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基于这样的考虑,朱永兴下旨褒奖了贺九义,将其晋为侯爵,并指示他稳步求进,继续给缅甸施加压力。同时,他又命令国安部派出密谍,煽动缅甸境内土酋部落作乱。
缅甸的民族问题由来已久,缅族人口众多,缅王也出此族,但孟族、掸族等并不十分归服,在东部和南部的势力很大。等到百余年后,东吁王朝没落,阿瓦城便是被孟族占领的。所以,充分利用缅甸内部的各族矛盾,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这也是朱永兴抄袭后世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策略。
一个正在没落的缅甸东吁王朝,朱永兴对于莽达敢与明朝强硬的理解,就只能认为这个家伙脑袋有问题,妄自尊大的过了头。试想,一个国家的首都的防御如此薄弱,还敢对外叫板,不是有病是什么。
而所谓的议和,一直是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明廷敷衍的态度很明显,连个有官身的使者都没派,给张维翰的名义美其名曰“布衣相”。清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议和还在讨价还价的同时,已经开始了战略收缩的准备。从西面的保宁,到东边的大海,战线实在太长,凭满清的人力、物力,实在是难以支撑。
但议和不停战,且明军的突破方向的选择,显然出乎了满清的意料。不是在新开辟的山东战场,也不是中腹的荆襄,而是在保宁。从战略上看,明军似乎要囊括全川,然后进逼汉中,出营商、洛。
甘陕出精兵,江南多财赋。这似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明军已占江南,再夺西北,便是握有两利,胜利可期。但这却是外行人的看法。现在的甘陕几经战乱,社会、生产未能恢复,可谓是地方疲弊。而且甘陕人口大量减少,又经过清廷数次抽调绿营,早已不复老秦出精卒的传统。
况且,四川巡抚高明瞻率部退到保宁后,已经屡次上奏,陈述当面明军之盛,讲说后勤保障的艰难,再三请求放弃四川,退入陕西汉中固守。
也就是说,明军选择的突破方向对于满清来说,并不是要倾力争夺的地方。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对于四川,满清已经是作好了放弃的准备。但准备是准备,满清并没有马上弃守。显然,他们是想尽量多撑些时候,或者是想把这些将要放弃的地方当作筹码,尽可能得到其他地方有利的交换。
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是明清双方目前所处的立场决定的。朱永兴并不是需要甘陕的士卒,因为他已经不相信所谓的地域歧视,但他视甘陕为自己要光复的失地,不管它是否凋弊。
而敢于出营商、洛,在另一方面也表示明廷渡过了困难时期,或者至少说是困难已经大大缓解。在粮草物资方面,明军可以采取主动的进攻计划,而不必再担心光复地区的民生困顿。
江南、湖广收获了一季粮食,而湄、仙地区早已经把收获的第一季粮食运到了各个需要的地方。筹措来的款项从占城、真腊、暹罗买到了大批物资,足以支撑明军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采取战略性的作战行动。
而从战局上看,进攻保宁(现阆中)的态势是非常有利的。晋王李定国在重庆的镇朔军,以及由夔东十三家扩充改编的讨朔、伐朔两军,已经形成了战略上的包夹之势。借助于长江航路的畅通和充足的船只,机动调兵,足以在进攻方向上形成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
人马浩浩荡荡,在旌旗招展中昂然行进。不时有斥候纵马驰过,通报着前方的消息。
晋王李定国在队伍中骑马而行,不断地给斥候们下达着命令,而身前身后则是马蹄声杂沓,无数铁骑正滚滚向前。
作为最先组建的骑兵部队,镇朔军已经拥有了五千骠骑,三千龙骑,以及一万五千名的步兵。从这个比例上来看,镇朔军是明军中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
作为此次作战行动的主力,李定国率领本部在嘉陵江西岸向北攻击,郑王刘体纯统讨朔军的两个师在东岸推进。参谋总部的计划不仅是攻占保宁,而是要尽复川北,兵逼汉中。
“川北为汉中门户,有川北后得有汉中,无川北不第无汉中。至保宁一隅屯聚清廷粮饷,又兼设文武,为西南地区满清唯一立足点,破之乃为重要。”
