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许兰洲默然,他自然是心知打下去自己也是必败无疑,两方实力悬殊,而那毕桂芳又极度短视地自保不出——这倒是冤枉了毕桂芳了,他是几次三番要求甚至请求英顺与巴英额出兵援助许兰洲,可两人一是对许兰洲早就不满,二是等着〖中〗央的命令和战局如何发展,却没想王茂如出兵神速,不到三日便打到了齐齐哈尔,其他人更是不敢出兵了。这万一自己一出兵战败,得罪了王茂如怎么办?王茂如属狼的,记仇的很,岂能善了。而且手中有兵,以后就算是投靠王茂如,自己也能混个一官半职。毕桂芳无奈地在公馆与陈宁唏嘘,只能言语竖子不足与谋。
许兰洲的长孙此时哭闹起来,原来是受了惊,得了病,更是让他心烦不已,老太太抱着长孙哄起来。长子许家福道:“爹,打不下去了,此时谈判,咱全家不忧啊。”小儿子年近十五岁的许家祥怒道:“怕什么,大不了一死,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贪生怕死!”
“闭嘴。”许兰洲道“你们都出去,芳宸,你与我细说一下吧。”
次日下午,宫小旗骑兵团赶了回来,呼盟军队气势更胜,将包围圈扎得更紧了,大炮已经退去炮衣瞄准了城墙,总攻一触即发。便在此时,李景林单一骑马,手举白旗走了出来。
王茂如赶紧叫停,李景林走过来,下马敬了军礼,道:“秀帅,我代表芝帅,详谈和平约定。”
“哦。”王茂如淡淡地说道“芳宸兄,你知道,这黑龙江我是要定了,罢兵是不可能的,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掌控全省军政大权,若是许兰洲派你来和谈,我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吗?”李景林忙道。
王茂如摆摆手,道:“你告诉许兰洲,两个小时后,我将发起总攻,要么投降做一个寓公,我王茂如保证他的财产一分一毫不会有人碰,也保证他体面下台,他若是想留在黑龙江,我还会奉他为高级顾问。若是不投降,枪炮下面见真章吧。”(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230章 宁下野也不卖国(求月票)
李景林叹了口气,平时烟酒不沾的他,从怀里掏出香烟,几次却划不开火柴,懊恼不已,王茂如走过去,用煤油打火机给他点着了烟,道:“芳宸兄,军人和武者作用是什么?是止战之戈,还是乱起之刃?”
李景林抽着烟,咳嗽了起来,沮丧地说:“秀帅啊秀帅,实话对你说吧,芝帅不想再打了,再打下去,徒增黑省百姓伤亡。”李景林的话刚一说完,王茂如众手下将官欢呼起来。李景林说道:“芝帅有几个条件,只要秀帅答应,芝帅即刻宣布下野。”
“讲。”王茂如道。
李景林此时说道:“芝帅有三个条件,并不为难秀帅。”
“讲。”
“第一,秀帅军队进城之后,不得伤害劫掠百姓,打扰百姓生活。”
“这是自然。”王茂如认真说。
“第二,战争中刀枪无眼,各为其主,芝帅手下只是听从长官命令抵抗,秀帅不得秋后算账,若芝帅的将官不愿效力秀帅,秀帅能放他们走。”
“没问题。”
“第三,保证芝帅家眷财物完整安全。”
王茂如拍手道:“好,以上三条,我完全接受,你去回报芝帅吧,出城受降。”
顿时,王茂如手下们高喊:“他们投降了,他们投降了,咱们赢了。咱们赢了!”很快。更多的人高喊起来“打赢了!咱们打赢了!”
“秀帅万岁,秀帅万岁!”
“胜利啦!”
