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全国铁路公司总经理张弘扬约见北方犹太集团的董事长们,向他们提出借钱修铁路,这些犹太商人表情古怪,张弘扬见大家都不说话,便笑道:“大家都是中国人,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呢,为了我们的国家嘛。再说,修建铁路的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大事。你们不会自己国家的铁路不修,把钱借给外国?那这就属于叛国了……”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诸位,叛国者的下场,你们应该明白?在中国叛国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族的事情。所以在中国想要做叛国者的话一定要想好不要连累家庭。”
“可是我们真的没钱啊。”一个大胡子的犹太银行行长说道,他的汉语说的很不利索,但是勉强能够听懂。
“为什么?”
“现在很多人挤兑,将钱取了出去,其实我也准备申请破产了。”大胡子说道,他说完之后,其他小银行者纷纷说道自己准备申请破产云云,会议里吵声一片。
张弘扬心里明镜似的,这些人喊着银行破产,无非是更快递将资金转移到苏俄,也不知道那些布尔什维克给这些资本家灌了什么**药,让他们不惜倾家荡产。
张弘扬作为海外华裔似乎忘了,当初推翻满清zhengfu海外华人不单倾家荡产,甚至舍弃xing命回国参战。很多人富贵的时候不觉得,一旦自己的祖国到了危难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舍弃那些虚荣。毫无疑问,苏俄zhengfu对犹太人的绿灯是他们渴望回国的最大原因——苏俄最高军事司令托洛茨基就是一个犹太人,他们还会害怕回俄国吗?
中国zhengfu不是对这些犹太人没有办法,办法之一就是华夏民族银行联合国内银行对犹太银行进行挤兑,一方面抬高各大银行的储备金,迫使犹太银行不得不拿出储备金,另一方面暗中派人向犹太银行存钱,另外则以国家名义向各家银行兜售国家建设债券。至于中国人的银行,宋子文对他们施行缓一缓的政策,但是对于犹太人则是要求极为严苛,必须按期上缴。
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引起了中国犹太财团的集体抗议,有些银行申请破产,以避免财产损失。但是申请破产却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首先那么多储户怎么办?有几个小的银行对储户的要求要么是限期兑换过后不管,要么是加息兑换过后不管。可是他们似乎忘了,这是中国人在故意整治他们,银行自己制定的法律怎么斗得过中国的法律?在法院的强制制止下,犹太银行不得不继续留在国内,不能申请破产,资产也不能随意转移。
这时候张弘扬又一步三摇地出现在犹太银行家的面前,摇头尾巴晃地说道:“建设国家,义不容辞啊……”
“我们购买,多少?你要我们出多少钱才能放过我们?”大胡子犹太银行家怒道。
张弘扬小眼睛一眯,道:“一个亿。”
“不可能,我们没有一个亿!”众人怒道。
张弘扬冷笑道:“你们的总储备金达到了两千万,没有一个亿?”
“你……怎么知道储备金情况?”
张弘扬冷冷地说道:“我还知道很多,例如你们想把这些年在中国赚到的钱带走,可以带走,但是你们要知道,有些东西你们是带不走的,那就是中国人对你们的信任。当你们在遭受俄国人的政治迫害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无偿地帮助了你们。当你们原来所在的国家战乱的时候,我们又毫无保留地给你们安全,让你们在中国赚钱。可是你们现在却在中国赚了钱就走,毫无感激之情,说实话,这是一种背叛。你们从头到尾只是把中国当做一个工具而已,所以,当你们没有尊重中国的时候,就要想到没有人会尊重你们。一个亿的铁路债券,十天之内如果凑不齐,你们大可以带着自己的一点零钱滚回俄国去!”言罢他转身就走,根本不给这些俄裔和犹太资本家一点点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内务部与中情司也开始联手在外东北、东北以及华北重点打击白银黄金兑换,而东北地方法规出台禁止白银黄金与人民币兑换,算是彻底断绝了这些俄裔想要将手中的人民币兑换成金银珠宝带回苏俄的念头。
中国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短短十天时间内,在东北和华北,华东,外东北,西北,中原各个地方都得知了俄裔准备背叛中国,将中国的钱带走的消息了。原本大家对这些没有祖国的流浪者抱着同情的态度,可是现在,大家看着他们的时候带着一丝丝的敌视,这种情况在东北和外东北尤其严重,甚至发生了迫害俄裔的情况。
