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听到杜宝三向自己的部队借一个教导队,黄成垿赶紧请示了一下师团长王杰君,王杰君想都没想说道:“给他们留一个团,就19团吧,让19团的弟兄们好好教一教兄弟部队怎么真刀真枪干仗。”随后第三师团下辖19团两千一百人在团长彭卫国的带领下,重新驻进了克孜勒要塞。
随后,西域情报部门多次打探和侦查得知了敌人扑向克孜勒要塞的兵力情况,主要是由二十个步兵师、四个骑兵师总计二十五万人组成(此时苏俄红军中亚集群中路部队与右翼部队并没有分开)。包括五万白卫军改编的六个萨哈林步兵师在内,以及苏俄军队都是在内战中久经征战的王牌部队,而萨哈林步兵师更是步兵中的精锐沙俄近卫军组成。苏俄东方集团军司令布柳赫尔将收容的散兵游勇部队全都分给了其他部队,反倒是他手中的所有部队全都是红军老兵和名将。
杜宝三心中焦急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对阵地进行紧急加固处理,并且深挖地道和战壕,同时将所有威胁进行设想,以配合西域军区的围歼布柳赫尔大军计划。
尽管布柳赫尔气势汹汹以精锐军队准备一击而下中亚之心,但所幸的是,因为埋藏在苏俄内部的内应,中国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民国十二年五月十日,苏俄东方集团军中亚集群主力部队抵锡尔河,他们利用咸海的渔船逆流而上,开赴克勒兹要塞。而在准备的这些天内,杜宝三将四门要塞炮的炮口方向早就调整过来,对准了北方和西北方,只等着俄国人的到来。
布柳赫尔的前锋部队则是第三国际步兵师,第三国际步兵师是由多国士兵组成,包括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波兰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乌克兰人,鞑靼人,立陶宛人,波斯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这些都是国际工人运动来到苏俄为了人类最伟大解放目的而来的。这个师的成分比较复杂,在布柳赫尔扩军的时候没有贸然将俄国士兵掺入其中,而是单独保持了第三国际步兵师的编制和人数。
当然,第三国际步兵师不管是师长还是其他主要军官,都是俄国人。俄国人在忽悠其他国家的人帮他们战斗,他们自己却担任指挥官,政委等角色,可是士兵们却充满着战斗激情,扬言要给侵略者中国人一些好看。
第三国际步兵师总计七千三百人,炮少得可怜,机枪也不多,可是他们却善打硬仗苦仗是其主力步兵师之一。他们行进的速度非常快,侦察机在前一天观察到后,第三天也就是五月十三日即抵达了克勒兹要塞。
杜宝三惊讶地说:“这些人是怎么来的?他们真的没有火车吗?他们不是长着四条腿的半兽人吧?”
第三国际步兵师暂时驻扎在要塞西面的草原上,由于中苏之间还没有撕破脸皮,第三国际步兵师并没有修筑坚固的防线防止中**队动手,他们只是浅浅地挖掘了战壕应付了事。
根据情报,对面驻扎的是中国最精锐的第三师团,但是现在看起来敌人的兵力有点多啊——难道他们将所有士兵都派到外围防线了?愚蠢的中国人啊。
师长奥楚旺洛夫立即派遣士兵和政委进入要塞,提出要求下令中**队立即交出克勒兹要塞,黄龙军团的参谋长童林搪塞说:“克勒兹要塞事关重大,我们在年底之前一定会归还给贵军,但是现在我们还需要利用这个要塞保护中国侨民安全撤离。”他这是纯粹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克孜勒奥尔达哪里有半个中国侨民的影子,除了中国士兵以外,这里甚至连一个黄种人市民都没有。
苏军代表冷笑道:“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撤离。”
童林仿佛听到的是笑话,挥挥手道:“副官,把他送出去。”
“你……你这是在侮辱苏俄政府!”