一万多人胜利的欢呼声很快传回到齐齐哈尔城里,城里的百姓听到“投降”二字,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只要是不打仗了,百姓便不会受到殃及啊,众人私下说这许大帅还是为百姓着想啊。百姓的想法自然也是守城士兵的想法,他们连忙问陈富贵,陈富贵叹了口气,对手下说:“枪口朝下吧。不打了,不打了。”顿时也引得守城士兵们的欢呼。
谈判完成了,王茂如倒是有些奇怪,问道:“芳宸兄。小弟有一事不明,还请芳宸兄给小弟一解疑惑。”
李景林见双方士兵均是表情轻松下来,心中也唏嘘,听王茂如问他,便说:“秀帅请讲。”
王茂如道:“芝帅不是背靠俄国人铁路吗?而且我听手下情报人员说,俄国人准备出兵支援芝帅,而且芝帅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军火。”话里倒是讽刺许兰洲投靠了俄国人,要不是俄国人支持,许兰洲哪能一下子扩兵一万,这件事李景林自然了解内幕。他是许兰洲参谋长,扩兵计划还是他撰写的呢。
李景林红着脸,叹了口气,道:“军无战心,将无战意,徒增奈何,徒增奈何?若是再打下去,只是给荒地中多增加几组孤坟野冢而已。”还有一个李景林刚刚得知的原因,那就是许兰洲军中实在是没钱了,不但没钱了。他若是再支持三天,即便是三天,也会生事,因为大军伙食都没钱去买了。而俄国人趁机勒索,要求扩大租界。还要求许兰洲以呼伦和肇源为抵押,租界给许兰洲九十九年。每年租金为一百万卢布,并且还提出租金每五年谈判一次,五年租金一次性付清。可以说,这五百万卢布,顶上五十万大洋,要是许兰洲拿了这伍佰万卢布了,这战局怎样还真说不准。
但许兰洲只是想了一番,便将那俄国使者和支票礼送了回去,对手下将官和子孙说道:“我许芝田身为中**人,即使不能保卫河山收复领土也便罢了,若是做那割地卖国的民**人,子孙万代挨骂,我也无颜面见许家列祖列宗了。”
王茂如自然是不知道许兰洲的这件事,只是之后才得知,不禁感慨道北洋军阀坚守的底线,若说他们依靠列强出没错,但是若是要他们割地卖国却是打死也不肯,徐树铮,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一个个枭雄人物,从未在手中丢过一寸土地给外国,即便是军阀真乃无双国士也。
王茂如手下李品仙,李德林,祝永泉等人听到对方投降下野的消息一脸兴奋,倒是盖天久不怎么高兴了,搞毛啊?不打了?老子还没打过瘾呢。那宫小旗更是憋气,立即跳了出来,道:“大帅,你看这事儿闹得,俺们刚回来,就完事了?要么……再打一会儿?”
“打!”王茂如道。
众人吓了一跳,真打啊?
“打你大爷!”王茂如一脚将宫小旗踹到旁边去,骂道:“好不容易换来和平,差点让你这二杆子搅屎棍搅黄了。”
等李景林返回之后,当天,1916年6月17日,许兰洲宣布停战。
次日一早,许兰洲宣布下野,释放战俘,释放被抓的兵丁,收缴归拢武器准备投降。
