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其中斯大林最为看重的援救东西伯利亚首府雅库茨克的军事行动,布柳赫尔将军仅仅派出了三个师总计三万人的部队,且这三万人的军队指挥官还是斯大林很不喜欢的热里姆斯基,他的一切让斯大林大为光火。而此时因为与芬兰共和国发生的领土争执,让苏俄在欧洲地区应接不暇。莫斯科最高军事委员会集体(除托洛茨基外)决定立即给布柳赫尔发最后通牒,要求他交出十个师到十五个师的规模支援圣彼得堡,并且进军科拉半岛。
布柳赫尔当然不愿意这么做,他希望一举驱逐中国人在中亚的势力,甚至他向莫斯科方面保证,他绝对能收复领土,甚至外西北和新疆也能一举收复。当然,他是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考虑的,从政治角度来说,如果这么做的话,苏俄唯一的正式邦交国家也没了。以季诺维也夫为首的中央委员反对战争扩大化,尽管斯大林心里认同布柳赫尔的举动,可是布柳赫尔是托洛茨基的人,出于反对托洛茨基的原因,斯大林站在了季诺维也夫的立场上。
克里姆林宫考虑到限制布柳赫尔的权力的原因,不能任由他的胡作非为了,于是紧急从莫斯科调来两位政委,一位是梅利尼科夫,原矿山监督委员会主席,另一位是玻斯特舍夫。可惜这两位中政委梅利尼科夫是老好人,副政委玻斯特舍夫是属于托洛茨基的人,两人带着大量布尔什维克党员快速到了前线之后,反倒带去了托洛茨基的支持。由此可见,事实上在苏俄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大部分从军队成长起来的指挥官甚至布尔什维克党员,逐渐开始支持托洛茨基,这也难怪斯大林在日后对军队进行大清洗。
布柳赫尔也对他们说明了实际情况,玻斯特舍夫认为布柳赫尔做的非常对,现在是需要给中国人一记重拳的时候了,尽管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条约》,可是谁都知道那是苏俄在四面受敌国力最为虚弱的时候签订的。如今俄国统一,尽管还在于芬兰进行战争,但俄国人都盲目地认为,处于最北方全国人口仅为两百万,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甚至是俄国的属国,欧战时期才独立建国的芬兰,绝对不可能抵挡得住苏军战士的攻击。
因此在与布柳赫尔等军官商量之后,东方集团军不能不给克里姆林宫面子,为了应付莫斯科,索尔林斯基凑了凑,弄出了四个步兵师,其中两个还是新编的步兵师,总人数为两万五千人——这四个步兵师与其说是红军部队,倒不如说是沙俄反正军,两万五千人全部由投降的沙俄士兵组成——顺带着押送高尔察克缓慢地返回莫斯科。
这推脱的举动让克里姆林宫所有的头头都恼怒不已,却得到了托洛茨基的支持,托洛茨基认为至少应该与中国人掰一掰手腕,为将来的国防政策定好基础。
托洛茨基向其他军事委员会成员寻求支持,并且越过斯大林准备直接向列宁报告,却再一次被阻止。但托洛茨基的呼声起初并没有得到了苏维埃俄国最高军事委员会过半委员的支持,然而一个事件让苏俄异常恼怒,或者说让他们异常嫉妒,才促使他们下令了决心试探中**队的真正实力。这一件让苏俄政府嫉妒的事便是中国在新疆发现了油田,并依靠着抢掠俄国的设备建设起了第一座中国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克拉玛依大油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一座石油产量排在世界前列的油田,中国的工业也因此可以顺利起步了。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克拉玛依大油田的采油设备,居然是从俄国抢来的,导致了苏俄白白从沙俄手中夺取了巴库油田。而且巴库油田对苏俄来说相当于人体的两个肾脏之一,被中国人硬生生给摘去了一个肾脏,也令苏俄的重工业发展陷入了困境。现在苏俄政府只好一面恢复生产,一面与美国石油财团洽谈购买设备的事情,美国人趁机抬高价格,气得苏俄官员大骂中美两个国家。
