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如今的日本深品苦涩,而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日本憋气又窝火,中**方表态,发言人张奎安罕见地强硬地对外宣布,根据中日美法英等九国在华盛顿签署的《九国公约》规定,中国有收复俄国失土的权力,因此《苏日租借条约》非法无效,苏俄不能拿其他国家的领土租借给其他国家。
“如果这样也可以,我们中国也和日本达成租界条约,中国将查里津和莫斯科租借给日本,且零租借费,租借期为九百九十九年。”张奎安的发言引得在场的日本记者和其他各国记者一阵大笑,的确西方人从来不正常的看待中国,却没想到中国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西方。
张奎安又说道:“中华民国不是清政府,日俄两国拿着中国人的土地随意交易,中华民国的土地,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支配。如果他们继续坚持,那么中国政府将立即作出相应。”
就在张奎安对外生命的第二天,西域传来捷报,驻守在哈萨克中心克孜勒要塞的王杰君所部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哈萨克汗国首都阿斯塔纳,此时整个中亚哈萨克汗国除去西部两个邦外,几乎全都陷入了中国人的手中。刚刚复国的哈萨克汗国不得不宣布解散,哈萨克汗努尔达多被迫撤到鄂木斯克,遭到苏俄游击队的袭击,被俘身亡。
但中**队攻陷中亚还是让莫斯科的领袖们大吃一惊的,而另一边。日本迟迟不对外公布日本政府的态度,也就是说日本也在犹豫是否应该认定《苏日租界条约》。
苏俄人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们误以为通过压力能够迫使中国人屈服。他们误以为挑拨中日就可以引发东亚战乱。但是此时的中日双方都不想发生战乱,中国刚刚一统,日本正在内战和革命,岂能说乱就乱?
当然,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国内的激进分子还真被挑唆起来。在中国这方面,中国的媒体都实行了管制原本日本大言不惭地批评中国属于独裁国家。管制媒体,可是这时候却不得不佩服中国方面的先见之明了,管住了媒体的嘴。就管住了舆论导向。
而日本就不行了,在某些反对派看来,日本**不堪,应该推翻这个政府。应该有人民自己做主。其国内反对高桥是清的人不计其数……日本军方也不满,既然苏联将领土租借给日本,那就是日本的领土,日本应当倾全国之力与之一战。日清战争日本获胜,日俄战争日本获胜,日中战争,日本必将大获全胜。
接下来,中国国防部对白俄的安置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白俄留在西域极不稳定,现在的西域白色人种太多。不利于中国之安稳,一定要将这两百万俄罗斯人和近一百万的白色中亚人种移走。可想而知,这近三百万如果留在西域,在二十年后经过人口的繁衍会达到惊人的六百万,再过二十年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万,这将给中国在西域的统治留下多么不利的影响。
此时雍星宝倒是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可以各省承担,接纳难民所有白色人种以难民身份移到中原,并且采取只有与中国人通婚才能获得中国人国籍的要挟,威逼他们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如果坚持,这些人将被屠杀殆尽。
我们中国人民和中国百姓不是真的热爱和平,只是因为我们生存空间足够,当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空间之后,我们全都将成为“圣战者”。彼时蒋伟光倒是提出了一个将白色人种移民到中国境内的好处来,对于中国人而言,近百年来面对白人心中总是不自觉地露出心里上的弱势来。让这些难民进入中国,让我们大汉民族感到因为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黄种汉族人已然成为一等人,这些白人成为二等公民,有利于国人信心的树立。
国人信心如何树立,一来是通过自己的强大,二来通过别人的弱小对比得出。有人说幸福是个比较级,没有人说自己幸福,只有当看到不幸的别人才发觉自己是幸福的,在此蒋伟光也提出来,重树国人信心,就从让这近三百万白人成为二等公民开始。
王茂如左右一想,觉得蒋伟光说的有道理,心中对这位“国父”佩服起来,还真是有两笔刷子,智谋与手段不一般啊,果真不愧是“国父”。王茂如同意了雍星宝的意见,只是移民三百万白人进入中原,这种浩瀚的工程还需要举国同心协力来完成,那边必须由大总统的同意与支持才是,否则单单靠国防军自己是绝不可能的。国防军出面就是一个种族灭绝的行为,国家出面就是一个接纳难民的善举,二者绝不一样。
王茂如统一了国防军的思想,告诫各个军团长将军们要随时准备打仗,顺势准备打打仗,打过仗,准备与苏俄进行一场战争。随后他将国防部决定接纳白俄作为难民的决定发放给了各军区,倒是安置司司长谢宝璋向王茂如提起给国防军士兵和军官娶老婆的计划,这么多俄国难民,尤其是女人众多,不如给国防军士兵做老婆得好。王茂如说这个计划可以试试,但是不能强取,谢宝璋说我们安置司知道怎么做,绝不会强娶。安置司还准备对那些愿意生活下来,给国防军做老婆的俄罗斯女人组建汉语培训班,教授他们汉语普通话,方便以后沟通。王茂如哈哈大笑说谢将军一切有劳你了,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最好让这些俄国女人跟家里人或者其他俄国人断了联系。
