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海岛农场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漂舟
而自己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各项产业的发展和规划管理,不能再往这种最基层的事情上面投入过多精力了。
廖老头儿瞅了瞅清理出的地块,又看看眼前这位朝气勃勃的小伙子,不由连叹了两口气。
黄狗墩子跟在他的脚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头用黑溜溜的眼睛打量着江逸晨,态度难得地友善起来。
“老廖,不至于这么伤感吧。还是怕这地闲下来,没机会再为祖国的美食文化做贡献了?”江逸晨微笑着调侃道。
“你个臭小子,我老头子这么多年从来不揩公家的油,还不是让你给忽悠的。”廖老头儿瞪起了眼睛。
“好好,我早就说过,就凭您老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当个全校级的劳模那是绰绰有余。唉,可惜院长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脱离群众,也不下基层来看看。回头儿我批评他。”江逸晨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油腔滑调,也敢背地里说院长的坏话了。哦,对了,毕业了就翘尾巴,他可管不了你了。”廖老头儿被逗乐。
“老廖,今后我还在粼江做生意,没走多远,啥时候都可以过来的。喏,这几包是刚磨好的辣椒面、小茴香粉和花椒粉,够使上好一阵子。要是用完了,就打我的电话,我让人给送过来。”江逸晨说着,将手中的几个塑料包递给对方。
“嗯,这还像个话。”
廖老头儿说着,伸手接过调料包。仔细端详一番,又拿到鼻端闻闻,气味儿很正,他随之露出满意的神情。
其实他自然也明白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
“还有,这特种调料数量不多,只能留着自个儿使。可千万别拿去送人。”江逸晨又提醒了一句。光是廖老头儿一个人还能应付,要是再弄一些给亲朋好友的他可受不了。
“你小子,尽说便宜话,明知道我老头子没地方送去。嗯,上回听你说,还包了个什么岛,整一堆果树苗上去种。这生意瞅着可越做越大了,以后发了财,还认不认得我老头子都两说呢。”廖老头儿摇着脑袋说道,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也随之一甩一甩。
“哪儿能呢,往后还少不了请您老帮忙呢。”江逸晨笑着安慰道,这老爷子还真是有意思。
俩人又唠了一阵子家常,江逸晨声称自己还是事情要忙,不能留下来吃饭了。随后双方挥手告别。
离开大门的时候,黄狗墩子居然冲他的背影叫了几声,还破天荒地摇了几下尾巴。
江逸晨刚刚回到住所,就接到来顺儿的电话,说他联系以前的老乡工友帮着给找了个人。
这人名叫石德旺,今年刚满二十岁。还有个小名叫石锁儿,老家在双柳树村,与磨盘子村仅仅只有三里地的距离,以前与他和喜子都见过面,只是不太熟而已。
石锁儿的老爹是位木匠,手艺不错,人缘也挺好,方圆十几里的村子有活儿都喜欢找他。
石锁儿打小就跟着老爹学这门手艺,初中毕业后没有再上学,也不愿意在乡下待,后来就进城加入一个装修队干装修木工。
最近因为所在装修队解散,暂时还没有新的路子,经老乡介绍,就与来顺儿接上了头。
来顺儿告诉江逸晨,这个石锁儿人挺老实,别看岁数不大,干木工活儿可有些年头儿,据说手艺不错,现在岛上正缺人手,尤其是这样有技术的。
“晨子哥,我听那位老乡说,这石锁儿别的都好,就有一样毛病,嘴馋、饭量大,还喜欢吃好的。听说在装修队的时候,他就不爱吃集体伙食,老是自个儿到外面去下馆子。本来技术工嘛,每个月钱不少挣,可光是那张嘴就能给他消了一半,结果一年到头儿也存不下几个子儿,呵呵。”来顺儿说到这里,不由乐了起来。
“哦,饭馆子倒是最喜欢这样儿的,也能给消费市场拉动内需,不错。”江逸晨听了也不禁莞尔,这位倒是挺有个性的。