对于总参谋部的布署,晋王李定国深以为然。当初蜀王刘文秀虽然有些操之过急,但也是看到了川北和保宁的重要性,清军倚以为全川、收云贵之大镇。所以,他才要趁胜消除这个威胁。
尽管刘文秀兵败保宁,却不可否认在当时来说,他的大策略并没有多大问题。只不过是在攻打保宁的具体布置上,犯了轻敌分兵的错误。
而现在总参谋部作出收复保宁的计划,情形与当年又是大不一样。明军已收复了四川绝大部分地区,且采取了有力措施经营四川。比如设官安民,组织移民,联络土司,加紧屯田,已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逆流伐清 第三十九章 圣意
就军事而言,收复重庆之后,镇朔军同夔东十三家改编的明军已经联成一片,可以动用的兵力大大增加。此时作战,不仅收复保宁把握极大,继续北上陕西汉中亦有可能。
而退入保宁的重庆清军在实力上并未得到大的加强,对于高明瞻来说,能守住保宁即已自庆,完全是一副等着挨打的被动模样。他是四川巡抚,而巡抚乃守土之臣,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便当与保宁共存亡。也就是说,他被逼到了绝路上,不死于敌,便死于法,再就是投降这一个选择。
在更深一层的考虑中,朱永兴和他的智囊团认为怀庆蔡禄等人的反正,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汉将在降清后不仅受到满人的歧视,而且在察觉清廷实力有限时,便很可能会一试身手。
对此,便需要更多的胜利,对满清的进一步打击。换句话说,今年只在山东进行了军事行动还显得不够鼓动人心,还需要更多的催化剂去起作用。
面对明军的发动,川北清军稍触即退,他们显然不想零散地与优势明军作战,似乎要收缩集结兵力于保宁,然后再倚城与明军抗衡。
定朔伯王辅臣跟随在李定国身侧,因为其个人武艺、骑术的精湛,而得到了晋王李定国的青睐。作为原来吴军中的一员,王辅臣被调到四川时,是心怀忐忑的。直至看到了组建、训练中的骑兵部队,才有些恍然,觉得这是对他“马鹞子”的正常安排。后来又见到了原属吴军中的高得捷等人前来学习观摩,这心理也就渐渐平衡下来。
对于明军的总体情况,以及八旗的作战特点,王辅臣认为建立骑兵部队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北地作战中。骑兵部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建功立业的机会还多的是。
对于从西南剑指甘陕,王辅臣与李定国一样,对于征战西北这家乡之地有着很大的热情。这次作战,是他归顺明军之后的第一次,也是骑兵自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出征作战。如何取得更大的战绩来证明自己,显然是他所极为期待的。
“自少年离甘陕,至今已三十年矣!”晋王李定国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不知故土已变成何样了?”
“看各种情报,甘陕很是凋弊。”王辅臣想了想,说道:“末将觉得满清万万没有圣上的能力,更没有圣上仁厚。战争一直未停,从之前的四川便能看出其他地方的境况。”
李定国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吾等经营滇省之时,虽亦有升平景象,但比之现在,却是远远不如。万岁能于鞑虏荼毒摧残之后,重建恢复更胜往昔,筹粮集款足以支撑作战安民,确是睿智非凡。手段高明。”
对此,王辅臣也深表赞同。当初吴军在滇贵之时。所需粮饷几乎全靠清廷供给,被战乱破坏的地方根本没法就地筹集。正因为如此,吴军才不能扩充,才要仰鼻息而存。但现在呢,朝廷支撑着由西到东上千里防线,几十万大军。还能施惠政于民,实在是令人惊叹。
“仅此一点,满清亡无日矣!”王辅臣冷笑一声,说道:“钱粮啊,除了从百姓身上搜刮劫掠。他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恐怕没有。”李定国摇了摇头,低沉地说道:“这情形与崇祯时倒颇有些相似,总有官逼民反的时候。”
王辅臣沉默了半晌,含糊地说道:“或许是吧!但圣上已经等不得了,末将看,顶多再有一年,便会大举北伐。”
“用不了一年。”李定国眯了眯眼睛,淡淡一笑,说道:“圣上与吾还有书信来往,按圣上的估计,顶多半年,便能囤积足够北伐的钱粮物资。你也看到了,四川的重建恢复颇有成效,已经能够支应我军一半的粮草。嗯,还有江南、湖广,以及海外一年三四熟的湄公、河仙两省呢!”
