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逆流伐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年龄。”朱永兴自信地挺直了胸膛,“吾等得起,等老一辈凋零后,他们的子侄辈岂是吾之对手?”
“呵呵,这确是万全之法。”易成不由得笑了起来,不说同龄人,就是目前,也没有人能在才智能力上与朱永兴比肩,朱永兴这句话还透露出了一个意思,那便是他不会着急,会尽量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一些象割据这样的事情,而不轻易在内部举起屠刀,用杀戮来统一。
仁厚,却也不失深谋远虑,更有坚忍之心,易成望着朱永兴挺拔的背影,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





逆流伐清 第一百零九章 得失,海战
在内部争斗中,不是不杀人,而是尽量不杀人,这是朱永兴的一个想法。权力更替,未必便要弄得血流成河,和平交接岂不是更好?再说,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虽然这想法有些超前。
会晤并没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朱永兴亲自前来,一来是敬重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并不因为他不是明朝的纯臣而为异;大哥别笑二哥,他也是野心勃勃,更要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二来也是加重此次合作的分量,增加合作成功的概率,更是保证自己的战略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作战计划早已经制定完毕,南阮水师的实力要强于南海舰队,两者的战力也在伯仲之间,但联合了郑家水师,便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郑家水师海战经验丰富,更不是南阮水师所能相比的。
虽然这次军事合作很顺利,但郑成功对朱永兴所提出的重创清军广东水师的提议却是表面答应,却并未明确具体的计划。对此,朱永兴是清楚他的心思,也看透了他的顾虑。
“丰功岂在尊明溯,确保台湾入版图”。因为郑成功为民族和国家作了有益的事情,所以,可用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出其是民族英雄的本质。
朱永兴尽管不反对这一点,但也对郑成功只顾小集团利益,私心自用很是不满。本来他是有很多事情要提醒郑成功,比如经营台湾不可急于求成,立令过严,应该随着垦荒、建屋等开发过程的进展,鼓励将士和文官把家属逐步迁来台湾;比如台湾初开辟阶段,条件艰苦。对将士也应予以更多的关怀,勿使人心惶惶,诸将解体等等。
事实上,这些建议看似简单,但如果郑成功能够虚心接受的话,也就能够避免复台之后金、厦与台湾因为强令迁移眷属而形成的对立。最后竟至诸将联合拒命。
真诚相对,这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郑成功因为一己私心,太顾及郑家集团的利益,却失去了朱永兴的金玉良言。不知道这是因小失大,还是过于精明。
显然,郑成功也意识到了朱永兴的疏离。因为当他向朱永兴询问有关金、厦保卫战中的一些隐秘时,朱永兴的态度是敷衍,以此回敬他对联合打击清军的消极和推宕。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朱永兴不是那么的无私,不是那么的伟大,他也有自己的筹划和打算。当然,如果郑成功不是算盘打得太精,朱永兴也不会存了静观郑家分裂,以便混水摸鱼的心思。
双方都是聪明人,脸上笑得和熙,言谈也绝没有恶语。但心中都明白,日后的合作将是非常有限度的。
“殿下英明神武。他日若有差遣,一份谕令,本王当立率精兵,前来勉效一臂之力。”
“延平王乃南天一柱,兵多将广,日后还须多多倚助。共为我大明中兴而奋斗。”
朱永兴与郑成功说着没有营养的话,心中却都如明镜一般,只是闲着无聊,静待前方战事的消息。
………………
炮声隆隆,海面上硝烟滚滚。几百艘战船厮杀在一起,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
面对着南海舰队趁着涨潮而进行的大规模攻击,南阮水师果断迎战,在顺化海面展开了第一场战斗。然后,南海舰队且战且走,将南阮水师引诱至预定战场,会合了接应的分舰队后,与敌人进行了第二场的交锋。
正当双方炮火连天,杀得难解难分之时,郑家水师突然出现,切断了南阮水师的退路,与南海舰队前后夹击南阮水师。
战场上的均势被打破,南海舰队与郑家水师皆勇猛出击,利用数量优势围攻敌船,首要目标便是南阮的水师主力——十几艘装备有二十多门火炮的大舰。因为双方有分赃协议,谁缴获便归谁,当然谁也不会放过此次扩充实力的机会。
