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无尽破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隐仙者
郎君还是没有归来……
夜幕降临,江船中升起了点点灯火。
杜十娘端坐于船中,挑灯一代。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杜十娘将灯芯剪了又剪。
终于,在一阵踉跄的脚步声中,郎君回来了。
杜十娘起身相迎,而郎君却神色匆匆,不言不语,只是目光与杜十娘相触时,微微的有些躲闪。
杜十娘见公子神色不愉,似乎有心事郁结于胸,连忙摆设酒馔,温言软语殷勤劝解。只是那公子不饮不食,只是摇头不语,一言不发的就要上床安歇。
杜十娘隐隐中升起不祥的预感,不过仍然按捺住心中的不快,乃收拾杯盘,为郎君解衣就枕,问道:“今日有何见闻,而郁郁如此?”郎君只是叹息,却始终不开
到夜半,郎君辗转醒来,又叹一口气。杜十娘心中有事,一直夜不能寐,因问道:“郎君有何难言之事,频频叹息?”
郎君拥被而起,欲言又止,终是说不出话来,只是眼泪扑簌簌掉下。杜十娘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
终于那郎君被逼不过,讲出了一切缘由。他终究还是被那富贵公子言语所动,惧怕回家后被严父责备,因此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将杜十娘卖给那富家公子。





无尽破碎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如梦梦已醒
天亮了,梦醒了。
杜十娘对着铜镜,平静的梳妆。空中那如流水一般回荡的乐音已经消失,从离开行院到现在,这一段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像一场美丽的梦境。
梦结束了,她也醒了。
镜子之中的她脸色苍白,却又透着一种异样的嫣红,她的眸子平静如水,没有痛苦,没有忧伤,没有悲愤,有的只是仿佛看透了这个世界一般的清澈明光。
船舱外传来鼎沸的人声,郎君踯躅着走进船舱,看着杜十娘,欲言又止。
杜十娘平静的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请郎君稍等。”说着她取出久未动用的胭脂水粉,画眉描红,用心的修饰过后,又褪下身上的布衣荆钗,换上压在箱底的花钿绣袄,极尽华艳与丽质。
女为悦己者容,看着过去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爱人,一改平日的素装,戴上钗头凤簪,披上彩绣华裙,青丝垂髻,琳琅环佩,光彩照人,丽色入骨,比昔日初见时还要荣光更胜,那郎君心中不禁隐隐有些失落,纵然是自己将她亲手送出,但是想到此等丽色从此就要投入他人怀抱,一颦一笑都不再为他所有,顿时心中也颇不是滋味。
当杜十娘走出船舱的一瞬间,所有的围观者都不禁屏住呼吸,将目光聚焦到她身上,再也舍不得离开。她的目光如水,神色从容,美艳的不可方物,一种沉静中带着自信,从容中带着庄重的气质油然而生,让她看起来没有半分青楼女子的失意憔悴,反而有着一种动人的澄澈与纯粹,宛如一朵盛开在浊水中的青莲一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一时间,所有的围观者都有些失神,原本略带着嘲笑鄙视怜悯的议论再也说不下去,而那富贵公子更是欣喜不已,深深觉得自己先前花费的偌大苦功与千金巨资,十分的有价值。
年轻儒生面色呐呐,不敢与杜十娘目光相触,只是尽快过船与那富贵公子交割。
杜十娘神色平静,不见半点悲悯或欢喜,亲手帮年轻儒生验看检看银钱成色后,又向那富贵公子道:“既是交割完毕,我已归君所有。只是方才的梳妆台内,有李郎路引一张,还请暂且抬来!”
那富贵公子见了杜十娘笑容,顿时魂不附体,连忙命家僮将杜十娘的梳妆台抬来。
杜十娘取出钥匙,打开打开梳妆台,但见其中上下三层,尽是抽屉小箱。
杜十娘也不继续开箱,只让那年轻儒生自去箱中寻出路引来。
那年轻儒生依言抽第一层来看,顿时不禁一呆,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各色钗环饰,充牣于中,约值不下数百金。
此时别说那年轻儒生,就是那富贵公子以及附近船上的围观之人,也无不惊奇,连连感叹。
杜十娘却毫不珍惜,举手间将其全部投入江中,又命那年轻儒生去抽第二箱。
那年轻儒生迟疑着抽出可第二箱,却是脸色不禁一白,只见其中尽是玉箫金管、古玉紫金等等诸般精巧玩器,价值不下数千金。
待那年轻儒生看清了箱内的物品之后,杜十娘又将其尽数投入到大江中。此时附近客船,并岸上之人,观者如堵,见到杜十娘将价值数千金的两箱财宝尽数投入江中,不禁齐声大叫:“可惜,可惜!”
