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可现在,没啥血迹,都被蒸发干净了,至于尸骨,也找不到什么完整的尸骨,火星的温度极高,都被直接燃烧成灰烬。
通天塔上。
匈奴王发愣一般的看着这一切。
二十五万大军啊!
虽然这不是匈奴国全部兵力,但也占据三分之一吧?
尤其是这骑兵。
直接覆灭了一半。
虽然有二十万预备骑兵,可这预备骑兵,和这些能上阵杀敌的骑兵,还是有一定差距。
现在已经不是元气大伤了。
而是伤到骨子里去了。
匈奴国还有作战能力,但接下来即便是不出现火石攻击,匈奴国也不敢继续厮杀了啊。
这要是再厮杀的话,即便是杀敌十万也没有任何作用,双方火拼下来,匈奴国就真的没兵可以用了。
培养也要时间的吧?
这三分之一,是主力军,现在全军覆灭,最多再抽三分之一过来守城。
是的。
只能用来守城,而不能出战,其他兵马也必须要镇守四方,总不可能把所有兵力调控到这里与大夏厮杀?
那后方要不要镇守?
左右要不要镇守?
大夏王朝再加五十万大军,从左右包围,那就可以等死了。
马踏王庭。
再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会发生的事情。
但真正让匈奴王恐惧的是。
顾锦年会不会再折腾出火石?
如果会的话,就算抽出所有兵马出来,也是送死。
“不。”
“不可能。”
“这不可能啊,为什么会有火石坠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顾锦年怎可能有这样的实力?”
匈奴王气的发抖,郁闷的想吐血啊。
他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顾锦年为什么能做到这种事情?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通天塔内。
匈奴王的怒吼不断。
其余人全部沉默,所有人都处于震撼状态。
这本来是一场厮杀,而且大概率可能是匈奴国能赢的局,除非大夏不要命。
可没想到,二十五万大军,连对方一个人都没杀,就这样牺牲了。
匈奴国。
元气大伤啊。
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的使臣,也彻底傻了。
一来是过于震撼这场战争的结局。
二来则是,顾锦年的手段,简直是通神。
这种手段,只怕就连仙道七境的绝世强者都无法做到吧?
除非踏入传说当中的第八境。
可问题是,顾锦年要是踏入第八境的话,也不需要这么麻烦啊,一掌覆灭二十五万大军都行。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只怕与天命有关。”
终于,有人开口,道出了一个可能性。
“天命?”
这一刻,所有人望着后者,眼神当中满是好奇。
“掌天命者,可获天命庇护。”
“我匈奴国国运被削,顾锦年更是掌数道天命,诗成千古,从而引发这种天地异象。”
“王上,臣曾经观阅过一些古书,其中便记载着关于天命的说法。”
“这天命平时影响不大,可在关键时刻,一些掌天命者,可以做出诸多不可思议之事,他们便代表着这天地意志。”
“古书更是记载,掌天命者,可调节风雷雨电,可使山川移位,日月颠倒,甚至使江河倒流,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后者给予回答,但他也不确定自己说的是不是真的,因为是从书上所看。
只不过,结合目前的情况,众人听到这话后,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
他们知道天命很重要,但不清楚天命是什么东西。
现在看起来,这天命至关重要啊。
“王上,接下来该怎么办?”
只不过,有人开口,询问匈奴王接下来该怎么办。
“紧急调遣五万铁骑,以及十五万大军。”
“镇守十二城。”
匈奴王开口,他下达军令,人虽然死了,可他必须要加派铁骑,守护十二城。
“王上。”
“这恐怕不好吧,若是继续加派十二城,万一又有火石陨落,只怕国内将无有将士调控啊。”
有匈奴臣子连忙开口,认为现在加派兵马,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闭上你的嘴。”
匈奴王深吸一口气,他怒视后者。
现在他根本就不想听到火石二字。
听到就烦。
只不过,他说的一点没错,现在加派兵马,一但出了问题,那就真的完蛋了。
匈奴王心在滴血。
二十五万大军。
说了没就没了。
就算是二十五万头猪摆在大夏将士面前,也要杀一个时辰吧?
而且他心里也清楚,即便是紧急调动,只怕也来不及。
“陈松先生。”
“眼下只能期望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出面议和了。”
“匈奴国,无法继续宣战。”
最终,匈奴王憋着一口气出声。
加派兵马,只是一时气话,认真想想,他也害怕顾锦年又来一趟火石轰炸。
这要是再炸一轮。
那就不是十二城的问题了,而是匈奴国能不能守住?