木工属于典型的技术工种,用处很大,确实为岛上所急需。虽说来顺儿和喜子也能干点儿木工活儿,但终究不是专业的,水平有限。
“嗯,你把岛上的情况跟他说清楚没有,他愿意来工作吗?”江逸晨随后又问起关键问题,毕竟岛上的生活还比较艰苦,又远离繁华都市,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够接受的。
“我跟他在电话里大致上都说了。对了,晨子哥,我还吹了一通岛上的美食,拉出一溜儿菜单给他听,说城里的饭馆子根本没得比。嘿,把那小子馋得直咂吧嘴儿。我估摸着问题不大。”来顺儿接着介绍情况。
“呵呵,你小子也真够鬼的,投其所好,攻其弱点。成,有长进了啊。”江逸晨笑道。
没想到来顺儿居然也耍起了手段,直接祭出美食诱惑的高招儿。
最后,江逸晨让来顺儿与石锁儿联系,尽快安排与自己见面。
江逸晨很快见到了这位名叫石德旺的小伙子。只见他的肤色偏暗红,圆脸盘,粗眉毛,眼睛不算大却长了一对大鼻孔,中等个头,肩宽背阔,胳膊上都是疙瘩肉,一瞧就是干体力活儿的身板儿。
江逸晨对他的第一印象不错,于是将自己这边的情况简要叙述一遍,并说明工作地点在一座离粼江港十海里外的岛上,工作性质基本上就是农场工人,活儿也比较杂,什么都得干。管吃管住,起始月薪四千元,奖金另计。
其实这个工资水平对于技术工种来说,也就算一般。但他并不想完全以高薪来吸引人。
石锁儿不大善言辞,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没有马上答复,说想先到岛上去瞧瞧。另外,自己从小就是学的木工,对于种田养鱼什么的一窍不通。
实地考察自然是必须的的,看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双方心里都比较踏实。至于后者,江逸晨告诉他不必担忧,上了岛之后听从安排即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一十七章椰树到货、带石锁儿上岛
正当江逸晨考虑何时出发上岛的时候,百硕花卉苗木公司的吴经理突然给他打来电话,就是前一阵子提供果树苗的那位。
吴经理在电话中说,上次他要的椰子树苗已经到货,是高种绿椰四年苗,一共有十六株,正经托人从琼州那边弄来的。
这种椰子树长成后树干能高达二十五米以上,大伞型绿冠,盛果期每年能产椰果一百颗左右。属于同时具备观赏、结果双重功能的优质品种。
但是有一点,他们公司没有在粼江地区种植椰子树的经验,这回的性质属于帮顾客代购,不负责保障成活率。
此外还有一些芭蕉苗,也是上回要的。
江逸晨对此表示感谢,并请他安排人于明日上午将椰子树苗和芭蕉苗送至龙湾村金昌俱乐部码头,自己将在那里收货。另外,将账单明细开清楚随车带来就行。
挂断电话,他略一思衬,借着运送椰子树苗的机会,正好可以带石锁儿上一趟岛,早点儿把事情定下来。自从拿下云沙岛之后,岛上的种植面积、项目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也相应增多,光靠来顺儿二人已经忙不过来了。目前很缺人手。
于是与石锁儿约好,带上自己的随身物品,明天一大早到宏光大街的某处等他。
次日清晨,江逸晨从广平街的住所出来,走到马路边叫了一辆出租车。行至宏光大街,石锁儿已经等在那里,除了被褥包裹外,还有一套木工家什。
接上石锁儿,然后让司机继续往南开。
去龙湾村金昌俱乐部之前,还得先办件事情。
他交代司机将车开到南城边上的一个花鸟鱼虫市场,在外面等着。他与石锁儿下车进场,找到上回来顺儿说的那个蟋蟀交易区。没想到这里供需两旺,繁荣热闹的场景还真令他有些吃惊。
按要求买了五十只最便宜粗陋的陶制蛐蛐罐,反正能用就行。还有配套的水槽儿等物件。
就这些东西,经讨价还价之后,也花了八、九百元。
卖主将货物都包上报纸,装在一只大柳条筐中。石锁儿也不含糊,抱起来就走。
关于喂养和出售蛐蛐,江逸晨对此的兴趣并不大,也不想亲自介入。购买了这批蛐蛐罐之后,就准备全权交给来顺儿去处置。
反正属于小本钱的买卖,能挣点儿外快最好,即便做砸了也赔不了几个。
接着坐回出租车,一路行至龙湾村金昌俱乐部,支付车费后司机离开。