苏俄驻华大使尤林紧急向中华民国zhengfu提出抗议,抗议中华民国zhengfu的种族歧视,也抗议民国对对国人的引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中国百姓的不合作,甚至地下黑市的中国商人都不会与俄裔做生意,导致很多俄裔无法将人民币兑换成金银,只能带着人民币纸币逃亡边疆。
回到俄国有三条路,第一条经过蒙古省进入中西伯利亚,第二条经陆路过努尔干省抵达东西伯利亚,第三条坐船前往欧洲返回。由于局势紧张,蒙古省已经戒严,不允许任何人随意通过边境,贸然闯关者杀无赦。而第二条路向北经过努尔干省返回的道路也不平坦,努尔干省尽管与苏俄相接处,但努尔干省是中华民国种族歧视最强烈的的省份,不少来到努尔干省的俄裔遭到迫害和刁难,甚至不少人被当做间谍抓了起来。最终这些俄裔只好乘船南下,希望从欧洲回到苏俄。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一十三章 支持阿富汗对抗英国
留在中国的很多犹太人和俄裔坚信,苏俄政府不会放弃他们,他们最大的支持者托洛茨基元帅会拯救这些犹太人商人。然而这些渴望回到俄国的在华俄裔们不知道的是,托洛茨基即将有大麻烦了。
就在克里姆林宫发布海外俄裔召集令的第二天,斯大林联络了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秘密商讨如何制衡夺取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独裁者的托洛茨基元帅。但是夺权需要一个借口,而这个借口很快就来了,托洛茨基不顾其他将军的反对,准备武力收复中亚巴尔喀什湖——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禁脔。
为了对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难得地通过秘密电台将托洛茨基决定武力收复中亚的消息及时地传递给了王茂如。
王茂如获悉之后暗道与我国防部分析的结果果真一直,幸好国防部参谋总部早有应对。他立即给西域任元星和祝永泉发电报,苏俄红军东方集团军准备正式入侵中亚了,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同时苏俄一定会找各种借口,如果苏俄军队挑衅,我军可以先发制人,绝不姑息后退。
国防军全体部队再一次动员了起来,王茂如再一次下令,晋升任元星担任西域军区司令兼白虎军团军团长,祝永泉兼任西域军区总参谋长,西域军区管辖白虎军团,蛟龙军团,黄龙军团,新疆、泰西、安西三省民兵,武警,屯兵,总计兵力高达四十四万人。
王茂如深知苏军的作战方式,勇敢无畏的步兵冲锋,重炮和潮水一般的骑兵的高度结合,想要击败此时的苏俄军队唯有比他们的炮多,比他们的火力足,比他们更加勇敢。东方人不缺乏牺牲精神。更不缺乏智者,只是过去东方战争还没有意识到大炮的重要性。逐渐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国防军此时也有野心与这个曾经给中国造成严重伤害的老毛子再掰一掰手腕。
参谋长雍星宝建议说现如今在中国有近七千德国退役士官,或者可以调入西域充当军队教官,协助指挥。王茂如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有了这些德国教官至少如何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如何与欧洲人作战。因此在雍星宝的统筹下,一千二百名在中国国防军各个部队中的德**官被紧急派遣到西域军区。
当此,军务长何如飞谨慎地对王茂如说道:“全国力量将近二分之一囤积于西域军区。万一有人心怀叵测……”王茂如原本没有觉得什么,经过何如飞的提醒,他也忽然有些许顾虑起来,想了想说道:“至此民族存亡之际,西域不能出任何差池,只能如此抉择。我相信他们。”
“如果对苏俄作战的话,卑职推荐宫小旗担任西域军区司令,宫小旗驻防的努尔干省俄国游击队踪影全无,且他在屡次对俄作战中均有上佳表现。我军指挥官中,宫小旗与欧洲军队的作战经验最为丰富。”何如飞建议道,他知道宫小旗这个人是属于无派系人选,由宫小旗担任更加体现制衡之道。
这个推荐人选倒是很合乎王茂如的心思。只是临阵换将于情于理不和,被王茂如果断拒绝了。后何如飞向王茂如请示,他希望亲自前往西域军区辅佐任元星管理好后勤。王茂如考虑到任元星出身于保定系,尽管朱永强出身陆大系,可是祝永泉是属于绝不掺和任何争端的人,为了平衡考虑,派遣陆大系的何如飞前往西域做“监军”也并无不可,便允许了何如飞的请求。何如飞获悉之后。将军务总部的一切交给了军务次长徐佑前,随后他立即乘运输机飞抵西域。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几百个德**官,更多的德国士官则是通过飞艇随后赶赴。