人家三十万大军还没有动啊。
真打起来,配合火石轰炸,杀到王庭只需要三天时间。
到时候即便是扶罗使臣和大金使臣出面强行调和都没用,匈奴王庭被破灭,两大王朝强制性干预,也要赔偿无数金银财宝,才能议和。
现在守住匈奴国土,还有议和的资本。
当然,也只是有议和的资本。
具体是怎么一个议和,只能看大夏是怎么想的了。
“请王上放心,我等立刻修书,火急送往皇都。”
陈松二人也不啰嗦,即便是匈奴王不说,他们也要去做。
而与此同时。
落龙原上。
大夏将士们也彻底无言。
二十五万大军就这么被全部覆灭,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冲击感。
听闻过不战而胜,但没听闻过这种不战而胜啊。
“国公,是否冲锋?”
有偏将回过神来,望着镇国公如此问道。
眼下二十五万大军都没了。
可以选择冲锋,占领边境十二城。
“不。”
然而,镇国公摇了摇头,直接拒绝冲锋。
“匈奴国虽元气大伤,不过十二城内还是有守军,即便能拿下,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眼下该恐慌的是匈奴国。”
“让将士们收拾战场,将完整的战甲带走,还有匈奴战马,全部收缴上来,接下来就等他们主动上门送回十二城。”
镇国公瞬间洞悉一切,如此战局之下,匈奴国覆灭二十五万大军,绝对是元气大伤。
大夏王朝没必要继续开战了。
因为已经赢了。
首战赢了。
而且是全胜。
不,不是全胜,是狂胜啊。
十二城,已经是囊中之物,何必急着抢占下来?
就先让匈奴人继续占据着。
倘若匈奴国不议和,那就打,再加派三十万大军,配合边境五十万大军,一共八十万大军。
横推十二城,实在不行,出动自己的孙儿,再来一轮火石轰炸。
大不了十二城不要了。
直捣黄龙。
马踏王庭。
匈奴国的兵力到底有多少,镇国公的确不清楚,但大致还是算的出来。
二十万铁骑到顶了,现在死了十万,还剩下十万。
其他兵种加起来算你六七十万,全民皆兵归全民皆兵,可散兵比得过正规军?
这六七十万大军,镇守东南西北四方,这就要分化很多出去。
四面围攻,还怕你不哭?
至于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援助?行啊,四条路都被大夏将士包围,你有本事就送啊,送多少都是大夏的。
而且敢光明正大支持匈奴国,那就是撕破脸,既然撕破脸,都统统拉下水。
想要全面开战是吧?
大夏完全可以奉陪到底,看看谁亏?
大金王朝可是一直想要成为东荒第一王朝,想要成为第二个中洲王朝,一直在养精蓄锐,可舍不得牺牲将士。
毕竟大夏要是全面开战,中洲王朝乐意援助,反正东荒越乱越好,对中洲有利。
所有人都倒霉。
大夏王朝倒霉,大金王朝更倒霉,扶罗王朝就更别说了,真打起来,扶罗王朝还不是依靠大金王朝?
所以,镇国公可以料定,大金王朝会帮助匈奴国,但不会帮太多,牵扯到自己的国家利益,只怕会毫不犹豫出卖匈奴国。
所以,他不急着立刻收回十二城。
他要不牺牲一兵一卒拿下边境十二城,而且还要匈奴国赔款议和。
“遵令。”
偏将不废话,带着大队人马离开,奔赴战场,开始捡战利品。
而这消息,也已经在第一时间,送往京都了。
这天大的喜讯,镇国公可没有忘记给京都报喜。
“锦年。”
“这回你功劳无量。”
“你真给爷爷一个惊喜啊。”
“锦年,你这趟先别走,倘若匈奴王冥顽不灵,再写一首诗,一举拿下十二城。”
老爷子望着顾锦年,眼神当中有说不出的兴奋。
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
可这种事情,当真是头一次见。
甚至他已经开始期待,马踏王庭的事情了。
“爷爷。”
“这火石不一定是孙儿弄出来的。”
“您千万别太迷信啊。”
听到老爷子所言,顾锦年还是得认真解释一番,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这火石到底是不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万一不是,对后面的战局不利。
万一是,那还好说。
“管他是不是。”
“先承认再说。”
“这天大的功劳,你先捞着,明白吗?”
顾老爷子武道传音,极其认真。
“明白了。”
顾锦年点了点头。
也的确,没有人能证明这火石是自己带来的,但更没有人能证明这火石不是自己带来的啊?
