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为了及时地与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沟通,英国驻印度总督鲁弗斯.艾萨克斯特地派遣了一支由印度高种姓组建的电报班,负责及时地与德里总部联络传递消息。
战前,这些印度士兵就非常不愿意在这个时间进入寒冷的北方,而且从艾萨克斯总督发给他们的军令上来看。显然这是让他们穿上厚厚的服装进入寒冷的高原作战啊,于是在得到命令之后他们就磨磨蹭蹭。
为此卡尔哈德逊不得不使用“严苛”的军法禁止绿教士兵吃肉,禁止印度士兵吃咖喱这才让这一千九百多士兵被迫开动拔营。因为知道北方克什米尔的寒冷。印度士兵们每个人都携带了大量的保暖设施,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走的非常慢。
而由三个白人参谋组成的参谋部的工作也非常差劲,甚至他们在进入克什米尔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将走哪一条道路。他们手中的地图居然用的是阿富汗普什图人的语言标记的地图,这张地图的年龄比他们三个参谋加起来都要老,三个参谋商量了一下,觉得这场挑衅过后,这张地图可以拿回到英国拍卖。
当印度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沿着克什米尔进入中国境内。遇到了一件搞笑的事情,带路的一个牧童将他们带到了雪山山谷中然后跑了,以至于这支部队在山谷里迷了路。差点全军覆灭。
克什米尔人是黄种人蒙藏人种,对长得就像是猴子一样的印度人很是反感。世界历史上厉害北方人都歧视南方人,这种潮流不单单中国有,在世界任何国家都存在。因为人种的关系。地理位置越向北人种越高大。皮肤越白皙,身体越强壮。所以北方的克什米尔人对南部的印度人心中极度歧视的,而英属印度还是一个番邦国家,克什米尔人自认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就连牧童都故意引错了道路欺骗这些人。
拖拖拉拉的印度土著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走错道路给了中**队调动的时间,白虎军团长任元星立即下令第三十三师团的94旅徐树铮所部从塔什干借道阿富汗汗国进入帕米尔高原,进入中方克什米尔地区。传统意义上的中方克什米尔地区就是黄种人居住的地区,后期印度人种和中亚人中不断进入该地区。压缩了黄种人生存的空间,以至于中方克什米尔地盘越来越小。
由于事态紧急。徐树铮所部一路马不停蹄,并且进入阿富汗的传令兵也及时地向阿富汗陈述说中**队希望借道路进入中方所属帕米尔高原,狙击英国人的入侵。英国人曾经四次进攻阿富汗未果,阿富汗与他们是世仇,便欣然答应了徐树铮的请求,并且排除向导,提供食物和水,一路将其护送到中方所属帕米尔高原。
此时英属印度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这才绕出了山区,还报复性地屠杀了一个克什米尔人的村庄更确切地说,他们屠杀了村庄里的所有牲畜,早在他们来到之前,村庄里的克什米尔人早就跑了。
半个月的时间从中印边境走了五十几英里没有遇到一个中国士兵,甚至没有一个克什米尔部落抵抗分子,除了一只雪豹因冬天饥饿偷袭了他们致使三名印度士兵死亡之外这让印度士兵们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天气晴朗的时候,这些印度人甚至载歌载舞起来,有的人干脆坐在马背上打着盹,有人大声地说道:“我们到中国一定要割掉几个中国人的辫子拿回家去做展览。”
每天,甚至这些士兵使用明码向德里的印度总督府传递自己的坐标和方位,他们认为中国人别说懂电报,甚至中国人连步枪都不会用。印度的报纸也连篇累牍地宣扬收复整个克什米尔和帕米尔高原的壮举云云,他们毫不避讳地评论着全部收复克什米尔需要多少时间甚至有人说不如一起占领了西藏吧,省的每天和中国人吵来吵去。印度人这个时候纷纷站在了英国人一边,仿佛主子获胜了,他们多骄傲似的,典型的走狗,仿佛另一个时空中百年后的小鬼子国一样。
骄傲的印度人起初还派遣部队做侦查,但是半个月的行军赶路,没有遇到一次战斗,让他们极为松懈。在经过阿肯色一个峡谷的时候,他们忽然遭到了早已经埋伏准备好,在此等候多时的国防军94旅和克什米尔当地部落武装的伏击,印度兵很显然没有预料到他们刚刚迈过中国人立下的边界界碑不到五十英里的地方即遭遇到了中国部队。
中**人将覆盖在身上的白色披风掀开,露出了黑绿棕色迷彩军服中国人的军装很好辨认,全身上下犹如青蛙一样的迷彩军装,全世界只有中**人有这种青蛙皮军装。
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也许在国内真是精锐部队,团长不着急不着忙地下令整队。装备着最精锐的步枪和火炮,居然在遇到中**队的埋伏的时候准备站好四排进行排枪还击。
要知道,这里是峡谷,仰攻的困难程度被这些人给无视。而士兵战成排枪线也给了中国火炮瞄准的靶子。
“给我打。”徐树铮先是愣了一下,这印度人在搞什么呢,随后立即兴奋不已地高喊,“一群傻子!迫击炮,迫击炮,手榴弹,给我砸下去。”
“轰!轰!轰!”
