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江天放侧了下头,躲过姐姐的“凤爪”,继续说:“首先是确定宣传人员;姐,你是有不少来应聘的人吗?你把所有来我们药店应聘的人员都撒出去,就一个任务,发传单,把这作为面试的一项考核内容,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综合确定,是不少能被聘用。即便是以后没被录用的,这几天的工作还是可以按天计酬,不让他们白忙。”
“另外,美人鱼还有一个任务。。。”
“以后不许叫我美人鱼。”钟丽芸突然打断他。
江天放一愣:“也是,美人鱼都不穿衣服的。开玩笑的,别打人啊。。。我以后叫你丽芸姐还不行吗?”
钟丽芸比江天放大两岁,和江子英是同学,在江天放的记忆里,钟丽芸当几年记者后就出国了,从此音信杳无。
“丽芸姐,现在可以考虑广告了,电视、报纸的广告都要,这方面你人头熟,还是得靠你出面。”
“弟弟,已经没钱打广告了,我这预算都快爆了。”江子英最担心的就是钱,刚刚拿到一百万的时候,她还有种暴富了感觉,没曾想,那些钱,第二天就撒出去,没影子了,现在,她太需要钱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比以前上班,过平淡日子的时候,还要穷。
江天放拍了拍姐姐的手臂,说“姐,不着急;这批采购清单里面,我预定了一批保健品,拿这些保健品抵广告费,应该可以吧。”这话的后半部分,是对着钟丽芸说的。
“嗯,以货抵现,应该没问题,电视台也得发福利的。”钟丽芸比较熟悉这个做法。
“我们就定在国庆开业!开业前三天,在《湖东都市报》连续做三天的整版广告,电视广告暂时可以考虑投放在宁阳电视台,咱们的核心广告词就是---平价风暴!”
从那天开始,宁阳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一批身披红色绶带的宣传员,绶带上写着“军民大药房”;她们的任务就是向路人发放宣传单,并做出解释。
九十年代初,这种宣传方式还是初现宁阳;人们都很好奇。
宣传单的内容不复杂:
军民大药房,十月一日开业;
我们的宗旨:将平价进行到底;平均药价低于市场40%;
宣传单后面有几个药品名称和价格,再就是地址,还要一副小的简易地图,标明了到军民大药房可以搭乘的公交线路。
询问宣传员的人很多,特别是老年人,什么样的问题都有:药店是谁开的?药品是什么厂生产的?是不是只有几天优惠低价?这么低的价格会不会亏本?不一而足。。。
有人去其他的药店对比过,宣传单上那几个药品价格只有其他药店的一半。
而后,电视台也出现了广告,这是一个三维动画广告:
一名军人致礼--为人民服务!然后是金色白底几个字--平价风暴!再推出一排字---军民大药房!然后是地址电话。
这个广告每天滚动播出,早上三条,中午三条,晚上十条;江天放很是感叹,幸亏现在广告便宜啊!那时候,3d-max刚刚进入国内,一般广告都是平面的,立体三维的动画非常吸引人,连肖妈妈都说,这个广告有点艺术。
不过肖妈妈暂时没机会去欣赏广告了,她得去北京。
陪肖妈妈去北京的是江天放和林可乔。
肖妈妈这次去的任务是---提亲!