童林不屑地说道:“你不代表政府中尉,还有,告诉他们下次换一个等级对等的人出来交涉。”
“你会后悔的。”苏军代表恶狠狠地说道。
而在北京,苏俄帝国大使尤林也向中国政府递交了国书,要求立即交付中亚所有领土,王茂如委派顾维钧与之交往,由顾维钧答复道:“《中苏友好条约》签订之后,我军交付速度已经非常迅速,然而一些居民希望能够随着我**队撤回到中原,所以这需要一些时间,但是绝对不会是无限制的推迟。大概年底之前就会撤走,要知道,四十万沙俄遗族难民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撤离,我希望贵国能够谅解。”
尤林瞪起牛眼对身材瘦弱的顾维钧咆哮说道:“我国能否谅解我不知道,但是你们的态度会给你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贵国一力承担一切后果和不必要的麻烦。”交涉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起来。
眼看双方僵持,顾维钧笑道:“我国政府是和平政府,不希望两国发生任何冲突,也希望贵国恪守《中苏友好条约》不要做出出格举动。”
“如果你们不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答复,我想伟大的苏维埃俄国红军很难会接受。”尤林一反常态地强硬道,他抽出一根香烟,点着了之后坐在沙发上翘起了二郎腿,神色傲慢异常。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三十八章 裕仁的野心
顾维钧早就从王茂如口中得知苏维埃俄国克里姆林宫的决定,苏军想要跟中国掰一掰手腕,试探出中国的软硬程度,因此来决定是否遵守《中苏友好条约》,所以此时与苏俄帝国大使退让就是给示弱。顾维钧抚了抚眼睛,瘦弱的身体挺拔了起来,对着尤林说道:“如果苏俄帝国轻视中国政府,不顾我国政府反对贸然行事,那么即将到来的一切责任都将有苏俄政府来承担。”
“哼!我们走着瞧!”苏俄大使尤林恼羞成怒拂袖离去。
顾维钧向王茂如与唐绍仪报告了他与苏俄大使的谈话之后,王茂如对顾维钧笑着说:“你的态度不够强硬,你应该对尤林说去你妈的,狗娘养的!”
上海人顾维钧苦笑着摇摇头说:“我只会说去他母亲的。”王茂如大笑不已,说你还是没有适应怎么和俄国人打交道,跟他们对着吼就是了,别怕他们,咱们都准备好了一切,何必害怕这些人。顾维钧走后唐绍仪忧心忡忡地说道:“此事定下来后,苏俄军队一定会动手。”
王茂如却微微一笑道:“动手也不怕,我在西域准备了两年,等的就是现在。西域军区的炮弹子弹食物补给医疗汽油,占了国防军战略储备的一半,就是给这些贪多嚼不烂的老毛子砸一个大铁锤。一战而定中国之十年至二十年和平,划算,太划算了。”
回到国防部,王茂如再一次紧急召开会议商讨西域战况。并下令给镇守陕青宁的九婴军团顾品珍部和镇守在蒙古的玄武军团吴佩孚部下达一级备战任务,一旦西域战局有所不利,两军团将即刻进入西域。同时给予位于两湖的鲲鹏军团赵庆部和位于吉林省哈尔滨市的勾陈军团张镶武部下达二级备战命令,随时准备接替陕青宁军区和蒙古军区的防御任务。
中国与苏俄帝国的紧张关系并不是密封的水泥墙,事实上各国间谍不断地进入中国,希望探听中国的一些消息,而这其中以日本间谍最为多。中苏之间在西域的紧张和备战也传入了日本的智囊核心——元老会中。此时得知中苏之间摩拳擦掌的日本内阁兴奋起来,由于日本在极北地区拓展领土百万公里,使得日本国内士气上升。各方面叫嚣不已,甚至有人提出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不过谨慎的日本军方此时与中**方秘密合作,他们不会在还没有取得到手利益之前将战友杀死的。
中苏即将交战。日本皇室内阁国会议立即召开,裕仁摄政王兴奋不已地说道:“如果中苏两国狗咬狗的话,我们大日本帝国就会获得太多的利益了。东西伯利亚的战局如何了?”