几艘战舰游龙般从海面上滑过,速度和转弯性能相当的良好。望远镜的视野中,龙尾轻轻一摆,靠后的三艘战舰同时开火。
轰鸣声中,又有一艘敌舰起火燃烧。段智英和水兵们越打越从容,越打越有底气。每次射击,都是三到四艘船同时开火,集中一侧的火力打击对方的同一艘战舰。并且距离都放得很近,这使炮弹的命中率大为提高,几个圈子兜下来,已经击沉击伤了数艘敌舰。
海中,落水的南阮士兵绝望地挣扎着,哭喊着。幸运的人,抱住了被火炮打碎后落入海中的木板。大多数不幸运的,却只能在海中等待对手发慈悲把他们俘获。自家的战船不用指望了,船上的人和水中的人,落水的时间只有早与晚的差别。对方每一次射击,都给战船造成极大的破坏,有些水手受不了压力,抱起船上用来修补甲板的资材,主动跳入了大海。
轰,强烈的爆炸过后,一艘南阮水师的大舰冒起了火光和浓烟,并开始逐渐下沉。段智英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心中暗骂:败家子!他很快收起了望远镜,继续率领军舰跟随着陈上川的旗帜,向敌人过行攻击。
郑家水师船只众多,但多是装备两门火炮的舰船,但他们英勇奋战,经验丰富,利用自己在数量上的优势四面围攻敌舰。刚才的爆炸,便是大炮射中了敌舰的弹药仓,引起的巨大爆炸,敌舰连同所载士卒都葬身海底。
尽管想缴获更多的敌船,但战斗还在进行,便没有留手的可能。南海舰队和郑家水师都打着一样的主意,那便是用猛攻粉碎敌人的抵抗意志,迫使其降帆投降。
南阮水师奋力抵抗着,给南海舰队和郑家水师也造成了伤亡和损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损失越来越多,抵抗也越来越徒劳。燃着的帆,断掉的桅杆,破碎的甲板,沉没的船只,漂浮的尸体,令南阮从心头冷到骨髓深处的恶梦逐渐变成了现实。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逆流伐清 第一百一十章 胜利的意义
联合海军在岘港外海一举击败了南阮水师主力后,追着逃窜敌船,马不停蹄又向岘港杀来。一番激战后,联军攻占了岘港的北部屏障汉岛,舰队开进入港水道,轰击沿岸的五行山、福祥山炮台。
岘港湾呈马蹄形,口朝东北。南北长近十五公里,东西宽约十一公里,水深多在十米以上。湾口北有汉岛为屏障,沿岸有五行山、福祥山作掩护,形势十分险要。岘港不仅易守难攻,而且临近顺化,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
其实,歼灭南阮水师主力便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岘港内停泊的舰船已经不能对南海舰队,或者郑家水师构成威胁。但为了达到政治和经济目的,联军还是做出了气势汹汹的攻击态势。
两日后,还没等顺化的南阮政权作出决定,联合海军已经派出上百艘战船北上日丽海门。一场并不算太激烈的海战之后,驻防日丽海门的一支南阮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在郑阮的长期战争中,南阮依靠地势建立了两条主要的堡垒线,横亘在山海间的几英哩平地中。第一道防线是长育垒(在今广平省丰禄县,城墙位于争江之南,从大海至丛山,绵延达十一公里。第二道防线则是长德垒,其中位于日丽的城垒长达三千余丈,依海而建。
第二次郑阮战争时,郑氏曾突破阮氏的第一道防线,屯兵日丽海口,并发动了一场两栖突击。企图迂回阮氏的城防工事。但在日丽海战中郑氏不敌阮氏,惨败而回。
先是攻击岘港。威逼南阮的政治首都顺化;再攻击日丽海门,做出与郑氏联合,欲破垒南下的动作。朱永兴与参谋部的意图便是借势而动,利用目前郑阮的敌对,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当然,朱永兴希望郑阮的对峙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这更有利于混水摸鱼,两边得利。所以。这次对南阮水师的打击,事前并没有通知郑氏。
但南阮却不会这么想,最有实力的水师被重创,日丽海门正遭炮击,明军水师还有杀入岘港、犁庭扫穴的动向。郑军再展开攻势的话,与明军水陆夹击,形势危矣。
安南全境都濒临大海。南阮的地形更是细窄的一长条,丧失了水师,便可谓是处处漏洞,防不胜防。
南海舰队再加上郑家水师,堪称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而南阮水师屡遭打击后,残余的舰只。现在连南海舰队也无法抵挡。当南阮派出求和使者后,在朱永兴看来,战争便已经落下了帷幕。
称霸北部湾的目的达到了,能从南阮手中勒索多少,都可以算是意外的收获。到目前为止。联合海军已经俘获了大小船只近百艘,缴获大小火炮数百门。虽然自身也有损失。但这个代价与取得的胜利相比,却是完全值得的。
“哦,郑氏也派出了使者,希望我们能践约,两家联手,共击南阮?”朱永兴沉吟了一下,问道:“除了要求践约,他们还有别的条件吗?”