;
官雄 第十二章 岳父
北京,西山。
与巍峨雄伟的皇宫不同,这里是这座繁华的都市中,难得的优雅地方,四周苍柏滴翠,幽静深远。
肖芬他们的车刚到院门前停下,林南天与夫人乔雅茹就迎了出来,两人身后跟着的是林可乔的哥哥林可瑜。
“肖老师好啊。”林南天笑容满面,来北京上任之前,他是华南军区司令,在宁阳生活了几十年,江天放的父亲以前就是林司令手下的猛将;何况儿子、女儿都曾是肖芬的学生,特别是因为女儿和江天放从小关系好,两家关系一直都很近,平时他一直称呼肖芬为肖老师。
“叶参谋长好,雅茹好,你们太客气了。”肖芬也很高兴,有几年没见面了。
“芬姐,还是叫老叶吧,参谋长太生分了。”乔雅茹在一旁说。
林可乔早就如燕子般飞到她妈妈身边,挽着老妈的胳膊,一脸幸福的笑着。
几人谈笑着走进院子,来到客厅。
闲聊一阵各人近况,周边趣事,肖芬转向正题。
“老叶,雅茹;小放和乔儿年纪也不小了,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我这次来,就是代我们家江天放来正式提亲,想请两位玉成首肯哦。”肖芬笑着说。
“哪用得着提什么亲啊,我们家这小妮子早就丢下我这亲妈,去孝敬她婆婆了;芬姐,我可是嫉妒死你了。”乔雅茹搂着乔儿,故作调侃的说。
“妈,我可想你了。”林可乔此时害羞了,一脸通红通红,把头埋进了妈妈的怀里。
“哈哈,这是大喜事啊。”林南天豪放的说:“小放这孩子很不错,我很喜欢。女儿交给他,我一直很放心。”
有人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还有人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这话,都是说女儿和爸爸很亲,做爸爸的,对女儿有着额外的关爱,现在,眼看着女儿长大了,要结婚成家了,虽然林南天心有不舍,可看着女儿那一脸的幸福与满足,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呢?
“那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啊。。。”肖芬笑着说。来之前,她其实心里知道,两个孩子的事情,林南天是断然不会反对的,可这毕竟是风俗,是礼仪,作为男方的家长,是必须要走这么一个流程的。
“嗯,就这么定了。”林南天大手一挥,仿佛在指挥一场战役一样:“小放,乔儿以后就交给你来照顾了,你这一辈子,都必须护着她,这是男人的责任,明白了吗?”
林南天说这话,语气有些严肃,仿佛在交待一项军事任务。
江天放站起来,挺直了腰杆,立正,敬礼,答道:“报告首长,坚决完成任务。”
大家都笑起来,江天放这话,半是玩笑半是真。开玩笑的是这种回答形式,真的是回答的内容。
“嗯,不错,以后不许叫首长了,明白了吗?”林南天对于江天放这种回答,却是很满意。
“是,明白了。”这回,江天放的声音小了些了,毕竟,得改口叫爸了。
“先去吃饭吧,乖女儿,今天得多给老爸夹些菜啊,养了这么大,竟然便宜了这小子。”林南天疼惜的拉着女儿的手,笑着说。
“爸。。。”林可乔又羞红了脸:“我永远都是你女儿啊。”
一大家人欢天喜地的吃了顿团圆饭;按林南天的要求,婚礼定在年后,在北京办。
吃完发,林南天对妻子说:“雅茹,你陪肖老师聊会;小放,小瑜,你们到我书房来。”
林南天的书房在二楼,书房很宽敞,两侧是一溜的红漆木书柜;靠窗是书桌,桌上几部电话,几叠文件。
江天放看着这个曾经很熟悉的书房,先前的兴奋渐渐平息;对于林南天,他内心充满了亲切很感激,还有一丝敬畏;这种敬畏是从小就形飞,在军区大院,“林司令”是每个男孩子心中梦想的巅峰。
林南天很看重这个早已默许的女婿,他甚至提前做好了让江天放作自己军界接班人的准备。与儿子林可瑜的儒雅细致不同,江天放的大局观、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似乎是天生的,这一点,是江天放在协助于文伯教授做红海1号研发的时候,林南天体会出来的;后来江天放在特种兵团的经历,这一点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嗯,说说吧,这么想起转业了?”林南天对于江天放的举动,当然一清二楚,陈立华军长早就把事情都详细的向他报告了,包括江天放对于苏维埃解体的预测;说白了,要是没有他最后点头,陈立华这个军长都不敢直接批准江天放转业;总参虽然不管团职干部的转业,可林南天是他正儿八经的首长啊,更何况,这可这是人家的女婿,人家的家事。
“爸。”江天放称呼的改口,显得极为自然,毕竟前辈子叫了几十年;他想了想,字斟句酌的说道:“《史记》里有句话--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国防固然重要,但投入过重,难免成为无水之鱼。保家卫国,家在先,国在后,就隐藏了这个道理。”
“苏维埃就是前车之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想中央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和能力。”
江天放逐渐放开,谈及一些改革的利弊,从市场经济可能导致的企业危机到医疗、教育改革等等的民生问题。。。
“看来你决心很大啊。”林南天若有所思:“也罢,这也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你既然有志于此,我也不阻拦。具体有什么想法?”
