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本政府经过多次御前议会终于作出决定,宣布与苏俄签订之《苏日租借协议》无效,并派遣特使日本外相内田康哉为代表,访华准备签署一系列北方防御条例,准备就东西伯利亚以及库页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进行谈判,日本的目的是一举占据北方大陆,并以勒拿河为界,勒拿河移动,并占据南至外兴安岭,北至北冰洋,总计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自然,出此计策的人还是裕仁的智囊佐藤秀竹,事实上佐藤在日本已经有了小首相的称呼,这个私生活放荡的年轻人的智谋让裕仁佩服不已,裕仁比佐藤还小五岁,对这个人他非常信任,这信任超过了任何人,也引发的很多军官们的不满。
佐藤秀竹死了老婆之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四处勾搭有妇之夫或者无知少女,凭借着他的英俊相貌和幽默谈吐,很是惹得一些日本政客的不快。当然,日本人认为风流倜傥并不是毛病,勾引女人也无大碍,可是这次佐藤跟裕仁的妻子良子的妹妹勾搭在一起了他进一步拉近了与摄政王的关系,这也是裕仁为什么对他放心的原因。
成了裕仁连襟的佐藤嚣张地甚至在内阁会议室顶撞元老,一定要占领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给日本国民一个大陆交代。他在会议上拍桌子甚至跳起来指着元老们思想守旧不作为,甚至不如他这个文人。佐藤的强硬居然赢得了军方的支持,裕仁也对他更加刮目相看。在裕仁看来,北方那冻土的确是没有什么价值除了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象征意义,谁愿意生活在冰块上?
佐藤等着眼睛大声地说道:“现在苏俄东顾不暇,甚至中国人都能挑衅吞并他们的中亚,我们为什么不能占领东西伯利亚,甚至如果可以,我们要把领土继续向西推进,让日本和俄国以乌拉尔山为边境。”
他借着裕仁亲信的身份在日本国会上下奔走,尤其是数次前往军部,对他们抛出国土大小决定了国家地位的大小的话语,说任何列强都没有像日本拥有这样狭小的领土,如果一旦占领北方冻土,日本将一举成为亚洲真正的海陆霸主。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六十五章 印度之春计划
佐藤的奔走疾呼终于还是打动了日本军方,裕仁下令日本军部即刻以某种借口进入该地区占领。日本军方一旦接到命令,立即展现出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制定了一份《三百三十万冻土计划》,而最初的计划提出者佐藤却被他们踢倒了一旁。佐藤也不在意,反倒是勾搭起未来皇后的妹妹来,乐得逍遥自在。他的目的是挑拨日苏之间的战争,从而破坏《苏日租借条约》,让日本人的目标瞄向俄国而非盯着海参崴。因此佐藤秀竹甚至向裕仁请求给自己放假,他带着自己的情人偷偷前往北海道游玩去了。
裕仁的小姨子原本与别人定下亲了,只等着年龄一到就结婚,却是让佐藤(李慕含)给拐带跑了,气的裕仁大骂不已。
佐藤却是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俗话说搞破鞋)倒是让他捡了一条命,一个日本激进分子跑到国会中刺杀佐藤秀竹,却不想杀错了人,将一个叫做安倍宽的国会议员。这个安倍宽,就是后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爷爷,这倒好,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相当于民国十四年生人,在民国十二年的时候安倍宽就死了。历史的蝴蝶将后世一个小丑首相给扇没了,王茂如却不知道自己的做所作为的确给这个时空的后世带来了严重的错位。
日本人的背叛让苏俄措手不及,苏俄代表越飞在中国政府要求他们离开的最后一天接到了莫斯科发来的电报,要求他一定要保证远东三百三十万领土的完整。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与中国人讲和。斯大林这一次没有再小视让英国人都吃瘪的中国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一个独裁的中国,的确是非常强大足以影响世界某些局势。苏俄人很快就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们放松了对远东的部分控制,如沙俄所占领中国的土地。