“说到四川的建设——”王辅臣犹豫了一下,说道:“若只是海外蛮夷的女子也就罢了,这连男人也迁来,虽然多了垦荒的劳力,可毕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定国微微一笑,说道:“圣上想得长远啊!这些现在的异族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在这里扎根成家,十年、几十年之后,他们或他们的后代还会说他们本族的语言吗?还会有他们本族的传统文化吗?再往深里想,他们迁移所空出来的土地以后将被我国的民众所拥有,那里也将变成大明的疆土,而且会因为人口的关系变得很稳固。”
王辅臣思索了片刻,展颜一笑,说道:“圣上果然目光长远,虚外实内,却又不给迁移而来的异族名分,只统称其为明人。等时间长了,他们也就忘了祖宗,真的成为明人了。”
“时间长了?对,应该这么说。”李定国自失地一笑,说道:“一代、两代、三代,在异地他乡,又是分散安插,他们应该搞不了什么乱子。而多一个人垦荒种田,就能多供应一个或多个士兵在外征战。圣上算计得精明,亦是要在海外开疆拓土啊!”
“呵呵,有些蛮夷的女人还是温柔漂亮的,也很能干。”王辅臣笑了两声,“万岁于潜龙时,不是答应要给士兵田地,要给士兵娶老婆?没想到,万岁还真的在做呢!”
“圣上言出必行。”李定国笑得有些怪异,“所以,圣上不轻诺。其实,有些事情——”
王辅臣看到李定国的表情,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道:“王爷,您指的是什么?万岁与您能有书信往来,可见圣眷之隆,若是有什么提点末将的——”
李定国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实心任事,要说提点,就这四个字。当然,吾说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关于西北的将来。嗯,告诉你也不打紧,吾有意镇守西北,圣上还未最后决定。”
西北,边功,还是不想近君侧?王辅臣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象李定国这样的名王,按照封建传统,是很容易遭到君主猜忌的。可李定国竟提出要独镇一方,难道他不担心圣上疑心?要知道,李定国可是永历的近臣,虽然在圣上登基时表示了支持,可并不代表万岁会信任有加。
“圣上询问过吾的意思。”不用王辅臣得出结论,李定国已经回答出来,“在吾看来,将来西北、东北会是战事频繁之地。作为军人,吾倒是不想安逸到老。若是在西北,吾还是熟悉些情况的。”
王辅臣暗自吃惊,随口说道:“圣上还要对西虏用兵吗?”
………….(未完待续……)r12 )
逆流伐清 第四十章 两只重拳
自元亡之后,一统蒙古、建立大蒙古帝国的伟业在蒙古民族中依然有着深厚的传统,多少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付出了毕生精力未达此目标而遗恨终生。
而就当时明朝的疆域图来看,能够切实控制的地区在西北只是到甘肃为止。象青海、西藏、新疆,依然为蒙古诸部盘踞,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说是依附更为准确。况且,有些蒙古部的实力不弱,也不时南下骚扰明朝边境。
正因为如此,明朝沿长城设置军事防线,以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从最东面的辽东镇至最西面的甘肃镇,共有九个军事重镇,史称“九边”。九个军事重镇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能够看出,明朝针对蒙古的主要重镇便有八个,除了辽东镇以外。而在西北,便有五六个之多。可以说,满清崛起靠的是统一的指挥和力量,蒙古则因为没有统一政权而缺乏角逐中原的资本。
但勿庸置疑的是,西北必须要有重兵驻防,要有机动的骑兵部队,更要有名将指挥。其实从进取甘陕的战略上,便知道与蒙古诸部的直接接触已经在所难免。为敌,为友,这不光涉及到军事,还有政治、经济的关系。
也正如李定国所说的,朱永兴把东北、西北作为将来的两个主要战略方向。在别人看来,或许这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却不是如此,东北和西北曾形成了杠杆,此起彼落。
