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王茂如已经武力统一全省,造成了事实占领,段祺瑞便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还特地发电让王茂如酌情收回许兰洲私下签订协议,维持祖国利益。王茂如自然是应允了,能不能办到是一回事。只要是答应了,便是在大义上占了先。
既然中央承认了王茂如对黑龙江省的实际控制。也因此王茂如成为这片极北沃土的实际控制人。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茂如成了督军,自然最早跟随他的人也水涨船高。先前那些许兰洲的幕僚子孙,走的走,散的散,人情冷暖变化无常。等许兰洲离开齐齐哈尔到中央任职(应张国淦邀请担任中华民国武术研究会会长)的时候,身边只有李景林和李书文两位挚友相伴,有道是婊子无情戏子无疑,政客此时还不如婊子和戏子。此时因为害怕与许兰洲沾上关系纷纷离开。
反倒王茂如却是亲自前来相送。再见许兰洲的时候见这位十几天前还乌黑头发精神抖擞的师长,如今仿佛老了十岁一样,已经满头华发了。许兰洲雄心壮志一去不复返,叹了口气,与王茂如挥手告别。临行之前,许兰洲道:“我败于你,实乃败于自己大意,一直以来都以为你是毛头小子,不能成事,直到你真成长起来才发现已经遏制不住了。有件事和你说,我并未派人刺杀与你。”
王茂如走进许兰洲,小声说:“芝帅,我知道。派人刺杀我的,是我自己。”
许兰洲睁大眼睛,心中陡然一惊,方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瞪大眼睛愣是半天不敢相信。良久许兰洲才叹了口气,心中暗道这人真是心狠啊。为了达到目的连自己的命都敢不要,败给这样的人,自己还有什么话说,只能摇头无奈苦笑了。随后拉过来李书文,道:“李师傅,未来天下必有王大帅一席之地,以你一身武艺不如现在效力于秀帅吧。”
王茂如也很是期待李书文这个民国初第一高手——民国第一保镖是杜心武,但是第一高手却不得不承认是李书文——效力于自己,很是寄意地看着李师傅。
岂料到李书文摇头,硬邦邦地拒绝说:“败军之将不足言勇,秀帅,承蒙看得起,然而我老头自在惯了,要回沧州老家颐养天年了。”
王茂如一脸失望,许兰洲也是苦笑,这老人家脾气还真是大,王茂如派冷枪手差点要了老爷子的命,这一枪之仇李老爷子可不会轻易忘记的。民国绿林高手之中,传说李书文脾气最差,极为护短,倒也不是假的。
不过李书文虽然走了,却让他的徒子徒孙们留了下来,他也看得出来,这年轻的督军将来必有所成就,形意拳一门投靠给王茂如,将来也好发扬光大,便如同那一千多年前十三棍僧投唐王一般将少林一派发扬光大,想要形意拳门派发扬光大,必先选择好潜力股。毫无疑问,李书文虽然脾气差,但还是认为王茂如是潜力股,便让自己徒弟留了下来帮他,也算是还给了王茂如面子,不至于得罪了他。
火车将许兰洲一行人送走之后,黑省才算是真的被王茂如掌控下来。
王茂如掌控黑龙江省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首先整顿军队和警察系统,各地巡防营,水警与火警,成立黑龙江陆军筹备处,由祝永泉担任处长,何如飞担任副处长,立即负责整顿全省军队。
而对于省政府行政权力,为了稳定,王茂如暂时没有染指动作,那些许兰洲的旧部和以前的敌人,王茂如宣布过往之事既往不咎,一干人手继续留任,只是接管了经济部门,黑龙江省财税由赵佳诚暂时负责管理。王茂如要求如今政府的重点就是维稳,不要求黑省政府班子有多大贡献,有多少鸡的屁(gdp),一切稳定为主。政权更迭,最重要的是稳定,与民生息。
而在军队之中,王茂如首先要做的就是保障军权统一,军权不统一,还谈什么发展?
