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国会的闹剧终于休止了,全国的游行示威活动以大总统孙立文再一次称病而告终,如今中国表面上最有权力的人是总理唐绍仪了,但是王茂如甚至民党在寻觅良机。坐等对方发力并非王茂如的做事方式,他立即将许兰洲和王永江叫来,合谋开始对全国进行jing务整顿——其目的是消灭全国jing察系统中的民党势力。
很快,以新任内务总长和次长的名义,许兰洲与王永江对全国jing察展开了一场廉政风暴,这场风暴的重点地带就是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民党选民比较集中的地方。而百姓们对这场所谓的廉政风暴中不断被公示的贪腐jing员无不拍手称快——但是百姓哪里会注意这些贪污的jing员的背景。打掉一批jing员之后,从国防军退下来的两万退役士兵逐步被安排到了各个省中的jing察所里任职。
此时,便有议员忽然弹劾起了文化部总长李子文,说他对中国的舆论媒体进行垄断,控制舆论,并且开始不断有议员弹劾李子文的作风问题,随后许多国家纷纷谴责中国舆论管制,说中国没有言论ziyou,说中国是ducai国家。当然,国会议员有权利说什么,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根基,只是民党的议员们似乎忘记了如今国会起主导作用的不是他们,其结果就是民党议员的议案一概被否定。(未完待续……更多最新章节请或直接访问.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一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王茂如顿时想道了解禁报纸等媒体一定是民党想出来的另一个夺权的方法,什么言论自由都是狗屁,世界上就算是美利坚帝国也不是言论自由,所谓的要求言论自由便是动乱的开始。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对言论放松的最宽的人了,其结果就是他被放开的言论骂的体无完肤。
现在这个时候一旦真的放开言论,则很快这里就会成为敌人的突破口。所谓的言论自由,只有在政体稳固,国家富强,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实现。如今中国刚刚一统,列强环顾,租界尚未收回,世界各国各种思想相互撞击的时候,骤然之间学习那袁世凯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王茂如冷笑一番,立即要求内务部一定对造谣者与私自印刷报纸的人予以严厉打击,时时注意不要让反对政府的舆论拥有一席阵地。而王永江的方法更是严苛,直接下令那些妄图呼吁开放言论管制的人全家被驱逐到了西域,那里地广人稀,你言论自由吧——实际上这些人的生死,早就被王永江定好了。
王永江的确是一个狠角色,他顶住了压力,众多民党雇佣的文人墨客纷纷被全家驱逐至西域,而在西域,这些反对王茂如独裁政策的人又得不到民军的支持——在西域的民军都是支持王茂如的强硬派大汉族主义者,对不同政见者自然非常鄙夷,他们在西域生活举步维艰,再也没有了心思呐喊了,一个个都为了家女老小生活奔波。
民国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吴兆麟从湖北襄樊乘坐国防军的飞机抵达了北京南苑机场,吴兆麟一下飞机看到南苑机场挺着的一百多架飞机和一百多架飞艇,顿时合不拢嘴,惊呼:“此乃哪国天军?”
张奎安笑道:“畏三兄,这是我国防军的路航飞机。这是北京南苑路航基地,是我国三大路航基地之一啊。”
吴兆麟道:“三大路航基地?分别是哪里?”
“北京南苑路航基地,黑龙江萨尔图路航基地,以及西域阿拉木图路航基地。”张奎安一一介绍道,“最大的空军基地是萨尔图路航基地,那也是国防军最早的路航基地,南苑路航基地则是为保卫华北核心而建立。至于阿拉木图路航基地嘛……那中亚是我们刚刚打下来的土地,所以着重保护。”
吴兆麟摸着山羊胡子,不住地点头,坐上了汽车才叹了口气道:“王茂如啊王茂如,不愧是统一中国之唯一人选,武昌起义之后。我受袁世凯邀请前来北京担当北京将军府将军,其实也就是一个闲散职位。那时候有许多名流士绅,我们相互讨论之时曾听人说过,谁能一统国家,有人便说过着最北面有一个狼崽子叫王茂如。唉,如今一想来,果真不假。”
张奎安道:“畏三兄对做参议院次长如何看待?”