王茂如将此事与蒋方震说起,蒋方震沉吟一会儿,颇为玩味地说道:“平衡倒是平衡了,我怕战争一起,平衡成了制衡。”王茂如笑而不语。蒋方震忽然道:“莫非秀帅是在考验与他?”王茂如道:“这些人我都会考验,毕竟一年半后我将辞职国防总长。”蒋方震若有所思。
而作为保定系的老大哥李德林立即找到王茂如,同样建议说道:“秀帅,何如飞去管理后勤恐怕不妥。他和任元星之间恐难以达到默契。”王茂如呵呵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无事,无事,大家为国尽力,绝不会出现任何隔阂。”
王茂如心中明白,随着手下军官们的逐渐成长,派系也越来越明显,他要尽早刹住这股缺口,军队不能成为派系争斗的场所。
就在何如飞乘飞机前往西域的时候,全世界一些国家忽然之间纷纷承认起苏俄来了,原因是苏俄在将东欧的入侵国家打败之后既没有进攻东欧小国,也没有勒索任何钱财和领土,甚至将沙皇俄国期间这些效果的欠款也一并购销了。欧洲国家开始认为苏俄帝国是一个真正热爱和平的国家,值得信任的国家,因此纷纷开始与苏俄建交,苏俄也表示热烈欢迎世界各国与苏俄成为友邻。
这很让美国人郁闷,更让美国人郁闷的是,第二个承认苏俄政府的居然是老牌殖民帝国大英帝国。
王茂如预感到这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向中亚拓展有关,如今英国在中亚的殖民地包含后世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英国一心想讲殖民地向被推进,但是北面受到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的阻拦。英国发动了四次英阿战争均以失败告终,最近的一次是在支援沙俄王国的过程中,英国以向沙俄运送武器弹药补给为借口,妄图假道伐虢。但是阿富汗王国的可汗阿曼努拉汗拒绝了英国的借道请求,此举让英国人异常痛恨。
于是英国人派出飞机轰炸阿富汗首府喀布尔,然而以印度士兵组建的入侵军队,进入阿富汗山区之后,立即遭到了阿富汗王**队的袭击,经过一年的战斗,英国人不得不再度退出阿富汗王国。
英国第二个承认苏俄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第五次入侵阿富汗,继而进入中亚,分得一片蛋糕。苏俄也是这个目的,苏俄是想将英国引入中亚,让他们与中国人大打一仗,苏俄好坐收渔翁之利,趁机收复——但是现在,根据季诺维也夫发来的信息得知,托洛茨基下令强行收复中亚。
而在此时,沙俄残部东进的大部队终于在哈萨克汗国的切尔卡尔停了下来,因为他们也收到了苏俄发来的通知书和电报——苏俄政府赦免了沙俄军官和士兵以及其家人的全部罪行,呼吁他们返回家园,重建俄罗斯。
事实上战争打到现在,支持沙俄的人也由资产阶级成为了无产阶级。而他们顽抗到底的缘由就是害怕清算和追责,这些人宁可逃亡路上死掉,也不希望被关在监狱中然后拉到河边排成一排被刺刀捅死。
一纸赦免令,让两百万俄罗斯人的西迁队伍犹豫地停顿下来,就连中国兴建的难民营中的难民,也相互奔走相告,商议到底回不回国——这不是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希望回国。生活在黄种人的统治下的白种人,心态和那些亡国奴有何不同,谁愿意做一个亡国奴?
中国的邻居阿富汗和中国同样陷入了麻烦之中,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决定第五次入侵阿富汗国的国会申请,并组建了十五个印度陆军师和三个英国远征师,准备一举攻破阿富汗。阿富汗可汗阿曼努拉汗环顾四周,苏俄人远水解不了近渴,英国人虎视眈眈,伊朗处于内战之中,北方和东面则是土库曼人和吉尔吉斯人,但是他们没有政府,哈萨克汗国有政府却没有人听令,甚至哈萨克汗国首都阿斯卡纳都被中国人占领了。
环顾阿富汗四周,如今反而只有中国最是稳定,并在此(西域)驻扎了大军。之前英国人派遣了一个印度团偷偷潜入了中国印度争执领土克什米尔,却被中国全部俘虏。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阿曼努拉汗立即派遣自己的岳父首相马赫茂德.贝格.塔吉尔前往阿拉木图向中国人求助。
任元星接到了阿富汗使者的来信之后,愣了一下,连忙找到祝永泉商议如何处理,祝永泉道:“看来英国准备再在中亚出手了,英国人一直对西藏和我国南方虎视眈眈,阿富汗承受不住第五次攻击,我们现在如果不帮他们,则将祸及我们。”
任元星点头道:“好,向秀帅报告。”
王茂如的回复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借阿富汗弯刀斩断英国触角,他妈了个巴子的英国佬,干他娘的!”