“下基层吧,既是锻炼,也能做点实事。”江天放回答很快。
“这样最好,既然做,就做出点样子,你也好,小瑜也好,都给我记着,记得为老百姓多谋点福祉;放手干,只要是真心做事,做实事,就不要怕,上战场死都不怕,干事业就更不要怕;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找我。”林南天对部下的支持一向都不含糊,更何况自己的孩子:“最近我会回湖东一趟,正林书记会设家宴请我,到时候你和乔儿一起参加。”正林书记是湖东省委书记欧阳正林。
“对了,那个大药房是怎么回事?”《解放军报》刊发新闻后,林南天看到江子英的名字,曾问过林可乔一些情况。
说起这个,旁边的林可瑜也来了兴趣;林可瑜现在在中纪委工作,是监察部法规室三处处长。说实话,林可瑜对自己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舅子还是有些看不懂的,小时候被人称为神童天才,会读书也就罢了;谁知他不去搞学问,偏偏去了部队,偏偏还在部队搞得风生水起的,正以为他会在部队发展下去吧,他偏偏又转业了,还没等工作呢,又开始学起了做生意。据妹妹说,那个规模,还不小呢。
“现在不是还没分配嘛,趁这机会,做点实体;其实,我也就两个目的,一是让药价降下来,老百姓能吃得起药;二是积累资金,等将来资金富余了,成立几个基金,帮社会解决点实际问题。”江天放回答。
“基金?什么意思?”林南天有点好奇,国家基金他倒是见得多,可企业个人基金,这个还是第一次听说。
“就是出钱解决实际问题,类似如现在的希望工程。”江天放解释说:“既然是部队企业,总得为部队做点实事,解决点实际问题啊。按我的预想,首先成立的应该是‘转业复员军人安置基金’,特别针对那些伤残军人、特困军人的安置,这个基金最迟明年中就可以启动了。”
“这个点子不错。”林南天大加赞赏。
军委对军人安置一直比较头疼,特别是大裁军以来,部队回地方的同志,数量很多,这些人,可都是为国家流过血的,现在,一声令下,要他们回家,总得妥善安置吧;可军人除了自身的素质过硬,其他可用于地方政府的能力就很一般了,毕竟都没有在地方上工作过的经历和经验;地方上呢,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更别说后面排队等着的那些人,这些个位置,自己都分不匀呢,又怎么会有好位置来安置那些只会打仗的退伍军人呢。因此对中央来说,如何安置好退伍军人,一直是一个敏感的政治任务。
林南天道:“在这个问题上,你们如果能帮部队分忧,那你们借部队的牌子用一用,就还说得过去了。”
姜永远老的辣。林南天看问题,一下就看到了核心的地方,江天放那点小九九,自然瞒不过他:“那还有什么基金?”
“这个嘛,商业秘密。”江天放卖了个关子:“总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了,爸,还有个事情,您看部队能不能参与下?”