吴兆麟哈哈一笑道:“我不参与党争。所有关乎党争的事情我一概不参与。”
“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张奎安故作遗憾道,“你不参与,却不知道若不是参议长师少阳力主,畏三兄便被民党之人贬得一文不值了。畏三兄仔细想想吧,政治不是过家家,而是你死我活真刀真枪的战场。我知道畏三兄心中有所抱负而来,作为参议院次长,畏三兄定然心中有不少方案为国为民。可是谁支持你呢?参议院中畏三兄若是不站在多数人立场上,你便是再有才干也只能是做一个愤世嫉俗的闲人。”
吴兆麟笑道:“定国贤弟倒是实话实说。”
张奎安笑道:“明人不做暗事,聪明人不说瞎话,我张定国面对吴将军这种大风大浪过来的人岂能有所保留。”
吴兆麟道:“我这便准备一番,前往尚武将军府吧。”
张奎安道:“不用准备,府上已经准备好一切了。”到了尚武将军府上,王茂如早就等待叙旧。走过来握着吴兆麟的手说道:“吴将军您好,昔日武昌起义之英雄,今日重新出山,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民族之荣耀,中华之幸啊。”一番谈起北洋往事之后,王茂如说大家给吴将军准备了一个欢迎晚宴,还请不吝前往。吴兆麟苦笑道如此岂不太过行事得意,张奎安说吴将军乃武昌起义英雄第一功臣,十二年前受屈了,如今定要一朝得雪才是。这话让吴兆麟心中感动不已,没想到王茂如还想着为自己洗去冤屈,当初他作为武昌起义领袖之一,却被民党人和北洋人联手排挤,许多人还诬陷他贪污库银,这让他心灰意冷辞去了北京将军府将军一职回家做了个田舍翁。如今王茂如能够重用于他,且为其洗去耻辱,怎能不让他感动。
欢迎宴会是在北京规格最高的六国饭店举办的,汽车抵达之后,吴兆麟与王茂如携手从车上走出,门口的记者纷纷拍照,王茂如便对大家说道:“武昌起义最大功臣,吴将军回来了,这一次他不再是将军,而是为国主持立法的参议员,还请诸位记者多多支持,还请国人支持!”
“哗哗哗”的拍照声不绝于耳,吴兆麟心中苦笑我本不愿意参与党争之人,却不得不介入党争了,真是应了张奎安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欢迎宴会中大多数为北洋官员,另外一部分则是外国名流、大记者、商团士绅们,不过一些人的到来却让吴兆麟明白了为什么王茂如会提拔自己,原来是一些被贬的民党党员以及光复会的成员。吴兆麟心中不由得苦笑起来,别说身不由己了,现在这个漩涡就是在围绕自己进行的,如果单单是宋教仁创立的华兴会民党党员还好说,他们是比较平和的人,但光复会的那些人……那些以刺杀和暴力为手段的成员,便难说了。
光复会大名鼎鼎,反清主力便是他们,在历史上很多人将光复会成员视作民党党员其实是个误会,这个误会来源于后期很多光复会成员加入了民党,包括蔡元培,但实际上光复会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纲领和领袖,民党三大成分中,光复会的目的就是反清复汉而已。这与华兴会以宋教仁为领袖,兴中会以孙立文为领袖不同,但因为光复会只针对满清大臣,倒也落得个平安。再加上在后期民党内部政权中光复会被孙立文和宋教仁联手积压,倒成了闲散成员。
吴兆麟与光复会的成员们都认识,便走过去打好招呼,这些人都是民党党员身份,只是民党中不同意孙立文见解者,对于吴兆麟倒是心生好感,一并交谈起来。了解之后吴兆麟更加明白现在政府的情况了,民党式微,往日那些与民党有争执的小党借着打击民党而派逐渐崛起。
欢迎宴会结束之后,王茂如得到密电司从俄国传来的消息,苏俄红军终于在民国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923年3月份之前,将所有入侵俄国的中欧国家赶出了俄罗斯。同时,苏俄居然对所有东欧国家放弃了征讨,以柔和方式与所有曾经侵略过他的欧洲邻国建交了。
托洛茨基、图哈切夫斯基、布琼尼、叶戈罗夫等率领大军几乎以横扫之势将六国大军赶出而来俄国,谁也没有想到俄国在几乎灭国之际,爆发出如此具有战斗精神的力量。这其中只有波兰军队状态好一些,因为波兰的骑兵在与布琼尼的骑兵战斗中达成了平手,波兰军队不得不退换了全部占领土地。
俄国人以悲壮的必死态度打出了斯拉夫人的血性,他们硬着头皮以二十万人死伤的代价,逼着临近的曾经伤害过他们的国家退回到自己国内。俄国人除了勇气、除了必死的斗志也什么也没有,他们子弹奇缺,他们粮食不足,他们的军衣甚至都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他们大炮还是二三十年前的大炮,他们的炮弹弹壳甚至都是多次使用的。可即便如此,他们打败了东欧各个国家的侵略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苏军军事委员会总指挥托洛茨基也明白,现在每多一天战争,俄国举要用一个月去恢复,于是他下令闪击各国之后立即撤军。而总书记斯大林认为应该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俄国的国家,两人对此展开了辩论,其中图哈切夫斯基这个二愣子居然站在了托洛茨基身前,这让斯大林非常愤怒。