托洛茨基对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说道:“我知道,现在我们伟大的苏维埃俄国百废待兴,可是可恶的中国人却依靠着抢劫我们的财富建造起了油田,这对俄国来说是极大的侮辱。我希望各位委员考虑一下俄国人的感受,我们对中国的政策并非《中苏友好条约》那么简单。我知道诸位在同意这个条约的时候一定在想着给俄国时间发展,但作为军人,我希望能够真正的与中**队打一仗,了解中**队的战斗能力,以此来为十年之后——《中苏友好条约》
结束之后征服东方做准备。”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三十三章 布柳赫尔的战略意
俄国与中国真正发生战争仅有三次,第一次中东铁路争夺战,王茂如率领彼时的黑龙江陆军向俄国中东铁路司令部发起进攻,并且当时派人秘密破坏了列车炮,全民骚扰,导致俄国人发挥不了炮火的优势,一举收复了中东铁路,并以此真正崛起成一个强大军阀。第二次中俄战斗发生在中国北洋军干涉俄国内战,王茂如率军进入俄国,配合沙俄军队参与了对苏俄的战斗。他们在萨拉托夫与苏俄军队大大交战,击败了苏俄军队,但是当时中国人的军队是中俄联合军队,并非单纯的中**队。很多硬仗都是沙俄军队打出来的,而后期中**队因为伤亡问题主动选择了将主战场交给沙俄军队。第三次中俄冲突便是去年中国国防军白虎军团进入中亚,一路横扫中亚的苏俄游击队,沙俄步兵,俄国土匪,当地哈萨克部落武装等,及至占领了整个中亚。
这三次战斗并不被苏俄政府承认,也不足以反应中苏士兵之间的差距,因此在托洛茨基在最高军事委员会上的演讲,使得过半的委员会成员认为至少应该一战而试探出中**队的真正实力。
在托洛茨基的游说之下,甚至连斯大林也觉得应该给中国人一点教训。但是季诺维也夫认为如果与中**队产生冲突,一旦苏军战败,不单单对远东政策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还会影响到整个苏维埃帝国的发展。斯大林和布哈林也趁机跳出来,认为应该有人在为这一场战役胜负负起责任来。不能胜利的时候乱指挥,失败的时候推卸责任——他们直指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岂能不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他立即在全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上宣布。布柳赫尔在远东的攻略出于他的指挥,他愿意权力承担一切后果,而且他的红军战士绝不会败给卑劣的中国人。随后最高军事委员会给布柳赫尔一封密电,允许他对中国国防军采用“冲突”式攻击,而托洛茨基的电报更加直接地告诉他一定要全取胜利,你我的前途都在这次战役上。托洛茨基甚至允许他将高尔察克留在身边,并且重新组建沙皇卫队为自己所用。
俄国选择了战斗。但是战场选在哪里就不是他们做主了,在《中苏友好条约》框架下,中国人正在逐步的让出中亚。这需要一个时间——更具体地说,就是中国人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将抢掠来的东西运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因此中国人不着急退让和选择,但是俄国人着急,中国人迟一天交付中亚。则俄国人损失多一天。在北京。尤林大使几次三番与中国外交部会晤,要求尽快将中亚交付给苏俄共和国。中国外交次长顾维钧也多次表示,领土的归还并不能一蹴而就,还有很多勘察以及物资转移工作需要去做,最早年底才能完成,这引起了苏俄政府的极大不满。