当塔吉尔首相秘密抵达阿拉木图之后,任元星对其盛情款待,塔吉尔观看了国防军的实战演戏之后对中**队的战斗力大加赞赏,希望中国国防军能够派遣士兵进入阿富汗担任教官,给予阿富汗王国更多的支持,任元星一一答应了这些热情的普什图人。当然前提是,要有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塔吉尔拍着胸脯说道:“钱,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拆毁所有阿富汗王国境内的金佛作为佣金。”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一十四章 日本陆军搞笑的北上
很,一些中**队以志愿兵的形式秘密潜入阿富汗,同时中国国防军用老式步枪和子,淘汰的旧式火炮以及炮从阿富汗王国还回来大量的金银珠宝。高速由于英国人的禁运,阿富汗人民甚至使用弓箭和老式火枪抵挡入侵,忽然从中国进口大量步枪,让他们的武力值倍增。而阿富汗王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否则英国人也不会几次三番被击败,中国国防军与之联手,将英国入侵者葬送在阿富汗山区。
阿富汗王国阿曼努拉汗(汗是国王的意思,原名为阿曼努拉特地邀请中国人作为军事教官,指导阿富汗民兵反抗英军。中国国防军在指导阿富汗人以游击队的形式骚扰对抗英**队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学习,学习一种全的战争模式,游击战。在以弱小的时候,如何用游击战方式消灭强大的对手。英国人在阿富汗又一次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回印度,阿富汗人载歌载舞,残忍地将印度俘虏杀死几点真主——这一点则是中国人法认同的。
民国十二年四月一日,西方传统的愚人节在东方还不被人所熟知,但日本陆军却给全世界人带来了一个大惊喜。日本军部以两个陆军师团的兵力由海军协助突然从北海道和库页岛两地出兵,两路军队一路登陆东西伯利亚鄂霍茨克城,另一路登上了堪察加半岛。
日本出兵的两个师团分别是有月师团之称的第十七师团和第十八师团,其中第十七师团登陆鄂霍茨克城,第十八师团登陆勘察加半岛。日本的理由是日本侨民小本三一在东西伯利亚失踪,日本派遣军队搜索日本侨民。
日本出兵的举动赢得了中华民国政府的暗中支持,甚至在努尔干省,宫小旗派遣部分士兵为日本人引路,进入俄国东西伯利亚。而最大的意外则是日本的驱逐舰海风号在护航过程中因为海面大雾迷路而撞击到了一座小岛上,当时日本士兵面对小岛的时候叫嚣道:“这里是大日本帝国海军,前面的渔船请让开。否则将遭受日本海军情的屠杀。”
对面黑乎乎的影子没有理会他们,海风号像是用它那127mm四门火炮发射了两轮之后,见对方居然毫发损,日本军官吓得够呛以为是美国人的战列舰呢——不过要是美国人的话,估计早就还手了。
“继续观察。”舰长说道。
“可是我们距离他们太近了。”
“没关系,在太平洋没有人敢和日本军舰对抗。”舰长骄傲地说道,“再一次发出警告……”
“是。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敌的!”军官们骄傲地说道。
不过当他们发现对方是一座小岛之后顿时吓得够呛,对抗日本海军的不是人,是海岛和暗礁!
舰长立即下令转舵,然而这座小岛特别之处在与它的左右各有两个暗礁,日本军舰罕见地从暗礁窜了进来却因为转舵的原因撞到了暗礁上。最终这艘一千三百吨驱逐舰成为了整个日本登陆战中最大的损失,一百三十名船员仅有二十人活着游到了小岛上。但是在海岛上也仅有七名海员活了下来,其他十三人被冻死,令一百一十名水兵被冰冷的被太平洋海水冻死。
而另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登陆战则发生在第十七师团登陆鄂霍茨克城,鄂霍茨克仅有不到四百户人家,其中一半还是华人,日本在这里半点人为抵抗都没有遇到。
可是他们遭到了东西伯利亚最不能惹的生物的顽强抵抗,以至于成了整个登陆作战中日军损失最为惨重的“战役”。
因为抵抗他们的不是人。而是东西伯利亚的森林狼群。
日本第十七师团的第六混合步兵旅在登陆之后奉命越过朱格朱尔山脉挺进埃利季坎的路途中,穿越森林的时候遭遇到了一只狼群,狼群原本撤走的,但是几个骄傲的日本士兵望着远处黑乎乎的灰狼哈哈大笑说道:“诸位,不如我们比试一下射击技术吧,看看谁能击中多的财狼?”