“郑氏愿意承担我军行动所需的军饷粮草。”易成有些鄙视地摇了摇头,他对朱永兴的心思是相当了解,如果郑氏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朱永兴并不是没有改变计划的可能,但现在郑氏的条件显然不能让朱永兴感到满意。
“只是军饷粮草——”果不其然,朱永兴轻轻摇着头,露出了不满的神情,停顿了一下,摆手道:“把郑氏的条件改一改,再透露给南阮。哪边给的多,咱们就倾向于哪边。”
如果南阮不识时务,即便现在时机还不是很成熟,朱永兴也会与郑氏联手,打破郑阮对峙的平衡,让郑阮两家拼个你死我活。这样的话,郑氏的战略重心便集中于南部,为明军日后再度攻掠安南提供机会。
“南阮应该会答应咱们的条件。”易成猜测着说道:“两百万两银子,他们绝对能拿得出来。”
“也不是那么简单。”朱永兴摸着下巴冷笑道:“恐怕会让广南国上下都怨声载道,嗯,这也对咱们有利。”
南阮与北郑的长期战争,使得广南国的赋税一再增加,已经达到了五成到六成,民众可谓是苦不堪言。而南阮的俸禄制度,又使官员迅速堕入腐败深渊。
与黎朝朝廷不同,南阮官员的俸禄直接来源于人民。阮主将若干的民户分封某一官员,这部分民户专门向该官员提供收入。换言之,即有相当部分的南阮居民并非直接向阮主纳税,而是接受官员的按需索取。阮主又让官员向他纳税,如此一来,同时供养着两个主人的民户负担更为沉重。
不但如此,南阮卖官鬻爵的风气堪称惊人。官员上任之前,需花费大笔金钱购买委任状、官印,及进贡上级、阮主。而用金钱买得官位的下级官吏,受封的民户收入可能还不及自己必须缴纳的税金。因而在南阮体制中为官,两袖清风近乎不可能。
若说是阮主自掏腰包,朱永兴肯定不会相信,倒不是不相信阮主没有这份财力,而是断定阮主舍不得,肯定会把负担转嫁到下面的官吏身上。而官吏呢,又会令分封给自己的民众承担这笔费用。
自阮主到各级官吏,都公开地将人民视为任意剥削对象,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当人民的承受限度接近临界点,就意味着阮氏政权大限将至。
朱永兴早已经把安南视为囊中之物,越腐败,越有混乱的苗头,对他来说才最有利。这次行动从表面上来看是称霸北部湾,扫除有威胁的敌人,并且勒索财物。而从更深的层面考虑,则又是吞并整个安南的大战略的一部分。
再从开发湄公省等海外之地来看,此一战颇有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味。南阮被重创,则真腊必不敢轻举妄动,连北郑也会继续称臣,不敢起异心。无论是赢得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还是继续攫取海外之地,这一场胜利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逆流伐清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结果
虽然攻击广南阮氏水师的计划并未提前告诉安南郑氏,但南阮水师被击败的消息还是很快被郑氏得知。郑柞一面派人与明军联络,一面命令在南方的宗室郑根整顿兵马,准备趁机进攻南阮,从而一举结束南北割据的局面。
明军日益强大,尽管在安南占领区所留的兵将不多,但郑氏主力亦不敢轻易撤出南方军队。因为郑柞也想得清楚,既便偷偷调兵能够打驻防安南的明军一个冷不防,收复些失地,也很快便会被朱永兴调来的大军所击败。有南阮在旁窥视,与明军打个两败俱伤,或者是一败涂地,对北郑来说都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正因为如此,北郑才没有与明军彻底决战的勇气,无论是胜是败,都是不合算的事情。南阮也是一样,水师虽被重创,但明军想要攻城掠地,却还力有未逮,偏偏明军并不需如此。
在北郑和南阮保持的对峙中,明军便如同一颗举足轻重的砝码,并不需多大的分量,便能改变这种平衡。特别是重创南阮水师后,明军的倾向和分量更加重要,偏向哪一边,都足以使另一方获得优势或者胜利。
而南阮的形势倒是更危急一些。因为不仅北郑磨刀霍霍,连占城国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可谓是狗仗人势。