中**队的迫击炮和火箭筒毫不留情地砸到了这群排枪士兵群中,顿时,印度士兵惊慌失措了起来。卡尔.哈德逊立即下令最精锐的喀尔喀第一营准备爬山还击,可是最先遇到打击的就是他们,中国士兵训练有素,且武器装备精良。而喀尔喀人尽管勇敢善战,然而有些士兵甚至都不会开枪,他们叼着喀尔喀弯刀爬山,到了一半的时候被手榴弹炸的掉了下去。
而绿教营士兵们悄悄地聚在一起,不知在说些什么,他们的白人营长被一枪打死之后,这些人就没了主意了。
最让团长卡尔.哈德逊失望的是那些印度士兵,起初还打算站成排枪线的他们在遭到迫击炮的攻击之后,立即四散而逃,哈德逊叫喊了几次都无济于事。
印度士兵们掉头就跑,扔下跳脚大骂的几个英**官,结果四名的英**官被山上的伏击手打死。卡尔哈德逊试图制止士兵们的溃逃,一个印度军官干脆拔出军刀想要砍他,他不得不自卫打死了他。
穿着将官服装的哈德逊也遭到了中国士兵的重点攻击,但他大难不死,身边的卫兵都死掉了,他居然只是因为逃跑摔倒受了擦伤。遭受伏击的英属印度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向后方溃退跑去,徐树铮见状哈哈大笑,又下令骑兵攻击。
徐树铮的第94旅的282团是骑兵团,他们等待许久了,眼看着前方步兵痛快淋漓地杀敌,终于在得令之后抽出马刀高喊道:“杀敌报国,舍生取义,扬我国威,振我中华!杀啊!”
轰隆隆的马蹄声在山谷响起,一千六百多骑兵的冲击吓傻了正在逃命的敌人,他们有的立即蹲在地上高举双手,那有不长眼的早就被骑兵一刀割掉脑袋。还有印度士兵投降慢了,被其他先投降的一顿毒打,剩下几个英**官反倒被印度人抓了起来,献给了中国人。一些印度士兵则吓得倒地装死,可是见到其他人被串成一窜带走的时候,他们立即跳起来要求自己也要被串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光荣的战俘,而不是逃走的溃兵。
印度兵的作战能力在此一战体现的淋漓尽致,起初还像模像样,一旦受挫,立即溃败而逃,其逃亡能力堪比欧洲的意大利陆军他们就是亚洲的意大利陆军。而全世界几乎没有比中国人更能适应时代的人种了,庚子事变二十三年之后,中国人已经完全接受了新的战斗方式,且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战争模式。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英国人一嘴巴
站在队伍中间的英国团长卡尔.哈德逊见状不妙,得知对方骑兵杀到,立即叫嚣架起机枪,架起重机枪!他以为中国人的骑兵是那种中世纪欧洲骑兵,还兴致勃勃地准备用机枪扫射,没想到中国人的骑兵一手端着37发弹夹式c2骑兵冲锋枪一手拎着马刀,遇到远的扫射遇到近的一刀砍去,印度士兵哭爹喊娘跪在地上乞活,他也傻眼了,立即毫不犹豫地带领身边的卫队选择了举手投降。
当徐树铮从伏击的山边走下来的时候,几个印度士兵忽然从死人堆里跳起来,大意的徐树铮暗叫不好,他的卫队立即拔出手枪准备射击。然而只见这几个装死的印度士兵立即将枪往地上一扔,高举双手跪在地上指手画脚哔哩哔哩地说了一串,说到高兴的地方甚至手舞足蹈唱起了歌曲。有个当地克什米尔人部族向导立即给他翻译说道:“这些印度人问我们该去哪里,战争已经结束了。”
“你们先把自己绑起来,然后向东走,就是俘虏区。”徐树铮说。
这些印度人立即拿出绳子彼此将对方绑起来,到了最后一个的时候还请求一个中国士兵帮他系好绳结,他说自己不可能给自己打一个死结。中国士兵热情地帮他系好了后,这些印度俘虏们一个个骄傲地向东走去,还在大声地问:“你们怎么不派一个士兵押送我们?否则我们会迷路怎么办?”
