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老爷子开口,道出第一急的是什么。
武道境界。
也就是个人武力。
的确,自己的个人武力太差了,就好比这次,四千人围杀,如果自己是武王强者的话,还真不需要担心这么多。
四千铁骑还杀不了自己。
不过让顾锦年惊讶的是,老爷子居然猜到自己有特殊手段提升境界。
“爷爷。”
“其实。”
顾锦年出声,他想要告知老爷子一些事情,但老爷子摇了摇头。
“锦年,你不需要解释什么。”
“说出你的需求即可。”
顾老爷子开口,他不在乎顾锦年得到了什么,只需要顾锦年说出自己的需求。
听到这话,顾锦年也就没有解释了。
对于老爷子猜到众生树,顾锦年没有太大的惊讶,毕竟自己多多少少也展露过一点武道实力,外加上老爷子也不傻。
很多地方都有蛛丝马迹,猜到了很正常。
“爷爷,孙儿需要各种丹药,越多越好,品质不要太差即可。”
既然老爷子说到这里了,顾锦年也不装模作样了,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
丹药。
大量的丹药。
“好。”
“爷爷帮你去弄,到时候送到你书院当中。”
听到顾锦年的需求,老爷子直接答应下来了,给顾锦年弄些丹药过去。
“多谢爷爷。”
顾锦年满是笑容。
有了老爷子的帮助,成为武王并非是一件难事了。
“借助丹药,可以踏入人龙境吗?”
老爷子并不在乎顾锦年需要什么,而是在乎顾锦年可否踏入人龙境。
“若丹药足够,可入王境。”
顾锦年显得十分自信,只要丹药管够,王境也不在话下。
而且绝对不是寻常的武王,是最强武王。
“好。”
“那爷爷动用一切力量,为你寻来各种宝丹。”
顾老爷子很是期待,毕竟若是成为了武王,那已经不是自保问题了。
在大夏境内,横行霸道都可以。
毕竟武王的战力,基本上到顶。
“第一件事情,可以解决。”
“这第二件事情,则是朝政之事。”
“眼下朝堂正是多事之秋,大夏有外敌,更有内祸,外敌还好,有爷爷这批人撑着,可这内祸实乃棘手。”
“还记得你溺水之事吗?爷爷查到一些线索,却没想到对方翌日突然暴毙,一位侯爷,死的离奇,让爷爷大为震撼。”
“能轻而易举让一位王侯暴毙,这等手段可怕无比,这个人躲在朝堂当中,亦或者是说,扎根在大夏之中。”
“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一群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具体是什么爷爷猜不到。”
“你如今入了朝堂,就意味着彻底进入他们的视线之中,接下来你会面临诸多敌人,这些人可能是朝堂大员,也有可能是六部之中一个籍籍无名的官员。”
“你在明,他在暗,所以你必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自己的人脉,文景先生让你去礼部,就是为了让你察觉人才,从而举荐,成为你自己的人,自成一派。”
“明白吗?”
顾老爷子继续开口,这是第二件事情。
在朝堂当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说好听点,自成一派,说难听点就是结党。
自古以来,官员结党都是重罪,轻则发配,重则砍头。
但凡换一个身份,顾锦年都不会想结党,谁劝都没用,可综合现在种种情况,顾锦年清楚的很。
老爷子都让自己结党,那朝堂的局势很凶险,有很多看不见的危机。
而且结党也是为自己好,总不可能以后遇到点事,都要借助自己家族的势力吧?
有自己的势力,才是最好的。
而且从礼部开始,的确很不错,招贤纳士,结识好友,举荐亲信,当然必须要有才华,问心无愧就好。
“孙儿明白。”
顾锦年出声回答。
“至于这第三件事情,则是你的婚姻大事。”
“锦年,等这趟回去,你也要及冠了,男儿应当早日娶妻生子,一来是爷爷也想抱太孙,二来则是顾家要开枝散叶。”
“这件事情很急,你有什么想法?”
老爷子开口,只不过这第三件事情,让顾锦年有些沉默。
他没想到老爷子居然催婚?
说实话,顾锦年还不想这么早结婚生子,原因无他,毕竟顾锦年是穿越者,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还是希望能徐徐展之。
不想因为后代而结婚,也不想随便找一个长相漂亮的女子就这样结束。
那样多没意思啊。
再说了,婚姻给男人带来了什么?
顾锦年前世就有一个好友,结了婚,然后每天有说不完的唠叨,挑不完的刺。
三日一小吵,七日一大吵,晚上出来陪朋友喝个酒,都要准时准点汇报,晚了一会回家还要挨喷。
就这样,还结什么婚啊,实话实说,顾锦年有点恐婚。
不过封建社会还好点,只不过这样的婚姻,注定不好。
“爷爷,婚配大事,孙儿还没有想好,再者,匈奴不灭,何以为家?”