关于东方攻略,经过多番讨论托洛茨基也听取前方布柳赫尔的意见决定在两处进行进攻,第一处就是被中国人占领的哈萨克邦都城阿斯塔纳。另一处则是中亚之心克勒兹要塞——它的另一个名称则是克勒兹奥尔达城。
托洛茨基给予了布柳赫尔充分的权力,允许他可以不经过最高军事委员同意进行战略调整。但是作为苏俄最高司令官,在北方苏芬领土冲突越演越烈,而可恶的波兰也正在蠢蠢欲动,波兰政府上个月取缔了波兰的总工会,驱逐了许多俄裔布尔什维克党员,且波兰陆军蠢蠢欲动意图不轨。由于波苏边境距离乌克兰首府基辅仅仅一百公里,为了巩固苏俄欧洲领土,托洛茨基也要求布柳赫尔向欧洲派出一定量的部队增援。
现在布柳赫尔手中握有三十个师,包括五个骑兵师和二十五个步兵师,在和手下商议之后,认为解放东方不需要三十几万人,尤其是苏芬冲突的确很是紧急,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的面子也已不给,但是托洛茨基的要求不能不接受。于是布柳赫尔将军队一分为三,三个步兵师(步兵66,67,69师)大约两万五千人撤回支援圣彼得堡,三个步兵师(西伯利亚第5步兵师,鞑靼第1步兵师,步兵42师)大约两万人交给热里姆斯基,使得热里姆斯基收复东西伯利亚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五万人。
在重新整编的部队之后,布柳赫尔的手下拥有十九个步兵师和五个骑兵师总计二十五万人,不过布柳赫尔还留个一个心眼,他听从了托洛茨基的建议将沙皇近卫旅给重新组建了起来,而且将其整编为六个萨哈林步兵师总计五万人。这支部队不好控制,为了能够控制好这支部队,布柳赫尔又说服了托洛茨基同意将高尔察克留下来当做这支部队的名义统帅。而这支部队大多数人已经厌战不愿意再继续战斗,并且很多人其实只是想平静地生活,他们不喜欢布尔什维克,甚至反对布尔什维克。以至于布柳赫尔向这些人中派遣几百个布尔什维克政委被他们给赶了回来。为了控制他们,该步兵师仅仅拥有手枪、步枪和刺刀,只能当做补充部队。
现在布柳赫尔留下的二十四个红军师分别是十九个步兵师:斯摩棱斯克步兵第1师,彼得格勒步兵第4师,西伯利亚步兵第1师,步兵第5师,辛比尔斯克铁军第24师,步兵第27、第29、第30、第41师,土耳其斯坦步兵第31师,西伯利亚步兵第22师、27师、35师,步兵第51、第59、第62师,叶尼塞步兵师,乌拉尔第3步兵师,第三国际步兵师。五个骑兵师:骑兵第13师和骑兵第17师,乌拉尔独立骑兵师。哈萨克独立骑兵师,哥萨克远东骑兵师。外加萨哈林六个步兵师,苏俄东方集团军中亚集群总兵力重新达到三十万人。
布柳赫尔雄心勃勃。同时他也知道,他的三十万大军不但决定着苏俄在远东的命运,更决定了他和托洛茨基两个人的命运,他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对华中亚攻略。
经过沙俄投降人员的报告以及苏俄情报人员的分析,中**队主要由三个军团以及数量庞大的补充团组成,补充团实际就是二线民兵,只有在主力军团损失之后才会补充进入军队。中国人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有西域军区核心城市阿拉木图,克勒兹要塞以及巴尔喀什以及沙龙城,至于俄国人认为非常重要的阿斯卡纳则没有多少中**队驻扎。只是中国人在临走之前带走了阿斯卡纳所有值钱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只留下空洞洞的阿斯卡纳城。甚至中国人拆走了阿斯卡纳到巴尔喀什之间的全部铁路,他们用这些铁轨修筑了到阿克斗卡再到阿拉木图的铁路,而阿克斗卡正是泰西省省会。