第三日,在参谋长李景林的率领之下,许兰洲所有士兵(维持治安警察除外)结队而出走到城门受降。王茂如派遣刘植达警卫二团进城警戒,负责齐齐哈尔治安,消灭乱兵暴徒趁机作乱,不过张富贵的独立团倒是配合得好,先将哪些人会生事抓了起来,警卫二团倒是很轻松地接管了银库,军需库,监狱,政府,消防,水警等部门。百姓们经过几天的紧张,居然能够上街买菜了,当然,也有一些不法之徒趁机打砸的,被刘植达抓了起来之后,要求在齐齐哈尔城西菜市口刺杀示众。这刺杀一般都是由新兵执行,警卫团新兵更多,练过刺杀,却没练过这样活人刺杀,也造成了菜市口刺杀表演一塌糊涂,有的罪犯被刺了七八刀还没死绝。这没进城呢。王茂如的凶名就已经传遍了齐齐哈尔了。北尚武果真名不虚传,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同时,王茂如与民与法三章,一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二不动百姓一分一毫,三与民休养生息不加税还会减税。约法三章之后,许兰洲在府中叹了口气,说:“这小子,是争霸天下的主啊,我败给他。值了。”
李景林带领许兰洲手下第一步兵旅长陈富贵,独立团长张富贵,炮兵团长魏成林,城防司令薛兴华。警卫营长许家禄,骑兵营长胡云山,大刀队长张镶武等军官出城投降。
许兰洲自感无脸见王茂如,便带着家眷以及手下客卿李书文等人在家中不出。王茂如率军入城,接受齐齐哈尔城之后,清点了降部。此时陈富贵手下第一步兵旅放走了抓丁之后还有一千七百人,独立团张富贵还有三百多人,城卫司令薛兴华所部巡防营因为临时扩编还有一千一百多人,警卫营和炮兵团加起来也只有六百多人,不过大刀队倒是多。有三百多人,一个个都是李书文训练出来的善战之士。而降将任国栋所部剩余士兵最多,还有一千七百多人。
王茂如下令所有士兵军官以及临时抓来的兵丁在释放回家之后不予追究,安定了齐齐哈尔民心。
随后,王茂如将陈富贵,张富贵以及薛兴华所部共三千人合在一起组成一旅,由陈富贵暂时担任旅长。任国栋所部、许家禄警卫营以及张镶武大刀队合并为为一旅,由任国栋临时担任旅长,仍保留黑龙江第一步兵旅和第二步兵旅称号。骑兵打散分到宫小旗的骑兵旅,炮兵打散分到刘健炮兵旅。
全军在齐齐哈尔城休整三天救治伤员。王茂如也这一天会见了徐鼐霖等黑龙江省政界人士,安抚众人,各位以后都官居原职,王某人对以往任何事都既往不咎,众人称赞不已。黑省民政军政大定。
随后,王茂如下令李品仙旅驻防齐齐哈尔城。自己亲率李德林旅,宫小旗骑兵旅,陈富贵旅,任国栋旅东进青冈,兵逼青冈英顺骑兵旅。
那英顺本来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人,见状立即派人递出降书,宣布支持王茂如做督军,所部一千多奇兵全部归顺王茂如管辖。
王茂如不费一枪一旦,收复了青冈,接管了英顺独立骑兵旅。接下来他继续北上海伦,此时的海伦城内外对峙,城外是张奎武的补充旅,城内是巴英额的骑兵三旅。
海伦城不大,城里只有两万多百姓,一通炮火能从城南达到城北,居民人心惶惶。毕桂芳在城内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身边除了陈宁没有一人听他指挥。巴英额甚至还派兵把他给围了起来,美其名曰保护督军安全,实则软禁。巴英额与手下商量了一下,认为不可逆天行事,便也立即派人出来对王茂如说愿率全军反正,活捉毕桂芳。王茂如对使者说,活捉不必了,请来督军毕桂芳大人来这里吧,至于巴英额,他以后还是旅长。那巴英额听了王茂如的承诺,欣喜不已。
当毕桂芳到王茂如面前之后,毕桂芳比前年见到的时候几乎老了十岁一样,头发已经花白了,王茂如恭敬地说:“毕督军,别来无恙,没想到咱们再次相见,竟然是如此情景。”
毕桂芳叹了口气,道:“火车站上刺杀,倒不是许兰洲派人做的,之后我查了一下也毫无头绪。”