因此他首先放弃了政府方面,先对全省军警进行统一编筹,任命人选,该淘汰的淘汰,该留用的留用,该升官的升官,那些旧军队旧军官一点点地撤掉回家做个富家翁吧。有不听命令的,宪兵队先以贪墨军饷抓起来——这年月还真找不到不贪墨军饷的旧军队。
然后经过宪兵队的几日审讯之后,查封家里一切财产,又将这么多年来所贪墨军饷一股脑补给下面士兵与军官,即收买了军心,又杀一儆百了。这招虽然老套,但是排除异己向来如此,哪有和平更迭权力的,权力这东西要么死要么是让别人死。王茂如做事向来是看准时机,出手必伤人的,要么不做,要么雷霆一击。敲敲打打只能让自己越来越显得婆婆妈妈,而且还失去了军中的威信。
当然,看到了王茂如的心狠手辣,一些投诚的军官心里有些犯怵了,英顺就特地跑过来,请求辞职,去政府做事。他钱也赚够了,因为旗人的关系,又不能再有晋升的机会。已经有人把他和宗社党联系在一起了。英顺人是胖,但是生的心倒是有几个窍,知道历来非嫡系都没什么好下场。自己现在离开去政府做事,肯定能得到好位置,脱军从政,倒也不是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王茂如知道之后反倒是安了心,这英顺既然有这心思,就肯定和宗社党无关了,反倒是巴英额需要多观察一下。王茂如安抚英顺说你老老实实在军中过度一下,几个月以后进入政府工作,做起事来也有资历。王茂如又拍拍英顺的肩膀,笑道:“英顺老哥,你我是信任的,八旗勇士,向来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你既然说你不会向我动刀子,便真的不会,我信任你。放心,这次整顿军队,你的部队断然不会有太大动作。”英顺这才放心不好。
和英顺同样心思的还有张奎武,他的兵都是临时凑起来的,花了自己不少钱财和心思,既然归顺了王茂如,这支张家军以后就叫做王家军了。可是要放手还真舍不得,张奎安倒是机敏,道:“大哥,这点小利益你就割舍不下?你忘了,早年间咱俩遇到一个何瞎子给咱俩算命,都是辅佐王勋的命,你怎么着?还想割地称王不成?”张奎武连说自己怎敢,张奎安道:“大哥你既然不想,还何苦留恋那些军队权力?你越留恋,秀帅越是看不起你,同样,我在大帅心里地位也越低。趁着军队没有整顿,你赶紧递辞呈,这两千多人算什么军队,你看看人家的才叫军队,人家一个营能全歼了你一个旅。你留着这支要饭花子旅有何用处啊?”张奎武思考一夜,在三夫人一番教育之下,终于下定决心跑去递辞呈。张奎武说自己早年就是拉苦力的出身,不善战事,还请秀帅委以他任。
王茂如心中笑起来,这些人倒是机敏,便说你还是旅长,而且我还会对于委以重任,只是你的确需要去进修进修,你去牙克石陆军士官学员进修半年,学习一下指挥作战,旅长的位置还是你的,我给你留着。张奎武连忙感谢,并说自己兄弟两人此后一定尽心尽力辅佐秀帅。
由于任国栋背叛了许兰洲,因此这任国栋在军中很不得人心,王茂如也不放心这贪财的手下。便趁着许兰洲旧部与任国栋余部冲突的时候将任国栋叫来,问他会否愿意继续留在军中任职。
任国栋心里明镜一般,立即说自己害怕以后上战场被人从背后打黑枪,希望离职告老还乡。这不是放屁吗,任国栋才三十七岁,告什么老,王茂如笑骂你牙齿掉光之后再说这告老还乡的屁话,又说你如此大才怎能离开我的身边。这样,我委任你为黑龙江省水警总队长,你可以找一些你的亲信过来,以后黑龙江的水上的事儿,我就交给你了。任国栋听后大喜,虽然离开了军队,但是水警总队长可是个肥缺,他立即拉来了十几个老兄弟,进入原黑龙江水警办公厅,威威风风地当起了水警总队长。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33章 十个旅
在撤掉任国栋之后,许兰洲原部其余人心大块,他们本就对王茂如没什么意见,这年头当兵打仗卖命而已。他们有意见的只是任国栋这个反骨仔而已。他担任他们旅长,这些许兰洲旧部心里不服。王茂如的所为也让许兰洲余部归心,安定了军队情绪,纷纷表示忠诚。
在整理军队的同时,王茂如其野心开始了新一轮的膨胀,他不满足自己只是一个地方军阀,这能有多大出息?自己的军队若是整编为黑龙江陆军,难不成以后和吉军奉军一般作为地方军阀。那自己还努力个屁,还不如在呼伦贝尔待着,自己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当个地方小军阀。
黑龙江省陆军,说到底还是个地方部队。