徐树铮目瞪口呆地看着印度士兵们对投降如此热衷,最后狠狠地骂了一句:“我他妈的从来没有看过一个比印度人更不要脸的军队。”除了前五分钟将枪口对准两侧的中**队以外。后面的时间印度人惊慌失措地将枪口对准挡住他们逃跑的战友和任何有异响的地方,事后国防军94旅检查发现。有一半印度士兵是因为被自己的战友在慌乱下打死的。
被俘虏之后,印度士兵和军官反倒都大骂英国人的无能,是他们非要让自己的军队越境巡逻的,印度人都是无辜的,我们是感觉到英**官的非正常举动,集体抗议才选择投降,我们还是不可战胜的云云。
当然,这个卡尔.哈德逊的确不是一个军官材料。他本以为这次就是在中国土地上逛一圈的,中国人还敢冲英国人开枪吗?他们不怕再来一次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北京?这个人本来是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应聘来到东印度公司做船舶维修技师,后来娶了东印度公司一个军官的女儿,在印度居住下来。后来印度部落反抗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军官就下令英属印度土著军队围剿部落武装,因为白人缺少。卡尔.哈德逊也临时穿上了军装,当上了军官。
哈德逊没想到自己这个毛也不懂的修船技师居然成为了一个连长,他非常用心地将自己参加童子军的时候的训练拿出来来训练自己手下一百六十人的印度土著士兵连队。
童子军的训练和正规军队训练哪能比较,但是把童子军的训练拿过来放在印度土著士兵身上,偏偏正好能够帮他们矫正。尤其是排枪训练的时候,哈德逊将土著们训练的有模有样。至少在剿灭拿着长矛标枪砍刀的印度部落武装的时候大显威风。因此哈德逊被快速提升军衔,再加上老丈人的推荐,成为了一个英**官团长,他的部队居然因为剿灭自己的同胞而成为了印度陆军的精锐部队。
但是哈德逊的运气也至此结束了,在中国境内不到一百英里的山谷中。他遇到了一肚子怨气无处可发的徐树铮。徐树铮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从温暖的塔什干跑到了帕米尔高原上,便是向一劳永逸地将这股子入侵之敌灭团。一个半桶子军官带着一个团遇上了一个久经战场的军官率领的一个旅。结果可想而知。
被俘之后的军官卡尔.哈德逊立即表示说,我们是战俘,应该享受最优厚的待遇,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徐树铮性格孤傲至极,他更加看不起这些给他创造了除了后勤麻烦——战俘需要食物,而印度军营有的不吃猪肉有的只吃素有的要求牛肉——除此之外别无用处的俘虏。
他哪会理睬印度人说什么,在优待了三天之后,勤务长抱怨起战俘比自己战士穿得暖吃得好之后,徐树铮立即下令:为了防止战俘逃走他下令将这旋虏全都扒光了衣服,只给他们一条毛毯和靴子。这些印度俘虏们再也不敢提出要求了,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能不能穿一条裤子,但是遭到中国人的拒绝。
随后徐树铮立即致电给国防部,上报说成功地在克什米尔消灭了一千九百六十三名越境的英**队,击毙四百九十三人,俘虏一千四百六十二人。
王茂如经过考虑,立即下令外交部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英属印度擅自进入我国边境,在我国国防军数次劝阻之下,不听劝告,悍然对我国防军发动攻击,我国防军第94旅被迫反击,全歼英属印度第第四十九山地步兵团。消灭多少多少云云,俘虏多少多少云云,总之这次冲突之中,中国方面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英国人豢养印度军队一个团。此事引得举世哗然,印度士兵其实还是有一些战斗力的,例如协助英国人在非洲剿灭黑人部落战斗中,印度士兵表现非常英勇。可是没想到让中国国防军以零伤亡给灭了,还是团灭,就连团长也被俘虏了。
当然,英国方面为了避免面子上过不去也立即作出解释,首先,中国消灭的是印度土著军队的散兵游勇,并非英勇无畏的大英帝国陆军,其次,中国方面越境攻击,克什米尔乃英属印度领土,因此,中**队是在向英国政府挑衅。
不过很快让英国政府下不来台的是,徐树铮的俘获的印度俘虏们——哪一个班的高种姓电报部队借用中国人的电台发布通电,说自己越境进入中国人领地,自己检讨错误,并向英国政府表达不满,印度人不愿意做侵略者。至于这些人受到多少虐待,其余人自然不得而知,只是这些人每天只裹着一条毯子,只有一碗汤,三片面包——卡尔.哈德逊还好一点,他有裤子穿——就可以知道,徐树铮在其人有时候冷酷无情得让人害怕。