“不娶。”
顾锦年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
这话一说,老爷子有些来气了。
“匈奴灭不灭,与你何干?”
“这事,我跟陛下已经商谈好了,等你封侯了,差不多就给你物色一个大臣之女,你舅舅的意思,是想让你娶个公主,或者是娶个郡主。”
“那仙门几个女娃,你最好别想太多,仙门中人,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他们为你仙灵根而来,目的不纯。”
“倘若你当真喜欢她们,那爷爷就出面,让她们脱离仙门,正儿八经嫁到咱们顾家来。”
顾老爷子出声,不容顾锦年拒绝。
反正一定要早点完婚,拖延不得。
“再说吧。”
“爷爷,那剩下三件事情又是什么啊?”
顾锦年随意搪塞过去。
反正这个话题,他不参与,先装死其他再说。
看着顾锦年如此,顾老爷子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是自己的孙子,说多了也没意思。
“这剩下三件事情,倒也不急,但你必须要记着,早晚你要做抉择。”
顾老爷子提起剩下三件事情。
“其一,皇位之争,太子与秦王较真的很,只不过这朝堂当中还有人对皇位觊觎,只是这些人有足够的耐心,不到关键时刻,他们也不会浮出水面,你溺水之事,包括江宁郡,以及白鹭府这些事情,只怕都有这些人的影子。”
“有皇子不甘心,也想要争一争皇位,只不过他们不如秦王那小子,秦王敢作敢当,他想要争,所以手段光明磊落,不像这些人,偷偷摸摸,藏藏掖掖的。”
“暗中是谁想要争夺皇位,爷爷管不着,因为只要咱们顾家入场了,选太子或者选秦王,结局都将毫无悬念。”
“爷爷不参与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必须要由你来抉择,如此一来,这天大的从龙之功,就算落到你头上了。”
顾老爷子出声,他望着顾锦年如此说道。
皇位之争。
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也是顾家即将要面临的问题,老爷子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有其他皇子觊觎这个皇位,而这位皇子手段下作,在暗中跟一些人已经有了联系。
所以顾家必须要登场了。
皇位之争上,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倘若顾家支持任何一方,那么都可以改变大夏未来的格局。
这也是为何朝中大臣们,纷纷抨击顾家的原因,大部分官员都是太子的人,顾家没有选择支持太子,在他们看来,就存在威胁。
当然顾家如此可怕的势力,也的确让皇帝忌惮,谁当皇帝不应当是由顾家来定,而是由他这位皇帝来定。
这也是,顾老爷子死活不参与皇位之争的原因,哪怕皇帝偏向太子,他也不参与进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
顾家出了一个顾锦年,一个可以稳住顾家根基的后人。
所以,这份从龙之功,顾锦年可以拿,更加稳固顾家的地位。
不拿不行。
“好,孙儿仔细斟酌。”
顾锦年点了点头,皇位之争这事,自己心里有想法就好,至于到底支持谁,以后再看吧。
早些时候答应过李基,但此一时彼一时,具体在看吧。
“其二,新旧交替,如若此番十二城夺回,大夏的一切都要迎来新旧交替之变化。”
“要不了多久,新旧交替便要来临,很有可能会以风暴之势,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顾老爷子出声。
新旧交替,的确是即将到来的事情,毕竟皇帝老了,自己爷爷也老了,满朝文武都老了。
需要一批新的人登场,换一副景象。
“孙儿明白。”
顾锦年点了点头。
“其三,则是天命之争,爷爷得到一些信息,这天命之争,未来会演化诸多神物,掌天命者,可借助这些神物,踏入第八境。”
“这件事情不急,但也要记在心上。”
老爷子说出第三件事情。
这三件事情都不是眼下需要急的事情,是长远目标。
皇位之争,稳固地位。
新旧交替,准备未来。
天命之争,最终目标。
这三件事情,顾锦年牢牢记在心中,这些东西,时不时就需要好好拿出来细细琢磨一番。
“爷爷,孙儿定会将这些牢记于心。”
顾锦年认真道。
“恩,铭记于心就好。”
顾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此,玉辇当中,两人无言。
但过了一会,顾锦年的声音不禁响起。
“爷爷,咱们回了边境,宁王若是带人来了,要放这个李冷心吗?”