五年前,占城曾出兵攻击富安府,反为南阮军击败,南阮顺势开辟了泰宁府。由于明军开辟湄公河三角洲的西贡地区,并采取支持占城,遏制南阮的政策,占城国的腰杆又渐渐硬了起来,竟有了收复失地的心思。
安南半岛的乱局在朱永兴的筹划布置下更加微妙,但得利的却是明军。四两拔千斤。不需出多大的力,便能左右逢源,从中渔利。
显然,南阮在水师被重创之后,便看清了目前的形势。他们抢先派出了求和请罪的使者,在明军与北郑真正联手之前。只是做了些许的争取,便抢先答应了明军的条件。而此时,日丽垒在联军水师的狂轰下已经损坏严重,北郑军队由郑根率领,开始向南挺进。
“南阮倒也干脆。”朱永兴接到谈判成功的消息后,也不禁佩服南阮的决断,北郑也加大了价码,但却有些拖泥带水,而且有些晚了。
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对明军是最有利的选择。虽然万一南阮不服贴,朱永兴也有与北郑合击的计划,但能取得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最好的。
“阮氏若还死撑,只怕要亡国灭种了。”易成讥诮地冷笑道:“残余水师被压在岘港,我军若不收手,再助北郑一臂之力,阮氏如何阻止北郑军队的两栖突击?那两道堡垒防线岂不等同虚设?”
是赔款割地;还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暂且隐忍,还是壮烈赴死?朱永兴很庆幸不是自己做出选择。毕竟这种两难的事情只看最终的结果,而不是凭的一时痛快。
“南阮水师还有些战船,不知能否抵挡住北郑的进攻?嗯,这已经不关咱们的事情了。”朱永兴心中盘算着,却自失的一笑,郑阮战争的结果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
南阮再次抵挡住北郑的进攻。由对峙将持续下去;北郑突破了南阮的防御线,短时间内也难以彻底解决南阮政权,并安定地方。不管是对峙,还是北郑的兵力更加深陷于南部。对明军来说,不过是一个最有利。一个是相对有利,影响并不是很大。
“殿下——”易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那西夷法人,您真的要将占婆岛中的一个让与他们?”
朱永兴点了点头,说道:“法人是西夷中威胁最小的,我们现在不必惧怕,日后也不必担忧。占婆岛中两个最大的小岛,我们得一便可。让与法人一个,还可助我军威慑南阮。毕竟南海舰队还是要以广东的清军水师为主要敌人,不能久驻北部湾的。”
占婆岛是安南中部的一个群岛,位于岘港东南,由七个小岛屿组成,其中只有两个面积最大的小岛上有渔村。占据这里,一来可以监视南阮,控制岘港;二来可以使其成为由海防、下龙至西贡航线的一个中转站,增加航行的安全性。
将其中一个小岛让与法国人,或者说是卖给法国人,是朱永兴拉拢盟友的一个手段。南阮与葡萄牙人关系较密切,北郑也开始接触荷兰人,朱永兴也不得不防备他们借助外力穷鼠噬猫。在主要敌人依然是满清的情况下,拉上法国人助阵,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在西方殖民者中,法国既是后来者,实力也不及其他老牌国家,与明朝的联合便是双方都满意的事情。而象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对逐渐崛起的明军势力,心存警惕,合作便不真诚。比如巨舰,这些国家便不卖给明军,显然令朱永兴不满。
朱永兴既然作出了决定,易成也就不再多说,对于这种大战略,并涉及到万里之外的西夷国家的情况,他知之甚少。
“延平王要率军返回了,把缴获算清楚,吾明日便与他再会晤。”朱永兴心中叹了口气,深感遗憾,两家终于还是没有就联合攻击清军水师的行动达成任何确定的协议,以后只能靠南海舰队独力完成这个任务,这便必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金钱。
“一百万两银子,还有不少缴获的战船火炮,延平王此次还真是不虚此行。”易成有些不忿,他是向朱永兴提过建议,借用朝廷的名义少给郑成功一些,但却被朱永兴否决了。