而当缅因斯基将一份俄国国情评估放在斯大林跟前之后,斯大林最终才放弃了他的报复计划,俄国人口锐减——经过初步统计,俄国如今的人口仅有不足六千万,这还包括了收复了南方高加索地区之后统计的人口数量。而男女比例更是高达1:3,有些地方甚至高达1:10,战争怎么打?这怎么继续打下去?战争最终打的是资源,是人口,是男性,让仅有的斯拉夫人全部牺牲在前线吗?克里姆林宫中斯大林还不是那个主人,他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而已,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集体表决决定撤军,与西方各国保持和平。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一十一章 西交东攻
各入侵国原本在边境严阵以待,准备抵挡苏俄帝国的入侵,此时听说苏军撤退大为惊讶,一个个反倒对苏俄感激涕零。他们没想到依俄国人睚眦必报的性格居然会不入侵他们的国家——俄国内战元气大伤,他们已经没有精力、时间、财富和人口再继续战斗了。
而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列宁同志此时仿佛一个和平主义者一样说道:“苏维埃俄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新国,我们不会入侵他国,我们只希望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工人、属于劳动者、属于全体普通人的世界。”他再一次用谎言和欺骗赢得了东欧人民的信任,使得东欧人民放松了警惕,也使得东欧国家在几年后因为对苏俄的不设防再次沦为俄国人的殖民地。而最为让人觉得有趣的是,瑞典的诺贝尔奖评委会甚至将1923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列宁同志,以表彰感谢他为东欧和平所做的贡献。
在初步确立了对欧以和为主的国策之后,克里姆林宫开始研究对亚洲——也就是对东方的新关系。
他们重点研究中国和日本以及中亚各原殖民地如何对待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与中国的关系,在《中苏友好条约》的时候是俄国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如今仅仅几个月,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克里姆林宫没有想到的是,苏军对东欧各国的反击居然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宣告胜利,他们以为至少要两年时间,所以和中国签订了让他们感觉屈辱的《中苏友好条约》。
现在,是该重新制定对东方的政策了,苏军已经对西方表露出和平的态度,那么就能够抽出精力和时间重新如何研究对待东方。
但是在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研究东方政策之前,让斯大林等其他委员会委员愤怒的是,托洛茨基绕过最高军事委员下令,由布柳赫尔将军负责。将苏俄红军东南集团军、东方集团军、远东集团军筹建组成新的东方集团军准备收复东方尤其是中亚领土。总指挥托洛茨基给布柳赫尔的命令中告诉他,有机会试探可以出中**队的真正实力,如果他们不堪一击,你可以立即收复中亚以及中国新疆,占领中国克拉玛依大油田。我们不会遵守《中苏友好条约》的任何规定。一切利益在民族面前,都见鬼去吧。
中国人卑鄙地抢掠了巴库油田的采油设备,劫掠了俄国南方大多数工厂机械。这些采油设备以及机械总价值高达两千五百万美元,中国人轻松地在克拉玛依建立了一所大油田,且在甘肃玉门和河南濮阳两地快速地兴建着油田。这些都是属于伟大的苏俄帝国的财产,卑鄙的中国人,应该到清算的时候了吧。
托洛茨基的恣意妄为引得斯大林、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的不满,他们向列宁告发托洛茨基的行为违背了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是彻头彻尾的军阀独裁主义。但是列宁却因为警惕斯大林等人,需要给斯大林扶持一个对手而没有责怪托洛茨基。他对斯大林等人说:“托洛茨基是军事总指挥,是军事专家,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服务苏维埃为目的的。”布尔什维克党是采取的服从制度,列宁的话就是圣旨了,斯大林等人气得够呛却对托洛茨基无可奈何。
在布柳赫尔组织军队收复大西伯利亚和中亚的时候,苏俄帝国也开始了恢复与重建。而在经过十几天的讨论之后。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认为,现在俄国的重建最需要的就是人口。随后克里姆林宫做出了一个可以说是让全世界都惊讶的决定,为了俄罗斯,他们决定赦免全部政治犯和战俘,甚至他们赦免了沙俄向东逃窜的白卫军大军,并呼吁全世界的俄国人回到俄国,我们不需要战争,俄国不再有战争了!