顾锦年开口,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
老爷子没有杀李冷心,而是废了他双腿双手。
这就意味着可能会选择放过李冷心,但又不确定,所以只能问问老爷子。
“不。”
“爷爷让宁王,是要当着他的面,杀这个李冷心。”
然而,顾老爷子极其霸气,直接就是这么一句话。
不是放过李冷心,而是要当宁王的面杀了他。
让李冷心彻底绝望。
同时也狠狠的抽宁王一巴掌。
显然,老爷子是要通过宁王,来给自己树立威严。
用这件事情,来警告一些心怀不轨之人。
而与此同时。
大夏西境。
宁王府内。
一道加急军纪密报,也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宁王府中。
宁心房。
这是宁王的书房。
此时此刻,一道身影以极快的速度,走进了宁王书房内。
“王爷。”
“大事不好了,镇国公出面,将周将军击伤,连带着黑水铁骑一同押走了。”
随着声音响起。
书房内,正在练字的中年男子,突然停下手中的挥墨了。
书房当中,是一个中年男子,国字脸,样貌冷峻,穿着蟒袍,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极其强大的气息。
尤其是他的眉头,飞撇而下,给人一种锋芒锐利的感觉。
这就是大夏宁王,算起来的话,永盛大帝还要喊他一声兄长。
大夏二皇子。
如今坐镇西境,算是西境的土皇帝,当初建德皇帝削藩头号人选就是宁王,但因为文臣极力反对,认为宁王实力太强了,若是第一个削宁王。
极其容易引起宁王造反,必须要从弱小的王爷开始削起。
温水煮青蛙。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点,那就是削藩这种事情,要么就一鼓作气,要么就别做,既想削藩又要面子,想站着把藩削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事情啊。
所以当削藩开始后,宁王第一时间就蛊惑其他王爷造反。
一开始还没有人搭理他,可随着事情越来越不对劲后,永盛大帝起兵造反了,而宁王本来是打算坐收渔翁之利的。
虽然有所帮助永盛大帝,可前期的投入不大,直到最后,永盛大帝许诺了无数好处,最终宁王答应帮助永盛大帝。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成为了西境的王,是得到了好处,可好处不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宁王成为朝堂当中的一根刺,无论对永盛大帝来说,还是对朝臣来说,永盛大帝摆了宁王一道。
宁王不可能不记仇的。
无非是大局已定,他也无力回天罢了。
现在十三年过去了,谁也不知道这位王爷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这位王爷到底要想做什么。
只不过,整个西境所有人都知道,宁王极其宠溺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大世子,李冷秋,小世子李冷心。
这两个世子,是宁王的掌中宝,无论他们犯了什么错,宁王都不会怪罪,反而会觉得是别人招惹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也正是因为宁王的这种宠溺,导致两位世子在西境就是无法无天。
不过这两位世子也很聪明,就在西境胡作非为,其他地方绝对不去。
但西境将士们也很好奇,那就是宁王宠爱后代合情合理,但如此过分的宠爱,实在是有些古怪,以致于他们有时候都看不过。
可没有人敢提意见,因为提意见的人,都已经死了。
眼下。
随着传信兵的声音响起。
书房当中。
宁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镇国公将本王的黑水铁骑也扣押走了?”
他望着对方,声音冰冷道。
“回王爷,除周威将军几人,其余所有人都被镇国公押至边境。”
“镇国公说,让您亲自去大夏边境,给他一个交代。”
通信兵开口,他低着头颅,不敢注视着宁王。
“让本王给一个交代?”
宁王看着对方,如此问道,只是声音中没有怒意,显得无比平静。
“回王爷。”
“镇国公原话如此。”
后者回答。
笃定了这个事实。
此言一出,宁王神色沉默,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大约过了一刻钟后。
宁王的声音响起。
“备马,本王亲自去边境大营。”
“让人送一封奏折寄去大夏京都,弹劾镇国公擅自离开军中大营。”
“再拟一封信,向陛下求情,法外开恩,赐冷心无罪。”
“速去。”
宁王开口,下达两个命令。
说完此话,宁王也不啰嗦,骑着战马就打算离开,而且只带数百精锐。
他是宁王。
西境的掌权人,如若不是边境开战,这西境所有人都要看他脸色行事。
他无惧镇国公。
宁王二字。
代表着一切。
不过就在他要出发之前,不由顿了顿道。
“将此事告知冷秋,速去通知。”
宁王开口,说完这话便直接离开了。
后者立刻牢牢记住,只不过有些将士不由产生好奇,把这件事告诉冷秋世子做什么?
他还有什么办法?