虽然是打胜了,但郑家水师和南海舰队也不是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大于失。既然双方之前有过协议,朱永兴又是抱着平等合作的态度,也便不想因为一些战利品的分派而与郑成功产生过深的隔阂。
东南商路,还是需要郑家水师照应的。而目前最大宗的硝石进口,还着落在倭国,日后或许是台湾。不管是哪家,与郑家交恶都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作出一个重言守诺的样子,对于日后郑家分裂,吸引那些脱离郑家的舰船和将领,也是很有作用的。(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逆流伐清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派,缅使
海浪拍击在岸礁上,化成千万碎琼残玉。帆影已经消失在远方,连那小小的一点也看不见。
与郑家水师的联合行动告一段落,双方各有所得,算是双赢互利的一次成功合作。只是不能再次联手对清军的广东水师展开行动,朱永兴还有稍许的遗憾。
南阮与北郑开始了历史上的第六次战争,虽然南阮反应迅速,用巨额赔款使明军暂时收手,但郑根率领军队依然能够趁阮军水师新败,两栖迂回突破了其第一道城防,渡过灵江与南阮守将阮有镒对阵。
南阮集中了残余的全部舰船,国主阮福濒又派其子阮福淳(又名尊室协)率领援军前往第二道防线,奋力死守。
战争形势开始向北郑倾斜,但朱永兴认为北郑要彻底取胜,还不是那么容易。而南阮和北郑在明军收手中立后,都开始寻求另外的援助。南阮水师有葡萄牙战舰加入,北郑水师也有荷兰战舰奇威(kievit)、纳雪嘉勒(nachtegaels)号助战。
当然,无论是北郑还是南阮,即便再有几艘西夷战舰,目前的水师力量都不足以与南海舰队抗衡。朱永兴又拉拢了法国人,南海舰队在北部湾毫无疑问地是第一强的海军。
但南阮与北郑向西夷国家求助,来往也愈加密切,还是让朱永兴在心中提高了警惕,决定加强安南占领区的军力布署。有了西夷火枪火炮的援助,南阮北郑在日后很可能再度形成威胁。朱永兴自然要未雨绸缪,提前预防。
好在此次与郑家水师的联合行动损失不大。收获却颇丰。抓住南阮急于求和的心理,几十年的朝贡,再加上战争赔偿,足足勒索了两百多万两银子。更有缴获的船只和火炮,不仅南海舰队的实力再度增强,一部分火炮还可以拔给陆军,加快火器化的进程。
一家一半,郑成功此次也是满载而归。还留下了几十万两银子在海防挂牌购买粮食,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能够大大加快。
“十万拔给宗守义,开发湄公省这么长时间了,也没给他多少钱,殊为不易啊!”
“二十万拔给工部,扩大兵工厂,火枪火炮的产量还要再提高。”
“三十五万拔给滇西。五万为军饷,其余的作为进取四川之用。”
“滇南、安南、滇东、广西战区,还有南海舰队,各拔五万两,以作军饷。”
“剩下的——”朱永兴不由得暗自苦笑了一下,得到的银子看似不少。东分西分,却还是紧紧巴巴。
咬了咬牙,朱永兴还是毫无保留地把钱全花了出去,“全部购买火枪,让法国人限期交货。”
现在战争还是主题。加强军备自然是重中之重。虽然兵工厂已经能够自制火枪,但生产速度依然达不到朱永兴所希望的水平。这笔巨款砸下去。差不多是五六个团的装备,明军的战力便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可惜周边能进行掠夺的国家实在是没有几个,而且也不是特别的富有。朱永兴想到了印度,想到了英国殖民者从印度各土邦抢掠的巨额财富,这让他垂涎欲滴,又无奈之极。
当然,印度是鞭长莫及,而南阮、北郑、真腊、占城却还是不无补益的,只是需要些时间,需要些策略。等到明军再强大一些,等到能够腾出手来,朱永兴是断然不会放过抢掠别人、壮大自己的机会。
“殿下,诸事已了,该是急速返回的时候了。”易成把朱永兴的调派记录完全,抬起头提醒着朱永兴。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倒不是滇省战事有什么麻烦,而是缅甸突然派来了使者,尽管刚入滇便被自己派的亲信所控制,但这样的事情却非得自己赶回去处理。
1...9899100101102...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