不多时,吴经理派来的小货车也到了,验货、收货、装船、付款,一套流程,不再细表。
一个多小时后,江逸晨驾驶满载的蓝箭630离开码头,向南部海面行去。
因为船上装载的货物多,所以船速较慢,稳定航行。
石锁儿左手握着舱壁上把手,不住四下张望,看样子应该也是第一次乘坐快艇,处处觉得新鲜。
江逸晨一边驾驶一边与他聊天,讲述一些海洋和岛上的趣事。石锁儿聚精会神地聆听,不多搭话,只是不住咧开嘴笑。
快艇航行了四十多分钟才抵达云沙岛,来顺儿和喜子闻讯前来接应。
进入天然小码头泊位,停机下锚、搭跳板、抛捆缆绳,一套动作迅速完成。
来顺儿和喜子顺着跳板跑上船,不等江逸晨给介绍,两人就跟新来的小伙子搭上话了。
“你就是石锁儿?变化有点儿大啊,都不敢认了。”来顺儿上下打量着新伙伴,
“嗯,俺就是石锁儿。来顺儿哥、喜子。”石锁儿回应着,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真不赖,比以前在双柳树的时候壮实多了。哎,我就记得那回你来俺们村找你三姨,被老赵头儿他们家的大黑撵得直跑,一不留神摔到积肥坑里去了。啧啧,可惜了一件新衣裳。”喜子对石锁儿的身板颇为羡慕,赞赏之余又顺便提起他以往的光辉事迹。
石锁儿听了,顿时脸憋得通红,一下子窘得说不出话来。
“喜子,你这小子真是长了张破嘴。”江逸晨上前斥责道,又瞪他一眼。
“对啊,那都是啥年月的破事儿了。要搁现在,石锁儿一脚就能把大黑踢河里去。嗯,他就这人,你别理他。”来顺儿拍了拍石锁儿的肩膀,安慰道。
“好了,先卸货,中午吃饭的时候再拉家常。”江逸晨挥了挥手,安排工作。
几人一起动手,将后甲板上的各种物品依次搬上岸。
四年苗龄的椰子树高达三米多,碗口粗细,份量可不轻。这个时候,石锁儿的力气就派上了用场。来顺儿二人站岸边,他从前甲板往上递,显得轻松自如。
引得岸上两人连声赞叹吆喝。
正当他有几分得意的时候,扭头却瞧见江逸晨在后甲板上一次抱起几棵,那副举重若轻的模样,不知比自己强了多少。
石锁儿颇为惊讶,没想到晨子哥一个书生老板居然还有这把力气,而来顺儿和喜子却并没有对此有什么反应,看样子早已见怪不怪了。
东西全部上岸之后,江逸晨指挥大家先将椰子树苗直接抬到银沙滩一带,找个阴凉的地方搁下。尽管椰树苗根部都用塑料布包裹着土球,做了完善的保水处理,但经过长途运输,已经有些打蔫,今天傍晚前必须种上,以提高成活率。
来顺儿和喜子在岛上待了这么久,早就清楚石坑营养水的威力,所以对于椰子树苗能否种活这种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疑虑。
然后又将芭蕉树苗搬上山,放置在葫芦洼竹林附近。这里先前种下的毛竹生长迅速,已经小具规模,其形态秀丽挺拔,配合着淙淙的流泉,颇有几分“竹色溪下绿”的意境。
再添上几株宽阔碧绿的芭蕉,与毛竹高低搭配,将更增清幽、空灵之感。尤其要是赶上了下雨天,“雨打芭蕉”可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用于抒怀的绝佳情景。
江逸晨站在水边出了一会儿神,又大致计划了一下芭蕉树的栽种位置。(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一十八章岛上的新成员
江逸晨站在葫芦洼边上,思考规划芭蕉树的位置。
来顺儿等人也没有打扰他,而是拉着石锁儿在附近走走,给他介绍了一些岛上工作生活的情况。
时间已经接近中午了,大家一直在忙碌,这会儿个个都是饥肠辘辘。
返回岩洞驻地,喜子、来顺儿负责开饭,由于食物都已经事先准备好,此时简单热一热就端上了桌子。
干烧鲣鱼、海蛎子煎饼、炒泥螺、卤牙鲆鱼、蒜茸拍黄瓜、素炒卷心菜、西红柿炒鸡蛋、凉拌马齿笕、芥菜西葫芦汤等。满桌菜品琳琅满目、香气四溢。
很明显,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来顺儿二人的厨艺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来顺儿热情地将一大碗米饭摆到石锁儿面前,后者早已被扑鼻而来的菜香馋得口水直冒,匆匆道了声谢,拿筷子夹起一块卤牙鲆鱼放入嘴里。
