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初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半生蜗牛
翌日赶早,我又进长安城里去打听,这日城里已经有些消息放了出来,听酒楼里有人谈论着工部杜尚书结党的案子,我在旁边听了半天,只听到他们说工部尚书是犯了什么人,遭了报复之类的猜测,并没听到有定什么罪的确切消息,失落地叹了口气,突感到肩上被人一拍,转头一看,见是孙禄堂。
孙禄堂伸手指了指,喊我上楼。我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起身随他上楼进了雅间。
“你可是来打听杜山实杜尚书的案子?”才关好了门,孙禄堂就问我道。
我点头,轻叹了口气,忽眼睛一转,想到孙禄堂之前同魏王李泰交往过密,这回李泰犯事,不知可牵连上了他,想着转头问他道:“魏王这事,可连及上了你?”
孙禄堂看了看我,摇了摇头,走到一处坐下,忽大笑了声,“先前我努力想同魏王交好,便去讨好王茂时,谁知他这人心甚黑,面上虽与我交好,实际却是为了气你们,我送了他许多礼,他却没多在魏王面前说我好话,这会,我倒想好生感谢他一番,但听说魏王出事,他这会草木皆兵,倒不好见到”孙禄堂转头看向我,低了下眼,抬眼说道:“你二爷爷的事,我也听说了,我家里虽说只是商人,但也认识朝廷里的些官吏,这两日我差人帮你打听了打听”
我叹了口气找座坐下,两日打听没什么消息,我心里已不报什么希望了。
“今早听到的消息,我说了,你别太激动”孙禄堂道。我听了转头看了看他。
孙禄堂表情严肃,说道:“听说,宫里已经判了,好像,是被判了死罪……”
我闻言垂了头,昨日已经有了这心理准备,现在听了,并不觉得十分突然。还记得工部做事时,杜山实帮了我不少,木料库房着火一事,他也替我忙了不少事,如今,莫不成真要同这二爷爷天地永别?……
同孙禄堂喝了会酒,告辞回了府,见了杜构,看他样子,怕是也得了这消息,我见待着也帮不上忙,辞别回了院。次日近中午,听到长安城里出了判决,不是死罪,只是废为庶人。当时听了瞪眼,本以为李世民不会轻判,这会听到免死,除了欣慰之外,还有些疑惑,过后方才听说,是李泰帮着杜山实求情了。听了这消息,顿时心里一下明白了,明白李泰于李世民心里地位有多重要。
就才能来看,太子李承乾,确实不如魏王李泰,若李泰是长子,这太子之位,于俗礼,于能力,李泰做太子,绝对众望所归。但,实际却是李承乾是长子。‘立长不立幼’是礼制,李承乾是赶得早了,先李泰一步生出来。说能力,李承乾也有,就看李世民出征这几月,李承乾将这长安管理的还是有条有理,但就做皇帝来讲,这点能力,远远不行。皇帝管理的是百万疆域,亿万子民,稳妥是第一原则,但百姓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让生活更加富足的首领,可李承乾却只能保证得了稳妥,能力限制,若只是一方亲王,会是一位贤王。
先不说李承乾与李泰谁能力高能力低,这下一位皇帝是李治,所以,还是早先劝说杜构转派的好。想着我出了院,去了杜构书房。
“有何事?”杜构问我。听说杜山实免死,只是废为庶人后,他面上愁容消了不少,适才刚来书房的路上,正巧碰到个小厮跑了出来,问了说是奉命去准备衣料财物,杜构要送给杜山实。
我决定直接开口,思索这么多日,还是没想好怎么劝他改派,总感觉有些像指使别人出卖主家,但心里知道跟着这主家没前途—或许还有丧命可能—不得不劝了。
“阿耶”我定了定,足了些底气,“孩儿是想说,您,不如去支持晋王……”还没说完就收到杜构一记凌厉眼刀,虽说意料之中,但此时还是一怕。
“什么?”杜构皱眉问道,语气有些威胁意思。我知道他听清楚了,这么一问,只是想再听我说一遍,好开口霹雳训我。
我开口解释,“孩儿觉得,太子虽还是太子,但魏王一直对太子之位觊觎着,二爷爷这事,能看到魏王对皇位的野心,两人之间必有一战,太子虽说有礼制支持着,但平心而论,太子能力确实有些不足……”说着我偷偷瞄了眼,见杜构怒气已经上了眉梢,忙加紧说了两句,“妖道一事后,孩儿听说太子私下在东宫给一个乐童立了坟树了碑,又有传闻说先前太子同这乐童关系非同一般,孩儿总觉得,太子终有一日会做出什么事来,届时想必连累到杜家……”
杜构突然随手抄起了手边一本书,扬手要扔,我赶忙住嘴,屏气盯着他看了会,见杜构突然怒哼了声,狠力将那本书扔在了书案上,蝴蝶装的书册一下散了开来,足见力道之大。
杜构一阵吸气呼气,我知道他在稳定情绪,一会好有力气喝骂我。
片刻,杜构一下转了身子,瞪眼斜睨了我会,喝道:“我教你这么大,怎能教出你这个不忠的逆子!”