王茂如笑道:“算了,陈年旧谷子的事儿了,不提也罢。毕督军,如今形势你也看出来了,这个督军我是一定要当的,你若想留在老家发展,我便让你当省长,只管行政和建设,若是毕督军想去中央,我便礼送大人。”
毕桂芳倒是自知之明,若是灰溜溜跑回北京,以后再难有出头之日了,便说:“我愿留在黑省,为百姓做些实事,某些福利。”
“好,毕大人,以后你便是我左膀右臂,可要为黑龙江治下一个好民生啊。”王茂如大笑道。
1916年6月24日,毕桂芳发表通电,宣布下野,辞去黑龙江省督军一职,随后,黑龙江省政界军界一直向北京政府要求,由黑龙江省第二师师长,呼伦贝尔护军使王茂如担任黑龙江省督军。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31章 黑省督军王茂如(求订阅)
(ps:感谢书友:五味酒、低调小肆、生与爱的打赏与支持)
袁世凯死后第十八天,王茂如接管黑龙江全省,宣布黑龙江省听从北洋政府国务卿段祺瑞领导,听命中央,黑龙江省陆军保境安民。1916年6月26日,袁世凯出灵,袁世凯终其一生功大于过,北京城新华宫们外哭声震天,此时不管民党还是北洋以及其他党派代表,纷纷前来吊唁。
而此时,身在齐齐哈尔的王茂如下令,全省陆军头扎白布条戴孝三天,祭奠大总统袁世凯去世。他本人则独自坐在督军府中一棵老槐树下,饮着酒,一幕幕回忆与袁世凯的点点滴滴。细想起来,苏日安中间所有芥蒂,但实际上大总统待自己不薄,如同师长前辈一般对自己淳淳教导。当自己在飞行大队守备营做中校营长的时候,本以为按照能者上次者下可以得到最强的军队,提出按朝能力担任军官的时候,是当时贵为大总统的袁世凯的当头棒喝,让自己清醒意识到一个军队中只需一个核心,绝对不允许有其他人有资格代替自己成为军队的核心,所有人必须听令自己的命令才能团结一支军队。当自己几次惹祸觐见大总统时,他总会对自己惹出的祸给予包庇。虽然袁世凯是因为万年,扶持终于自己的轻壮系对抗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但可以这么说,他王茂如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与大总统对自己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吃水不忘打井人,想着想着王茂如忍不住对月流泪起来,袁世凯死了,袁世凯真的没了。一直以来。以为袁世凯之死只是个历史事件,甚至只是历史符号而已。死就死了,那便是过去,便是历史而已。
前些日子忙于计划接管黑龙江省,自己无暇想象没有大总统的庇护的情况。可如今一旦清闲下来,回想起于大总统交往的点点滴滴,仿若一个长辈突然离世一般,袁世凯真的就死了。他一面喝着酒,一面举杯,对这明月长空高喊道:“大总统,我敬您一杯。生前您对我多有照拂。秀盛此生不会忘记。您安心的上路吧,您身后,我会照顾好你的家眷家人,您的后人断不会让他们从蹈覆辙再受文革迫害之苦。大总统,您的遗愿。让中华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秀盛便是拼了性命也会替你完成,您请放心吧,秀盛绝不会假手他人,不会把江山给国民党,也不会给布尔什维克党。”
北洋政府初建立,总理段祺瑞位置也不稳,即使袁世凯身亡南方各省仍旧宣布独立,并就取消独立提出条件:一、恢复旧约法;二、召集旧国会;三、严惩十三太保;四、召集军事会议。筹办善后问题。
南方的民党真的想国家统一?袁世凯死了就能国家统一?