在苏俄的情报之里,中国人的兵力布置是:在巴尔喀什驻扎蛟龙军团。在阿克斗卡驻扎着黄龙军团。尽管在阿拉木图也驻扎着第三十二师团(隶属白虎军团),但此处有近四十个预备役团总计十万的预备役民兵部队(原本西域仅有十六个预备役团,但是大战来临,西域汉族男性移民接收到征兵通知,临时组成四十个预备役团做补充部队)。在克勒兹要塞驻扎一个第三师团(隶属白虎军团),在比什凯克驻扎着第三十一师团(隶属白虎军团),而在巴尔喀什湖最南端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镇布雷尔拜塔克——中国人起名沙龙城,中国人驻扎着最强大的第十师团(隶属白虎军团)和第十六骑兵师团(隶属白虎军团)以及近三万汉族民兵预备役部队。
龙城的位置非常重要。向北延铁路直达巴尔喀什城,向南则直接抵达比什凯克。东面是热尔套山,越过热尔套山后则是楚河,沿着楚河可以直接抵达克勒兹要塞,龙城向西乘坐铁路只需要四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后方大本营阿拉木图。
很显然,中国人以铁路作为主干线,将整个西域链接起来,从去年八月份到今年的四月份,短短八个月内竟然修筑了六百公里的铁路,再加上中亚的八百公里铁路,形成了一条一千四百公里的中亚大动脉。
更加让苏俄帝国国民气愤的是,修筑的这一条六百公里的铁轨不是中国人生产和购买的,而是拆除了俄国中亚大铁路和中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铁轨挪过来的。而修建铁轨的工人则是他们奴役中亚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俄罗斯人、鞑靼人、畏兀儿人、乌孜别克人、乌克兰人、车臣人、巴什基尔人、波斯人、吉卜赛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等非黄色种族人。
中国人卑鄙地以俄国资源和人力修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铁路,保卫着中国人的西域。无数的案例都在证明,中国人让苏俄政府成为了外强中干的空壳,他们是吸血鬼,他们是水蛭!王茂如的耳朵这几天一直热,仿佛也感受到了很多人正在诅咒他一般。
研究了中国人的防御重心,布柳赫尔认为中国人实际上是以北方的泰西省和龙城为战略核心进行防御的,尤其是泰西省放置了两个军团,而在偏南一些的安西省则仅仅有一个军团的布防。想要彻底吞下西域,就要先拖住泰西的两个军团,吃掉安西的一个军团。
随即,布柳赫尔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萨拉加耶夫组成左翼牵制中**队在泰西省的两个军团,一路由梅利尼科夫组成的部队组成中路部队作为佯装部队,向中国的人的龙城开进,逼迫中国人将在安西省的部队收紧,由他帅领右翼部队直接在3-5天内攻克中亚之心克孜勒要塞。之后趁着中国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右翼主力部队沿着铁路攻克塔什干、比什凯克,绕过龙城攻下西域核心阿拉木图,将中**队在龙城的部队包围起来,全歼白虎军团。随后苏军主力部队从阿拉木图由南向北绕到泰西省两个军团背后,彻底将中国部队全歼。
这个计划的左翼的牵制部队和中路的佯装部队作用尤为重要,一是拖住敌人大部队,二是必须要让中国人误以为东方集团军中亚集群的战略目标是龙城,才能迫使中国人集中兵力。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三十四章 最重要的情报