于是王茂如不顾幕僚们的反对,向国务院总理段祺瑞请报将黑龙江省陆军改编为边防军北方军区部队。在没有得到北洋军政府通知的情况下改编全省军队,黑龙江所有军队,包括新军,旧军,巡防营,护林队,护河队暂时改编为边防军北方军区部队。
分别是边防军第一到第七步兵旅,第八第九骑兵旅,第十炮兵旅。
其中第一步兵旅由原李德林旅改编而成,下辖三个团,警卫营,炮营,骑兵营,旅长李德林,副旅长赵庆,士兵人数八千人。
第二步兵旅由任国栋旅改编而成。下辖三个步兵团。警卫营,炮营,骑兵营,旅长任元星,副旅长陈文烈,士兵人数八千人。
第三步兵旅由赵增福旅改编,下辖三个步兵团,警卫营,炮营,骑兵营。旅长赵增福,副旅长杜宝三,士兵人数八千人。
第四步兵旅由陈富贵旅改编,下辖三个步兵团。警卫营,炮营,骑兵营,旅长盖天久,副旅长薛兴华,士兵人数八千人。
第五步兵旅由李品仙旅改编,下辖三个步兵团,警卫营,炮营,骑兵营。旅长李品仙,副旅长陈富贵,士兵人数八千人。
第六步兵旅由各地巡防营、张奎武补充旅改编,下辖三个步兵团,警卫营,骑兵营,旅长张奎武,副旅长熊炳涛,士兵人数六千人。
第七步兵旅,是由原警卫旅、各地巡防营、辎重营改编而成。下辖三个步兵团,机炮营,骑兵营,旅长王其垣,副旅长卢方。第七步兵旅因只负责保卫司令部大本营,因此也称为警备旅。士兵五千人。
第八骑兵旅由宫小旗骑兵旅改编,下辖两个骑兵团,旅长宫小旗,副旅长贾刚,士兵四千人。
第九骑兵旅由巴英额骑兵旅与呼盟骑兵独立团改编,下辖两个骑兵团,旅长郭布罗?龙庆,副旅长巴英额,士兵人数四千人。
第十炮兵旅由刘健炮兵旅以及许兰洲炮兵团改编,下辖三个炮兵团,旅长刘健,副旅长王有年,参谋长魏成林,士兵四千人。
除此之外,黑龙江省警察,护林队,护路队,水警部队,消防部队即将整顿,重新更换制服上岗,部分人员抽调进入牙克石陆军士官学院进修上任。
王茂如在各军队中抽调了部分军官进入牙克石陆军士官学院进修,并调入部分原牙克石军官学院学生军官进入个军队基层。如马良,赵宝昌,高树林,柴世荣,马浩明,王立诚等短期毕业生,他们牙克石陆军士官学院进修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也被分到军中担任连长副连长一职,分派的时候很多牙克石军官生都分派在降军之中,大大增加了旧军的战斗力。
在调整军官的同时,王茂如也下令强调全体边防军军费军饷由司令部参谋处负责下发,所有边防军士兵的军饷,由参谋处统一发放到华族银行指定账户,士兵以后只需拿着存折,记住密码,随时随地可以在假日外出的时候取款,杜绝了贪墨士兵军饷的旧习。
并由监察处与军法处负责,即日起整顿军队贪污情况,任何吃空响贪墨军费行为将予以严惩。这条命令一出,军中一部分旧军军官纷纷辞职,王茂如自然一律准辞,这些人留下来也是蛀虫,不如走了得了,省的伤了情谊。
本次军改中,英顺的骑兵旅完全被打散,会同全省各县城的巡防营骑兵合编,分别组成六个骑兵营,并入六个步兵旅做旅直属骑兵营。而原本有希望晋升的商元青又犯了老毛病,在酒后口出狂言,拍桌子与巴英额起了争执。王茂如也很是头疼这家伙,这商元青毛病不多,但仅凭一条口无遮拦,便得罪了所有人,只好让他回到大帅卫队担任卫队长。乔三棒担任大帅近卫队步兵队长,商建威担任骑兵卫队长。原卫队长云锁住调入了第一步兵旅升任营长,原副卫队长张金龙调入第四步兵旅担任营长。
军事人员任命一结束,黑龙江省陆军筹备处再度发布边防军北方军区士兵军衔准则,与北洋军大致相同,军衔分四个级别,分别是兵,尉,校,将。士兵分别是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尉官分别是准尉,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分别是少校,中校,上校。将官暂定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王茂如为袁世凯任命的尚武将军,护军使,上将军衔。段祺瑞北洋政府掌权之后,因为巩固政府稳定,又特地给王茂如颁发了一次上将军衔。参谋部要求,除非特殊情况下,所有尉官以上军衔军官,必须在陆军士官学员进修或者毕业。而王茂如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便是牙克石陆军士官学院的局限,那就是士官学院仅仅是培养士官的学校,就如同日本陆军士官学院一般。这里的毕业生仅仅负责指挥营以下战斗(在日本则是大队以下)。