在海参崴,中日军队开始忽然对持起来,而国防部也下令给黑龙江省,再一次全省进入预备役紧急动员,组建四十个民兵紧急预备役旅。进入十一月的黑龙江已然没有了任何农事了,除了工厂还在忙之外,众多农民,猎人,渔民都进入了休息时期。当动员令下达之后,各个百姓跑到集结点,在集结点领取军服,行李,战靴,手套,步枪,子弹,军粮。
今年的动员令是在冬天召集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中日在东吉省发生冲突,因此王茂如准备下令所有行军装备将来一律放置于百姓家中。当再一次发生战争动员令的时候,立即携带装备前往集结点,如此做到更加有效当然,这也更加危险,四十个预备旅的战备装备都放在百姓家中,万一有人鼓噪造反怎么办?
国防军中很多将军对此持反对意见,王茂如对众人劝导道:“将所有装备都放在仓库中发霉,不如放在百姓手中。你们担心的无非是百姓如果造反怎么办?百姓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是因为**,是因为这个政府让他们失望透顶,让他们无路可活。可是我相信,民国政府只会越来越好,只会越来越让百姓骄傲。”
“一个为了国民的政府,政府就应该怕国民,而不应该是国民怕政府。”王茂如最后总结说道。
尽管王茂如的讲话很是鼓舞人心,可是国防军参谋军官们并非年轻的冲动军官,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集体投了反对票。王茂如对此也很无奈,参谋官们并不是造反,他们有他们担心的道理。因为此举等同于变相承认武器私有制,这将给庞大的中国带来极为严重的伤害。
蒋方震便这样说道:“今天我们把枪给了人民,明天人民就会用枪来相互屠杀。中国尚未开化,中国人甚至连吃饱肚子也不能保证,你给他们枪不是凶器是什么?你的理由用在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理想世界中可行,可是现在不兴。”
甚至安全部长李德林连夜跑到王茂如家中对王茂如说:“如果武器私有制通过,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绿色旗帜宗教地区,这将让他们合法的拥有武器,当他们的实力足够的时候,将对我国带来一场灾难。”
王茂如经过几经思考,放弃了武器装备放置于百姓家中的想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帝国,只有平安才能给国家稳定。北方尤其是黑龙江汉族占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是满族人,蒙古人,俄罗斯人,朝鲜人,回族人和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若是真的留下武器在家中,极有可能在几十年后一部分民族复兴运动中给中国带来极大隐患。四十个预备役旅的组建给了前方军队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北方人好战的基因也渐渐地被唤起,政府暗中在北方民间大量发放私人枪证当然,大多数发给的还是富人与猎人而已。
现在中日关系僵持不下的时候,双方都在静等事态发展,此外中国政府还在等待一个人的归来,中华民国大总统孙立文归国了。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五十八章 长城1号贵宾车
出访欧洲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孙立文历时半年,在欧洲拜访了意大利,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英国,丹麦,让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人的面前。也让欧洲人认识到现在的中国是由革命者在掌握政权,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些留着金钱鼠尾的大烟鬼了。可以说,孙立文的这次出访,给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不少,也开始让欧洲普通市民开始认识到中国尽管在他们的眼中,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孙立文承载着国人的期盼在欧洲各国中宣传中国的一切,并且向欧洲各国政府尤其是《庚子条约》的签约国请求取消庚子条约,或者将庚子条约赔款当做送中国留学生留学的学费,效仿美国政府。此举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和效果,可以说,孙立文尽管在国内政权争斗中渐露下风,可是在对外交涉的时候却给中国带来带来极大的利益。
终于在沿途华人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孙立文由中国海警护航军舰护送一路北上,抵达天津。
尽管天津仍旧是租界,是中国最大海岸城市,中**队无法驻军,但是中国统一之后,各国不同程度上对中国的态度有所缓和。大家对中**队,尤其是中国海岸警卫队停靠在天津港并不会反对,也正是因为各国在天津的权衡利弊,使得天津越来越繁荣。
今天是孙立文返回天津的日子,数万百姓跑到港口迎接大总统。总理唐绍仪与国防总长王茂如也赶赴港口迎接孙立文。
吹着海风,感受着海水的苦腥,王茂如站在车边靠着门吸了一口烟。笑道:“今天倒是一个好天气,大总统贵国恰逢其时。”
唐绍仪忧心忡忡地说道:“秀盛是否要准备对付民党?”