这不关忠不忠心……后来的确不是李承乾的皇帝,再支持他下去对杜家没什么利,我是不想看着杜家再受连累……
“人不二心,臣不二主,‘父为子纲’,我何时给你做了不忠不义的表率的?!”杜构接着劈头盖脸地训了我好一顿,我给说地哑口无言。现在我手里是没有足够的论据说服他去支持李治,总不能说我昨日‘掐指一算’或者对他说‘爹我后边来的知道皇帝是李治’吧?出军不打没准备的战争,这道理还真是中肯,理由不足,我今日就不该过来贸然开口劝他,这会他一定产生了排斥,以后再劝怕是更难了
灰头土脸挨了一顿训,默默地等着杜构训累了,方才敢小心开口告辞,走前领了面壁的‘作业’回去……
被杜构给禁足了两日,也乖乖呆在屋里‘反省’了两日,方才得了同意出府。进了长安,去找了孙禄堂。两日时间,我也得空想清楚了另一件事,既然劝杜构不成,那得做好别的准备了。将来是李治的皇帝,可杜构死犟不愿意弃主,李治若登基了,杜家指不定会被怎么处理,所以还是早些做些准备,将来若给贬职或重则判刑了,也好有点盘缠逃路。我琢磨了两日,已经初步定了路线,往西边走,最好能混到西边去的商队里,转吐蕃,过波斯,最后目的地地中海周边,以后捕鱼为生,当然,这个计划还得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待客为先,若吐蕃、波斯或者任何一国的人们会要捉了我们去做苦力,那我的计划便都白想了。
小厮给传了话,说是孙禄堂这会在了,领了我进去。进了会客厅,见了孙禄堂,等了别的人都出去了,我开口说道:“今日我来找你,是有一事”
孙禄堂听了睁了眼,等着我继续讲。
“我想,我们以后还是各走一边的好……”这句话还没说完,孙禄堂不止睁圆眼,已经皱紧了眉头。孙禄堂看了我一眼,无奈转头,须臾又转回来看了眼,又转了头看向前方,胸膛一直起伏,似乎窝着一肚子气不知如何发作。我还是头次见他这样,在我印象里,他一直擅于控制情绪。
如此几次后,孙禄堂才开口道:“你今日特意赶来,就是为了同我断交?!”
我听了就知道他误会了,开口解释道:“并非断交,只是以后见了,当作互不相识……”
“那不是断交是什么?”孙禄堂抢话质问
“不是绝交”我强调,“是近日的一番经历,让我想明白了些事。太子魏王之争,从近一月的事看来,已经发展到不可阻止的地步了,估摸不久的将来,两派就会有一战”
“两派之争与你我断交有何关联?”孙禄堂皱眉不解
我看着他,回道:“若你信我,我私下同你讲一句,下一位皇帝,既非太子,亦非魏王,而是晋王”话说完孙禄堂已怔地呆在了那,转头看了看我,满目震惊。
我看着他点了点头,“若你信我,你今后可以尽量去与李治交好,等他登了皇位,对你家大有好处”我抿了抿嘴,低头想了想,抬头看向孙禄堂,“至于我从何处得来的消息,暂时难以告你,但你大可相信”
“可,可按顺位……”孙禄堂看着我喃喃道,忽又沉默,埋头想了想,再次抬头看我,眼神坚定了些,似已做了决定。
“好,我信你,但你还是没告诉我,为何要断交?”孙禄堂问道
我无奈叹了口气,“我二爷爷的事你也是知道的,我二叔又是太子一党,这,终究会出事,将来若没了太子这个靠山,我家估摸也会受到劫难,我此番来同你假意绝交,也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将来若我家真不幸遭难了,也不至于累及到我们之间合作,我家将来也可利用这点利钱生活。另外,”我看了看孙禄堂,“我不想因我家的事牵连到你”
孙禄堂闻言低头想了下,抬头看着我笑了下,非喜非悲,似乎有些同病相怜的相惜之意。
“那你来,可做好了一切的打算?”孙禄堂问道
我点头,“你来之前我命人去喊了杜安过来,我想让他之后全权负责这边的事,当然,会让他离开杜家,免得以后为人诟病,牵连上这边生意”
孙禄堂听了点头,此时忽听到外面小厮喊说杜安到了,他便开了口,命人让杜安进来。
“郎君、孙郎君好”杜安作揖行礼
孙禄堂点头回应,我与孙禄堂对视一眼,转头看向杜安,道:“杜安,我有一事要交于你去做”
杜安看着我等我吩咐。
“从今日起,你便不再是杜家的小厮,我还你自由身,过会回府,我让府里将身契给你”
杜安目瞪口呆,一瞬间忽变了激动,但随即又皱了眉,疑惑地看着我,动了动嘴角,开口问道:“郎君您为何……”
我杨嘴角笑了笑,“我说过,有一事要交给你去做,虽还了你自由身,但私底下,你还得帮我处理与孙家的合作生意”
杜安愣了愣,片刻后有些了然神色,突然跪下俯首一拜,“郎君大恩,杜安定不负郎君重望,誓会用戋戋微命报郎君之恩!”