苏俄驻华代表越飞感觉事态紧急,立即求见王茂如,并向中国实际掌权者国防总长王茂如陈述,苏俄一定会遵守《苏中密约》。归还中国所有被割让的土地,苏俄只有两个要求,那就是一拒绝接纳白俄军队。二拒绝接受与日本人进行任何合作。越飞敏感地预测,日本之所以拒绝了苏俄,并不是因为苏俄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国家,而是因为日本要得到更大的利益。至于什么样的利益。他还不知道。日本方面的保密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好,如果是军方制作的计划,一定严格保密,但是佐藤的为了计划奔走相告,苏俄不想知道也得知道了,于是苏俄也急了。
就日本提出这个瓜分俄国的计划,王茂如也是非常震惊的,日本人还真是天马行空啊。居然想到了这样的谋略,对于日本人而言。不管这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是不是无人区,但国土增加了八倍,足以让整个日本陷入疯狂之中。在明知中国统一,日本人无法侵入中国的时候,唯一能够被他们瓜分的就是战乱中的俄国领土了。
帮不帮日本人?现在成了摆在王茂如跟前的一个问题。
而苏俄人的服软也避免了越飞等人遭到驱逐,中国人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王茂如立即委派中国外长陆徵祥和张奎安作为代表团正副团长与苏俄代表进行谈判,关于正式收复国土的谈判。而另一边,以顾维钧和曹汝霖为代表的团正副团长展开对日北方领土谈判,洽谈中日之间的关系,讨论中日问题,尤其是日本人的《三百三十万冻土计划》。
现在,让人作呕的英国人有恬不知耻地排除代表,与中国谈起了条件,洽谈西藏以及西亚领土问题来了,他们认为中国是在侵略一个主权国家,懦弱的中国居然在国家刚刚统一两年后便向外侵略,真是不可思议的愚蠢。
国防军对英国人非常讨厌,英国人就会给这个世界制造混乱,哪里有他们的出现,哪里就有战乱。而英国人最拿手的就是挑拨离间中国人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一旦中国人想做,那一定会是最优秀的。
王茂如招来了国防部外涉司的二等秘书,张奎安极力推荐的年轻人夏铭,准备将他派遣到印度,并对他仔细嘱咐。王茂如说道:“现在印度人还不理解民族独立,你去印度之后我准备让你常驻印度十年,十年内,你需要做的就是挑拨印度各邦从英国人的手中独立,还有挑拨印度殖民地内的印度教和衣斯蓝教冲突,你能不能做到?”
夏铭道:“此举对我国有何好处?”
“可以让我国减少一个最大的敌人,也可以让我们尽快收复香港。”王茂如道。
夏铭立即说道:“秀帅,卑职虽然没有成功之决心,但有成仁之意志。”
王茂如道:“好小子,你要是死了,将来就把把棺材建在我坟边,下了阴曹地府与我再一同打下一个地府中的中华大帝国。”
夏铭激动地说道:“为秀帅尽忠!”
王茂如笑道:“此计划我国防部命名为‘印度之春’计划名字听上去好听,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血腥的计划,由此可能引发印度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死亡。”
夏铭不屑地道:“非我中华儿女者,我视之如猪狗鸡鸭尔。”
王茂如哈哈大笑起来,道:“好你个夏禹锡,有你的,你真长大了。”
随后夏铭待着赴印度计划代表团悄然离开北京,南下赶赴香港,经香港前往印度。抵达印度之后,夏铭悄然发现其实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在悄然进行中,很多印度人渴望摆脱英国人的统治,尤其是印度绿教(伊斯兰)地区如孟加拉湾和印度北方地区对英国的反抗更加直接。英国政府为了维持英属印度的统治权,特地分化了印度教和绿教,挑拨双方战斗,不给双方联合的机会,以免印度成为第二个美国(美国抗英起义后成为真正独立国家)。
如今的英属印度其地位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地位相同,印度国内最大的党派当属领导的印度国大党,他们正积极准备与全印度绿教联盟合作。经过了半年的观察,夏铭分别认识了印度的两大集团,他意识到现在是一个好机会,其中印度教势力更趋于以法律手段建立泛大印度共和国,而绿教则提出更加尖锐的方式争取地区自治概念。夏铭认为让印度大陆陷于混乱中必须有人以暴力引导暴力,以鲜血引导鲜血冲突,而他选择的目标就是绿教青年派系。
随后,夏铭以中国政府代表的身份秘密接触态度更加暴力的绿教联盟领袖们,提出绿教地区当以地区组建国家的概念。
夏铭为他们提出了一个圣战的概念,这个概念也逐渐演化为后世的绿教世界泛青年暴力活动的最基本纲领,而夏铭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想法成为了后世恐怖分子的最原始宗教教义解释之一。他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给有些人带来了光明,但是一些世界带来了灾难。但是很显然,现在谁也没有意识到“圣战”的意义。