王茂如道:“政治关系,岳父一定要站稳脚跟,切不可因私废公。”
唐绍仪苦笑道:“如今中国政治和谐,力量平衡,何苦……”
“岳父大人……”王茂如道,“你我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唐绍仪点头却叹了口气。道:“你身上杀气太重了。”
王茂如复笑道:“是烟味,不是杀气。”
唐绍仪见他顾左右而言他,便只能无奈地看着远方。
当孙立文站在船头看到人头簇拥的百姓以及迎接他的政府人员的时候。也是非常激动,不过他的身体不允许他长时间站在船头,于是他并没有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直接下了船。王茂如跟在唐绍仪身后迎了过去。孙立文由胡汉人搀扶着下了船。两人握手之后相互一笑,没有过多言语。
孙立文又松开唐绍仪的手,走到跟前笑道:“秀盛你也来了。”
王茂如见到孙立文这半年似乎变化极大,头发斑白起来,脸颊消瘦,眼眶凸出,仿似瘦的脱了相,心中惊讶这疾病给人的打击不单单限于生理上的。更是对人的心理也是一种打击。生性好斗的孙立文居然也有一天会害怕疾病,真是世事无常啊。他立即走上前敬了一个军礼。才伸出手与之相握,道:“总统辛苦了,万望早日康复,中国不能没有您的领导啊。”
孙立文呵呵一笑道:“中国的事,是我们大家一起坐下来研究的,不是我一个人能扛得动啊,尤其是秀盛你的军队,在西域全取中亚,扬我国威啊。”
王茂如道:“若非大总统运筹帷幄,我等草莽军人岂能为国争荣。总统,请上车。”
这是一辆国产的特制加长贵宾车,由国防军国防军第三兵工厂试生产了五辆,整车长五点八米,宽三点二米,由驾驶室和会议室组成,后排会议室可乘坐六人,前后六张座位相对,中间是一张桌子,而车头驾驶室由驾驶员和副驾驶组成,整车能够乘坐八人。这款贵宾车被命名为长城1号,外表全黑色油漆,茶色防弹玻璃,车体外层采用7毫米防弹钢板制作,让这部车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防止手枪弹的攻击。
车牌号为“国002”的长城1号贵宾车从港口缓缓驶离,开赴火车站,贵宾车会议室中坐着五个人,分别是中华民国大总统孙立文,中华民国总理唐绍仪,中华民国国防总长王茂如,孙立文的秘书胡汉人以及孙立文的荷兰医生范.科尔伯特。由于孙立文身体欠安,很多事情不得不由胡汉人出面交代,他这才有资格进入贵宾车中。
孙立文对这款汽车很感兴趣,便向前排司机问询,会议室和驾驶室中间有一层防弹玻璃阻拦住,只有一个小窗口联系,那司机也是国防部特地安排的人,听到总统问话,便笑着介绍起来。这款汽车的安全性是没的说,而机动能力更是使用了英国劳斯劳斯原装发动机,整车是由在中国工作的德国技术工人设计和制作加工的,这算是第一台中国国产汽车吧。
问完汽车孙立文才回头对王茂如说道:“你们国防部工业现在非常好,我听说现在英国还在与国防部有军粮订购合同?”