“行了,你先出去忙,过会我喊人找你一道回去”
“是”杜安匆匆起身,身子有些发颤,神色激动,眼眶里看着还溢出了些晶莹的水珠子。
杜安出去,孙禄堂放下了手中茶杯,开口朝门外喊了句,片刻便有个小厮掀了门帘进来。我仔细一看,瞧见那小厮怀里抱着团白色东西,近了发现是只猫,白色波斯猫。
前世就挺喜欢猫这动物的,所以懂这是何物种,西市有不少波斯商人,所以长安有波斯猫倒也不觉得稀奇,只是之前从未见孙禄堂这里有波斯猫,今日才见到,想是他最近才养了的,他养猫做什么?
想着小厮已将猫抱给了孙禄堂,告辞出去了。
“挺好看的猫,你多会买来的?”我问道
孙禄堂紧着怀里的猫,没顾得上看我,开口回了句,“两日前差人问波斯人买来的,正宗的血统,花了不少钱”
“哦”我看了看那只胖猫,说道,“先前还不知你喜欢猫”
孙禄堂已经将怀里的猫抱安分了下来,得空看了看我,笑了下,回道:“是不怎么喜欢,主要是喜欢那位喜欢猫的人”
我无奈地笑了声。
“你可还记得我领你去的那九宫阁?”孙禄堂问了句,“那阁院的主人,尤其喜欢猫,我买来的这只,也是准备过些日子送给她去的”
闻言我无奈看了他一眼,抄手拿起热酒壶斟了杯酒,抬手灌了杯下腹暖身。
“哎”孙禄堂凑近了些,“过些日子这阁院的女主子亲自设宴,机会难得,整个长安城里只有区区几人有资格,你若想去,凭我的面子,也可以帮你讨要个位子…”
“别别别”我忙摆手,那地方,不适合我,“孙公子好意,在下心领,但,只是心领,去就免了”
孙禄堂看了我一眼,耸了下肩,低头逗猫不再提领我去的话。
我同他又坐了会,看时候不早,喊了杜安回府,办理完了事情。
大唐初见 第100章 散人
腊月初三,天色有些灰蒙,平日诗人闺妇尤其喜爱的栏杆,此时他们怕也是不想再去倚靠了。冷,穿透衣裳刺入骨头的冷意,若北边风刮过来,便可降一场雪下来了。
还有些时候就到腊八节,杜构他们这些日子还得按时上着朝,上月月底,李世民发了道圣旨,说路修地不错,确实解了泥泞的困惑,赏了我百两银子,又特许我可在府里准备科考,考完再去工部报道。听那话里意思,是过不过都要了,一时心里似得了准信,松了不少,但也还是在准备着。
转身回了屋,迎面就是一股暖风。小师这丫头做活挺卖力,炉子填的勤快,屋里暖的快跟春天一样了。
解了斗篷,递给了楚儿,迈步走到了床边。
自从杜母那边吃了早饭回来,淑文就觉得身子乏力,命丫鬟们展了铺盖,便在床上躺着。我都从园子里走了圈回来,她看着还是一副懒懒的样子。
“夫君”淑文竖着枕头斜倚着,看见我进来,放下了手中的书册,往里空了些位置出来。
“怎么?可感觉好些了?”我就着那片地方坐下
淑文抿嘴摇了摇头。
“既然觉得不好受,就好好休息着,还看书做什么?”我伸手取过了她看着的书册。
“百遍读书,方知书中浅意,若一时偷懒,怕会有了惰性”淑文朱唇一抿,面上露了浅笑。
“也不紧着这会”我无奈道,“不如命他们请了大夫过来瞧瞧?”