这些高种姓印度电报员的检讨书是一记**裸的耳光打在了英国人的脸上,让大英帝国面红耳赤,但是他们旋即不肯承认这是印度人发的电报,而是中国人伪装印度人发出的电报。
徐树铮得知英国人的对策,他恼羞成怒,大骂居然敢怀疑老子,老子岂会虚报战功,部队中盯着我的人有都是——当然,他的身世没有外国人愿意去探听——他下令那几个印度电报员将英国用于传递消息的密码公开——这一举动当真是捅了马蜂窝了,因为全世界各国都发现了,这的确是英国陆军军用密码。徐树铮的第二个耳光打得英国人无话可说,英国国会甚至为此出台了一项法律法规,禁止任何非昂鲁撒克逊族裔学习陆军海军密码,禁止任何非昂鲁撒克逊族裔成为电报员。
英国政府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支侵略部队的确是受他们的指使进入中国克什米尔地区的。
王茂如听到徐树铮的这次举动大吃一惊,随后不由得苦笑起来,他妈的这人真能给我惹麻烦啊!这个瘪独子!自己当了民族英雄,却把麻烦留给老子,看来他是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
没办法,作为最高长官王茂如不得不给徐树铮这个“反骨仔”擦屁股,他没想到徐树铮这个曾经中国最高军事领导者被自己贬到西域之后,爆发了生命的第二春,在西域几乎是横扫反叛武装,这次又以零伤亡全歼印度山地步兵团,怪不得当初段祺瑞对其欣赏不已,其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只可惜以前用错了地方,用在了勾心斗角上了。
中国政府军方对外发言人张奎安在对各国记者讲话中讽刺英国道:“英国人占领了印度还不够,还想要占领阿富汗,可是被阿富汗击败,又向对中国克什米尔下手,想要我们的帕米尔高原。但是我们中华民国不是大清,现在是民国十一年,即将是民国十二年了,中国人已经惊醒了。尽管那里千里无人烟,但是,中国偌大的国家,没有一处无用之地。我们决不允许有些国家占领中国的领土,为保卫领土完整性,中**人随时待命。”随后他话锋一转,又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我们不希望再发生战争了!我们需要的是和全世界所有民族都相亲相爱,成为一家人。所以中华民国国防部在昨天已经下令,释放全部入侵中国的被俘印度以及英国战俘。诸位,他们已经回家了,中国政府表现出了最大的和平期望,也希望世界认识到中国,一个和平的国家。”(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六十四章 砸了印度后花园
随后,王茂如下令徐树铮释放了被俘虏的印度独立第四十九步兵团,徐树铮便将他们的所有武器、装备、补给留下来,只允许这些被遣送回去的俘虏们穿着内裤,皮靴以及一条毯子裹在身上,外加三天的口粮回去。三天之后,这些狼狈不堪的印度士兵终于得到了其他印度土著军队的帮助,当见到同胞的时候,这些印度人嚎啕大哭起来,他们不断地向其他印度土著士兵说中国人是魔鬼,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这给了其他印度土著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影响。
在印度人心中,这个屈辱的伤疤始终是难以磨灭的,且伴随在百年后的每次中印网民吵架中。
此时让王茂如感到意外之喜的是,驻防于西康的第四十四师团卢焘响所部127旅谷正伦部,居然寒冬十一月中旬突然对西藏叛军展开攻击,他亲自率军兵分三路,分别对察木多,博窝,桑昂曲宗展开闪电攻击,其进度之快让任何人难以想象。毕竟这时候是冬季,尤其是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的冬季,严寒难以想象,行军之困难也远超一般人认识。
冬季对西藏叛军用兵难度让大家都意识不到卢焘响会在此时对西藏用兵,西藏土司叛军也以为最少明年夏天中国士兵才敢进入西藏吧,可是中**队偏偏在最难用兵的时候打来了。
第四十四师团长卢焘响早在王茂如离开之后便开始策划这一次进攻,既要让西藏叛军想象不到。又要让他们难以招架。卢焘响选择了出奇制胜,并且派遣精锐部队,而不是所有部队进入。毕竟西藏叛军武器装备落后,战斗方式落后,他派遣了一个旅的部队算是给西藏叛军很大的面子了。谷正伦因此被委以重任,亲自率军直取西藏,三股部队最终在拉萨城外完成了对叛军合围。