作为第一个与苏俄建交的国家中国。因为俄国内战的时候,大批俄国人全部涌向了中国,定居在中国。根据统计,俄国内战七年之中,在中国大约有近两百多万俄国人涌入中国,而如果加上现在向中国逃亡的两百万沙俄灾民,中国将拥有四百万俄国人。
苏俄终于意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了。并且以民族的荣耀向这些在海外的俄国人呼吁俄罗斯人回国。整个战争期间俄国有近千万人口外逃,而死在外逃路上的就达到上百万。可是当俄国内战停止之后,这些外逃的俄国人纷纷禁不住诱惑,开始集体带着在中国赚到的钱。在中国养好的身体,开始返回俄国了。
如今苏俄一声报国令下,大量消息灵通的俄裔纷纷准备回到俄国境内,中国国内最大的俄裔居住城市长春为此热闹纷纷,尤其是众多的俄裔犹太人和俄裔富商们正在准备提取储存在中国各大银行中的金钱,根据华夏民族银行行长宋子文的估测,仅仅三月份,在华俄裔与犹太裔白人携带近五百万银元秘密返回俄国莫斯科。
早期的苏俄帝国对待犹太裔是非常重视的,而犹太裔俄国人也纷纷为苏俄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资金,这在历史上有据可查,苏俄十月革命之后24名党政领导人中有16名是犹太人,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苏俄相继建立诸多法律法规要求禁止歧视犹太人禁止迫害犹太人。这给了在中国的犹太商人们一个信号,即苏俄帝国真正地将犹太人视作自己的平等子民了,这些出生在俄罗斯只会说俄语的犹太人听到了祖国的召唤,欣欣然地准备将全部热情与金钱投入到建设苏俄帝国之中。
华夏民族银行总行长宋子文从现金交易流向中看出来这一不寻常举动,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王茂如作了汇报,他认为如果这些犹太人真的将所有资金转移到苏俄,那么东北经济将倒退三年。王茂如也对此异常谨慎起来,苏俄这次异常的行为,极有可能带给中国巨大的损失。
而且俄裔返回俄国不单单对中国不利,这对即将准备入侵苏俄远东的日本来说也极为不利。
王茂如立即带着宋子文与唐绍仪会面,商讨对俄策略。如今只有少数一些俄裔精英和银行家们知道这个消息,可消息在俄裔人中传递得极其快速,中国政府应当立即拿出对策,阻止资金外流,阻止人才外流,尤其阻止他们携带知识外流。
“这件事应该告诉总统。”唐绍仪听过宋子文的汇报之后沉声说道,“不管怎么样,他也是我国的元首。”
“他劳苦功高,就不要麻烦他了,我们将结果告诉他。”王茂如微笑道,“大总统的病,真是需要静养啊。”
唐绍仪心中叹了一口气,看来王茂如势必一定要取代孙立文了,他在内心中有些许矛盾,因为他与孙立文是挚交好友,私交甚好,但是反过来他又属于北方派系中的领袖,与孙立文作为对手。唐绍仪这个人心太软,心软的结果就是受欺负,而王茂如恰恰相反,心狠手辣做事不计方法不计后果,也正因为有唐绍仪从中调和,这才相安无事。
财政总长方宏信认为如今一定要遏制住国内资金外流的现象,一旦出现更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中国崛起的经济将遭受重创。东北六省(包括内东北四省和外东北两省)的经济占了全国的一半,而期间俄国商人因为战争逃入中国的资金就占了四分之一。他忧心忡忡地说道:“不如收缴吧。”
“不妥。”潘傅立即说道,“如此一来,我国国际形象将毁于一旦。”
“国家经济都垮掉了,还谈什么形象。”交通次长哈尔巴拉叫道,他是蒙古族人,脾气也像一般的蒙古人一样耿直。
王茂如道:“如今考虑的不是要不要资金外流的问题,而是如何禁止资金外流的问题,这些人带着钱走了,就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所以,他们可以走,但钱不能走。”
新任内务次长王永江笑道:“这还不好办,将东北的犹太银行挤兑夸就得了。”
宋子文苦笑道:“在犹太银行存钱的大多数都是犹太人,恐怕我们无能为力,国人把钱都存在华夏民族银行。”