淑文听了摇头,“不了,妾身躺会就好,无大碍”
我见她微蹙着的眉,勾嘴一笑,道:“莫不是娘子怕喝苦药?我喊厨子给做些好吃点心去?”
淑文听我揶揄她,白了一眼过来,却是说不出的柔情。
“郎君,外边传话说有人来找您”听见有人喊,转身一看,是楚儿丫头。
“可说了是谁?”我问道
“说是您工部的属下,名叫‘谢初’”
谢初?我听了皱眉,这会他怎么有时间来访?工部应该还没休息啊?回神见楚儿看着我等回话,我转头看了看淑文,道:“你若有什么想吃的就命他们做了吃点,今儿中午就不过去阿娘那边了,我先出去见见客”说着起身,转头吩咐楚儿丫头,“好生看着娘子,听她吩咐”
“是”楚儿回道
顶着冷去了客堂,谢初见我来了,起身笑脸相迎。
“主事安好”
我看了杜安一眼,越过他找了塌坐下。
“工部今儿没活吗?怎么还有时间出城来?”我问谢初
谢初在我旁边矮榻落座,“没活,天冷了,也不好做什么活计,工部这会基本上都休息了,属下见没事,便跑来见见主事。属下可是打扰到主事了?”谢初问道
我看了看他,他眼里冒着精光,脸上笑容古怪,总觉得心里没好事。
“别贫,说,来找我做什么?”
谢初收神,挪了挪坐正,抬头回道:“沙堤修好,托主事的福,今年工部除去俸钱外,还多给我们发了奖钱”
工部都有赏?我一愣,觉得那百两银子算是年终奖。
“你跑来找我,还有别的事吧?”我问谢初
谢初一愣,旋即笑脸回道:“是有别事,属下来看主事,也想问主事备考怎样了?”
我闻言一愣,问谢初道:“怎么?你也报了吗?”谢初年龄与我相差不大,够格报考,只是先前从没听他说过。
谢初摇头,“没有,属下县试都未参加过,或许日后会考,但今儿来了,只是想问候主事一下”
我听了扫视了下谢初,他特地跑来,绝非只是想问候我备考怎样这么简单,他拐着弯的,肯定有后话。我决定直接绕过这弯问他。
“多久没见,你学会跟我绕弯子了?”我沉了脸色,“有什么话直说”
谢初低头尴尬笑了笑,抬头,才直言道:“其实,属下是想问,主事科考完了,可还回工部不回?”
我听了看向他。
谢初犹豫片刻,说道:“科考过了,户部可能会给主事安排别的官职,可,属下喜欢跟着主事做事……”谢初抬头看着我,问道,“主事年后科考过了,可否还是留在工部?”
谢初这家伙胆子肥了,还想着决定我的去留?我想着就想敲他脑袋一下,但随即发现手旁没个合手的物事,只好作罢。我看了谢初一眼,淡淡说了句:“上面若做了决定,我也没法违背”其实留在工部是最好了,毕竟都熟悉了,但如果真被分到别的地,也是不好推辞,但说这么多,过不过还未成定论的呢。
我看了眼谢初,见他皱紧了眉,一脸愁色,心中不免一笑,在工部做了这么几月主事,倒带回来个小跟班。
“若没事了,你先回城吧,趁着这会还有日头,暖和些”我径直起身出了客堂,吩咐了小厮送谢初。
近傍晚,天色更加灰了,站院里感觉到鬓角发丝忽然被吹起,一阵细风过去,还没两三刻钟的时间,风吹的变大了。西风凛冽,吹在脸颊,似寒兵利刃削上来一般。躲在暖屋里呆了会,忽听到院里丫鬟说了句“下雪了”,楚儿丫头听了,急步穿过屋走到门边,吱呀将门开了道细缝。我隔着她看到院里秫秫落下的白色雪花,见了放下书,起身出院里看了看,长安城天顶上那团云色最深,探了探风速,估摸半个时辰左右那片云就刮到这边来了。
正站着跟丫鬟们看雪,突然见从二门跑来了人,那人跑近俯首通报说,来访的客人又折回来了。我听了就知她说的是谢初,当下心里疑惑,算时间他这会早该回去了,怎么又回来了?揣着疑惑去见了谢初,过去了只觉客堂里是个雪人,谢初身上还有没拍净的雪渣,脸上最是清楚,两条白色浓眉,看来进屋时间不久,还没来得及消融。
“怎么了?怎么回来了?”我见了问谢初
谢初摇头,皱着两条白色浓眉看着我,“去了城门,结果发现城门比来时增加了三倍守卫,层层守着,不让人进去也不让出来,属下在那等了会,来进城出城的人是越来越多,可守卫还是持兵器守着,不说为何,就是不让进”
我听了皱了脸,全城禁了可不是小事,听着像城里出了什么天大事。抬头见谢初哈着气取暖,开口问道:“你城门也没进去,是否一点饭食都没吃了?”