日本陆军大臣田中义一说道:“中国此举无疑是表明了一点,他们与苏俄帝国签署的《中苏友好条约》仅仅是一个表面的东西。恐怕苏俄帝国也这样认为。国家能否得到尊严,看的不是手腕的灵活程度,而是手腕的力量。这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如果大日本帝国足够强大,则不需要害怕任何列强的威胁。”
今年二月份,前日本陆军大臣山梨半造终于因为裁军和压缩军费问题,遭到日本军方的抵制。在陆相选举过程中被选了下去,其实他提出的削减四个陆军师团的计划只成功了一半。留下的两个师团如今正在东西伯利亚和俄国人战斗呢,如果单单是削减陆军师团数也不足以让他下野,他还提出削减陆军师团的编制,并鼓吹海军削减军费,来应对国内经济危机。
在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日本国内因为各种革命运动导致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大量日本妇女为了生计纷纷出走到南亚和中国从事妓女行业,后世日本有一个著名的电影《望乡》就是以此时期日本女性为国家卖身而拍摄纪念。
前陆军大臣山梨半造的军队削减计划可以说正好与高桥内阁要相呼应,却得罪了军中强硬派。恰好前首相高桥是清在竞选中失败,山梨半造同样也失败,两个签订华盛顿海军制裁和约的日本领导人同时下野。
而日本的信任首相和陆军大臣则全部是军人出身,并且都是元老会成员,首相由日本海相担任,陆相则是田中义一来担任,但这两个人非常有特点,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中强硬派,两个人出身于军队,却与政友会(相当于国家的执政党)有着勾结不清的关系,从而也使得高桥是清下野之后的政友会与军队势力达成了短暂的平衡。
年纪轻轻初出茅庐的摄政王裕仁,在这次首相和陆相选举中崭露头角,让日本元老会开始刮目相看。
“如果能够挑动中国和苏俄帝国更大规模的战斗,我想这对大日本帝国是极为有利的。”田中义一继续说道,“从长远来看,日本和苏俄帝国都是大日本帝国的心腹大患,其中支那是跳板,苏俄帝国是一块巨大的礁石。”
裕仁认真地听着元老们的话,一直没有打断,过了一会儿大家觉得好像是把摄政皇给晾在一边了,赶紧抬头看他,裕仁忽然笑着说道:“最近我在研究中国历史,你们有没有仔细读过?”
“殿下能够通读敌国的历史,可喜可贺啊。”田中义一夸赞道。
裕仁笑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海相财部彪说道:“既然是中国历史,那一定是唐代之前的历史了,宋代之后中国不是中国,是支那了。”
裕仁笑了一下,说道:“不,你错了,我研究的是支那的清帝国建国历史。”
“清帝国?”财部彪不屑地说道,“那个草包帝国?”
“不要轻敌,在我们把对手当做笨蛋的时候,他们对手的我们的位置也会降低到更高级的笨蛋的程度。”裕仁说道:“清帝国以汉帝国三十分之一士兵统治了数百年的中原大地,而且让支那的疆域拓展了三倍,你觉得不很有意思吗?他们是怎么让如此之多的汉族人认可的他们的。”
“殿下说的非常对。”田中义一笑道,“殿下有什么心得?”
裕仁说道:“我研究之后觉得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清国能够坚持一种政策贯彻始终,那就是养狗咬狗。在清帝国建立初期,是谁帮助他们消灭了中原的几个政权?靠的是十二万清国的八旗兵?不是,而是投奔到他们手下的中原人。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们和支那交战,大日本帝国的军队足以占领支那一千四百三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吗?那是我们大日本帝国领土的三十倍啊,治理中国的,还得需要中国人。”
田中义一夸奖道:“殿下能够想到这里,真不愧是千古明君啊。”几个日本元老立即磕头拍马屁起来,裕仁也有些飘飘然了。
“所以,我们要支持中国。”裕仁说道,“这一千四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将来一定属于大日本帝国的,现在不能让它有所缺憾啊。苏俄帝国不知道想要同化中国,最好的方式是让中国内部战乱,中国人打中国人,而不是蛮横地对中国开战啊。”
“是的。”田中义一等人说道。
但是在随后佐藤带着裕仁小姨子回来之后,听到裕仁的讲话之后,佐藤不屑地对友人说道:“摄政王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恐怕底层的军官看不到这么长远,如果能够占了一角钱的便宜,底层的军官就要占一元钱的便宜,能够占了一元钱的便宜,他们会想到可以占一百元的便宜。”佐藤的话让裕仁知道之后,引得裕仁大为不快,将其贬到了台湾去做了台湾总督府的秘书官,气得佐藤大为吐血不已。