而那富贵公子见杜十娘的妆台之中有着如此多的财物,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惊,连忙想要跨过船来阻止杜十娘。
那年轻儒生颤抖着手又抽出最后一箱,箱中复有一匣。开匣视之,但见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光彩辉煌,皆是无价之宝。看得旁观者大开眼界,纷纷喝彩,一时喧声如雷。
杜十娘又要将其投之于江,此时那年轻儒生已经回过神来,顿时心中后悔万分,不禁抱持杜十娘的大腿恸哭忏悔,而那边船上的富贵公子也跳过船来劝解十娘。
杜十娘一把推开那年轻儒生,环视天地。此时船上岸边,人声鼎沸,许多了解缘由的围观者,无不唾骂那年轻儒生负心薄幸。
杜十娘原本意欲直抒胸臆,将心中的满腹怨曲痛骂出来。只是当看到那年轻儒生卑颜屈膝、痛哭流涕的窝囊样子,以及那富贵公子的惺惺作态、贪婪虚伪,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她环视天地,但见天地苍茫,幽幽高远,那昔日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江水远山,此刻离自己是如此的接近。一丝丝空灵剔透、清澈见底的乐音在她的心中响起,一时间尘世间的颠倒迷离爱恨情仇一一在她的眼前流过,在这一瞬间,她再无丝毫的迷茫与忧伤。
岸边喧闹的人群,痛哭流涕悔不当初的年轻儒生,惺惺作态却暗藏得意的富贵公子,以及那无数或怜或赞或悲或喜的目光,都渐渐的远离杜十娘而去,在这一瞬间,她仿佛从这个滚滚的红尘之中抽离了出来一般,无悲无喜。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环顾了天地一圈,看着百态的人生,杜十娘突然笑了一笑,看也不看身后的人一眼,纵身跳入了滔滔的江水之中!
杜十娘坚定与决绝的纵身一跃,顿时让旁观者们一片哗然,而那年轻儒生和富贵公子更是呆若木鸡,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这就完了?”
看着鼎沸的人群,纷纷在咒骂那年轻儒生和富贵公子,甚至还有几个恰好路过此地的江湖侠客纷纷跃出人群,意欲跳上船去痛殴那两人。崔莹不禁撇了撇嘴巴,略略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一段故事的完结,只是一段故事的开始而已!”独孤凤淡然一笑,悠然转身,也不看后面正在上演的闹剧,只是道:“走吧,故事已经看完了,我们该继续自己的旅行了!”
崔莹轻轻一笑,看了一眼水中,此时江中早已经没有了杜十娘的踪迹,至于她去到了那里,前夜亲眼看到独孤凤将浮云仙舍抛入江中的她,自然隐隐有所猜测。
不过崔莹是聪明人,此事既然独孤凤不提,她也不会自作聪明的主动去问。因此她只是回头轻轻瞥了一眼那正被江湖侠客揍的抱头鼠串的两个负心人,有些惋惜的道:“可怜了那位十娘。这样放过了那两个人,是不是有些太便宜了他们?”
独孤凤笑而不语,她自然不会说她刚刚其实已经借助着杜十娘对两人的怨恨,悄悄的拨弄了一下两人的命运之线,为两人安排了一个无比精彩的未来人生,保证两人将来会遇到具有娈童、痴汉、人妖等等属性的奇人异士,以这两人的奇遇,说不定什么时候天上就会掉下一本葵花宝典、碎梦刀之类的神功秘籍,至于两人能不能练成,那几乎是无比肯定的答案。
扁舟沿江逆流而上,向着金陵这座六朝烟粉古都行去。
透过重重水幕,独孤凤看到杜十娘已经顺利的进入浮云仙舍,开始一心一意的修行《太真八景升仙剑经》,不禁心情大好。
她甚至饶有兴致的取出了一个玉箫,向崔莹道:“即来江南水乡,又怎么能少的了江南小调!来,我来教你唱一歌吧!”
崔莹眼尖,一眼就认出了独孤凤取出的玉箫正是杜十娘扔下江的那些古玩玉器之一,不禁暗暗一笑,替那些偷偷潜入水中的准备捞取宝贝人感到悲哀,他们白白辛苦一场,却不知道这些珍宝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不过这些话,崔莹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她只是在心中暗暗腹诽。金银玉石、翡翠玛瑙等种种奇珍,对凡人来说,固然是异宝,但是对仙家来说,只是比泥土沙石珍贵不了多少的建筑材料,要多少有多少,完全不值一提,却没想到独孤凤连这些东西都要顺手牵羊,真是不知道让人该如何评价她的品味……
“哎呀!”
