尽的一份心意。
这个消息本身就足以令已经被天气折磨够呛的印度人高兴,已经有段时间不见的孟加拉省行政长官安德鲁又出现了。
整个人似乎富态了一些,用洪亮的嗓音,歌颂了费雯丽为英属印度所作的一切,英属印度为费雯丽感到自豪。
“这是女神的馈赠,值得所有印度人的感激。”安德鲁全情投入,满面红光的样子绝对不是在旱灾中大捞特捞,而是为到达援助的消息高兴。
“女神的馈赠!”这也是今日英属印度大部分报纸的标题,对费雯丽身在美国,却为英属印度劳心劳力的事实,表达感激之情。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
这一船的物资到达,顶多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但对英属印度因为旱灾的损失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不过处在总督府的角度上来看,除却人员损失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损失。
而次大陆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嘛,这样一算的话,也可以说本次旱灾英属印度全身而退,并没有遭到损失,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扛过了这一关。
艾伦威尔逊津津有味的阅读着英属锡兰的报纸,上面是这么写的,“在这个幸福的年代,我们这些可怜的人受到了强大的欧洲文明的带动,享受到诸如电影、机器等众多恩惠,此时能有什么比我们这些欧洲恩人的生活品质更让人激动的呢?因此我们觉得,我们的锡兰或许会对英属印度的某些内陆地区的某些事情感兴趣,但为了锡兰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向欧洲文明靠近,才能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艾伦威尔逊并不讳言,他现在非常想要见一见这家报社的主编。一开口就是老帝国主义了,不在殖民地做二十年人上人,都没有这个水平。
“就好像安德鲁一样。”嘟哝了一句孟加拉省行政长官的名字,对于这位行政长官的拙劣表演,艾伦威尔逊嗤之以鼻,最嗤之以鼻还不在安德鲁身上,而是印度各界对安德鲁讲话的赞誉,这个在旱灾当中脑满肠肥的孟加拉省行政长官,何德何能受到如此的好评?
艾伦威尔逊丝毫不怀疑,如果孟加拉大饥荒当中,不是现在的联合省行政长官伯克,而是现在的安德鲁面对,孟加拉大饥荒的死亡人数还要更高。
可报纸对这位孟加拉省的行政长官是怎么说的?“安德鲁先生属于那种正派的旧式英国绅士,就像当今我们眼前的众多楷模一样。他是一位爱家之人,就像我们亲爱的英国兄弟们所说的那样,重视家庭,心怀仁慈。”
这家报纸不是收了钱,就是被猪油蒙了心,也许两种兼而有之,安德鲁热爱家庭的事情,艾伦威尔逊万分的同意,才做了不到一年孟加拉省行政长官,都诞生三个后代了,考虑到安德鲁的年龄,他都怕这位孟加拉的青天大老爷,操劳过度猝死。
不过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个时候总不能出来唱反调,经过了葡萄牙中央政府的高效率,佩德罗发来电报,非洲的麸糠……哦,粮食,已经装船朝着英属印度进发了。
葡萄牙拿出来了万分的诚意,终于在英属印度的死亡高峰过去之后姗姗来迟。
这当然不是常态,至少就艾伦威尔逊来看,他的另外一条建议,趁着饥荒吸收和平教徒,建立对果阿的居民隔离带这件事,执行的就颇为坚决,简直可以用闻风而动来形容。
旱灾期间果阿吸收了近二十万和平教徒,在果阿周边定居,改变了周边两大族群的人口比例,分配土地、赠与口粮保证这些新居民不饿死,一系列的动作一点都不含糊。
单单从非洲运送粮食这件事,好像略微显得拖拉,要么是真的距离远,要么就是故意的。葡萄牙国内萨拉查一家独大,艾伦威尔逊倾向于后者。
正这么想的时候,专员秘书埃德尔推门进来道,“艾伦助理,专员找你谈一下事情。”
“谢谢,埃德尔。”艾伦威尔逊一边起身一边问道,“知道都是什么事情么?”
“我有责任保密!”埃德尔故作正色道,“听说葡萄牙的十万吨粮食就要到了,还有安达曼群岛的封锁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总是要解决的。”
“非常的具有保密意识。”艾伦威尔逊郑重其事的开口感谢道。
葡萄牙的粮食在这个时候到达还有用么?当然是有用的,目前英属印度的情况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对社会公开的部分是,“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本次抗击旱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一次英属印度发挥了自立自强的精神,震惊了整个世界,印度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地的尊重。”
这当然是假的,在大英帝国还能影响到的殖民地中,伦敦舞台上国大党和穆盟的猴戏,远远比英属印度对抗旱灾的努力更吸引眼球。
实际上目前英属印度的情况,也可以说是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曲线已经被拉平了,假如说之前每天饿死一万人,而且持续了许多天,现在已经过了那段时间,现在差不多每天饿死九千五百人。
英属印度总督府所说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是因为数据出现了拐点,它不在一天刷新一天的增长,曲线已经被拉平。
这点从巴伦爵士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来,见到艾伦威尔逊进来,轻松的问道,“看到安德鲁的讲话了?”
“看到了,具有震耳欲聋的效果。”艾伦威尔逊含笑点头道,“本次孟加拉省对抗饥荒的表现,远远优于几年前的失误。”
艾伦威尔逊这句话的前提是,本次的旱灾其实并没有影响到孟加拉省。
这一次的旱灾和孟加拉饥荒不同,那一次影响的是恒河下游,这一次影响的是恒河上游,孟加拉省本来就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也就是说安德鲁行政长官的表演,根本就是在制造紧张态势。
不过说孟加拉地区没有出现粮食飞涨也不确实,因为确实涨的很离谱。
不过原因并不是饥荒,而是英属印度专员助理和英属缅甸专员沟通之后,驱逐罗兴亚人带来的后果,百万罗兴亚人就是百万张嘴,随身携带的口粮能吃多长时间,还不是要张嘴吃饭?
不过这一点上,安德鲁倒是很令人另眼相看,在表示旱灾严重的同时,以孟加拉省行政长官的名义,安排人手让逃难而来的罗兴亚人每天喝一碗粥,不至于饿死。
后果就是在做了这件事之后,安德鲁更有理由树立形象,同时坐视粮价上涨了。粮食都给罗兴亚人了嘛,需求不足当然上涨了。
至于具体得到了多少利润,等到旱灾结束之后分账,大英帝国的绅士们就知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