中国人的拒绝激怒了苏俄帝国政府,而在前方的第三国际步兵师在评估了中**队的战斗力之后,认为这四门要塞炮实在是一个大麻烦,冒然进攻会导致损失惨重,应该等到苏军的飞机到来。是的,没错,苏军的飞机,苏军在统一俄国之后迅速重新启动了飞机厂。这次托洛茨基下令从莫斯科调来五十架列宁式轰炸机用于实验使用,列宁式轰炸机属于歼击轰炸两用两用机,单螺旋桨双层机翼结构,一名飞行员一名炮手组成,飞行高度和灵活程度非常差,但是秉持着俄国制造的风格,粗狂且生产速度快。
不过正因为做工粗糙,列宁式两用机在试飞的时候曾经一天内接连摔下来五架飞机。这其中有做工问题,还有苏俄飞行员的驾驶技术问题,至于生产技术问题可以解决,想欧美国家购买,自己研究生产改进,但是飞行员的问题就只能靠着摸索了。
俄国人用自己的勇敢最终征服了天空,经过十几次的失败,俄国人终于将1912年设计的原沙俄第一家两用飞机重新复原了。俄国人利用工厂里面还是七年之前留下的零件和图纸迅速制造了五架列宁式轰炸机,并以此为仿制,以生产香肠的速度生产出了六十架同类型的两用轰炸机。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三十九章 萨哈林步兵师
只是问题来了,此时苏俄没有几个会开飞机的人,他们被迫在国际上四处寻找会开飞机飞行员,终于找到了六十几名国际战士来临时担任飞行员。高品质更新这些国际主义战士发扬了国际通病,娇生惯养,苏俄政府因为有求于他们,甚至连提出性伴侣的要求都不得不满足,可以说是苏俄军队唯一的贵族了。
在等待一天之后,中国人忽然发现十几架次标有红色五角星的飞机来到克勒兹要塞盘旋了几圈,这绝不是国防军的路航飞机。
中国国防军路航飞机标注的是五色旗,看起来就像彩虹一样,非常明显,很显然这是俄国人的飞机。俄国人也拥有飞机了,杜宝三立即将这一情报上报给了军区司令部,司令部也大吃一惊,以现在的苏俄工业而言,生产出来飞机应该非常吃力才是,所以这五架飞机也代表了苏俄空军的神秘。
俄国人也有飞机,这给了黄龙军团上下一丝丝不好的感觉。
民国十二年5月13日,苏俄东方集团军中亚集群大部队抵达距离克勒兹要塞八十公里的列奥泽克镇,受到了列奥泽克镇居民的热烈欢迎。由于俄国人依靠着渔船来运输补给,这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离开锡尔河太远的地方作为大本营,而列奥泽克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大本营地点。在经过了数次驱赶中**队离开克勒兹要塞却遭到拒绝后,布柳赫尔与索尔林斯基、梅利尼科夫、玻斯特舍夫决定对中**队发起进攻。
同时。玻斯特舍夫率领的中路军也大张旗鼓地向东方的龙城直扑过去,由于所部骑兵较多,其声势非常招摇。仿佛十几万大军的主力部队一般——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支部队的战略意图早就被中国人获悉,而且中国人已经在前方布好了口袋等着他们钻进去。高品质更新就在
克勒兹要塞的四门要塞炮原本对着锡尔河上游和东面防御,经过侦查得知,中国人已经把炮口调转回来,面对北方和西北。所以如今想要攻打克勒兹要塞有三种办法,第一种方法是绕道锡尔河上游——也就是东南方向克勒兹要塞进攻。二是不顾伤亡等到要塞炮弹药消耗殆尽再进攻,三是找机会混入间谍炸毁要塞炮。
布柳赫尔听情报人员说,要塞炮炮弹其实并不多。大约两千发,而且存放很久不知道能不能使用,这个要塞自建成以来几乎没有真正的使用过。当初修建的时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英国人占领阿富汗后侵入中亚,却没想到英国人没有能够抵达这里。倒是中国人占领了。克孜勒要塞唯一一次战斗便是中亚虎之称的王杰君率领军队背后奇袭。并一举攻占。现在俄国人堂而皇之地来到此处,却是失去了背后奇袭的效果。
“幸好他们只有两千发要塞炮弹……”布柳赫尔还是皱着眉头,说道:“如果能炸毁它们就再完美不过了。”
“我们可以求助空军啊。”参谋长索尔林斯基犹豫地说道。
这时候政委玻斯特舍夫苦笑着说道:“可能大家还不知道,五十架飞机刚刚抵达阿克托别,就摔毁了六架,来到朱萨雷斯只有三十九架,而且航空燃油还不够了,现在正在等待后方的航空燃油。还有。这帮空军老大爷们因为是受邀请的欧洲飞行员,一个个架子大的不得了。还要求我们必须提供咖啡,混蛋,该死的资产阶级思想作怪!”
“其实飞机这东西真不管用啊。”布柳赫尔气呼呼地说道。“还是骑兵最厉害,骑兵加大炮,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索尔林斯基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太指望飞机,将军你说得对,战争还是由大炮和刺刀决定的。高品质更新就在”
“是的,我同意你的说法。”玻斯特舍夫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敌人只有两万士兵,我们拥有二十二万士兵,三天之内,绝对可以消灭他们。”
“三天……”布柳赫尔皱着眉头,“会有很大的伤亡啊……”
玻斯特舍夫笑道:“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还有布哈林军团吗?”