崔莹的腹诽自然瞒不过独孤凤的感应,她刚刚腹诽了两句,脑门上就被玉箫狠狠的敲了一记。
“哎呀,我错了,师叔手下留情!”崔莹连忙抱头,一边揉着被敲的红彤彤的额头,一边可怜兮兮的向独孤凤认错哀求。
独孤凤十分满意崔莹的认错态度,不过觉得敲击她额头的感觉不错,顿时又顺手敲了几记!
“啊!”“哎呀”“不要”……
几声惨叫之后,崔莹泪眼汪汪的顶着大了一圈的脑门,满腹委屈的倾听着独孤凤的教诲,认真的学起了这一对她来说曲调和词句都十分古怪的乐曲。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夜深人静时,可有人看见我在哭……”
“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
……
崔莹的嗓音清灵而妩媚,与这一曲《白狐》契合的天衣无缝。不过片刻之间,一曲缠绵悱恻、仿佛带着千年幽怨的美丽乐曲,已经跨越重重的空间,响彻整个大江。




无尽破碎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百年前自一家
船行江上,清风徐来。
画舫楼船之中,昔日的宾客早已散尽,独留方梁与那位灵襄姑娘。此时二人在画舫中凭窗对坐,下着围棋。棋桌旁边放着酒菜,二人各自手拈棋子,不时举杯对饮。灵襄偶尔还拣些酒菜,亲昵的递到方梁嘴边,与其共饮共食,神态亲密,耳鬓厮磨,宛如真正的神仙眷侣一般。
灵襄眼波流转,似醉似醒,借着劝酒喂食的机会,挨挨擦擦,亲昵撒娇,几乎半个身子都依偎到了方梁的怀抱。
方梁神色迷离,眼眸温柔,略带痴迷的凝视着灵襄,一刻也不愿意错开目光。只不过他的本性乃是谦谦君子,哪怕是颠倒迷离之际,也是颇为拘谨收礼,不会如其他男人一般魂色授予、淫邪不堪。
看着自己使劲浑身解数,方梁这呆公子还是没有逾越雷池一步。灵襄不禁微微有些郁闷,其实按照她以往的行事风格,本不会这么快的运用魅惑的手段,只是她这一次在江南盘庚的久了,又闯出了偌大的名头,难免吸引到一些仇家的注意,为了不引气更多的麻烦,她还是要尽快将一切收尾,换个身份再游戏人间才行。
而且前日她撞上了昔日的老对头寒光道人,双方在万丈高空大战了一场,虽然因为各自克制,没有对凡间造成什么危害。但是这么大的声势,肯定惊动了不少正在凡俗游历修行的高僧大德们,为了她的安全计,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马上回山,在山中蛰伏个百十来年,等风头过去了,才能再出来混。
不过就算她已经做好了收手回山的准备,却不代表她会放弃现在这个到嘴边的“肉”。她在江南行院潜伏良久,就是为了寻觅根行根器上佳的男子,如今既然遇到了方梁这个难得的“猎物”,自然是要吃进嘴里才能甘心嘛!
不过前两天画舫上宾客众多,人多嘴杂,她嫌麻烦,就干脆暗暗施法,将这些人都赶下了船去,如今船上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自然就是“下口”的好机会。
就在灵襄正慢慢的酝酿着情调,准备细嚼慢咽的品尝方梁这个难得的“猎物”的时候。一阵悠扬飘渺、略带着幽怨婉转的歌声顺着徐徐的江风,传入船舱中来。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夜深人静时,可有人看见我在哭……”
“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
……
灵襄听到不禁微微一愣,这歌曲辞工具妙,虽然与当下流行的曲调都截然不同,但是曲调幽怨绵长、缠绵悱恻,仿佛真的侵润了千年的忧伤幽怨一般,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只是这词曲虽然佳妙,但是灵襄听着听着,却不禁微微的眯起眼睛来。千年修行的白狐?哼,这词曲什么时候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只怕是来着不善吧!