即便是蔡锷,此时也由原来那个渴望国家强盛的将军,变成为一个军阀而已,为了自己的利益,拒绝取消独立罢了。蔡锷尚且如此,其他各省督军更是变本加厉。向中央提出许多要求,临时总理段祺瑞也一个头三个大,被下面这些督军搞得焦头烂额。
南北方因为是否恢复旧约法陷入僵局的时候,上海海军宣布独立,再次逼迫段祺瑞恢复旧约法。段祺瑞这边被南方搞得头疼之时,王茂如在北疆黑龙江省取代了许兰洲和毕桂芳,十八天掌控黑省军政大权,手下坐拥四万将士。毕桂芳与许兰洲代表全省军政要员发表通电,要求中央答应由王茂如担任督军。
而前督军毕桂芳也发来请电,说实难担当督军万望国务总理段总长酌情允许由王茂如替代自己担任督军一职,此乃黑省省民之幸、国家之幸。当然,这么无耻的通电,绝不会是毕桂芳写的。代笔的是王茂如的御用文人李子文。如今李子文可是牛气起来了,王茂如担任黑省代理督军,李子文水涨船高,成了全省文化厅新闻管理办公室的主任,黑省一切报刊,杂志,新闻,采访全部交由他来管理。李子文写好了《黑省热泪盼望王茂如担督军》一文,找到毕桂芳,那毕桂芳看了之后叹了口气,无奈地在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通电全国,并在《顺天时报》等报纸上发表,而《东周刊》也破天荒地第一遭刊载政治新闻,报道了这篇文章。
段祺瑞南北压力剧增,宣布恢复旧约法,重组国会,并与北洋要员商议是否任命王任命王茂如担任黑龙江省督军。此时袁克定察觉到原来自己的模范军居然被徐树铮接到手去了,自己别说一兵一卒调动不了,就是用钱也被勒令禁止了。袁克定深感世态炎凉,父亲尸骨未寒,自己便已经失势了。当此时,王茂如发来慰问电,并聘请袁克定来黑龙江,请他担任黑龙江省**官一职。此举颇令那交通系的旧人们欣慰,以前龌龊不断,但王茂如毕竟是北洋系的人,毕竟此人是文人出身,怜惜北洋故交。
段祺瑞也感慨王茂如的敢想敢做,当袁克定答应王茂如的邀请北上担任**官之后,段祺瑞随即任命王茂如正式担任了黑龙江省督军,并应王茂如的提议,任命毕桂芳担任黑龙江省省长。
北方的政治事件暂时处理完毕,南方谈判最终段祺瑞答应恢复旧约法之后,重新成立中华民国政府,而原中华帝国国务卿一职立即停废,以后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为虚职,总统由人气甚高的黎菩萨黎元洪暂代,段祺瑞担任临时总理,管理全国大小事宜。同时,由总理段祺瑞呈递,总统黎元洪批准,民国第八届临时内阁成员成立。
国务总理:段祺瑞内务总长:许世英财政总长:陈锦涛外交总长:唐绍仪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程璧光司法总长:张耀曾教育总长:孙洪伊交通总长:汪大燮农商总长:张国淦段祺瑞通电发布之后,各总长副总长欣然接受,这次倒是没有再推辞,政府闹了这么久,也该休养生息一番了。纷纷致电中央接受任命,段祺瑞松了一口气。也难怪他这么紧张。袁世凯死后,他是首次执掌大权,老头子在的时候做总理倒是简单,遇到难题直接推给老头子,万事都有他撑着。老头子不在了,诸多压力一股脑的涌来,令段祺瑞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焦头烂额起来。俗话说,享受多大的权利,就尽多大的义务,段祺瑞是个对个人追求不高的人。单反这种人。对于精神上的追求远比个人高得多。他是有雄心壮志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而且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为了维持国家统一安定,段祺瑞召请幕僚北洋元老以及各省名人商议国家稳定之事。如今国家已经军阀割据了,虽然表面上统一了,然而督军镇守使护军使都统将军等等各种官衔长官盘横各地。国家统一也只是表面上统一罢了。袁世凯后期为什么得罪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人,为什么偏爱年轻人,就是因为袁世凯想收回督军将军等手中的权利,并且力图使军队国家话。民党和军阀都反对,当然,欧美日等列强更加反对,您老人家真的把中国从一盘散沙捏把到一起,我们外国还在你们中国混个屁啊?段祺瑞为了自己的权利,起初也是反对老头子。如今老头子不在了,段祺瑞掌权,这才头大,这权利怎么收回来?老头子在的时候尚且收不回来,如今自己威望还远不如老头子,怎么可能收回来?