“军曹大人的建议太好了,我们比试一下吧。”
于是狂妄的日本士兵纷纷拿出步枪对着狼群以及能够看到的一切生物射击,这是一支一百多只西伯利亚狼组成的狼群。这支狼群遭受到日本士兵攻击之后惊惶逃走了。第六混合步兵旅的士兵们哈哈大笑着望着狼群逃走,然后罕见地烧起了狗肉,日本人很少吃狗肉,但是在寒冷的西伯利亚能有美味的肉汤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正当他们吃得正香的时候,周围出现了数十个狼群,原来被消灭的狼群的残余狼跑到其他狼群报信,人类胆敢威胁狼群的领地。事实上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族群的智慧。如北极草原旅鼠投海自杀,旅鼠的智慧极低,可是成千上万的旅鼠因为繁衍过剩以免导致种族灭亡而选择三四年一次的自杀,这不能不说明其实低级智慧的动物。在种族遭受毁灭的时候,族群的智慧会突然变高且疯狂起来。
西伯利亚狼群在整个东西伯利亚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没有任何生物敢于挑战狼群的领导地位,甚至西伯利亚虎(东北虎见到狼群也要绕着走,而且现在狼群数量处于了高峰期,整个冬天西伯利亚已经没有什么食物了,可以说,现在的西伯利亚狼族正处在一种绝望而敌的状态中。就在这个时候,人类首先打响了种族战争,一群日本人来到了它们的领地,屠杀了它们的族人,这引起了整个东西伯利亚狼群的警觉。人类的肉味和狼族的智慧在此酝酿,也带给了日本登陆军队最大的挑战。
在森林中,在黑夜中,这里是狼的天下,惹怒了狼群的日本人对此一所知。半夜时分,狼群突然对日本第六混合步兵旅发起了袭击,数百头狼攻击了他们的哨所和营房,大约两百多名日本士兵被突然出现的狼群咬死,六百多人被咬伤。日本陆军没有被俄罗斯游击队阻拦,反而被狼群阻拦超过半个月之久,并且在半个月内牺牲了七百多人,近千人被咬伤。第六混合步兵旅发现越向西行军,遇到的狼群越多,数目越大,他们只能狼狈地撤回了鄂霍茨克城,其旅团长也因此被撤职查办,退伍回家种田去了。
日本人突然的北进东西伯利亚让苏俄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日本人居然如此背信弃义(两个国家都不是好东西,背信弃义的事情他们居然意外别人会做,莫斯科顿时吵成了一团。斯大林要求军队向东西伯利亚挺进,一定要驱逐日本人,而掌管军事的司令却不是他,托洛茨基说道:“日本人占领的是人地,现在他们尽管热热闹闹,可是就算是他们打下来,也没有日本人肯住在东西伯利亚。反倒是中亚,中国人已经占领了中亚,《中苏友好条约》中有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不属于中国人的土地被他们耻地占领。而且中国政府正在加紧移民中亚,黄祸就要袭击中亚了。为了中亚人民,为了白种人,我们一定要先将中亚的中国人驱逐出去,收复哈萨克西部与中部。”
布柳赫尔将军率领的东进部队郁闷地接到了两封电报,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下令他进入东西伯利亚,而苏维埃红军指挥部下令他攻击中亚的中**队,布柳赫尔苦笑着对参谋长索林斯基说:“我该听谁的?”这个该听谁的,意思就是站在托洛斯基队伍中还是站在斯大林的队伍中,如今很明显俄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上分成两派,一派是搞政治的斯大林派系,另一派则是搞军事的托洛茨基派系,托派以军人为主,尽管人数少,但是说话硬气,斯派政客多阴险狡诈,但是说话底气不足。
索林斯基笑道:“谁能给大俄罗斯带来最大荣耀,就听谁的。”
“好,那就听托洛茨基的。”布柳赫尔说道,“我早就看中国人不顺眼了。”这次抉择,给布柳赫尔留下了一个浓厚的历史污点,在政治上站错了队伍的他,很遭到了致命的报复。
日本国内对这次军事行动颇为玩味,两个师团的北上其实对他们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但在政治意义上却很重要。国内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让国民开始怀疑日本政友会内阁能否治理好国家,而裁军的决定又让军方对政友会内阁非常排斥。这次的北上举动一方面是安抚国内激进分子,另一方面也是想日本军方做出妥协,原本裁军四个师团变成了两个,双方总算达成了共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