萨拉加耶夫中将的左翼部队是由步兵第27师、步兵第59师,步兵第62师、土耳其斯坦步兵31师和乌拉尔独立骑兵师组成,他们将直接从奥伦堡出发,沿着被拆毁的中亚大铁路路基步行前往阿斯卡纳——该死的中国人,他们拆毁了俄国绝大多数在亚洲的铁路运走了铁轨和路基——解放哈萨克邦的首府。高品质更新这支部队的总兵力大约六万余人,其中27师和59师同样也是苏俄红军精锐部队,尤其是27师在内战中屡次立下功勋,被称之为打不死的铁军。
而作为中亚集群的左翼司令,萨拉加耶夫中将其实一直以来比较反对布柳赫尔对中**队的贸然进攻。首先作为俄罗斯南方人,他一直支持斯大林的领导,而对于托洛茨基绕开莫斯科最高军事委员会给东方集团军下令持决绝接受态度。其次,萨拉加耶夫中将认为现在对中**队的一切情报都太少,在四年前的战斗中,中**队给了苏俄军队非常狡猾的印象,苏俄军队应该更加了解对手之后再向其发起进攻。
布柳赫尔早就对他的喋喋不休感到厌烦,这次派他去解放阿斯塔纳一是为了拖住一部分中**队,另一个原因就是看他不顺眼把他调离身边。但是这五个师的总兵力加起来才六万人而已,情报显示在萨拉加耶夫左翼部队面前的是中国国防军的两个军团的,布柳赫尔叮嘱他要求一定要拖住中国人的两个军团。使其不能南下支援。
中**团编制一只大约为六万人左右,两个军团就是十二万人,萨拉加耶夫气得够呛。自己六万人部队去攻击人家十二万人的大军?还要求自己必须拖住?难道自己是上帝吗?哦,对了,布尔什维克不信上帝。不过玻斯特舍夫对他说道:“要知道,中国人人人吸大烟,对于这样一个恶劣的民族,我觉得你只需要六千人就可以了。高品质更新”萨拉加耶夫说道:“我接触到的中国国防军可不是二十几年前的清**队了。”
“要对自己有信心。”第一政委梅利尼科夫也鼓励道。
“好吧。”萨拉加耶夫无奈地说道。
中路部队由梅利尼科夫政委带领,率领辛比尔斯克铁军24师。哈萨克独立骑兵师,哥萨克远东骑兵师,由于他们的作用是虚张声势。因此主要有轻武器较多的骑兵组成。而且布柳赫尔认为他手中的四个骑兵师用于攻坚要塞太过浪费,如果不是为了防止意外,防止中**队的两个骑兵师团突然出现,他甚至将派出四个骑兵师团用于佯攻龙城。总兵力为两万余人的中路部队将与右翼部队一起出发。在克孜勒要塞前兵分两路。直接沿着叶吉兹卡拉山一路向东,越过阿克扎伊肯湖和阿雷斯盐沼地区,沿着楚河攻取如万托别、卡姆卡雷、乌兰贝尔等地直取龙城,逼迫中**方白虎军团收缩部队。
主力右翼部队由斯摩棱斯克步兵第1师,彼得格勒步兵第4师,西伯利亚步兵第1师,步兵第5、第29、第30、第41、第51师,西伯利亚步兵第22师、27师、35师叶尼塞步兵师。乌拉尔第3步兵师,第三国际步兵师。骑兵第13师和骑兵17师,萨哈林六个步兵师组成,右翼总兵力高达二十二万人。这支部队将沿着锡尔河逆流而上,一路直接抵达克孜勒要塞,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克要塞,直取中亚之心。
布柳赫尔将作战计划递交给了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季诺维也夫获悉此情报之后暗记在心中,随后他回到家中,心中犹豫这份绝密情报是否要交给中国人。他站在窗前静静地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他悔恨自己当初选择了和中国人合作,如果他当初没有和中国人合作,或许现在他就是全体苏俄人的英雄和领袖了,可是现在的他却日夜担惊受怕,唯恐自己遭到搜查。高品质更新尤其是每当见到契卡的时候,他总会觉得契卡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秘密,他忧心忡忡。
下午的时候一个女人来到他的家里找到了他,这个女人声称是萨勃日尼科夫的情人,季诺维也夫立即亲自将她带到地下室,问她为什么找到自己。这个叫做阿杰琳娜的女人说是萨勃日尼科夫临死前给她写的遗言中让她投靠自己,季诺维也夫惊讶地问:“遗言?他怎么了?”