王茂如对此倒是知道,便回答道:“这算是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英国几乎放弃了庚子赔款,但剩余的一部分换成国防军生产的午餐肉罐头,英国人很喜欢这个东西,英国佬吃东西不讲究,他们自己做出来的都是死难吃的,我们的午餐肉罐头自从欧战售卖给英**方后,一直被他们青睐。他们将我国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转为了罐头,这也是国防部军工业部门给国家做出的一点贡献吧。”
唐绍仪道:“如今我国还有的赔款就是庚子赔款盈余和对日赔款,不过已经不多了,不过最近国内有些事情要说一下。今日内务部抓获了一批文物贩子,他们准备将中国文物贩卖到日本去。而这批文物居然有很多都是皇宫中的文物,据知情人士报告,皇宫中的太监和宫女涉嫌盗卖国宝。”
孙立文忙问:“是否有旗人皇族参与其中?”
唐绍仪道:“这一点内务部并没有给出证据,只是说疑似在皇族授权下太监盗卖国宝,根据盗卖国宝的太监们说,他们是生活太苦快要饿死了,不得不靠卖国宝生活。另外此事发生之后,有很多人希望废帝搬离皇宫,有些众议员们也曾经提出这个建议。”
“的确是不好,不好啊。”孙立文本想说何不让废帝搬出皇宫,但是“皇室优抚待遇”是袁世凯签订的,而坐在他前面的王茂如又是继承了北洋系统的北洋继承人,说出来便是容易引起争议,便望着王茂如看他怎么说。
王茂如不屑道:“废帝迟早要长大的,把他圈在皇宫比在外面强,在外面会被有心人士利用,制造事端,倒不如把他关在皇宫中。只是这皇宫有一个问题需要立即解决,我们每年给皇族大笔银两怎么用的问题。以前皇族的内务府贪污极其严重,现在皇族内务府要是不贪污,太监们怎么会生活不下去倒卖文物呢?所以,我觉得应该向皇族的内务府下手,由中央部门派人审核皇族这比开销到底怎么用的,每年三百万银元怎么让太监饿死呢?”
孙立文沉思一些便道:“这件事交给内务部去办。”
王茂如道:“诺大皇宫,只住着废帝一家实乃浪费,不如让他们只住在其中的一个园子或者几个园子之中。”
“其他地方呢?”孙立文问道。
王茂如笑道:“收回国有,当做展览,开放给国人,容国人参观。每年的门票啊以及衍生品啊还能赚很多钱咧。”
孙立文苦笑道:“你这个王秀盛,真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他的私人医生范.科尔伯特看了一下时间,提醒道该吃药了,孙立文于是吃了一些药。
唐绍仪这才问起孙立文的病情来,胡汉人代为回答道:“总统的病情日渐好转,只是近日由于乘坐船只从欧洲回国,加上在广州,香港,厦门,上海,青岛接见活动,让总统有些烦累,需要暂时休息一番。”
王茂如直接问道:“总统得的是什么病?”
孙立文和胡汉人脸上有些尴尬,不过胡汉人还是回答道:“肝病,肝有一些问题。”
王茂如点了点头道:“怪不得脸色有些蜡黄,国防部的军医司由一些中医专家,中医对付肝病很有一套,不如请来为大总统治疗一下,如何?”
胡汉人忙道:“王总长,总统现在的医生很好,不需要临时更换了,否则中西药冲突对身体万一……您说是不是?”
孙立文笑道:“我现在感觉舒服了很多,其实在没有查出来肝病之前,我一直也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问题,反倒是查出病来之后,问题倒是多了。这就是心理作用啊,心里想着自己生病,然后病情就更加重了,要是不想着,估计也没什么问题。”
唐绍仪笑道:“心情影响健康,大总统心态放轻松就好。”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五十九章 同化白人(求月票)
车子开始微微颠簸了起来,现在行进的这段路并不是很好,原本这里是清朝的官道,可是在庚子年间发生义和团运动,为了防止外国人进入中国,义和团和红灯照的人挖了很多坑,阻挡八国联军登陆当然挖坑能够阻挡敌人登陆才怪。陆陆续续地过去了二十年之后,这条官路才逐渐修好,还是土路,只是多了一些碎石子垫在路面上。
等车子平稳了之后,孙立文脸色有些苍白,他慢声慢语地说道:“我最近一段时间要静养一下身体,政府之中的事情便由你们多承担了,少川,秀盛,你翁婿二人多担待一些。”不等王茂如说话他又问道:“秀盛,对待那些俄国人,你们军方的意思是什么?”