当军队已经由小规模战斗转向战役的时候。士官军官的局限性就毕露无遗,纵观整个民国史,中国也只有北京的陆军大学培养了一批师、团以上的军官,而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士官学院以及各个地方军校,无不是为了培养地基军官而建立。当此时,王茂如倒是迫切的希望老友蒋方震来帮助自己了,当初一句玩笑,没想到三年之后成了真,自己真的当上了督军。王茂如立即派人找蒋方震的消息。得知,原来此时蔡锷将军生病,蒋方震陪同他到了日本,在日本陪同蔡锷治疗。他立即派人联系蒋方震。忽然想到,当初日本陆军士官学院不是有个士官三杰吗,便问人这士官三杰是都是谁。
副官长魏东龄说:“这士官三杰当初的的确确为中国人大涨了脸面,这其中还有一番故事。”
王茂如好奇心大起,道:“你说说这故事。”
魏东龄道:“这士官三杰就是蒋方震,张孝准和蔡锷,他们三人是大清留日陆军士官三期毕业生。蒋方震是步兵科,张孝准是工兵科,蔡锷是骑兵科。他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第十六期,毕业的时侯。日本伏见宫亲王亲临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奖励优秀学员,在全校毕业典礼的大会上,颁布的第一名是咱妈呢中国人蒋百里,他理所当然地拿走了日本天皇赐刀。这伏见宫亲王心里咯噔一声,忙宣读第二名,令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名居然还是咱中国人蔡锷。按照规矩,前三名是享有天皇赐刀的,要是这前三名的三把天皇赐刀全都让中国人拿走了,小东洋的面子往哪放。伏见宫亲王。又低头看名单,吓得腿肚子软了,原来第三名明明写的还是中国人张孝淮。伏见宫亲王尴尬惶恐,觉得无法向天皇交待,只好一不做二不休。从后面的名次里换上日本学生作第三名、第四名,最终张孝淮屈居了第五!因为成绩优秀。张孝淮、蒋方震和蔡锷被全校师生誉为中国士官三杰。”
第十六期?王茂如想了想,笑问:“他们同期毕业的你知道还有谁有名气吗?我指的是同学,不管是日本的还是中国的。”
魏东龄心说幸好我昨天听到你,晚上准备了一个晚上,而且他本来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院毕业的,更是对校友学长了如指掌,脑海中的记忆一闪而出,道:“同期毕业的中国留日生如今有名气的有许崇智、曲同丰、周文炳、张松柏、陈文运、傅良佐、朱文藻,蒋方震校长的同期日本同学有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安藤利吉、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
听到这些日本人的名字,王茂如皱起了眉头,这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第十六期,可这是名人如云啊,不单单是中国名人多,日本日后的陆军骨干也尽在此期啊。
“大帅,您什么意思?”魏东龄试探地问。
“要是这些人都为我所用,那该多好。”王茂如叹道。
魏东龄吃惊道:“大帅,您要让日本人来这咱们军队?”
“放屁,我是说,蔡锷和蒋方震他们。”王茂如哭笑不得道。
魏东龄拍拍胸口吓了一跳,道:“幸好,幸好。”
“立即给我联系张孝准和蒋方震,邀请他们来黑龙江。”王茂如道。
“是。”
王茂如不知足自己二十九岁便成为了北洋上将民国督军,他这升迁速度也仅次于蔡锷了。
历史上蔡锷也是二十九岁当云南都督被封为上将——云南独立的时候,除了起义士兵围攻衙门府,还真没有打过一场正规战斗,多半都是主动起义,少半则是起义军一到立即投降,蔡锷治理下的云南军,团结一致,实力空前强大,同时他反对孙中山等人结党,主张军人不结党。袁世凯一纸调令,蔡锷竟然卸任了督军,跑到北洋政府陆军部去做了文职高官——这一点任何现代人都不可能做到,毕竟手握十万重兵的督军和有名无实的陆军部官员谁更重一目了然。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34章 大权在握