谷正伦军队127旅所过之处,所有不服从的土司全部被杀,牲口分给了农奴。帮助反叛土司的士兵也被斩首不过对于反叛的喇嘛们谷正伦要求不要轻易杀害,即便杀害也要毁尸灭迹不许让人知道。谷正伦的三个团进展奇快无比,每天几乎就是在赶路。后来大家干脆坐着牦牛赶路了。藏兵战斗力低下,装备落后,甚至骑着马挥着刀便过来,直接被中国士兵一枪干掉。让谷正伦哭笑不得的是。他们携带的火炮一次都没有用到过。便连下十座城。
然而让王茂如在兴奋之中感到难过的是谷正伦的127旅的伤亡问题,他们不是被藏军伤害,而是被天气和险峻的地形伤害,因为寒冷和行军而牺牲的士兵,占了这次消灭西藏叛军的七成,很多士兵在越过高山的时候掉入山涧而亡,士兵连尸体都找不到。冬季行军攻击西藏叛军,出乎敌人意料。但也伤亡颇大。
英国政府没有想到中国这边的反应居然这么快,他们还在准备讨论克什米尔的时候。两天后中**队居然已经向西抵达藏东的林芝地区,中国人进入西藏高原的先头部队凭借着骑兵的高速和先进的武器,以及斗志昂扬的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几日之内神速一般势如破竹,藏军甚至来不及反应,就被连锅端在镇寨中。当然,这其中有很多藏民也帮助中**队,再加上谷正伦的军队中接受了五百名曾经参与民国初年收复西藏的川军士兵,对于道路交通极为娴熟。至于冬季保暖问题,国防军的士兵们最值得庆幸的是国防军的起家部队,是王茂如的呼伦贝尔边防守备旅。西藏的冬季寒冷,却总是不低呼伦贝尔的冬季的,而国防军的冬季保暖标准则是以呼伦贝尔边防守备旅的保暖为标准。狗皮帽子,棉衣,棉裤,棉皮靴,呢子风衣,白色披风,可以罩住枪支扳机部位的棉手套,这就是国防军的装备。纵然如此,冬季进入西藏依旧面临着严酷的自然条件,索性中国士兵都坚持了下来。
在西藏最困的要数高原缺氧,谷正伦的军队每天因为缺氧脸蛋都一个个发紫,为此不得不放慢了行军速度。
中国士兵从东向西收复西藏顺利无比,很多亲近中国政府的土司也开始转头拥护谷正伦的127旅,一路上为其支援了后勤和运输工作,还提供牲口帮助中国士兵行军。而一些亲英国的喇嘛们愤怒地离开,逃向西藏西部地区。由于天气恶劣,中国士兵向拉萨的行军速度减慢,而英国方面立即向中国政府抗议,抗议中**方的入侵。中国总统府以大总统养病为借口,将英国的抗议书转交到国务院。
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西藏喇嘛代表们以及各土司联合宣布西藏重新回到中国大家庭中,但西藏仍旧保持宗教政教合一,藏人治藏。
英国印度总督鲁弗斯.艾萨克斯立即扬言抗议,宣称西藏人面选择了自由,而汉族人给了他们枷锁。鲁弗斯.艾萨克斯也派人回国游说国会,对华宣战,中国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侵略周边友好国家了。
国防部立即予以反驳,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涉司司长张奎安说道:“翻开大清地图就可以看到,中国地图清清楚楚地标记着,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什么独立的国家。有些国家一方面要求我们将大清帝国的一切债务和条约都接着,另一方面又不承认大清的国家完整,岂不可笑?想要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大清帝国的条约,就必须承认大清帝国的疆域继承,否则就不要选择谈判了,直接坐在地上哭喊就能够得到利益了”英国政府立即派出代表,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他们也开始终于将中国视作一个主权国家来对待了。
克什米尔重挫英属印度山地步兵团和谷正伦不顾严寒高原突然收复西藏,让英国人和全世界各国都见到了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国度。这个国家曾经领先世界几千年,仅仅是近五十年落后了,但是这个国家迅速的反省自身,意图崛起。
国防部军务总处确立了国防军的嘉禾勋章是授予军官的最高荣誉勋章,而龙族勋章是授予士兵的最高荣誉勋章。王茂如以国防部的名义下令对徐树铮和谷正伦进行全军通报嘉奖,并授予徐树铮一等嘉禾勋章,授予谷正伦一等嘉禾勋章,并对这次作战中表现突出的二十名士兵授予一等龙族勋章。这二十枚一等龙族勋章其中只有三枚授予了94旅,而127旅因为在条件更加困难的西藏行军,十七枚落在127旅上但没有人羡慕,这十七枚勋章获得者全都由阵亡士兵获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