按照冷秋世子的脾气,只怕会把事情闹得更大。
但毕竟是王爷的意思,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此时,已到酉时。
十二城内。
一处府衙当中。
数千精锐将这里严格包围,府衙内是三大王朝的礼部尚书,外加上匈奴国的礼部尚书。
可以说,这是四国的礼部外交大臣,全部到齐了。
如果发生任何一点意外,就要引发三朝大战。
这一点都不开玩笑。
礼部,是王朝的外交部门,在王朝之间的交流过程中,礼部的安全至关重要,无论发生任何原因,如果礼部官员死了,不管是那个王朝的。
那么都要视为宣战之意。
除非能调查出具体的死亡原因。
而府衙内。
各国使臣也在激烈口舌交锋,一个比一个犀利。
“八万万两白银,你不给。”
“百座铁矿,你也不给。”
“大夏龙炮还不给。”
“也只是答应修改史书记录,这就想让我们匈奴国归还十二城,尔等大夏是不是太过于痴心妄想了?”
匈奴国的礼部尚书开口,他有些愤怒,对于大夏宰相李善所说的条件,充满着抗拒。
听到这话,李善淡淡的喝了口茶,望着匈奴国礼部尚书缓缓出声。
“匈奴国被削三次国运。”
“大夏王朝士气如虹。”
“此消彼长之下,尔等匈奴,有什么资格与大夏谈条件?”
“而且,这不是归还,对我大夏来说,只是拿回属于我们大夏的东西罢了。”
“如若尔等不愿答应,那我大夏则用另一种方式拿回来。”
“但到了那个时候,发生任何损失,都由贵国承担。”
李善语气平静,可平静的背后,却又彰显大国气派。
他很强硬。
在这次谈判上,李善从头到尾都表现得特别强硬,任凭对方说破了嘴皮子,他都不答应给予银两补偿,还有矿山等等。
唯一愿意答应的要求,就是修改史书。
除此之外,任何实质性的回报,都不答应。
“既然大夏王朝是这个态度,那我等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待在这里了。”
匈奴国礼部尚书叹了口气,他没有之前那般的激烈,已经不想与大夏王朝和谈了。
听到这句话,杨开不由微微皱眉。
身为大夏礼部尚书,杨开对于这次和谈也有一个度量。
李善说的没错,保障大夏王朝的利益。
然而对方也不是无理取闹,毕竟归还十二城,索要点东西也很合理。
这就好像大夏王朝若是占了人家的地盘,如若归还的话,也会要一些条件,占点便宜。
否则白白归还给别人,没有一个王朝愿意。
这场和谈互相的矛盾太大了。
只不过他的确不好说什么。
同时,杨开也十分惊讶,按理说以李善的性格,应该不会如此。
却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李善会如此强硬。
“好了,好了。”
也就在此时,大金王朝礼部尚书的声音响起,制止了匈奴国使臣的离场。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不由聚集在他身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大金使臣倒也直接,望着众人开口。
“今日,我大金与扶罗王朝特意前来,就是为了调和两国之间的矛盾。”
“哈律木,这边境十二城,确确实实是大夏王朝的领土,这一点毋庸置疑,归还十二城,为的是两国友谊。”
“索要如此之多的银两与好处,有些过分。”
大金使臣开口,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指责匈奴国的不好。
此言一出,后者没有说话,但明显有些不服气。
不过大金王朝的使臣都开口了,他也不好说什么。
但很快,大金王朝的使臣看向李善。
“李相。”
“大夏王朝也有些不对之地,毕竟匈奴国为两国友好,主动想要归还十二城,相爷张口闭口就是要开战的意思。”
“这实在是有些咄咄逼人。”
“虽说匈奴国气运受损,可说一千,道一万,匈奴国还没有被灭,匈奴铁骑也依旧没有任何损伤,当真要是开战,大夏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没必要如此。”
大金使臣开口,没有太多的责备,但是也说了一句。
两家一人说一句,倒也公平。
“并非是本相言辞激烈,而是匈奴国依旧沾沾得意,偷袭我大夏十二城,这是大夏的耻辱,可却不是匈奴国的荣耀。”
“总而言之,不给予任何补偿。”
李善开口,态度依旧坚决,不松动一下。
看见李善如此,杨开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如果能这样谈妥下来,也是他乐意能见到的。
“陈松大人,既然大夏王朝是这个态度,那我匈奴国现在就准备回去应战。”
哈律木深吸一口气,说完这话,直接起身,打算离开此地。
显然就是不想继续谈了。
而此言一出,扶罗王朝的使臣开口了。
“何必如此。”
“今日是和谈之日,又不是来这里吵架。”
“大家还是先冷静冷静,双方各退一步,或者我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缓冲一二?”
扶罗使臣起身开口,他们两大王朝夹在中间有些难做,每次谈不下去的时候,两大王朝都会竭尽全力让众人安心坐下来。
似乎很想促使这次和谈成功。
不过随着扶罗王朝使臣所言,众人的的确确沉默下来了。
大家彼此沉默,都在安静思考着,权衡利弊。
如此,足足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府内鸦雀无声,安静到落针可闻。
1...188189190191192...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