既然王茂如做了上将,而手下人顶多都是个校官,王茂如即也没有那么小气,也没有那么大度。经过与参谋处讨论决定所有边防旅旅长颁发少将军衔,副旅长颁发准将军衔,团长颁发上校军衔,副团长颁发中校军衔,营长颁发少校军衔,副营长颁发上尉军衔,连长颁发中尉军衔,副连长颁发少尉军衔,排长颁发准尉军衔,班长颁发上士以及中士军衔。为什么只发到少将,他们的头王茂如此时甚至是上将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王茂如还要打江山呢,既然还要打江山,就要还要战斗,手下军官还要立功,现在就规定那么高,以后怎么办?难道学朱元璋,因为赏无可赏干掉所有有功之臣?还是学伟大领袖,来一场整疯,折腾死所有人?当然都不行,军官是国家财富,一个有经验的军官,更是国家瑰宝。这官是要升,但是要慢慢来,不能拔苗助长嘛,得给自己留点余地。
军队改制不是一件小事,首先所有士兵除镇守在满洲里的第三步兵旅外,其余部队均到齐齐哈尔集合整队,进行全军集训与整编。同时,在齐齐哈尔进行集结的九个旅因为兵种以及前后不同导致士兵人数差异。而此时十个旅总人数加起来也只有三万四千多人,距离满编六万三千人还差许多。
不过谁让王茂如手里有钱,便开始着手扩兵,招收招收三万新兵首先派往呼伦城巴扎大营进行新兵训练,新兵训练由警卫旅一团刘植达团负责,新兵训练为其三个月,新兵训练由军训处负责,军训处长由参谋官兼牙克石陆军士官学员教育长郭松龄担任。
招兵买马的事情很快办妥了,首先王茂如的军队军饷十足,军训期新兵拿到手是实打实的四块半,转正之后六块大洋。士官每升一级工资增加五块。王茂如的资产足以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一个月军饷也仅仅只是四十万大洋,这对于一个资产接近两亿的人。只是九牛一毛。当初送给袁世凯一次礼就二十万,对士兵则能吝啬?那曹锟宁可移动军费收买议员,而让士兵缺饷三个月导致哗变的事儿,实乃不智之举。
招兵容易的第二点就是北方地区男子对于当兵。尤其是东北地区男人,对于当兵的态度和南方不同。他们爱好逞一时之勇,冲动,好斗,笃信武力解决问题。对于当兵吃兵粮的态度远不像南方百姓那么抗拒。(注1)
此刻还有源源不断的闯关东者的到来,对于那些闯关东的人,没有几分胆量哪敢出来闯荡?而且能安全抵达东北的,尤其是安全抵达黑龙江的,更是经历重重困难,路上胡子遍地,既要逃命又要生存,一个个远不是那些天天在老家只会踹寡妇门的二流子可比的。所以能活着来到东北的难民。不管是直隶人。山东人,河南人,都不缺乏胆量和冒险精神。这些人的后代也继承了他们的勇敢,加之本来关外环境恶劣,民风好斗,从而也导致了东北地区形成了好斗不守法的风气。(注2)
因此这次扩兵。倒是异常顺利,很快便从本地人和闯关东的人中招收到了两万新兵。被打散分散到各个旅中。
扩兵之后,如今王茂如手握十个旅,拥有士兵六万三千人。大炮两百门(75野炮和山炮,在这个时期的〖中〗国,就算大炮了),步兵五万一千人,骑兵一万两千人,单单看这士兵人数便是那奉天所有军队加起来也没这么多。也难怪距离他最近的吉军督军孟恩远连夜派人到奉天请奉天督军张作霖商讨联合之事。张作霖也陡然发现,小兄弟一下子变成了小老虎,写信给王茂如恭喜的同时,也暗示如果可能,两人联手瓜分吉林。
段祺瑞的屈服,张作霖的拉拢,可以说此时的王茂如才真正体会到权力和军力带来的乐趣。
同时原呼伦贝尔陆军司令部,如今也被王茂如改为边防军北方军区司令部,简称北方司令部,并搬迁至齐齐哈尔原黑龙江陆军司令部处,士兵们七手八脚把旧牌子摘下来仍在角落里,挂上白底黑漆的边防军北方军区司令部的牌子。那象征着旧权力的黑龙江路军司令部牌子,也被柴房拿了过去,劈了柴,做了饭,化作了灰烟飘散在风中了。
军队中的新旧权力交替,说是血腥,其实也是简单,旧的下去,新的上来。王茂如对军队中并未下狠手,可以说他是礼送许多旧人,更换自己嫡系上台。王茂如的杀伐气息不是很重,他不像是张作霖出身土匪,冯玉祥出身士卒,因此对于让他做督军,本省官宦系统的人竟然有些人窃喜。
将司令部大本营搬了过来之后,呼伦城只保留了军训处,军阀十二大处全部搬迁在齐齐哈尔来,各个处长各自寻那风水宝地当做自己的临时办公室,乱成一团。王茂如见状那哪能行,这岂不是乱了套,立即下令总务处的人赶紧去整理归类。说来也是太匆忙,到不怪这些人,如今他们来到省城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有个办公室自然都抢起来。总务处的人看大帅不高兴了,也连忙安排,又要安排好,又要让大家满意,其实总务处也是干着苦挨着骂,最终终于是把所有大爷安顿好了。
1...7677787980...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