“他被契卡毒死了。”阿杰琳娜悲痛地说,“而我已经怀了他的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安全的,他也希望我是安全的。他说你一定会帮助我,我能相信你吗?委员同志?”
季诺维也夫苦笑了起来,自己可以被相信吗?他没想到萨勃日尼科夫这个苏俄制造的英雄人物也会被契卡毒杀,他问道:“为什么?为什么英雄也要死呢?”
“我不知道,他对我说契卡怀疑他是中国人的间谍,契卡在搜查所有与中国有关的人,不单单包括他这种从中国战俘营中逃走的英雄,甚至中国人曾经占领地区的人也要接受调查。”阿杰琳娜说,“契卡要求大家相互检举,很多人疯了似的荒谬地控告别人,天呐,大家是怎么了?”
季诺维也夫问道:“他的遗言之中还有什么?”
“他说如果你不帮助我的话,你将是下一个被牺牲的英雄。”阿杰琳娜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还知道什么?”
“我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他的一个好朋友似乎知道的更多,只是我也不知道他的好朋友是谁。”
季诺维也夫心中害怕了起来,但是表面上装作镇定,说自己会安排好她的,他对阿杰琳娜说萨勃日尼科夫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还是一个英雄,只是他站错了队伍。他将阿杰琳娜安排进入了一件普通的女工工厂,凭借着军事委员会委员的面子,这件事很容易办成了。只是他与中国人的交易看起来就像是一团巨大的黑云笼罩在他的头上,让他日夜不能安息。
“如果这次中苏之战中国人战败了,他们一定会恼羞成怒,随后我就危险了。”季诺维也夫想到这里,悲从中来,他回到自己家的地下室,向中国发起了一份绝密电报,将自己获悉的作战计划一五一十地发给了王茂如。发电完毕之后,季诺维也夫洗了一个澡,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黑暗之中他甚至以为契卡就站在他的窗前。
“这该死的契卡!”他心中咆哮道。
远在中国的王茂如在凌晨两点的时候第一时间将季诺维也夫发来的情报接到手中,他也沉思许久分析起来,看起来苏俄人真的要试一下中**队了,尤其是布柳赫尔这个老毛子,的确是想一口气吞下中亚之心克孜勒要塞啊。他立即下令李文彬给另一条隐藏在俄国的线索发出密电要求他们将苏俄的动态发过来,以验证季诺维也夫的消息的准确性。吩咐完毕后他披上了军装,从办公室的卧室中坐起来,对副官高亢说早上八点通知所有人紧急召开军事会议,高亢敬了一个礼说是。
天色朦朦亮起的时候他才记得自己似乎许久没有回家了,便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是乌兰图雅接的。乌兰图雅很是惊喜地问他什么时候回家,王茂如苦笑着说:“待战争过后,我立即回家。”
“战争?”乌兰图雅惊讶道,“什么战争?”
“你不懂的。”王茂如叹了口气,“家里一切还都好吧?”
“都还好,只是孩子们半个月没有见到你了,你真的忙的回家看看孩子们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王茂如充满歉意地说道:“我希望我闲暇下来,只是不是现在,将来,我有一天一定会辞去我所有的职务,专心致志地陪着你们和孩子们。”乌兰图雅笑着说你啊就会骗我们,我才不会相信你的话呢,还有就是前女沙皇萨卡琳娜希望在丰台军区家属院购买一栋别墅做新家,她说那里安全情况最好,这几天经常来我们家求见你不得。王茂如想了想对她说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吩咐人照办的。
两人相互叮嘱一番之后挂了电话,王茂如这才揉了揉太阳穴,去洗了一把脸,高亢报告说萨镇冰、蒋方震、雍星宝、米少柏、魏东龄、徐永昌等人已经到了,会议即将召开,大家对一早上六点召开的会议很是惊讶。王茂如点了点头,对高亢说这么早叫来人,大家一定没有吃早餐,你去给大家准备一下早餐,我们一边吃早饭一边开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