在历史上,因为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便产生了极严重后果。首先,噶尔丹出兵,是从背后向正在抗击俄国侵略的蒙古人民猛砍一刀,使他们陷入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其次,噶尔丹占领漠北后,参加尼布楚谈判的清朝使团不得不中途撤回,影响了清政府在谈判中的实力地位,使清廷作出在谈判中对俄国作重大让步的决策。
也就是说,在某些史书上吹捧的所谓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最少是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使得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蒙古族的近亲民族从此成为了俄国的土地和子民。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就表明了《尼布楚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
当然,也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让步,使俄国政府从尼布楚条约中获得实利,俄国的最高当局远非之前一时期那样,急于与噶尔丹建立联盟,而是采取口头上的支持,行动上敷衍的政策,使噶尔丹失去了军火供应及哥萨克骑兵的支援。
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看一步,朱永兴能看到三步、四步。所以,他不会重蹈覆辙,把牺牲领土换来的平叛胜利大吹特吹。也正因如此,他要在西北、东北保持两只拳头出击的态势,要一直向北打到北冰洋,抓到北极熊为止。
自己或许干不成,但还有儿子、孙子,愚公移山听说过没有?那片埋藏着黑色黄金的富饶土地,将带给中华帝国无尽的发展潜力。还有中亚,那也是富产石油、天然气的地方,又怎么能拱手让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晋王李定国留在西北,确实是朱永兴的一个想法。之所以还未作决定,是考虑到时间有点早,出身西北的高级将领又有很多,象十三家中的几位,总要有个考较才好。
王辅臣不知道这其中的种种究竟,细思之后只觉得晋王李定国肯定已死心投靠圣上,并且圣眷甚隆。他这么想也有道理,镇朔军应该是目前明军中各兵种配备最齐全,也是唯一具有骑兵冲击力的部队。
况且,在有关军制改革的方案中,隐隐透露出未来明军的战略布署。西北、西南、东北、华南、华中、华北设立所谓的军区是比较肯定的事情,晋王李定国一旦出任西北军区长官,辖下的军事重镇可是不只一两个。如果能够得到李定国的赏识和信任,一个重镇的提督是跑不了的。
“西虏将是击败满清后的另一个大敌。”晋王李定国缓缓说道:“漠南、漠北,圣上都是要平定的,要建立超过高祖和成祖的功绩。”
高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巩固了北部边防,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庙正中。
这两位称祖的皇帝皆以武功而见长,而朱永兴在目前来看,还稍逊一筹。待到北伐成功,击败满清、重复汉家江山后,应该便可以与这两位皇帝并驾;而若能使西虏彻底臣服,则可凌驾其上。
从军人的角度来看,崇尚武功当然要比重文抑武强。明军的实力在不断增长,新的作战方式和思想使将领们增强了信心,开阔了眼界,也认识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多多。
“若要打败西虏,骑兵必不可少。”王辅臣立时觉得自己被分配到骑兵部队的前途一片光明,扩充、晋升,只要自己干得好,机会便一定能抓得住。
现在可不是有什么督师、监军的时候,军人日趋专业化,参谋的作用日益凸显,少了掣肘和压制,多了军规和条例。军人的晋升变得公平而公正,更少了内行领导外行的弊端。
更不用说军人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于有功之臣,朱永兴也是不吝赏赐的。虽然金银不多,但有荣誉,有勋章,有宅第,有女人,还有对未来的期待。
“是啊,骠骑兵至少要两万,龙骑兵三万,才能扫平漠南、漠北。”李定国说出的数字几乎是现在的数倍,按照每年从茶马交易中获取四千匹战马的数量,也要好几年才能扩充完毕。
但时间长一些又算什么呢,只要击败了满清,凭借朱永兴的手段,资源和财富会成倍增加,一年买上万匹战马也不算是奢望吧?