既然如此,那这功劳不要白不要。
不过,莫名之间,顾锦年似乎明白了自己六叔为什么这么喜欢蹭功劳了。
敢情都是老爷子教的啊。
而与此同时。
一艘龙舟,以最快速度,朝着大夏京都赶去。
灵晶几乎不要钱一般的丢进龙舟内。
只为了将战报第一时间传入宫中。
这已经不是捷报这么简单了,而是天大的喜事啊。
此时。
大夏京都。
边境宣战的事情,早已经传遍整个京都,眼下不止是京都,整个大夏百姓都在议论这次战况。
实话实说,不是不看好大夏将士,而是两者实力的确有一定悬殊。
五十万大军固然骁勇善战,可听到匈奴国首战派出十万铁骑后,使得大夏百姓心头蒙上一层乌云。
而皇宫内。
也是一片紧张。
大殿当中。
永盛大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沉默不语。
百官们都有些没心思汇报国家大事,所有人其实都在等待战局。
就连太子,秦王,魏王都破天荒上朝了。
虽然都知晓,这场战局至少要等到明日才有消息,但众人还是到齐。
期待着一个好结果。
朝政汇报完毕后,众人很沉默,永盛大帝也没有说退朝二字。
众人就在大殿内静静等待着。
龙椅上。
永盛大帝面色平静,可任凭谁都看的出来,他神色沉重。
端坐龙椅。
永盛大帝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关于宁王和祁林王的事情。
他已经秘密遣派大军前往西北境。
倘若战况不利。
宁王与祁林王第一时间就要奔赴战场,而且他预料到这两个王爷,会出工不出力。
所以如若双王敢这样做,他就立刻授权给镇国公,接管秘密调遣的五十万大军,一举将祁林王与宁王镇压。
再去与匈奴国议和。
是的。
这就是他的计划。
看似是与匈奴国宣战,其实是为了解决内部最大的危机之一。
借助这次机会,铲除两个王爷,若是成功,即便是匈奴国索要财物,也可以答应议和。
也不算白白做事。
当然,若是小胜,那固然更好,打出士气,打出骨气,再与匈奴国谈一谈议和之事。
对外战争,就是决定未来议和的谈资,有优势,可以索要更多好处,没有优势,则解决内部矛盾。
至于同时出现内乱外敌的情况,他有解决办法。
他有底牌。
一张谁也想不到的底牌。
只是不到关键时刻,他不会动用这张底牌。
如若当真发生内患外敌的情况,他便会动用这张底牌,彻底解决一切矛盾。
虽然自己也会付出代价,可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就行。
酉时三刻。
太阳即将下山。
群臣站在大殿内,没有半分动弹,也没有一个人喊累。
所有人心情都很紧张。
尤其是兵部尚书赵益阳。
两国交战。
是赢是输,的确扣人心弦。
只是,就在这一刻。
龙舟出现在皇宫之外,很快一名将士从龙舟跑下来,拿出军令吼道。
“边境战报!”
“十万火急!”
“让!”
他大吼开口,直接骑上一匹快马,越过宫中禁卫。
十万火急的加急情报,绝对不能阻拦,这是宫中规矩,而且允许宫内骑马,节省时间。
很快,战马奔腾,在皇宫内如同低空飞行一般,仅仅只是十个呼吸,便来到了皇宫大殿之外。
“陛下!”
“边境战报!”
“十万火急!”
随着声音响起。
大殿内,所有人齐齐回过神来。
百官群臣一个个提心吊胆了。
哪怕是永盛大帝都不由站起身来。
因为现在才酉时啊。
酉时是什么概念?
龙舟最快速度,不在乎灵晶成本的情况下,也要一个半时辰才能赶往京都。
而开战时间是午时。
也就是说,开战半个时辰后,就送来了十万火急的军机情报。
其结果无非是三个。
其一,两军没有开战,但若没有开战,不需要如此紧急。
其二,匈奴十万铁骑,大夏溃败,直接鸣金收兵,这个可能性很大。
其三,发生内乱,宁王与祁林王联手从后方军营袭击,意图造反。
这也有一定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不然,按理说军机情报,至少要等到明日寅时左右送到。
加快了五个时辰,一定发生了特殊情况。
此时此刻,永盛大帝非常希望是第一种可能,双方没有开战,这样的结果,他能接受。
不然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他都无法接受。
不止是他,文武百官,太子,秦王,魏王也一个个屏住呼吸,等待着一种审判。
“快报。”
永盛大帝开口。
语气情不自禁加急了一些。
很快。
负责送信的将士直接冲入大殿内,连高呼万岁都没有。
拿着手中的情报,深吸一口气道。
“陛下。”
“边境首战大捷。”
“世子顾锦年,阵前作诗,诗成千古,引发天地异象,聚天外火石四颗。”
“歼敌二十五万,匈奴国无一人幸免。”
将士开口,用最洪亮的声音道出边境发生何事。
可当他话音落下。
刹那间。
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文武百官愣在原地。
赵益阳更是呆若木鸡。
太子,秦王,魏王则是傻愣愣的看着对方。
哪怕是永盛大帝,一时之间,也傻住了。
此时。
大殿内。
落针可闻。
安静到除了这将士急促的呼吸声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声音了。
“荒诞。”
“这简直是荒诞。”
“你在假传情报。”
过了半响,一道声音响起,是赵益阳的声音,他望着对方,大声怒吼。
天外火石?