王茂如只好回答道:“俄国人的逃难行动即使抵达中国西域边境也要到明年三月份呢,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我们军方的建议是将这些白种人引入中原安置于汉人中,这些人以老有妇女为主,老人过二十年都老死了,妇女嫁给中国男人也归化为中国媳妇,至于小孩从小在中国长大,也同化成了中国人。另一个角度来说,让更多的国人看到,其实白人也有落魄的,也有生活不如我们中国人的。如此一来避免了国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心里,也给中国国民增加了一份自信。”
孙立文皱起眉头道:“可行吗?这些俄国人会不会有二心,他们毕竟都是俄国人。万一苏俄收买他们,他们会不会反咬一口?”
“农夫与蛇的故事。”胡汉人补充道。
“对。”孙立文道:“别我们没有同化他们,反倒让让他们把我们给同化了。”
王茂如笑说:“这倒不必担心。女人一定会跟随她的男人选择生活习性,俄国女人嫁给中国男人,只能成为中国媳妇,不会产生俄国女婿的。再说,计划中这些俄国女人安置的是河南,江西,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汉民族众多的省份,这几个省份的汉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强烈。国防部认为,俄国有一百二十万到一百八十万之间的难民,白俄军队介于五十万至三十万之间。也就是说俄国人总计两百万左右。两百万沙俄遗族和一百万中亚白人。总计三百万白人不会让三亿中国人随了她们的习惯吧?况且多半都是女人,这也解决了许多穷小子婚姻问题。如果将他们归在一起,这些俄罗斯人将会很好地继承他们的俄罗斯文化,从而引起他们的后代的独立思想,导致西域不得安宁。”
孙立文笑了起来,说道:“你们准备怎么动手?俄国人不会束手就擒吧?”
王茂如介绍道:“首先,我们计划是利用国防军逼降白俄军队造成轰动,振奋国民人心。须知。我国国力并不衰弱,只是国势衰弱。从鸦片战争开始,国家一败再败,导致民心溃散国力不前,再有国民自信心摧毁,国人怀疑国家,最终导致国家四分五裂。我们需要一场大胜来树立国民信心。如果能够逼降白俄军队,对我国而言将是一场彻底扭转国运的胜利。”
“逼降?”孙立文摸着下巴想了想,道:“有多少可行性?”
王茂如肯定地说道:“百分之八十。届时不管是逼降多少白俄军队,我们都将数字翻翻。”
孙立文点了点头,道:“如此尚可,毕竟关乎国民士气,略微夸大一些也好,只是之后呢?”
王茂如介绍道:“之后再将俄国难民安置于我国各地。其实军事方面,一些遗族并不可怕,我们在西域的军队完全可以逼降了他们。唯独让我担心的是移民白人之后的宗教问题,这些白人信仰的是东正教,中亚白人又信仰绿教,与我国传统的宗教佛道儒信仰截然不同,我只担心会产生宗教冲突。”
孙立文道:“这需要时间积累,倒也不能一次解决。只是……安置三百万人……”孙立文思考之后摇头苦笑道,“你的计划我内心是支持的,但这岂不是太过浩大了?需要耗费多少国力和资金?”
“然也,耗费巨大啊。还有,将三百万白人填入中原之后,西域没有人不行,还需要百万汉人填中亚才行。”王茂如道:“但是此乃一劳永逸的方式,然后规定这些俄族人必须与中国人通婚,到时候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最终将彻底忘记祖先身份,如此消化了这些俄人。当然,如果我们拒绝的话,这些俄国难民也进入不了西域,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又可能被苏俄人利用,攻击我国。我们做了一个最坏的打算,苏俄人对他们说他们打下来多少中国领土就给他们生存多大的空间,如果苏俄人这么做的话,对我国在西域的边防工作将是一场灾难。”
孙立文想了很久,才说道:“我个人支持你的建议,明年开始我会向国会提出议案,安置俄国难民。”
王茂如感激道:“多谢大总统成全。”
孙立文叹道:“只是如此一来,汉族血统不纯啊。”他是一个最纯粹的汉族主义者,身为为了所谓的大汉族的江山曾经与虎谋皮将东北送给日本当然,那时候东北是袁世凯的地盘,相当于苏俄将已经被收复的海参崴租界给日本一样。但是从此事可看得出来,孙立文的汉民族主义极其强硬。而王茂如作为一个穿越客,对这种歪嘴和尚念经的血统论嗅之以鼻,中国向来是以文化民族论的,使用汉民族语言,信仰中华文化,所有地区便都是中国之土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