“借钱!”王茂如忽然冷冷地说道,“用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向犹太财团借钱,紧急发行政府公债,将犹太人的钱都借光,如果他们不借就以通敌叛国的罪名逮捕。”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残忍和好杀,森森地说道,“在中国开办银行的都是取得中国籍的人,既然是中国国籍,和民族无关。再有,我会下一道命令,重新组建中国边防军,检查过境旅客。从中国出国的所有旅客外出时携带现金不得超过三百银元。”他此时就像是绝大多数欧洲反犹太主义政府一样,开始对这些没有祖国归属感的犹太人产生一种憎恶。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不能让他们把钱带出中国
ps:(ps:月底了,求月票咯,诸位,加把劲哦,争取超过上个月,哈哈)
众人心中一凛,王茂如这一手可是更加强硬更加流氓啊,而且对于中华民国这个有边无防的国家来说,此举可谓前无古人。他们哪知道,后世有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无耻更加流氓还自诩为世界minzhu之典范,他们的总统一面向全世界派兵打仗,一面领着诺贝尔世界和平奖,真乃极大的讽刺也。
宋子文倒是拍手,他对这些犹太人没有好感,他的信仰是基督教,而基督教和犹太教徒之间的纠葛在很多地方都不自觉地体现出来,尽管没有人愿意承认,他立即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样大规模外流资金就暂时得到抑制了。”
王茂如随后离开国务院,对宋子文和全国铁路公司总经理张弘扬吩咐说迅速提出一笔铁路建设国债,并强逼犹太人银行认购铁路国债,以此来收空他们手中的钱,让他们无法将资金转移国外。张弘扬笑说:“此举还得由军精配合才是。”
“好。”王茂如说道。
张弘扬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秀帅,此当谨记,今ri犹太人资金外流就是一个教训啊。”
王茂如冷冷地看着中国地图,说道:“全面汉化,一定要全面汉化,毫无保留地殖民汉化。在中国,将来只有一种文字,汉字,将来只有一种语言。汉语普通话,只能爱一个国家,中国。”
由布柳赫尔将军负责的苏俄收复部队在冰天雪地中用时仅仅半个月就组建完成。随后率领其向着东方,向着亚洲开始行军。苏军唱歌高亢嘹亮的军歌,挥舞着红旗,踏在雪地之中,不顾严寒翻过了乌拉尔山,沿着祖先的步伐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服东方。
当下王茂如分析苏俄做出的一系列举措——组建收复东方的军队,赦免政治犯。与东欧国家和平相处——之后只觉得惊悚不已,这是谁的主意,太可怕了。如以一来俄国不是在向全世界争取和平和发展时间吗?能让xing烈如火的俄国人忍住仇恨,这不是一般的战略方针啊。
不,这只是假象,这个流氓国家能够忍受屈辱。目的绝不单单是为了发展从苏俄与东欧国家缔合可以看到另一个意思。苏军想要破坏《中苏友好条约》,向中国人报仇。
王茂如敏锐地察觉到了苏俄的真正意图,他立即找到萨镇冰与蒋方震,对他们说道:“苏俄红军,如今准备腾出手来对我中国下手了。”
当夜王茂如立即召集国防部的参谋们举办会议,会议一方面商讨对苏的政策,一方面对师团长轮换进行继续讨论。对苏政策最大的变更就是重新提出边防军的想法,但是蒋方震认为全国二十万武精。如不以武精作为边防军主力。王茂如同意蒋方震的观点,下令武精司司长白广敬。抽调中原武精部队前往边境,彻查陆路,海陆边防,重新勘定边境线,随时与戍边的国防军保持联络。
而师团长轮换的名单也制定下来,二十个师团师团长相互轮换,并由蒋伟光提出意见,认为为了防止军队出现军阀,所有团以上职务军官,应以四年为期限进行轮换。蒋伟光的想法也得到了参谋总部的支持,但是军务总部以如此频繁轮换将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为理由反对此举。最终王茂如拍板决定,通过军官四年轮换的方案。
随即全国的二十个师团长开始了互调,而在东北,大规模对犹太人和而已富商的针对活动开始了。
1...584585586587588...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