“怎么,借了部队牌子用还不够,还想直接用部队的资源?”林南天不置可否。
“也不全是,应该说借用部队浪费的资源。”江天放知道,岳父这是怕自己手伸得太长,做出什么影响不好的事情来。
“怎么说,部队还有浪费的资源?你说说看,如果真是浪费了,我得想办法弥补回来,免得你们钻空子。”林南天笑了。
“以后大药房的连锁店会越来越多,货物运输的压力肯定大;全靠铁路托运一是成本高,二是效率低;我想借药品运输成立个物流公司,进入运输业。”江天放说道。
林南天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他知道,江天放不可能开口向自己要部队的车,来为药房服务的,没有人敢在他这个总参参谋长这里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运输车辆主要还是物流公司自己解决;我是这样想的,军区后勤部的军车,完成了军需运送任务后,一般都是空车回转,我想利用这部分资源;当然不白干,按劳付酬;而且只要部队车辆预定好时间,优先安排货运,不会耽误他们返程时间。”
“这倒可以考虑,到时候你去找一下刘浩部长,记住,要适可而止。”部队经费紧张,下面有些小动作难免,特别是车队,偶尔出去接点活,是常事,部队也没有管太严格;有个正规途径赚点补贴,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
林可乔来叫他们吃饭时,几人谈兴甚浓,不觉黄昏。
席间,乔雅茹对他俩说:“乔儿,小放;吃完饭去看看外公,老人家念叨好多回了。”
乔雅茹的父亲乔真年逾古稀,已经处于半退状态,没有管具体的事情;但仍担任中顾委副主任。
;
官雄 第十三章 棋理
林可乔的外公住在郊外,是一座北方很常见的那种四合院,老人近些年喜欢清静,没和孩子们住一起;以前林可乔在北京读书那阵,江天放来北京看她,倒是经常陪她来外公这。
从院子东南角进大门,绕过影壁,便是外院;院里有株经年老枣树,现在正是红果满枝的季节;从雕花木刻的垂花门进去,便是内院;内院种了些花草,还有棵一人合抱不过来的樟树。樟树下一方茶几,两张藤椅;江天放与林可乔进去时,老人正眯着眼躺在藤椅上小憩,茶几上还有一局未竟的黑白残局。
林可乔拿着几上的茶具进里屋沏茶,江天放则站在院子里,静静看着残局;待得可乔出来,老人已经缓缓的睁开了眼。
“乔儿、小放来了。老啰,摆一盘残局竟然累得我直迷糊。”
林可乔搬个小凳坐在外公旁边,把茶壶递到老人手里:“外公,快尝尝;这把紫砂壶是我和小放刚刚在琉璃厂淘来的。”
乔真,字朴拙;外界戏称“乔老爷”,好茶、棋、书、乐;建国后由军入政,特殊时期期间被闲置,居住在宁阳;特殊时期后复出,入主央阁,主持经济工作。
老人外表儒雅,性极刚烈;传闻他曾外出巡查,回京后即有83年“严打”;有人问及是否“矫枉过正”,老人回曰:“乱世当行重典”。
“嗯,这壶不错,是正宗的宜兴紫砂鱼儿龙。”老人喝了口茶:“小放,来,下一局。”
老人闲居宁阳时,江天放未及韶年;到林可乔家中玩耍,被老人强行收徒,学习围棋;八岁时已经可与老人下分先,当时被老人当为得意之作,逢人便说,自己是名师。
秋风过处,树影斑驳;一老一小,落子如飞;树影衬着黑白棋子,宛如一幅水墨画。
黑白棋局进程极快;半小时不到,已进中盘。江天放略加思索,“啪”,将黑棋落在断口。
“棋从断处生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老人说着,旋即落子:“你要战,我便战。”
白棋打吃,黑棋长出;白棋虎,黑棋跳,白棋拆边;一番乱战过后,白棋两边成活,黑棋却成厚味。
“小放,长棋了啊,知道放眼全局,各取所需。”老人说了句。
江天放应声:“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何况这棋,根本杀不死。”
又下了几十手,棋局已进官子;老人落子渐缓,终盘未竟,就已投子认负。
“输了,已经没有可争胜负之地,扳不回来了。”老人坐回靠椅:“你自己评点一下。”
“布局两分,双方都是本手,中规中矩,无逾越之处。”江天放老老实实的应对。
“嗯。”
“中盘乱战,看似两分,实则黑棋厚味,全局稍好;白棋虽然就地成活,但略显局促。”
“确实,白棋还是有点小家子气了,按此时盘面,扣除贴目,黑棋已经领先五目左右,那收官呢?”
江天放老老实实的说:“黑棋收官亏了三目左右。”
“不是亏了,是让我吧。”老人旋即自言自语:“这样也好,赢多赢少都是赢,赢太多了,未见得就是好事。”
“下棋如此,乔儿交给你我也就放心了。”昨晚,女儿已经将可乔定亲的事告诉了老爷子;老爷子这是借着棋局,考量小放呢。只是小放今天的表现,让他觉得这小子成长很快,没了以往的那种冲动,而多了一份大局观,更懂得了容让,这是让老人心里最为满意的。
林可乔轻轻的帮老人捶着腰背:“外公,小放待我极好。”
“小放,你打算去地方工作?”老人问。
“嗯。”
“定下去哪儿没有?”