砸死二十五万大军?
全军覆灭?
我军一个没事?
你他娘的在骗鬼?
把满朝文武当傻子了?
随着赵益阳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彻底回过神来,永盛大帝也回过神来了。
这一刻,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这名将士。
而后者则激动的跪在地上,拿出镇国公的令箭道。
“陛下!”
“尚书大人。”
“末将绝没有说一字假话,这是国公之令,末将奉国公之令前来汇报战况。”
“是真的。”
“末将亲眼所见,世子殿下阵前作诗,引来天外火石,倘若末将有半字谎言,末将愿受千刀万剐之罚。”
“若是陛下不信,请陛下立刻派人速速赶往边境,现在还能看到不少匈奴尸体,是真是假,陛下一探就知。”
后者显得无比激动的解释着,他也不敢相信,可问题是事实就是如此啊。
而此言一出。
嘶!
大殿内,一片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响起。
说实话,之前他们是愣住了。
随着赵益阳开口,他们觉得很有道理。
可这人一说,大家又产生了动摇。
主要是他手握国公令,这玩意作不了假,也不可能偷走,堂堂镇国公的随身令牌岂能被偷走?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镇国公亲手将令牌交给对方。
他会骗人,镇国公没必要骗大家吧?
再说了,假传军机情报没啥意思啊?派个人去边境看看就行了。
龙舟来回一趟,不计成本,三个时辰就够了。
是不是真的,过去看一眼就知道了。
是假的,这人千刀万剐,而且对大夏来说没什么损失。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真要假传军机情报,何必用这种话来骗?就说大捷了,大夏死了十万将士,敌国死了一半,连连败退。
这样说大家都信。
综合以上种种,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
想到这里。
永盛大帝的心脏不由狂跳。
兵部尚书赵益阳更是浑身发抖。
“陛下!”
“臣还是不信,请陛下赐龙舟一艘,臣带领二十人,火速赶往边境,三个时辰内,是真是假,臣一看就知。”
赵益阳身躯发抖着,但他还是不信,虽然他内心是相信了,可这太离谱了,必须要亲眼看看。
“朕准,快去。”
永盛大帝直接同意。
说实话,他也相信,可这事情就让人不敢相信啊。
很快,赵益阳带着二十位朝中大臣,直接火速离开,借助龙舟,不计代价,朝着边境赶去。
而永盛大帝,则让这将士,把边境发生的事情,仔仔细细,哪怕是顾锦年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讲出来。
传信将士也不啰嗦,仔细回忆一番后,开始把前前后后所有细节交代清楚。
满朝文武也听得震撼不已。
就如此。
一个半时辰后。
落龙原上空。
当赵益阳看到一个个大坑时,他整个人彻底麻了。
跟随过来的大臣们,也彻底麻了。
当事实被验证后,一种狂喜与激动瞬间涌上大脑,赵益阳当场晕了过去,好在过了会又醒来了。
兴奋的晕倒。
“快!”
“快!”
“快回去禀报圣上,哈哈哈哈,快回去,快回去啊。”
赵益阳激动的鬼叫起来了。
都不打算见一见镇国公,直接让龙舟掉头,火速赶往皇宫去。
如此又是一个半时辰后。
天彻底黑下。
可大殿内,依旧灯火通明,而这个将士则开始第二十五遍重复战况了。
他人都说麻了。
但架不住百官和陛下爱听啊。
没错,他说了二十五遍,永盛大帝津津有味的听了二十五遍,根本不厌烦。
直到子时五刻。
几道身影出现在大殿之外。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陛下,陛下,陛下,是真的,是真的。”
猜你喜欢