中国国防军西域军区通过克什米尔偷偷地将一批武器运抵印度,资助绿教青年运动,也给夏铭提供了一个营的中国士兵,帮助他实现搅乱印度的计划,让英国人的后花园着起了熊熊烈火。
不知不觉,民国十一年就这样到了最后一天,这一年中国除了西域之外,还真是没有战事,王茂如做到了自己的承诺,中国无战事战事发生在国外。百姓安居乐,商人放心大胆的经商,各个城市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国,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逐渐显露雏形,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济南,上海,武汉,广州,长沙等城市由于工厂的增加,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中,这些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的建设。
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原本应该是政府准备放假的一天,但是在中国,国务院十二部委正向国会全体议员做本部的国家汇报工作。
民以食为天,年终国务院向国会参众两院做国家报告的第一个部门便是民党掌权的农林部。
由于现任总理唐绍仪曾经负责怪外国防军地区理事长,他对关外地区的粮食特别关心,尤其是听到粮食总产量统计之后,更是异常兴奋,连夜给大总统孙立文报告上去。根据统计,民国十一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惊人的10100万吨,平均下来全国四亿四千一百万人口中之后,尽管暂时不能够让国民全都过上温饱生活,然而却不至于国民陷入饥饿之中。农林部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中原以及南方广大的百姓进行人为的人口转移,转移到西域外东北等地广人稀的地域。尤其是西域巴尔喀什湖周围的肥美土地,将会是中国人建设的另一个中华大粮仓。
ps:(ps:864章名字写错了,应该是收复西藏,但是西藏这个词比较敏感,你懂得……所以只能那么写了,不打算改了,避免引起麻烦。)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东北大粮仓
经过国务院的讨论通过,农林部将中华民国粮食产量地分为六个大区域进行汇总,它们分别是实行早期国防军土地管理办法的关外七省(热河、辽宁、蒙古、吉林、黑龙江、努尔干、东吉),缓慢实行国防军土地管理办法的华北五省(直隶、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另外还有华中七省(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华东五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华南六省(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西康),西域四蕎。ㄐ陆3嗪!8┪鳌参鳎┱饬龃笄颉?br/>
现在在中国北方尤其是关外七省各地,因为鼓励开荒种田,并引进高产欧洲大豆,如日本水稻,美洲马铃薯,高产大麦,让关外的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关外由于很多都是新开垦土地,并采取了土地限制法,不可能出现大地主。而小地主拥有的土地也不多,很多地主逐渐被各处土地局暗中暗示缩小土地规模早在王茂如于东北做总督的时候颁布的《土地管理办法》规定个人拥有土地最大面积是五十大亩,地主们不得不逐渐的减小土地规模。
同时减负减税使得粮税的减少,更是让东北沃土上出现了大批的拓荒者,这其中以山东人为主,其次是河北人,然后是河南和山西人。原本河南人并不热衷于向东北移民,他们大多数都向西北绥远、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移民较多。然而这个时空中,东北地盘陡然增加一倍。急需大量移民,在王茂如的鼓励和刺激下,大量的河南人向东北开始了移民拓荒。
根据农林部在关外七省的统计。仅这七个最早受王茂如颁布政策影响的省中,民国十一年七省粮食总产量为3400万吨,其中高粱产量为300万吨,玉米产量为900万吨,谷子产量为450万吨,大麦产量为150万吨,大豆产量为800万吨。小麦产量为200万吨,稻米产量为100万吨,其他农作物产量为500万吨。稻米产量低是因为前往中国垦荒的日本人大规模种植。中国人学习日本人耕种,更多的中国人尚在学习阶段。