“可是他们未必能够这样做啊。”梅利尼科夫说道。
“现在是战争时期,不由得他们不做,否则以军法论处。”玻斯特舍夫冷笑道。
“好吧,我们需要这些人把要塞炮炮弹消耗光。”布柳赫尔说道。
布柳赫尔大将指示后方运送飞机燃料的人快速运输,修理飞机的人也加快速度修理。而拖在后面的沙俄近卫军重新组建的六个步兵师大约为五万人的萨哈林军团也开始了集中。
由于萨哈林军团并不是由策反的沙俄士兵组成,这些人基本上是既不想对苏俄作战,又不想加入加入红军的顽固分子组成,他们只想着丢下这该死的战争,回到俄国做一个工人、教师、农民、艺术家。而布柳赫尔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其实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毕竟这些顽固的守旧分子们没有被布尔什维克的政委说动,在他们心里也没有将红军当做真正的战友。布柳赫尔之所以给这些沙俄近卫军起名为萨哈林步兵师是因为萨哈林岛(中方称库页岛)为沙俄时期的苦役流放地,给这个名字是警告他们不要背叛苏俄政府,否则他们就会被流放。对于这样的一支军队,布柳赫尔只好将他们分成三段分别放在队伍的首中尾三段,防止他们勾结在一起半路跑了。
当苏俄东方集团军中亚集群大部队抵达列奥泽克镇之后,布柳赫尔再一次找到了高尔察克元帅,并对他说:“我们在内战期间是敌人,但是内战停止了。现在我们是东斯拉夫人,我希望你带着你的军队消灭藏在要塞中的中国人。而且前三天的战斗,我希望能够由布哈林军团的六个师完成,这是你们赎罪的机会,也是获取尊重的最好机会。根据我军的情报显示敌人只有两万人,你们有五万人和我军数百门大炮的支援。只不过麻烦的是敌人拥有四门260毫米的重型要塞炮,尽管我们的火炮更多,可这个要塞炮却是一个大麻烦。将军,我想如果这一战你们夺取了中亚之心克孜勒要塞,你们身上的罪名将全部被洗清。”
高尔察克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他笑了笑说:“我希望见一见我的属下,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战斗。”
“好的。”布柳赫尔高兴地说。高尔察克走后,索尔林斯基小心翼翼地说道:“如果将指挥权真的交给了他,会不会……”
布柳赫尔摇摇头,说道:“如果他要离开这里,他就不会带着一百六十万人重新回到苏维埃的怀抱之中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非常佩服他。”
“但是我们不能够放弃对他的监视。”玻斯特舍夫说道,“就像是那个雅克维肖申科一样,他居然逃走了,可恶。”
布柳赫尔摸着胡子疑惑地说道:“可是他为什么逃走呢?我们已将将他赦免了啊,真是奇怪了……”
“所以说,资产阶级的头子并不可靠,不要以为他们投靠了我们,就认定他们真的认可布尔什维克啊。”波斯特舍夫说道,“我们要时时警惕,苛刻监督这些白卫军。”
很快高尔察克与他的手下们重新聚在了一起,他要说服说下同意向中**队发起进攻,可是手下却希望能够回到俄国做一个普通人,军中厌战的气息很浓厚。高尔察克苦口婆心,对他们说我们不是在为苏俄政府,而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战斗,终于说服了手下将军。
高尔察克环视一圈之后却不见前总理雅克维肖申科,高尔察克问谁知道雅克在哪,所有人都不知道,好像是雅克失踪了一样。研究了一番进攻计划之后,高尔察克找到布柳赫尔说他们有信心攻下来克孜勒要塞。高尔察克重新披上了军官服,尽管简章和指挥刀不再了,头发斑白,可是他面容冷峻,信心十足,说道:“是的,我有信心,但是我需要大炮,还有我需要布防图。克勒兹要塞的布防图,即使是二十年前的。”
参谋长索尔林斯基高兴地说道:“克勒兹要塞刚刚建好十二年,没有二十年之久,城市的布局图在这里,只是中国人的布防图我们没有找到。根据从克孜勒奥尔达逃出来的居民说,中国人有将近两万多一些的军队,但是在这之前这里有不到两万的军队。负责防御的部队是是中国人比较能打的第三师团,师团长叫做王杰君,您应该知道吧。”
1...595596597598599...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