他的眼睛陡然睁大,食物的美味儿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顿时胃口大开。看来上回来顺儿在电话中并没有忽悠他。
但由于初来乍到,怎么也得收敛一些,注意形象。石锁儿压抑住自己内心强烈的欲望,又夹起一箸素炒卷心菜,放进嘴里慢慢嚼。
没想到素菜竟然也是滋味儿十足,他忍得更加辛苦了,连额头上都溢出细密的汗珠。
“呵呵,石锁儿,这里都不是外人,饭桌上也没啥规矩。不用那么客气的。”江逸晨看了他一眼,不禁莞尔。
“没错儿,又不是赴宴。再说咱们这儿也没啥斯文人,喜欢吃就可劲儿招呼,没事儿。”喜子说着,咬上一大块海蛎子煎饼,大口咀嚼。
“谁说没斯文人,你以为晨子哥跟你一样?”来顺儿瞪眼斥了一句。
“晨子哥那叫假斯文,是专门做给外人瞧的。”喜子反驳道。
“你个臭小子,敢损我。”江逸晨笑着用筷子头敲向喜子的脑袋,后者脖子一缩一偏,避了开去。
桌上的气氛立刻轻松了许多,石锁儿嘿嘿乐了几声,逐渐放下顾虑,加快了进食速度。
谁知这一放松就不可收拾,犹如风卷残云一番,没一会儿功夫饭碗和面前的几个盘子就见了底。
来顺儿一瞧这架势,感觉自己事前估计不足,海鲜和蔬菜可扛不住他的招呼。于是将一大盘海蛎子煎饼推到他的面前,这玩意儿里面含有大量的面粉和玉米面,比较能顶事儿。
“来,尝尝这个,岛上特制的海蛎子煎饼,比城里的可强多了。”
石锁儿这会儿也不再客气了,拿起一块儿就塞进嘴里大嚼,果然是外酥里嫩,满口浓香,由于速度稍快,一不留神儿还咬疼了舌头。
结果一顿午餐下来,桌面上的各种饭菜全部被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倒好,晚上用不着再吃剩菜,连刷盘子都省事儿了。
江逸晨心中感慨,粗粗估计一下,这家伙的食量几乎达到了来顺儿他们的两倍,果然个大肚汉。不过人都是这样,能吃能干嘛,不足为奇。
“哎,石锁儿,听说你在装修队干活儿的时候,老是一个人下馆子,吃独食儿,有这么回事儿不?”来顺儿好奇地问道。
以前在工地的时候,大伙儿为了攒钱,一般都是吃集体伙食。即便嘴馋了要去饭馆开开荤,也往往是几位工友一块儿,要么凑份子,要么轮流请客,像石锁儿这样耍单儿的还真少见。
“是啊,我一开始也叫他们,可都不愿意跟我去,还说会赔本儿。后来就算了。”石锁儿回应道,心满意足地轻抚了一下肚皮,又拿起杯水慢慢喝。
大伙儿闻言,都是乐不可支。
餐后,江逸晨带着石锁儿在山上溜达溜达,好消消食。然后又问起他对此地的印象。
石锁儿这会儿已经被岛上的美食彻底俘虏,不假思索地就同意留下来干活儿。随后又踌躇了片刻,腼腆地提出唯一的条件,就是每顿都得让他吃饱,不能限量。
江逸晨听了这个,哈哈大笑,随即爽快地答应下来,让他不必为这个操心。
笑过之后,他提醒石锁儿,今后安心在云沙岛工作。但什么地方都有一定的规矩,自己不在的时候,来顺儿就是这里的主管领导,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听从主管的安排。另外,由于岛上涉及到一些公司的技术机密,所以所见所闻不能往外传,这方面的细节稍后来顺儿会跟他交代清楚的。
石锁儿点点头,表示这些事情他懂。
与此同时,来顺儿和喜子在岩洞外收拾桌子餐具。
“这下好了,来了个闷嘴葫芦,劲儿又大,以后挑水、浇田、搬石头那些力气活儿都交给他就成了。”喜子一边擦桌子,一边乐滋滋的说道。
“你小子,就憋着偷懒呢,别想着欺负新人啊。再说石锁儿可是木工,先得紧着技术活儿做。”来顺儿板着脸斥责。
“你想哪儿去了,谁想偷懒欺负他啊,他不是有把子力气嘛。再说岛上现在哪儿来的那么多木工活儿,还不是啥都得招呼。哎,对了,在老家的时候石锁儿跟我比较熟,先说好啊,以后他可得归我管。”喜子振振有词,还想借此提升自己的地位,划拉个手下听使唤。
“靠,你小子还想过过官儿瘾咋地?那边不是派了一个连的鸡让你指挥吗?”来顺儿感到又好气又好笑。
“土鸡连?嗯,一百来只,还真差不离。那你就是连指导员了,可以给它们做做政治思想工作。”喜子不满地反驳。
下乡管养鸭子的人叫做鸭司令,但人家好歹也是个司令。这鸡连长的衔头似乎不大提劲儿。