关外七省粮食总产量为3400万吨,但人口不足五千万,平均下来。一个人有700公斤粮食。而平均一个人一年需要三百公斤的粮食,可以说,关外七省百姓其实还可以养活约七千万百姓的口粮。这还是关外土地全力开发的第二年,如果明年(民国十二年)关外七省没有天灾**的话,根据农林部的预测,仅仅是关外七省的粮食总产量将达到惊人的6000万吨。(ps:一个小知识,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2000万吨,也就是说。共和国黑龙江一省足以养活四亿人的口粮,而东三省人口总和才一亿)
在关外七省中。产量总数最多的是辽宁省,其次是吉林省,然后是黑龙江省,热河省,蒙古省,东吉省,产粮量最小的则是最北方的努尔干省但努尔干省盛产木材,其木材产量雄踞全国之冠。努尔干省地理位置最北,作拥整个外兴安岭和部分大兴安岭林区,拥有数量庞大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而关外七省的木材产量是全国其他地区木材产量总和的四倍,可以说坐拥关外七省,便是坐在了金山上。
农林部总长戴传贤和次长邵力夫再向国会做报告的时候,因为粮食产量以及木材产量创下历史性的新高,几度哽咽不能自抑,10100万吨粮食的总产量也足以载入史册尽管有民党的人建议多报一些,然而在王茂如的劝阻下,农林部如实汇报。议员们听得如痴如醉,一个个叫好起来,掌声数次响起,民党议员们将这功劳归咎于自己身上,一个个热泪盈眶。
唐绍仪请示大总统孙立文,可否将中国粮食产量对外公布,以此来振奋国民士气。孙立文与各总长们经过简单的讨论认为可行,孙立文特许唐绍仪对外发布中国粮食产量总数。
这个数字透露了一个信息,中国正在逐渐消灭饥饿,尽管任重而道远,但是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国家报告中的数字是不对外公开的,当然,这也议员们的嘴也不是那么严,毕竟五百多位议员谁能保证他们之中没有一两个败类呢。便是王茂如也不能保证所有青促会和民族党议员一个个都如同军情司特工一般嘴严。
而第二个向国会汇报的是交通部,交通总长马六舟和次长哈尔巴拉报告了民国十一年交通部取得的成就,交通部雇佣民工,修筑了近六千公里的官道,并与外国公司合作,新增了五条铁路总计六百公里长,贯通中国东西的连云港至迪化的连迪铁路正式开始建设,预计十年内能够完工,届时这条总长为三千六百公里。而从另外一条从沈阳经库伦到新疆迪化的沈迪铁路也已经经过了测量,正式开始建设,这条铁路线路为四千二百公里。两条大铁路的建设,讲给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带来极大的质变。
如今交通部和北洋政府的交通部不一样了,他们交出了最赚钱交通银行,所有银行都归财政部管理,而财政部则是归国防军管理,所以交通部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修建铁路。当然铁路是赚钱的,交通部在民国十一年中通过铁路运输赚取了五千七百万银元可是修建基础设施又全都花没了,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花没了,民党的人搞不清楚,效忠于王茂如的财政部也不会去查,只是国防部又多了一笔两千万的军费用于国防工业建设的投入。
相应的,国防部投桃报李,派遣武装警察押送战犯协助交通部修筑铁路与公路,账面上的消耗在暗中都补偿了回来。这些钱的流向在王茂如的实时监控之中,他们全都换做了钢铁和弹药,国防军的坦克、飞机、大炮不断地从各个兵工厂生产出来,很大一部分钱财就是交通部的功劳。
而接下来,教育部进行国家报告,今年一年中华民国新增初小一千两百所,高小五百所,中学二百所,中专二百所,中师三十所,大学十五所。教育总长徐鼐霖兴之所至,挥斥方遒,俨然如孔子于三千门徒面前讲授一般,展望中国教育,期望留给子孙百姓多少教育根基。这一年教育部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全国各地国家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建立起来。而在教育部的宣传下,很多富商地主买办纷纷捐资办学,这让更多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但是一个家族的骄傲,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骄傲,这一点在徐鼐霖担任教育总长之后终于实现,他怎能不兴奋。也许是徐鼐霖太过兴奋了,结果侃侃而谈,一路不停说了三个小时。国会议员们饿得饥肠辘辘,王茂如也在下面睡醒了又问:“继华,敬公(徐鼐霖字敬芹)还没说完吗?”