段祺瑞想到既然收不回权利。不如暂时稳住他们军阀吧,随后,段祺瑞开始对于全国督军省长任命。至于全**队地方长官,段祺瑞酌情考虑,规定全**事长官和行政长官的统一称谓,规定全国各省军民总长称呼,武称督军,文称省长,所有属内组织以及一切职权未变,并特请大总统黎元洪认定:奉天督军张作霖,兼任省长吉林督军孟恩远,省长郭宗熙。
黑龙江督军王茂如,省长毕桂芳。
直隶督军朱家宝,兼任省长。
河南督军赵倜,省长田文烈。
山东督军张怀芝,省长孙发绪。
山西督军阎锡山,省长沈明昌。
江苏督军冯国璋,省长齐耀琳。
安徽督军张勋,省长倪嗣冲。
江西督军李纯,省长戚扬。
福建督军李厚基,省长胡瑞霖。
浙江督军吕公望,兼任省长。
湖南督军陈宦,兼任省长。
湖北督军王占元,省长范守佑。
四川督军蔡锷,兼任省长。
广东督军陆荣廷,省长朱庆澜。
广西督军陈炳焜,横着罗佩金。
云南督军唐继尧,省长任可澄。
贵州督军刘显世,省长戴戡。
甘肃督军张广建,兼任省长。
新疆督军杨增新,兼任省长。
总统黎元洪号称黎菩萨,整天笑呵呵的,此人可以说是民国第一福星了,武昌起义,藏在床底下被人揪了出来做了推翻满清的义首。南北征伐,因为僵持不下,让他又去做了副总统。本来副总统做得好好的,袁世凯一死,黎元洪莫名其妙被推举为大总统。做了大总统之后,黎元洪这才心起了野心,咱都是大总统了,怎么手下人一个个都不听自己的?原来是段祺瑞搞鬼,心中琢磨着怎么把权利挣回来,最终酿成府院之争,北洋政府轰然解体了。不过北洋政府解体,倒是没有前苏联解体那么迅速壮烈,这和中国人的性子一样优哉游哉的用了十好几年。拿到段祺瑞的推荐书,黎元洪本来想为难为难段祺瑞,可是一看人名,好嘛,全都是各地手握重兵的要员,咱得罪不起,便大笔一挥,全部准许。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32章 整顿军政
王茂如对于黑省的占领,就其根源来说是非法的,王茂如打得旗号是许兰洲横征暴敛,以至于黑省民不聊生,出卖国家利益。这怎能怪许兰洲,要不是王茂如大兵压境,许兰洲也不会扩军扩军在扩军,并且为了养兵,不得不提高赋税买卖土地,还对俄国人示好,为俄国人的伐木队提供森林。王茂如征战的时候细数许兰洲十大罪状,什么横征暴敛坑蒙拐骗偷人老婆强?奸老母猪都不算了,那都是小处,段祺瑞也不会因为这个在意许兰洲的过失。但是许兰洲私下放行俄国人,允许俄国人开采大兴安岭的森林——俄国人开采森林是假,实际挖金矿是真。这一点让段祺瑞大为恼怒,段祺瑞其人耿直,倔强,有才华,虽然依靠日本势力支持,但是内心里还是大中国主义者,对于许兰洲出卖森林利益深恶痛绝。
当然,许兰洲最后的选择是不再出卖国家利益而下野,这也保全了脸面,也让他在其后有脸面在江湖上继续生活,他还是那个武术家。许兰洲是得意体面下野的,王茂如并未动他一分一毫,诚意邀请他留在黑龙江担任高级顾问,但是许兰洲以前是黑龙江大佬,如今制作须知顾问,人情冷暖,颜面何存,便离开黑龙江去了天津去了。
1...7576777879...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