谢初跺脚取暖,点头回我:“是呢”。
我见了,忙喊了丫头来,命她们备衣备食,让谢初跟了过去。杜构今日上朝,这会到了散工的时候,不知他出城门了没,想着忙去了那院,问了院里丫鬟,却说还没见阿郎回府,皱眉出了院,回去路上,迎面见杜路急赶了过来。
“郎君,小的正在找你”杜路到我跟前停下,“阿郎今日上朝出发前曾吩咐小的一件事,阿郎说,若他在酉时还未回府,让郎君去他书房,他在书案上给你留了信”
我听了皱眉看着杜路,不清楚杜构为何吩咐他这事,想着问道:“你可知我阿耶为何让你告诉我这些?”
杜路摇头,“阿郎吩咐,让郎君看了信,尽最快速度按着办了”
我看了看杜路,还是想不清杜构要做什么,他吩咐快些办,那还是先听他的吩咐去做。想着转身,折回杜构那院,进书房找了书案,见书案面上用石砚台压着张纸,拿了砚台抽出了纸展开,只见纸上写了一句话:“吾儿,见此信,速散府里众人,勿耽延!”。
我看了蒙了,杜构不回来,却在书房给我留了这么一张纸,突然要遣散府上所有下人是为何?
“我阿耶先前可曾同你说了什么?”我转身问杜路,他刚才也看见了纸上内容。
杜路摇头,皱着眉的脸上也是一无所知。我想他现在同我一样,丝毫不知杜构要做什么。左右想了想,一时间突然遣散所有人是件大事,杜构不在,我还是去向杜母请示一下的好。想着忙急步跨出了书房,进了后面主屋,见了杜母,将杜构留的信给她看了看。
杜母看完,也是一脸茫然。与杜构多少年夫妻,她竟然也不知道杜构这回卖什么关子,看来还真是麻烦了。
“那阿娘,可要按阿耶说的去做?”我请示道
杜母一径想了片刻,抬头对我道:“信确实是你阿耶亲手所写,你阿耶既然这么吩咐,自然有他道理,你照着去做就好”
“是”我领了话转身要走,杜构既然吩咐尽快办那还是快些好。
我才转身,却被杜母喊住,“他们大多数是府里的老人了,有的全家都在咱家府里,外面也没什么去处,你定要好生对待”
“是”我听了吩咐,忙转身出了院,吩咐杜路找了管家账房过来见我。
等到管家他们过来,已是酉时三刻,当即吩咐账房清点府上所有账目,命管家将合院人等清点好,到前厅集合了。
吩咐完两人走了,无奈朝着长安看了眼,祈祷杜构平安,可别出什么事。
“夫君”忽听到淑文的声音,急转了身子,见她朝这边走来。
“怎么起来了?”我皱眉,无奈问她道,不舒服怎么不好好休息。
“妾身感觉好多了”淑文嘴角扬起,笑脸盈盈,打消我的顾虑,“妾身听丫头说,夫君找了管。家账房过来,这么晚找他们,可是出了什么事?”
“没有”我勾了嘴角回她,转眼看了下跟着她过来的小师丫头,心下知道是这丫头跑去报信了。
但看淑文,好像并不信我回话。淑文看了我一阵,转身吩咐丫鬟出去,只剩两人时,开口说道:“夫君遇到何事都不同妾身讲,可是不信妾身……”言罢看了我一眼,神色楚楚可怜,“妾身不求夫君事事都同妾身讲,但,夫君可否……”
“抱歉”我上前伸手环抱住她,淑文被我突然一抱怔在了那里,“我只想着不愿你担心,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抱歉”我一直以为为夫者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夫人,不害她担心烦恼,但我忘了一点,夫妻重要的是沟通,我一直不同她讲,次数多了,会使得她更加担忧,这会竟已经害她怀疑我不信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