逆流伐清 第四十一章 自我否决
北伐是没有疑问的,从上到下的舆论都在强调这一点。但最终的战略却还在商议,或者还处在争论之中。
自从朱永兴提出切断关内外联系,将满清分而击破,一举取得彻底胜利的计划后,总参谋部便进行着研究和探讨,以证明英明神武的万岁所制定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当然,如果计划成功,就不仅仅是光复北地,收复京师那么简单,辽东问题也会一并解决,可谓是毕全功于一役。朱永兴也希望通过一场能够载入史册的著名两栖战,而在战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两栖作战的有利方面是能够进行对敌人不利的战略部署和迫其转移军力,有效突击与打击敌军;而其不利方面则是实施条件非常严酷,无论在计划准备、组织实施、指挥协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会较其他进攻样式更为困难。
比如强渡海区、敌前登陆、背水攻坚带来的高难度、高损耗和高风险也是其他进攻作战所无法比拟的。作战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即便是登陆作战取得胜利,也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说到底,两栖作战即便在现代战争中也是最为复杂的军事行动,需要机动力、海上运输、后勤和战略等方面的协调化、专业化、复杂化。比如! 专门用于运载登陆作战部队的人员、物资、装备,并能在海滩登陆的两栖舰艇,更是在二战中才出现的。
当然,海上输送兵力古已有之,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两栖舰艇便不能实施两栖作战,而是说难度可能会加大。其次,还有如何确保部队的迅速到达以及支援更大规模后续部队的困难。因为两栖作战的进攻速度是关键因素。它可让迅速部署的大规模后续部队充分发挥战略作战的突然性效果。
缺乏专业的登陆舰艇,缺乏专业的、快速修建临时港口设施的工兵和器材,当一个个困难被罗列出来之后,便是争取一个个地加以解决。
在山东的登陆作战,其实便是一次预演和检验。而朱永兴所提出的一剑封喉计划显然规模更大,要求更高。
得益于胶东于七在内部的配合响应。明军在山东的登陆作战获得了成功。但这只是一万多人的行动,而且是于七所部成功截断了清军的消息通道,为登陆部队争取了时间所形成的战果。
在稳固胶东后,参谋总部再次探讨、商议了“一剑封喉”的作战计划。因为胶东可以作为前进基地,把兵力和物资提前运往胶东,跨越渤海湾在辽西走廊登陆,显然更加容易,成功的可能更大。
早在西元前55年,凯撒就曾领军穿越英吉利海峡。登陆不列颠群岛。但明军不是侵略者,是解放者,便不能“以战养战”,从凋弊的占领区就地搜刮给养。这也是相当不利的一个问题。
当一个宏伟的计划因为条件所限,以及安全性的考虑,而不得不放弃时,制定计划者的郁闷和失落是难以形容的。朱永兴现在便是如此的心绪,总参谋部经过了反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即便以胶东为前进基地,在辽西走廊实施登陆作战的兵力最多也不超过五万。
五万。或许能成功阻隔关内外的联系,也或许会被击败而损失惨重。同时,后勤运输的压力将使其他方面的部队难以展开战略性的行动。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朱永兴知道这必须由自己来决定。无论他的决定是什么,总参谋部和明军都会全力以赴,可他会用几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去赢取一场旨在标榜自己的可能的胜利吗?
因为他是皇帝,因为是他提出的计划,因为他成功的事例,因为他几乎没有差错的英明,因为臣子们对他的敬仰和崇拜。朱永兴本可以顽固,本可以坚持,但他没有那么做。
“五万并不足以有十足的取胜把握。”朱永兴经过了一夜的思考,终于还是自己否决自己,他苦笑着连连摇头,“这也是我军武器装备全部换装后所带来的不利吧,对后勤要求更高。一旦把这五万兵投入辽西走廊,弹药、粮草等物资的运输补给的压力太大。其他方面的部队因此便无法有大的动作,可谓是顾此失彼。”
吴三桂等人静静地听着,这毕竟是皇上制定的计划,也为之筹划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现在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希望,但皇上似乎要加以否定,重新考虑北伐的战略了。从这一点上,不慕虚名、从谏如流的评价,皇上便当之无愧。
“所以,朕决定重新修改北伐的战略计划。”朱永兴说完之后,长出了一口气,是轻松,还是无奈,或是兼而有之,他也说不清楚,“但两栖登陆还是要进行,在辽东,规模小一些,牵制还是需要的。你们看地图,能借胶东之利的有好几个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