两人胡扯了一通,来顺儿只得答应如果自己这边没事儿的时候,喜子可以安排石锁儿干活儿。
话说目前岛上有很多木工活儿要做,就连他们睡觉、活动的岩洞,里面的设施都很缺乏。
另外,由于资金的问题,岛屿腹地的主建筑楼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动工。江逸晨对此也做了短期规划,打算等过一阵子,先找地方盖两座竹楼,到时候石锁儿可就是主力建筑师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一十九章安顿、种树、胡大牌
用完午餐,来顺儿把床边的货架清出一层,划归石锁儿放置个人物品专用。
接下来就是安顿石锁儿的住宿问题。目前岩洞里只有一张石床和一张钢丝折叠行军床,后者为江逸晨专用。
不过石床上要睡三个人的话确实有点儿挤,尤其是对于身材粗壮的石锁儿来说。
但这个问题自然难不住石木匠,他用卷尺在床边比划几下,让来顺儿找来几根木方和木板,搬到外面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随后抄起带来的家伙,又是锯又是刨的,不一会儿一套木架子就出来了。
将木架拿回岩洞,拼到石床旁边,使用水泥钉和铁丝连接加固,木架脚再用几块扁石垫稳。这样石床就被拓宽了一米有余。
接缝处用包装纸板垫平,石锁儿把自己带来的被褥展开就要往上铺。
“等等,你睡这头儿。”来顺儿摆手制止。然后卷起自己的褥子,往木架处挪。
石锁儿明白了他的用意,是担心自个儿的体重把木架子压塌,还是睡石床那边儿比较稳当。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听从领导的安排。
将石床整理一番,他们二人又拿起铁锹、锄头,出洞下山。来到东边的银沙滩上坡处给江逸晨和喜子帮忙,一块儿种植椰子树。
人多干活儿就快,一个下午,十六棵椰子树和芭蕉树全部栽种完毕,又浇灌了石坑中的营养水。这也算了了江逸晨的一桩心事。
海蓝云天,水清沙白,椰影婆娑,这种在南方琼州等地常见的景象,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源,兴许很快会在云沙岛上实现吧。他站在半山腰,望着新安家的这批椰树苗,内心满是憧憬。
另外一边,来顺儿和喜子将新买来的蛐蛐罐全部拿到葫芦洼里浸泡,以去除异味,行话叫做去窑火气。泡一晚上然后拿到阳光底下晒一个小时,最后经过阴干、三合土砸底等工序后才能使用。
目前已经抓了两批蛐蛐,经淘汰遴选后,共计留下了五十来只,现在都集体养在两个竹编的大笼子中,虽然住宿条件不佳,但配以石坑营养水和特种蔬菜的饮食,蛐蛐们的精神状态看上去都很不错。
岛上居然还批量抓蛐蛐养着玩儿,石锁儿见状有些疑惑不解,但觉得自己初来乍到,不好什么都问,于是便没有吭气。
晚上,用于人数刚好够凑一桌,喜子手痒起来,提议大家学习研究几圈儿文化麻将,交流传统文化精粹,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至于规则,自然是古朴高雅的计番模式,而且规定保底五番以上才允许胡牌,省得一路小p胡影响大家的兴致。
来顺儿和石锁儿都表示赞同,江逸晨只好顺应群众的要求,但声明只能挂一番一元的小彩头。
喜子连声答应,然后兴奋地走到货架处取麻将牌盒子。来顺儿则带着石锁儿整理餐桌面,铺上厚布。
望着眼前正在忙碌张罗的两名手下,江逸晨心中若有所思。
今天白天这俩家伙可没少干体力活儿,到了现在居然未露一点儿疲态,都显得精神头儿十足。
相较之下,身体外形强壮得多的石锁儿看上去反而有一点儿疲惫的模样。
而且上岛这大半年以来,似乎也没见他俩生过什么病,连个发烧感冒、跑肚拉稀什么的都没有听说过。
岛上的饮用水都是葫芦洼普通泉水,石坑营养水只用于浇灌。那么究其原因,只能是他们经常食用的那些自种蔬菜瓜果,具备相当不错的强身健体效用。
这一点可是那些仅仅依靠调料提味儿的食物所无法比拟的。
1...6364656667...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