“嗯?”冯尹彬赶紧抬头,晃了晃脑袋,感情好,他是睁着眼睡着了,说:“没有讲完吧……”
“饿了。”王茂如郁闷道。
幸好,徐鼐霖讲到最后似乎也嗓子哑了,这才罢了。
次日民生部国会汇报,今年中国创立慈善基金会三千多个,各处天灾总计三千八百起,国家公民损失财产达到六百万元,基金救助以及国家救助达到伍佰万元。全国新增保险公司四十七家,大多数都是人身意外保险和退休保险,但是现在只有拥有国防军北京的保险公司实现盈利,很多保险公司都是保本经营。由于民生部门新立,且一切尚不完善,因此这一年中民生部主要还是梳理、统计以及宣传,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也没有给国家贡献什么gdp。在做报告的时候,民生部总长林森、次长于右任也感觉脸上无光,匆匆报告之后赶紧下台。
民生部之后则是体育部,总长李景林、次长许兰洲先后报告,于民国十一年年末在北京建立的国家体育场终于完全建成,体育部也是一个新部门,许多东西等待设立。包括体育管理司、体育发展司、体彩司等。这一年中体育部取得最大成就的就是体育彩票的推广,这让一直是政府负担的体育部成为了赚钱的部门。
年终的时候体育部反倒为财政贡献了八百万元的盈余。
民党的人不禁得摇头苦笑,怎么什么鸡肋部门到了王茂如手下就成了赚钱的部门人家赚钱还合理合法,没有摊派没有违规更没有劳民伤财。
汇报进入休息时间,众人纷纷相互庆祝,抱病出席的孙立文便对王茂如说你不错,这些时日你处理的很好,王茂如呵呵一笑说还要总统领导才行。孙立文哈哈一笑说你这马屁拍得不妥,不妥,王茂如抬头看去,孙立文便在医生的嘱咐下去吃药了,留下咀嚼孙立文话的他独自思考。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六十七章 六大银行与财政问题
民国十二年一月二日下午,由国务院十二部的内务部向国会做汇报报告,民国十一年中内务部发生最大的意见丑闻就是前总长朱执信下野,朱执信的下野也意味着民党丧失了全部武装权力,成了真真正正的政党。如今的内务部的代总长是次长覃振,下午便由他来做国会汇报。
覃振今年今年四十岁,他是湖南人,在前清时期便被湖南人称之为桃源三杰之一,另外二杰是宋教仁和胡瑛,如今宋教仁已死,胡瑛因先前投靠了赵恒锡,现在在湖南担任湖南省政务厅厅长。覃振原本是宋教仁的亲信,不过此人文人出身,一直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并没有在内务部做警察管理的经验。原本民党提议他做内务次长是因为他的性格谦逊,与性子刚烈的朱执信相处容易,朱执信性子太过刚烈,别人也没办法在他身边公事。
现在由覃振做了代内务总长,反倒有些因朱执信下野一事缩手缩脚起来,随即内务部也在后半年内部行政建设等搞的一塌糊涂。比起朱执信的大刀阔斧改革以及人员任用,处罚等,覃振因为太过温和几乎被手下架空了。
覃振是自己人知道自家事儿,他的工作能力也一再被人诟病,因为孙立文出访欧洲回来之后又生病,这才让王茂如放过了攻击自己的机会。这个内务部将来定会是民党和王茂如的争执之地,内务部警察系统因为塞进了大量的退役国防军士兵进行安置。权力逐渐从最底层开始丧失。
内务部的命令发到下面警察的口中,还不如国防部请求警察协办的命令,覃振只能在此歌功颂德一番。今年的国内治安案件越发减少。这得力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覃振将这些套在自己的头上,惹得下面听报告的国会议员们嗤之以鼻,就差集体起哄赶他下去了。
覃振的报告结束后,文化部李子文的国会汇报对自己一番吹嘘,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把自己的贡献和文化部的重要性比作天底下头等大事一般。这小子仗着背后有王茂如的支持。态度非常嚣张骄傲,民党的人对其非常不满,几次三番欲弹劾李子文。然而想要扳倒李子文。必先扳倒王茂如,李子文是王茂如豢养的一条猎犬而已,民党对此也无计可施。
这一年中,由文化部提议进一步规范了报纸行业、书籍出版行业、电台广播行业、电影行业、娱乐文化产业。出台了许多规范性的政策和法规。而文化部又从交通部索取了邮电产业。又扩大了不少权力。
可以说在李子文掌权的这两年中,文化部每年一个大台阶,不但充分控制了中国的舆论导向和舆论话语权,还引导了中国的文艺潮流,现阶段文化部正在逐渐推广王茂如提出的儒法主义。王茂如的声音和思想及时地传到到国民耳中,给王茂如在未来争夺权力做了极大的贡献。
1...566567568569570...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