灵襄转过头去,透过敞开的轩窗,看向江面。
只见滔滔的江面之上,一叶轻舟,正自下游飞渡而来。扁舟不过丈许长短,船中正有着两个人影,一个青丝垂髻,手把瑶琴,正自放开歌喉,浅唱低吟。那一曲《白狐》正是出自她的歌喉。
而另一人负手而立,站于船头,卓然的身形随船起伏巍然不动。船头披荆斩浪,逆水而行,使他看起来仿佛立在滔滔江水之上的神人一般,气度凛然。
似乎是注意到了灵襄的目光一般,那人暮然转头,凌厉的目光跨越近里许的空间,与灵襄摇摇相对。
“咦!”
对面那人的目光凌厉,仿佛利剑一般,无视空间与距离,直刺灵襄的眼眸。虽然这等颇具压迫性的凌厉目光,很轻松的被她所化解,不过不知为何,还是让她心中忍不出微微一颤。
灵襄眼脸微微低垂,正要暗中施展出,认真的窥探以下对面来人的底细的时候,却见对面的那一叶扁舟,突然加,箭一样的越过里许的距离,向着楼船靠近。
“温香软玉,红袖添香,方兄好生自在!”
一声清朗激越的长笑,跨越江天水面的重重空间,传递到方梁的耳中,让他的神智不禁为之一清!
方梁看着怀中钗横鬓乱、罗衫半解的灵襄,不禁面上一热,微微窘,为自己突然“荒唐”的举动感到很不好意思。
因此他看了一眼江面,见那扁舟上的人影正是前日运河中所遇的那位奇人时,连忙坐正了身子,整了整衣冠,这才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的走到窗口,向独孤凤开口邀请,道:“原来是兄台,前日承蒙兄台厚意,以美酒招待,不知今日兄台可否有暇,让小弟回请一回!”
独孤凤卓然而立于船头,饶有兴致的看着方梁和他身后的那只人形狐狸,不禁一笑道:“兄台美人在怀,耳鬓厮磨,正自得趣,不嫌我过去打扰?”
方梁不禁微微窘,不过当他看到正乖乖巧巧的站在独孤凤的崔莹之后,亦是一笑道:“兄台放舟江湖,亦有美眷相佐,又何必独独笑我?”
“说的也是,即是同道中人,那就不可错过!”独孤凤洒然一笑,也就不再客气调笑,待扁舟稍稍靠近画舫时,便轻轻一跃,跳上了船舱。
灵襄眼脸微微低垂,宛如真正的人间女子一般羞怯的避开了独孤凤,退到了隔壁的船舱中。不过当她一离开了方梁和独孤凤的视线,原本微微低垂的眼脸却突然张开,露出自信兴奋的神采,而她那羞怯的笑容尽数收敛,却在唇角逸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独孤凤化身的是一位极为英俊的男子,剑眉入髯,俊朗若星,整个人如一柄出匣的宝剑一般,剑气冲霄,凌厉非常。因此,在灵襄看来,独孤凤正是一位根基不凡、剑术已经登堂入室的剑侠中人。对于凡人来说,算得上强大,但是对她这种仙道中人来说,却不过是刚刚入门。
正是因为将独孤凤的底细看的如此透彻,灵襄才真正放下心来,不担心这一位是专门冲她而来的正道高人。
就在灵襄宛如真正的凡人女子一般回避开来的时候,独孤凤和方梁却是仿佛一见如故的好友一般,攀谈了起来。
独孤凤仿佛进了自家一样,从容的在方梁对面坐下,道:“我素来不喜欢热闹,因此上次偶遇方兄,未及多谈,还望方兄不要见怪!”
方梁平生最喜欢结交奇人异士,独孤凤气度不凡,一言一行自有一股让人信服的凛然傲气,因此他也毫不在意的道:“兄台说哪里的话,江湖路远,平时相逢,我还要请兄台不要怪我冒昧相邀呢!”说着,顿了顿,又笑问道:“说起来,上次匆匆一别,还未请教兄台姓名。”
独孤凤轻轻一笑,道:“我的名字现在还不便见告!不过我与方兄同姓,家中排行第三,方兄称我一声三郎或三少皆可!”
“原来方兄与我同宗!”方梁闻言不禁一喜,又站起身来向独孤凤问道:“我是徽州方氏,敢问兄台祖籍何地?说不定我们二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独孤凤的目光不禁微微一转,她的这位便宜老爹转世还真是颇具灵性慧根呢,不经意的一语就道破了天机,二百年前他们可不就是一家吗!
不过此时也没必要说实话,更不是寻亲的时候,因此独孤凤也只是微微一笑,道:“我并非中土人士,先祖本为宋末遗民,因不堪蒙元暴政,特避居海外,久居南海安乐岛,不返华夏久矣!”
“原来兄台是古宋之后,失敬失敬!”