“具体去哪儿没定。”江天放回答。
“知道我这些年有什么遗憾吗?”老人又问。
江天放略一思索:“百姓还是有点苦。”
“是啊,早些年党同伐异,误国误民久矣;前些年拨乱反正,误时误事,但人心不齐,怎可办事?不得已而为之啊;真正的发展,也就这几年的事情,时间太短了,很多事还没做到位。前年我去甘肃调研,在离兰州不到一百公里的农村,有个五口之家,全家竟然只有一条可以穿着出门的裤子,要出门,得轮着穿,才能出去;我当时感觉羞愧啊,虽然是特例,可这是事实。”老人说着,叹了口气,神情显得有些萧索。
“一定会好起来的。”江天放声音不大,语气坚定。
“不说这些了。小放,如果工作,你说说在北京、宁阳、平洲工作的利弊。”老人问道。
“北京望眼全局,视野开阔;但行事掣肘颇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谨而慎之,步步为营。”江天放缓缓作答:“宁阳可做事,亦可做官。”
乔老插言:“那你是想做事还是想做官?”
“只能说做官为事;当大官好做事。”
“此言差矣。为官也好,为事也罢;由小及大,目的一致,方式不一;官之大小,仅涉民之寡众而已;只需惟民,便可惟心。”老人话锋一转,语气严厉,目**光:“小放,你给我记着,将来若有祸民之事,外公定不护你。”
林可乔受了一惊,一手握住外公,一手拉着江天放,不知所措。
江天放昂然而立:“小放自然明晓,否则,岂肯弃军从政。”
“知晓便好。嗯,那你说说平洲。”
平洲地处湖东山区,经济落后,民风彪悍。
“平洲苦寒地薄,发展不易;但山高皇帝远,不必拘泥,可出奇招。”
“还有奇招?”
“农民不是一定都要种地啊,山中自有黄金屋。”江天放狡黠的一笑。
“还有黄金挖啊?”老人调笑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江天放说完苦笑:“其实,说起来容易,真正做,难度还是蛮大的。”
“这三地,若要你选,你去哪儿?”老人追问。
“北京好升官;宁阳好顾家;平洲好做事。小放听外公的。”江天放没有正面回答。
“臭小子,给外公下套啊。”
乔真爽朗的笑声响起,惊起树梢的飞鸟;几片落叶飘过,带着樟树的清香。
;
官雄 第十四章 开业
宁阳市主管文教卫的副市长谢小娜一头短发,身材高挑丰满,为人却是精明而强干。接到市长卫立民的电话,要求她去参加一个药店的开业典礼,还觉得有点纳闷,一个药店开业,用得着她这个副市长出面嘛。
卫市长最后说:“这是华南军区后勤部邀请的,作为今年宁阳市军民共建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谢市长,这是政治任务,我也不敢怠慢啊;可国庆期间,大家事情都多,何况,文教卫这块本就是你在分管,只好辛苦你一趟了。”
如此一说,谢小娜只得答应市长,前去走一趟;她坐的车还没过军民大药房前的那个十字路口呢,就已经看见前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马路两旁,药房前坪,竖着上百面巨幅红旗;车行渐进,只见药房前坪搭了个舞台,台前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台后是军乐队;台上有个着女军装的演员正在唱“花篮里花儿香”,随着那悠扬的歌声,台下群众不时的掌声雷动。
谢小娜的车一停下,一名女军人迎接过来,上前先给她敬了个军礼,然后才道:“欢迎谢市长,我是军民大药房经理江子英,刘部长已经在那边等您了。”
旁边是几名记者,摄像机、照相机都对着谢小娜闪个不停。谢小娜瞟了眼那些记者的证件,中央媒体、《解放军报》、省级市级的媒体都有,她心里在寻思:“一个小小的药店开业,规格怎么这么高?”
谢小娜随着江子英走向主席台,刘浩部长已经迎接上来,随同迎接的还有军区医院院长何满生。这三位领导,就是今天开业最主要的贵宾。
领导见面,自是一番寒暄客气,江子英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坐,征得刘浩的同意后,才拿起麦克风,脆声宣布:军民大药房“开业典礼”,正式开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