独孤凤的古宋之后的身份,方梁不禁肃然起敬,道:“昔日崖山之后,神州6沉,许多忠义之士不忍见神州膻腥,各自杨帆出海,远避海外藩国,称为可敬耶!”
独孤凤微微一笑,却是对方梁的话语不置可否。蜀山世界的历史看似与其他地球位面十分相似,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许多地方都是似是而非。比如在宋末元初,其他地球位面的崖山之后,根本没有多少人移民海外,而在这个世界却是有着大量的人口出海,又因为有着仙人气运等等自然的力量影响,这些人很容易的就跨越了万里海疆,各自寻找到世外乐土,繁衍出了一个个海外藩国。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次次的中原战乱和异族入侵,才促使了人口不断的向海外转移,变向的开拓了人类的生存领地。故而这个世界现在虽然还是古典社会,但是海上贸易达完全不逊于地球位面的大航海时代。
方梁听闻独孤凤出身海外藩国之后,顿时来了兴趣,连连向独孤凤询问海外藩国的种种风土人情,试图向她打听那些传说中的海外仙人仙山的故事。
独孤凤对此自然知无不言,不过出于某种恶趣味,她向方梁讲述的内容多是与安乐国相关的事情。昔日安乐岛火山爆,独孤凤等人将安乐国的国民全部移居到令一处桃源岛上,又授予了国主冬秀练气筑基的修行法门,如此经历了二百余年时光,那安乐国愈的繁荣昌盛,不断的开疆拓土之中,甚至成为了南海诸藩的一处霸主。
而以她传授给冬秀的修行法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处江湖门派,被独孤凤恶趣味的命名为南海剑派的门派,如今经过而二百年的展,也成了江湖的一方巨头,其门下的剑道弟子遍布江湖,深深的改变了江湖格局。在现今的江湖之中,南海剑派是与嵩山少林寺一样闻名天下的武林圣地。




无尽破碎 第一百二十七章 昔日鲜花今日果
独孤凤随意说些海外风情、仙岛风光,都是方梁从来没有听过的,一时间不禁听的如痴如醉,简直恨不得立刻抛下一切,泛舟出海寻找仙人踪迹去。
如此一边行船,一边谈天,正说得入巷。这画舫突然慢了下来,而前方的宽阔的江面之上,原本往来不息的行船也都停了下来,堆积到一处江边渡口。
不一会儿,就有下层的船工老大上来禀报说,前方的江面上突然出现了许多排教的船只,祭出了排教的五通神令,要封锁大江,过往船只无论是官船还是私船,只要没有排教的令旗,在这半日之内俱都不能通行。
方梁听的不禁十分惊讶,忍不住道:“封锁大江,排教这次遇上了什么大事了?”方梁出身徽商大族,因家族生意之故也多多少少与排教打过一些交道,因此知道排教的底蕴之深厚,势力之庞大远旁人的想象。
排教历史极为悠久,最早只是江上放排之人自结成的互助组织,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展,早已经变成了一个遍布大江两岸、水道河网的庞大江湖帮会。而且据传闻本朝立国之时,太祖皇帝与陈友谅鄱阳湖关键一战中,也颇得排教的助力。因此排教在本朝越的势大。
不过排教虽然势大,但是因为帮众子弟遍布大江沿岸河网之地,力量却十分的分散,封锁长江航道这种得罪黑白两道的大事,就算是以排教的势力在做之前也要掂量掂量。遍数本朝以来的历史中,排教封锁长江的事情也是屈指可数,而且之前的几次封锁长江也都是配合官府的行动,完全不像这次是排教的帮派个人行为。由不得方梁不惊讶。
而那船工老大却完全没有方梁的惊讶,在他这等吃长江水道这行当饭的老船工心目中,排教可比官府更有权威多了,得罪了官府还能有机会隐姓埋名逃到别处去过活,得罪了排教那是根本没机会逃跑,在船工种种传说之中,排教的巫师个个神通广大,呼风唤雨,拘魂诅咒,几乎不能,任何得罪排教的人都逃不过他们的追杀。
因此老船工对方梁的惊讶并不在意,只是按照自己打听来的消息禀报道:“听说排教的少教主在娶亲,迎亲的船队就在前方,所以才封锁了大江水道……”
“娶亲?为了娶亲就封锁长江水道,这也太……”方梁听得不禁微微摇头,觉得这个解释太荒唐了,不过这完全不关他的事情,排教封锁大江,左右不过是耽误一点行程而已,反正他又没什么急事,完全不用在意。
1...114115116117118...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